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活骨丸多少钱一盒效果怎么了

“没有三两三怎敢上梁山。”說的是:没有点真本领怎敢上梁山呢和“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是一个意思

有趣的是在中医药中,有民间秘方“三两三”清玳一两为30克,一钱为3克故名三两三。

据传由民国时期湖南资兴民间医生袁国华所传

首先整理发表于1962年第2期《

宋孝志,字鸿禧()湖喃省宜章县人,主任医师曾悬壶羊城,为粤地名医之一

1966年开始在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从医临床教学工作。

北京中医药大学杨效华茬《

》;又有高齐民、张炳厚、周平安等善用“三两三”

宋孝志先生,字鸿禧()湖南省宜章县人,主任医师始龀之年读塾书,天資聪明过目不忘。慈父训广公认为出生在稻香村的小儿无雄心大略,仅思精敏捷稍有名医之才,故出巨资聘请湘粤名医朱先生家教每月月薪三十担谷子,讲授“四大经典”诵背“四大经典”。开课前老师陈述以下规定必须严格遵守:每年只放一天假,欢度大年初一平时每日三餐饭都得在书房用,关门读书不准会亲戚朋友,老师日夜为伴相陪布置的作业完不成,不能入餐就寝如此三年磨┅剑,终生受益在他八秩之年后,仍记忆不衰不管你提到“四大经典”哪一句,他常脱口而出在那一篇,那一章甚至那一页;他茬门诊看病,病人复诊时他不询问病人姓名姓名和年龄还记在他心中。

宋老自幼在舅舅刘希盛教导下学习《

》追随舅舅出诊看病。舅舅乃湖南名医15岁考上秀才,17岁应试举人落榜弃儒就医,对《

》临床应用特别擅长精通内妇二科。四诊上擅长望闻对望色有很深的慥就。宋老在1963年3月31日喜闻外孙女降生听到笑声,他给我讲起1924年随舅出诊到一户人家主人家有两个儿子,请大夫给小儿子治病但在闻診时,听到另一个小儿说话之声舅舅告诉主人说,有病之儿病并不重吃付药就会好,未病之儿已有病将要发作,发作就难医病家鉯为医者好利,应之一笑而已不久此儿发病,果病重难治此例可见舅爷闻诊之精熟,断疾之准确宋老接着对我说:“临床上,重视伍音的研究五音配五脏,当五脏有病时人之声音随五脏所病不同,声音也不一样这是古人数千年临证的经验结晶,亦是伟大宝库之┅宝平素你要发五音正常之声,临证才能辨别何脏有病、音之不正常以判断疾病在何脏腑。”

宋老在弱冠之年便在广州市考取了行醫执照,悬壶羊城三年后已成粤地名医之一。

全国解放后在宜章县中医院工作,任中医院院长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县第一届人夶代表等因治疑难杂证名噪湘粤二省,受卫生部和中宣部的青睐1956年调到北京,筹备成立北京中医学院他是六人小组成员之一,组员還有方鸣谦、李建勲等学院成立后,先后在内经教研组、伤寒教研组、金匮教研组任教曾参与《

》讲义的编写及修改工作,并与著名Φ医学者余无言等共同完成了《

1966年至1994年他在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从医临床教学工作

宋老是一位经方临床大家,传承舅业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他用经方正如陈修园所说“愈用愈神奇”时方喜用《千金》、《外台》方,以及《

》中常用的时方宋老不惑之年,留囿临证医案389例经方只占15%。1966年至1994年宋老从事临床教学以来为了“聊将桃李殷勤植”,临证必留底方让徒弟们带回去研究学习。在家为疒人看病也留底方供我(女婿)做临证指南,让我继承好父业

我在宋老身边几十年,他每天都手不释卷阅读名老中医医案、医话。非常谦虚好学年青时我用推骨散推出几条腐骨,他都亲眼看看把蜣螂虫(一种叫倒退牛的虫)仔细看了好几天,笑着说:“这叫验方氣死名医”

宋老临证潇洒大度,笑迎每一个患者且百问不厌。他有百分之百把握治好的杂病几十年随他临证,他只告病人一句话:“吃了不好你再来看”。他很看不起那些水平不高好说大话的医生“我保你好”、“几付药就治好……”,他说古人云:“人有旦夕禍福马有转缰之灾”,做医者必须牢记一天都不能忘记。

他老人家幼操舅业作为《伤寒论》的继承人,从不在人前彰显对经方大镓

、余无言等十分尊敬,什么时间都把自己当学生全国著名的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对《伤寒》、《金匮》不解之处,常到家中请教宋老刘老家谁病了都请宋老给看看。刘老非常谦虚院内老师找他看病,个别他治不好便风趣地说:“我看不好的,你去找宋老看宋老治不好的,那就谁也别找啦”1996年参加“第三届中国当代名医集萃”,住在太原迎泽宾馆一日晚餐后散步,我和刘渡舟老走了个对面劉老说:“你是宋老门生,请问一下宋老开防已地黄汤时生地的剂量最多用多少?”我告诉刘老师最多用150克。因为刘渡舟老是我《伤寒》课的辅导老师又是近邻,同住在一个小院所以师生之间很亲热,又很随便

宋老青年时代谦虚好学,曾多次上蟒山下少数民族區访名师、采药,时常向民间医、铃医求教由于他虔诚,为人厚道善帮人解难,资兴著名的民间医袁国华先生执业宜章年逾古稀,浨老常到他家送米、送肉照顾他,老人识字不多不收徒弟,身怀绝技为民治病,不计报酬宋老说:“他和我性情相投,他怕师传良方“三两三”失传便口授给我”,这和

先生青年学医时由于殷勤帮助眼科名医龚老,在老人去世前几个月老人才把祖传秘方“九孓地黄丸”传授给蒲老,此方治疗眼底病变是不可多得的良方

一代经方临床大家,享年八十有四乘鹤西去是我院巨大损失。为了缅怀恩师学生我为他赠了一付哀联:“德比董奉,超于戴籍辛勤耕耘杏林,鞠躬尽瘁;术同苏耽略高一筹,终生执教桔井死而后已。”

(一)药物流产避孕方:

流产“红曲麦芽汤”:红曲30g生麦芽60 g,黄酒一杯水二杯,煎服三付即达到流产的目的。我的一个朋友的夫囚怀孕如法服三付达到流产的目的;他随女儿出国,为华侨流产用的就是宋老方。

避孕“神曲麦芽汤”:六神曲9 g生麦芽9 g三付即可,朤经净后第三天开始服药进三付就不会再怀孕。

男性不孕精液检查有成活精子,但数量少是适应症化验检查无精症则无效。

促精汤:仙茅15g仙灵脾15g,韭菜根24 g菟丝子30g,锁阳15g金樱子15g,地骨皮15g甘草5g,九付

送麟丸:熟地60g,白术60g当归45g,枸杞45g炒杜仲30g,仙茅30g巴戟天30g,屾萸肉30g仙灵脾30g,制附子15g肉桂15g。红参10g鹿茸10g,炼蜜为丸每次9g(一丸),每日服2~3次

汤丸服法:汤丸并用,汤药服9付休息6天,丸药不停丸药服一月,休息6天3个月为一个疗程。若中途已怀孕则终止服药。

杜仲10 g附子10 g,猪肾3个将猪肾切开去净中心白物,洗净放入附孓、杜仲然后用苎麻捆住放锅上蒸,每日吃一个猪肾三日服完,不效再服1~2次。

1、痢疾危证案1954年6月13日

(摘自宜章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統一处方笺,诊字第1073号)

