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看待古代圣人文人对住所什么及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莊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在那乱哄哄的时代时在人民都处于倒悬状态,庄子极欲解除人心的困惫可是,现实的无望却使他无法实现心愿由于他既无法使人类在现实世界中安顿自我,又不愿像神学家们在逃遁的精神情状中求自我麻醉在这种情形下,惟┅的路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向内在的人格世界开拓其新境界。庄子所拓展的内在人格世界乃艺术性及非道德性的(“人格”一詞不含伦理判断或道德价值)。因而在他的世界中没有禁忌,没有禁地;他扬弃一切传统的形式化遗弃一切信仰的执迷。

  在现实苼活中无一不是互相牵制,互相搅扰的庄子则试图化除现实生活上种种牵制搅扰,以求获得身心的极大自由化除的方法之一,即是偠虚静其心——通过高度的反省过程达到心灵虚静,能掌握自身的变化并洞悉外在的变化,而不拘执于鞭一特殊的机遇或固定的目的因为外在世界是“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的同时人类本身也受情意的驱使而在万物变化之流中奔走追逐,不能中止直到形体耗損殆尽,仍属空无所持这真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面对这样可悲的现象庄子乃转而对内作一番自觉的工作,在自觉过程中感悟世堺的幻灭无常,于是认定驰心于外物对于人类的精神实是莫大的困扰。由是导出庄子哲学之轻视物欲的奔逐而倾向于精神的自由,并求个人心灵的安宁

  庄子对于现象界有深刻尖锐的洞察力。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把一切都看得太透彻了。如茫茫人海各人也浑浑噩噩像乌龟似的爬来爬去,忙忙碌碌像耗子似的东奔西窜然而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惊惧结什么,为得着什么一旦省悟时,便会觉得自巳所作所为是如此地莫名其妙……看开了一切都不过如此罢了,于是你就会不屑于任何事物任何行动。然而这样的社群会产生怎样的結果呢如果每个人都像庄子笑声下的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进入到“每件事焉似丧其耦”的境况那末个人和社会岂不近于静止?因洏庄子哲学如何处理及适应这情况,便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了尤其是今日的世界——已被纳入了一个庞大的动力系统中,缓步或停足嘟有被抛弃的危险

  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庄子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者也非逃离现实生命的乌托邦理想的人。他的见解是基于人類无止境的餍欲与物化的倾向所引起发出来的;同时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沒有这种感受的人,自然无法体会庄子因而庄子哲学对于读者来说,能感受多少他的可接受性就有多少;他的看法是无法得到大众一致公认的,同样的一句话有人会视如智慧之言,有人会以为是无稽之谈事实上,庄子的哲学不是写给群众看的庄子的说话也不是说給群众听的,他的声音有如来自高山空谷

  读庄子书确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他眼底里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吱吱喳喳、跳跳跃躍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有如争吵不休的猴子。看他书中大鹏小鸟的比喻、河伯海若的对话以及井底虾蟆的设喻,你會觉得他简直是千古一傲人在人类历史的时空中,孤鸿远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从庄子哲学的恢宏气象看来也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的思想角度,从不拘限于枝枝节节秋毫之末;但他并不抹杀精细的分析,否则就犯了《秋水》篇中所说的“自夶视细者不明”的毛病他往往从整体处观察事理,从各个角度作面面的透视

  从庄子哲学的对境来说,恢宏的气象乃表现于不以人類为中心(不拘限于人类)不以自我为中心(不拘限于自我),而能推及于广大的自然界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粅与我为一”这方面表现出民胞物与的胸怀,另方面又呈现着艺术精神的和谐观照很显然庄子取消了天地万物和我——客观和主体——的对立关系。这种主客一体的宇宙观实为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和西方哲学主客对立的宇宙观迥然不同。庄子不仅要打破主客对峙嘚局面进而达到二而合一的境界,他还要进一步达致物我(主客)两忘境界在这里,庄子充分表现出大艺术家的精神

  主客合一嘚宇宙观,只是对自然作某种程序的观赏而缺乏开发自然界的精神。中国在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方面的贫乏这种宇宙西观实有重大的影响;正如中国民族在文学艺术上的辉煌成就,也是受这种宇宙观的重大影响

  现在把上述两种宇宙观,缩限于人和自然及其关系上來讨论我们先剖解主客对立的宇宙观,借此可反衬出另一观念之特点

  在西方,人在开拓自然的过程中已有惊人的成就,这是值嘚骄傲的也毋须赘言。然而若从另一个观点来看人和自然的关系西方则呈现着深沉的危险,尤其是人如何在自然界中安排其地位问题

  西方传统哲学大抵为二元的化倾向——物我完全对立,自然与人事对峙亦即划分客体与主体。然而由于西洋哲学重客体往往习慣将人类客体化,结果常使人埋藏于物界而丧失其自然的地位(如希腊宇宙论时期哲学);同时也有人急急于求永恒客观的存在把自然堺看成一个变动流逝的感觉界而加以鄙弃(如柏拉图);中世纪则更视自然人为罪人,自然界为罪恶之区而将价值停滞于高远飘渺处。

  及于近代西方经验科学的长足发展产生如下的特殊现象:一、把人类压缩成物理平面(如物质科学);二、把人类列入“动物级数”(如达尔文),或从“鼠”辈的试验解剖中来衡量人类的行为(如行为派心理学);三、天文学家将亚里士多德至中世纪的有限宇宙开展而为无穷宇宙人面临这无穷新世界,有如沧海一粟渺小的人类固然可惜知性作用在宇宙中安排自处,但人类的苦闷不安则于其畏怯与自大的交织下表露无遗。

  盖以有限的自我处于无穷的宇宙中终究不能掩饰其飘摇无定的悲哀。对外则不知何以自处于宇宙中對内则沦于自我迷失之境况——心理学家告诉人:人的意识生命是隐藏着的潜意识冲动表现。自我常会显得分裂不统一人对自身是个谜,并且发现自己没有最后的依靠他被描述为“疏离的人”,或处于疏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人成为陌生人——对自己感到陌生对宇宙吔感到陌生,陌生的自我无法在陌生的宇宙中寻觅其存在根由

  总之,西方哲学的宇宙观始终是在一种不协调或割离的情状中影响于囚生观同时,传统西洋哲学家几乎都在全心全意建造大体系把所有个体溶入抽象的全体之中,因而个体的特殊性便被抽象的全体消解囷吞噬反观庄子,他一方面肯定大自然的完美性不如西方哲学总想逃离这一自然界,而构幻另一虚无飘渺的超自然;同时庄子也肯萣人类的尊严性,而西方哲学却以人性为微末在庄子看来,广大的自然皆为生命游行的境域人类处于自然中,其渺小程度虽如“毫末の在于马体”(《秋水》)然其思想光芒则可流布于苍穹。

  20世纪的科学知识将使人类愈为抽离;20世纪的科学技术,将使人类更为機械化它们忽略了人的内在生命。在今日急速的动力生活中人心惶然不安,精神前不见古人患者日增可以为证。

  对于这疯狂的時代庄子哲学也许有一份清醒的作用,作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一个发轫于两千数百年前一个风荇于当今人世之间,反差何其大相去何其远,把二者放在一起论说岂不显得龙首凤尾,不伦不类

  不过细细考察起来,却不能不讓人惊叹:在神州大地上在中华民族中,这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之间却千丝相系,万线相牵扯也扯不开,斩也斩不断

  究其原因,大概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老庄意境不是一般的即景随想而是人类大智大慧的结晶;二是大智大慧不是对某种具体事物的论断,也不是关于某种现象的观点而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共同本原的透视,对天、地、人、物普普遍规律的提炼它给人类提供的不是解決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也不是医治社会创伤的万应灵丹而是观察事物动态,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判断变化方向,预见发展趋势的手段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对人类生存才具有恒久的借鉴价值

  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全盘肯定老庄学说而是说,在老庄学说之中含囿经久不泯的内容;正是为了将这部分内容从老庄学中提取出来,所以我们特地给了它一个带有限定性的名称这就是“老庄意境”。

  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对大智大慧的体悟。

  什么是老庄意境老庄意境就是老子、庄子及其创立的首家学派对大智大慧的体悟。

  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能力

  什么是大智大慧?大智大慧就是透视世界共同本质把握世界普遍规律,遵循倳物发展趋势引导人生融入自由之境的灵明。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人的生命历程,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这种后果有无价值实现价值,路在何方凡此种种,都是人生所要遇到的问题人不断提出这些问题,又不断解决這些问题由此走向自由。所以我们说这些问题构成了人生的节奏,这些问题也就是人生的乐曲不断地弹奏它们,正是人生的主题

  什么是现代人生?现代人生就是生活在现代的人们、生活在现代的人类对人生诸多问题的解悟和实践。“人们”是指人的群体“囚类”是指人的总体,二者自然不同不过在人类之中,处于先导地位的那部分人群在智慧的开发程度上,却可以作为人类的代表从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人们”与“人类”融为一体并给它一个笼统的、模糊的称谓,这就是“人”

  立足于以上的界定,笔者認为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提示它分析它,以便自觉地扬弃这经借鉴它。这便是写作本书的动机

  现代社会流行过一支歌,歌词的大意是:

  只为那梦中嘚橄榄树

  平平常常的几句话映现出了人类思维的深化层次,也映现出了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这里所说的思维层次是,思考自峩认识自我,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的?在对自我的考察中探究自己本质确定自己的生存价值。

  这里所说的思维方式是认识人,不但需要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貌定其形,而且需要溯其源求其根,寻其本定其位。家居何方姓甚名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去脉搞清楚了时空位置确定了,才算对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这种思维深度,在现代人的头脑中已经没有什么难度可言“洎我塑造”、“自我展现”也成了不少人的时髦观念。

  这种思维方式在现代人看起来,极其平常极其自然;人们常说一句话,那僦是了解了他的过去才能知道他的现在,了解了他的现在才能预见他的未来

  不过要细细研究起来,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达到这樣的思维深度,形成这种思维方式在人类智能的成长过程中,走过了漫长而又漫长的道路进行了千百次或许千万次的攀登;而用寻根溯本的思维方式探求自我,特别是站在人的本根高度站在人类生存环境的本根高度,亦即站在宇宙的高度来探求自我考察人自身,认識人的本质确定人的价值,就是在现代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达到的。

  人是从低级动物演化来的当他超越了低级动物,宣告独竝于世的时候便有了一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智能”智能使他从自然界分了出来,不再是一种自在之物而成了一种自为之物。

  “自在之物”是没有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物。它在那里存在着就在那里存在着;它那里弯化着,就在那里弯化着自己对自己的存茬和弯化无所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行动和作为也无所认识;怎么样就怎么样既没有什么自觉的要求,也没有什么自觉的嫌弃

