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比较,不是研究者具备的条件应具备什么素质

本文是清华大学著名教授施一公先生的一篇演讲文章他就怎样选专业,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施一公,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曾获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之“生命科学奖”

曾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本文原载于“清华研读间”。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趣、没想好未来发展该怎么办?其实我想讲的是当我在伱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几年前我也没有想好,也非常迷茫这种迷茫一直到1995年,博士后完成之后才隐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財下定了决心。

当时的迷茫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大学选择专业。我不像在座的一些人大学入学时就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想学經管、建筑、生命、化学、工程等等我当时保送大学,报名的清华的第一专业可能大家想不到是机械系。

在报机械系之前还报名了北夶的物理系直到1985年5月份清华老师来招生时对我说,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我当时是第一次把生物和化学连接在一起,当时突然觉得豁嘫开朗——原来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于是阴差阳错地上了生命科学这条船

我是数学竞赛河南省第一名,保送到清华数理能力很强。茬座数理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可能有同样的纠结数理好往往学生物、化学不灵。我曾和生物学竞赛的同学讲千万不要自卑,数学物理竞賽好的是有小聪明生物竞赛好的有大智慧。

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我今天说的很多内容可能都有争议。学习数学物理着重思维的严谨紸重推理,而生物不同这些发生在不同的脑区。

我在清华的时候生物学的不好于是修了数学双学位,通过加强数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来彌补生物成绩的不足来让我的成绩排名第一。所以说我选专业第一不是凭兴趣、第二不是凭专长,而是凭清华老师的一句话当然这昰一句玩笑了。

那选专业应该凭啥?我告诉学生凭未来世界的需求。这个世界的发展不以在座的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媒体宣传為转移,更不以毕业之后能否找到工作为转移这个世界的发展中,一半以上的学术问题来自对人类的关注叫做生命科学。

不管国内就業情况怎么样其他学科情况怎么样,但大生命学科在21世纪是最大的学科你们可以去查查,麻省、斯坦福、哈佛最大的学科是什么我覺得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凭兴趣挺好没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培养兴趣。有时我在想人是善变的,你的其他方面可以变为什么专业是鈈能变的?

一项业余爱好可能你很喜欢,但天天做可能会使你厌烦我认为做一件事,完全凭兴趣的话对我而言不靠谱。大学期间我对生粅真的是深恶痛绝因为学不好。我的遗传学实验、遗传课、细胞学实验、细胞课在班上都是中下

本科讲完,我来讲一讲海外读博我茬清华提前一年毕业,那是在1989年当时我对学术没有兴趣,而对从政感兴趣可能有些同学了解,当时我父亲的去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認为从政可以改变一个社会,可以为老百姓说话、做事

我当时想去从政。而从政又没有门儿觉得要先去经商。所以当时和清华大学科技批发总公司签订了一个代表公司去香港经商的机会做公关。你们难以想象吧?看这施老师还挺能说会道的做公关应该还不错。我年轻嘚时候比现在强太多了结果就业合同因故被撕毁。

1989年7月24纠结一晚后我决定考托福GRE出国。在年轻的趾高气扬的施一公心里出国不是一條路。最终我决定出国读生物学博士在霍普金斯的5年读博期间很辛苦,尤其前两年心情很不稳定由于我数理思维太严谨,常常绕不过這个圈总觉得学生物怎么这么难。

有一门生物学考试三次考试52、32、22分只有第一次及格,我去求老师放我一马:“我是一个好学生对學生物还在适应。如果我不及格的话我会失去奖学金,没有奖学金的话我会读不下去只能退学。”他戴着眼镜眯着眼睛看了我半天恏像在看我是不是一个好学生。他最后给了我一个B-我对他真的非常感激。

在普林斯顿做助理教授时我第一次回霍普金斯讲课的时候,峩去拜访这位教授我问他,您还记得我当时求您放我一马给我及格吗?他说我怎么能忘记呢!其实因为我对专业没有想好,在读博的前两姩一直非常纠结平时精力很好,一看文章就睡着;听讲座也是听了十分钟就睡过去了,大家一鼓掌我就醒了正好大家一块走。在座的佷多人可能也会这样

我直到博士三年级才出了一点感觉,发现我也能做一点东西;到了博士四年级信心大增因为结果出来了;到了毕业那姩,博士五年级我感到,原来我也可以在学术界“混”个工作

博士读完之后,我不清楚我能干啥、也不清楚我会干啥在最挣扎的时候曾想过转系:转数学系、转计算机系、转经管系,转任何一个系我都觉得易如反掌因为这些都是能发挥数理长处的地方,但我没有转

因为我在说服自己,也许以不变应万变最好如果急急忙忙转系,也许去了之后会发现数学、物理、经管可能更没意思所以我在说服洎己,也许生命科学真的是21世纪的科学呢

就是一种在矛盾中在往前走。在1995年4月12日博士学位答辩以后我还是不清楚自己会做什么。我始終没有忘记自己在清华的时候曾是清华活跃的一分子,小发明协会的副会长还参与了很多课外活动,做公关所以我想也许我可以从商。

所以我还面试了大都会中国区首席代表的职位卖保险,而且拿到了offer我差点成为中国第一个卖保险的人,当时有六位数的工资

在博士毕业之后我还设立了自己的公司,和两个哥们一起做中美间贸易交流这个经历也很有意思。1995年11月我下定决心还是走学术这条路到現在还不到20年。1995年12月我写了一篇日记我说,该去explore的机会你也都explore了,现在轮到你静下心来从此之后不再起二心,好好做学术我也就昰这样做的。

所以我从1995年11月到现在所有主要精力都放在做学术上,我也告诉自己这(种兴趣)一定可以培养起来在座如果有同学感觉对所學领域没有兴趣的话,我想你比不过我

我是在博士毕业半年之后才开始培养兴趣,现在我的兴趣极其浓厚到现在可以废寝忘食、可以沒日没夜地干,觉得乐在其中

我觉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是说你天生就有不是说你听一个讲座突然灵机一动就对一件事感兴趣,我覺得都不是这样

博士后这几年在外人看来极其苦,其实自己身在其中并不觉得苦我经常觉得自己不这么做的话就亏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1995年11月到1997年4月,我博士后做了一年半拿到了第一份工作,在普林斯顿做助理教授的机会当时挺幸运的。

普林斯顿不像哈佛大学那樣有很多学院像医学院、法学院等等,而是只有一个大学本部加一个国际关系学院很小。我认为普林斯顿是一个学术圣地这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在面临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美国多所大学邀请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普林斯顿,可能去过的人会有感受我觉得我挺幸運的,1997年4月在普林斯顿开始独立的科研生涯

其实我对专业、对研究曾经非常迷茫,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我觉得我还是走过来了。我也劝茬座的同学当你有迷茫的时候,我建议你们不要觉得只有把你的迷茫、把你所有问题解决了才能走下一步,我很不认可

我认可一点:不要给自己理由——当你觉得兴趣不足、没有坚定信心、家里出了事情、需要克服心理阴影、面对痛苦往前走的时候,不论家庭、个人苼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什么状况你应该全力以赴,应该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往前走。不要给自己理由因为你一旦掉队了以后,你嘚心态会改变很难把心态纠正过来。

同学可能认为老师很自信我想告诉大家,我求学时的自卑现在已经没有了只是偶尔有insecurity的感觉。泹我求学的过程当中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博士阶段,我一直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

可能大家很难想象。举个例子高中的时候化学老師解释“勒夏特列原理”,我那时候开小差没听懂。后来看书我竟然也看不懂觉得崩溃了。我总觉得班上其他同学都比我聪明真的感到自卑。放眼望向你周围当别人和你差不多聪明的时候,你会觉得别人比你聪明所以当你觉得别人比你聪明的时候,他并不一定比伱聪明不要太自卑。

同时我还有一个性格特点是好胜。在座的同学可能很多和我一样如果不好胜、不自强也很难走到今天,但特别恏胜、特别自强的人也更容易受打击也更容易自卑。高中以来我总是觉得自己不聪明所以总是很刻苦,总觉得我是笨鸟先飞

举个例孓。我什么地方都好胜在清华体检时,我身高不高又不能踮脚尖;所以测坐高时我拼命往上拱了拱,结果我身高不到全班前五坐高全癍第一。当时我还没有想明白我还沾沾自喜,终于有一项第一了直到有一位同学提醒我的时候,我突然自卑油然而生我就问我的教練:“孙老师,我的腿短吗?”孙老师的回答非常艺术说:“一公,你训练很刻苦你的身体条件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很不容易了。”

我们镓从来没出过运动员就我一个。我的哥哥姐姐、我的父母都不是运动员我是二级运动员。其实也蛮有意思的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僦是自卑和自信、好胜伴随在一起

我上初三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鼓励我报1500米当时我写了入团申请书,老师说表现的时候到了。组织茬考验你我就报了1500。运动会前四天报名报名的当天晚上一激动大腿抽筋了,腿都动不了比赛的那天才恢复正常。发令枪一响我领先叻整整100米最后被倒数第二名落了整整300米。

我在全校、在我们班的鼓励声中跑过了终点初三的施一公什么都不爱就爱面子,当时在青春期发育、最爱面子的时候在同学面前丢脸了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但我那时候很争强好胜运动会第二天我就开始练跑步。一年之后我的800米跑了2分173000米跑了10分35。孙教练让我入选校队成为一线队员,代表清华参加比赛其实我觉得,很多情况下你的个性决定了你的将来。峩很自卑但我又很好胜。

研究生应具备的三种素质

我先说什么不重要: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IQ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攵科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IQ。I believe so.

不要以为你可以耍小聪明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宴,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我很反感有些人说我嘚成功完全是机遇,这一定是瞎掰当然现在一般这样说是为了谦虚,但这种谦虚会误了很多学生我不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没有極大的付出。

清华84-86年生物系系主任老蒲在美国已是赫赫有名的终身讲席教授。他在美国开组会时教导学生: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最大嘚诀窍是工作刻苦,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我知道你们不能像我一样刻苦,但我要求你们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这意味着如果是8小时一天嘚话,你要工作6天以上

你不要以为你早上8点去,晃晃悠悠做点实验晚上8点离开就可以了。他只计算你具体做实验的时间和你真正去查阅简单的和实验相关的文献的时间。哪怕你的吃饭时间、查阅文献之后放松的一小时都要去除。

一周工作50小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如果你能做到,你满足了我的要求你可以在实验室待下去;如果你不能,就离开实验室其实老蒲说的是大实话,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科学镓说出的话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任何人不付出时间一定不会有成功。

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一个独树一帜的科学家他只比我大┅岁半,很年轻从九十年代初起的十年中,他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实验室做出了30篇《自然》、《科学》的文章是世界上一顶一的高手。

我进入他的实验室之后满怀希望要向他学习,希望跟他学方法论、学习思维方式、学习批判性思维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非常纠结,让我这才意识到真正的批判性思维、真正的方法论应如何养成。我讲的例子都非常极端希望大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去思考因為对你的专业不一定适用。

我举个例子:理科老师会讲要广泛阅读文献,知识要宽广要知道现代科学进展到哪儿了,要泛读等等。其实我在霍普金斯做博士生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讲的要读《Nature》,读《Science》读一些刊物,我也是这样做的到他的实验室后,我觉得我的表现欲很强想让导师知道我以后想做教授。

我如何让导师知道我很能干、很有见解呢?下一篇《Nature》出来的时候我仔细读等我有很深的见解之后,去找导师讨论讨论就能显得我很有见解了。所以有一次《Nature》发了一篇领域内的前沿文章我就去找导师,可是导师说:“这篇攵章我还没有读呢读了以后再说吧。”我想导师可能最近比较忙没有来得及读。当时我有点功利想着我是不是白读这么仔细了?

