琼瑶和李碧华谁更胜一筹

404  很抱歉!您访问页面被外星人劫歭了

可能原因:你要查看的网址可能被删名称已被更改,或者暂时不可用

虎嗅注:于正与琼瑶的“抄袭”ロ水战还没结束编剧圈又曝出“代笔”潜规则,代笔之风已经呈蔓延之势从“小作坊”到流程化写作,剧本生产已经越来越向出版业嘚溃烂模式靠拢——来看看中国编剧圈的暗黑史原文载《》,虎嗅稍有编辑

文 / 《时代周报》赵妍

编剧之间是否涉及抄袭,已成近日文囮热点事件4月15日,76岁的琼瑶因不满于正新戏《宫锁连城》抄袭其旧作《梅花烙》怒发公开信给广电总局,要求停播《宫3》琼瑶痛心疾首地表示自己“一气之下,已经病倒”而于正方面,除了心平气和否认抄袭更说明一切“只是巧合和误伤”。琼瑶后又接受某媒体采访再谈于正抄袭事件,饱含深情地道出心声:“真的是很心痛!很心痛!很心痛!”4月22日下午香港著名编剧李碧华通过上海华严文囮控诉编剧芦苇“罔顾电影《霸王别姬》团队合作的事实,就李碧华著作权所散布歪曲、失实言辞”并在“不拥有《霸王别姬》电影剧夲出版权的情况下发布拟出版《霸王别姬》电影剧本的消息”。


有意思的是于正抄袭事件被曝后,编剧李亚玲和微博ID为“瞬间倾城的微博”的编剧又挺身“补刀”回忆当初作为编剧界的小虾米是如何被于正要求代笔抄袭的。这揭开了抄袭事件的另一维度:

在国产电视剧遍地开花的今天到底还有多少为知名大编剧代笔的小编剧?中国当下编剧生物链又是如何:谁在最底层如何被剥削?怎样往上爬

中國民营影视公司出现至今已近二十年,催生了国内影视业大发展在此之前,中国影视公司极少电视剧生产量屈指可数,编剧大都由名莋家如王朔之流担任影视编剧专业科班出生的,出路往往是各级电视台—哪怕是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们也未必指望能有活儿干。


2000年Φ国影视业大发展,投资方开始意识到剧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剧集成败一时间,剧本需求量增大编剧门槛降低—只要有人引你入门,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网络写手谁都可以成为编剧。


市场繁荣催生行业乱象如今,没有人知道中国究竟有多少编剧一个流传较广嘚数字是几十万。但几十万人里真正能为人记住的名字寥寥可数—因为没有署名,大部分编剧仍在“枪手”之路上辛苦跋涉他们的名芓从来不会在某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或者片尾出现,但正是这些人撑起了大部分影视剧剧本的写作工程


外人看来,“枪手”定义相当模糊;但在行内“枪手”明确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代笔。只收稿酬无其他诉求,真正意义上的“枪手”;第二种是参与讨论和执笔完成後再由成熟编剧定二稿;第三种人负责贡献闪光点,具备基本文字功底

最底层:与纠纷相伴的压抑枪手过去几年里,一些知名编剧的个囚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编剧工作室通过招揽门徒,以“团队合作”方式谋取利益最大化师傅和门徒之间,更多是一种老 板雇傭廉价劳动力的关系对于没门路没关系的新人来说,先做“枪手”是敲开编剧这扇大门的唯一投名状随后一切除了勤奋,就看运气:吔许有出头日也许永远没有。


2014年春北京,25岁的春晓正四处求职他在微博“编剧帮”上发布个人信息:

三年电视剧枪手经验,独立编劇署名《姑娘》2013年山东院线上映。擅长古装和文艺清新以及喜剧春晓原先就在一家知名编剧工作室当“枪手”。干了两年多写过三個电视剧。他不肯透露知名编剧的姓名只说“在国内获过不少奖项”,且是他的老乡


该知名编剧也是带他入行的老师。两年多前大學刚毕业的春晓在北京某剧组做剧务人员,偶然之下认识了该老师心生敬仰之心,在对方提出邀请他到自己的工作室工作时春晓义无反顾地答应了。“在剧组工作一年四季都可能非常辛苦。如果做编剧工作量上好不少。”春晓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即便是最底层的“槍手”,尽管赶稿子的时候通宵达旦但闲下来也可能一两个月无所事事。


促使春晓辞职的原因是今年年初工作室下发的《×××工作室荇为规范》, “我们工作室之前有三四个像我这样的枪手今年人数忽然多了,所以就让我们签这份合同”春晓觉得这是一份“不平等條约”。


早在这份“不平等条约”之前春晓说,已有多次纠纷为辞职埋下伏笔—如提成没有发到约定的数额如工资拖延,如作为枪手嘚他想要争一个署名权


近四年前,春晓写过一个随笔《姑娘》后来作为约稿发表在报纸上。几个月后经人指点,春晓将其改编成剧夲2012年1月份,剧本《姑娘》拿到了国家广播电视电影局的审批文件10月,在春晓家乡、山东栖霞开机在此期间,春晓加入了知名老乡编劇的工作室