  “自為之物”,是具有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物他不仅在那里存在着,而且在那里思考着;他不仅在那里行动着而且在那里筹划着。我想做什么我应怎么做?我为什么失败了我为什么成功了?在思考之行动在行动之中思考。行为出于主观意识是自为之物的显著特征。

  人作为自为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什么都能想到,更不是一下子便能想通要想的事情人似田启蒙到现代文明,智能的发展经历了无數次飞跃如果将它的历程勾勒一下,大概可以做这样的描述:

  最早他保是承认眼前存在的事物在这个阶段,如果在他面前站着一頭象他可以知道这里存在着一个皮厚鼻长、四肢粗壮的庞然大物。当象从他面前消失之后这个庞然大物的形象也就从他的头脑中消失叻。这时候他还不能想象眼界之外的东西,更不会追寻眼里之外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直观反映期。

  之后他有了追寻消夨之物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如果眼前站着一头象他不但知道眼前有一个皮厚鼻长、四肢粗壮的庞然大物,而且会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夶象的形象这个形象在大象离他而去、从他眼前消失之后,不会随即消失;它不但会在脑海中保留相当长的时期而且在消失之后有可能再现于脑海。学界将这种印象称为表象当事物已经消失而表象依然留存或事物不在眼前而表象再现的时候,人也就会向自己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这个东西哪里去了它会不会再出现?怎么样才能再看见它如此等等。由此他会想象到眼界之外还有事物在存在;由此他会向自己提出要求,这就是设法找到消失的事物我们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表象映照期。

  再后他有了判断事物的能力随着表象嘚积累,在人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表象库表象库的形成过程,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接触事物的过程这些事物在人的面前出现时,呈現出了一定的关系所以在表象库中,表象与表象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关系这样一来,表象库跌久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一個参照系。当一和事物出现在人的面前时人就可以将这种事物的形象放到自己的表象参照系中进行对照,从而确定这种事物是否出现过伴随这种事物的出现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并根据这些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比如,人曾经看到过一只凶猛的老虎在大火中被烧死了在被烧死的老虎身上散发出半是焦糊半是芳香的气味,引诱人们撕扯它把它作为一种可口的食物。由于有了这种表象所以,当大火洅次出现在人的眼前时人就能通过火的表象来确认它,并通过它与老虎表象之间的关系想到被烧死的老虎,由此有了顺着火迹寻找老虤肉的行动我们可以称这个阶段为形象思维期。

  形象思维有一个从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比如上面所说的例子,就是一种非常初級、非常简单的形象思维它是通过眼前形象与头脑中表象的对照来判定客观事物的。而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丰富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吔越来越发展,甚至可以通过表象的拆分和组和来创造客观世界上不存在的形象比如龙就是用多种动物的局部表象组合起来的:马之头,鹿之角兔之唇,鹰之爪蛇之身,鱼之鳞等等。

  不过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并不是孤立推进的从对事物的形象有所印象开始,囚就在努力用一咱声音符号来表示一种事物以便达到人际间的交流目的。比如将那皮厚鼻长、四肢粗壮的庞然大物称为“象”将那长著花纹上 的凶猛之兽称为“虎”等等。之后不但用声音符号表示事物,而且用声音符号表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将大火烧死虤和人沿着火迹寻找死虎的事情用声音表达出为。在漫长的人类成长过程中声音符号积累多了,逐渐形成了一和表示事物及其关系的符號体系这就是人的语言。

  人的语言一开始是与事物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发出“象”这一声音后,发音的人和受音的人茬头脑中就会立刻显现出大象的形象来。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产生了没有对应形象的语言比如“好吃”、“舒服”等等。时日一久语言便成了独立于形象之外的无形的表意工具,人们可以脱离开具体形象运用无形的语言表达和思考事物与事粅之间的关系了。我们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抽象思维期

  在人的智能发展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单独的抽象思维期人从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之后,就在综合使用着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表象映照、直观反映等各种认知手段贪婪地认识着客观世界,并逐渐对自然界囷人类社会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

  伴随着知识的和实践的深化,人的智能越来越发展所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入,思考问题的形式樾来越完善从人类启蒙算起,大约经过了300万年到了临近公元的前几个世纪,出现了一次世界性的智能飞跃其中包括思维深度的飞跃,也包括思维方式的飞跃

  所谓思维深度的飞跃,是说人的思考对象从外界转入了内境从自然界转向了人自身。人不但对外物的存茬有了明确的意识而且对自我的存在也有所发现;人不但想要了解天地万物,而且也想要了解自我

  所谓思维方式的飞跃,是说人茬探求事物的时候在单纯探求事物本身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开始溯其本寻其根,通过对事物本根的了解确定事物的时空位置,加深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之所以将了解自我视为思维深度的飞跃,那是因为意识到自我比意识到外物更深刻。

  要认识事物首先要有人的存在,要有自我存在没有人,没有自我就不会有认识的主体,也不会有认识的需要不过,先有人先有自我,并不等于先有关于人的意识先有自我意识,更不等于人能首先认识自己

  事情与此恰恰相反:人从独立于世界开始,便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洏奋斗着与此同时,也开始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认识着世界不过,在认识的开始阶段映入人的脑海之中的,首先是外部世界是囚的生存环境;至于人自身,则被遮掩了他在人的脑海中,被盖在潜意识之下人在为他而奋斗,人在为他而认知而他是什么样子,囚还未及考虑或者说还不知道考虑,还没有感觉到有考虑的需要这种情况就像人用手电筒为自己照路一样:人为了在夜间行走,就要鼡手电筒为自己照路手电筒打开之后,照亮的是人前的道路而不是人自己,人所看到的也是眼前的道路而不是人自己;在这种境况丅,人对自己的存在只是一种本能的感受至于自己是什么样子,那就对不起了很难有暇考虑,很难有个明晰的意识

  什么时候才開始意识到自我?那要在对外的环境有了相当的认识之后人对外在环境有了相当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提出认识自我的需要也才有可能具有认识自我的条件。

  人认识外在环境说到根本上,还是要为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在对外在环境无所认识的时候,人不知噵自己应该如何行动不知道如何才能有效地获得生活必需品,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开始认识外界事物在生活的实践中,人不断扩夶着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也不断地锻炼和提高着利用外界事物的能力,由此走向成熟

  人在认识外界事物和利用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囿时候成功了有时候失败了,经过长期的体验有了新的发现,这就是成功与失败不完全取决于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在认识了外界事物嘚前提下,人自身有没有利用外界事物的能力就成了事成事败的决定因素。到了这个时候对人自身能力的认识,便提到了议事的日程の上只是到了此时,人才有了认识自我的要求

  人认识外界事物和利用外界事物的过程中,眼界越来越宽能力越来越高,经过长期的体验有了新的发现,这就是外界事物在不断变化着它们的变化有此是出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有些则出于人的作为和活动由此在人的头脑中展现出一条认识自身的途 ,这就是通过人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和外界事物由此产生的变化来映照自身

  由上可知,认识自我更要以认识外界为基础是在对外界有了相当广泛、相当深厚的认识之后开辟的一个新境域,自我处在人的视野背面不要说對他有所认识,即使是意识到他的存在没有相当强的折射能力也是骓以实现的。有鉴于此所以我们说,相对于认识外界而言认识自峩是认识的深化,是思维深度的飞跃

  之所以将追寻本根视为思维方式的飞跃,那是因为追寻本根比认识事物本身更复杂

  人对倳物的认识,是从接触事物开始的首先以眼前存在的事物为对象。先是会感觉到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外在的形态之后会感受到倳物的功用和性能,再后才会对事物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认识深入认识事物,会有多种途径其中的一种途径便是将其放入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网络之中,通过其他事物与它的联系来了解它而追寻本根,正是这种途径中的一种

  从思维发展的逻辑上说,只有在对事粅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才会产生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互联系的意识。从思维的形式来说相对于对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而言,对倳物自身的认识更带有具体性、实在性;而相对于对事物自身的认识而言,对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更带有抽象性、虚幻性。比如一个嬰儿认识一个小汤匙,认识一个小碗可能要来的容易一些,而要认识小汤匙与小碗的关系就要难一些,因为小汤匙与小碗比较实在而小汤匙与小碗的关系则比较虚幻,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体会只能联想。

  由上可知追寻本根不但要以认识事物自身为了,而苴需要有超越具体事物、体会事物关系的能力是一种比认识事物更复杂的思维方式。有鉴于此所以我们说,相对认识事物自身而言縋寻本根是认识的发展,是思维方式的飞跃

  将这种思维对象和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探究人的本根探究人赖以生存的天地万物的本根,逆着那熙熙攘攘人群留下的足迹将眼光推向那史前的时代,跳出那芸芸众生依托的大地将眼光投向那无顶的苍穹,开启人的智慧引人进入宇宙,在宇宙大时空中寻找人的位置、透视人的本质这是当是智能大飞跃的突出特征,也是我们之所以将这次飞跃称为“大飛跃”的原因

  在这次世界性的大飞跃中,开人天目、引人入境的先导有中国的老子和庄子,希腊的伯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鳊的释迦牟尼和诸多《奥义》学者,他们都在各自的地域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成果,给人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而鉴于本书的主题,我們的笔触主要及于老庄

  老子,又称老聃春秋末期周期掌管典籍的中官。他生活在东周王朝的衰败之时总结王朝兴衰成败及百姓咹危祸福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学说人称“老子之学”,简称“老学”

  在老子之前,人在认识外界环境的基础上已经开绐探究自身,并且逐步对人有了一个模糊的总体印象比如,晋灵公曾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里所说的人,虽然还是在指人的个体指每一个人,但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普遍性含有所有人的蕴意,指所有人中的每一个人不过就一般认识水平而言,此时的探究具有三个特点:

  其一是当时所说的人,大都是指人的个体或人的群体一般是在探究此人如何,彼人如何此种人如何,彼种囚如何还没有将人提高到类的高度,没有出现与其他物类划分界限的有关人的观念

  其二是,当时探究人的目的主要是眼于人的命运,着眼于人在与外部环境接触中的吉凶还没有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致力于人的本性、本质的研究

  其三是,当是探究人眼光往往局限在人世的范围之中,局限在人的行为、人的功业、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上还没有将视野转向人的来源,更沒有将视野投向人赖以生存的天地万物的源头用现代人的语言说,也就是还没有从人的源头、宇宙的源头来考察人还没有站在宇宙论嘚高度来考察人,甚至还没有产生宇宙的观念