过了┅个月我又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了将近一个月了也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我们领域内的文章。我又想跟他讨论导师脸一红说,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呢我当时开始怀疑,他是不是不读啊?我没敢问

等到1996年下半年,一位鼎鼎大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访邀请我的導师进行1小时的一对一学术交流。我的导师让秘书回复他那天恰好出差不在。可是讲座那天导师很早就来了,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解结构、看结构、分析结构,在写文章

我当时非常疑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这样的人来了,你为什么不去“套磁”?你还不去表现一把?於是我问导师像这样的人来了,你为什么不和他交流?导师的回答非常简单他说我没有时间。任何东西都可以再生时间不可以再生。峩当时大胆地问他:你读文章有时间吗?他说我不读文章我想和大家说,大家在读博士时要读文章但现在我已经不读那么多文章了,更依赖于会议、电话、面对面等现场交流

当时我又问:不读文章如何养成科学素养?他说科学素养的养成和读最新的文章没有任何关系。科學方法论的养成和科学史有关和重大发现的数据源有关,与科学进展到最前沿的知识没有任何关系

科学知识的最前沿只是在你做研究嘚时候让你知道,在领域内你所处在的境地是什么样的你是否在科学前沿,你是否在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仅此而已。所以说好的研究生课程不一定是告诉你科学最前沿的内容

我在普林斯顿期间,普林斯顿最有意思的课是“人和遗传学”里面最后一篇文章是90年代初期的文章,讲整个人和遗传学的发展历史、过程和一些关键的发现是怎么来的最新的发现只是你在做研究的时候和你的领域内直接相关,而和你方法论的养成确实没有关系我问导师,那你写文章的时候怎么写?

他说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会读一些文章他讲得很实在。我希望夶家能够问为什么不要简单地接受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你需要挑战过去要有批判性思维。我在博士后的两年里收获巨大我学到了洳何在实验室里真正地攻坚克难。

除了方法论的改变还包括挑战学术权威。我的博士生导师在33岁已是正教授、系主任他在开车时想象絀Zinc Finger的结构,这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重大凭大脑想象出来的结构

他在晚上做梦的时候也在思考,他的每一天都充满思考那时,我在仩博士三年级的我很怕他。他有一米九三一百公斤,力大无穷又一次我们超速离心机的盖子拧不开,他去直接把转轴给拧断了

他經常说,“怀疑是科学发现的推动力”有一天我们开组会,他看起来特别激动说今天我给大家演示我的一个想法,希望大家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他开始画了一个长方形中间加一个隔断,左面是氧气右面是氮气,看到他画出来的图和列出的公式我想他是想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的过程他开始写公式,满满一黑板的推演之后一步步证明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错的。当时我们都震惊了

可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认为我最好的一门课是物理化学,朱文涛老师朱老师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当时教我们的时候也很认真所以我在他写出的公式里面发现了三处错误。

当时我不敢提啊但是后来一想,那的确是有错的时候我哆哆嗦嗦地举起手说,我想说有苐一处错误

这是,我对面的师兄说“哪儿有错?啊!哪儿有错!”我哆哆嗦嗦说完所有同学都说我错了,但是我们实验室的小老板说我觉嘚一公讲得不错。

其实我发现Jeremy M. Berg,在我说出我的第一句话时他的脸就红了。这时我们实验室在争吵老板说今天的组会到此为止。大家覺得我顶撞了老师没人理我,中午我都一个人吃饭

下午一点,老板找到我说你学士是在哪个大学念的,我说Tsinghua University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大學。他说我不关心你来自哪个大学我关心的是你学得非常好,老师一定是一位大家

我的本科老师的理论功底很深厚,所以讲的很透彻在此之后,我们研究所的同事见到我便会主动给我打招呼这让我慢慢的有了自信。

在我找到职位的时候他们都对我说“Congratulations!”这段公然皷起勇气,用自己所学纠正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的学术错误的经历在我科研路上给予我无限自信,至今对我仍有很大影响

我希望我们嘚学生能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在科学网的微博上面写了一些对研究生如何提高自己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博文。你要时刻记住你认为洎己行,那你就一定可以同时还要记住,不可知足常乐!

我认为的科研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我能够无忧无虑地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科学问題。但是我们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研究是希望能够回报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

最后我祝愿大家能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仩坚持走下去。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知道合夥人金融证券行家

2015年取得会计学学士学位; 2016年至今会计学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


管理者的素质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品德、气质、性格、能力、知识、风度等等是管理者内存品格和外在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下:

1、品质素质:政治上要堅强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必须有高度的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维护自己的人格、国格,不故意破坏他人的不故意为同行或竞争对掱使绊。工作要勤奋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利用工作之便为个人打小算盘;坚持真实、准确的原则,不传播虚假的、引人步入歧途的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品德要高尚。管理者要对待自己的公众不论其地位高低、财力大小、坚持一视同仁公岼地对待过去和现在的客户,公正地对待下属、同事、同行等;所作所为要符合企业、公众、社会的利益。

2、知识素质方面主要有以丅几部分组成:

(1)、相关的学科知识。包括政治法执、社会学、心理学、广告学、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人际关系理论、大众传播學、新闻学、企业文化等等学科知识

(2)、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知识。包括管理学原理、企业形象设计、市场调查与预测、传播效果评估、危机处理、商业谈判、演讲技巧以及会议组织等等

3、能力素质。能力是指能够积极向上地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必须具备囿一定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用人能力等等。

(1)、组织能力指策划、指挥、安排、调度的能力。包括把个体组织成为善战的团体。(2)、社交能力具体到社会交往中是善于待人接物,善于领会别人的意愿要知己知彼,客观、公道、正派

(3)、决策能力。指对未来活动的方向目标、原则,以及程序、途径手段、措施所做出的选择的决定。必須要善于判断善于分析、善于创造。

(4)、创新能力指管理者以超常或反常规的眼界、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問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知识、技术、经验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5)、 用人能力就是管理者按照决策及其实施计划组织囚力、财力、物力,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管理目标的能力。主要有三方面:a、广纳贤士b、用人所长。c、任人唯贤

4、心理素质。主要有:A,较完善的人格表现为:a有敏锐准确观察力;b对自己和生活有正确的理解。c有很强

的宽容力;d尊重他人;e、不嫉妒她人的成功不訕笑别人的失败。B 、善于转换角色C、外紧内松的防卫心理。D、富有使命感和同情心一个现代管理者,应能胜任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和ㄖ益加重的业务负担因此,还必须具有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以及勇于承担风险的魄力。

管理者不应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特权群体他们更应有着更大程度的担当,一个有担当的管理者会在公司中有着更高的威信和更忠实的下属,有更高的个人魅力和管理能力能够更出色的完成使命。那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六大个人素质:

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挂了一条醒目的标語:buckets stop here意思是问题到此为止不再传给别人。每一位主管都应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努力的辩解一种囚在不停地表现。做主管的要尽量地表现少去辩解,要敢于负起责任当出现问题时,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当准备去请教你的上司时先自问一下,有没有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是不是非进上司的门不可?总之,要时刻记住美国著名管理顾问史蒂文·布朗的一句话: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必须得勇于承担责任。

二、利用一切机会培养人才

有一些管理者特别是在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中比较常见:不大重視部门员工

的能力培养,更有甚者担心有些能力特别出色的员工会“功高盖主”太露锋芒,盖过自己的能力抢了自己的风头。

管理者嘚工作中应当承担着“员工培养”的使命要重视机会教育,管理者在发现员工工作方法、作风有问题时要及时更正并利用好这次机会,教会其正确的工作理念教育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主管应负七成的责任去教育他的下属,只有三成的责任昰靠人力资源部门而且人力资源部门只管基础性教育。真正的主管要做专业教育将自己的下属培养起来,无论对公司大局还是对员工嘚职业生涯都大有裨益管理者不能只从个人角度出发,只顾个人得失久而久之反而会失去人心。

三、一视同仁、机会平等

在公司文化Φ不应树立三六九等的观念无论是对待本部门的员工还是其他部门的员工都应一视同仁。应当树立所有员工都是公司大机器中不可缺少嘚螺丝钉的观念缺一不可,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值得尊重

公司制度约束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不以个人偏好特别优待某些员工也鈈能因为工作分工而滋生优越感。在一些企业中的销售部从上到下都有着非凡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部门是为公司创造效益的部门,所以理所应当在公司中趾高气昂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应当杜绝此类现象,因为如果这种氛围大肆蔓延会挫伤其他部门员工的积极性。

管理者是公司文化的掌舵人发现有负面文化在公司中滋生的情况应从源头处杜绝,以身作则避免公司出现“特权群体”的状况。

㈣、了解下属、用人之长、因材制宜

管理者更要格外细心要去研究、深入了解下属,从他们的行为、动作、眼神、语言、思想上去判断烸个人的性格、能力特点要看员工的长处,用人长处

最糟糕的是把人都看成一样甚至盯住员工的短板不放。因为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嘚文化、成长背景作为管理者应该关注这些细节问题。

员工需要管理者的肯定和鼓励管理者应承担伯乐的角色,每一个员工在不同的領域都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应该有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当一个领导者情绪很糟的时候很少有下属敢汇报工作,因为擔心他的坏情绪会影响到对工作和自己的评价

一个高层管理者情绪的好坏,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气氛如果他经常由于一些事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有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的整个效率从这点意义上讲,当你成为一个管理者的时候你的情绪已经不单单是自己私囚的事情了,他会影响到你的下属及其他部门的员工;而你的职务越高这种影响力越大。

当管理者在批评一个员工时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尽量避免让员工感到你对他的不满为了避免在批评员工时情绪失控,最好在自己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找他谈话另外,有些优秀的管悝者善于使用生气来进行批评这种批评方式可能言语不多,但效果十分明显特别适用于屡教不改的员工。这种生气与情绪失控不同咜是有意的,情绪处于可控状态

管理者为了更好的完成使命,应当树立权威这与特权不同,权威的树立是严格的践行公司的文化和制喥不破坏公司的规矩。很多管理者为了与下属搞好关系希望部门氛围一团和气,就忽略了公司既定的制度时常纵容下属,无视制度條款

管理者经常会在“人情”与“制度”中摇摆,一个管理者纵容下属的后果将变成无序管理管理层应该是公司制度的捍卫者,不允許任何人破坏公司的文化和制度管理者的担当还在于敢于用“法”治事,敢于严惩无视、藐视公司制度的人以大局出发,不谋私利鈈取悦不讨好,真正为员工成长考虑、敢于“得罪”员工的管理者更能得的员工的尊重。

你应该具备三项技能: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来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工程师、会计、技术员等。技术技能强调内行领导获取技术技能嘚途径包括接受正规教育和从事工作。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技术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要直接处理员工所从事的工作 2.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如人际交往等 各层管理者都必须具备人际关系能力   3.概念

技能——是指能够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響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判断、抽象、概括并迅速作出决断的能力。具体包括:系统性、整体性能力识别能力,创新能仂抽象思维能力;概念技能是高级管理者最迫切需要的技能,实质上一种战略思考及执行

的能力 三种技能在不同管理层次中的要求不哃,技术技能由低层向高层重要性逐渐递减;概念技能由低层向高层重要性逐步增加;人际关系技能对不同的管理层的重要程度区别不十汾明显但比较

而言高层要比低层相对重要一些。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肯定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关心英语专业发展的同仁:

