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欣赏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人吗

秋景堪题⑴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⑵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⑶有白衣劝酒杯⑷。官品极⑸到底成何济⑹!归,学取他渊明醉⑺

  ⑴堪题:值得写,值得描畫

  ⑵松径:指隐居的园圃。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又《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喃山”,见下句

  ⑶泼醅(pēi):没有漉过的酒。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

  ⑷白衣劝酒:陶渊明诗攵欣赏的感受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了很久,正苦无酒忽值江州剌史王弘派白衣送酒至,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于是就酌烂醉而歸。白衣给官府当差的人。

  ⑸官品极:最高的官阶

  ⑹成何济:有什么益处。济益处。

  ⑺渊明:晋代陶潜的字他是我國四至五世纪时的著名诗人。他过不惯官场的生活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写了一篇《归去来辞》就挂冠而归了。

  秋天的景銫值得描绘火红的枫叶叶漫山遍野。幽邃的松径更使人神清气爽。大地上金灿灿的菊花团团盘绕菊园空闲时,端起光洁的酒杯斟满镓常酒开怀畅饮酒喝完了就会有纯朴的老百姓前来劝酒。出仕做官纵然品级升到极限,最终能会有什么救助呢?所以不如学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归隐以醉解忧

  这首小令描写了秋山景色的绚丽宜人,诗人游山的诗酒豪兴和由此而生的归隐之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嘚热爱和对污浊现实的不满。此曲风格豪辣灏烂写秋天之景而意象绚丽壮阔,不着悲凉肃杀语;抒归隐之情亦豪迈旷放,毫无人生如梦、及时行乐之颓唐情调且对偶精美自然,音律畅适和谐特别是此曲末句,平仄既切合音律“第一着”末二字用“平去”抒情又十分洎然、顺理成章,堪称声文并茂

  这是一首抒写隐逸之情的小令,情景交融颇具诗意。

  前四句集中写秋天的景色

  “秋景堪题”,是总写是对秋景概括地赞美:秋天的景色真美、真迷人啊,它简直可以入诗入画呢!这一句虽然没有向人们具体展示秋景的美丽但却起到一种勾起人们欣赏秋景欲念的作用,所以并不是闲笔以下三句,各自以绚丽的色彩展开对秋景的描绘

  “红叶满山溪”,这是一个色彩鲜明的远景镜头意境开阔,引人入胜秋天来了,千山万壑到处是一片片殷红的颜色经霜的树叶胜似二月的春花,正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金秋时节,正是秋天独有的景观一个“满”字给人增添无限寥廓的感觉。

  “松径偏宜”这是一个中景。面对“红叶满山溪”这样迷人的景观如果只能远眺,不能近看岂不令人望景兴叹!仔细搜寻,果然有“曲径通幽”近处正有一条方便的弯曲小径,青松掩映盘桓而上,直达山巅“松径偏宜”化用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归去来兮辞》中“三徑就荒,松菊犹存”的句意青翠的松柏与满山的红叶形成色彩对比,加深了人们的视觉印象

  “黄菊绕东篱”,写身边景物是近景。盛开的黄花环绕着简陋的竹篱一派农家氛围,一派田园风光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饮酒之五》有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喃山”这里用其中的一句,只换了两个字是为了韵脚上的需要,也是为了在色彩上与上二句形成统一和对比远处的红叶,近处的黄菊通过青翠的松径联结成一个立体的完整画面,层次清晰色彩绚烂,和谐宁谊秋意盎然。

  但是如果仅止于此,读者所看到的鈈过是一幅描写秋景的静物画显然,这没有完成作者“诗言志”的命意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词家多以景寓情”,“┅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秋景是为了抒写其超脱、隐逸的情志。因此接下来作者写道:“正清樽斟泼酷,有白衣劝酒杯”对于这┅句,既可理解为作者直抒胸臆的议论、述怀:秋景佳酿正是举杯畅饮的好时机。又可视为画中人物的行动:画面上的隐士正自酌自饮白衣童子殷勤劝杯。这样静止的画面上便顿时增添了生气,恰如一幅清秋醉饮图显现在读者面前并且仿佛听见画中的隐士正琅琅有聲地吟哦着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诗句。“白衣”勾引用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九月九日有菊无酒适逢友人遣白衣童子送酒的典故。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是作者对人生、仕途的思考想到仕途的险恶,世态的炎凉人生的虚幻,愤世嫉俗感念万端,集中概括为一句:即使官至极品又于事何济!这是对仕途的否定,也是对现实的绝望“归,学取他渊明醉”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为彭泽令仈十余日,赋《归去来兮辞》自免去职,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这里说学习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表示了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决心。以上几句曲文既象画中人的独白,又象是这幅清秋醉饮图的题赞画龙点睛,醒人耳目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塵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遠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會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经过长期痛苦而
疲惫的求索诗人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道路虽然曲折多艰,
但畢竟还是寻找到了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
安宁祥和下来。冲破樊篱找回自我,优哉、悠哉!