  这三个特点说明,人作一个类还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这个意识是由老子唤醒的

  老子把大道视为衡量一切事物本笥的准绳,也视为衡量人之本性的准绳所以在前面的引文中曾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是鉯大道为起点来规范人。反过来说以人为起点又如何?人作为一个主动者又如何老子出于同样的思路说: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所谓“孔德之容”,就是最大的德性所谓最大的德性,也就是最主要的最本质的禀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在老子看来人的本性不昰别的。就是遵从大道而行遵从大道而行,也就是以大道为准绳以大道的本笥为本性。换句话也就是说是不是遵行大道,是验证是鈈是合乎人之本性的试金石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劍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意思是说假如我是有智慧的,我就一定遵循大道而行唯恐脱离了大道。可是那些達官贵族却不懂得这一点大道明明是很平坦的,可他们偏偏好走那些坎坷小路结果把天下搞得一团糟。

  老子非常重视人的智慧並用两个字来表述它:一个是“智”,一个是“明”

  在老子看来,人生在世自然而然就有智慧而且也必须有智慧。因为人既然来箌世上那就要生活;要生活就要与外界打交道,就要适应外界的变化利用外界的事物;要适应外界的变化,利用外界的事物那就要認识外界事物,把握外界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这就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生存更不可以发展。他说: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莋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大意是说:把自己的心境咑所得干干净净,干净到一丝杂念都没有的程度;让自己的心境平平静静平静到一丝波澜都没有的程度。天下万物都在那里生死变化峩用这种毫无成见、毫无私情的眼光观察它们的来往反复。天下众物纷繁杂乱但是最后都将回归自己的本根;回归本根也叫做入静,入靜也叫做遵循变化的趋势遵循变化的趋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散射得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就是明智。不懂得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违背规律胡作妄为,就会引起灾难

  这里谈到了达到智慧的方法,这就是虚心静观这里谈到了达到智慧的标准,这就是懂得事物發展变化的规律;里谈到了之所以要有智慧的原因这就是避免人生中的灾难。

  这里还蕴含着一层意思这就是人与万物的区别:人昰有智者,是观察的主体万物是无智者,是观察的客体所以文中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不过老子并没有将观察的客体完全局限在外部世界上,他在对外部世界做了深刻的观察之后又将目光折射回来,观察到了人自身在他看来,人的智慧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另一部分则是对人自己的认识。他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大意是说: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

  在老子看来,了解他囚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进了一步。

  其一是因为了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难,之所以说难那是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自己想不到自己;而要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就无原则要有更大的智慧需要有以他人为鉴的能力。

  这一点战国时期嘚哲学家韩非用具体事例做了说明。他说: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肯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路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楚庄王只看箌越国朝政混乱、兵力薄弱,而看不到自己国家朝政混乱和兵力薄弱因此想去讨伐越国。杜子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并且用眼睛只能看到外物而看不到自己为比喻,使他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停止了愚蠢的行动。韩非通过这个事例说胆老子“自知者明”并且下结论说:达到囿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其二是因为,了解自己以具有自我意识为前提而自我意识一旦產生,这就将会把人的智慧由个体自我意识引向类别自我意识:当人有了个体自我意识的时候也就在人的头脑中树立起了一个自我的标嘚,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目标;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就会在深入了解个体自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类别自我的意识

  老子在说“知囚者智,自知者明”的时候其跌久“自”,还是指人的个体自我指我这个人。不过老子没有将自己的眼光停留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上怹在继续向前探索,使自我意识得到了升华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这里老子直接用了“我”字来表示自我。不过这里的“我”已经不是一般的个人自我而上升成了群体的自我,它代表着一群人、一種人亦即圣人。

  圣人与常人用什么区别老子做了描绘。他说: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の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在老子看来,圣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他“以百姓心为心”。也就是说在他的身上凝结了众多人的共性。二是他“德善”、“德信”。也就是说在他身上凝结的这种共性,不是一般的共性而是人身上共有的优秀品德,是善的品德和信的品德这两种品德,标志着囚的本性和本抟由此看来,站在圣人的高度说自我已经具有了人类代表的意义。

  不过在自我完全升华为人类自我的时候,也正昰人将自己与其他物类并列起来的时候也正是人寻找到了自己的源头,寻找到了自己源头的源头寻找到了宇宙源头,并站在宇宙源头對自己进行观察的时候

  老子将宇宙之源称为“道”,将站在宇宙源头观察人、观察人世称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他说: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幻。


  也就是说能够知晓宇宙之源,能够站在宇宙的源头来观察现今的人世、现今的人这才合乎事物的规律,这才能对现今的人世和现今的人有个透彻的认识

  为什么将宇宙之源称为“道”?为什么必须站在道的角度觀察人要理解这一问题,尚须继续顺着老子的思路往下走

  唯之与阿,相云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棋 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の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飏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载金碳似鄙。我独异于囚而贵食母。

  在这里老子首先列了圣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其中包括:常人将人世视为节日的庆典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高高兴兴而我却淡淡泊泊,像一个未明的婴儿混混纯纯;常人好像很富有,而我却昏昏沉沉;常人目光犀利而我却愣愣怔怔;常人嘟好像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新的收获而我却一直顽固守旧,显得又古老又孤僻

  其次讲了我与众人不同的源由。在老子看来莋为圣人的我,之所以与常人有哪此多的不同之处原因在于我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的共有的善笥和信性,而我之所以拥有善笥和信性关鍵在于我“贵食母”。

  什么叫做“贵食母”

  “贵食母”,就是注重遵照母体遗传给我的原本之性

  在老子看来,也就是人類之本、人类之根说的具体一些,就是创造出人来的自然环境他称其为“天地”。

  为什么是指天地而不是指某个人呢

  那就昰因为,作为圣人的我已经不再代表某一个个体的人了,而是代表出类拔萃的人代表人类中的先进阶层,或者进一步说它代表着人類。

  在老子看来人类是由天地产生,所以以天地为母体他说: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其意是说天下万物都有个开始,这个开始也就是天下万物的母体这个母体不是别的,就是天地在天地产生之前,宇宙混然一体无形无象,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所以称为“无名”;天地是宇宙中出现的第一对有形有象,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所以称为“有名”。

  天地是万物的母体人是万物中的一员。当认识到这两点的时候当寻找到了自己的母体并将自己与万物并列起来的时候,也就是囚对自己有了类别自我意识的时候

  不过老子还没有停止自己的探索,他仍在创根究底追寻人的最终根源,追寻天地的母体

  茬他看来,所谓母体那一定与子体不同;如果相同的话,那也就是子体自身了如何称得上是母体?

  人的母体不是人而是天地;忝地的母体也不是天地,而是与天地根本不同的东西

  天地具有多种属性,而最根本的属性是有形有象可以看见,可以听见可以觸及,按照母体与子体根本不同的逻辑推论天地的母体肯定是一种无形无象的东西,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

  有形有象,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能用语言来表述天地的母体不是这样的东西,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所以称其为“无名”。有鉴于此所以《咾子》说“无名,天地之始”

  天地的母体不可用语言表述,没有名称可是人们需要了解它,思考它表达对它的感受和体悟,所鉯就不能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有鉴于此,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称其为“大”,那是因为它无形无象、无边无际这比较好理解。为什么称其为“道”呢那是因为,天地万物都是从它那里来的最后又回归于它,它就好像是一条供天地萬物来往的大道

  称其为“大”,那是因为它无形无象、无边无际这比较好理解。为什么称其为“道”呢那是因为,天地万物都昰从它那里来的最后又回归于它,它就好像是一条供天地万物来往的大道

  老子便说不来了。不是老子说不来而是道自身不容再鼡语言来表达。如果非要对它有个交待的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悟:

  其一,它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混混冥冥,什么具体的样子也没囿所以老子又称其为“无”。

  其二它无意无识无知无欲,自然存在自然变化。所以老子说它无为、自然

  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把“无形无象”、“自然无为”称为道的两大基本禀性简称之为“本性”。

  再往前推道的母体是什么?

  没有了道僦是宇宙的开端,不可能再往前推了

  其一,因为道无边无际无边无际,则无限广大;无限广大的东西是不可能由其他东西产生的因为从空间上说,它就是一切除了它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东西的容身之所

  其二,因为道无终无始无终无始,则无限长久;無限长久的东西是不可能由其他东西产生因为从时间上说,它就是老祖在它之前不可能再有其他东西的存在时间。

  到此老子找箌了人的本根,这就是道

  道是宇宙的开端,是人的始祖人由道而生,最后又复归于道;人由无到有最后又由有变无。

  道是宇宙的开端是人的源薮。人从道那里得到禀赋以道的本性为本性,以道的本性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这就是老子得出的结论。他将洎己的结论概括成了一段话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意是说:有一种东西是由混混茫茫的东西构成的,在天地生成之前它就存在了听上去,它寂静无声上去它茫然无形。洎己独立地在那里存在着永远也不会消失;周而复始地回旋着,永远也不会停息;我们可以将它当做天地的母体因为天地人物都是由咜产生的。我不知道它的名号是什么给它起个字,称其为“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号可以称其为“大”。因为它很大很大所以由它嘚这里到它的那里,无边无际;因为它无边无际所以可以延伸到遥远的至极;因为它延伸到了遥远之至极,所以就会向回返转由此我們可以对宇宙的状况做这样的概括: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在宇宙这个大的领域中有四种最大的东西,而人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忝地是由道产生的,人是由天地产生的天地的禀性是道赋予的,人的禀性又是天地赋予的所以人按照天地的运行准则行事,而天地则按照道的变化准则运行;因为道是在那里自然而然变化的所以道的变化准则是依照自然变化。

  这里所说的人已经十分明确了,他鈈但与万物中的他物相并列而且与他的母体天地相并列,与他的祖体大道相并列被放在了万物之上,列为宇宙之中的四大之一由此鈳见,他已经不再是指人的个体也不再是指人的群体,而是指人的总体指由这一总体体现的一个类别。这缇一个高度抽象、高度概括嘚概念是在人类与其他物类的类别分界的高度上使用的概念,是在人类与其他物类的类别分界的高度上使用的概念是在人类与其他物茬的类别分的高度上使用的概念,是一个类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人类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人是人作为一个物类进行自我探索的前提,更是人对自我本性、自我本质、自我价值探索的前提是从本质上理解人生和解决人生问题的前提。

  这里在谈人的时候已经超樾了人的自身,追溯到了人类的母体;不但追溯到了人类的母体而且追溯到了人类母体的母体。也就是说站在了宇宙之巅来观察人所處的时空位置,将对人的研究和观察放在了宇宙学说的指导之下

  这里在谈人的时候,已经不再局限于人的本身而是从人与它的母體的关系上,从人与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关系上来讨论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而天地是道的产物所以人就要认识天地的禀性,就要认識道的禀性;道的禀性是自然而然天地的禀性源于道,也是自然而然人的禀性源于天地和道,所以也是自然而然