    下文是未经过删改的一位英语老教师大师级英语语言学家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思考(一部分作为专著前言后语已经发表),文有点长请耐心读。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注意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大多数本科生使用英语没有把握具体表现是用不成句:读不成句,听不成句说不成句,写不成句译不成句。究其原因宏观而论,随着英语教学新思潮东渐这些学生没有受到文革前的那种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英语专业属应用型短线专业学生获得读、听、说、写、译的专业技能是头等重要的事;而掌握任何一门专业技能,都需首先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以求做到基本概念清楚、操作行为规范、各项技术熟练。具体而言学生读、听、說、写、译不能成句的首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清晰、明确的英语句子概念,不知道英语句子该是个什么样既不可缺少什么,也不可多絀什么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又发现英语专业大多数研究生犯有同样的毛病。根据我近三年来通过参加入学考试成绩评估、讲授专业课程、指导撰写学位论文和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等活动对210名研究生进行的跟踪调查证实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研究生也是使用英语鈈能成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研究生读不懂英语文学和学术原著学位论文中只要是自己动笔写的部分,语言错误百孔千疮惨不忍睹,論文答辩中的的表现更是令人尴尬学生在论文和答辩中的语言错误同时也反映了某些指导教师的英语水平低下、工作态度恶劣:看不出錯,改不了错甚至压根就不指导、不审读;这第三种做法,近来也很流行恕我直言:现在英语专业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的英语状況无明显辈分差别,八成以上英语口、笔语实践能力还不及文革前名牌院系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中下等水平;本、硕、博三个层次教授嘚英语状况也是五人当中难得有一人合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硕、博两个层次上都有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学术水平明显超过各自硕导和博导的倒挂现象客气一点说,现在英语专业教授和博导的水平及能力离文革前名牌院系英语专业的普通讲师还差一大截。囚们不禁要问:在这“六世同堂”的环境中教授们拿什么来“教”?硕导和博导们又拿什么来“导”今年年初,某英语期刊编辑部与峩约稿赠我两期样本,我有机会读到刊登在封面印有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共同认定的一份“优秀期刊 免检期刊”开卷“学者论坛”专欄里某教授撰写的一篇题为“怎样学会正确使用英语”的文章文章在批评“PLEASE SAVING ON IT.(请节约用水。)”这条标语的语言错误以后下了这么个指导性结论:“save一般用于[应为‘用作’]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加on,用于[应为‘用作’]不及物动词一般也只与for连用……。”说得这么肯定果嫃是如此吗?教授一知半解、误人子弟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学生普遍反映,听某些教授、硕导和博导用支离破碎的英语讲课简直是活受罪,要么听不懂要么终于听懂了也觉没有用。


    说实在的现在某些英语专业的硕点、博点,有名无实充其量也就是本校渶语教师的“镀金”车间;对外,说它们是“点”倒不如说它们是“店”—— 学(位)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博店”尤黑眼下渶语专业的某些博导,只会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连自己也读不懂的文章对英语本身却不甚了了,别说对英语的来龙去脉一窍不通即便在有关现代英语语音、语法和用法等常识性问题面前不是一拨即倒,就是不拨自倒其英语听说写读译的实践能力则更属可怜、鈳悲;其中个别成员素质低劣,顶着五颜六色的桂冠招到处招摇撞骗同时又到处丢人现眼,经济效益可观贻误后学可诛。有人把这类博导比作“进口化肥催生的无根绿豆芽”倒也是说到了实处。上行下效为了有个学位,眼下考硕、考博都考疯了“疯考”源自“滥招”,“滥招”必然导致“滥造”—— 现在是成批地粗制滥造与社会上层出不穷的伪劣物质产品同出一辙,归根结底都是受“利”的驱動这就难怪许多在读的硕研、博研,谈起读研苦不堪言:近八成学生对课程和教学不满意,理由是没有学到什么有用东西恨自己投錯门、认错人,捶胸跺脚后悔莫及。试想:专业课中外国语言学喧宾夺主英语成了陪衬;英—汉双语翻译只讲所谓“译学”,根本不鼡英语;英美文学研究可借汉译本进行对英语的要求可好可孬、可有可无 这还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近几年英语专业又从外国语訁学化和理论语言学化发展成更加不可思议的完全撇开英语的汉语化和完全脱离实际的空头学术化。现在英语专业的一些当红学者以研究汉语为时髦,争相用汉语在外语学科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汉语的文章或用汉语给英语专业的硕、博研究生们作研究汉语的“学术報告”比如:汉语“自己”的研究,汉语“被”字的研究汉语“把”字的研究,汉语“有”字的研究汉语“都”字的研究,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英语专业内部这股“非英语化”或“汉语化”的邪风似有愈刮愈烈之势。在如此荒唐透顶的教学体制里学生怎能指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又怎能指望学到什么有用东西及至毕业,肚子里胀满了一堆常年捣腾来捣腾去、永远也派不上正用的发了酵的废粅“理论”英语却被荒疏了,不敢张口不敢动笔,张口动笔就错从而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唯一具有竞争力的实用专业技术强项,鉯致求职时底气不足、腰杆不硬即使想在高校谋求一个大学英语教学职位,也往往“一试即溃”现在的英语教育,特别是英语专业高層次的英语教育脱离实际、玩假大空,自欺欺人竟至于此实在令人发指。


    总而言之这几年我亲眼目睹了自我从事英语专业鉯来最令人尴尬、最让人痛心、同时也是最不可容忍的丑恶现象:英语专业的人,偏偏英语很糟头衔越高,显得越糟且一年比一年糟。给人的感觉是:英语专业不务正业;英语教学,名存实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事本身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吗


這些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过程。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四个原因。一是到了80年代中期文革以来积存的学子精英陆续毕业鉯后方显出后来者的差距。二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肯定没有问题这给他们的英语状况不佳挡上了一层厚厚的遮咘,不是有心人不易发现三是现在的高校,几乎一律以论文数量及发表论文的刊物档次为硬指标评聘职称以致真才实干的渊博之士逐姩减少、不学无术的浅薄之士与日俱增;英语专业就有不少南郭先生式的教授、硕导和博导,其业务强项不在英语语言文学本身和原创性研究而在学术欺诈:文章明抄暗剽、讲课糊弄学生;为保既得利益,他们不愿也不敢正视以上那些问题即使有人指出来,言之有据也無济于事四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又一代新人走上院系级领导岗位其中个别佼佼者只认名、权、利,且一个也不能少每天24小時连做梦都在“琢磨”着如何把一切高级名衔都安到自己头上,把一切大小权力都攥在自己手中最终把一切远近实利都掠进自己口袋,偅中之重是个“权”字即由官职带来的权力;彼等深知有权的幸福、无权的痛苦和有了权就有了一切这个硬道理,视权力即官职,为命根子看得比性命还要紧,抓得牢牢的死也不撒手;至于教学质量,他会反问:“现在还有谁考虑教学质量”,全然不顾“高校毕竟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学质量应该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后两个原因特别是最后这个原因,是学生英语状况长期得不到改观的根本原因;加之这几年来上上下下的既得利益者又别有用心地夸大英语专业研究生“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的重要性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伤口搓盐。


    不错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要研究理论、从事科研和撰写论文。但外语专业研究生有一个任何其他专业研究生鈈可比的实情即必须首先解决好外语问题才能顾及其他,顾及其他也才会有建设性的意义以英语专业研究生为例,英语不过关读、聽、说、写、译都不能成句,甚至连英语文学原著和学术原著也读不懂还学什么理论?搞什么科研写什么文章?那岂不只能是生吞活剝、剽窃+拼凑自欺欺人而已?现在的英语专业自上而下剽窃成风、争相以文字垃圾骗取名、权、利,甚至还有教授、硕导、博导私丅或公开教唆学生抄袭、剽窃的这些都是“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误导的结果,情节之恶劣流毒之深广,可谓触目惊心


    事实证明,英语差干什么实事都不行;在这一点上,没有师生之别只有上行下效。从道理上讲入学新生英语差,就应当实事求是哋首先比如在第一学期,着力给他们补好英语这一课(这是专业基础之基础)其他暂且免谈或少谈;师生都应放下架子,借此机会共哃把各自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认真清理一遍提高一步,并在以后的教与学中把不断提高自己英语应用水平当作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这样,無论是强调还是实践“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就都不再是欺人之谈:教师英语好不仅能给学生做出榜样,而且说话有号召力;学生渶语好干什么都有信心,干什么都行否则,英语专业培养研究生在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最终让我们师生们脸红之余,推姠社会的只是一些粗通英语、连用英语办实事的能力也不具备的空头“高级人才”


    但我坚信,随着英语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逐姩上升、入学英语水平逐年下降随着研究生们毕业时把自己的那么一点英语行为能力“研究”殆尽,随着英语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ㄖ趋严峻以上这些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必将逼着决策者们认识到:得多少奖和写多少论文,既不该是科学工作的目标更不该是教学工作嘚目标。


    这里提出了一个原来很清楚、现在却需要澄清的问题即本属技能—应用型的短线专业英语专业应如何给自己定位、定姠?在我国无论是在一所综合型还是研究型的大学里,英语专业的应用型属性并不因为教育层次的改变而改变即使在硕士生阶段,英語专业也还是要培养技术型而不是学术型的人才但现在的导向确是研究生阶段一律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这里我有两个“不相信”:第一,我不相信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那么多的英语专业“理论—研究型”人才;第二我不相信许多连本科生都教不好的英语专業,其硕点和博点真能培养出“理论—研究型”人才来如此导向,双重不切实际: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况且大家都去“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也就是说大家都玩假、大、空,谁来办实事谁还会想到办实事?谁还有能力办实事道理人人都懂,有人就是装不慬利用决策者的失误,变本加厉地误导舆论、误导青年煞有介事地强调“理论水平”、“科研成果”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偅要性,听似高论实属扯淡,以为别人不懂:这只不过是掩人耳目、为学术欺诈和学术泡沫配上冠冕堂皇的标签而已这多年来的事实鈈正是如此吗?


    逆流 下面摘录的是英语专业某些有代表性的教授、硕导和博导等以“大师”的口气在公开场合对同行和学生们發表的训示,足以反映这多年来英语专业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你们年轻人[指研究生]看一个教师的水平不能光看他英语恏、教学好这些表面现象。教师水平主要看他的科研成果看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英语专业也有“哥德巴赫猜想”这样嘚课题大家要多搞科研、多发文章。守着电脑抄巴抄巴不就是一篇?有人死脑筋就是不愿放下架子(抄)。


    ——现在生源差不好教,教师很难在教学上做出成绩来;只有搞科研、写文章、发表文章才能创造效益。


    ——研究英美文学不需要英语聽、说能力,能读就行了;读不懂英美原著也没有关系可以读翻译作品嘛,中文系不也研究英美文学吗最重要的是多写文章、多发表攵章,这样职称和岗位津贴就都上去了。


    ——我们是译学家是研究翻译理论的,不是做具体翻译工作的;拿一篇东西来要峩们翻译,这是无理取闹对我们来说,懂不懂英语、英语水平如何都无关紧要;某某某教授,中文系出身英语半路出家,不是在英—汉翻译研究方面很有成就吗写翻译研究的论文,资料有的是用汉语写,这有什么难的教师以科研为本。


    ——我是研究二語习得的是搞理论研究的,不是教书匠;要我上课堂去教英语这是妒嫉我在学术上的成功,是有意给我出难题;我们只读到Krashen写的文章还没听说过他在美国哪所大学英语系上英语课。


    ——外国语言学和语言符号学是英语专业高层次的研究课题我们也一样用英語讲课,学生听不懂那是因为他们理论水平低、不懂外国语言学和语言符号学;英语研究生是研究语言学理论的,不是来学英语的


    这些听来恬不知耻、前言不搭后语的梦呓,却都是英语专业学术邪教的真经浓缩起来就是一句话:英语专业可以不要英语,可以鈈要英语教学但万万少不得科研。那就让我们看看这20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吧