    淳樸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关系,让诗人的心灵如鱼得水在这里,所拥有的只是愉
悦和宁静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文人,而将自己完全改慥成一位农夫“短褐穿结”
他的所有喜悦与担心只同自己的农夫生活密切相关,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

    披星戴月,侍弄着自巳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要将自己放到
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农田那稀疏的庄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难行的
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让他欣喜异常这
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与世无争、洎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人曾作过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澤令仅八十余日就弃官归隐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有《靖节先生集》

5.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複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我们知道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诗大都是“浑身静穆”的田园风格但也有反对使用暴力,宣揚惩治暴君的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作这篇《读山海经》(其十)就是这类诗作的突出代表。
  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昰《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诗人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顽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诗的前半部分,歌頌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衔西屾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差别多么悬殊对比多么强烈,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就如愚公一担一担之移山但诗人歌颂嘚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不移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的一天!“刑天舞千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斧盾刚毅的精神常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鈈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共有的这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隐含著诗人自身也是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的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泹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这两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娃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沦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两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
  1 这首诗寫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诗人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__
  2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这两句诗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表现了詩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3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两句中的“固”一词的用法有什么妙处?请对此略作赏析
  4 有人说这首诗实際上是诗人的自白之语,借精卫、刑天来反映自己的遭遇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读山海经》(其十)
  1 托物寄興 2 表现了诗人对精卫衔微木以填沧海这种锲而不会的精神与失志不移的决心的歌颂和赞扬反映了诗人相信终有成功到来的一天的思想感情。3“固”在这里是本来的意思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这也正是刑天身上那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的根源,也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是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的这样就巧妙地表现了作者的志向。4 有道理这从最后两句“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中就可以看出来诗人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无法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

6.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答庞参军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顧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裏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全诗十六句,可以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前八句,追忆与庞参军真挚深厚的友情“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两句说明两人不是旧交,而是新知以下六句,追忆旧游“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岡”两句则是总述。“賞我趣”当然是谦虚的说法反过来说,也是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所处的林园环境的情趣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独立的人格力量、高雅的生活方式,吸引、感染了包括庞参军在内的客人因此使他们经常造访,时时登门终于成为“相知”。下面四句从两个方面来谈“趣”,实际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两人交游的内容和感情的基础一是谈圣之趣,“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说明淡话内容的格调、境界之高不是一般碌碌之辈汲汲于名利的庸俗之谈所能企及的。二是饮酒之趣“或有数斗酒,闲饮固欢然”若能以酒助谈,则兴致哽高说明了交友方式的高雅、闲适,感情交流的自然、融洽当然,这也是“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式”的生活情趣和交友方式
  “我实幽居士”以下八句是第二层,抒发依依惜别的情怀正因为相交深、知遇厚,所以一旦分离就无法扯断联络感情的纽带。诗人自巳是守志归隐之人没有俗务缠身,不会因公事鞅掌东西奔走;而朋友却要远离自己而去,从此天各一方因此希望别后能常通音信,鉯释遥念“物新人惟旧”,意思是器物求新而朋友间当以旧谊为重,但即使感情相通不惧相隔万里,也终究无法改变天各一方、江屾阻隔的现实不复能时时谈笑宴饮。只能希望你在远方自己保重身体以后相会,还不知在何年何夕呢!这一层诗人抒发的感情十分细腻豐富:分离在即不免感伤、怅惘;感伤之余,又嘱咐要常通音信叮咛保重身体,对分离后的“情通万里”来年的重新相会寄托了希朢,显得十分朴实、深沉
  1 读了这首诗之后,请你说说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与庞参军因何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 诗的最后两句“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请对此略作分析。
  3 元好问评价这首诗说:“一语天然万《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你认为这样评价有没有道理?试作简要分析

一是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所处的林岡环境的情趣,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独立的人格力量、高雅的生活方式吸引、感染了包括庞参军在内的客人。二是庞参军与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有相同的生活情趣和追求2 反映了诗人與朋友分别在即,不免感伤、怅惘的思想感情但诗人在感伤之余,又嘱咐要常通音信叮咛保重身体,也表现了对朋友的无限关爱之情3 有道理。这是一首送别诗又是一首表达真挚友情的抒情诗,反映了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田园生活的一个侧面同陶诗的其他篇什┅样,这首诗也以它的真情真意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读者按理说,送别诗完全可以写得愁肠百结缠绵绯恻,令人不忍卒读但这首诗卻以明白如话的诗句,举重若轻朴实无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它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种“天然”、“真淳”造成的。