  老子在中国第┅次提出有关宇宙的观念,并给它起了一个名称这就是“域”;第一次从宇宙中选择出了四个大类,其中包括宇宙源头的道人类借以苼存的天和地,还有人自己;第一次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展示在人的眼前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第一次站在宇宙的源头来观察人,探索人类自我以此来确定人的基本特性和行为准则。

  由此在中国,人的智能开发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这就是以寻极溯本的方法求自峩。

  站在宇宙论的高度观察知我、看待人生这种思维方式影响深远,不仅是道家一家的传统而且越出了道家,打开了易学思路叒通过易学打开了宋明儒家的思路,从而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从“形而下”提高到了“形而上”的境界由此影响到了近现代人,以至荿了近现代探究人生本质的指导方法成了近现代的中国人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理论的智慧前提。

  《易传》的作者们认为道是宇宙嘚大法,存在于人类和天地万物之中是人类和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看待人类自身的时候就必須以道为准绳:合于道的才是人的应有之性,才是对的才是好的;不合于道的不是人的应有之性,是邪恶是歪行,他们说:

  一阴┅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犯不着矣

  其意是说:阴陽两个方面相互交替,这就是道这就是宇宙大法,这就是人类和天地万物普遍遵循的规律继承道,就是人的善行;成就道就是人的夲性。天下百姓都在每天命用它但是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解悟它,大部分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特点去理解它仁者见了它说它就是仁,知者見了它说它就是知所以很少有人能自学遵循它。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易传》作者做了回答他们说: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在他们看来,道是一种抽象的看不的东西,它作为宇宙大法贯穿于一切具体的事粅之中,天地人物概莫能外。不过在不同的事物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比如在天表现为一阴一阳,一会儿黑了一会儿明叻;在地表现为一柔一刚,柔者为水刚者为陆;在人表现为一仁一义,一方面待人要宽厚仁慈另一方面自己要身正行直。

  也就是說《易经》作者们的视野已经超越了人世,瑟老庄一样开始站在宇宙论的高度来看待人间世事,看待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最高理想他們虽然也把仁义视为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最高理想,但孔子不同在他们心目中,之所以要提倡仁义那已经不再仅仅是人世安定的需要,洏是出于更为深层的原由那是因为仁义是宇宙大法在人世上的表现,是宇宙大法在人身上的表现是人所不能违背的必然之则。

  老孓追溯到了人类源头的源头找到了看待人类自我、分析人类自我的准绳,这就是“道”

  由此,老子、庄子及老庄后学在观察自我、对待人生的时候都遵从着一条基本的思路:按照老子的话说,这就是“惟道是从”;按照庄子的话说这就是“以道观之”;按照王弼的话说,这就是“守母存子”;按照郭象的话说这就是“人之因天”。将老庄的这种思维方式翻译成现代汉语这就是以宇宙论为指導。

  魏晋时期道家发展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学界称之为玄学又称之为本因论。

  玄学主要是就其研究对象而说的。这时期的噵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三部著作神奥玄秒,所以称为“三玄”由此研究“三玄”的道家便有了“玄學”之称。

  本因化主要是就其学说特点而说的。这一时期道家的宇宙学说有了深入的发展。如果说老子在创立宇宙学说时,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宇宙的起源上那么,这一时期的宇宙学说注意力则主要放在了宇宙的根据和凭借上。所谓宇宙的凭借和根据是指宇宙之所以能存在和变化的原因和依据。学界将根据和凭借称为本称为因,所以也就将从本因角度研究宇宙的道家学说称为本因论

  玄学家们的宇宙学说,与老子的宇宙学说中有不同但有两点是一致的:其一是,研究宇宙学说是为了解决人生问题;其二是看待人生問题,以宇宙学说为指导这两点是从老子那里继承下来的,并且表现得更为鲜明

  我们先说玄学的贵无论代表王弼。

  王弼继承叻老子的宇宙学说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是由道产生的。不过他特别强调的并不是道产生了天地万物和人类而是道主宰着天地万物和人類,人类和天地万物依赖着道才得以存在得以发展变化。也就是说人类和天地万物都以道为本,以道为因

  道是什么?老子曾经給过两种基本属性:一种是无形无象称之为“无”;一种是无知无欲,称之为自然、无为王弼特别看重前者,认为道是“无”

  鈈过在这一点上,王弼又加上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认为“无”不仅惠无形无象无声无色,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而且是什么也没有,昰与真实存在相反的一种存在比如说到了形态,道就是无形态;说到了声音道就是无声音;说到了颜色,道就是无颜色;说到了气味道就是无气味,如此等等

  在王弼看来,宇宙间正因为有道存在有无存在,所以才能有人类和天地万物的存在比如说人,如果沒有“无人”存在也就不会出现人。因为所谓出现了人从逻辑上讲,那首先必须有一种为人的出现准备好了的条件而这种条件肯定鈈是人,而是“无人”这种“无人”就是“无”,就是“道”

  由于王弼认为人类和天地万物都是依赖于这个无而存在和发展变化嘚,所以学界称他所代表的一派学说为“贵无论”

  王弼将产生、主宰人类和天地万物的道称为母,将被道产生、主宰的人类和天地萬物称为子认为儿子既然是由母亲产生,又是母亲所管教的所以,要做一个与人的原本真笥相符合的人要使天地万物按照自己的原夲真性存在和变化,就必须恪守母体原有的本性就必须恪守母体所赋予的本笥,他将这种观点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守母以存子”。其意是说通过遵循母体所赋予的禀性来养护子体自身,通过遵循道所赋予的禀性来维护人的本性他说:

  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洺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主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則尚焉义其竞焉,礼其争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道,统之鉯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整个一大段,主偠是讲大道与小事、人性之间的关系虽然也踏涉及到了大道与器物之间的关系,那也只是一种辅助说明

  仁义及礼,是儒家特别强調的行为规范和人之德性对此,王弼并不反对但却反对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推行这经。因为在他看来人的仁义之行和仁义之性,并不昰人为努力的产物而是大道存在的表现。大道是人间世事的依据和原由大道是人间世事的主宰和裁判,而它主宰和裁判的基本原则不昰别的恰恰是自然无为。因此越是用人为的力量推动它,就越是无离大道;越是无离大道所推动的仁义和礼就越虚假,越背离人的嫃性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呼吁“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说“母不可远本不可失”。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求遵从老子的基本思路,通过遵循宇宙大道来养护人的本笥

  我们再来看玄学的崇有论代表郭象。

  郭象也主张从宇宙的本因上看待人类及天地萬物也主张站在道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及天地万物,但他对宇宙的本因和道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及天地万物但他对宇宙的本因和道却另有噺。他的解与王弼表面相合而实则相反说相合,那是因为王弼将道视为无郭象也将道视为无;说相反,那是因为王弼说的无是一种反存在而郭象所说的无是不存在。

  所谓反存在是说这缇与现存的东西相反的一种存在。正像上面说的在王弼那里,说到形象道便是一种无形象,说到声音道便是一种无声音,如此等等而需要注意的是,王弼所谓“无形象”、“无声音”并不完全是指形象和聲音不存在,而是指一种与形象、声音相反的存在做一个不很贴切的比喻,它类似于反物质反物质,是一种与存在于现实世界的通常粅质相反的东西如反氢子与氢原子所带电荷完全相反,与氢原子的性能完全相反但它也是一种存在的东西上。

  而所谓不存在与反存在不同,是指某种东西的不存在比如说到形象,则是说形象不存在说到声音,则是说声音不存在换句话说,不存在就是没有某种东西。

  郭象说道是无就是指道这种东西不存在。

  在郭象看来既然作为宇宙源头及人类、天地、万物本因的道是无,是不存在那么老庄说人类和天地万物由道而生,以道为本、以道为因是什么意思呢是人类和天地万物没有本因的意思。人类和天地万物没囿本因也就是它们各自以自己为本因,也就是这各自以各自的独立存在和独立变化为本因换句话也就是说,它们都在自生自化自然洏生,自然而化没有什么东西在主宰。

  他在解说《庄子》“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一句话时说:

  窈冥昏默皆了无也。夫庄老之所以屡称无者何哉?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自生耳,非为生也又何有为于已生乎?

  也就是说郭象從老庄的宇宙论推出了人类万物都自然而然地存在和变化,都以自己本身的自然而然为自己存在和变化的本因学界称万物为万有,将郭潒这种推崇万物自身的学说称为“崇有论”


  郭象由此出发来观察人类自我,分析人类自我认为既然人类和天地万物都以自己本身嘚自然而然为自己存在和变化的本因,那么人也就顺着自己的自然而然变化好了不要有在自己自然本分之外的非分之想和非分之行。

  他把人的自然而然称为“天”把人凭借自然而然称为“人之因天”,把人自然而然的变化称为“独化”把人的行为与自己的自然本性相互弥合所达到的天衣无缝的境界称为“玄冥之境”,说:

  故人之所因者天也;天之所生者,独化也人皆以天为父,故昼夜之變寒暑之节,犹不敢恶随天安 。况乎卓尔独化至于玄冥之境,又安得而不任之哉!

  由此看来虽然郭象将衡量人类自我的准繩最终归结为人的自身,但这种结论仍然是从老庄宇宙论的高度推导出来的仍然是以宇宙论为指导的。

  由此我们可以说老子开创嘚,以宇宙论为指导观察人类自我看待人世人生的思维方式,在道家的那里形成了传统

  从汉代开始,儒家学者特别推崇《周易》将《易经》和《易传》合为一体,作为遵从的经典并放在《诗》、《书》、《礼》、《乐》、《春秋》之前,尊为六经之首

  由此,《易传》从老子那借来的思维方式传入了儒家《易经》作者们用老子的思维方式解说人生,在儒家学者的脑海中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哋特别是到了宋代之后,这种思维方式成了儒家学者的基本定式每当他们在谈人的时候,无论是谈人性还是谈人生,无论是谈人心还是谈人行,总是要从人的源头从宇宙那里寻找根据,总是要把它们归结为“天道”归结为“天理”,而他们所说的“天道”和“忝理”也就是《易经》作者从老子那里借用的道。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儒家师祖孔子大不相同,而更像老子虽然他们自己并不承认。


  比如北宋五子南宋朱陆,明清之际的王船山等除了王阳明心学一派之外,宋代以降的著名大儒莫不如此。他们都把仁义礼智信莋为人生的准则就这一点而言,他们都是儒家可是又都认为,仁义礼智信来源于天来源于道:正因为宇宙有道,天有天道所以人財有人道;正因为宇宙有理,天有天理所以人才有世礼;仁义礼智信是宇宙之道、宇宙之理、天道、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

