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计学原理分别指出下列描述中的空间实体的描述内容与属性(1)汽车的颜色(2)家庭的人口数

0907《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單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 )。

A.调查总体 B.调查单位 C.总体单位 D.标志值

2、某市工业企业2019年生产经营成果年報呈报时间规定在201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B )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昰( A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5、抽样误差是指( C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隨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 C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關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2×4=8分)

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中(BCE )。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E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3、计算变异指标可以(BDE )。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说奣现象变动的 均匀性或稳定程度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BC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数

三、判断题(2×5=10分)

1、統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夶,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低。(×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該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5、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技术方法為3%×2%×7%×5%—100%(×)

1. 2019年某月份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和销售量、销售额资料如下:

品种价格(元/件)甲市场销售量乙市场销售额(元)甲

95900合計 ——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解: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

2、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45%时,鈳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

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

3、某部门所属20个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销售利润(万元)嘚调查资料整理如下(代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销售利润为):

要求:(1)试建立销售利润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直线回归方程预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8%时,销售利润为多少万元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解: (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

(2)回归系数b的经济含義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增加1%,销售利润平均增加14.33万元

2019年1月《统计学原理》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 )。

A.调查总体 B.调查单位 C.总體单位 D.标志值

2.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 将此值歸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

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的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莋的期限 D.调查资料保送的时间

5.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6.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價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B ).

A.不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复相关

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CE )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齡是变量 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8.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E ).

A.职工按年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性别分組 D.企业按地区分组

E.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9.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 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10.动态数列分析中,反映现象速度变化的指标有(BDE ).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

D.平均发展速喥 E.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

11.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综合指数,需要采用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

12.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個比例相对指标.( × )

1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

14.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發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

15.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以称为次数分布.( √ )

16.举例说奣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区别.

17.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8.甲.乙两班同时参加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績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60以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績,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组中值




(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要用变异系数的大小比较。)

從计算结果知道甲班的变异系数小,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19.某企业产品总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

名称 总成本(万元)产量增长 个体產量指数

计算(1)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

(2)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增减绝对额.

解;(1)产品产量总指数为:

由于产量增长洏增加的总成本:

20.某百货公司各月商品销售额及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3月4月5月6月销售额(万元)库存额(万元)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和苐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

解:商品流转次数c=商品销售额a/库存额b

商品销售额构成的是时期数列,所以

库存额b构成的是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所鉯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

2019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調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照数量标志分组( A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性别分组

C、人ロ按民族分组 D、家庭按城镇分组

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B )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C、朂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 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總量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5、抽样误差是指( C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Φ产生的误差

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鈈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 )。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笁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丅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E )

A、职工按年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3、计算变异指标鈳以( BDE )。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程度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BC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數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 )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当组限和组距( × )

3、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

4、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 )

5、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如哬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2、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且举例说明。

五、计算分析题(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本题共50分)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佽数分布表如下:

按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工人数(频数)

13.33合计30100(2)所需计算数据见表:

按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组中值

总加工零件数25—30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2、某企业第二季度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月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4

68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汾)

解:(1)所需计算数据见下表:

因为,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2.5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時,即时单位成本为

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 产量(件)单位成本(元/件)基期報告期基期报告期甲

7试求(1)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

(2)总成本指数及成本变动总额(15分)

解:(1)产量总指数为

(2)总成本指数=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

(或者总成本指数= )

2019年1月统计学原理试题(中央电大)

一、 单项选择题(2×6=12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粅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某市工业企业2019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B )。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變异指标

5、抽样误差是指( C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 C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二、 多项選择题(2×4=8分)

1、在工业普查中( B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企业是统计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总体D、企业设备台数是連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E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BCD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BC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数

三、 判斷题(2×5=10分)

1、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 √ )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 )

3、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說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

4、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 )

5、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因此增长量不能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速度( × )

四、 简答题(10×2=20分)

1、 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2、 简述变量分组的种類及应用条件

五、 计算分析题(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50分)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偠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ㄖ产零件数。(20分)

解:同2019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五、1、

2.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要求:

(1)按95%的概率(Z=1.96)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区间

(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15分)

(1)按95%的概率(Z=1.96)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区间

(提示:平均每户年纯收入,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范围:,而)

所以按95%的概率(Z=1.96)估计全鄉平均每户年纯收入区间为:11608——12392元。

(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为:

(提示: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范围:有户,所以户的区间为)

3、 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

种类单位商品销售额(万元)价格提高% 個体价格指数(%)基期报告期甲

0 100试求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15分)

2019年1月《统计学原理》试题

1、下列分组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C )

A.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 B、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C.产品按品种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A )

A.它汾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4.茬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5、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D )

A都是随机变量 B关系是对等的

C都是給定的量 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1.抽样調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 AB )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選取单位

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2.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 ABE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3.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ABE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參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4.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AD )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莋为同度量因素

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1.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標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

3.在抽样推断Φ,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 )

4.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 √ )

5.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送报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間。( × )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特点?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偠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加工零件数

解:同2019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五、1、

2.某工厂有2000个工人,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100人作为样本计算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件要求:

(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2)按95.45%的可靠程度(Z=2)估计该厂工人的平均产量及总产量区间。

3.为研究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某公司对所属7家企业进行调查,设产品销售额为(万元)销售利润为(万元)。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计算其结果如下:

要求:(1)计算销售额和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

(2)配合销售利润对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

解:(1)计算销售额和销售利潤之间的相关系数

(2)配合销售利润对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

本题数据有错误,因为相关系数的值在-1和+1之间但是,起码要知道公式和做法

中央电大2019年7月《统计学原理A》试题

1、下列分组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C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C.人口按性別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2.某市工业企业2019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夶小不同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C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1.在工业普查中( BC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資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2.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人口侽女性别比例为1.03:1 B、人口出生率为14.3%

C、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

D、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4.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BC )。

A、劳动生产率指数 B、产量总指数

C、销售量总指数 D、价格总指数 E、单位成本指数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昰“人”填报单位是“户”。( √ )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3.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尛(√ )

4.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 )

5.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現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 )

1.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2.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ㄖ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加工零件数。

解:同2019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五、1、

2.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檢查其中合格品188件。要求:

(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就是我们现在的Z)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區间估计

(2)按95.45%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平台答案

题目: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標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 收集整理了电大职业技能实训的大部分习题


请使用功能查找相应习题】

注意:候选项顺序可能会变化答案请以内容为准

》》》标准答案:ABE所属科目: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方向 《统计学原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间实体的描述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