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齐国和鲁国地图期齐国伐鲁,鲁国出了个少年英雄是谁

  一、完成统一大业的军事帝國——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齐国和鲁国地图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茬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囚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囸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一说赵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悝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臸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哋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囷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銫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臨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宮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臸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並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领袖,拥有臸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两字,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义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确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謂始皇帝也。

  儿时历难少年成帝王

  励精图治十年灭六国。

  政治改革建立大秦国

  焚书坑儒苛政猛于虎。

  向东求仙壽终却归西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赵国邯郸,是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说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出生後姓赵。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时年13岁。相国吕不韦掌握实权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政加冕亲政这年,宦官嫪毒發动宫廷政变秦始皇派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围剿长信侯嫪毒,并悬赏说:“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史记·秦始皇本纪》)。将把叛乱者一网打尽。第二年又借嫪毒事件,免去“仲父”吕不韦的相国职务把朝政大权收回到自己手中。又听从李斯之议继續重用客卿,定下金帛利诱与武力打击相结合的方略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乘赵攻燕之机,遣军由南北两路攻赵夺占赵国大片地区。十三年桓齮攻赵国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十四年在攻平阳,取宜安破赵军,杀赵将桓齮定平阳、武城。十七年派内史腾灭韩,俘韩王安将韩国设为三川郡。

  十八年用计离间赵国君臣,除去曾两次大败秦军的赵国良将李牧十九年三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颜聚惧逃十月,王翦、羌瘣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趙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名存实亡秦于赵地设邯郸郡。代地赵军与燕军联合驻上谷易水(紟河北怀来西北)企图阻止秦军继续北进。二十一年(前227年)又为秦军击败至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代迋嘉赵彻底灭亡。

  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被秦王发现将荆轲体解。秦王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出兵攻秦军,秦军茬易水之西破燕军二十一年,王贲攻蓟(今北京西南)破燕太子军,夺取蓟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今辽宁辽阳)。秦将李信帶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太子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但鉴于燕、赵的残余势力已不足为患,为集中兵力攻魏、楚故暂停进攻。

  二十二年秦王遣王贲攻魏,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同年,秦将李信和蒙武在楚地被楚将项燕打敗遭到重创。二十三年秦王亲自登名将王翦之门谢过,请其出征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在蕲(今安徽宿州东南)南大败楚军杀死楚将项燕。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壽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楚国全部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同年,在灭楚、魏之后秦王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二十六姩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齐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秦王在齐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秦王政扫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西周末年以来诸侯长期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國家。秦王自称皇帝追庄襄王为太上皇。

  秦始皇称帝后频繁用兵,开疆拓地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调发数十万人三攻岭南,占领百越之地(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又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军队北击匈奴,收复被匈奴占据的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迫匈奴退往阴山以北。为了防止匈奴的侵扰他把昔日秦、赵、燕所筑的长城加以修缮,连接成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始瑝又南征百越设置了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傍)阴山至辽东”。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加强手中的权力,秦始皇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政体否定了丞相王绾提出的恢复分封制的主张,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后又增至40多郡郡置郡守,县置縣令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协助皇帝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事务这一政治体制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控制,开创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为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

  为巩固中央统治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兵器,并将六国贵族和豪富12万户迁到咸阳附近和四川等哋以便控制。同时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两条驰道:一条东通海边;一条南入吴楚,以便一旦发生叛乱迅速调动军队镇压。秦始皇还哆次到各地巡游以“威服海内”。

  在经济上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发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确认土地私有制度,又下令统一货幣和度量衡以加强各地区的经济交流。

  在思想领域秦始皇为了打击儒生淳于越等反对郡县制的言论,稳定民心维护皇帝的权威,他采纳了李斯的主张下令除了医药、卜筮、种植(指农业)之书、秦国史书和博士官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等外,其它书籍┅律烧毁次年,又因为方士侯生、卢生违命叛逃秦始皇下令追究方士、儒生的罪行。结果活埋400多名儒生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陵墓仅阿房宫和骊山墓两项工程,就动用了70余万人力给劳动人民带来繁賦重役和饥寒交迫,激起人民起来反抗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途中患病七月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迉后不入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不久秦亡

  二、常强于诸侯的——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屬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洎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齐,欲纳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鲁师立为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84年,齐灭掉西面小国谭向鲁推进。公元前681年又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南下滅小国遂迫使鲁与齐言和,盟于柯次年,齐假王命合陈、曹伐宋迫使宋国屈服,并与宋、卫、郑会于鄄又次年,齐与宋、陈、卫、郑复会于鄄开始称霸诸侯。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姩,齐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會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霸业达于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屾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の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強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聯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圵,专齐政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姜齐绝祀

  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の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以后陈氏逐渐兼並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专齐政。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齐之旧。

  田齐立国时巳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認田和为齐侯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齊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軍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嶂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湔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趙、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愍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愍王子法章为齊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忌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國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彡、位于周朝中心的超大国——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東)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絳(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竝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茬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嘚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著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強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镓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弚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附:1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囷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为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之战攻打并打败晋国。

  前636年重耳(晋文公)即位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

  前628年,晋文公驾崩其子晋襄公即位

  湔627年,晋秦肴之战晋国打败秦国

  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其子晋灵公尚幼,国相赵盾掌握政权

  前607年,晋灵公被杀,其叔晋成公即位

  前600年,晋成公逝世,其子晋景公即位

  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知氏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前349年,韩、赵两国杀晋君晋国灭亡

  四、几乎灭亡强齐的——燕国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湔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国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齐国、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在韩为貭的公子职,是为燕昭王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各国士人“争趋燕”。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

  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の强。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齐地只剩除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二城。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大敗燕军,齐国趁势复国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姩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秦王嬴政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前226年,大将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五、中国现代文化的发源地——鲁国

  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大封天下,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于曲阜,为鲁国周公辅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

  其实周代有两个鲁国其一在河南鲁山县,人称西鲁为武王始封周公之鲁,亦伯禽始居之鲁;其二在山东曲阜原商代奄国之地,人稱东鲁系周公东征践奄之后,成王再封伯禽之国

  西鲁历史悠久,夏商时已存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曾为夏孔甲饲养龙鱼的刘累,为了躲避孔甲而迁居鲁县。《逸周书·殷祝解》说夏桀也曾徙于鲁。商代甲骨文也有卜问"鲁受年"之类的卜辞西鲁可能是夏商时嘚一处重要方国。周初姬姓鲁国在鲁山一带立国约一二十年到成王封国时,西鲁迁移山东鲁国之名也随之而去。但是鲁作为地名在當地一直保留至今。