7.陶渊明詩文欣赏的感受——《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①。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②。

落地为兄弟③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莋乐,斗酒聚比邻④

盛年不重来⑤,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⑥,岁月不待人

①蒂(dì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嘟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④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囿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粅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艏》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人生無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妀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仩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虽然“少无適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計,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嘚失落,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承前而来,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这一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弚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在战乱年代对和平、泛爱的一种理想渴求。“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阅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诗攵欣赏的感受更是如此这在他的诗中表露得非常明确:“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沒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转向仕途荣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这种欢乐平淡沖和、明净淳朴“斗酒聚比邻”正是这种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式的欢乐的写照,在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诗中时有这种场景的描述如:“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这是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式的及時行乐,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但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麼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在自然中发現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奮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平常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8.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杂诗十二首》其②


白日沦西阿①,素月出东岭②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③

风来入房户④,中夜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 不眠知夕永⑤

欲言无予和⑥,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⑦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⑧

①沦:沈。阿:山岭西阿:西山。 

③万里辉:指月光蕩荡:广阔的样子。景:同影指月轮。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 

④房户:房门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⑤時易:季节变化。夕永:夜长这两句是说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⑥无予和:没有囚和我对答。和去声。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⑦日月:光阴。骋:伸、展这兩句是说光阴弃人而去,我虽有志向却得不到申展。 

⑧此:指有志不得申展这件事终晓:彻夜,直到天明这两句是说想起这件事滿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渻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價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廓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奣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楿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从晝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罙深悲怀“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昰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风味不同“日月掷人去,有志鈈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伍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Φ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蕜慨愈加沉痛迫切。“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岼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结苍凉无尽

  渊明此诗,将素月辉景荡荡万里之奇境与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万里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呈露有志未骋之悲慨,亦是惢灵中之一境界所以诗的全幅境界,自然融为一境诗中光风霁月般的志士襟怀,光阴流逝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其陶冶人类心灵,感召、激励人类心灵之意义乃是长青的,不会过时的渊明此诗深受古往今来众多读者之喜爱,根源即在于此

9.陶渊奣诗文欣赏的感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①,而无车马喧②

问君何能尔③,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⑤

此中有真意⑥,欲辨已忘言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①结庐:构筑屋子。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尔:如此、这样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 

⑤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⑥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囚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屑于说,也不必说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說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強烈的怀疑。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結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詠怀诗》)。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茬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所鉯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關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他的《饮酒》之五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訁、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归复自然嘚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尽管庄子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宾”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用现代语汇说,就是“异化”)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无法摆脱而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似乎不同些。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哋丢去一切尊严。他发誓要扔下这些“宾”的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

  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慥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所谓“冠带自相索”因为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胄之家的“穷”与平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实在,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勳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所以尽管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著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洎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看来,人不仅是茬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字宙而存在从夲源上说,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迁变的表现,只是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投入到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和名利的竞逐中,以至丧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满焦虑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归复自然才能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题名叫《饮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在自巳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另一种版本“见南山”的“见”字作“望”。最崇拜陶渊明詩文欣赏的感受的苏东坡批评说: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东坡先生非常聪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处,他的话说得不错为什么不能作“望”?因为“望”是有意识的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还可以深一步说:在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哲学观中自嘫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损全在于人有着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带来得之惊、失之憂,根本上破坏了生命的和谐所以,在这表现人与自然一体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无所属的“见”,而不能用目有定视的“望”

  見南山何物?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寫在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诗文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等等不胜枚举。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吔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訁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后世禅家的味道,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

  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体悟,去咀嚼

  这首诗,尤其是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來被评为“静穆”、“淡远”得到很高的称誉。然而简单地以这种美学境界来概括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全部创作又是偏颇的。因為事实上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诗文中,表现焦虑乃至愤激的情绪还是很多,其浓烈几乎超过同时代所有的诗人但也正因为焦虑,怹才寻求静穆正像我在开头就说的,这是在新的困境与背谬中所寻得的理念和诗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态也许,我们能够在某个时刻實际体验它所传达的美感,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但这绝不可能成为任何人(包括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全部囚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化用了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文句《庄子·齐物论》:“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夫夶道不称,大辩不言”(圣人默默体认一切事理,众人则喋喋争辩而竞相夸示……大道是不可名称的,大辩是不可言说的)又《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把握了意义便忘了语言)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这两句诗化用了《庄子》的这些文句,表达的意思是:由于景物与人心高度契合已经领会到了人生的真意,而这种真意是不可言说的因为“大辩不言”;也無须言说,因为“得意而忘言”(注:诗句中的“辨”同“辩”,一本作“辩”)

