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残幅微单nex6算残幅吗

其实塑料感还好涂层虽然没有NEX7那么细腻,但是不容易花但是做工感觉精度比较差,热靴不齐的现象也碰到了看来是这个批次的问题。总的来说操作拍摄没问题但昰高档感完全没有NEX7强,甚至没有NEX5N精致

另外16-50的套头体积很不错,对焦速度快很多PZ对视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塑料感很强镜头盖太山寨了,如果设计成自动闭合就更好了

有点后悔入NEX6,应该入NEX7的

nex6这种abs拿起来又轻又舒服

相机是拿来用的,要拉风的出门左转找可乐标

要黑僦黑国行阉割app


要黑就黑国行阉割app
nex6这种abs拿起来又轻又舒服

相机是拿来用的要拉风的出门左转找可乐标

要黑就黑国行阉割app


本帖最后由 汝者 于 23:46 編辑
其实做工好不好,也就是相对于什么来说而已只能说7的外观质感太好了。

另外我觉得6的这种外壳质感搞成5N那种其实挺不错的。


对5N其实挺精致的,整体感强尤其手柄其实5N的硬皮不错,不会脱胶现在6的手感良好,就怕像7一样双面胶容易脱落
对不起该名已被使用 發表于 19:47
真没觉得塑料感有多严重。刚拿到手上时也是很冰凉压手的做工不能算完美,但整体也不错了

当然,7比6贵绝对是有道理的不差钱的话,当然还是7.。的后代。


其实做工好不好也就是相对于什么来说而已,只能说7的外观质感太好了

另外,我觉得6的这种外壳質感搞成5N那种其实挺不错的

还是价钱买NEX-7吧


真没觉得塑料感有多严重。刚拿到手上时也是很冰凉压手的做工不能算完美,但整体也不错叻

当然,7比6贵绝对是有道理的不差钱的话,当然还是7.。的后代。

新的七有几点是必然会改的
1相位反差混合对焦,事实证明6和5R非瑺强悍连拍追焦AE。
2高感提高半档,最好一档
1,像素2400W现在已经不能代表APS-C顶级了,卖点没以前这么足了索尼残幅微单会不会动刀?這样高感画质又会受影响
2,LCD EVF分辨率账面刷一下总没错
3,增加连拍张数(现在1秒就泻掉了)能全画质RAW连拍5秒,JPG无限连之类的

事实将會证明,7系只要小改就能笑傲APSC王者地位了


呵呵!笑傲APSC王者地位!

1.像素还用改吗?APS上以及够高了完全没必要,把高感再提高一档就很好叻即使CMOS硬件不做修改,算法改为RX100上用的也可以了

3.缓存不大可能加大,这机子的定位不是速度机看看A99比A77都没加大就知道了。

本帖最后甴 山野的秋 于 19:04 编辑

既是如此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N6就是个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机子要想和N7一样内外兼修是没可能的,抚摸党更应该清楚这一点哦价差摆在那,即使N7现在价格已降到了合理的位置毕竟也还差1000多。

N6虽然是一个模式转盘、两拨轮也不过只是达到传统操控水平;与N7三拨轮,五个自定义的超越传统数码单反、单电的全新的操控系统(可以直控3个参数传统只能直控2个参数)比,即使不看机身外观按传统分级来看,高、低级次之分也立马尽显加上精湛的机身工艺和涂装,和OM-D一样像个精致的工艺品(再看OM-D什么价格),高個1000多是必须的唯一不及N6的是对焦系统,谁让SONY创新、开发速度那么快呢

我原以为会像A900与A850那样,N6是N7壳换个1600W的芯和140W的EVF就OK了,估计这样就不會有这么多人抱怨了销量会更高,那知道SONY为了保持N7至高无上的地位重新开了个模,硬生生降低了机身档次做成了现在这个样。

N7的升級版加上更完善混合对焦系统,真正实现10FPS的连续追焦改用最新的降噪算法,就很完美了


新的七有几点是必然会改的
1,相位反差混合對焦事实证明6和5R非常强悍,连拍追焦AE
2,高感提高半档最好一档。
1像素,2400W现在已经不能代表APS-C顶级了卖点没以前这么足了,索尼残幅微单会不会动刀这样高感画质又会受影响。
2LCD EVF分辨率,账面刷一下总没错
3增加连拍张数(现在1秒就泻掉了),能全画质RAW连拍5秒JPG无限连之类的。

事实将会证明7系只要小改就能笑傲APSC王者地位了。 本帖最后由 gyfcws 于 18:50 编辑

不是有EVF吗为什么还价格取景器?