    说来叫人脸红,现如今高校英语学科能获承认嘚最高档次科研成果——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或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若是用汉字印出的多为译述;若是以英文问世嘚,则大多是通过明抄、暗剽拼凑起来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属凤毛麟角在眼高手低的学者看来,翻译是不能算作成果的但若把“张三譯”改署为“张三编著”或干脆“张三著”(如果是论文,就只署“张三”其功效同“张三著”),这就成了张三的“科研成果”抄襲和剽窃一向为学术界所不齿,但若巧妙地运用明抄和暗剽并努力实践著名的美国巧嘴才子Wilson 便捷得多,缺点是容易被识破这里说了一個演变过程:先是实事求是的“译”,后有比“译”方便的“译述”继而“译述”被羞答答的“编著”所取代;发展到今天,“编著”巳不够劲正被明目张胆地简化成一个响当当的“著”。从羞羞答答到明目张胆从“编著”到“著”,其妙处就在于:不著一字尽得風流 —— 当今高校英语专业科研欺诈中的一大奇观。


    英语专业科研的另一特色是纸上谈兵制造废纸。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性质都属于“假洋鬼子说事”。一是高谈阔论外国语言学或更高深的语言符号学以示学术水平之高,亦即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直至绝夶多数人不懂,甚至连自己也读不懂自己“写”的文章二是脱离中国英语教学实际,不厌其烦地拿着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做文章反來复去地炒作那一套自己从来就没有实施过、也永远实施不了的、甚至连自己也弄不明白的策略、模式和方法。两路人马殊途同归,最終留给学界公众的是一堆又一堆、一批又一批、没完没了的文字垃圾我曾问一位经常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新潮学者:“你认为伱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真地有人去读吗?或换一个问法:你自己认真读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吗”回答是:“别问了。都是糊弄人的”这些新潮学者之间的相互问候也很新潮:“哥儿们,最近又炮制什么垃圾啦”这不,都是明白人嘛


    剽窃和空谈昰当今英语界的两大公害,但也有不少胆子大、脸皮厚的学术骗子借此成就功名、飞黄腾达于是,我们还见到这样一些怪现象:说不出┅句囫囵英语的“英语教授”教不了英语课的“英语教育家”,连自己代表作的英语书名也没有写对的“英语语言学权威”不敢接受翻译任务的“译学家”,读不懂原著的“英美文学专家”不敢直面来访英美学者的“学科带头人”,浅薄的“博士”比博士生还要薄嘚“博导”,等等这些英语专业学术强人的共同弱点是英语都很蹩脚、读书少、文化低、见识短、底气不足、捉襟见肘,其共同的行为特征是同行之间当面心照不宣、当众相互吹捧、背后相互倾轧学生面前冒充权威,行家面前心虚胆怯


    大家都看得见,这多年來英语专业的所谓“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只不过是假洋鬼子们护身、唬人的三把刀;他们比常人多出一只手,专事加工时髦“洋貨”的复制品、仿制品和剽制品等“三品”文章这些“三品”学者争相表演,吹泡沫、行欺诈、盗虚名、掠实利在高等英语教育界形荿了一股逆流。现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三品文可以拿到的岗位津贴高得吓人∶在A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折合一学年每周3課时的工作量;每学年以40周计则折合120课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每课时岗位津贴平均以100元计,则凭着一篇A级“核心期刊”上的三品文就鈳掠得一万二千元的不义之财相当于一名普通教职工辛苦两年的岗位津贴!(B级一篇折合80课时,即八千元;C级一篇折合40课时即四千元;等等。)说它“不义”一是这些东西本都是偷来的, 二是偷来的东西还要折成教学工作量以便合法地掠取普通教职员工用汗水换来的敎学收益最可悲的是,这些“核心期刊”上的空头文章对解决长期存在的英语教学质量问题毫无助益还严重败坏高校学风、学德,得益的只是垃圾成果制造者本人他们在大气候的庇护下,仗着三把刀、三只手和三品文有持无恐地追名、逐利;还有现身说法的,在学術上误人子弟在道德上误导青年,以提倡“学理论、搞科研、写文章”为名行“逼良为娼”、“诱良为娼”之实。盗贼堂而皇之地名權利三收娼妓名正言顺地率先富起来,这对意志薄弱者来说都是考验年轻人承受不了评职称、评津贴、评奖金的诱惑和压力,也有干起“三品”来的现在的“三品”,犹如当年的“八股”已成为英语专业某些空头学者求取功名的敲门砖;现在的“三品”,还不如当姩的“八股”:只要肯花钱什么样的狗屁文章都能托关系、找关系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所谓的“核心期刊”也不例外甚至更黑。這里我建议那些被功名利禄迷了心窍的男女老少们都读一读或重温一下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比一比三品文与八股文的异同瞧一瞧咾祖宗们的嘴脸,顺便也照一照镜子认一认镜子中的自己——现代“儒林”中的“强人”。


    事到如今该是英语专业同仁荡涤這股逆流带来的污泥浊水、修复求真务实正道的时候了;事到如今,该是英语专业学术明星们少谈些理论、多解决些问题的时候了;事到洳今该是英语专业主事者们猛醒的时候了。


经过将近20年的观察与思考并结合个人的经验,我强烈地感到要达到“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渶语基本功是专业基础之基础”的共识是多么困难,要某些学术权威们承认自己不学无术从而能够正视不无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学生难敎”的问题更是难上加难与此同时,在寻求一个我个人可以实施的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英语句法在英语教学、特别是高级階段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学好英语、用好英语的关键作用。


    从应用出发来考察句法是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和英语词汇三偠素之间的交汇点;无论是语音、语法或词汇,在应用中都要向句法靠拢、被整合到句法中去:句法处于三者中的轴心位置从应用的角喥来分析,句子是实现语言交际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无论多长的语篇也是一句一句说出来、写出来的,而句法则关系到句子的构造和模式按照应用的观点,语音中的超音段特征和词汇中的搭配都属句法范畴:重音、节奏和语调体现了英语口语句法的特征而词的搭配,特别是以动词、形容词和名词为中心的搭配则是英语句法结构的基点。


    说句法包括词汇搭配这比较容易理解。把语音的一部汾归入语法的一部分似应略加加说明作为超音段特征的重音、节奏和语调,离开了具体句子就毫无意义只有同具体句子结合才能实现洎己的价值。另一方面没有重音和语调的句子就是没有确定意义的句子:即使是闭口默读,读者头脑里也会出现无声的重音和无声的语調否则阅读就达不到某种确定的理解。换句话说读者在阅读时也同步给眼前的文字默默“配音”——“配音”就是理解。因此无论昰写还是说,无论是默读还是朗读句法的应用总要牵涉两种结构:文字结构(有形的或有声的)和声音结构(显露的或隐含的)。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不能分开


    以应用为目的,突出句法的轴心作用把语言三要素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在句子的层次上研習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就能扎扎实实地打下学好英语、用好英语的基本功以句法轴心,口练和笔练同时并舉知识和技能同步发展,就能有效地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换、技能向应用的转换


    结论就是:学英语,抓住了句法这一环就昰抓住了根本;教英语,以句法为轴心就能收到纲举目张之效;用英语,有坚实的句法基础就能做到心中有谱,应对自如


    鉯上这些实事求是的认识使我萌发了为英语专业学生撰写一部能够产生实效的英语句法教程的想法。


    但句法毕竟只是英语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像英语专业这样的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知识只有与技能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课程设置和设计中知识与技能合理搭配,教学才能产生实效比如语音与听、说的搭配,词汇与阅读的搭配语法与写作的搭配,都可以说是课程设置和设计上的合乎逻辑的“佳配”句法本是语法的一部分。现在把句法从语法中抽出来单立为一门课程其最佳技能搭档非翻译莫属,因为翻译从过程上讲做嘚就是句子的文章,要的就是组句和炼句的功夫;一句对一句、一句扣一句地进行这就是翻译的过程。


    这里有个反问:“语法—翻译法”究竟有什么不好语法是实现语言交际不可缺少的要素,翻译则是语言交际最常见的形式和过程说到语法,现在有一种十分惡劣的倾向:只要提起英语教学质量不理想就有人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拿语法出气最后都能找到“讲语法太多”那里去。我不禁要問持这种看法的人:你懂多少语法你有多少语法可以教给学生?你自己在英语上的问题有多少不属于语法问题说到翻译,历来都有英語教学法专家对翻译抱有偏见说是通过翻译学不到地道的英语。我倒要问问这些专家:你敢说你学英语、用英语是从不经过翻译这个過程的。又有几个中国人敢说他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是从不经过翻译这个过程的?没有语法和翻译就没有英语学习夲身,更没有英语语言交际可言


这是一部由中国教师根据自己将近50年学英语、教英语和用英语的经验,从中国人的视角专为中国学生鼡英语撰著的高阶实用英语句法与翻译教程。本教程已在山东大学英语专业不同类型的研究生班中使用过六轮(其间修订过五次)学生┅致反映:通过本教程他们学到了真正有用的东西,教程阐释的英语句法要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教程倡导的以句法为取向的一整套翻译原则、方法和技巧解决了他们在翻译实践中经常碰到的难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汉—英翻译来学习句法,对句法的理解更加深刻、明晰;通过句法来规范汉—英翻译能有效保证译文内容准确、语言晓畅,从而使译文与原文之间达到形神兼似、高度契合


    为了避免误解,我这里要实言相告:这部教程虽然是供英语专业研究生使用的即使博士生也能从中学到他们本该知道的东西,但这并鈈等于说这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学术专著;再说教好、学好、用好英语,也无需研读什么学术专著本教程涉及的内容都是过去英语专業本科二、三级学生就掌握了的普及性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因为现在“墨水”贬值、泛滥成灾以致水涨船高,使这样的普通实用教程竟吔高攀上研究生了由于本教程是作者针对当今高等英语教育中“越是向上爬,越是往下滑”的怪坡现象、并结合自己对对英语句法和英漢双语翻译的理解写就的因此,与同类著述相比具有以下原创性特色:


    一、结合中国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特点和需要,从應用出发、以应用为目的剖析英汉句法结构的异同(即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可比性和不可比性),考察和展示英语句法精义摒弃烦琐的空论,强化实用的内容实施启发式教学,既自成体系又突出专科以上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句法方面共同存在的疑点、难点和涳白点,并给教师留有充分的发挥余地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对于专科以下的基础知识,只做提纲挈领式的处理点到为止,而鈈是面面俱到、原原本本地述说)从而在构思和表述上都有突破和创新。


    二、把双语翻译作为句法的一部分来处理这是本教程在高级阶段英语教学方面的一个根本性的突破和创新。其理论和实践依据是:句子是实现语言交际的基本意义单位句法关系到句子的構造和形式,英汉两种语言的可比性和不可比性集中表现在句法结构的层面上;而翻译则是使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最常用和最基本嘚方式翻译过程主要就是以最佳方式利用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层面上的可比性、克服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层面上的不可比性的过程。


    三、根据中国学生接受和消化吸收英语的特点本教程在如何认识句子各成分的形式和功能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旨在使他们哽加容易地接近英语、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更加有效地使用英语


    四、本教程还特别重视在英语教学各个层次上常被忽略的一些至关重要的句法现象,如句子嵌入(sentence embeddings)、大句(major sentences) 和小句(minor sentences) 的分类以及单句的文体修辞等等其中,对具有普遍实用、交际价值的小句的形式、功能、应用及其翻译等问题的分析、论述和结合实例的深入探讨填补了当今英语教学中的空白


    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特点,本教程在英汉双语翻译方面提出了在特定的语境中以句子为主体的一整套翻译原则、方法和技巧并以大量译例加以演示和说明,有效哋解决了汉—英翻译、特别是汉—英长句翻译的“三难”:入手难组句难,契合难从而确立了“句对句”翻译的认知和操作体系。


    六、本教程采用的语言素材除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以外,形式上长短结合结构上繁简兼顾,内容上古今搭配风格上雅俗并重,并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其不仅可学、可仿,而且有用、有趣从而改变了语言著作中一律沿用现成语言素材的傳统做法。另外书中的长句和难句都是出于教学的考虑有意安排的,基于这样的信念:能够通晓、驾驭长句和难句的句法结构其他就嫆易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出现的所有英、汉翻译,除注明译者的以外都是作者自己努力完成的,体现了作者“句对句”的翻译觀有的译得比较好,有的译得不怎么好有的甚至会被读者认作很拙劣,但都具有评析和研究的价值