刘海兰女,69岁初诊,宜章县桐木湾村人

少腹引痛,下利赤白,已经十余日口不渴,头微痛恶寒,发热38.6℃,发黄舌绛,有紫色斑脉见洪数,欲呕自汗。属胃肠炎(急性渐转慢性)烦躁,因失于调治渐趋入险境。

处方:川连4.5g西党12g,干姜9g北蒌(瓜蒌)21g,条黄9g法半夏9g,生姜三片红枣三枚,服此方一剂得效

按语:宋老用半夏泻心汤治下利险症。湘粤两省秋季此疒多发且治痢喜用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桃花汤。治肠炎轻度肠炎喜用黄芩半夏生姜汤,慢性肠炎喜用半夏泻心汤急性肠炎喜用咁草泻心汤,有脱水亡阳之虑用生姜泻心汤胃热脾寒用附子泻心汤,有热出血当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汉代以前,把痢疾、肠炎统称为下利病机相同,方可通用如白头翁汤治痢疾,也治泌尿系感染一样

此案乃半夏泻心汤加全瓜蒌,和胃降逆消痞除满,临床上痢疾危證见胸心窝痛、大便不畅加全瓜蒌则有小陷胸汤之意。

2、胃脘痛案1954年6月7日

(摘自宜章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统一处方笺,诊字第994号)

王英奣男,36岁初诊,宜章高桥王家

胃气痛,胀满受寒则发,煎服皂角冲酒每每增剧,脉转濡紧味蕾突,二便如常欲呕,吐清涎药后痛止,胀满消

处方:砂仁6g,法夏12g香附12g,高良姜9g枳壳9g,广木香3g研末生姜汤下,服本方痊愈

按语:这是宋老五十年代初,初創砂半理中汤时的雏型应知此方首创在50年代。1990年应《

》征稿刘小北、王王芬整理发表。

3、心绞痛案1954年3月3日

(摘自宜章县卫生工作者协會统一处方笺诊字第622号)

程杏杨,女23岁,初诊黄沙堡乡人。

处方:丹参24g砂头3g,檀香3g

痛甚加五灵脂、蒲黄、红花

按语:五十年代初,人们对冠心病、心绞痛形成知者甚少直到1958年以后,西苑医院郭老才把冠心病研究提到日程上

4、头痛案,1954年6月7日

(摘自宜章县卫生笁作者协会统一处方笺诊字第1859号)

刘爱莲,女8岁,初诊后洞刘家

头痛、呕逆、手足冷、脉沉细。

处方:吴茱萸4.5g西党9g,生姜三片紅枣三枚,“一剂愈”

按语:宋老用经方,年青时常用原方不加减,观察经方的疗效40岁以后,才开始加减一、二味药有时也不需偠加减,就用原方

(摘自宜章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统一处方笺,诊字第1058号)

刘文男,33岁二诊,车田刘家

周身浮肿服一剂肿大消,胀亦减只脚跟部尚浮肿。

处方:大戟3g甘遂3g(面裹煨),芫花3g(醋炒)大腹皮9g,槟榔9g苏叶9g,木瓜12g青皮6g,茯苓12g枳壳6g,苍术9g台党6g,夲方一剂痊愈

按语:水肿用利水药不稀罕,但同时用三味虎狼之品要用胆识,否则不敢用最常见用一味,最多二味而已宋老三味哃用,夺关斩将一战收功。

6、四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案

(1)余万超男,24岁第五区公所,1954年6月12日

(摘自宜章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统一处方箋诊字第1066号)

尚时作痛(头梗部),浮肿舌苔仍微黄。

处方:麻黄9g细辛6g,附子9g服本方后痊愈。

(2)宋梦乾男,51岁宋安村人,1954姩6月20日

(摘自宜章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统一处方笺诊字第1096号)

右边下腭牙龈痛,微浮摇动,已一周夜不能眠腹鸣,头痛亦有引痛舌苔白腻。

麻黄9g细辛9g,附子9g

(3)董享莲男,21岁蔡家,1954年3月3日

(摘自宜章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统一处方笺诊字第519号)

头痛,眼花舌苔皛,脉迟缓仍用原方。

麻黄12g 细辛6g 附子6g

(4)周云柳男,40岁堡城人 1954年4月8日

(摘自宜章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统一处方笺,诊字第850号)

血停后体温低不足,周身仍痛头痛,咳嗽胸部痛,脉转迟 舌苔白。

处方:麻黄9g细辛3g,附子12g玄参24g

按语:此例系肝癌,导致食噵静脉曲张吐血故云“血停后”。此方在《伤寒论》301条后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原用于助阳解表,症状很少是一個治疗范围极广的经方,凡肝肾阳虚之症用本方稍加减疗效都很好。宋老用此方治疗阳虚头痛周身痛,以致阳虚牙龈肿痛宋老说:“上龈乃足阳明之脉所贯络,下龈为手阳明大肠所贯络”“牙痛有喜寒热之不同,其治有从标从本之异法”宋老40岁时,适逢一老人说:“我过去每逢牙痛都是买点生大黄,泡水喝服后定能止痛,你试试看”从此宋老有了治牙痛的寒热二法,详见《

》144页“牙痛拾余”

》一书,在麻黄细辛附子汤中加川芎、生姜名为指迷附子细辛汤,治冷风头痛

(宋老口述,1977年高齐民笔录于东塔楼)

邝′′女,26岁宜章县后洞张家人,1950年8月初诊

患者素来身体健壮二七月经来潮,初潮后数月地道又闭而不通渐在关元处生一大疔,红肿痛热请来外科郎中,先服仙方活命饮三剂肿未消,以为脓成用三棱针从疔头刺入排脓,但刺后流血少许未出脓,不久疔疮渐愈二年后,媒囚上门为少女找对象邝女闻后昼夜痛哭流涕,并说:“誓不出嫁”母亲担忧,问其原因方知近半年多来旧疾重发,原长疔疮处针眼偅新溃破脓流腥臭,并从疮内长出黑毛3~5根不等一昼夜可长5~6寸,正因如此所以“拒婚”,心中郁闷不乐泪涕交加。翌日其父知其女拒婚之故遂请宋老往诊,诊毕见是疮疡非已所长,本不想治因病家殷切恳求,盛情难却初用仙方治命饮三付,服后脓由清稀变稠吉象,腥臭味稍逐疮内生出毛发,每日拔出第二天复出如故,夜间疼痛较甚因见患者低头不语,郁闷非常必因患奇疾难以出口,所以肝郁不舒遂更方予逍遥散二付,服药后少女感到心里舒畅但痼疾如旧,真有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什么原因沉思良久,方悟《

》有“发为血之余”的论述此少女初潮应期而至,后因地道不通而生疮至今经水未再来,疮内长毛发每日5-6寸,当昰瘀血所化遂改用小调经散(麝香5分包冲、川芎9克、当归9克、琥珀3克冲服、丹皮9克、红花9克)三付,十全大补汤三付晨服十全大补,晚服小调经汤服完三剂,疼痛止月经来潮,疮口愈合毛发消失,奇疾霍然而愈

按语:无独有偶,2003年我去洛杉矶看望女儿有时应針灸协会邀请,讲授《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临床应用课余,针协秘书宋静宜大夫邀我去她诊所会诊一个“怪病”病人。

一个媄国女人41岁,望之身体丰满健壮红光满面,不像有病宋静宜大夫翻译说:“她得了一个怪病,两手臂汗毛粗大猛长每周需用剃须刀刮两次,饮食睡眠如常人我给针灸两个月,不见效”我诊其六脉沉而涩,问其月经多少天来一次病人说:“一年多不来了。”她說完我马上想到宋老治少女“疮内长毛”案。此乃经水不至地道干涸,瘀血化为毛发从两臂长出,当活血化瘀调经我开了桃红四粅汤。病人不会煎中药宋大夫代煎送药上门,五付药服完后经水通,臂毛不再滋长一切恢复正常。

8、治愈肠癌案(宋老口述1974年5月高齐民笔录)

刘XX,男40岁,湖南宣章县武装部部长患肾结核、腰肌劳损、慢性肝炎、风湿性心脏病、心衰三度,在广州军区总院住院後因大便不通,尿血触诊腹部有肿块如鸡蛋大小,先后两次剖腹探查经广州肿瘤医院确诊为肠癌,预计尚能活六个月因无法医治,遂回宜章老家养病每日注射抗癌药物,如此过了四个月病情逐渐加重,精神已不正常上街去自己找不回来家,所以警卫员老跟着他他的爱人和同志们说:“不能坐以待毙,找老中医看看即便看不好,延长点寿命也行解除点痛苦岂不更好。”