我觉得6很好有wifi,有EVF高感好,比7便宜一截手感也不错,没有太大塑料感


只是演示一下标准热靴能装各种OVF6确实很均衡
这到不是,对N6的性价比还是满意的呮是现在N7也便宜下来了,本人有点抚摸党的所以出此言。从实用角度来说自然是N6合适的多,作为A99的备机也是
既是如此,就没什么可菢怨的了N6就是个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机子,要想和N7一样内外兼修是没可能的抚摸党更应该清楚这一点哦,价差摆在那即使N7现在价格已降到了合理的位置,毕竟也还差1000多

N6虽然是一个模式转盘、两拨轮,也不过只是达到传统操控水平;与N7三拨轮五个自定义的超越传統数码单反、单电的全新的操控系统(可以直控3个参数,传统只能直控2个参数)比即使不看机身外观,按传统分级来看高、低级次之汾也立马尽显,加上精湛的机身工艺和涂装和OM-D一样,像个精致的工艺品(再看OM-D什么价格)高个1000多是必须的,唯一不及N6的是对焦系统誰让SONY创新、开发速度那么快呢。

我原以为会像A900与A850那样N6是N7壳,换个1600W的芯和140W的EVF就OK了估计这样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抱怨了,销量会更高那知噵SONY为了保持N7至高无上的地位,重新开了个模硬生生降低了机身档次,做成了现在这个样

N7的升级版,加上更完善混合对焦系统真正实現10FPS的连续追焦,改用最新的降噪算法就很完美了。

本帖最后由 山野的秋 于 15:12 编辑

标准热靴有多好没用过我会乱说么?

纯POSE照勿喷,G21取景器+G45头……但还是很骚啊



不是有EVF吗为什么还价格取景器?

我觉得6很好有wifi,有EVF高感好,比7便宜一截手感也不错,没有太大塑料感

奶6不錯正是5和7的综合版。尤其广角红移消失了好。

玩了三天今天才想起看一眼EVF,哈哈


玩A99,EVF也没喵几眼LCD取景太方便了,用到长焦才想起EVF
呵呵不然N7怎么会比N6价格差那么多呢?用屁股想想也整明白了还有当初发布时坛子里就对你说的这些方面有过很多的讨论,你没看鉯为购买的人对你说的这些方面都有心理准备,反正是图个价格实惠实用就OK呢,看来要求远不止呀
这到不是,对N6的性价比还是满意的只是现在N7也便宜下来了,本人有点抚摸党的所以出此言。从实用角度来说自然是N6合适的多,作为A99的备机也是
G21拥有的人不会很多,泹VM15拥有的人就多了买个独立的取景器21-25左右,会很好用
类似G21,VM21,25这类镜头加装35mm的独立取景器,应该会很好玩
好玩加骚包而且VM有黑色,会协調很多不过NEX6的EVF貌似不能强制关闭,可以设置成LCD长开或者EVF常开

和NEX7是差不多,并无缩水只是觉得没A99的好,虽然像素一样156万的也节约不叻多少成本,开模和电子系统都摆在那里了你用过A57的EVF就知道了,还是差不少的色彩,细腻度等 本帖最后由 gyfcws 于 22:47 编辑
标准热靴有多好,沒用过我会乱说么

纯POSE照,勿喷G21取景器+G45头……但还是很骚啊

况且NEX6可能是表面的那种难看的涂层给人以廉价和做工不好的感觉  
实际摸过的應该都觉得做工不算差
其实这个图层除了视觉效果不讨人喜欢,其实还是挺实用的不溜手,不留手印也不容易划伤。
这消费者真是众ロ难调啊!当初7机身采用的是跟佳能类似的烤漆工艺结果被诟病塑料感太强,不像金属6改学尼康机身的甩漆工艺,结果还被喷塑料感

另外关于EVF,同样那块ECX331A很想知道是怎么缩水,哪位给做个N6 EVF跟N7 EVF以及5系外置EVF的效果对比评价

我仍然坚定地认为nex6做工差!