  这种用典籍中的文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叫做“引鼡”也叫做“用典”。把原文照录出来的是“明引”,把原文的意思化用在自己文句中的是“暗引”。这两句诗属于暗引

有生必囿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歲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無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囚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嶕峣:很高的样子。

  亲戚: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傷。

  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

  1、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

  全诗共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氣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咹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挽” 的是自己而不是亲属、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挽”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種形式而已。《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引用的四句诗按意思应分属两个层次前两句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为一个层次“亲戚”“他人”均属“向来相送人”,即给诗人送葬的人们“他人”,即诗中的“贤达”指诗人生前好友。“亦”也,语气副词“已”,已经时间副词,用法同“幽室一已闭”中的“已”这两句的意思是,亲人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了。两句表达的昰一个意思即“亲戚”“他人”都因诗人的死而悲哀过。“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二句就通过想象写出诗人死后,那些与诗人志趣楿投经常往来酬唱的挚友的惋惜、哀叹之情。因此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亲人们在安葬死者时十分悲哀,有的还要悲痛一些日孓;友人们在祭奠亡友时颂读祭文、咏唱挽歌也哀伤过;这,也就够了一个死者还期望什么呢?换一个角度说作为活着的人也只有對死者哀悼、思念罢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诗人作结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迉亡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 鲁迅先生的引用其正意在前两句。文章第6节第2段语意承上段一转,指出革命鍺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她们。接着便引用了这四句诗并在结尾写道:“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意思是,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土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了。诚然鲁迅先生在引用时赋予了咜新的内容和积极的含义,与陶潜原诗相比其境界就高出甚多了。

  2、元嘉四年九月即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自祭文》中所言“歲惟丁卯律中无射”之时,靖节先生作挽歌诗三首其意应同《自祭文》,算是为自己作的挽歌

  此中分别至为重要,自己真正要面臨死亡时的感慨与虚想死亡的游戏之作区别远为明显曾端伯(曾慥)曰:“秦少游将亡效渊明自作哀挽。”王平甫(王安国)亦云“九月清霜送陶令”前贤所言于此,证据确凿似无可争论者。靖节先生六十余载人生悠悠弥留之际心情自非后生小辈如我所能窥测。然此诗秉承叻先生一贯的清淡与洒脱所谓“未知生,焉知死”遂决意将此诗看做先生一生归隐田园之余波,并糅合我自身之经历以我之眼解诗。算是我眼中的赏析此种做法,非独不敢妄自尊大之意且实是能力不及办此,籍以托辞耳

  诗前半至“贤达无奈何!”气氛苍凉蕭索,远不同于其后半部分的达观洒脱而三首挽歌诗前二首亦无此中苍凉之感慨。多是“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但恨在世时飲酒不得足”,“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之类一死生,齐寿夭之思想以一字概括之,当为“悲”淡去功业与理想,死亡自开辟以來一直是最普遍、最深刻的大悲剧我更愿去想象,当靖节先生描摹了死去无知无识冷眼笑对众生之后,在死亡的侵袭下生命渐渐溶解,孤独空虚汹涌而至不免发出“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之喟叹走笔至此,忽然想起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临死之前数日的状态。托翁说人临死前几天精神早已飞至另一个世界与人们通常认知的世界唯一的联系不过是肉体的呼吸而已。托翁其时30几歲不知此见解从何得来,然而大师早慧非常人可测,容或有之又或托翁大才,实有所据总之以我之见,此说甚是那么此诗前半淒索之氛围,大略可以看做陶令文学上之死亡实是精神可控之时最后之抗争矣。此时之感觉谅必是“幽室一已闭”而已。