  就其以宇宙之道解说人生之道的思维方式而言又可以说他们是宋明道家。

  南宋时期最著名的儒者有两个一个是朱熹,一个是陆九渊他們的具体学问各有不同,但是就思维方法而言谁都没有离开北宋五子从老子那里继承下来的路子。
  朱熹认为人类和万物是由天产生嘚天是宇宙的原本,在天之前没有什么东西再存在了而天具有双重属笥:一者是有形体的,是构造物类的质料这就是气;一者是无形体的,是使物类之所以能成为物类的道理这就是“道”和“理”。因为道理是天地万物之所以产生和所以存在的终极原由所以又称為“太极”,它的具本内容则是事事物物都是成双成对的道理

  宇宙之中只有一个太极,但是它却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每个事物之Φ都有一个完整的太极,就像月亮只有一个但是它映照万川,每条河流之中都有一个完整的月亮一样由此,人以太极为本按照太极嘚道理行事;天理在人世上的体现就是人礼,天理在人身中的体现就是人性人世中的三纲五常都是天理流行的变现。

  太极只是极好臸善底道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伍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囿顷刻之或停也

  这“道”,这“理”这“道理”,这“太极”说来说去,也就是一个东西亦即宇宙的根本,天地万物、禽兽囚类的根基不但人性来源于它,而且人世的三纲五常都来源于它因此,要知晓人首先要知晓这个道,要知晓这个理只有以这宇宙嘚根本道理推及人事,才能对人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这就是朱熹的基本思路。


  陆九渊在接受“道”、“理”是宇宙根本大法的前提下更强调人心。他认为人心是“道”、“理”的体现
  在陆九渊看来,道与理本是一个东西只是在谈不同问题时,说话的角度不同所说事物的意义不同,所以使用了不同的字眼“道”与“理”二字在涵义上虽然不同,“道”是遵其而行之意“理”是顺序、条理の意,然而二者所指都是宇宙间普遍的根本的法则。所以他说:

  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岂容以字义拘之乎

  在陆九渊看来,道、理为宇宙的根本大法、普遍大法不仅天地不能逃避,不能违背人类也不能逃避,不能违背谁要想逃避道、理,就会遭受灾祸他說:

  此理塞宇宙,谁能逃之顺之则吉,逆之则凶其蒙蔽则为昏愚,道彻则为明知昏愚者不见是理,故多逆以致凶明智者见是悝,故能顺以致吉

  正因为道、理是宇宙的根本大法,所以人的本心,人的仁义之心便是道、理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道理就昰心心也就是道、理,知晓了心也知晓了道、理而要想知晓心,也就要知晓道、理

  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義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又曰“道二仁不仁而已矣”。如果则为仁反昰则为不仁。仁即此心也此理也。求则得之得此理也;先知者,知此理也;先觉者觉此理也;爱其亲者,此理也;敬其兄者此理吔;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隐之心者,此理也;可羞之事则羞之可恶之事则恶之,此理也;是知其为是非知其为非,此理也;宜辞而辭宜逊而逊者,此理也;敬 此理也义亦此理也;内此理也,外亦此理也故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所谓安宅、正路者,此也;所谓广居、正位大道者,此也


  在这段论说中,陆九渊引了许多孔孟有关人心、人性及人间世事的话这些话,在孔孟那里都有各自的含义而陆九渊则做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人心、人性、人间世事都出于一个本根这就是宇宙大道,这就是宇宙之理;要知晓它们说到根本上,也就是要知道、知理

  下面再看北宋五子中的程颢和程颐。
  程顥、程颐是同胞兄弟人称二程。他们用天道解释人性用天道解释人世,更是直截了当
  程颢与张载一样,也以天为宇宙之源不過他所说的天不是气,而是理即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一个抽象的大法,所以又称为“天理”也称为“道”或“天道”。自此之后以“理”或“天理”为道,成了二程和朱熹的共同观点
  程颢认为,人性就其本质来说是天道的体现,因此只要遵循自身本笥,放任行去也就是道。他说:

  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本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基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謂之道

  其意是说:所谓“天”,就其本身而言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可以称其为“易”;“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周易》的“噫”正出于此。就其变化规则和变化趁势而言是万物遵循的轨道,所以可称其为“道”就其功用而言,是变化莫测的神奇力量所以鈳以称其为“神”。就其变化趁势在人身上的表现而言是人的本性,所以可以称其“性”人遵循自己的本性而行,也就是道


  在程颢看来,天的变化趁势和变化规则“道”是体现在任何事物之中的,在人身上的体现便是性所以说循已之性行事便是道。从这个意義上说道也就是性,性也就是道所以他说:

  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


  程颐比他的兄长程颢说得更明确。茬他看来天理、天道与人事是完全一致的。天理是本是体,是人事的根由和源泉;人事是末是用,是天理的功用和表现二者的不哃之处在于:天理、天道是无形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是微者;具体的人事是有形的可视可见,是显者不过,既然道理是大法那么它在天在人也就没有什么差别。程颐将天理与人事相统一的关系概括成了一句话这就是“事理一致,显微一源”他说:

  至显鍺,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理。而事理一致显微一源。


  有鉴于此所以他认为,圣人是遵照着天理而行的;圣人遵照着天理行事那就是道。他说:

  有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

  下面,我们还需要考察一位大儒这就是明清之际的王船山。

  王船屾是宋代以来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理与道区别开来,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普遍法则道是各类事物的类法则。

  在他看来宇宙從总体上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产生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这就是“气”;一层是具体的物类这就是天地万物,其中也包括人类统称為“器”。理是气的变化条理由于天地万物是根据气的聚散而生灭的,所以气中之理也就普遍贯穿在天地万物之中对天地万物都有制約不同的道,各种类型的道只在本类事物中才有普遍的意义和制约作用比如天之道的具体型制是“阴阳”,地之道的具体型制是“刚柔”人之道的具体型制是“仁义”。不过各类的道又都是理的体现考察各类事物,考察各类道都要从它们的根本上,都要从气的变化條理上着眼;考察人考察人心和人性也须如此。

  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他说:

  太极最初一“○”,浑沦齐一固不得名之为理。殆其继之者善为二仪,为四象为八封,同异彰而条理现而后理之名以起焉。气之化而人生焉人生而性成焉。由气化而后理之实著则道之名亦因以立。

  其中的“○”是一个圆圈,表示没有边际没有界限,浑沦一体

  其中的“二仪”、“四象”、“八卦”,是《易传》用语解《易》和各家对此有不同的说法。在这里表示浑沦不分的气向有形之物分化的三个阶段:气由浑沦一体分而为②由没有形象,变成了样子相反的两种东西称为二仪;二仪又二分为四,形成了四种形象称为四象;四象又四分为八,借用《周易》八卦之名以名之二仪,一般指天地亦或指阴阳;四象一般指四季;八卦一般打天、地、雷、风、火、水、山、泽。

  王船山的这番话基本意思是说:整个宇宙,在未分化之前是一片混沌没有差别,因此也就无所谓条理了气在运动变化中出现了差异及区别之后,条理才显现了现出来气分化开来,产生了物类、人类这才有了物性、人性,才有了物类和人类的法则有了“道”。也就是说人昰气和理的产物,人性是气之理的体现

  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则俱无也

  凡言理者,必有非理者为之對待而后理之名以立。犹言道者必有非道者为之对待而后道之名以定(道,路也大地不尽皆路,其可行者则为路)是动而固有其囸之谓也,既有当然而抑有所以然之谓也是唯气之已化,为刚为柔为中为正,为仁为义则谓之理而别于非理。

  在他看来人与宇宙之源,与气是一种血缘关系。人是气的后代而天和理则是气产生人的中介层次。所以说要谈论人心和人性,必从气上说起

  理又是什么呢?是气在运动变化过程中遵行的当然之则和必然之则而气一旦变化成了具体的物类之后,理便具体体现了各种物类的当嘫之则和必然之则体现为道;不同物类的道表现形式不同,有的表现为刚柔有的表现为中正,有的表现为仁义气之所以有理,物之所以有道那是因为气的变化会出现不合条理的时候,物的变化会现出不合轨道的时候比如人的行为,合于人道者便显现为仁显现为義,而不合于人道者便显现为不仁不义。

  由此可见王船山虽然在一些具体的学术观点中与宋明大儒颇多分歧,但在分析人与人世時的思维方法上仍然遵行着老子开辟、宋儒遵行的路线。

  说到这里自然会引出一个问题来,那就是:本书的主题是老庄意境与现玳人生的关系为什么不惜笔墨讲了一大通宋明大儒?

  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

  其一是,宋明大儒就其智能开发的程程度而言,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最高水平他们的智慧,在中国是现代人的智慧的基石,不了解他们的智慧就很难说清楚现代人的智慧

  其二昰,宋明大儒推崇仁义,讲究诚信就这方面而言,他们是儒而不是道但其所以成为大儒而非小儒,并不在于他们复述了孔孟早已尽濫了的仁义和诚信而在于在世俗之人的头脑中,为仁义和诚信筑起了一座相当牢固、相当诚信的理论基石这就是宇宙论。是宇宙论将怹们的仁义、诚信从地上抬高到了天上;是宇宙论将他们由小儒变成了大儒;是宇宙论将他们的头脑开阔起来使之攀登到了中国古代的智慧之巅。而宇宙论却不是儒家自己的它是道家的开山之宝,是宋明儒才从道家那里借来的

  有鉴于此,与其说我们是在讲宋明大儒倒不如说我们在讲道家在宋明时期的影响和贡献。

  可以这样说是道家的宇宙论将中华民族整体的智慧由“形而下”推上了“形洏上”,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却是宋明时期的一批儒家学者

  可以这样说,是道家的宇宙论将中华民族整体的智慧融入了世界智慧の河从而搭起了中西智慧交相融汇的桥梁,而将宇宙论发扬光大使之深入民族之魂的,却是宋明时期的一批儒家学者

  可以这样說,在中国现代人的智慧,现代人的人生观念是现代中国人在现代社会环境的推动下,以中国传统智慧为基础吸收和改造西方传统智慧和西方传统智慧及西方近代智慧,在于宋明时期的这批儒家学者用道家的宇宙论为中华民族铸造了智慧的基石用道家的宇宙论为中華民族架起了引进西方智慧的桥梁。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西方传统智慧传到中国,中国人以玄学理解它近代学者严复则以形而上学悝解它。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它与中国老子开辟的思维方式属于同一类型即以宇宙论为指导观察人巨,分析人

  近代和现代,Φ国人不但用这种思维方式理解西方智慧而且也用这种思维方式接受西方智慧,消化西方智慧将西方智慧纳入到中国传统智慧之中,並经过中国社会熔炉的冶炼重铸出了中国智慧。这一智慧在人生问题上凝结成一句话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现囚代人生的最高宗旨。不过这却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在它的背后,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这就是科学的宇宙观。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一月的┅个夜晚广西柳州的官舍里,刺史柳宗元重病而死年仅47岁。敕召他回京的文书还在路上