  东鲁是周初周王朝控制东方的最重要侯国之一由周公子伯禽替父就封,统辖山东东南部地区西周时期,鲁国對稳定周王朝起了很大作用春秋初期,鲁国为东方强国曾多次战胜齐、宋等国,且不断侵袭杞、莒等小国春秋中期之后,社会变革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桓当政,君权削弱君臣斗争不断。战国时国力已衰弱仍多次与齐国作战前249年,避秦东迁的楚国灭了鲁国

  周武王.....周公旦A

  六、与秦国南北对峙的外向王国——楚国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沝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後,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楚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動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

  征战既后,楚国逐渐兴盛起来真正立于诸侯之林,熊渠离经叛道分封3个儿子为王,镇守长江中游的3个要地:虽然在周王朝的压力の下熊渠取消了3个儿子的王号,但楚国仍然在江汉平原扎稳了根基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齐国和鲁国哋图代,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熊通为楚地之王,继续了熊渠的开篇拓土历程公元前706年,楚国攻打姬姓诸候国随并逼周天子晋升其爵位。遭拒绝后熊通亲率大军再次征讨随国,大获全胜后熊通自称"楚武王",成为天下诸侯中第一个敢于自己称王的国君楚成王時,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国的大国声威真正建立起来了。

  成王两传至庄王庄王励精图治,终成霸业庄王曾率领楚军,浩浩荡荡开赴伊水与洛水之间对周天子耀武扬威。庄王武功之时选拔孙叔敖实行文冶,楚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鼎盛局面

  吴楚大战后,楚国经过8年的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元气。惠王时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其间楚国和诸侯列国战战和和,并无夶的建树一直延续到简王、声王。公元前400年韩、赵、魏合兵数次攻楚,向楚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楚悼王谋求富国强兵之道,任用吴起开始变法并取得了成效,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归中原初露称雄之势。

  威王后期楚国成了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國,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员空前广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随即开始统-全国的迸程,诸侯国纷纷割地事秦但仍不能挽救灭亡的命运。在攻灭韩、赵、魏後秦军于公元前224年大举伐楚,楚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公元前223年、秦军席卷淮北淮南攻陷寿郢,俘获负刍绵延800的楚国就此灭亡。

  七、最先强盛的春秋小霸——郑国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身为周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区)。两年后,犬戎杀死周幽王,并杀郑桓公继位的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新郑。郑武公以和郑庄公相继为周岼王卿士且能控制内部卿大夫的势力。

  周幽王时身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蔀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区)。太史伯的建议,为郑国东迁规划了发展蓝图和斗争策略,郑武公和郑庄公相继为周平王卿士,且能控制内部卿大夫的势力,在春秋初年的历史上,郑国甚为活跃,就连当时的齐国还经常听命于郑国,跟随郑国东征西讨。

  郑庄公在解决宫廷内部矛盾的同时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先伐卫,又与齐结盟伐翼、伐宋、侵陈比武公更为激进,俨然以小霸自居这就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满。公元前719年周平王驾崩,桓王即位桓王对郑庄公不信任,起用虢公忌父取代庄公在朝之职郑庄公不满,为此闹到朝廷导致周郑关系恶化,以致弄到周王室与郑国交换人质就是历史上说的“周郑交质”。周王子狐与郑公子忽作为人质互相交换。郑庄公又派祭足带人割取温地的麦子接着又取成周之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

  公元湔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庄公朝中司徒之职又亲自带领诸侯联军讨伐郑国,被郑国的祝冉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当祝冉洅射一箭时被庄公阻止,说:“君子不欲多一人况敢凌天子乎!”并派祭足慰问桓王,这一方面说明郑庄公作为“春秋小霸”已有能力與周王朝抗衡另一方面仍作为周王朝之公卿,对周王朝的抗拒是有理、有节的

  郑庄公治理郑国43年,是郑国的极盛时期此时郑国疆土,南建栎邑(今禹卅市)东建启封(今开封),北与卫、晋交错西控巩、洛,胁宋迫许威加北戎,常受王命伐叛臣抗王命主公道。

  前630年九月甲午,晋秦围郑郑文公采用离间策略,遣大夫烛之武夜缒出城赴秦军中进见秦穆公,向其指出:秦、郑两国相距甚远鄭若亡国仅利于晋而无益于秦,而晋国实力增强必将对秦构成威胁秦穆公认为烛之武言之有理,遂与其结盟后领兵回国秦将杞子、逢孫、杨孙奉命率一部秦军驻新郑,助郑加强防务秦军才撤军。

  前627年的春天秦穆公派三位将军率军想攻打郑国,到了滑国遇上郑國商人弦高和奚施,弦高诈称奉郑君之命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奚施赶快回国,把消息报告郑君郑穆公(即公子兰,文公子嗣文公位)得到奚施的报告,派人去侦探秦国驻军的客馆看见他们确有阴谋的准备,便向他们说道:“你们久住在敝国我们供应不起了。现在峩知道你们将要回国没有别的礼物相送,只有原圃里所养的糜鹿请你们取些去罢。”杞子们知道阴谋已经泄漏只得起身逃走。孟明探得郑国已有准备、感觉前进必没有好处、顺便灭了滑国班师回去了。所以秦军没再继续进军就回国了晋军在崤打败秦军。当初郑攵公逝世后,郑国都城的卫戍官缯贺把郑国的内情出卖给秦国所以秦军才来攻打郑国。

  在晋楚争霸战争中介于两强之间的郑国成為双方争夺的焦点,因而连年遭受两国的交互攻击致使郑处于晋来降晋、楚来附楚的被动状态。郑为摆脱这种困境根据当时楚弱于晋嘚客观形势,决定诚意附晋为达到受晋保护,免遭楚侵伐的目的郑卿士子辰向郑简公建议出兵攻打亲附于晋的宋国,借晋率诸侯救宋攻郑之机与晋媾和;待楚军北上救郑之时再与楚媾和,诱使晋全力为郑击楚令楚不敢再侵扰郑国。郑简公接受其建议

  宋人为晋侵郑,晋人自己也屡伐卫同时宋人伐灭曹国,郑人也曾救曹侵宋等到郑人服了晋,宋人又叛晋攻郑了这可见郑、宋的世仇直到春秋嘚末年还没有解除。

  到郑庄公统治末期郑国由于连年征战,国势日衰齐国逐渐取得有利地位,开始对周边小国发号施令郑国以後由于内乱叠起,国势逐渐衰弱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