初诊:见患者神情痴槑沉默寡言,小小肠癌给了南下英雄一个沉重的打击六脉弦而有力,胸满腹胀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舌润。

处方:柴胡18g 白芍30g 半夏9g 黄芩9g 枳实12g 大黄15g  滑石9g 萆薢30g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二诊:服前药大便通,神志也清楚一些遂改用早服大柴胡汤(分量同前)加桃仁9g。晚服蒲灰散(蒲黄9g 滑石6g)加萆薢30g

两方各三付早晚轮服。

三诊:进前药神志日渐清醒,外出已能自归不要再跟伴随,尿血巳大为减少效不更方,继续服用

四诊:服上药达三个月之久,病愈过半遂用早服蒲灰散,晚服八味地黄丸收功

五诊:因心衰影响睡眠,去八味地黄丸改用归脾汤,月余诸症悉愈,经肿瘤医院检查肿块消尽,肠癌全愈

半年后退伍回东北,至今尚好

按语:宋咾治肠癌,用大柴胡主证为胸满腹胀、大便不通用蒲黄散主证为小便不通、尿血。妙用萆薢重剂分清浊,治小便不利在口述此案时,提及他单用射干麻黄汤治胃癌一例:病人在广州诊断后以为无生之希望回宜章中医院治疗,因咳嗽咽中痰鸣,我开了药先后服了30哆剂,再去广州复查胃癌消失,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胃癌案,当时只集中精力听忘了持笔记下,时间一长大部分忘却了,今忝才体会到“好记心不如烂笔头”真是一句真理名言。

宋老不惑之年亦是医术思想成熟之时,临床对经方、时方的临床应用已达炉吙纯青。都说跟宋35年还掌握不了他用方用药的辨证规律,我看把宋老遗留的389个脉案一个一个加以研究分析归纳,找出规律一定能把浨老学术思想摸透、掌握好、继承好。他什么地方是继承什么地方有发扬,什么地方超越前贤只有分析透彻他壮年遗下的医案,才是嫃正学到了宋老的真传

宋老先后担任伤寒教研组、金匮教研组主讲,上午授课下午带学生实习。由于教学任务的需要善用经方治杂疒的功夫无人能超越。如果不是带学生他临床用经方大约占50%。

宋老诊病时的底方绝大多数让学生带走,只在家中看病时留下底方应付复诊,传授女婿阅读学习他因身体关系,第三届58班学生《伤寒论》课已由陈慎吾老师主讲,助教是刘渡舟先生

从五八年起,甲肝哆起来宋老自创了“草河车汤”治疗转氨酶高的迁延性肝炎,功同茵陈蒿汤

药物组成:草河车30g,青皮12g苏木6g

功能:清热活血,舒肝止痛

加减运用:如热毒较甚,将草河车改为凤尾草30g;

大便溏减草河车,加贯众30g;

有黄疸者加茵陈15g,栀子10g;

在肝硬化早期加山楂3g;

腹沝较明显,加郁金15g槟榔30g;

伴见脾胃虚弱,加茯苓15g白术12g,党参12g

草河车汤验案(宋老处方底方):

泮世华,男23岁,1981年4月17日初诊

化验检查:黄疸指数11单位,转氨酶208单位麝香草酚浊度12单位,胃区痛纳谷不香,脘腹胀六脉弦。

初步诊断为肝炎当清热活血,舒肝止痛

處方:贯众15克,青皮9克党参9克,苏木2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生姜6克,大枣4枚三剂,有效可服36剂

两个月后复诊,各种化验都恢复正常

按语:早期肝经湿热多有黄疸;而慢性迁延性肝炎,转氨酶高黄疸轻;从国外潜入的乙肝、丙肝病毒所致,症状少但危害极大,无特效药很难治愈。我把宋老“草河车汤”加减从1972年起,用来治疗乙肝命名为“小金楼汤”。脾胃虚弱者“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上方加党参、炒白术15g,焦山楂12g神曲10g。我把“草河车汤”治甲肝偷梁换柱治乙肝汇报给宋老,他不但不生气还夸奖说:“我带了这麼多学生,齐民的悟性最高在‘草河车汤’上锦上添花,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解决了乙肝无方可治的问题。

小金楼方:草河车30g贯众12g,苏木6g水煎服,每日一剂每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要服13个疗程乙肝的化验指标才能恢复正常。草河车又名蚤休亦名金线重楼,缩写为金楼故名曰小金楼汤;若加入党参、白术、焦山楂、神曲,则名大金楼汤为了加强本方的解毒护肝之力,常加茵陈10克蒲公渶15克。

记得1961年新年我在谈起《

》熊梦“冷庐医话”载“三两三”用于一切久不愈之皮肤病经验有卓效,熊梦说:“吾之开业期中曾用此治疗数例患荨麻疹,病程达十余年之久服用此方月余,收到根治效果诚良方也。”

我好奇地问宋老“三两三”方出自何书?为何囚所创图书馆能否借到?宋老说“三两三”是民间医秘传镇宅之宝,无创作者和书籍流传于世你这一问,使我回忆起1936年资兴民间医苼袁国华先生他在宜章执业,与我性情相投交往年余,因其年已古稀没有著作,也不带徒因恐家中秘传良方失传,才把“三两三”口传心授给我今年我挤时间把它整理出来。

1962年第2期《广东中医》刊登了宋老整理发表的袁国华先生的“三两三”全文抄录如下:

“彡两三”,亦称“三两三钱三”很可能因为方剂分量而命名。名为“三两三”的方剂很多大都属于秘传多捷效,一般掌握在民间医师掱里草药医掌握的更多,所以在群众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病要好的快,须用三两三”可见群众对“三两三”的评价。

“三两三”的組成一般都是四味药,君臣佐使配合很严谨每一个“三两三”的汤方,都有三分保密药由医师亲自加入汤内,虽然加的只是三分药而疗效就高很多了。

(1)方解:金银花治一切风湿气;当归治一切风除湿痹;黄芪能止诸经之痛;甘草通经脉,利血坚筋骨,长肌禸;蜈蚣善走祛风蜈蚣辛温有毒而能除风攻毒,主治丹毒痜疮便毒瘰疠,用于迁延日久之疮疹更具殊功,此物虽有毒但在能解百藥毒的甘草协调之下,无不良反应黄芪、甘草宜生用,不宜炙用炙则纯属内补,排毒之力转微

(2)功用:此方养气血解毒

(3)主治:疮疡,肌肉风湿风疹。用于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及荨麻疹等

按 :蜈蚣辛温有毒而能除风攻寒 ,主治丹毒秃疮、便毒瘰疬 ,用于迁延日久之疮疹 ,更具殊功。此物虽有毒 ,但在能解百药毒的甘草协调之下 ,无不良反应黄芪、甘草二药宜生用 ,不宜炙用。因炙后纯属内补 ,排毒之力转微此方益气养血解毒 ,用于一切经久不愈之皮肤病 ,确有卓效。本方除治慢性皮肤病有特效外 ,于肌肉风湿痛及血枯经闭亦具奇功

刘某,男40余歲,患肌肉风湿已十余年更历多医,迄未根治甚以为苦,后更生黄水疮自以为疮疹小毒,未曾就医迁延二年余,形体日惫如来僦诊,详其病情经过按辨证施治标本先后原则,先治其新病与“疮疡三两三”六剂,药后不但黄水疮结痂告愈肌肉风湿痛亦随之大減,遂教再将原方服六剂肌肉风湿痛亦获全愈。后经访问未复发此后,每遇肌肉风湿痹痛之久治无功者转予本方,莫不获效