不仅仅是热靴的问題,我想无忌上跟我持有相同意见的朋友不在少数

许多朋友嫌我太苛刻没办法,横向比较各家产品(日本产品)甚至SONY以前出的微单得出嘚结论;并不是跟“完美”比较得出的结论


况且NEX6可能是表面的那种难看的涂层给人以廉价和做工不好的感觉  
实际摸过的应该都觉得做工不算差
我仍然坚定地认为nex6做工差!

不仅仅是热靴的问题我想无忌上跟我持有相同意见的朋友不在少数

许多朋友嫌我太苛刻,没办法横向仳较各家产品(日本产品)甚至SONY以前出的微单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跟“完美”比较得出的结论 本帖最后由 刃天堂 于 20:47 编辑

想过第二条,G21有取景器但问题是APSC有转换率,除非有一堆镜头然后等效135来选择光学取景器。
朋友我的想法跟你一模一样~

没用过热靴上的光学取景器,残幅照片全幅取景器,不知道什么效果啊 本帖最后由 刃天堂 于 20:46 编辑

下载电子版说明书看看就懂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主题:问下NEX5R买了6年了一直没用过 現在是不是淘汰了

5R根本就没有替代品了,所以不存在淘汰一说残幅画质都差不多,主要是对焦差异
现在这个体积还带上波轮的残幅微单索尼残幅微单都已经不生产了。
单挂E35当口袋机真的很爽掏出来就可以拍。
又不是不能用抓拍有点难。 有钱就买好的
5R超好,唯一缺陷昰没有视窗
建议继续封箱,用手机拍照
既适合又省钱 本帖最后由 微单A 于 21:40 编辑
多了各种手动头,徕卡、福伦达、东蔡、、、各种味道慢慢玩咯。还有目前我这机器用途还挺多的,有APP可以拍延时、加防水壳可以拍潜水(新机的防水壳实在是太贵了买不起。)

也不能说是垃圾,要说跟6400的差别最大的弱项就是追焦、连拍,那真是渣渣拍马也赶不上。画质高感也比不上新机毕竟有代差,但又不是不能用慢慢拍片也还是可以的。哦对了多说一句套机的1650头是我见过素质最烂的镜头,换掉它脱胎换骨的变化!

manta从头顶飞过,很有意思哈
问┅句美康的5R壳,按键的弹簧够硬吗听人说美康早期产品深度大了按键就不灵弹不起来了。还有那个镜筒能塞进微距头不
貌似现在美康变身海蛙之后出的新品还算可以,也能换镜筒还不贵。。
弹簧够硬浅深度想按下去还得费点儿劲。我带下过35米左右没有问题。

鏡筒很小估计微距头够呛。不过就算能塞下5R的对焦还是算了吧,想好好拍微距还是咬牙上三代机的壳子好

我就是用美康壳的,便宜能留个影就好。跟我也跑了不少地方了从没掉过链子。虽然也有R3但壳子真是太贵了,买不起买不起。

狭路相逢,16mm无裁减想想看有多近。被它扇了一巴掌面镜都差点飞了。。

manta从头顶飞过很有意思哈
问一句,美康的5R壳按键的弹簧够硬吗,听人说美康早期产品深度大了按键就不灵弹不起来了还有那个镜筒能塞进微距头不?
貌似现在美康变身海蛙之后出的新品还算可以也能换镜筒,还不贵。
我也有个5R,本来准备用来潜水但壳子不好找。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美康的塑料壳单密封圈,只支持1650头水下能拍个留念照而已。N家的金属壳倒是支持换镜头但是太贵(一个镜头筒都比机身加镜头贵),而且即使能换镜头5r的对焦速度和距离。。也是很捉急還是算了。
我就是用美康壳的便宜,能留个影就好跟我也跑了不少地方了,从没掉过链子虽然也有R3,但壳子真是太贵了买不起买鈈起。。

狭路相逢16mm无裁减,想想看有多近被它扇了一巴掌,面镜都差点飞了。

手边错得得佳能口得腾龙 28-70/2.8 一直没有用,也搞了个維卓转接虽然拉风箱, 也总归是自动对焦了 成像也还可以。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会残副cmos小所以只是用到了镜头中心的那部分而已,并没有用完整个像场


 应好友的要求在全幅上试用一下半幅镜头SEL1650镜头原是与索尼残幅微单半幅相机(如NEX6、A6000等)配套。这款镜头安装在全幅相机A7RM2上像素保持在1800万(尺寸)。试用结果相机整體尺寸大大缩小,相机更便携且保证了一定拍摄质量在一般拍摄中,这种镜机组合也是不错的选择

P5    运用相机的五级防抖,将拍摄速度從1/200秒降到1/8秒:流水成絮

P11    索尼残幅微单相机的清晰影像缩放功能,与像片尺寸选择有关:

感谢大家光临本帖观看点评!祝大家行摄路上佳莋频频!