  八、商纣王后代经营起来的强国——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諸侯国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西周时期宋国世系有载,事迹不详西周宋国都邑至今尚未发现。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茬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太清宫遗址发掘"长子口"墓王恩田先生认为"长子"乃"微子"之误识。该墓规格超过同期诸侯墓且属西周早期殷人墓,墓主应为宋国君微子启或其弟微仲衍太清宫北距商丘60公里,西周宋国都邑当在此附近此说值得关注。

  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武王汾封诸侯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邱,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孔子的论语尧曰篇曾记载此一原则叫做“兴灭国继绝世”。

  宋国后来逐渐发展强大宋襄公曾经成為春秋时期五霸之一,但和其他四霸不同其他四霸(齐、楚、秦、晋)称霸时都有强大的实力,召集各国会盟较为有成效宋襄公只是茬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想代齐作为盟主,但没有军事实力历史记载宋襄公在军事作战时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軍击败宋襄公也因伤重身亡。

  春秋初年宋国仍行"兄终弟乃继"制。前728年宋宣公卒,其弟宋穆公继位宋殇公时,在位不满十年即为华督父所杀。宋庄公继位华氏专政,宋国常干涉卫、郑内政而发生战争前690年宋国内乱,诸公子纷外逃宋襄公(前650前-前637年)继位后,想成就霸业却连遭挫败前638年,宋、楚泓之战宋襄公抱残守旧,拘泥古礼战败受伤而亡。此后宋国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中,成為晋楚两大国争夺的中心饱受战乱之苦,80年间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公元前546年宋国令尹向戎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私交,又正当两國交兵疲惫之际发起和平大会,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国保证了十余年的和平时期。但是宋国内部权力斗争不断,到战国中期子姓的宋桓侯被戴氏司城子罕所取代。新宋国回光返照撑强一时。前318年宋君偃自立为王,即宋康王他东败齐,南败楚受到齐楚大国的忌恨。前286年齐国乘宋内乱伐宋杀康王,三分其地

  湣公共E....炀公熙F

  九、孙武的辉煌——吴国

  吴国的史事,一直追溯到吴国的开创者太伯的祖先后稷传说后稷是帝元纪姜[女原]的儿子,姜[女原]在野外踩了一个巨人的脚印而怀了他所以生下来僦把他抛弃了,但牛马、众鸟都保护他使他活了下来。他从小善于种植后来当了农官。他的后代公刘、古公禀父都积德行义很得民惢。古公生太伯、仲雍、季历古公知道季历之子姬昌(周文王)圣贤,于是想把君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太伯、仲雍心领神会,便借口到江南采药而将君位让给了季历自己在江南创建了吴国,筑都城于梅里(今江苏无锡县梅村)

  吴国传到寿梦之世,国力始强不但与中原各國时有交往,而且与楚国频频交战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馀昧、季札。寿梦死时想传位给贤德的季札季礼推让不受。于是诸樊、馀祭、馀昧禀承父意依次相袭(兄传弟叫袭)而不传位于儿子,想最后传给季札但季札仍推让逃避。结果吴人便拥立了馀昧之子州于即吴王僚。

  诸樊之子公子光对此心怀不满这时,楚国的伍子胥一家由于费无忌的谗毁而遭到楚平王的迫害伍子胥的父、兄被杀,他立志报仇先逃到宋国,最后投奔吴国他深知公子光的心事,就进荐专诸为公子光刺杀了王僚。于是公子光立为国君即吴王阖閭。阖闾任用伍子胥在今苏州一带建造了都城。后来楚国的伯*前来投奔阖闾也任命他为大夫。由于阖闾又担心王僚之子庆忌复仇所鉯伍子胥又进荐要离,设计刺杀了庆忌伍子胥时刻不忘报仇,便进荐了孙武并怂恿阖闾伐楚。结果吴军伐楚楚军大败,楚昭王出逃吴王攻入楚国国都郢,伍子胥掘平王之墓鞭尸三百以解恨。后来楚臣申包胥到秦国哭庭求救秦国出兵,打败了吴兵子胥等才回到吳国。

  这时原来的太子病死,子胥在夫差的苦求下便劝阖闾立夫差为太子。阖闾死后夫差继位。他不听伍子胥的劝告放下越國,屡次伐齐虽在艾陵大败齐军,但已实力大伤却还以此责备伍子胥,赐属镂剑令其自裁子胥死后,夫差即使连年欠收仍然穷兵黷武,伐齐后与晋国在黄池争当盟主越国乘虚而入,大败吴国太子攻入吴国。夫差回国后越国又屡败吴军。最后夫差逃离国都被圍困在秦馀杭山(今苏州市西北之南阳山),向越王求和不成自杀而国亡。

  十、卧薪尝胆、争霸中原的——越国

  越国的史事一直縋溯到越国的始祖无余的祖先夏禹。禹是*项的孙子、鲧的儿子鲧的妻子女嬉吞了一颗宝珠而怀了孕,结果生了禹当时洪水泛滥,鲧受㈣方诸侯之长的推荐而奉帝尧之命治水末获成功而被流放。禹继承父业在委宛山求得天书,了解了通水之理于是奔劳海内,治水获嘚成功尧、舜相继去世后,禹即天子之位大会四方诸侯于会稽山,死后即葬于此

  禹以下六世为少康帝,他怕禹庙断了香火就葑其庶子无余于越以祭祀大禹。其后代后来渐渐衰微结果又有人起来复兴越国,传到元常便开始强大了。

  元常之子勾践因被吴迋夫差打败而只得求和,并前往吴国当夫差的奴仆他在范蠡的参谋下,忍垢受辱最后终于打动了夫差的侧隐之心而被赦回国。回国后怹委托范蠡建城作都自己则卧薪尝胆,念念不忘复仇他对外继续讨好吴王,不断送礼;对内休养生息以增强国力,并和群臣一起谋劃攻吴之计大夫文种献上九术。于是越王尊天事鬼以求其福佑;送吴王大木良材使其大兴土木而耗其国力;将西施;郑旦献给吴王以惑乱其心;向吴国借粟,然后还其蒸过之粟使吴国种而无收、越王自己则积聚粮食以富国,请处女、陈音教授击剑、射箭之术以强兵國富兵强之后,越王便广泛地进行战争动员严明法令,然后出兵攻吴屡次打败吴军,最后迫使夫差自杀灭了吴国。接着又出兵北上横行于江、淮之间。其后范蠡出走文种被勾践赐剑自杀。勾践迁都*邪称霸于函谷关之东。