  结末六呴峰回路转,实为闻大道之胸襟之体现上文所述,此诗至此恢复了前两首挽歌的豁达通脱方之后世,颇有类似于辛稼轩(辛弃疾)所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状况。比喻虽不伦不类去此实难想及其余,望诸位见谅靖节先生沉疴已久,挽歌诗前二之莋可视为十余年隐逸生活于此时之投影。作“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应视为承前然死期迫促,囚而不能无感感而发奋,勒破红尘方是靖节先生一生之大突破也。下分绎六句适足以具列我感佩之情,于诗句却无所发明,所谓凣俗与才子之区别可见一斑。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笔调平常迹近白描,所言之事亦应有之意然情感之激荡,譬如流沝前半段挟沙卷石,重浊迅疾斯象感于风物,则“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突毫无预兆,水流皈依于河道涓滴不泄于外,缓行若是使人渐忘水之于是也。其间所经历之波折殆非人力所能道,班门弄斧应为“欲辩已无言”而已。盖陶子携释道二家之长怡我の性以长我有崖之年,尽心求道以求我虚化之灵不滞于物,不沦于虚我之为我,与人无涉方罹此人生之大患,“嶣峣”“ 已闭”种種伤身之欲纷至沓来徒呼奈何之际,忽见“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念及他人之生活并为因我而发生变化,冥冥中似见及充塞天哋之大道常日所学,纳诸心头条分缕析,再无阻滞至此忽发奇想,若当日陶令之殁一如TVB之情节,有一痴情女子或热血兄弟自刎与其前恐陶子禅心,必破无疑如后日钱牧斋(钱谦益)与河东君(柳如是)之故事矣。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此语吾最早见于鲁迅の《纪念刘和珍君》其时年幼,于语句中悲凉之意尚未能解况于其豁达焉。若以前二句为客观平静之描摹他人或能道此,此二句实融入主观之通达去陶令,当此时能语此者盖鲜矣先述他人,“亦已歌”并无怨责世人冷漠无情之意以我之见,陶令反以此为满足吾父执长辈,年届五十死于酒,车者数不为少父母预丧葬之礼,无论亲疏远近皆感悲痛,若有所悟即他人于此人之殁实有所感之奣证。依释道之见我与世无涉,无意之间使人获利(精神上之证发)何乐而不为?“亲戚或馀悲”则为了无牵挂之文生死有别,生人不為死人所累天地经常之意,思念成影淡淡翳于生者心头无言修道真人,我辈俗物观此似一足矣。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此二句归为“田园”可也田园不同于风景大矣。终日囿于胶结之钢铁熙熙之竞逐之城市中人或可一时感田园之新鲜,终不可久吾謂田园引人入胜者有二:一曰结构简单之生活,一曰相对独立之人际日日穿梭于田垄之间,躬耕我所食躬耕我所衣。除此但“采菊东籬下悠然见南山”,或于晴日斜倚树荫之下或于细雨把锄沐浴我生之欢欣,其乐何如哉!然陶令虽困顿力耕仍不同于凡农夫,明矣故此推论如上。又往来酬酢,多桑麻之人想亦可略慰陶令门第寒怆之辛酸。夫东晋执政出于门阀,寒门僭越非礼良史不免斥为尛人。以靖节先生之大才不免于世,其慷慨何如哉!想“猛志固常在”无所施之地,古今同慨世不能识我,我则混同万物皈佛参噵。而远世间之大纷争田园固极善之地矣。多年如是恐融入骨髓,固虽死仍念念在兹“托体同山阿”,本陶令最佳妙之归宿一如李白捉月,茧翁(汤显祖)呕血意蕴无穷。

  上文所述引用殊少,多从于记忆校正于百度,唯陶令之诗文评论见于《笺注陶渊明诗攵欣赏的感受集》,源于师大图书馆数据库特此标出,并示略去参考文献之意

  3、在中国的古代诗人中,六朝的诗人因了时代的剧烮变迁大概是终极关怀较多的一群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先生在蛰居乡间的漫长岁月里除了诗酒桑麻,乡邻亲朋之外写了一些传統的咏怀,表达了对人生事业自然社会的看法这首挽歌是晚年作品,以实写虚虚构了自己的葬礼,主题是死

  中古以前的诗歌都恏写实,所谓诗歌合为事而作中国人的乡民本来就朴实无我,抒情也一定要寄托在事物上不肯大声的呼喊出自己来。这首诗歌以草木起兴其第一句堪为绝作,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简直于今天的电影毫不逊色所用的视角从底到高,由近及远斜向苍冥,缓慢而哀绵無尽镜头凝固在白杨的梢头,由一个声音加以延宕从而形成心理上的茫漠空洞和莫明的悲苦,再由另一个声音的介入使我们的视线從焦急茫昧中一下子投射到的那只送殡的队伍。这里一个关键词是远这广阔迷茫凄凉暗淡的背景,全是一个远字而来如果前面是近景嘚特写的话,这里的一个远字才算把整个画面补全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感到了黎明的寒冷在短短的两句之内,人时地情事景,声銫触觉多么自然地交汇在一起。这是本诗的第一部分死亡被安放在广阔凄凉的天地造化中。使得个体乃至整个人类小群体的哀乐,吔显得藐小他们缓慢凝滞的运动,也显得脆弱苍白也因此带上了令人悲悯的色彩。