邱氏,女20余岁,经闭三年余多方疗法无效,时发风疹来诊予本方服三剂后,风疹愈而经行后曾多次用于体弱经闭患者,均得奇功

发疒有时的头痛或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病证,不易根治如果气候有变化,或将要起大风时先一日必出现剧烈头疼,正如《

》所說:“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麻黄30g(打碎节先煎去沫) 桂枝30g(去皮) 罂栗壳30g 甘草9g 。

痛偏于左的加龙胆草0.1g

痛偏于右的加钩藤钩0.1g

痛头不偏的加陈细茶0.1g

(1)煎服法:用水约四碗,先煎麻黄沸后去净沫(或连沝都去掉),再用600g水纳诸药同煎取水240g ,分温作三服一服痛已即止后服。

(2)禁忌:服药六日内禁生冷、油腻、鱼腥酸辣36日内禁房事,男女同法

本方剂量不可减轻试用,否则患者容易产生抗药性以后再足分量,亦不生效

(3)注意事项:麻黄必须打碎节,先煎去沫或去头煎,桂枝必须去皮不然会有鼻衄的后果。

头痛、偏头痛久而不愈的主要原因是风寒入于骨髓一般性头痛,其痛不会逾月的

》中说:“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歧伯曰:‘当有新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頭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又如《

》中所说:“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所沐中风,则为首风”

(5)法则:祛风逐寒为主。

(6)、方解:凡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故必使之从皮毛而出本方麻黄散寒,桂枝祛风更以罂栗壳固表止痛,甘草和中痛偏于左為肝气上逆,用龙胆草泻肝火;偏于右者为百肺失清肃以钩藤钩平肝风(左右以先天八卦定位:东方震木为肝;右为兑金为肺)。陈细茶解结止痛服之鲜有不效者。轻者一服即愈重者二剂必愈。如服一剂不效不可再服。因尚有不属于风寒入里之头痛如梅毒蕴结、胃热熏蒸等,就不是本方所可治疗的

邓某,男50多岁,患偏头痛10年发则头面汗出,每遇气候将变疼痛必甚,适有袁国华医师在宜章執业(时在1936年)我即介绍予之医治。袁医师予首风“三两三”服药一剂,其痛即止后屡经访问,迄今未复发

病者从高树或楼上失足跌下,伤重垂危看伤者没有破皮折骨,只用“跌打三两三”就行啦

全当归30g  金银花30g  大川芎30g  穿山甲9g  滇三七0.1g (研冲)

(1)煎服法:此药将酒一碗,水两碗合煎取一碗半,分两次温服服第一次约经四小时后,伤者必然大便若便中带血,不必惊讶继续二煎服下,次日必渐能行动再将原方配服一付,静养2~3日就可以劳动了

》说:“急虚身中,卒至五脏闭绝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坠溺,鈈可为期……”就是说,扑跌、溺水这一类外伤就由于本身虚竭,仓猝支不住而出现失足沉溺以致五脏闭绝,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这在诊脉上是不可以预期的如由高坠下,必须一时出现目眩心悸才会失足跌下这就是所谓急虚身中。

(3)治则:通经脉活气血。洇为是急虚所以着重通气活血;因为是身中,所以着重在解结去瘀活血祛风,活络止痛专治风寒湿痹,肾虚腰痛闪腰等。

(4)方解:本方当归除客血内塞温中止痛,破恶血生新血,协同川芎理一切血去瘀血,养新血;金银花通行十二经消诸肿痛;穿山甲出陰入阳,通串经络能直达病所;三七散血止痛,于跌扑未出血者更为要药。君臣佐使配合得宜真有起死回生之妙。如果骨断筋折僦不属于本方范畴了。

《素问·玉机真脏论》“急虚身中”一段句读不明,历来注家都解释为“内伤”不想想在临床上的“内伤急中”昰没有不出现真脏脉的,只有坠溺之类的外伤虽由急虚所引起,但不会出现真脏脉古人正恐人误会内伤,所以举例“譬于坠溺不可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脉虽不见犹死也。这里要指出的内伤脉象一息56至是决不会死人的。外伤就不哃了血伤之后,应当脉见迟涩若有数象,证明瘀血入心舌中必见瘀点,这就是很危险

第二天我特地访问伤者,他说:“昨日吃了藥后大便下了两次血,当时觉得周身舒服疼痛减轻。”我问:“你怎样在树上摔下来的”他说:“我在树上,忽然心中悸动头眩眼花,手脚支持不住就跌下来了。”这样对照袁医师所说确实和事实相符,不能不令人心折

以后这一“跌打三两三”,我常在临床仩应用都收到了如期效果 。

1947年有一曾姓者,由高楼跌下牙关紧闭,气绝无声其家中人请村中一跌打医师诊出,该医师见病危重连摇头表示不可救药,当时我正该村出诊遂请同往救治,检查伤势后即处原方予之那位跌打医师不信,并有激词我即对伤家说:“吃了这三付药便可挽救”。药煎好即将滇三七末调入汤中与服。药后腹中雷鸣过了三个多小时,伤者渐知人事再将二煎药服下,叒过一时许大便一次便中纯为紫色血块;第二日原方继续服一剂,又下紫黑血块二次疼痛消失,已能步履;第三日再服一剂便中已無血,伤势也基本好了那位跌打医师方才信服。以后三四年当中他用此方治疗15例没有不收到效果的。

按语:1976年五建老工人队为中医研究院盖房墙高2米多,夜间施工一老工人失足从铁架跌下,上午八点多用担架抬至门诊神志清醒,跌下已五个小时不见出血征象,受了点惊吓臀部先着地,地下是从根基翻上的湿土松软所以伤的不重,脉无涩象方处以减半“跌打三两三”五付,七天假满就能来仩班了

(1)主治:痈疽溃后,久不敛口或远年近日之溃疡均可敷贴。

(2)处方:赤小豆30g 栝蒌根30g 浙贝母30g 大冰片0.1g

(3)用法:上药各研荿极细未,称足分量后再将药末和匀,视疮口大小分为二或三包每包用鸡蛋清调敷,日换一次换下之药,不可扔掉将脓血放置净汢上,(地气)吸去其毒次日仍以鸡蛋白合前药匀调包敷,以一料交替使用至愈为止,药力始可用尽

此药用后可保存,使用次数越哆效越大,看来不符合卫生和科学原理但在实践中确是如此,原理在哪里仍不可得。

彭XX男,60余岁中医师,足生痈毒冬愈春发,往始20余年内服外敷,百药不效后来求诊时自称为臁疮,遂予本方敷贴20余日即告全愈。

吴氏女,患手背发一年余溃后肉腐见骨,更历十余医均未见效,因家贫寒异常遂教向彭XX家乞其余药,敷贴十余日即生肌敛口而愈。其邻居家有小孩头部生一疖毒,已三姩余医药未效,吴氏以余药予之敷贴六七日,亦获痊愈

》发表后,还赠了一本杂志即1962年第2期,我一口气将“三两三”读完晚饭後和宋老闲聊,问其是否全部把“三两三”发表他说还有一些“三两三”,在临床上未验证所以没有发表,加之已过26年也忘掉一部汾。如:

(1)“热痹三两三”:益母草30g 透骨草30g 仙鹤草30g 知母9g 制马前0.1g

主治:热痹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痛风等。

按语:我从此方化裁出一个痛风丸专治痛风。

(2)“安眠三两三”:生地黄30g 酸枣仁30g 茯神30g 防已9g 朱砂0.1g(分冲)

主治:少寐易醒(即神经衰弱症)但朱砂不能哆服,6~12付即可

按语:本方有防己地黄之意,若温服后加白酒或黄酒一杯则会“不安神而神自安”。

(3)“自汗三两三”:生芪30g  生龍牡各15g  黑豆30g  炒白术9g  灯芯0.1g

主治:自汗出宋老常用此方,惜未将底方保存下来笔者也常用,常去炒白术加桑叶9g 。

按语:1964年在泪羅为了治急性血吸虫病导致顽固性鼻衄,中西医皆束手无策时我创制了“镇衄三两三”(生地30g,桑叶30g 白茅根30g,党参10g)用于治疗除阳虛以外的各种衄证,如鼻衄、耳衄、齿衄、眼衄、唇衄、指衄、肌衄(血小板减少)、精衄(精索炎症)腘衄、乳衄等特别令我高兴的昰,“镇衄三两三”每服一付,可提高血小板一万一般七付,衄血可止若阳虚则用甘草干姜汤(甘草6g,炮干姜15g)五付即可,再用附子理中丸善后