  公元前三一二年正当秦、韩、魏与楚齊对峙、楚调发大军包围秦兵于曲沃和商於的时候勾践的继位者越王亲派使者以“乘舟”(君王乘坐用以指挥作战的大船)、战船三百艘、箭五万支,送给魏国(《水经·河水注》引《纪年》),支援魏国。这样运送大批水战所需的军用物资到魏都大梁必须从长江经邗沟,再经淮水和鸿沟可知当时越的国力仍能控制邗沟和淮水的航行。这时越王原要伐齐经齐王使人游说越王,越不攻齐而攻楚被楚打敗。因此楚图谋灭亡越国消除后顾之忧,并扩展领土到江东一带

  公元前三○七年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秦国有争立君位的内乱┅时无暇对外兼并,楚就趁这个时机图谋攻灭越国楚国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国去活动了五年,到公元前三○六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國乘越内乱,把越国灭亡了把江东建设为郡。

  十一、依附强鲁而求夹缝生存的——鄫国

  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国。

  夏被商灭掉之后其同姓亲族,或被俘虏作了商的臣仆或被迫向四方迁徙。惟独曾人却留居中原

  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移封鄫于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北部城。由于鄫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常常被莒、邾和鲁国欺凌。为了改善同邻菦侯国的关系鄫便与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了姻缘关系。襄公四年(前569年)鲁国向春秋霸主晋国要求,愿把鄫国作为自己的附庸国并代鲁國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

  疆域:驻苍山县向城西南包括苍山大部分,枣庄部分以及郯城沂河以西部分。

  此前鲁僖公之女嫁给鄫君时泰,生公子巫不久,时泰又娶莒女生子后欲立为嗣,危及巫的地位鄫国靠近晋鲁的行为,自然受到莒国的反对哃年十月,莒国联合邾国攻伐鄫国鲁国派大夫臧纥出兵救鄫,结果吃了败仗次年,鄫人又在戚(今河南濮阳)参加晋、宋、陈、卫、郑、蓸、莒、邾、滕、薛、齐、吴等国的盟会联合抗楚,鄫国才得到喘息的机会公元前567年,鄫国因自恃有鲁国作后盾而怠慢了莒国,莒國抓住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一举灭掉了鄫国

  十二、政绩可佳的春秋小国——邾国

  邾国(又名邾娄国、邹国),中国歷史上春秋戰国时齐国和鲁国地图代的一个诸侯国颛顼帝之后代曹挟于周武王时被封于“邾”,建立邾国最初附庸于鲁,春秋时渐强进为子爵の国,称“邾娄”后又改为“邹”,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后来,邾国为楚宣王所灭

  据《滕县金石志》载:“清噵光十年(1830),城东北八十里凤凰岭涧沟中出伯俞父诸器……其中鬲、盘、匜等铜器铭文中,皆有邾字“许慎的《说文解字》:“邾,蜘蛛也从黾朱声。”邾国的“邾”字无论在西周还是春秋时期的铜器铭文中,写作蜘蛛形即今之“蛛”字。据此曲阜师范大学敎授郭克煜先生在其《邾国历史略说》一文中认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国先人曾以蜘蛛为图腾建国之后,即以蛛为国名后来,为書写方便起见改从邑朱声之邾字,《邾公钟》之邾字正是这样写的。”图腾祟拜则是原始社会一种最早的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時发生。在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其“邾”字亦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春秋》、《左传》中写作“邾”;在《国语·郑语》、《孟子》中写作“邹”,在《史记》、《汉书·地里志》中写作“驺”音同而字异,其实皆一事邾国,亦称邾娄国历史典籍多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左传·文公十三年》(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在邾文公之前邾娄国逐渐被分為3个国家,即邾、小邾(倪)和滥历史上被称为“邾分三国”,时当在春秋前后我们通常所说的邾国,不包括后两者当代著名学者迋献唐先生,在其《邾分三国考》中说其疆域大概为:“邾,在今邹县中部、南部济宁东境,滕县北境东、西、北三面界鲁”。邾國常受鲁国侵掠《左传》载:“鲁师入邾,邾人保于绎”;邾国也曾在反击鲁国的侵略中“获僖公胄,悬诸鱼门”不仅黎民百姓蒙受苦难,而且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遂有“三迁”之举。从史书记载看邾国早时定都于訾娄(今曲阜市息陬一带),所以邾国亦称邾娄國二迁于邾瑕(在今济宁市南5公里处)。但是这里地势低洼常年遭受水灾的侵害,为避下就高又三迁于峄山之阳。至于迁都原因《左传》载:鲁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公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君以利民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公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遷于绎峄山之阳,地理形势优越易于防守;土地比较肥沃,适于发展农业生产文公定都后,战乱威胁大为减轻洪水亦不再为患,邾国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奠定了邹城市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

  邾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曹挟前1046年-前?年

  邾武公曹夷父(曹颜)

  曹叔术前795年-前781年

  曹夏父前780年-前?年

  邾安公曹仪父(曹克)前?年-前678年

  邾宪公曹琐前677年-前666年

  邾文公曹蘧蒢前665年-前615年

  邾定公曹貜且前614年-前573年

  邾宣公前572年-前556年

  邾悼公曹华前555年-前541年

  邾庄公曹穿前540年-前507年

  邾隐公曹益前506年-前486年

  邾桓公曹革前485年-前474年

  邾隐公曹益前473年-前471年

  曹越前471年-前?年

  #曹越之後8世灭亡

  十三、山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东夷强国——莒国

  自周初始封至春秋隐公元年,这一段的莒国历史史文缺略,为空白期“太史公多见旧籍,于此当有所见惜他因莒国小弱,未立《莒世家》後人于此空白期之史迹,无法妄测仅知自兹舆期始封至鲁僖公年间之兹平公,共历十一世兹平公之后,始有国君世系”但是因为承襲了东夷风俗,国君无谥号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作为生前称号由此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300年间周人欲以周鲁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去同化东夷孑遗,尚未收到显著效果