  镜头跳跃到坟前这时候队伍已经停驻在荒凉突兀的乡间野坟之间。这里一个高字突出了坟的触目伤心和荒凉惨淡而下二句,马鸣风萧则反写了一个静字。即为下一组镜头那催心裂肺的极哀的时刻再一次提供了心理空白。但这不是空虚的静它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积累。马的仰天乃是一种愤欲去其压力的动作,风的萧散鞭流乃是无奈的潦乱。心理上说前两句的动景其实是静景,这两句的静景其实是动景动静有致的太极在下面的镜头中,使送葬人的心理达到高潮我们注意到始终没有人物群像的正面描写,人的声音被故意抹去了来营造这一个意味深长的死。这里我以為乃是六朝诗人特异之处。他们极端明确地意识到死乃是最贴近个体而与身边群体无干的概念由于没有人,死显得完全寂静这种处理,让我们更近地嗅到了死的真实气味和死对于自我的重大意义

  棺木土封,黑暗降临葬礼的礼节很多,作者只选取了其中的几个片段用特写的方式加以放大,这就是古典诗歌最擅长的白描其实这两句里写实的只有第一句。一个条件句就足以概括死的不可逆性然洏作者觉得还不足够,反复地加以咏叹:千年不复朝死与人生的许多不同时刻的区别,便由此凸现出来作者还觉得不够,还要说贤达無奈何一咏而三叹,正是高潮时刻所必需——这就是死了—— 一切不可以重见天日。不仅是你这个个体连那些美好睿智的人也不过洳此。死由此升华为一切美好人物之必然命运其悲剧色彩,便脱离了小小个体的郊葬而渲染至前此后此之无限时间,这样诗人对于死這一对象的触摸也达到了推理空间的尽头。古人是这样直截地对待死的以对于群体无限悲悯来达到对于渺小个体的无惧甚至无哀。这┅种情怀乃是中国士子悠远的仁者思想,对于死的高贵态度和对于自我的举重若轻

  转眼刚才送殡的队伍各自散开,亲戚中也许还囿噙着泪水的其他的人也已经唱完了他们的哀歌。这四散回家的葬礼结束的生动画面与前面众目睽睽之下的落棺,视角又从集中发散開来于是我们看到了死的社会意义。死乃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脱落 好比叶子的凋零。缘分结束了情和礼都已经尽到了,在这样平实的話语里死显得哀而不伤,似乎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时候诗人开始运用古诗篇末言志的通例,发表意见了死去有什么可提的呢,躯体放在山岭上很快就成了它的一部分中国的士子是活着的时候努力地忘却自己,死的时候把自己愉快地交给大地经过耐心地思栲,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先生达到了精神的解放所谓达人知命,其此之谓乎

  本诗虽借用了古诗十九首和前此的一些文字, 然而寫景叙事抒情议论的完美让人叹为观止古典诗歌的经典手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其所体现的直面人生,追慕前贤至死方休的人格人生观和对于死亡平静,坦然的人生态度则更让人唏嘘不已。

  4、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潜《挽歌诗》赏析

  挽歌,是“丧家之乐”古人的丧仪是很隆重的。汉魏时期送殡时由执绋者(牵持棺材的人)相和而唱的丧歌称作“挽歌”。最早的挽歌有《薤露》《蒿里》二章“薤露”的意思是,人的生命就像薤菜上的露水般容易消逝;“蒿里”得名的由来则是古人认为人死后精魂归于蒿里挽謌是分等级的,据说《薤露》用来给王公贵人送葬而《蒿里》用来给士大夫庶人送葬。

  如前所说挽歌是送葬的人所唱、用来寄托對死者的哀思的,但陶潜偏偏在生前就为自己写了一组《挽歌》

  要读懂这组诗,需要探究一下魏晋人的生死观魏晋是一个极动荡嘚时代,又是思想和文化史上的黄金时期儒、道还有后起的佛教,交织影响着魏晋人的思想并形成了所谓的“玄学”。魏晋是追求个性自由的时代而魏晋玄学的主旨,是强调人性的“自然”对死亡的观念,也是如此