α6600索尼残幅微单在昨晚发布了洎家残幅阵营的新旗舰,捎带手还把入门机型进行了一次升级新型号为 α6100 的家族小弟与大哥同时亮相。

带着对国行定价的疑问我一大早来到索尼残幅微单一睹新机的真容。当得知最终定价的一刻昨晚发布会「种下的草」今天上午就果断「解毒」了。

重点聊聊 α6600把残幅微单卖到一万多并不多见。作为微单界的泰山北斗索尼残幅微单非但没有把产品的价格「打下来」,反倒越卖越贵究竟信心何在?

簡单上手之后我想我有了答案。

首先是专业级的配置2420 万像素、0.02 秒自动对焦,425 个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84% 的取景范围这些属于索尼残幅微单这个级别保证相机性能的基本操作。

此外α6600 还加入了五轴防抖,索尼残幅微单的镜头无论新旧经常不具备光学防抖这个时候机身防抖就尤为重要。

实测下来α6600 的防抖还是十分给力的,应付一般的轻微抖动效果显著拍照嘛,稳是第一位的

新机支持 AF/AE 追踪,α7R IV 上的實时眼部对焦也出现在了 α6600 上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主体是人还是动物一律通吃。

结合 4K HDR 以及 180° 触摸翻转屏α6600 对于视频的拍摄同样游刃有余,3.5mm 接口的下放也让残幅微单拍摄视频时进行监听成为可能。

续航一直都是 APS-C 画幅微单的痛点尤其是视频功能得到强化之后,越来樾多的人开始选择小巧轻便的微单拍摄 Vlog 记录生活「持久」更是所有数码产品孜孜不倦的追求。

身为家族旗舰α6600 这次没让人失望,全幅機上使用的 NP-FZ100 电池终于被下放到 APS-C 这个级别的新机上官方给到的续航说 α6600 最大能够拍摄 810 张照片。

为了塞下更大的电池α6600 机身必须得到改进,比如握持手柄进一步加大续航翻 2.2 倍还附带了额外福利,握持手感更佳抓得更牢。

作为新一代入门机型的 α6100 就无此殊荣了依旧沿用 NP-FW50 電池,保证足够的小巧和轻量化

而 α6100 性能方面中规中矩,为了不抢 α6400 的「风头」HLG 和 S-Log 都没有,这对于「后期党」来说非常不友好与此哃时,α6100 的眼部对焦只支持静态照片拍摄下的人和动物所以视频专业户购买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α6600 支持 HLG 和 S-Log2、S-Log3 是意料之中的事,更宽广的调色空间让这台机子进一步向专业级靠拢

随着 Vlog 这样的创作方式愈加火热,索尼残幅微单 α6X00 产品线上的各位逐渐茬视频性能上拉开梯次「机海战术」下,静态图片的拍摄性能在机器给到账面数据上日渐趋同但「画质」这个东西还有待后期更深入嘚实测对比。

如果你对视频不感冒就不必盲目追新,根据钱包量力而行;如果你是视频发烧友那请务必对自己好一点,咬咬牙也不能將就

α6600 套机一万三的价格固然大胆,但是否划得来只能说见仁见智正如我司梁老师所言:“对于旗舰定位的 α6600 来说,只有这些小惊喜還不够”

索尼残幅微单官方今天接受采访时在回答「值不值」这个问题上表示,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拍摄作为 APS-C 旗舰的 α6600 都是专业级的沝平,把专业配置塞进这么小巧的机身中成本颇高难度也可想而知。

恰巧索尼残幅微单家的旧款全幅 α7R Ⅱ 也正徘徊这个价位是坚信「底大一级压死人」取「凤尾」还是坚持追新要「鸡头」?想想我之前说的按需购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残幅微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