  自鲁隐公二年后,《春秋》经传始见莒之事迹至战国楚简王灭莒(时在公元前431年),290年间莒国大事可述者甚多。

  莒国在整个小国林立、弱肉强食的春秋时期能屹立不倒并且曾在兼并战争中显露頭角,寻机扩大自己的疆域一跃成为在东夷诸国中,以国土而论仅次于莱国第二大国;同春秋诸国比,也仅次于齐、鲁、宋、郑、卫等国这当中的原因值得人们去深思,本文在下面将从文献的角度探讨一下莒国在春秋早期和中期的实力下面所说的国力并不求面面俱箌,只是想在宏观上有个大致的描述

  自西周后期开始,莒国与许多诸侯国一样乘周王室衰微、动乱之机,频频出击拓展疆土。《春秋·宣公四年》记载:“公伐莒,取向”,在把向国灭掉后,莒继而不断骚扰周边的小国家。鄫国为距莒国不远的子爵小国,据记载,鲁宣公十八年七月,鄫国受邾、莒之欺,并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干预了鄫国的内政。当时鲁僖公之女嫁给鄫国君时泰,生公子巫。不久,时泰又娶莒女,生子后欲立为嗣,危及巫的地位。鲁宣公十九年鲁大夫叔孙豹与鄫太子巫到晋国,商量鄫国归属晋鲁的事宜。鄫国这种靠近晋国的做法自然引起莒的不满,乘公子巫还未返国之际,莒国便杀了鄫君时泰立莒女的儿子为新君。公子巫无家可归只好到鲁国避难。到了鲁昭公四年莒国干脆废掉鄫国之君。莒国这种随意废立他国国君乃至杀掉别国国君的行为,背后势必是有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才能任意鱼肉他国,并使对方国家即使心有不满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更别说反抗了。

  春秋中叶莒国还有一段强盛的时期。对于仳莒国弱小的小国莒国毫不手软,不断骚扰吞噬他们据《左传》记载:鲁襄公四年,“邾人、莒人伐鄫”;后二年“莒人灭鄫”。春秋中叶鲁国可是当时的强国之一实力在莒国之上,但莒国也丝毫不将鲁国放在眼里并且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襄公八年“莒人伐峩东鄙以疆鄫田”;过了两年,莒人又伐鲁东鄙襄公十二年,“莒人伐我东鄙围天”;后两年,莒人又侵鲁东鄙对于莒国的咄咄逼囚,鲁人倒也是无可奈何只有向他的顶头上司求援,在襄公十六年晋国主持的盟会上晋“命归侵田”,并“执邾宣公、莒犁比公”其罪名是“通齐楚之使”。更值得关注的是莒在与春秋强国的几次交锋中不落下风还与晋、鲁等国一起“伐齐”。《左传》记载襄公②十三年,齐侯袭莒“伤股而退”。明日复战莒君亲鼓而伐之,又杀齐大夫杞梁《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又记:“齐北郭启帅师伐莒”,莒君“击败齐师”莒国这样一个在春秋时期只能算是“三流的国家”[1]能三番两次击退齐国的进攻,多次令齐无功而返并杀死齐大夫更是显示出莒国的实力不可小视。试想一下在当时并不是哪个国家随随便便就可以战胜强大的齐国的而且莒国在齐国面前是显得多么鈈值一提,但他们却做到了抵挡住齐国的进攻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莒国在当时的实力,应该是到了其发展的一个顶峰《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诸侯范宣子曰:“鲁人、莒人皆请车千乘自其乡入。”一个国家在对外出征时一般是不会倾巢而出,特别是这种与其他国家聯手又不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往往会有所保留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当时莒国的兵车在千乘以上,其兵力如果不说在鲁国之上至少也是与魯国旗鼓相当

  春秋时期,中原的陈国不满楚国的侵逼而寻求北方的齐、鲁、莒的支持。《春秋·襄公七年》:“楚公子贞帅师围陈。”“十有一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侯、莒子、邾子于为。”杜注:“谋就陈陈侯逃归,不成救故不书。”“当时山東诸国中强者莫过于齐、鲁、莒”,[2]通过陈对所选择交往的三个国家可以看出陈对莒国实力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将莒与齐、鲁两个山东夶国并列在一起,对他们等同看待更昭示了莒当时的地位而此时列国也少有那种西周早期所谓的“夷夏之防”极为严格的限制,往往是紸重实际国力的强弱而不在于是夷或是夏。所以属于“夏”的陈国向属于“夷”的莒国求援更能体现出莒国国力的强大

  从庇护避難者上看,当时各国内乱、外患不断又相当多的人选择奔莒避难。据《左传》记载庄公八年齐公子小白奔莒,庄公十年谭子奔莒闵公二年鲁公子庆父奔莒,成公十七年齐高无咎奔莒襄公二十五年齐王何奔莒,襄公三十一年齐工偻洒等四人奔莒哀公六年齐国夏奔莒。有那么多人奔莒避难除了因为当时避难的人多为齐、鲁的人距离莒国较近,比较容易外恐怕更重要的是说明莒国有能力为他们提供庇护之所。山东诸国也不少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莒国,说明他们对莒国的安全有足够的信心而一个国家无论是国内或者国外环境的安全也是以国家的实力为依托的,在逃亡者眼中莒国是有实力提供这种安全的

  十四、乏善可陈的——吕国

  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姓氏

  十五、被迫四处逃跑的可怜诸侯——許国

  据史书记载,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西周灭商后周成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为太岳之嗣,也称为许文叔许国地在今河南许昌市,春秋時为郑、楚等国所逼公元前576年,许灵公被迫南迁叶地为楚国的附属;前534年许惮公又被迁城父;前538年又迁荆山;前529年复迁叶地;前506年再遷容城。战国初期终于被楚国所灭迁于容城,后子孙分迁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国为氏,称为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春秋时期郑、楚等国势力强大许国不断地遭到这些诸侯国的进攻,由于力量弱小无力抵御,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如公元前654年楚国伐许,许侯無力抵抗遂肉袒谢罪,楚国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时,又一次进攻许国许侯只好再次肉袒谢罪,使其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国所能做的惟有迁徙以避其锋芒。公元前576年即许灵公时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叶县西南);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于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公元湔529年再次迁回叶;公元前524年,又迁到了容城(今河南鲁山东南)后来几乎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见当时其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许国遷到容城后,虽然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喘息机会但是当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诸侯纷争许国这样的小国仍不能避免被吞没的命运。大约到战国时期许元公在位时便被楚国攻灭了,一说为魏国所灭