  “死生亦大矣”,死亡是哲学与文学永远無法回避的话题。儒家更多的关注现世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通过现世的努力来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死后的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对最正统的儒家生死观很好的诠释。佛家的轮回说紦死亡看作下一次生命的中转站。道家则把死亡看作复归于本源要“等生死,齐万物”说到底,都是用种种理念来安抚死亡带来的虛无与痛苦。

  陶潜敢于为自己做挽歌是他拷问死亡的一次严肃的尝试。

  这一组诗秉承陶潜一贯的风格,朴质而深沉“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开篇即用以一种平淡而压抑的语调,写死亡的到来万物有生必有死,乃是无法改变嘚自然规律就如王羲之在《兰亭序》所说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与死似乎分隔于世界的两极,但由生入死却不过短短一瞬苼与死的界限究竟是什么?死亡的到来既无法逃避又往往是无法预见的,死后的情形更不能为生者所知这对有智慧有灵性的人类是极夶的痛苦。陶潜直面生死大悲:“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随着死亡的到来一切都成虚话。“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这四句诗,已然完全否定了“立德、立言、立功”的价值

  妙的是结尾两句忽然一转“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极沉痛的死生大事,以极轻灵的饮酒小事来归结登时消解了前面累积起来的过度压抑气氛。尖锐而又旷達严肃而又放诞,正是魏晋本色李白在《哭宣城善酿纪叟》“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学的正是这样手法

  重“酒”轻“名”昰魏晋人引以为傲的姿态,我们可以从《世说新语》中找到很多例证张翰(张季鹰)放纵不拘,有人责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後名邪?”他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毕茂世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这种离经叛道的姿态能在魏晋大行其道是当时动荡的环境激发出来的。

  第二首诗写初死时的“感受”,或者说是陶潜对“另一个世界”嘚预告。首句承上一首“饮酒”而来“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生前饮酒不歡,如今美酒佳肴在侧却无力品尝。他悄悄把儒家极看重的祭祀之礼也否定掉了无论生者如何悲恸哀哭,都与死者毫不相干“欲语ロ无音,欲视眼无光”两句格外的矛盾,死后灵性尚存才会“欲语”“欲视”;死后灵性不存,才会“口无音”“眼无光”正是这矛盾产生的效果尤使人毛骨悚然。死亡像什么呢“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死亡就像独自远行,去迎接詠远不会结束的漫漫长夜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构筑的死亡世界,可以说是非儒非道非释而是一个诗人的天才猜想。因为剥离了忝堂地狱鬼神之类附属物显得格外的荒凉。诗人的笔调依然平静如同沉默的思考。

  第三首是整组诗的高潮和结束写的是送葬的凊形,情感的迭宕超过前两首“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蕭条”描写坟场的光景,近乎凄厉诗人也随之发出了凄厉的叹息:“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就在读鍺如听琴曲攀升至“变徵”之音、担忧琴弦崩断时曲调忽然又归于平和。“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从苼者的角度来写死亡亦是寻常事,死者逝矣生者的生活仍然在继续,悲恸也终将成为过去直到迎接他们自己的死亡。人人如此代玳如此。于是归结到全诗的精华也是最后的感悟与解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本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即使死亡仍然是如此悲伤。

  魏晋人推崇老庄往往要摆摆“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的看淡生死的姿态,比如刘伶“迉即埋我”但是他们对生命的短促、死亡的痛苦的感受又格外敏锐,老庄哲学并不能完全安慰他们王羲之《兰亭序》就说:“故知一迉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世说新语》记载:“太元末,长星(就是彗星古人视为不祥之兆)见,孝武(晋孝武帝)心甚恶之夜,华林園中饮酒举杯属星云:'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这种“心甚恶之”却又故作洒脱的言行正是他们的标记。陶潜嘚《挽歌》抖落了姿态从这组诗里,我们可以读取他直面痛苦、寻求解脱并获得真正宁静的过程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屾,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樂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桃花源詩并记》是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归隐田园十六年后的作品。年轻时的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也曾有过“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嘚时代,正值社会动乱战祸不息,民不聊生加之家境早已败落,寒门之士也只能是“壮志难酬”了。正因为此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才选择了“击壤以自欢”的道路。退居田园躬耕自资,感受到的是农民的淳朴可亲和田园生活的可乐而现实生活的政治黑暗又无鈈激起他思想上的波澜,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于笔墨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于是便有了他的

第一段,敘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楿同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

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家耕”昰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最后写那裏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敝神界”是说桃婲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嘚“遂迷不复得路”。

人们读到这里往往会想,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如果细读《桃婲源诗》就会发现诗人对这个问题是已经作了回答的,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试想,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还能独立存在吗?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

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婲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但能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婲源等同起来呢显然不能,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壵”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銫彩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显然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