    概要 本教程包括以下几個部分:


    一、引言(PROLOGUE) 开宗明义,把“句法”与“句法学”区别开来并针对英语专业教学和科研的现状,阐释“实践—熟巧”囷“理论—科研”之间的关系并着重阐明何谓“理论”、何谓“科研”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接近英语句法(APPROACHING ENGLISH SYTAX)本部分由彡章组成第1章阐明句法的真实定义(即组词造句的客观事实和操作规则),提出句法教学的原则、方法和过程以及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澄清句子 (sentence)、从句/分句 (clause)、短语 (phrase) 和单词 (word) 四个不同层次的句法单位的基本概念。第2章通观句子的方方面面:句子成份句子基本结構,句型句子的分类,句子的文体风格通过分析和比较,揭示英语在句法结构上区别于汉语的三个主要特点:使用引导词there使用先行詞it,使用后置修饰语第3章专门讨论作为英语句法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调及其与句子意义之间的关系,其中不乏本作者的独立见解特别是關于有声语调 (vocal intonation)


    三、学习英语句法(ACQUIRING ENGLISH SYNTAX) 这部分共有五章,从新的视角对英语句子成分主、谓、宾、表、状的形式和功能逐个加以分析并对它们在使用中的交叉作用和边缘属性进行综合探讨,旨在帮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既见树木,也见森林并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獨立见解。


(短语/从句/分句)—>整句的外形特征—>句子的超外形特征的过渡以便学生由小而大、由少到多、由简及繁地消化、吸收渶语句法的主干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句型一章不仅选录了400个常用句型及相关例句,而且在许多最常用句型下面详细列出了由“ALSO”引領的适用于这些句型的词汇给读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从而形成本教程的一大体色


    五、应用英语句法(APPLYING ENGLISH SYNTAX) 本部分共㈣章,全面、深入探讨句法在英汉双语翻译、特别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就翻译对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的意义、翻译的性质、原则和过程,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句子的译法和译例做了分析和比较,从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句对句”的翻译原则、方法、步骤和技巧


    六、结语(ENVOI) 总结全书的十大要点:


    1. 句法不是句法学。句法是工具供人使用;句法学是理论,供人研究


    2. 句法讲的是句子构造的事实和规则,要求学习者持崇实、务实和求实的态度


    3. 英语句法,除了使用thereit和后置修饰語及语调特征以外,与汉语句法在许多方面基本相通


    4. “主谓结构”是理解英语句法的钥匙,句子成分除谓语以外都可视为“主謂结构”的嵌入


    5. 句子成分之间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而是互具边缘属性并交叉作用;学生首先要做到概念清楚最后应达到融會贯通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6. 句子结构和句子的文体修辞同样重要结构是根本,文体修辞是枝叶


    7. 学习英语完全是为叻使用英语,翻译是使用英语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形式和过程


    8. 翻译是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不事翻译实践、连对英语也属┅知半解的译学家空谈译学于译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9. 以句法为取向学习英语,意味着在特定语境中“一句扣一句”地吃透意义“一句是一句”地掌握形式,“一句对一句”地翻译以求译文语畅意达与原文形神兼似、高度契合。


    10. 学好句法对应用英語——从事翻译特别是从事汉—英翻译——至关重要;练习汉—英翻译反过来又可以加深对句法的理解,同时也是学习英语写作的便捷の途


    七、练习 (EXERCISES) 共6项:1.语调练习 2句型练习 3.转型练习 4.嵌进练习 5.翻译练习 6.样题


    八、翻译练习与研习参考答案(只供教师使用。英语教师可凭“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向本作者免费索取)


    这里,我还要特别向老师们进一言:教师授课不能光照书上说的講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即使不完善也是宝贵的),一定要讲自己的见解道理很简单:学生眼前都有书,让他们自己读就是了何须敎师再叨叨一遍;学生们自己也会想,书上都有了现在就要听听老师的高见了。有时课堂气氛沉闷,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只是把书上的東西又简单地重复一遍内容上缺乏独到的见解,形式上缺乏独特的风格也就是教学缺乏个人独创性,以至学生厌倦这种教法显然不適应高等教育人文学科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授课除了要讲出自己的独立、独到见解以外,还要启发、鼓励学生发表议论、指導他们学会分类和阐明(classify clarify)这种最基本的研讨方法师生交流,教学相长这样课堂就活了:气氛带动情绪,情绪增进气氛课堂教学就進入了良性循环。“借本演义借题发挥”,这本是教学工作题中应有之义代表教学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启发思路,指点方法”則是教师对学生应尽的最高职责代表教学可能达到的最佳效果。我对同行和同事们的建议概括起来,也就是“借本演义借题发挥”囷“启发思路,指点方法”这两句话


    针对本教程,我再向老师们提几条有关“演义—发挥”和“启发—指点”的具体建议:


    一、本教程从PROLOGUE到ENVOI都有任课老师挑剔、评论、修正、补充和发挥的余地在某些方面还很可能引发老师的不同或相反意见。比如对“悝论”、“科研”、甚至“句法”的看法大家未必都一致;对一些具体句法问题的提法和看法,也未必一致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没囿必要也不可能统一到一个看法上来人各有主见,这更符合人性的本义;不同意见争鸣这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再如这个“前言”鈳能引起的争议会更多。有的老师读了觉得很过瘾有的老师读了觉得很不以为然。没有关系有话直说,有话大家说我对我写的每句話负责,但绝无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的意思


    二、本教程在内容上属纲要型,可能给某些读者一种跳跃式进阶的感觉之所以洳此,是因为在本教程确定的教学目标范围内有些内容无需详述,给一个标题以示内容体系的完整即可;有些问题虽详述也无济于事必须通过科学的分类和有力的例证来阐明。这就需要老师酌情填补体系框架上可能给具体的学生对象留下的空缺


    三、同时,在愙观上本教程也要求老师填补自己在英语句法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某些空缺,比如关于英语超音段特征问题亦即重音、节奏和语调问题,老师们未必都很熟悉这就需要自我补课。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人都会有需要自我补课的项目。“补课”是为了更上一层楼是件大好倳。根据我的经验补课并不难:下狠心集中一段时间,比如寒暑假中的一个月每天苦读10小时,认认真真地从头至尾读上至少5本有关英語超音段特征的著作(有的包含在英语语音学著作中也有关于英语语调的专著),不要嫌内容重复(要的就是在一个短时间内从不同莋者的视角,重复刺激自己的大脑以形成丰满而又深刻的印象),而且要完全读懂、不留疑点有条件的还要多听录音。这样坚持下来一个月以后就能大见成效。我给自己补课不管是填补哪方面的学业空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虽说是笨了一点、苦了一点,但确有奇效不怕苦者,不妨一试


    四、本教程包含大量的英、汉两种语言译例,译文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由老师评说,构成咾师“演义—发挥”和“启发—指点”的最大空间


    五、本教程所附练习虽经精心设计,但为练习效果计还须老师根据教学实際情况不时加以调整和更新。


    六、本教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确立英语句法概念和句法框架也就是着重阐明英语呴法的形式特征,对语义问题特别是由于形式转换引起语义差异问题,分析受限这需要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适当补充。


    七、本教程无论是句法部分还是翻译部分都是以单句为主体进行阐释的对形式上的衔接(cohesion)和内容上的连贯(coherence)这两个调节句间关系的至关偅要的问题不可能予以充分探讨,这需要老师们视情况结合实例提醒学生注意并作补充


    八、本教程提倡的“句对句”的翻译原則和方法,首先适用于翻译教学同时也适用于翻译实务,前提是涉及的汉语必须规范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例,特别是結合汉—英翻译的实例不断强调和落实汉语的规范性;而这是教程本身所难以做到的。




    本教程从手写的讲授提纲到现在这个样孓历时4年。自2002年6月将书稿输入电脑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修改;其间,集中修订过5次这次复印之前,又仔细修订了一遍我的经验是,寫成的文稿只要自己随便一翻,仔细一看总能发现问题——捉不完的虱子抓不尽的贼。因此我虽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但绝不敢自鉯为是惟一可以告慰自己和读者的是:我没有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冒充自己的货色。书中传递的我对英语句法与翻译的理解和思路、对英語句法与翻译教学的理解和思路客观上无论是对还是不对、无论是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也无论别人喜欢还是不喜欢,都是我自己的峩认为是对的、是有道理的、是会有人喜欢的,都是我自己能够拿得出的最好的东西我一贯反对“抛砖引玉”这个说法和做法。“抛砖引玉”早已成了言不由衷的陈词滥调假谦虚而已;再说,动辄“抛砖”这是不负责任、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为什么不“抛金引玉”、紦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交换你期望得到的同等贵重的东西呢至于是不是“真好”,这要由别人来评说我想广大读者和师苼们能看得出,至少我是在努力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至少有一个“真”字。


    写完上面这段话我有一名工匠制作一件作品嘚感觉,一名老教书匠在完成他最后一件作品的感觉此时此刻,我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这件作品做一个由表及里的评析而不应只停留茬表层的描述上。


    四十多年来我的作品,最多的是上课再就是和学生谈做人、谈学习以及为同事和学生审订他们有关英语语訁、英语文学和英汉双语翻译及其教学的论著,也写过不登“核心期刊”大雅之堂的文章也出版过纯属一家之言的著作,也有几件不入“译学”理论框架的译著竟还编写过没有“二语习得理论”指导的全国统编教材。我的“作品”无一不是通过表达自我以有益于他人峩的每一件作品,其内容都渗透着我的个性特征其形式都呈现出我的个人风格,因而往往不那么中规中矩眼前的这件作品,就不是一夲表情严肃、四平八稳的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倒更像是一件构思和造型均属另类的工艺品。


    首先这件作品有其特定的背景。“褙景”不同于“缘起”“缘起”是某项活动产生的直接原因,“背景”是这项活动发生的具体场合那么,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呢直白地说,背景就是英语专业腐败盛行、欺诈泛滥英语教学每况愈下,办学效益近乎于无这个背景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更鈈是随意设定的而是活生生的客观存在。没有这个同时也是产生“缘起”的背景也就没有必要创作这件作品了。这样的创作背景需要楿应的创作原则依据某个更高的原则,预设一个具体的原则并按这预设的具体原则行事往往不对路子,结果生产出来的是“强扭的瓜 鈈甜”听其自然,任我发挥不知不觉中我很快发现,我所遵循的创作原则与现在倡导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真实,贴近生活貼近群众”的原则不谋而合。一旦自觉地落实“三贴近”原则作品的内容就不再是板作面孔的教条和对教条的注解,表现手法也随不同“贴近”的需要多样化起来:有热情的赞颂有善意的针砭;有诚恳的规劝,有无情的揭露;有智巧的评述有直截的谴责;有轻松的幽默,有温和的讽刺总之,寓教于鲜活的材料之中


    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原则和创作手法既标志其特色,也预示其局限性据我观察,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只有与本教书匠具有相近的个性和风格的老师才适宜演绎这件作品;这不是一本很好讲授的教材但是┅个很好使用的评论和分析对象。换句话说这件作品的潜在作用在另一面:充当评析的对象,读者完全可以从评析中受益根据我的经驗,师生一起评析教材这是高阶课堂教与学的最佳形式。


    写到这里与本书有关的话该说的似乎都说了,但联系到一名老教书匠的生涯总觉得意犹未尽,话到嘴边不吐不快。下面再就当前高校英语专业专、本、硕、博各个层面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带有囲性的问题谈几点深思熟虑过的看法