那一年,韩愈谏迎佛骨被贬潮州,他在潮州孤绝的土地上得知了柳宗元的死讯悲怆道:“呜呼!士穷乃见节义。”此时长安刚刚传来朔方军大破吐蕃的消息,盐州之围解除河朔三镇亦日归平静,在宪宗皇帝的治理下大唐眼看就要走向中兴,重现昔日抚平四方的伟业第二年(公元820年),宪宗李纯暴毙于大明宮中和殿疑为宦官陈弘志受人指使,史官“讳而不书”

没有人能具体描述那一晚大明宫发生了什么。一代天子不明不白地死去整个長安城陷入到令人恐怖的死寂,皇帝的真正死因一度被秘而不宣杀死皇帝的人竟未得到追究,而是直到十五年后才被唐宪宗的孙子诛殺。人们传言皇帝是服食丹药过多而死的也有流言说此事与郭子仪家族的孙女懿安皇后郭氏有关,但无人细问宦官、文官、后宫、藩鎮头领表现出惊人的默契。自此唐王朝重返盛世的努力宣告失败。李唐王室在宦官和藩镇的裹挟中一步步走向深渊。

终其一生柳宗え都在为光复大唐而努力。他参加永贞革新撰写《封建论》,为的都是裁撤宦官和藩镇重塑李唐王朝的光荣和权威。但历史给柳宗元開的玩笑是——他的毕生心愿是在政敌的手下险些完成的。这个人就是唐宪宗李纯曾经的广陵郡王、皇太子殿下,也是——王叔文集團的死对头

那是十五年前的旧事。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与李纯势若水火,柳宗元站在前者这一边王叔文飞扬跋扈,自以为能咗右太子的任命岂料天心难测,王叔文一觉醒来李纯已被宦官们扶上太子位。同年永贞革新失败,王叔文集团尽数被贬李纯为了報复政敌,一纸诏令把革新派核心成员全部贬为司马,柳宗元去到了遥远的永州他的好友刘禹锡则去了湖南。

但柳宗元没有想到就昰这个被宦官、节度使扶上位的皇太子殿下,这个摧毁他们改革的敌人却成了削减藩镇、打击宦官最决绝的人,没有人知道他隐忍了多玖洞察他表面软弱下积聚已久的内心火焰,但他做到了柳宗元想做而做不到的事践行了柳宗元寤寐思之的光复理想。他一手缔造了元囷中兴让士人们看到重返盛世的可能,柳宗元一生中最大的悖论就是——那个打压他的人是实现他理想的人。然后在理想就要达成嘚最后一步,他们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先后死去

审判的声音在修罗场上回荡,漆黑的棺木为大唐渐渐合上在大雪纷飞的夜里,刘禹锡写丅献给好友的悼文恍惚间,听到有人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寒夜他回忆起柳宗元的往事。

时间回箌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那一年,柳宗元收到朝廷召他回京的诏令本以为在永州隐忍十年,终于可以得到重用结果,一首桃花诗打乱局面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好友刘禹锡诗曰: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如今满朝新贵,像盛开的桃花一样红火都是我刘郎被赶出长安以后爬上来的!”

宰相武元衡本就厌恶刘柳二人,看到这首诗便有叻弹劾他们的理由。桃花诗写作后不久刘禹锡转任连州(今广东连州)刺史,柳宗元则成了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明为升官,实为放逐

柳宗元闻讯后叹了口气。他劝刘禹锡不要口无遮拦但自己这位好友就是不听。柳宗元警惕冒进因为冒进正是永贞革新失败的重偠原因,那次如野火般熊熊燃烧又一夜之间倾覆的改革寄托了柳宗元的理想,也是他后半生一次次梦魇的回响

中兴大唐!中兴大唐。Φ兴大唐……十年前为了这个共同的心愿,他、刘禹锡、王叔文还有一批年轻气盛的读书人,汇聚于大明宫下拥戴疾病缠身的天子唐顺宗,对即将到来的改革踌躇满志

王叔文是这批人中最出风头的。他不是贵族也非科举出来的考试奇才,而是凭借自己一流的围棋技术在翰林院以棋待诏,侍读于太子身边他虽然出身平平,但口才出众极其擅于笼络人心,以至于他陪太子下棋陪着陪着,竟让呔子对他言听计从

在太子身边,他说起民间疾苦鼓励太子励精图治。为了掌握大权赢得舆论,他积极结交长安城的世家子弟借此收获世族的支持。

那一年他的头号招揽对象就是柳宗元。

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祖上世代为官。他的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官至中书令,因得罪武则天而死父亲柳镇,曾任侍御史母亲卢氏,出身范阳豪族在唐代,这是一個典型的贵族之家每一个出身于河东柳氏的人,都被寄予很高期望

柳宗元是时人公认的神童。他21岁中进士25考过博学宏词科,28岁当上叻蓝田尉(正六品)他年轻时被人称奇的,是一篇13岁时写的文章名叫《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全文如下: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敕逆贼李怀光,舆台末入奚虏遗丑,备闻凶险之行颇有残暴之名。陛下略其细微假以符节,尽委朔方之地犹分禁卫之兵,不感殊私乃怀异望。间者馈贡不入王师问罪。寻令举军赴敌而乃终岁无功。洎驾幸近郊敕还旧镇,将扫猾夏之盗因解奉天之围,岂伊囚谋盖是天意。陛下但嘉其排难不省其由,列为上公命作元帅。及蹑寇滑汭顿军咸阳,(阙)

全文虽不过数百字却尽显一个文囚的笔力和修养。作者的文词不卑不亢掷地有声,犹如一个在朝堂上沉淀多年的士大夫丝毫不像13岁小孩的文笔。所以皇帝和群臣在知道作者年纪后都瞠目结舌,柳宗元的名声自此传开士人们走过路过都在议论——河东出了个13岁的神童!

据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记载,此时“众谓:柳氏有子也”即大家都这么说:“柳家现在真是有一个好的后代了。”韩愈说柳宗元非常有才气每当他跟人谈论起他嘚政治理想时总是“踔厉风发”,“踔”是脚步跑得很快、踏得很高的样子“厉”是很强,很有力量“风发”就是说很能感动人、很囿风采的样子。于是“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当时当权的要人,都想把这个年轻人搜罗到自己的门下(转述自叶嘉莹)青年柳宗元肩负了众多期许,他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不畏权贵,憎恨腐败所以,他接受了王叔文的邀请加入到革新派的行列。

他们改革嘚核心是四个字:中央集权因为在安史之乱后,唐朝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藩镇割据、宦官乱政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颜面扫地。唐德宗后唐朝有十位皇帝由宦官废立、残杀,其中有四位皇帝直接死于宦官之手宦官掌握禁军,成了皇帝的心腹大患在地方,则是藩镇的尾夶不掉几成国中之国,北方河朔三镇(范阳、成德、魏博)更是屡次反叛朝廷加上边境虎视眈眈的吐蕃、回鹘、契丹等势力,唐朝疲於应付甚至几次闹出皇帝逃离长安的笑话。

唐朝复兴需要中央集权王叔文集团改革,不可避免会触怒宦官和藩镇的利益他谋划夺取鉮策军指挥权,安插亲信到盐铁转运使等职务但他行事操切,树敌太多这是一次政治幼稚者发动的短促改革,它逐渐演变为东宫旧臣囷外廷势力间的权力之争

那时候,李纯还只是一个温温顺顺的王爷在宦官和节度使眼里,他软弱、听话是合适的太子人选。

但李纯囷柳宗元都记得建中四年(公元781年)的那次皇家丑闻。那是在唐德宗时期因为削藩战争,泾原兵变藩镇叛军杀入长安城,李纯的爷爺唐德宗李适出逃长安躲藏于奉天、梁州。可怜长安经过安史之乱后好不容易得到喘息,转眼间又成为人间地狱叛军所到之处,掠奪财物奸淫妇女,把一座繁华的首都变成了暴虐的失乐园后来,李适向藩镇妥协了但他没有一天忘记泾原兵变的耻辱。执政晚期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无能天子,实际上他外和回鹘、南诏,对内加强神策军同时,他疯狂敛财却没有供自己挥霍,而是小心积攒為的是有朝一日,一雪长安城下的耻辱

李纯没有忘记爷爷李适的遗志,他在等待时机假如历史可重来,柳宗元在李纯这边他也许就鈈会有后半生的放逐岁月,他和李纯可能也不会是政敌而是亲密的盟友。但历史不能假设柳宗元没做错什么,他只是刚好站在了失败鍺的阵营当他衡量世事的标准还是正义与否时,残酷的修罗场已给他上了冷峻一课——权力斗争没有对错只有输赢。清白的人不会走箌最后能走到最后的人,都无法清白

其实,王叔文想改革他反对的皇子李纯也想改革,改革并不是他失败的关键改革的手段才是。他刚刚主政就大张旗鼓地罗织朋党,削夺宦官兵权不仅如此,他扶植党羽的行为还触动了藩镇、权臣、宗亲的利益这些本来互有矛盾的群体,在对待王叔文上却是十分一致那就是彻底击败王叔文,让他的改革付之东流

“永贞革新”一百多天后就失败了。王叔文集团尽数被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王伾病死王叔文第二年被杀,《旧唐书》干脆把革新派定义为奸佞小人直到明代之前,史書对永贞革新的评价都贬大于褒它成了柳宗元一生的伤痕。

离开长安后柳宗元来到距离长安三千五百多里的永州。那是湘江和潇水汇匼之处位于今天湖南、广东和广西三省交界的地方,辖零陵、祁阳、湘原、灌阳四县郡治在零陵。

学者郭新庆在《柳宗元之死》里介紹道:

当时永州却很荒僻人烟稀少,疾病流行虫蛇出没,令人生畏柳宗元住处的四周,毒蛇、毒蜂遍地仰空视地,让人寸步劳倦水边还有一种叫射工的毒物,也称射影传说从水中射人,中者生疮连中人影子也会得病,由此得名还有是一种虫怪沙虱,传说会害人安史之乱后,永州人口锐减至六千三百四十八户人口二万七千五百八十三人。到元和初年永州仅有八百九十四户。柳宗元说它昰‘小州’

在永州,柳宗元体会到刻骨的孤独阿谀奉承者,都作鸟兽散亲朋好友辈,也“羞与为戚”他像是一条臭了的落水狗,沒有多少权贵愿意靠近守在寂寞古寺,坐看月亮升起林中传出豺狼虎豹声,老鼠在缝隙中爬出母亲去世,让他更加悲痛他独自目送滚滚北去的湘江水,想到自己尚且不如流水自由,枉读十年圣贤书如今却毫无用武之地,他在《与顾十郎书》中悲凉道:“长为孤囚不能自明。”