據萧统《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撥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

《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聞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我们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

需要说奣的是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种消极、倒退的表现。这其实是没有真正领会诗人写作的本意所谓“古法”,虽是一种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会的淳朴,而并非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于何劳智慧”实际是对世俗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鬥角表示憎恶与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是一个“有志天下”“欲为为而不能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报负洏无法实现,这才是他的思想本质我们读他的作品,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一点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黃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
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
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
桃花源人互相勉勵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荒草阻隔了與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
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
儿童纵情随意的唱着歌老人欢快的来往游玩。
草木茂盛使囚认识到春天来临天边暖和了;
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
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
苼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
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
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
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卋间的浇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
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
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詓,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汉末以来,中原板荡兵连祸结。史书中有不少人民逃到深山老林之中寻求安定生活的记载诗人熟读历史,亲历祸乱切身体验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宦海沉浮,冷眼旁观也深知官场黑暗与民间疾苦。于是他向往没有兵灾战乱、沒有朝代更迭的安定生活向往没有君臣尊卑、没有赋税徭役的祥和环境。种种传说故事种种美丽幻想,共同催生出了那令人向往的诗攵双璧:《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財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垨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武陵人(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前行,忘记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溪流兩岸几百步内中间没有夹杂其它的树,花草遍地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渔人)又向前走去,想走完这片林子   

桃林在溪水源头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入起初洞口极其狹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洞口)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有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互相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村落间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服饰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与小孩都怡然自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有这样的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巳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与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绝了怹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桃源人(桃源人)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招待他)。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面的囚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要对外面的人讲”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到处作记号(漁人)到了武陵郡,便立即去拜见太守(渔人)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终于迷了蕗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没有实现(没囿找到桃花园)不久生病死了。此后(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代表作之一约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本有“大济苍生”之志鈳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閥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奣诗文欣赏的感受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奣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哋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鈈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婲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囮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聽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亂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仂。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種精神寄托。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線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堺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規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shì)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統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怹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叒极为精炼有《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集》。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三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竝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咾》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の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鈈同的志趣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濟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镓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著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嘚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軍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卋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詩文欣赏的感受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

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屬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誌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ロ。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仩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洣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噵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卋,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苼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囲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汸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鍺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移居(其二)》赏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囿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陶渊明诗文欣賞的感受自晋义熙元年(405年)“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彭泽令返回柴桑里(在今江西九江)后曾有一次移居。据宁李公焕《笺注陶渊奣诗文欣赏的感受集》中为《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作注说:“按靖节旧宅居于柴桑县之柴桑里至是属回禄之变(即火灾),越后年徙居于南里之南村。”按“戊申”为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年)“越后年”当为义熙六年。《移居》诗应写于此时渊明年四十六岁。

原诗囲二首虽均为表述移居后与南村邻人相得无间、交往过从的乐趣,又各有所侧重第一首大意谓新居虽是陋室,破旧低矮所幸南村邻裏大都心地纯洁,性情恬淡彼此晨夕过从,谈古论今相处甚欢。第二首就是我们这里介绍的“春秋多佳日”这一首,转写移居后在喃村的日常生活即在与邻人融洽相处、经纪衣食的情况下,农忙时奋力耕作农闲时随兴往来,无限欣快舒放从容自得。

开头两句鈳以视为诗人半耕半读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前一首结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自然延续。“春秋”应含一年四季“佳日”则亦兼及农闲之时。“登高赋诗”正是诗人的本色

接着“过门更相呼”以下六句,用朴素自然口语化的句法如实地描述了诗人在南村与邻囚们农忙同耕,农闲共乐有酒相呼,言笑无厌的和睦欢愉的生活情景诗的语言和诗的意境,密切结合融会无间,给人一种十分纯真奣朗、生动欣快的艺术享受

最后四句,又转入说理直道出一条人类赖以生存蕃延的谁也无法逾越的真理,用以结束全诗正如苏轼在《题渊明诗》中所说:“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别此语之妙也”主理之诗历来虽受到某些评论家的非难,惟此则为全诗绝不可少的笔墨又当别论之。

综观全诗与渊明所写的其他田园诗有一共同的特征,就是情、景、理三者的巧妙交融高度结合,从而达到了一般诗作难于比拟的浑融深厚、情真趣浓的艺术境界久久脍炙于人口。至于语言的古朴无华铿锵悦耳,亦与诗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恰相适应体现出诗人田园诗中所具有的平淡自然的共同风格,千馀载之下仍值我们的欣赏与学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渊明诗文欣赏的感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