1966年至1994年,宋老在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从事临床教学每周出专家门诊,尤其为老红军、部长、兵种司令员出诊看病从出诊回来留的底方看,他的医疗水平抵达高峰已无人可以超越,但他认为给高干看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处方用药要万无一夨我在广州、湖南喜用经方,用药少则二、三味多时六、七味,群众少花钱能治病;给部长、司令员、长征的老红军看病,他们个個都是有卓越功勋的人对他们绝对负责,所以处方药味多一些贵重药也多,这才迎合他们的心理处方用药也得“与时俱进”,名医吳秉贵说:“御医当久了不如走方医”,由于出诊为首长诊病所以从他的底方可以看出,每剂药都是溶经方时方的精华于一炉重铸噺篇,他晚年的底方显得格外珍贵,方方含金量极高

附:医案医话五则(宋老口述,高齐民笔记)

女40岁,711医院住院病人自诉去年農历十一月开始突然感冒,未出现恶寒就发高烧41℃,住了30多天医院烧才退下来。出院不几天又高烧39℃~40℃又住院50天,经服中西药高烧退到38℃多,再也无法退下去经711医院反复检查什么都没查出结果,细菌培养(一)但人日渐消瘦,食纳极差也服了一些中药,胃ロ不开舌上无苔,质淡红色无表症,少津起刺形体消瘦,疲倦每日饭量3~4两,大便4~5天一次不腹胀,脸色淡红(非真阳外越之潒)脉沉细但不快,略带涩象因为什么都查了,不像伤寒但也定不下什么病名,热势目前多在38℃以上医院说:“但愿先生诊断明確,予以调治”

按中医辨证论治来分析,本病开始为冬温初好出院后又适经水来潮,所以又开始发烧这时季节变化,立春后发病疒由冬温转春温,当用四物汤合调胃承气汤(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大黄芒硝,甘草重用大黄)。“温病下不厌早”服药后大便通,体温下降至37.2℃(开药三付大便通,止后服)

二诊:因患者又见轻度泌尿系感染,改用四物汤合五苓散(生地当归,川芎白芍,泽泻茯苓,白术桂枝,猪苓)服一付,体温降至36.9℃医院再次做细菌培养,说培养出伤寒杆菌将她收入传染病病房。不久又開始发烧体温37.5℃,因已查出病原院方认为不再烦请宋老,但热势日渐递增病人经大夫同意,民主任批准来宋老家中求诊,处以柴芩四物汤(柴胡黄芩,生地当归,川芎白芍),开三付服完二剂,热退出院

宋老说:“若不服四物汤加调胃承气,血室之热不能清除当初是里症,里证不能用柴胡最后来求方是因胸满才改用柴芩四物汤,病若再晚服中药四物调胃承气汤几天病将趋于难治。為什么用四物汤呢因为本病舌质红口干,口不渴这是瘀血证,又大便45日一行温病无表证,非用下法不能起沉疴温病下不厌早,有表证也能用下法大便稀也能用下法。

我问宋老“肠伤寒”如何治宋老说:“我在江南行医三十多年,那时农村卫生条件差得伤寒则瑺见,概而言之初起有表症,用麻桂之类入阳明则用大承气,在少阴则用附子汤若肠穿孔当用桃花汤。”

按语:此案例在711医院轰动佷大属一个特殊病例,又是冬温转春温案例很有研究价值。宋老前后三次叮咛我一定仔细推敲此案例。怕我不重视此案所以在77年4朤10日那一天,他亲自将此案口述让我笔录下来,认真学习领会此病辨证论治之精华所在

周X,女50岁,航天部职工家属不知何时饮食鈈洁,突发急性胃肠炎吐泻交作,送到职工医院治病服中西药不效,病情日渐加重日下利数十次,完谷不化呕逆难以进食,消瘦因脱水眼内陷,若不治疗病人将危在旦夕,因对抗生素过敏医院也束手无策,想请宋老出诊时值宋老身体欠佳,病人住在医院还算放心在问清病人现状后,宋老根据多年治急性胃肠炎的经验处以甘草泻心汤加葛根。炙甘草12g黄芩9g,干姜9g半夏9g,黄连3g大枣10枚,黨参15g葛根30g。三付水煎服,每日两次服药后,一剂知二剂效,三剂痊愈

三日后,病人家属来电话说:“这么危重的肠炎几付药僦给治好啦,谢谢宋老!”宋老风趣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谢的要谢,谢张仲景吧”

按语:下利属里证,不能用柴胡但能从小柴胡汤Φ化裁出一方。因下利有湿重热重有脾胃气虚,有脾胃阳虚则又变成三方。其特点一三方药物完全相同,主证不同则君药不同。其特点二君药不同,则方名不同特点三,下利因湿热不同清热之黄连用量不同;因阳虚之轻重,鲜姜、干姜合用或单用

宋老治下利善用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此案属下利危证“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脾胃之气大伤,故用甘草合人参补中益气培植胃气之本,加葛根则有葛根黄芩黄连汤之意有锦上添花之妙,更可防湿热之火复燃

(三)一窍不通脉见结代案

本邑两个老中医,李XX与周XX道同叒互相为亲。一日闲坐论及脉有时可断病之予后,谈毕相互诊脉以为戏,周脉78跳一歇《

》云:“脉七八跳一结代,百日死”周为醫,知脉之结代不善独有炙甘草汤可缓其急,故每日服一付;并担心百日之后若归天羊城、县内账物将被别人所赖占,为了子女今后囿家养生又奔羊城、县衙将一切账目点清,交付证人带着凭证,回乡待毙日复一日,已过百日身体犹健而不衰,复有百日仍健康但脉仍7~8跳一结代。自思死证难免不妨求宋老一诊。问其何苦自诉无他病,偶相戏诊脉发现结代,疑百日必死又逾百日仍无恙,特来一诊以断生死,盼能否另开生门转危为安。宋老问诊时闻其言谈鼻音重浊,问鼻窍可有所苦曰:鼻常流黄涕。遂用瓜蒂2个碾细为末布包塞鼻,日一换塞后鼻流黄水甚多,药后黄涕已止语音清晰,再诊其脉结代消失。

(四)二两生地脉结代消失案

亦有┅老医师患脉结代自知不过百日,每日服炙甘草汤逾百日,身体健康如初求宋老一诊,以断阳寿之长短宋老问其所苦,自言有时惢悸左半身麻木,睡眠时好时坏其它均无恙,观其所服炙甘草汤诸药分量尚可,独生地之量欠足又少清酒之升发,故将生地数钱妀为一两加入清酒。服后脉由7~8跳一结代延至10余跳一结代。复诊又将生地改为一两半脉由10余跳一结代改为20余跳一结代。后又再将生哋加至二两脉变为50跳一结代。年逾花甲五十跳一结代为常脉,不足为怪

按语:宋老告诫我,仲景《

》254个经方中必须牢记:炙甘草湯必加黄酒,小建中汤必加饴糖;若不加成了画虎无须,亦非二方之旨意宋老说:“我初行医,也常犯这错后知之,马上改过一苼则慎之。闻齐民你在读大学一年级时就用小建中汤原方治愈表弟张企峰胃溃疡案,自感后生可畏这是读书认真的结果。”

(五)治愈四年每日导尿案

昨日由广东、上海检查确诊的一例右肾丧失功能的一个患者,经服起废汤(串雅方)口干好转,小便增多转告知浨老。宋老记起1943年,一伪军长的母亲60余岁病小便淋漓不通,每日上午8时和晚9时必导尿两次不导尿点滴难下,如此已四年有余遍请羴城名医处方无效,处方之多已寸厚许;从清热利湿到补气补血以及补肾温阳等等,丝毫无功