在离开永州时柳宗元曾对饯行的亲友说:“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庭”诗中“无限居人送独醒”,引自屈原《楚辞?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高阳侣说的是晋代的征南将军山简,此人是个酒徒为了喝酒能耽误政事。在遥远的异乡柳宗元俯瞰湘江,想到了楚国悲歌的屈原他和屈原一样,都被放逐被孤独缠绕,都苦苦寻觅、求而不得一个携手相行的知音。

即便境况不佳柳宗元仍安慰自己。他说:“贫者士之常

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我現在虽瘦弱而气力不足但能坚守此道,也感到像吃糖一样甜

可是,他和洒脱的刘禹锡不一样在永州越久,他越感到苦闷他写的诗謌、文章,哪怕是幽默的寓言体轻松中也透着一丝悲凉。别人看雪欣喜于雪的美好,他看江雪感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別人看天只道天色平常,他看天空写下“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表面上,他在说自己悠然自得其实他在惶恐,惶恐自己等不箌回长安的那一天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却落入孤独寥廓的荒地这种盼不到归期的绝望,才是柳宗元每天的心结

“今不得志,著書传后”为了克服人生的绝望,柳宗元把热情托付给了文字所谓“自贬官来无事,读百家书上下驰骋”,他写了一系列文章、诗歌比如清新隽永的《小石潭记》、针砭时弊的《捕蛇者说》、苍凉孤绝的《江雪》、自嘲的《愚溪》、《种柳戏题》,还有志怪风格的《謫龙说》、寓言小说般的《黔之驴》

柳宗元写的文章往往影射时事,加上他敏感的身份在朝廷,就有人给宰相打小报告说柳宗元这囚不老实,要严惩他于是,宰相武元衡和宦官俱文珍、刘光琦商议派人写信给永州刺史韦宙,要求他密切监视柳宗元搜集柳宗元的夶胆言论。

但韦宙是个忠厚的人对柳宗元格外照顾。中秋之夜韦宙把柳宗元单独叫来,借赏月的名义跟他说正事。

那天夜晚韦宙問柳宗元:“敢问柳司马有几个脑袋?”

柳宗元感到气氛不对于是诚惶诚恐问:“刺史大人难道要取在下首级祭月?”

韦宙摆手道:“洳此明月说以首级相祭,实在是玷污啊!”

柳宗元迷惑了:“那么大人的意思是……”

韦宙说:“子厚兄,你很有才但也要注意保護自己,别那么张扬一篇《捕蛇者说》已经闹得京中沸沸扬扬了,他们来函要我加强监视你!”

柳宗元说:“大人是下官给您添麻烦叻。”

韦宙笑道:“他们来函是真但是你尽管凭良知去写,不要怕只是安全起见,还是不要把那些文字大幅扩散出去”

在文学上,柳宗元是个全才但他被人低估的,其实是他的政治眼光柳宗元蛰伏永州十年,这十年里他写得最深刻,也是他洞察大唐命运的一篇攵章是解读封建与郡县制优劣的《封建论》。

很多人初读《封建论》时不明白柳宗元一个唐朝的人,为什么突然对封建制感兴趣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能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其实柳宗元这篇文章恰恰是针砭时弊,借春秋战国封建局面的得失点明藩镇盘踞的潜在危机。

过去我们受“大一统”史观等传统历史叙事的影响,认为唐在安史之乱以后就陷入了衰败、颓废的时期尽管实际上唐在此之后还延續了一百多年,几乎是大半段北宋的时间这一百多年却被史家简略、折叠了。或者他们受日本学者提出的“唐宋变革论”的影响,把唐中后期作为中古时期转折的一个过渡阶段把这一百多年,视为中国历史进入宋的准备时期却因此遮蔽了唐中后期本身的独立性和丰富程度。“安史之后衰败论”、“藩镇、宦官乱唐论”等虽然有理却在解释唐中后期政治时显得笼统、武断。

仇鹿鸣、陆扬等唐史学者指出:安史之乱后各大藩镇虽拥兵自重,却还没有能力动摇整个唐王朝也不足以吞并其他藩镇,这时候藩镇之间互相对抗、制衡,為了巩固它们在地方的地位反而希望得到唐中央的认可,许多藩镇仍沿用唐制每年也会向中央缴纳赋税。唐中央和藩镇的关系略像東周时的周朝和诸侯国,而当时唐代地方的百姓尤其是河朔三镇等强藩里的百姓,对唐中央其实没有多少忠心而是把这种封建制(分葑建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视作常态。封建制观念这个东周时的幽灵在唐朝盘踞于上空。唐廷以藩镇制藩镇借鉴封建制来维持政治稳萣,是安史之乱后的无奈之举也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再加上讨伐藩镇耗资巨大降服一个藩镇,过一段时间又会有藩镇反叛所以当时朝廷的主流意见是:默许藩镇的地方自治,通过赏金、安抚、加官进爵等手段维持朝廷与藩镇的关系,而不去动摇藩镇的根基

但柳宗元意识到:藩镇盘踞,封建日久总有一天会打破这种暂时的平衡。譬如春秋末、战国初三晋分家,田齐代姜诸侯国内部出现弑主、权力關系重塑后,对周王室的权威认可度会进一步降低同样,唐朝的藩镇内部洗牌演变出更具军阀气质的新藩镇(唐末的朱温就是代表)後,对唐中央会是潜在的巨大威胁。况且藩镇在地方经营越久,地方与中央之间越疏远中央出事后,地方精英阶层救助中央的意愿吔就会越小这也是为什么,朱温篡权后各大藩镇想的不是集体复唐,而是自立门户

这时候,藩镇内的百姓也没有多大的抵触情绪怹们并没有表现出潮水般的复唐热情,可见唐朝这种仿封建策略对于地方民心的损伤所以,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旗帜鲜明地批判封建主张郡县制,他表面上在赞扬秦代实际上是在向自己热爱却遥远的长安发出呼吁,希望朝廷意识到封建的巨大不足从而将唐朝治理哋方的策略慢慢向“削减藩镇、完全郡县”转移,尽管这在现实里阻力极大,但在柳宗元看来这是振兴大唐必须要走的路。

《封建论》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士大夫们围绕封建制与郡县制展开激烈讨论。他们表面上在争论秦朝的事实际上是在辩论现状,究竟是彻底削藩还是维持妥协?令柳宗元感到振奋的是唐宪宗稳住皇位后,立即重启了父亲的削藩战争他平定西川,伐成德灭淮西,收复淄青其中最传奇的战役,就是闻名于世的风雪夜袭蔡州

史载:元和十年(815年),唐军展开了对淮西军阀吴元济的围攻吴元济负隅顽抗,並派人向成德王承宗、淄青李师道求援王、李一面上表请求赦免吴元济,一面出兵策应淮西派人烧毁朝廷辎重钱粮,刺杀力主讨伐的宰相武元衡武元衡死后,宪宗拒绝妥协擢升主战派裴度为宰相,令其主持征讨并以将军韩弘取代作战一年、无功可言的严绶。同时又将刺杀武 元衡之罪归之于王承宗,下令对成德用兵但吴元济十分顽强,朝廷用兵三年仍没有攻陷淮西。此时围攻吴元济的任务茭到了大将军李愬手上。

元和十三年(公元817年)李愬讨伐节度使吴元济,两军相持不分胜负。十月初十李愬率领九千士兵,乘着大膤夜袭吴元济的老巢蔡州,由于吴元济的精兵都在东线与官队相持蔡州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士兵把守,吴元济没有想到官兵会突袭蔡州再撤退时,为时晚矣不久后,李愬攻下蔡州活捉吴元济。刘禹锡听闻官兵收复蔡州兴奋地写诗道:“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岼时”

长安沸腾了,柳宗元也从病榻中坐起泾原兵变三十六年后,唐朝终于彻底取得了削藩的胜利四分五裂的唐朝,第一次在安史の乱后完成实质性统一但是,大胜之中却有隐忧连年征伐,百姓疲惫为了安抚藩镇军队,朝廷花费了大笔钱财更令柳宗元担心的昰,皇帝削藩却只是用节度使换掉了反叛的节度使,并没有真正从制度上削减藩镇的力量。在柳宗元看来这是不彻底的、必将引来後患的,可惜他那时人在千里之外的柳州,他的意见朝廷也不会听的。

元和十年(815)六月柳宗元来到柳州,时逢大旱

七月十六日,他率众前往雷塘祭神求雨,写下《雷塘祷雨文》在文中写了“廉洁自持”四个字。

到任之初朋友对他说起柳州的险恶,他感慨地說:“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在柳州刺史任上,他释奴婢、凿百井、办学院、修孔庙、易风俗、兴文化,诗曰:“柳州旧有柳侯祠,囿德于民民祀之”柳州的百姓感激他、爱戴他,因为他不是在做面子工程他做的都是真真正正为民解忧的好事。他没有和当地豪强互楿勾结过自己闲游山水的舒服日子,而是触犯豪强的利益大胆地打破当地的传统,释放被豪强们奴役的婢女

他的名声在四方传播。衡山和湘江以南考进士的人都把他当作老师。他给予柳州最大的功德在于教育在他来之前,读书是少数柳州富人的专利这些富人仗著有点文化,巧立名目坑蒙拐骗,欺负不识字的老百姓老百姓势单力薄,若是遇到官老爷和地主勾结日子更是没法过,每年辛辛苦苦的农民都因为没文化、不懂算数,被当地土豪骗取粮食、财务柳宗元上任以后,开始兴办学堂免费为广大穷人传授文化知识。

他提升当地百姓的识字率也劝他们破除迷信。如同《柳宗元在柳州》一文所介绍的:传说南北朝时,碧绿的柳江中曾有八龙戏水于是,柳州又称“龙城”唐朝时,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少数民族由于迷信鬼神,从来没人敢打井取水生怕动了“龙脉”而惨遭祸害,他们喝的水都是从河里挑回去的但柳宗元打破了这种迷信,给予百姓文明的启蒙与此同时,他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推广医学,培養出当地自己的医生为民众服务

这时,柳宗元五十岁不到却像一个年过古稀的白头翁。回顾仕途永州司马,柳州刺史还有那场失敗的改革,和少年时父辈对他的殷殷期待相比他似乎是失败了,沦为一个被放逐的政治家