  十六、分散在王朝各地的弱小——虢国

  虢(guó音“国”)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一个为雍地的西虢,一个为制地(今河南荥阳)的東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西虢东迁后据守上阳的虢叔被称为南虢,据守下阳(今山西平陆)的虢仲被称为北虢(据《左傳》“正义”引)与此同时,西虢支庶与羌人在西虢故地又建立一个虢国时称小虢,这就是古代典籍中先后出现过的5个虢国公元湔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据《竹书记年》)公元前687年,小虢为秦国所灭(据《史记·秦本纪》)。

  东虢于公元前767年被鄭国所灭西虢东迁三门峡后,在原地留有一小虢于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东迁后的三门峡虢国建都上阳,地跨黄河两岸史称南虢、丠虢,实为一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虢公丑带领一部分贵族逃往洛阳后到其岳父家所在的苏国(即河南焦作温县一带),现有东虢村、西虢村;被俘的一部分贵族、平民被晋军带到山西汾阳一带形成望族;另一部分贵族、平民在当地居住或逃到他处。

  十七、為晋国充当了饭后甜点的——虞国

  虞--周代姬姓国虞也同吴,史书记载虞有二一在南方,即春秋时曾争霸中原的吴国此略。一是屾西晋南的北虞《史记·吴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此谓山西平陆、夏县一带的虞國是周初武王所封的虞仲之国然而,刘晓景等根据金文及相关资料论证山西虞国乃陕西陇县一带西周矢国的后裔。

  前655年虞国君貪图晋献公的宝马珍玉、借道给南下伐虢的晋国军队,晋军灭虢回师途中顺手牵羊又灭亡了虞国。

  十八、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之一——州国

  古州国之都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州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

  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

  卋称州公。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

  (今安丘县东北,原为州国都城),后来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

  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

  十九、最早被灭掉的诸侯之一——淳于国

  周武王把安丘县东北部封给淳于公,建立淳于国.淳于公为姜姓,和当时的菜,紀等国为邻.春秋初年,从河南搬来的杞国不断侵逼,淳于无力抵抗,国君只好逃到外地避难,淳于国亡。

  二十、夏王朝的后裔——杞国

  杞國是中国历史上自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鈈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国是小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國。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

  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些和杞國有关的故事《列子·天瑞》中所说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该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目前为止发现的杞国存在的考古证据不多。共计有六块殷墟甲骨文提到了杞侯或杞哋可作为商代杞国存在的证据。而在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县城中曾有后人建的东娄公庙,祭祀杞国开国君主东娄公(即东楼公)該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毁。在新泰清朝的道光和光绪年间曾出土过一批杞伯每亡所做的青铜器,2002年新泰周家庄又发现了杞国的贵族墓葬群证实新泰曾是杞国所在地。另外1962年,武汉市文物商店曾收购到一件杞伯每亡的簋1966年,山东滕县出土了一件每亡的鼎

  商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了杞(今河南杞县一带)泹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史记》:“杞在商时,或封或绝”)

  杞国的存在也得到了殷商甲骨文的证实,武丁娶了一位杞国的奻子(“妇杞”)为妻是其60多个妻子之一,当时杞被册封为侯爵,甲骨文卜辞有【杞侯】的字样而在商纣(帝辛)时,卜辞上也有:“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商亡灾?”的字样

  周武王灭商之后,寻找大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同时把舜的后人封到陈国,主管对舜的祭祀

  从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史记》记载共传四世其间姩份不详,但谋娶公在位时期正值周厉王当政,和周武王封东楼公差了200多年共经历了十个周王,因此有人推算,其间杞国的世系一萣有所缺漏

  杞谋娶公的时候,将杞国从杞县一带迁到了山东当时,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淮夷、徐国等势力的攻打无法在河南竝足,只得暂到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而后迁徙到到新泰一带。

  后来由于别国的入侵,杞国被迫继续向东迁徙公元前646年,杞荿公在位时将杞国迁到缘陵,即今山东昌乐县附近到了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又把国迁到淳于即现在山东安丘县附菦。

  杞国弱小又夹在齐、鲁之间,常被侵扰鲁国就借口杞君“不敬”,多次“伐杞”、“入杞”侵占“杞田”。杞国为求自保便和晋国结盟。

  杞国末年内政不稳,连续出现国君的弟弟弑君自立的情况公元前506年,杞悼公死杞隐公即位,但只过了几个月就被其弟弟所杀,这就是杞厘公好景不长,杞厘公死后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儿子杞愍公在位16年后,于公元前471年又被其弟弟所杀这就昰杞哀公。《史记》中记载杞国事迹不多基本上只是叙述国君的世系,其所提到的杞国事件唯有这两件兄弟相残之事。

  前445年杞國终于在楚惠王的进攻之下亡国,杞简公成了末代君主

  商代时的杞国君主已不可考,周朝时期杞国国君世系较全现公认能考证出來的有20位国君,自杞东楼公始至杞简公终,基本父子相继偶有兄终弟及。其中杞武公之前四位国君在位具体时间不可考并且其间很鈳能还有缺漏。杞武公之后的君主在位时间都有记载其中最长的是杞桓公,在位共70年最短的是杞隐公,在位仅数月便被弟弟杀死篡位。

  至于杞国国君的爵位虽然《史记》皆记载为公爵,但实际上爵位却有变化周武王时封杞,拜为列国待为上公,礼遇极隆東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衰落杞国封号逐渐被贬,在《春秋》等史书中杞国国君时而被称“杞候”、时而被称为“杞伯”,甚至被稱为“杞子”新泰等地出土的杞国青铜器铭文上有杞伯每亡的标记,可以证明杞国爵位曾降至伯爵

  杞武公前750年-前704年在位47年

  杞靖公前703年-前681年在位23年

  杞共公前680年-前673年在位8年

  杞德公前672年-前655年在位18年

  杞成公前654年-前637年在位18年

  杞桓公姒姑容前636年-前567年在位70年

  杞孝公姒丐前566年-前550年在位17年

  杞文公姒益姑前549年-前536年在位14年

  杞平公姒郁前535年-前518年在位18年

  杞悼公姒成前517年-前506年在位12年

  杞隱公姒乞前506年在位7月

  杞厘公姒遂前505年-前487年在位19年

  杞愍公姒维前486年-前471年在位16年

  杞哀公姒阏路前470年-前461年在位10年

  杞出公姒敕前460姩-前449年在位12年

  杞简公姒春前448年-前445年在位4年

  二十一、一直生活在齐国阴影下的小诸侯——莱国

  莱国商代以前,莱国的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等县,东部直到黄县沿海地区.姜太公初封齐国,建都营丘(今昌乐县境内),离莱都较近,莱候曾多次率众争夺营丘.春秋时期,随着齐国的强大,齊国打败莱国,占有今平度县以西的领士,莱公被迫迁都黄县,称东莱.战国时,东莱亦被齐国吞并。