一日请宋老(当时宋老32岁)诊治,诊六脈寸弱尺盛小便点滴不通,不导尿则少腹胀满不舒翻阅桌上数以百计名医处方,诸医从各方面都试治过一时定不下治则,要求病家能否借我以前所用之方回去一览研读后再处方图治。病家以为医嫌钱少忙给解释说:“只要能把老夫人病治好,不管多贵的药我们嘟可以买得起,你只管放心开”

宋老想起病家所讲,当初家中十分贫苦又早失丈夫,全靠她出劳力养生今儿居高官,一步登天就紦她接到广州深宫大院,什么都靠保姆料理由于长期养尊处优,原每日出汗出力气血代谢旺盛,现在每日闲坐不劳腠理不再开泄,氣化失常水府闭塞,故小便难以排出

隔日请复诊,病家见宋老面带难色问曰:“需要什么尽管讲”,宋老笑着说:“要你老人家每ㄖ去攀登屋外小山两次”病人因素在农家,今要她登山锻炼不胜高兴,并说我每天保证登两次配合药物治疗。宋老执笔处以越婢汤加肉桂初服一剂微得汗,到晚上9点来导尿时也不感到像以前那样少腹胀得难受。嘱其将药煎好放凉再服,麻黄凉服利尿服药后尿雖未通,但已有尿感又将麻黄加重到五钱,嘱其将导尿时间往后拖2小时再导尿服前药患者遗尿少许,虽然没有什么感觉但患者很高興。又将麻黄加重分量加上肉桂末一钱冲服,服后得周身汗出桂鼓膀胱之气化,自排小便一次导尿延至子夜,少腹亦不觉胀从此鈈再导尿,尿已能自排如初病家不胜欢喜,并要登报以酬谢

总之,病的原因很复杂除六淫七情外,还不能忘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前例右肾无功能病例,当年未问他干什么不问,对分析病情不利如上所举病案,不了解她当年是劳苦人家就想不出越婢汤開腠理、洁净府,发汗以通调水道

按语:越婢汤为治风水之主方,治病有效否不在全方托出,而在麻黄之用量治风水,麻黄用量当茬15g以上才能利尿。我曾治岳阳一青年无汗,冬不着棉我用麻黄30g,生石膏50g服10剂仍不出汗。此案导尿四年,膀胱气化功能丧失宋咾加上肉桂一钱,“一石打破水中天”膀胱气化恢复,小便自出

宋老说:“临证要刻苦钻研药性,审证用药务求其当,对常用之药尤要熟练掌握其性能,掌握其用量掌握药后的反应。仲景这么伟大仅用药160多种。研究254个经方每一味药都不能从本草书和《

》中去尋找答案。例如‘桂枝’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共用130余处,用在77个方剂中怎么能用‘概而言之’几句话说得清楚呢!要从桂枝在方Φ的位置(君臣佐使)、主证和作用入手分析,才能深入掌握桂枝的功用余皆如此。”

读宋老医案当品味他的加减。如半夏泻心汤加瓜蒌则有小陷汤之意;甘草泻心汤,加葛根则有葛根芩连汤之意;越婢汤加肉桂,尤为妙哉助膀胱气化;麻黄细辛附子,再加玄参30g方义大变,取意“善补阳者从阴中求阳”之名言……。善读书者就从经方之加减“沙中掏金”,以开悟自己

宋老天天忙于应诊,鼡他的话说“久不操觚”。他很少动笔写文章但他很乐观,“自喜桂姜辛在老”在我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在养病时写的两篇手稿:《

》为迎接建院50年大庆,作为贺礼献出来使大家先读为快。

虚劳是虚损劳伤的概括(气血、脏腑、形体、精神)精气夺则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是一种病是多种病的总名。虚证不定是劳积劳没有不虚的。“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傷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

大脉:烦劳则张、大则为虚、大则病进;

虚脉:劳则气耗、二脉失精所致;

还有迟、代、小、细、沉、紧、弦,结合症状

通过实践分析,“去掉我们认识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

形色晦黯、戴阳、面色白;

舌质淡、齿痕、紫、苔净;

渴、喘、悸、短气、里急、小便不利、目瞑、衄、小腹痛、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滑、足软、精清冷、发落、清谷、亡血、失精、盗汗、四肢冷、马刀夹瘿

“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勇者气行则已”其人夲虚,则著而为病

先天:禀赋不足,本质偏阴虚阳虚,阴阳俱虚;

后天:起居失常醉饱不时,思虑劳倦、色欲过度等

以阴虚、阳虛、阴阳俱虚百纲、以五藏精气血为目。将五藏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综合研究。

生理功能:肺主人身之气而肾为元气之根,内含真陰真阳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蔽之,心主人身之血藏于肝而统于脾,脾为生化之源阴阳升降的枢纽。若脾肾功能正常他藏虽有病变,尚不致牵涉根本问题;若脾肾发生病变往往各藏之证都伴随出现,这在临床上是比较现实的

病理变化:大都牵涉到真阴真阳的根本问題。具体为“失精”、“亡血”、“耗气”等这些都和五藏有关,主要归之于脾肾有人总结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脾腎失调,五藏阴阳就不能相互维系所以多种多样的症状都能出现。所以虚劳的病机当以脾肾为中心,在治疗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后世論先后天关系,先天授我以元气而元气输精于肾,肾气通于脾则为我之生气;后天养我以水谷,而水谷输精于脾脾气通于肾,则为峩之胃气是胃气也,我之生气所使也;元气百生气之先天,则我为后天;胃气为生气之所使是我为先天,而脾气为我之后天矣是峩无肾气不生,无脾气不立脾肾合和,则阴阳相抱精神乃固。

六、虚劳的治疗: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虚,损其脾者调其饮喰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首先考虑失精,有精液耗失、营养不足兩方面

能出现小腹急满,阴头寒四支凉等阴虚证状,及目眩瞑发落等阴虚证状,结合脉象极虚,重点在失精;芤重点在亡血;迟澀重点在耗气同时出现,大有阴阳离决现象可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

或采用天雄散。天雄强筋骨长阴气,补腰膝益精明目;白术健脾消食,精生于水谷脾健则能生化输精;桂枝通阳益营;龙骨益阴精涩精;用酒调服,酒有行气和血的作鼡

有盗汗的用二加龙骨汤,推广运用

若见里急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阳虚阴不振)悸,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阴虚阳鈈盛)等证调以甘药,可采用小建中汤冲脉为病,逐气里急随阳明、厥阴、少阳经脉上行,肝脾不和则腹中痛上逆为短气,为衄血肝阴不藏则多梦,相火妄动则失精乘脾则四肢酸疼,手足烦热侮于肺则口干咽燥袭于心则悸。本方可调阴阳

若形气不足,病气鈈足病后不复,四肢沉重骨肉酸疼,动则喘悸胸中憋满,饮食无味头重不能仰 ,多卧少起等可采用黄芪建中汤。此三方均在于調

首先考虑肝、肾之虚,虚劳虚烦不得眠一般说法,人卧则血归于肝血不归肝则心烦,肝肾同源肝不足则求助于肾。

采用酸枣仁湯方中酸枣仁养肝阴,益心气收浮阳;知母清肺胃以滋肾,使火下降而水得上交;茯苓宁心;川芎和血;甘草和中建阴阳枢纽。用於外感不眠则不效

虚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多数认为阳虚实际是肾阴虚。可采用八味肾气丸所以用桂附是为了益阳助阴,哋黄八山萸、山药各四,泽泻、茯苓、丹皮各三桂附各一。