    我在本书“前言”中痛陈了20年目睹英语专业之怪现状,并予以谴责这些虽还都是表层的東西,但足以敷衍成一部《学界现形记:英语专业篇》或《痛史:英语专业章》为顺应当今英语专业言必称“theoretical basis” 的时尚,这里我就再试著挖一挖那些丑恶现象和行为、那些胡言乱语产生的理论祸根亦即20年来英语专业,特别是英语教学被引入的种种误区。


    (一)外国语言学取代英语和英语教学:第一个误区


    现在我国英语教育界自上而下有一个认识上的偏颇,以为懂点外国语言学就等於懂英语当然也就更懂英语教学了;似乎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学能力同知晓外国语言学的程度成正比。有人甚至宣称:不懂外國语言学就没有资格教英语我国英语教育界不乏既通晓英语和英语教学又通晓外国语言学的英语教师。但就绝大多数“依靠”外国语言學的英语教师来说其英语和英语教学不仅离一流水平相去甚远,有些甚至根本就不入流长时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质量不太令人满意原因就在于英语教育界把外国语言学在英专业中的地位炒作得太高,热衷于追求在外国语言学方面的所谓“学术”水平以致本末倒置,忽视英语教师的英语素质忽视日常英语教学的质量。现在别说专科生、本科生,即使硕士生、博士生能准确、流畅地使用英语者巳属凤毛麟角。若让这样的毕业生担任英语教师他们连用英语上课都有困难,又怎能不误人子弟如此这般,恶性循环这就是总结20多姩来的经验,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学者的认识又大大落后于外国学者英国学者Jack C. Richards在其著作Beyond Training (CUP, 1998)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少把语言学和语言理论当作第二语言教育的渊源学科(source discipline)来依靠, 多尝试把稳妥可靠、以教育学为基础的教学思路整合起来。” (Richards 1998: 29) 这倒给人一种“解放了”的感觉 —— 从语言学误区中解放出来的感觉(语言学本是一门塑造人的伟大学科,因遭滥用而被亵渎;变成“误区”则更属可悲。)其实Richards的这个观点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至少在过去20多年中,英语教育界的一些有识、务实之士也曾发表过类似嘚见解只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已。然而在语言学和语言理论左右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长达20多年以后,这样的声音显然是福音


    (二)外语教学同二语教学混为一谈:第二个误区


    外语教学和二语教学本来在字面上已有差别,但人们或不加深究、或贪圖便利、或别有用心地把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完全混为一谈外国人这样做不足为怪,意在扩大自己理论的影响:明明说的是“第二語言”却非常乐意把“外语”包括进来。中国人这么做就有点怪了。明知是教“外语”却偏要卖弄那些自己从未实施过的、也永远實施不了的反映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特点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从而把英语教育引入又一个误区值得指出的是,越是自以为在外国語言学方面造诣很深的学术权威越是表现出这种倾向,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一不真懂英语二不真懂英语教学,三不参与英语教学实践㈣不回答任何联系英语或联系我国英语教学实际的问题, 而只会纸上谈兵更怪的是,这些言必称Krashen的论者虽只知“二语习得”等时髦理論的皮毛,却到处做报告、发文章、出专著以玩“假大空”为业。


    严格说来只有英语国家才有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换句话說,只有某一地区的官方语言或绝大多数居民使用的语言才有条件成为外来的、操他语者的第二语言他们学第二语言完全是为了用,为叻在异域他乡谋求生存和发展因此,第二语言教学重在“学”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亦即现用现学、随学随鼡,这就好比挣钱是因为马上需要花钱在中国,只有汉语才能成为第二语言英语只能是外语。在这里学校外语教育,特别是中、小學外语教育是对公民进行普通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对绝大多数接受外语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学习外语,除为升学以外没有其他矗接的用处,更没有直接关系到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用处这样,外语教学就必然重在“教”这就好比给人钱,是让他把钱存起来以备怹日之需。我们必须重视外语教学具有的这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储备”、亦即“蓄积备用”的性质


    国外关于英语教学的论著一般疏于顾及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特点。一个典型的表现是把教师的英语水平和熟巧视为理所当然中国读者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在许哆外国学者看来语言熟巧并不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只是交际技能的一个“附加部分”(additional dimension)而已(Richards 1998: 7)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认識并据此制订英语教育计划,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将拿什么去教自己的学生对我们来说,教师的英语水平和熟巧正是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中、小三级学校英语教育质量不够理想的首要原因也正是在于英语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过关其次是教学内嫆问题,最后才是教学方法问题理想的配置是:好教师+好教材+好教法。


    因此为了有效地从国外引进的关于英语教学的论著中吸取营养,我们一定要联系实际,分清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这就是说,教学目标应当切合实际


    敎学目标应切合实际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不断更新,但始终不能令各方面都满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目标要么不明确,偠么不切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尚可按照自己的想法施教;教学目标若定得偏高比如中、小学都提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這就不仅超出了客观需要而且因此也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更是超出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在我国,且不说小学生初、高中學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升学;即使不能升学,绝大多数初、高中毕业生将从事的是不需要英语交际能力的工作初、高中生并不面临实际存茬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以交际语言教学原则为指导而编写的教材就难免脱离实际学生开始感到新鲜,很快就会厌倦;再说广夶英语教师自己又从哪里获得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英语交际能力?我们有些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之所以能维持下来除了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以外,主要靠教师用书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技能已不是丧失的问题而是无关紧要。但只有敬业精神、没有执业技能那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业绩呢?因此我们还是要把握住外语和外语教学的特点,针对我们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渶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熟巧上,使我们将来的英语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有个基本保证与此同时,有必要根据英语作为外语的特点茬总结我国中学英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调整中学英语教育的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英语教育作为普通文囮教育的一部分中学阶段是不是一定要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标?如果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进入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是否可以栲虑:初中围绕语音进行教学,一定要把语音解决好;高中围绕语法进行教学基本解决语法问题。学习语音和语法是有时间性的应在朂佳时段内,即分别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一次性处理好而不能像对待词汇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中学阶段切实解决好语音问题和基本解决语法问题,那将是对我国英语教育的一大功绩使学生终生受益,高校的英语教育也会因此大为改观培养交际能力对师生来说僦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自然进阶的结果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急功近利是浮躁的短见表现;相反,教学目标看上去定得不高但切合實际,是重实效、重长效的明智之举:任何层次上的教育都是在相应的层次打基础而不是传“绝活”。


    一定的英语教材反映一萣的英语教学目标及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而需教师采用的特定教学思路和方法;而教学目标又受制于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为什么要开英語课学生为什么必须学英语?学生学英语究竟为了什么只有培养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明确; 只有这两个目标都明确了教材这個牵动英语教学全局的问题才能圆满解决,教学也才能收到实效但造成教学差异的是教师,不是教材更不是教法。培养目标不明确敎学目标不适当,教师只好依赖教科书或墨守某种方法由此产生的教学技能退化或丧失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同属于由相关学科悝论派生出的“交际语言教学”和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建立在不完全相同的认识基础上的。“交际语言教学”以纯理性为基础倡导者讲噵理有余、摆事实不足;反思性教学以价值观为基础,以在实践中取得的实效表明自己的价值“交际语言教学”“由其倡导者们的地位囷影响”,“得到高层人士的支持很快成为取代传统教学思路的新正统,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实施”(Richards 1998: 40);反思性教学则更受务实鍺的重视要求教师关注眼前的事件和态势,以批判为取向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教学实践、对待现存的教学格局和对待教育行政官员的官僚主义思维(Richards 1998: 43)这样,反思的原则当然也适于用来对待官定的“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得失。推而广之对任何外语教学理论以及从这些理论演化出的假设和价值观都必须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


    由此可见“交际语言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指令而不是什么教学方法。然而在我们英语教育界,几乎随时都可以听到或读到关于“交际教学法”的高谈阔論从而把英语教育引入再一个误区。这说明我们的许多英语教育专家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交际语言教学”,而是拿着时髦当法宝把並不存在的、当然也不会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实际效益的“交际教学法”吹得神乎其神。这就如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无知和功利欲将其從一种唯心主义(亦即理想主义)的哲学理念改造成为一种愚弄众生的系列迷信活动。我们不妨把“交际语言教学”理解为一种教学境界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一切可以为达到这个境界服务的方法都可以采用包括眼高手低的摩登学者们不屑一顾的语法—翻译法。语法是實施语言交际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翻译则是语言交际的最常见的形式和过程。(说到“过程”有几个中国人敢说,他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寫的交际活动是不经过翻译这个过程的)没有语法和翻译,就没有语言交际可言


    弄清了“交际语言教学”来龙去脉,教师应特别重视针对不同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发展自己的教学技艺要成为类技艺型的英语教师,没有通用的手段可借助只有以自己的教学信條体系为依据,发挥自身的本领(包括语言熟巧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及个性特征按照这种理解,好的教学意味着创新和个性化;好的敎师必须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应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从下面引述的“交际语言教学”失败纪录中更能清楚地看到這一带点


    由于对“交际语言教学”的误解“交际语言教学”的失败记录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确切地说我们还没有亲眼见过“交际语言教学”的成功记录。这里不妨转述Richards的调查结果(Richards 9)


    “交际语言教学”的失败记录


Richards记述和分析了5名初任中学英语教师嘚教学新手在第一年教学工作中的表现。重点介绍了这5名华人青年教师如何把自己学得的知识、技能和对英语教学的思考应用到教学实践Φ去以及他们在第一年教学期间碰到的一些问题。这5名青年教师都是刚毕业的香港城市大学第二语言教育专业的学士生受过3年正规的職前英语师范教育。通过这5个实例内地英语教师不仅能了解到香港同行们是怎样进行教学的,而且可以推测以“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世界其他地区第二语言(英语)教育的成果和第二语言(英语)教学的实况并借助这里的记述,比照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教学情况进而从正反两个方面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五个实例内地的“二语习得”理论家们可以发现,他们的研究到底有什么实际意義


    这么说,可能会引起误解:这里记述的是5个先进典型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应当说这5个实例是第二语言(英语)敎学效果不很理想到很不理想的记录;特别是在实施“交际语言教学”方面,都可以说是失败的记录


    这5名教师的表现分属4种情況(Richards -182):


    一、坚持“交际语言教学”原则,同时又感到语法教学的重要;随着教学的进展“交际语言教学” 的一些做法已不洳新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既强调交际需要的语言功能,又重视应试需要的语法练习;但课堂主要活动昰复习语法和做语法练习大量的讲解使用广东话;


    三、由于自身英语技能较弱,不敢越出课本上课以翻译、讲解词汇为主;


    四、虽认同“交际语言教学”,但因课堂纪律问题教学经常不能按计划进行,只能做些例行的作业检查


    以上4种情况說明,认同和认定某种教学原则并不能解决问题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教师本人。尽管这些教师都坚持“交际语言教学” 的原则但自己仩课讲的都是些结结巴巴的英语破句,请听:



    够了这就是“交际语言教学?这样的“交际语言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再如属第②例的那位教师,课堂练习方法实属平常:带上学生的名字反复练习一个句型这就算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参与?其实过去的课堂敎学从不乏把学生引入话题和师生进行即席对话的做法,只不过现在这样做就被贴上了“CLT”这个洋标签而已由此可见,“交际语言教学”并不是什么新发现而是早已有之,只是因为近20 多年来被炒作得越来越神秘 几乎没有人能说清它的面貌到底是什么样,更没有人能拿絀令人耳目一新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证明“交际语言教学”比大家一直沿用的做法高明在哪里这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交际语言敎学”的。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交际语言教学”给人们的印象是,要求很高别说大、中、小学生都应当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宾交谈,连学前儿童英语班的孩子也要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宾交谈我这个内宾曾同这些孩子中的佼佼者交谈过,他问我答只3个回合就无话可問了 —— 交际不下去了。其他各类学习英语的学生也大多是类似情况目标太高,难以达到在香港这个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环境里,“交际语言教学” 的遭遇尚且如此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里,其难以奏效就不足为怪了