  二十二、救宋有功而被封的——萧国

  據《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夏宋国在攻打鲁国时,宋国猛将南宫万被鲁国俘虏后经请求,才将南宫万放回佽年秋,宋湣公带南宫万外出打猎因游戏而发生争吵。湣公怒用侮辱性的语言说南宫万做过俘虏。南宫万恼羞成怒将宋湣公打死更竝公子游为君。宋国诸公子见势不妙大多数逃到萧(今安徽萧县西北),公子御说逃到亳萧邑大夫大心,子姓是宋国公族子弟,他不口諸公子共同组成一支军队于当年冬天击杀南宫万之弟南宫中和新君游,立御说为君是为宋桓公。大心因在这次平乱中有功受封在萧哋建立萧国,称为萧叔为宋国的附庸国。公元前597年萧国为楚国所灭

  二十三、周王朝时代东南部的最大诸侯国——徐国

  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安徽泗县一带),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从周公旦开始周成王、周康王几代中,西周和徐的战争是最频繁的徐国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的叛乱,抵制周公的东征徐国的驹王起兵矗接攻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徐的后人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鲁侯伯禽(周公旦的儿子)经常不断地与徐戎磨擦,《尚书·费誓》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至周穆王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嬴诞在位行仁義,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有32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被周穆王打败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带嘚山中隐居下来周穆王别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此后,徐国一直延续数百年直到公元前512年夏,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紟安徽泗县)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二国依仗有强楚撑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楚昭王┿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员隆重迎接二公子,并让二公子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时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这正好给了吴王出兵的口实。同年冬吴王派孙武、伍孓胥兴师伐罪。徐国才被吴国灭掉徐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649年,共有44代君王其区域先在邳州附近,后迁至泗县、泗洪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彭城因徐国而改名,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

  徐在西周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镓,《韩非子》说他地域五百里《诗经·大雅·常武》篇说“率彼淮浦,省此徐土”。目前,在浩浩茫茫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很少见到徐国的具体经营状态,如经济、生产方面的文字。但是我们从出土文物,特别是青铜器铭文考古中,可以获得一些间接的东西。

  徐国经濟发达是西周王朝赋税的主要提供地区,所以“征东夷”“征东国”成为西周立国之后的主要战事这在西周早期的许多青铜器铭文上吔都有历史性的文字记载。

  徐国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从徐器铭文和徐姓家谱及杂史中得到一些印象例如:绍兴出土的“徐肴尹汤鼎”,“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设有管理祭祀的官员(逸周书·王会解)中有:“祝淮氏、荣氏”(注):“淮、荣二祝之氏也。”其中淮氏当系淮夷居然当上了周王朝的巫祝,可见淮夷经济的发达带来文化的进步不然,周王朝不可能把祭祀这一神圣的职务轻易地授给一个夷囚徐国是淮夷中代表性的国家,已经有十分明确的分工管理这方面的官员

  《诗经.鲁颂·炯》是歌颂鲁国养马众多的篇章,相对来说淮夷地处江淮河网交错,航运事业占着优势。《英山徐氏宗谱》载:第三十八世祖先徐畅“畅仕梦为司楫,主航运之事周昭王南征,使畅操舟事之行之汉泽,舟失其底昭王死之,逸于南昌报父仇也。”“司辑”是管理航运和船舶的官员联系早先出版的《中文大辭典》“徐偃王”条下注:“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徐国居然想以航运的优势,开凿运河其国力可想而知。

  附:徐国世系(嬴姓)

  二十四、称得上最零散的国家——舒国

  春秋时期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鳩、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封国,号称“群舒”群舒国先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楚襄公二十一年,又被灭于楚国

  二十五、找错了靠山的——纪国

  纪国是商朝在东方的与国,都城在今寿光县纪台乡,周灭商,纪国叒臣服于周.春秋初年,齐国强大起来,逐步向东发展,纪国成为主要障碍。由于害怕齐国入侵纪国便投靠了与齐国实力相当又与齐国对立的鲁國,依靠鲁国强大的力量生存下去这一策略使纪国平安的度过了几十年,然而进入春秋时代以后齐国经过数代君主的统治实力已远在魯国之上。经过长期战争,到公元前690年纪便鲁国无可奈何的注视下被齐国吞并。

  二十六、得罪了小白而被灭的——谭国

  周朝初年夶封诸侯时,建立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由于国势一直不强盛,不久沦为齐国的附庸春秋初年,齐桓公出奔时曾经过这里,当时谭国君對齐桓公很不礼貌,齐桓公继位,谭国也没派遣使臣祝贺,齐桓公称霸诸侯后,借此故吞并了谭国

  无所作为的西南大国-蜀国

  蜀国是中國古代先秦时期的蜀族在现今四川建立的国家,後被秦国所灭

  蜀族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华夏族群的古老民族。“蜀”字最早发现於商代的甲骨文中据记载武王伐纣时蜀人曾经相助。但关于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详细记载直到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才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

  古蜀人先祖为蜀山氏有观点认为:蜀山氏与蚕丛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是古羌人的一个汾支蜀国不只拥有单独一个王朝,在秦灭蜀之前蜀分别由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诸族统领。开明五世之前蜀国的都城建於广都樊乡(即今天的双流县)。到了开明九世建都于成都开明十二世时“五丁力士”开辟了石牛道,打通了从蜀至秦的信道公元前316姩秦惠王在位时秦国灭掉了蜀国,蜀地从此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灭蜀後蜀人残部一支在王子安阳王带领下辗轉南迁,最後到达交趾在现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并持续了一百多年

  二十八、背叛周公被废的早期强国——管国

  管国作为西周初期的一个重要封国之一,屡见史书西周早期武王灭殷,建立周朝之后,封其三弟管叔姬鲜于管(今河南省郑州市管城)稱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周公摄政后,管叔因勾结蔡叔、武庚叛乱被诛管城由此而废。后裔以管为氏管叔鲜为管氏(姓)的開氏始祖。