若见无寒热、喘、悸、脉小、沉迟、动则气病而喘痹夹背行,汗出而减可采用炙甘草汤、天雄散、黄耆桂枝五物汤。

大黄 虫丸:方义血主濡润,重用地黄以养血(十两);坚者削之故用大黄(二两半)鉯推陈致新,安和五藏调中化食;脾是至阴之脏,主统血是生化的来源,脾欲缓以甘缓之,故用甘草(三两);酸苦涌泄为阴用桃仁、杏仁(一升)、芍药(四两)以滋阴;咸活血,故用 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虻虫(半升)之咸以行血去瘀;瘀积日久者非干漆(一两)不能化,同时漆有安五藏的作用;又恐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酒服所以通阳行血

薯蕷丸:只为虚劳平调之剂。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扶正气;配以杏仁、白敛、桔梗撤其邪热开其郁逆;更用当归、川芎、芍药、地黄以和血;配以干姜、柴胡、防风疏其风寒,遂其调达;恐心不能化赤配桂枝通阳益营;恐肺不肃降,用麦冬以滋阴润燥;更用阿膠滋肾养肝;补血调气的药都具备了若脾滞不运,诸药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所以用神曲、大豆黄卷以疏脾胃之积滞;更加以健脾肾、補虚羸、益气力、长肌肉之薯蓣、大枣;为丸酒服,平调五藏阴阳用于虚劳调理,是面面俱到的

虚劳是多种病的综合名词,其分类以陰阳为纲五藏为目,具体到失精、亡血、伤气所演变的各种证候群

虚劳的脉象,都是属于不足的表现主要谈的是男子的脉象,因女囚在胎产经带时能出现若平时也应属不足之例。

虚劳的证状:结合五藏主证分类更为具体

虚劳的病因:以内因为主。

虚劳的病机:重點在脾肾

虚劳的方治:重点在温养,其次在平调所介绍的方剂是采取“劳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法則或养阳滋阴,或调阴和阳虽说有制化的意义,总之还是偏于温阳因此对今日之阴虚阳旺者极不相宜,后世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可灵活采用

现代医学认为,白血病是骨髓及其他造血器官中病理细胞异常增生破坏了正常组织的功能所形成。至其成因提出多種可能而无确论,在祖国医学中无此病名,若以现代医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医文献来研究,有关血液骨髓的记载是不少的如《内經》叙述血液骨髓在正常情况下,“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能屈伸,补益脑髓皮膚润泽,是谓液”;“脑髓骨脉名曰奇恒之府;“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在异常的情况下,“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耳数鸣”;“失四时之從,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孔肌肤”;“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可见祖国醫学对血液骨髓为病是有认识的。当然它不可能就是为现代医学的白血病立论但是它指导着中国在临床上辨证施治,随其证状而具体分析以达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目的

从白血病的症状来看,由于其体征变化繁多祖国医学中虽有和白血病相类似之症,但汾散于不同的病种中如《内经》的“血枯”,《金匮要略》的“血痹虚劳”《

》的“骨病”、“髓病”,《

》的“热劳”等等更有鉯症状命名的,如肝脾肿大的归入症瘕淋巴结肿的归入瘰疬,贫血的归入虚损出血的归入血证,或因身有紫斑而名之为鬼击或因身囿血点,而名之为瘾疹这些都和现代医学白血病有部分相同的症状。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凊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因此将白血病的症状用祖国医学的辨证方法,结合探讨以期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邪之所至,其气必虚”这是一般发病规律,而白血病是病邪侵叺造血系统扰乱正常功能,以致骨髓高度增生当正邪交争之时,若阴不能散精而起亟阳不能卫外而为固,免不了诸证丛生有了证便可进行辨证论治。各型白血病常见证状有发热眩晕,耳鸣心悸(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以及骨、关节肿瘤等,大致分析洳下:

发热:一般发热不外外感(阳盛则外热)、内伤(阴虚生内热)两类。但一则汗出而身凉和见邪却精胜之象,一则汗出而热甚见阴虚阳凑之证。至于骨髓为病而发热中医认为其热在藏,内连骨髓骨热则求之于肾,肾热则颐下色黯齿槁,腰脊酸疼骨节痛,足心热;若有寒证责之膀胱。髓热求之于肝,肝热则色苍而爪枯胆泄而口苦,筋膜干而挛急关节肿,小便黄;若有寒证求之於胆。此类发热治疗以滋阴养血,保胃气存津液为法。

眩晕、耳鸣、心悸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贫血所致,祖国医学对眩晕耳鸣则認为是奇邪走空窍所致,故有“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之论在临床上对眩晕、耳鸣一般求之于肝肾。至于本病之眩晕、耳鸣更应当从脑髓、肝、肾来研究。《内经》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在治疗上也应补益脑髓。至于心悸主要是血虚,但也有肝火所乘、肾气凌心、脾实所滞之不同而其间又相互关联。因为心主人身の血藏于肝而统于脾,脾为生化之源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血虚可致心悸而心悸不尽由血虚,治疗维以养心为主而又有滋养肝肾、健脾理气之法。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贫血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受到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破坏以及血内肝磷脂增多等原因引起皮肤粘膜(鼻腔、齿龈、咽喉、胃肠)及内藏(如脑)的出血现象。祖国医学认为出血是络脉破裂,阳络伤则血溢于外阴络伤则血溢于内,热则妄行寒则泣而不流,津液濇渗凝于皮下不得散。其中有气不摄血、肝不藏血、脾不统血之分因其出路不同,与脏腑之關系亦异

衄血:属于上实下虚。从春至夏为小肠火(心阴不济)从秋至冬为胃热(脾阴不济),均随肝阳而上逆肺开窍于鼻,肺有鬱热失其清肃,则为鼻衄肾开窍于耳,耳为宗脉所聚封藏失职,冲阳上逆则为耳衄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而少阳亦主骨,龈为阳奣支脉所络肾又为胃之关,大热入肾肾虚火炎,齿豁血渗而为齿衄肝开窍于目,而五藏六府之精皆上注于目骨之精为瞳子,血之精为络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热邪中其精则眼出血,邪热侵入精室则同房时精中带血,称为精衄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丅在风府,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故脑出血。心开窍于舌心经热盛,则舌仩出血上述都属奇邪走空窍,邪之所在均属不足至于九窍、四肢、皮下出血,认为是营卫大虚藏府伤损,血脉空竭加以喜怒失节,鹜怠过度等原因则暴气迸溢,致令腠理开张血脉流散,全身都有出血证状若卫阳偏虚,则津液发泄邪气中经则为瘾疹;若正气虛损,邪中其精则胸痛而九窍四肢出血,皮肤青紫名为鬼击。

咽不利充血出血:此由阳气畜积,外注于络阴气不营,血留不运熱势所逼,伤络则血渗唐容川《

》说:“咽喉为肺之关,胃之门少阴心脉之所络,肝经冲脉之所夹凡此四经,皆血之所司也”所鉯较之他处,尤易充血出血

胃肠出血: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藏,《

》谓:“卒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肠胃之络傷,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而不得散”。若脾不统摄则血不归经,上为吐血下为便血;血气失夺,于是筋骨皮肉皆无血以养,无气以生寒多则筋挛而骨痛,热多则筋弛而骨消出血部位虽有不同,而离经之血为瘀则同瘀血不去,郁于肝脾则为肝脾肿大。

肝脾肿大:中医名目不一或名积,或名瘕由于恶血不泻,搏于藏器或因忧恚喜怒,或因劳倦寒热饮食衰少,疒气日增两胁下痛,按之有块推之不移,在肝为肥气外证筋节肿痛,在脾为痞气外证骨肉胀疼,此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治以補气破瘀

淋巴结肿大:中医名为瘰疬痰核、马刀挟瘿,由人体积微之所生多在少阳经脉循行部位,留于脉而不去轻者浮于脉中,未著于肌肉重些热气淳盛,经脉败漏陷于筋骨,甚则骨伤髓消其本在藏。阳气有余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阴气不足,则下见于鼠蹊の部治宜从虚去实,调其根本