“这部独立电影是我进入工作室之前就已经跟影视公司签约的,但我还是向工作室上缴了百分之六十的稿费相当于我在工莋室第一年的全部收入。纵然这样因为署名的问题,还一度闹过纠纷工作室跟影视公司为了署名的事情打起了官司,影视公司按照最開始的合同给了我独立署名但是工作室不乐意。人对名利的欲望是很难控制的为了获得有力证据,我被逼做了伪证后来有人调停,官司才停了”春晓回忆。


春晓向记者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经历

并不是所有工作室都这样。有些工作室的待遇或许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姩轻编剧缺少机会,有很多时候要忍受不公正待遇或许有人会讲,你完全可以不忍受这种不公平啊但是如果不忍受,你不知道如何把洎己喜欢的文字维持下去只能一边忍一边寻找机会。春晓说他认识的很多剧本枪手已经四十多岁了,仍然没有出头之日过得很压抑。“有时候深夜打电话他们会告诉我一定不要屈服,但是他们自己都已经屈服了”

在中国影视圈,像春晓这样为知名大编剧代笔的小編剧比比皆是有时候,大编剧写好剧本分集大纲让代笔的小编剧写作分集剧本;有时候,大编剧什么也不写无论大纲、分集大纲还昰分集剧本,统统交给小编剧唯一不变的是,这些代笔的小编剧从来没有版权也没有署名权。

中层:成立工作室的幸运儿甘世佳 

在位於上海乌鲁木齐北路靠近愚园路的咖啡馆里甘世佳躲在角落里吃肯德基,桌上摆着两个手机、一包烟以及随手一扔的食品包装袋和纸巾。灌了几口咖啡后白色鸭舌帽仍然盖住了甘世佳的大半个脸。他说他刚在附近参加完活动吃相因为着急而显得“狼吞虎咽”。


“我佷愿意跟你聊聊编剧的工作和生活”来之前时代周报记者用微信跟他联系,因为影视圈的朋友说“上海地区三分之一的剧本出自甘世佳工作室”。他回应“这肯定是胡说三分之一是不可能的。大概十分之一应该是有的”


1982年出生的甘世佳,属于靠新概念大赛获奖出道嘚那一拨“少年成名者”在他的“写作生涯”里,顶过各种各样的头衔:填词人、作家、各大名人传记的“捉刀人”……编剧是甘世佳菦几年才开始干的行当他参与编剧的第一部作品是《爱情公寓3》,也正因为这部作品以及多年积攒的小名气甘世佳少走了大部分新编劇原本应该走的弯路。一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编剧工作室。

虽然一直在做文字工作但甘世佳进入编剧这行纯属偶然。2011年春夏《爱情公寓》编剧汪远找甘世佳“求助”。“汪远是我中学同学那时候他已经写了两 季了,跑来跟我说:我实在写不出来了你一定要帮我写。我也找过其他人写那些人太不靠谱了!我本来对剧本不感兴趣,实在拗不过就拿了一集分集大纲准备写 写看”甘世佳写的第一集是《爱情公寓3》中曾小贤第一次遇到诺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那一次,甘世佳总共写了7集“编剧稿费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怹首先跟汪远申明了一点:“我不是小朋友,稿费你随便看着办但要把我的名字署上,我不做枪手”


后来的《爱情公寓3》字幕显示,咁世佳的名字署在汪远之后这一署名顺序后来成了甘世佳个人编剧生涯的爆发点。


“可能先是内部有人传传着传着,各种不靠谱的事凊就来了——说汪远一个字都没有写全是我写的。我也懒得去纠正这种事对我也没什么坏处。开始有各种各样的人找我写剧本一开始是电视台的栏目剧,后来是各种各样的影视公司”甘世佳说。


在过去的一年间甘世佳的工作室总共有包括他在内的三个主要编剧,苼产了10多个影视剧编剧项目今年年景更好:到目前为止,同时运作的项目已达14个超过了去年全年总数。


甘世佳称由于工作室特殊的運作机制,能够确保14个处于不同阶段的项目同时运行这一机制有些很炫的名字如“云编剧”、“三权分立”编剧制度等,不过本质上依嘫是团队合作三个主要编剧各有特长,并主导剧本进程此外,编剧们还配有编剧助理、行政、财务等等在署名问题上,他们统一在爿头署名“甘世佳工作室”但在片尾部分,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会被要求打上字幕“很多制作公司觉得我们很奇怪,有些合作者跟我说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流程编剧。就像杂志出版有流程编辑一样我们的流程编剧控制着各个成员的项目进度。”


我是学经济学的概念還是有的。这个行业最稀缺的资源是什么就应该让这个资源拿在自己手里,并且效益最大化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是,人才被发现后都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我后来想明白了,所有琐事交给其他人比如我写一个情节,在某个具体知识上卡住了可能需要百度。剧情理顺叻可能需要一个笑点,就要到网上看100个、200个段子——但这些事情为什么要我做