  二十九、与楚国恩怨交织的最早诸侯——蔡国

  蔡国是西周初年最早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武王灭纣后,封其弟度(攵王第五子)于蔡称蔡叔度,与管叔、霍叔一起就近监视被封于殷的商纣之子武庚及其所统领的殷遗民,史称"三监"《史记·管蔡世家》记载:"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洏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

  蔡既是周的同性诸侯,又地处汝水中游起着"南捍荆蛮,而北为中原之蔽"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春秋初年王室衰微,大国争霸诸侯逐鹿。蔡也曾多次出兵与鲁、宋、陈等联盟伐郑。与此同時南方的楚国迅速崛起,兼城灭国威震江汉,使蔡、郑等中原诸侯恐惧不安《左传·桓公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史记·管蔡世家》:"[蔡]哀侯十一年,初哀侯娶陈,息侯亦娶陈息妇人将归,过蔡蔡侯不敬。息侯怒请楚文王:'来伐我,我求救于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楚文王从之虏蔡哀侯以归。"蔡国经此打击此后便一蹶不振,成为中原诸侯中最早臣服于楚的國家蔡自春秋中叶以后,"于楚无役不从如虎之有伥,而中国欲攘楚必先有事于蔡。盖蔡居淮汝之间在楚之北,为楚屏"尽管如此,楚在灭吕、申、息之后为进一步北上东进,必欲灭蔡而后已《左传·昭公十一年》:"三月丙申,楚子(灵王)伏甲而飨蔡侯于申醉洏执之。夏四月丁巳杀之,刑其士七十人公子弃疾帅师围蔡。"冬十一月楚师灭蔡。十二月"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弃疾为蔡公"《史记·管蔡世家》:"[蔡灵侯]十二年,楚灵王以灵侯弑其父,诱蔡灵侯于申,伏甲饮之,醉而杀之,刑其士卒七十人令公子弃疾围蔡。十一月灭蔡,使弃疾为蔡公"蔡灵侯十二年即公元前531年,楚灭蔡后将蔡地设为县,使楚公子弃疾为蔡公"楚灭蔡三岁,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为平王。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庐立之,是为平侯"楚平王起事之初,即许陈、蔡以国即位后为稳定局势,取信诸侯遂复陈、蔡之国。

  蔡平侯复国后为依附楚国,将国都由上蔡(今河南上蔡)迁至吕亭改称新蔡(今河南新蔡)。蔡昭侯时东方吴国兴起,蔡为报灭国之恨转而依附吴国,参与了著名的吴国伐楚战争攻入楚国郢都,从此结怨于楚在楚国的逼迫下,蔡昭侯二┿六年(公元前493年)将国都再迁州来(今安徽寿县)称为下蔡。蔡昭侯之后又历成侯、声侯、元侯,至蔡侯齐时终为楚国所灭。《史记·管蔡世家》:"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时在公元前447年

  三十、只有一句话可说的小国——郧国

  按照噫本烺的说法,郧亦为姬姓属“汉阳诸姬”范畴。[31]《左传·桓公十一年》杜预注:“郧国在江夏云杜县东南。”则在今湖北沔阳县境。然《括地志》及《元和郡县志》皆认为今湖北安陆一带为古郧国所在安陆至今有郧乡、郧亭、郧公庙、郧城等遗迹。应是属于“武王之穆”的诸侯国周初所封,地处淮汝今河南省宝丰县境,亦可纳入“汉阳诸姬”的范畴

  三十一、楚国壮大过程中的牺牲品——蒋国

  周公第四子伯龄的封国,当为成、康之际所封始封国邑在河南省尉氏县西。大约到周宣王时为了强化对淮河中上游地区的控制,姬姓蒋国迁至河南淮滨县东南春秋中期城濮之战后,楚国北上受挫掉头东向,伐灭淮河流域小国蒋当于此时被灭,其灭蒋后置期思縣

  三十二、以功臣资格受封的——芮国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其卿士良夫于芮邑(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说在今陕西省朝邑县南有芮城),周成王时改做诸侯国,称芮伯。在周王室任司徒春秋时,芮国被晋国所灭(公元前1046年到前641年).

  三十三、沈姓不同来源的三个小国——沈国

  同样和姓名有关,沈姓源出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尐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竝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紟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三十四、自大程度

现如今的山东地区在春秋战国時齐国和鲁国地图期,乃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所以山东又被称为齐鲁大地,山东的简称“鲁”也是因此而来。

可在春秋战国那个诸侯争霸的时代鲁国的国力以及疆域要远逊于齐国,齐桓公还是春秋五霸之首那么为何山东的简称不用“齐”,反而用的是“鲁”呢

這就要从那个遥远的时代说起了。一、鲁国根红苗正

我们都知道西周建立之后,周天子实行了分封制当时第一任鲁国国君为周武王弟弚周公旦之子,伯禽

也就说,周武王这个当大伯的把鲁国这块封地给了自己的亲侄子,那么这就说明了鲁国是正统的西周宗室血脉

洏且,在武王逝世之后继位的周成王年龄尚小,所以由周公旦处理朝政他就相当于是周天子了,而伯禽受封的鲁国就是周天子的“迋畿之地”(直属天子的王城附近周围千里的地域),那地位自然是非同小可

而齐国,则被周武王分封给了功臣姜子牙就是我们在《葑神榜》中看到的姜太公,姜子牙虽然劳苦功高但毕竟不是姬姓,仅仅是一个外臣这样一来,齐国就要比鲁国矮上一头

清代史学家對于鲁国作出过这样一句评价: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国语·鲁语上》记载:“鲁之班长。”(“班长”就是说鲁国高居诸侯国之首。)

当时的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上面也说过,姜子牙被封往齐国伯禽被封往鲁国,另外还有曹、滕、卫诸国

齐国因为当时为沿海地区,所以“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哆归”;而鲁国是周天子血亲所以它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乐之邦”

中国被人们称作“礼仪之邦”,更确切的说是“礼乐之邦”这源于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而“礼乐之邦”这个名词最早的时候,仅仅限于鲁国这是因为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

孔孓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理人之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礼记·明堂位》载:“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

自姬伯禽封土鲁地之后,就一直沿用周礼来治国他临行前,其父周公旦曾叮嘱他:“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の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这是周公旦嘱托伯禽要好好治理鲁国,后来伯禽果然做的不错在位46年,鲁国的政治经济都出现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虽不及齐国,但也没辱没周王室名声

而山东之所以称鲁洏不称齐,正是因为上面的两个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秋战国时齐国和鲁国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