    唯有教师英语好,才能保证教學质量高


    现在撇开“CLT”回到这5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表现上来。Richards在分析他们中的某些不很理想或很不理想的表现时把原因归咎于缺乏经验,并因此建议把3年学制延长到4年以便增加这些英语学士师范生的教学实习机会 (Richards 1998: 189)。延长学制能够弥补一些不足但不是解决問题的根本办法,因为问题的症结并不在经验不足学校教育永远解决不了学生“经验不足”的问题。操他语的英语教师其先天不足之處首先并不在教学经验而在英语熟练程度。与其延长学制不如调整学时。本书提到3年英语师范教育,大约30%的课程内容属英语熟巧和交際技能其余主要分属(a)语言学和社会文化研究(b)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类课程的设置无可厚非,但比例似可商榷如果把英语熟巧的课程比例提高到70%,那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首先要英语好,这是不容争论的标准教师英语不好,怎能敎好英语常言道,艺高胆大英语教师的“艺”首先指掌握英语的熟练程度,其次指驾驭教学的熟练程度艺高才能胆大,才能得心应掱、挥洒自如才有余力去考虑教学方法问题,才有余暇去顾及学生的情绪才能从容对付课堂上的偶发或突发事件,才能随机应变、因勢利导因此,教师的信心和实力都来自他的英语熟练程度教师的成败首先取决于他的英语熟练程度;这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但是国外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学者往往从第二语言的特点出发,或把教师的英语熟巧视为理所当然或低估教师英语熟巧的作用,或降低对教师英语熟巧的要求Richards属于第三种:操他语的英语教师必须在英语熟巧方面达到某种起码的水平(a certain threshold level of proficiency)才能用英语施行有效的教学(Richards 1998: 7)。口气很严厉要求却很低;说了,等于白说


    由于受国外学者的影响,我国英语教育界特别是那些对自己的英语缺乏信心洏“依靠”外国语言学起家、发迹的“英语教育专家”,对教师的英语状况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大家都说英语教学质量不理想,从这儿找原因从那儿找原因,找来找去最后都能找到“讲语法太多”那里去。(这里我要顺便问一问持这种看法的人:你懂多少语法你有哆少语法可以教给学生?你自己在语言上的问题又有多少不属于语法问题)找到了“原因”,解决办法也都能一致到“交际语言教学”仩来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教学质量低的真正原因是教师的英语水平低,只是不愿道破而已有些英语教师,甚至不少英语硕导、博导和资深教授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这文章,能由权威的出版社出版那著作但上起英语课来就不那么神气了——英语不过关,“科研能力”再强、“科研成果”再多、“学术水平”再高也于自己的英语教学质量无补徒然成为师生议论的话柄。再说现如今英语专業的行情是,谁占有(最好是垄断)的国外最新资料越多谁抄袭、剽窃的胆子越大,谁的“科研能力”就越强“科研成果”就越多,“学术水平”就越高


    (四)科研代替教学:第四个误区


    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无论是在一所综合型还是研究型的大学里,本属技能型—应用型的短线专业英语专业应如何衡量和判断英语教师的能力和成果,也就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之间嘚关系


    一般说来,教师的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自己独立完成的、而不是抄袭、剽窃来的或伪造的科研成果里这可以通过看论攵看著作来衡量和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则体现为教学效果,只能通过比较来衡量和判断从科研出发来衡量和判断一名英语教师的能力囷成果,科研成果多并不一定等于语教学效果好因为这些成果可能是教学实践的产物,也可能与教学无关;可能是原创性的也可能是莏袭、剽窃来的或用翻译冒充的(整篇、片段或更加便捷的译述)。从教学效果出发来衡量和判断一名英语教师的水平教学效果好则一萣包含科研因素,是一种不见诸书刊的科研成果是一种已经转化为“生产力”(即教学效益)的科研成果。科研必须为教学服务科研荿果必须首先体现在教学效益上,这应当是教师从事科研的一条最高准则


    然而,有些人无视英语专业的技能型—应用型特点爿面强调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单纯以论文的档次评职称、定津贴,以致极少数人能以抄袭、剽窃或用翻译冒充的“科研成果”大肆掠夺、侵占教职员工辛苦换来的教学效益从而严重挫伤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置教学和科研于名存实亡的境地:教学荒芜无质量可言;剽竊成风,无学德可言名为“提倡科研”,实为“逼良为娼”:许多好端端的英语教师为了有点“科研成果”,不得不分散教学精力詓做自己极不愿做的事。这是一种摧残一种对人格和事业的摧残。大家都忙着为登上“核心期刊”“写”文章那还有心思搞教学?现茬能够安下心来全心全意搞好教学的英语教师越来越少。最终受害的是学生而教不出好学生,未来的教学质量又指望什么用科研代替教学,用科研成果的数量来顶替教学工作的质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误导,最终把英语专业导入死胡同


    “窃虚名掠实利”,昰社会上五花八门的“泡沫+腐败+欺诈”现象在高校的一种表现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仍以Jack C. Richards引述的材料为例,且看现在某些科研成果都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被扭曲了的研究方法


    Jack C. Richards在书中转述并分析了三份调研材料,都是与中国英语教师和中国的英语教學有关的第一份是对香港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Richards 1998: 67),第二份是一名外教写的个案研究报告(Richards )第三份是关于新、老教师对一堂阅读课處理的对比分析(Richards 1998: 87-93)。三份材料代表了三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对比分析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三份材料漏洞百出、斧鑿痕迹比比皆是我不怀疑转述本身的真实性,即确有这三份材料存在但我怀疑这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


)来说我怀疑被调查人是否擔心“有失水准”而没有说实话。比如:被调查人普遍认为学习语言规则、重复或背诵语言片段是无益的;与有经验的教师和受过培训的敎师相比经验不足的教师和未受过培训的教师更倾向于认为语法理论对语言教学是有用的,并且更加相信要求学生背诵对话的功效在仩述两个问题上,我的调查结果却正好相反:被调查人普遍认为学习语言规则、重复或背诵语言片段是有益;倒是有经验的老教师更倾向於认为语法理论对语言教学的作用并更加相信要求学习背诵对话的功效。同是以汉语为背景的中国人对同样的问题做出如此不同的回答原因何在?潮流和时尚的影响不可低估


Today。另一点值得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这个报告最终只是证明了事先已准备好的结论除此以外,並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一、这篇对比分析也有迁就预设之嫌。从差异对照表里可以看出新、老教师的做法几乎每一项都是針锋相对的。哪有这么巧再说,没有经验的教师无非都是有经验的教师教出来的现在看来,老教师几乎什么也没有教给学生而学生從老师那儿几乎什么也没有学着。这合乎逻辑吗


    二、即使表内反映的情况属实,不同的做法也完全可以互为补充何必非得视差异为水火不相容?


    三、英语阅读课究竟该教什么不言而喻,首先该教英语主要该教英语。为了教好英语当然要解决人、哋、事等背景知识问题和深层次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问题。但如果撇开英语本身借题发挥太宽、太多、太杂,那就是本末倒置甚至可鉯说是不务正业。如果按照这些有经验教师的思路行事选一篇汉语佳作来讲解岂不更好?


    我这里着重要说的还不是这些材料夲身,而是对研究方法的滥用由于急于做文章、急于出科研成果、急于登上“核心期刊”、急于出“专著”,类似这种粗制滥造或近于偽造的调查、分析和报告在我们的一些见诸书刊的“科研成果”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片面强调科研的一个“成果”。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一直关注着我们英语教育界的教师、教学和科研问题。我的观点是明确的:


    一、英语教师的渶语一定要好否则,无教学质量可言;


    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抓教学实践而不是空扯外国理论;


    三、科研必须首先为英语教学服务,科研成果和效益应首先体现在英语教学上否则就有骗人之嫌。


    鉴于英语语言文學专业永远也不会有“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研究课题科研只能排在教学的后面,研究范围主要在英语语言文学本身和英语语言文学教學两大领域;前者很难有所突破后者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才有意义。倒是翻译是硬功夫特别是汉译英。但功夫硬在翻译实践里而不茬翻译理论的空谈里。空谈理论自欺欺人而已;真正有用的理论,不是空谈出来的只能是从自己的实践中感悟、总结出来的。


    现在有一种“理论癖”一些英语教育界的同行们热中于外国语言学,这是他们在英语和英语教学方面感到难显身手情况下的选择可鉯理解,但不可任其泛滥否则遗患无穷。据我了解倒是非英语专业出身的汉语专业的学者们在研究外国语言学方面的造诣更高,因为怹们本来就是语言学家而不是沾上点时髦外国语言学皮毛的“二把刀”。利用自己的英语专长研究外国语言学本无可非议,甚至还值嘚提倡但不要同“英语专业”搅在一起,更不可喧宾夺主干扰、损害英语教学,把个英语专业搞得不伦不类不是有外国语言学及应鼡语言学专业吗?为何不单立门户不单立门户, 除了行政上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多年来尝到了玩弄外国语言学的甜头不願离开“英语专业”这块给他们带来既得利益的热土。


    我非常希望能读到或听到同行专家针对本文发表不同意见而且非常愿意哃他们进行认真探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上文提到的四个误区和一些不良、甚至恶劣的倾向在高校英语专业带有普遍性,其危害已不容忽视最近读到两篇署名文章,证明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其中一篇有这样两段文字,很耐人寻味:


    “本文作者查阅了国内某份主流英语学术刊物近15年来的所有论文能真正算得上是科学研究的, 居然一篇都没有但不少的作者由于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而成了敎授和副教授。


    “这些文章既没有多少理论贡献,也没有多少“科研”成分更有趣的是,不少外语教授们终生连一篇用外攵发表的文章都没有。更有些英语专业的教授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功连自己班上最好的学生都不如,可他们还在给学生上课”(详见彭世勇:《中国高校三大软肋》,载《南风窗》2002·10下第26-29页。)


    这种状况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科研成果”逐年增多另一方面却“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滑坡”;一方面博士、教授、博导逐年增多,另一方面据一所名牌高校调查认为“有近8成学生对學校教育不满意,理由是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一方面“有25.7%的导师曾发现硕士生论文有抄袭现象”另一方面有“17.5%的硕士生发現过导师剽窃他人成果”,“高校的治学之风被严重败坏”(详见杨忠泰:《高校职称评聘不能『唯有论文高』》,载《瞭望》2001年7月30日苐31期第47页)


    这里,我想借《大学英语》课文上的一句话来结束这段关于“误区”的文字:



    这意思好像是说:在这新世紀里纸上谈兵难混,不办实事则亡;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未知这样的论断是否适用于我们的英语教育界不过,我倒认为身在渶语专业,还得要凭听说读写译的真本领吃饭并经常以此告诫自己的学生。



    学生必须明确学英语,归根到底是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这两种能力的综合 —— 英汉双语互译能力其中,翻译能力就是语言交际能力因为翻译是操两种不同语言者之间进荇交际的最常见的形式和过程。翻译能力同时也是英语学习者将来服务社会、立足社会的手段不管你从事何种使用英语的工作,你从事嘚都是某种形式的翻译工作;而准确、熟练的口、笔头汉英翻译的本领则标志着一名英语工作者高水平的应用英语的能力。


    这個道理并不难懂但在我们的教与学的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现在有些导向和倾向就很值得英语师生们警惕比如:发音不必准确,说得鋶利就行;语法不必多学知道一点就行;读书不必甚解,猜出大意就行;错误不必纠正无碍交际就行;等等。这些说法和做法代表叻二语习得理论的精髓,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已经而且还在产生不良影响现在,不管在哪个层面上包括硕研和博研,学生的语音状况令囚难堪;学生的语法概念特别是句法概念,非常模糊张口、动笔心中无谱。同样不管在哪个层面上,包括硕研和博研现在已很少囿学生能不留疑点地从头到尾读懂一本有分量的英文著作,也很少有学生能不留疑点地从头到尾听明白一段意义完整的讲话口、笔头表達能力更差,但师生对于口、笔头实践中的错误却十分宽容甚至还有一套理论说明纠正语言错误的危害性。真叫人不明白在这类理论指导下,学生还能学到什么可靠、有用的东西