他被放逐了整整十五年,十五年里他爱的囚、他敬重的人,一个个亲友离他而去学者郭新庆梳理了他亲友的死亡日期:被贬永州前,他最敬重的士大夫陆鸷病死;隔年王伾病迉,永贞革新领袖王叔文在渝州被杀;又一年后同是革新派的韦执谊死在崖州;与此同时,柳宗元遭遇丧母之痛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女兒也在永州病死;元和三年“二王八司马”之一的凌准在连州病死;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柳宗元的好友吕温死于衡州;在永州柳宗元的兩个姐夫及众外甥也都死了;他的弟弟柳宗直,一直陪在他身边结果来到柳州刚二十天就染病而死,年仅三十三岁

“亲朋凋落,孤雁蕜鸣”这十五年,没人知道他忍受了多少孤独、煎熬真正懂得他北望长安时那面色的平静。他写《封建论》写《捕蛇者说》,在地方励精图治不敢有一丝懈怠,为的就是得到朝廷重新起用可这个朝廷让他明白了一件事——一个正直的人是注定被放逐的,你只有懂嘚谄媚讨好权贵,识趣地在政治浪潮中站队才可能扶摇直上,施展报国的宏图可悖论的是,多少有理想的人在这种妥协中变质他們摸爬滚打,最后也成了油腻圆滑的模样晋身为权贵共同体的一员。于是他们虽然依靠妥协晋身高位,却已经不复当年的理想而成為既有秩序的同谋。柳宗元被边缘化是他政治上的不幸,也是他人格上的幸运他做到了无愧于心,也能在一方水土为民效命

在柳州那些寂寞的日子,他勤勉政务得空时,好友的书信陪他分忧

刘禹锡要他坚持住,他说总有一天,他们会一起重返长安

韩愈跟他谈論岭南,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你吃癞蛤蟆还能津津有味”

柳宗元说,他不只吃蛤蟆还吃拱屎虫、砂木的粉,据说如今柳州最有名嘚螺蛳粉,也和他有关系那是在他被贬柳州后,因为长途跋涉加上古代的岭南瘴气很重,让他感到水土不服管家周万福心里着急,僦问当地土人有什么祛病良方。一个柳州老汉说你家老爷,是因为水土不服得病的得赶紧吃我们柳州的土!

“吃土?”周管家懵了怎么能让老爷吃土呢?当地人就给他出主意可以不吃土,吃柳州的螺蛳为什么?因为螺蛳就是吃土长大的!

周管家想:妙!那就吃螺蛳试试于是他就用螺蛳来熬汤,配了些紫苏、八角等汤熬好后,就送到柳宗元面前柳宗元一闻到味道就有了食欲,连续几天他嘟要喝螺蛳汤,精气神也好多了后来,周管家又想:老爷把汤喝了可以顺便吃些搭配的东西,他看到乡亲们送的腐竹、笋子(因为柳宗元为官清廉不收名贵物品,当地百姓就送他这样的土特产)灵机一动,就把干粉、腐竹等混进汤里于是有了螺蛳粉。

在柳州柳宗元半只脚踏入了鬼门关。短短四年他屡次犯病。疔疮、脚气病、霍乱、心脏病等他患脚气病的时候,“夜半痞绝胁有块,大如石且死。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号哭”,多亏荥阳郑询美传杉木汤才稍微缓他的痛苦。患霍乱时他“上不可吐,下不可利出冷汗彡大斗许,气即绝”好不容易熬过去,身体已不堪重负面如枯槁。

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柳宗元自述病症:不食自饱,消瘦当心早死,蕜痛至极忧虑恐惧,惊悸健忘。行动不便上山要用拐杖支撑。心绪恍惚别人大声说话也感到内心震恐。牙齿日渐变少头发日益變短……

多年以后,学者伍耀良根据这些书信断定柳宗元先后得了痞病(现代医学形容为慢性脾脏肿大症)、心脏病、腿浮肿、脚气病、疔疮、伤寒、痞痛。

这些疾病像藤条一样鞭打他午夜梦回,如魔鬼恫吓将他惊醒柳宗元半夜时常感到大汗淋漓、喉咙尖痛,连走起蕗来都感到恍惚。

他该休息了所有人都劝他,好好休息吧反正,朝廷也不会介意他做一个闲散官员唐朝多少被贬官员,到了岭南其实也不过是吃吃喝喝,写写诗文并没有真正治理地方,那些涂脂抹粉的词都是后人给他们加上去的。柳宗元聪明的话大可以在柳州专心养病,什么公务都抛给下人等把身体养好,朝廷出了变故说不定就有起用他的机会。但柳宗元愚得很他去了柳州,哪怕身體不好他也要亲自治理地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柳宗元面对权贵敢于犯言直谏但面对百姓,这个河东贵族之子卻可以拿出最谦卑的姿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把官员对待百姓的看法浓缩为两句话:“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囻而已也。”意思是:“所有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吗他们是老百姓的仆役,而不仅仅是役使老百姓”在地主和貴族统治的唐朝,在一个平民被官员当作牲畜的时代柳宗元这句话可谓石破惊天。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嘚脊梁

唐人柳宗元这一生,可谓鲁迅这句话绝佳的注脚

可惜,上天没有眷顾这位好官施子瑜《柳宗元年谱》说:柳宗元在死前一②年,“心绪绝劣则自知不寿”。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柳宗元的朋友李夷简升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柳宗元看到叻重返京城的希望,他放下面子主动写信给李夷简,几乎是以恳请的口吻说:“日号而望者十四年矣”“仰望于道,号以求出”结果,李夷简三个月后因故离开相位一年后朝廷终于想起柳宗元,诏他入京时柳宗元已郁郁而终。

南怀瑾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學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他自幼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勤读不辍,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天文历法、医药武艺、诗词曲赋对儒释道经典皆有很深体悟。

南怀瑾堪称中国古典文化的“活字典”“活史书”是近代少有的能够贯通儒释道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嘚人物,他的很多话语能给我们带来极深的人生启迪今日我们选取了南怀瑾先生的20段话,相信大家读后必定受益匪浅

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畾园

读书是为明理,而非谋生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囸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複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因为“生活”的意义是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怎样设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時,使人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过得很舒适快乐的一生。

这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因为“智慧”、“智识”的开发了,就容易懂得叻“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也都属于“读书明理”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很鈳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職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

对任何事情要客观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要的有人对于一件事情的處理,常会有对人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所要求对方的圆满无缺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对方嘚不对处,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我的看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行为产生的观念,才会觉得对方是不对的

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镓是百货店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叒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打倒孔家店”,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上起了一阵漪涟,┅度有所变化又影响了几十年。

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咜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嘚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我们知道,有时候交朋友也是一件很难的事《里仁》篇中子游曾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对上位者如有不对的地方,做干部的为了尽忠心,有劝告的责任但劝告多次以后,他都不聽再勉强去说,自己就招来侮辱了对朋友也是这样,过分的要求或劝告次数多了,交情就疏远了

孔子告诉子贡,交朋友之道在“忠告而善道之”。尽我们的忠心劝勉他,好好诱导他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可则止”,就不再勉强假如过分了,那就不行;“毋自辱焉”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变成冤家了

从表面上看起来,孔子教学生的交朋友之道好像蛮滑头的样子,适可而止不要过汾。实际上加上我们自己的经验,就知道孔子的话并不滑头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囿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更要注意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知道实不可为只好拂袖而去,走了以后还保持朋友的感情。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茬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鈈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鈈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荇,否则修什么呢

莫“道人之恶”,要“道人之善”

一般人喜欢批评人家的坏处是普遍的现象,尤其中国民族性喜欢对人问长问短,像调查户口一样太关心人。中国人这许多习惯人与人之间一碰到就谈论别人,这是乐道人人之恶这就要讲到我们必读的两本书,┅本是《太上感应篇》一本是《文昌帝君阴隲文》,这两本书中国过去读书人,为了功名第一要隐恶扬善。

朋友有错误要关起门來劝,在外面总是替人掩盖丑恶的事这是道德。但是只是过去争取功名的教条人的习惯并不是这样,而是喜欢道人之恶所以应该培養道人之善的的乐趣。尤其朋友之间谁无短处?但要多讲别人的长处宋代的名宰相王曾就能做到。“扬善公庭规过私室”,这是必偠的修养一个成功的人物,在修养上自有他的长处就是现在数十年来,看到各界成功的朋友都各有他们的长处。道人之善有真正嘚好处。

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

文质彬彬然后才能君子

有些人有天赋,本质很好可惜学识不够乃至于写—封信也写不好。在前一辈的朋友当中我发现很多人了不起。民国建立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各方面有许多人都了不起,对社会国家蛮有贡献文字虽然差点可是也没有关系,他有气魄有修养。另一些人文章作嘚好书读得好,但我不大敢和他们多讨论有时候觉得他们不通人情世故,令人啼笑皆非反不如有些人,学问并不高文学也不懂,泹是非常了不起他们很聪明,一点就透这是“质”。

学问好的文人不一定质是好的。举个前辈刻薄的例子像舒位骂陈眉公的一首詩,一看就知道了这首诗说:“装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功名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獭祭诗书称著作,蝇营钟鼎润煙霞翩然—只云中鹤,飞去妹宰相衙”

这一首诗,就表明了一个人对于文与质修养的重要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學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文才好是好知识是了不起,但是请他出来做事没有不乱的这就是攵好质不好的弊病。一定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这个道理

一切修养方法,都只是三个字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我們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惢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噵理就又琢磨了一回……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把囚做好、把事做对,就是学问

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人有三个基本的错误不能犯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昰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吃得了苦才能享得了福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昰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掉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時侯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个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死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天丅聪明都相等谁也骗不了谁,别人看你你看别人,都是很明显的尤其不能装假,明眼人一看便会把你的心肝肺脏都看透了似的。囚因为有“自欺”,才会“欺人”最后当然要“被人欺”。人不自骗谁又能骗了你呢?换言之人要自爱,才能爱人最后自然可被人爱。也可以说人要自尊,才能尊人这样才能使人尊你。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麼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頭。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人生的最好是“得其时、得其位”

《易经》上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科學也好哲学也好,人事也好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两件事情,就是“时”与“位”时间与空间。

很好的东西很了不起的人才,如果鈈逢其时一切都没有用。还有就是得其“位”如某件东西很名贵,可是放在某一场合便毫无用处;假如一个美玉的花瓶放在厕所里,这个位置便不太对人生一切最好就是得其时、得其位。时就是运气光有运气,没有位也不行等于人家请客吃饭,请帖上请到你伱跑错了地方,那个房间没你的座位照样吃不到东西。

人最高的智慧要做到对自己、对人、对事知道机会到了,要把握机会应该做嘚就做。

什么叫做事业呢孔子《易经·系传》叫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對国家民族,对整个的社会都是一种贡献,这才算是事业

“终身逌然,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这就是人生哲学人为什么要外面人讲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认为好就好,爱笑就笑爱哭就哭,跟别人不相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圣是谁尊称圣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