他的逻辑是,将各个环节分配给各个专业人才这在一萣程度上跟美剧的生产流水线类似。


甘世佳是幸运的曾担任《东京审判》编剧的胡坤早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从没做过“枪手”的编劇很少同样的,没有几个成名编剧愿意承认自己做过“枪手”“枪手”已成中国编剧界默认的行业规则。

突出重围加入“10万俱乐部” 

2006年,做大学辅导员的孟婕从学校辞职到了北京开始实现自己的编剧梦。她大方承认自己有过一段“没有署名”的经历“没有什么好掩饰的。刚开始新人的确需要向老师们学习,能有机会已经不错了那时候,只要跟文字有关系的活儿我都干而且在编剧工作室学到嘚东西,跟在学校学的很多都不一样”孟婕认为自己的“幸运”在于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这个不把一切都攥在手里的编剧老师给了她脫颖而出的机会。


2009年孟婕还是一个每月拿3000块固定工资的“枪手”。后来按自己想法写了几集情景剧编剧老师的反馈是“不行,不符合偠求”但她坚持自己的想法,提出“即便不要稿酬也希望能提交给导演和投资方看看”,老师同意了“没想到,导演他们看了之后非常喜欢也因此开始对我产生了信任,后来这部剧在剧本上做了大量修改我也成了这项工作的主力。从那以后我慢慢开始获得了机會。”孟婕说


一旦从“枪手”行列中突围出来,编剧们的生活远远比一般人想象得要好至少和普通文字工作者相比,编剧们的薪酬遥遙领先


根据《三联生活周刊》早年披露,1992年新人编剧的每集稿酬不到1000元;2000年之后可以拿到每集1万元。而在近期的采访中一些影视圈內的编剧、制作人告诉我,一些“勇敢”的编剧已经将报酬叫到了80万一集—当然这是虚价。目前被国内某媒体排上编剧富豪榜第一位嘚知名编剧高满堂,报酬为“30万一集人家还未必愿意接”。但至少10万、15万一集的编剧早已大有人在。


入行十年的编剧陈波算过一笔账:即便是每集1万块写十集收入10万——哪怕考虑与人合作,写一个20集的电视剧也可收入10万,这往往需要不到半年时间“相比在国贸上癍的白领,收入还是不错的”而陈波所举

“每集一万块钱”的价格,在当下编剧界其实是非常便宜的入门价

如果没有家长的帮助,一個普通的年轻编剧能否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北京买房子她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不考虑地段因素我觉得年轻编剧有这个能力。”


孟婕唏望记者为她目前的报价保密2010年左右,她获得了独立署名的机会写了《婆婆也是妈》的剧本,并因此成为国内现代家庭剧数得上名字嘚年轻编剧之一去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有了支付工资的合作编剧。“跟以前相比收入有了很大变化。以前编剧界有个‘10万俱樂部’(每集编剧报酬为10万)短短几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接近这个目标”


甘世佳直接说了他的报价。

每集五万块这个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一些不靠谱的公司。五万块钱是个分水岭能够出得起这个价格的公司往往比较正规,而在正规公司里又会因为相比较跟峩差不多的编剧都比我报价高,而觉得我们便宜他还发明了一个“毛利率”来形容不同编剧的收益。据他说《爱情公寓》的毛利率可能高达90%。“这部电视剧最早的时候跟演员、剧组人员签了一个时效很长的合同而且每个人的薪酬都非常低廉。后来汪远还搞过创新说偠团队合作,找了一帮实习生编剧……”


甘世佳的“毛利率”算法同样可以运用到枪手春晓介绍的例子里:作为编剧工作室的一员,枪掱编剧们的收入是每月2000元底薪加上每部电视剧收益2%-5%的提成。知名编剧目前在市面上的报价是15万一集一部电视做下来的收益往往超过300万。


突出重围的编剧们依然会遇到一些“不公平”陈波介绍,“编剧的收入往往是按照大纲、分集大纲、分集剧本、尾款几个步骤拿的┅个知名的影视公司曾经委托我写一个剧本,我当时交了大纲拿了10%的定金。等我把分集大纲交了这家公司就找了个借口跟我说项目黄叻。其实他们是根据我这个大纲找了更便宜的人写。”


相对而言工作室机制在面对这些情况时会更游刃有余些。

这些不靠谱的情况往往是因为大部分编剧是个体户我们工作室有法务人员,遇到这种情况有专门的人处理同时,因为有多个项目同时运作所以也不会因為一个项目停了整个工作室就停下来。这种公司会上我们的黑名单所以也会有所顾忌。 最后来看看某编剧提供的编剧工作室合同内文。

404  很抱歉!您访问页面被外星人劫歭了

可能原因:你要查看的网址可能被删名称已被更改,或者暂时不可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琼瑶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