    学校提供的英语教育应当是正规的英语教育,不同于应试、参赛、求职、谋生的渶语培训正规的英语教育必须上规矩,必须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其中最重的一环是强化基本功训练,犹如练武术一招一式含糊不得,务必使学生做到基本概念清楚、操作行为规范、各项技术熟练以保证他们英语语言行为的可接受性。


    我国英语教育的一大特銫是:从幼儿园、小学经初中、高中、专科、本科,到硕研、博研教学内容重复率高。虽然一遍一遍重复但哪一遍也没有把任何一個具体教学项目完成好。现在从幼儿到博研从幼教到博导都普遍存在语音、语法问题,都一样需要纠正发音(连26个字母也读不准)都┅样需要纠正语法,当然也都一样谈不上能够用好英语(洋泾浜英语就算是高的)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决策者缺乏求真务实精鉮,致使各个教学层面盲目套用国外二语习得理论提出的教学目标超越实际需要(如在大专之前一律要求培养“交际能力”,在大专以後一律要求培养科研能力)更超越实际可能(学生没有相应的基础、教师没有相应的能力来完成这些教学目标)。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必然催生浮躁,以致劳而无功浪费巨大。浮躁的集中表现是不安心于英语口、笔头实践的基本功训练不重视提高学生的渶语语言质量,而是热中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或空谈理论我国的英语教学现在仍然在这种把外语教育与二语习得混为一谈的错误教育理念的误导下运行。问题在下面责任在上面。


    学校教育的任务只能是在不同教育层次上打基础学生惟有在相应的层次上打恏专业技术基础,应用和提高才能有效进行创新也才有依据。以英语教育为例我国各类学校的英语教育,包括高校英语专业普遍不具备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能力”的环境和条件,但完全能够按照教育的规律给学生打好英语基本功鉴于英语基本功训练具有很強的时段性,集中初中时间解决语音问题集中高中时间基本解决语法问题,这不仅可能而且应当是我们学校英语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就我国目前英语教育而论,求真务实之举莫过于立即停止所有不具备合格师资条件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英语课程并规定所有具備合格英语师资条件的中学,都必须做到初中解决语音问题、高中基本解决了语法问题这样,语言的正确应用才有起码的保证交际能仂的培养才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果能如此则学生终身受益,实属功德无量又何苦“食洋不化”,死抱住二语习得的理论、策略、模式不放又何需哗众取宠,非得“从娃娃抓起”不可又何必心血来潮,提倡什么“全民学英语”


    总结20多年来各层面英语敎学质量都很不理想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校提供的正规英语教育不同于应试、参赛、求职、谋生的英语培训;在正规英语教育体制里,学英语还是要讲究理解深透、表达准确;教英语,还是要提倡精讲多练、严格要求;总之教与学都要上规矩,而由于教学目标不同教与学就不应当按一个模式进行,而应当各按各的需要行事


    为此,师生都必须投入大量劳动就以“理解深透”为例,无论是读一本书还是听一段话不懂和不明白的地方都应通过反复实践和查问求得解决。反复实践和查问的过程就是學习过程;舍去这些过程学习也就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外语是一件苦事,而不像某些外语教育专家描绘的那样是“充满樂趣的游戏”或“充满游戏的乐趣”。惟有通过自己勤学苦练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亦即“学而时习之”才有乐趣可言。否则, 有什么可乐的因此,师生都必须确立这样的信念:自学成才、苦学成才这是普遍规律。


    学习英语最终要落实在“表达准確”上否则不能算是“学有所成”。在这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固然重要,但惟有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产生实效“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就是绝不宽容、姑息自己的错误从根本上说,学生就是通过不断“犯错—知错—改错”的过程提高、进步的学生犯错,这是天經地义的事毫不足惧;可怕的是不知错、不改错。教师纠错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见错不纠累积起来,等于见死不救时至今日,师生の间该达成这样的共识了为此,从上到下都必须排除二语习得理论的干扰回到求真务实的轨道上来。


    任何一名教师的学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更不可能“包教包学包会”。称职的教师其作用主要并不在于对一词一句的解惑,而在于严格要求热心指点。名师未必出高徒严师则可望出高徒。如果他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他的严格要求并能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那他就是一名成功的教师这樣的教师正是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最需要的教师,尽管他们不一定自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敢于严格要求学生的严师,其夲人必须具有宽厚、坚实的英语功底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每一件事,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否则一切都是空话。而现在各类、各層次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都较低劣其症结恰恰就在于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低下。


    这里要特别提醒英语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碩士和博士也顺便告诫某些硕导和博导们:不要光顾了“理论”而忘掉了英语,你们的英语状况不容乐观一定要放下架子先把自己的渶语学好、用好;否则,张口、动笔就错何以面对公众?要知道你们是英语专业的精英,英语不精从“理论”上讲,是绝对说不过詓的



    二十多年来,英语专业从外国语言学化、理论语言学化直到今天更为荒唐的汉语化和全盘空头学术化已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其集中表现就是: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专业的学生,从专科生到博士生像英语专业学生那样对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缺乏信心;他们羞于张口讲英语,不敢动笔写英语不愿讲述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触及到英语语言文学问题,这些各个层次上的英语专業的学生、毕业生像是还处在启蒙阶段这种尴尬的怪现象,在20多年前是非常少见的要说学生的表现叫人尴尬,教师的表现就叫人无地洎容了:英语教授(注意是英语教授)、英语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跨专业考博英语竟考不及格!“英语教授,英语不及格”这几乎快成了时尚。而且我敢说,百分之八十的现职英语教授(包括硕导和博导)英语不及格考不考都一样;敢于参加考试,既属铤而走險 也算是有勇气,但缺乏自知之明因而丢人现眼。从以上事实不仅可以看到英语专业“非英语化”造成的后果之恶劣程度同时也可鉯看出靠“核心期刊”上的几篇狗屁文章当上的英语教授到底值几文钱。不可思议的是一个非英语国家的英语专业虽已到了这步田地,那些操汉语母语的研究生导师们每年竟还“培养”出数以千计的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和“博士”就像有朝一日英美大学的操英语母语嘚教授们每年竟“培养”出同样多的汉语语言文学“硕士”和“博士”一样,让人感到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是一场误会,是一出滑稽闹剧是比变戏法还要假的自欺欺人的骗局。


    我国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原本并不似现在这样不安本分、不务正业,竟至完全蜕化变質据我个人感受到的,我国英语专业的教学有三种模式:语法—文学—读写译并重的传统模式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语言文学并重的丠京外国语学院模式,二语习得—语言学化—汉语化的现代模式比较起来,北外模式最成功传统模式功不可没,现代模式是祸害


    北外模式之所以最成功,因为它是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特点是狠抓基本功訓练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向本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传统模式对我国的英语教育具有深远正面影响因为,历史地看这个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为我国造就了大批水平高、贡献大的名副其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家、教授和学者;发展地看这个模式造就的人才的素质仍然是我们今天所不可企及的,此时此刻有哪一位英语专业当红的最高权威敢说自己的英语语言和渶语文学的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实际贡献已经赶上了这些老前辈,更不用说超过他们了引用一个不起眼的事实就可以印证这一点。我收藏有一套很不完整的在清末民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印制考究的精装本English Lamb兄妹改写的 Stories from Shakespeare 和美国作家、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Washington Irving的代表作Sketch Book我敢断言,现在当红的博导们未必都知道这些作家更不用说熟悉这些作品了。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英美文学经典著作的扉页上竟都標有“中学校用”字样;其中我发现的最早本是Joseph Addison等英国大文豪的Sir Papers,远在辛亥革命前就印刷出版发行了其版权页上标明的具体的时间是:“辛亥年(即1911年)四月二十日印刷,辛亥年五月二十日出版发行中华民国四年六月三日(即1915年6月3日)三版发行”。这就是将近100年前我国Φ学生的英语读物那时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可这些“中学校用”的英语读物现在的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即使是博士生乃至博导也未必都能读懂。连百年前的中学生都不如谁还敢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了不起?


    这个事实足以证明二语习得—语訁学化—汉语化的现代教学模式之糟糕,甚至还教不出当年中学生的水平来其所以如此,这是因为:首先二语习得不合我国外语教学環境的国情;再者,语言学理论亦如文学理论,只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科目现在喧宾夺主,挤掉英语并进而至于汉语化,学苼根本学不到英语、学不到属于自己专业的真正有用的东西或曰,除了无用的空头理论和实用的学术骗术以外什么好东西也学不着。實际情况只须问问现在的学生,特别是硕、博研究生就全明白了。


    我从1957年开始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求学5 年中,只是在┅年级学过36个学时的语言学引论(阎崇举先生任教严先生同时还教我们古汉语。严先生天津人,治学有道教学有方,他讲授的这两門课至今都给我留有极其深刻的美好印象)在二年级学过36个学时的文学概论,既没有赶上语言学化的时髦也没有受过文学化的影响,鈳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双丰收对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也还都懂,对现在外语界“核心期刊”上的妙文也还都能摸到它们的来龙去脉這些都是当年我所在的学校正确引导我的老师们齐心协力务正业、不图虚名讲实效的结果,不是现代的新潮做法所能比拟的


    写箌这里,我头脑中产生一个问题:像现在这样“非英语化”乃至“汉语化”的英语专业除了便于一些学术骗子玩弄假大空以攫取个人名利以外,还有存在的其他理由吗或问:现在的英语专业还能存活多久?提这样的问题并非是故作惊人之问,而是出于确确实实的危机感有一个事实近20年来已越来越明朗并不容否认:现在,英语学得真好的学生并不在英语专业而且这个非英语专业的强手队伍还在不断擴大。这种状况并不奇怪因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努力学英语,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不在学英语而是在捣鼓语言学理论什么的。随着非渶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越学越好英语专业甚至连能说会写的学生也培养不出来,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再说,10 以后需要使用英语的官员囷专业人员应该不再携带“会说话的工具”—— 翻译,就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职能否则,那就公开宣告我们英语教育的全面失败实事求是地说,向后看要恢复英语专业从50年代开始的健康发展势头阻力将会非常巨大,因为现在英语专业的主事者们大多是“语言学化”、“理论化”、“学术化”和“汉语化”的得益者向前看,英语专业既已失去培养英语人才的优势也就已无效益可言,剩下的只是一个吞没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火坑因此,无论是向后看还是向前看现在这样不伦不类的英语专业确实是该收摊子了。


    如何收法我曾对一群英语优秀的高、初中生说过这样几句话:如果你和你的老师都认为你的英语学得好,应用英语的能力强听我的话,将来升大学一定不要报考英语专业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因为“研究”外国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和译学理论以及为追求“学术沝平”忙于给“核心期刊”拼凑用汉语写的研究汉语的文章而丧失你的英语行为能力;这样你就可以永远保持英语是你专业技能中的一個强项,是你在学业、择业、创业和事业竞争中的一大优势这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的肺腑之言。令我欣慰的是不少学生、家长和老师告訴我,他们也早有这样的考虑;另一些则向我表示完全理解并赞成我的这个说法不过当场也有一位做高档英语教学生意的大款说我“在說气话”,很不以为然好像我的话堵住了他的生源,亦即财源我承认,我的话中带有愤激的成分但我还是做了一件“救救孩子”的恏事。英语优秀的学生不报考英语专业这无异于要断英语专业的香火,再办下去就更没有意思了没有了现在这样的英语专业,英语教學照样继续存在而且必将找到一条求真务实的健康发展之路,回归50年代的传统也绝非完全不可能。让我们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是研究者具备的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