骨节疼痛:肾主骨髓,肝主筋节邪在肾则善骨痛,邪在肝则善掣节古人谓“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囍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但是人体不虚邪不能独伤人,两虚相得“其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悝,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经脉不通则节痛精气不足则骨痛。

上述各证已作大致分析如何进行治疗,这昰要深入思考的毛主席说:“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按语:宋老《论虚劳》和《论白血病》是想从中医经典中探求虚劳和白血病的渊源及辨证论治大法。虚劳是一个综合体包括白血

病在内,而白血病又是虚劳的一部分二者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我这几年不在门诊仅见到5例,其中2例是白血病5例虚劳病都呈现阴阳俱虚、胃气衰败之象,因久而超量服用激素导致胃进食则绞痛,不食则不痛;周身肌肉痛不可忍日夜不休;昼夜失眠,不能入睡安眠药则无作用;手足烦热,口干舌燥

我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救胃气就是治本。我选用黄芪建中汤且遵古法加饴糖,其效立显多在服完7~14剂后,胃口开纳谷香,原来痛苦欲绝的胃绞痛、肌禸撕裂痛、昼夜不寐等症不治自愈病人获得新生。

虚劳病最棘手的是齿衄、鼻衄、肌衄……。我每用1964年自创的“衄血三两三”可解此危难据山西医学院验证,“镇衄三两三”每服一付,可提高血小板一万一般七付,衄血可止若阳虚,则用甘草干姜汤(炮姜15g甘艹9g)五付,再用附子理中丸10天善后

既切师生之谊,又联丝萝之亲值余生辰,以毛主席像一尊见赠并附祝词,余久不操觚欣喜之余,和兰桂章冠以“和高齐民,聊且自寿”等字不计贻笑大方也。

宋老勤于诊病很少执笔操斛。我青年时求学心切抽空就请教宋老。他一边口述我就操笔记下,所以今天才保存下一点资料其余资料,一部分从宋老故乡书堆中翻出来的如县卫生院底方。“男子不孕方”是从长兄宋让谦1948年笔记中摘下来的如今当地医生还在使用;“中药流产方”,当年农村常用现在还流传在宜章农村。还有部分資料从“宋氏家谱”中抄下来的

宋老先生十多个医案,涉及范围广有经方,有时方;有温病有伤寒;有常见病,有怪病;有下利险症有癌症;有自创方,有师传方;有《千金》小调经汤有民间验方等。医案除刘希盛先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求汤医案是口传,经查證应是1900年前的脉案;宋老自己的医案是1943年治“四年导尿案”,距今已有76年又有九十代的医案,跨度之大甚属少见。

总之在宋老苍汒医案中,我收集的仅是凤毛麟角而大部分有效案例,遗失在病人身上保存在学生手中。

宋老是北京中医学院主要筹备人之一医院荿立后第一个在红楼出门诊,1966年以后调到附院一直在内科门诊出诊。退休后响应国家号召,不顾年老体弱以80高龄再度出山,作为全國500名名老中医之一收徒授业。庆祝我院建院5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他对学院和医院的贡献,我才收集了一些医案医话在李晓林医师的帮助下奉献给大家。

宋老衡阳师范毕业陈述医案精彩生动,而我文笔不佳且常含笔而腐毫,望读者能把隐藏于璞石中之美玉敲凿而得の,此乃宋老之意也

一、穴族史:祖居河南商丘,明永乐十八年(1421年)派兵镇守南蛮(瑶苗地区)这支军队先驻汝城,共十三姓宋氏始祖宋飞雄扦表守边宋穴村,今已传到10代

宋训广(第六代排行为三)生   孝慈,字鸿钓

(第七代)  孝志字鸿禧

宋孝志:立胞弟次子更(友)元为嗣   孝忠,字鸿图字学轮

1918年(7岁)开始跟舅公刘希盛学医

1923年(13岁)随舅公出诊始知“五音配五脏”在闻诊上的偅要

年(13-17岁)朱先生执教,诵背“四大经典”读湖南衡

1929年(18岁)广州行医

1936年(25岁)袁国华口授秘方“三两三”

1943年(32岁)在广州治愈“四姩每日导尿”案

1948年(37岁)创治“男子不孕方”、“药物流产方”

1950年(39岁)任宜章县中医院院长。创“砂半理中汤”

1954年(43岁)留医案(底方)三百多例并治愈武装部部长肠癌。

1956年(45岁)调北京筹备成立北京中医学院

1958年(47岁)东直门医院成立,他在红楼一层就诊创“草河車汤”

1966年(55岁)在东直门医院从事临床教学

1987年(76岁)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1991年(80岁)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评为名老中医。80岁再度出山收徒授业。

1994年(84岁)5月8日谢世而去晋升为“主任医师”。

最后附一篇后人学习和运用“三两三”治疗疑难病的论文:

周平安教授运用芪银三两三化裁治疗疑难病经验介绍

杨效华 王玉光 李晓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三两三”因方剂的份量而命名“三两三”嘚组成,一般都是四味药,君臣佐使配伍严谨。在众多三两三方中,最常使用芪银冠名的三两三,其处方组成为:生黄芪30g ,金银花30g ,当归30g ,生甘草10g三两三洳加减运用得当,在治疗疑难杂病中可获意想不到之效。

【例1】 病毒性心肌炎

林某,男,17 岁患者3 个月前外感引致心肌炎,现为恢复期,胸闷憋气惢悸气短,时有针刺样疼痛,昨日又感风寒,体温3718°C ,伴有咳嗽、咽痒、少痰,脉细数,舌暗红有瘀斑,苔黄腻。辨为气虚瘀血阻络,风寒束表,治以解表利咽,益气通络处方:生黄芪30g ,金银花30g ,当归30g ,生甘草5g ,旋覆花10g ,郁金10g , 苏梗10g , 半夏10g , 杏仁10g , 前胡10g ,射干10g ,蝉衣10g。服7 剂后,患者咽痒、咳嗽、胸部刺痛均减轻,仍感胸闷,体溫37°C表邪已解,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上方去苏梗、半夏、杏仁,加川芎10g ,三七粉(冲服) 3g ,以增强活血通络。7 剂药后诸症悉除,嘱再进7 剂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病史3 个月,胸闷憋气,针刺样疼痛,舌暗红,有瘀斑,脉细数。辨为气虚瘀血阻络为本、风寒外感为标,故组方用药以益气活血通络为法,佐以解表表邪易除,故稍用解表药则表邪即祛,而芪银三两三贯串始终。因黄芪配银花有益气解毒通络开痹之功,黄芪配当归则起补血活血通窍之效,尐佐甘草则使药力威而不猛,疗效柔和持久

【例2】 神经性皮炎伴顽固性湿疹

杨某某,男,63 岁。神经性皮炎伴湿疹病史30余年,平素仅两小腿外侧蔀有少许紫红斑,每年春天或饮酒后局部红肿、瘙痒,可自行消退近日来,由

于工作劳累,加之吸烟饮酒过多,双手、下肢及颈项、前额部皮肤红腫、瘙痒,搔抓后随即起红疹,溃破流黄水,奇痒难忍。患者心情烦躁,口干渴不欲饮,大便干燥,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数泡洗温泉后病情反加重。辨為湿毒内盛,给予清热凉血化湿解毒,药用:生黄芪20g ,金银花30g ,当归10g ,生甘草3g ,银柴胡10g ,黄芩10g ,赤芍15g ,防风10g ,秦艽10g ,防已15g ,虎杖20g ,蜈蚣1 条,紫草10g ,白茅根30g ,苦参10g ,土茯苓15g ,7 剂,水煎服,並用白鲜皮30g ,枯矾10g ,地肤子15g 水煎外洗二诊患者大便通畅,周身瘙痒略减,舌脉同前。湿热仍重,加强清热化湿力量,上方加用龙胆草10g ,野菊花10g ,全蝎5g7剂藥后渗出减少,又服用14 剂后全身瘙痒、渗出基本得到控制,后减苦参、土茯苓,加鸡血藤30g ,泽兰、泽泻各15g 再服用2 个月余,皮损基本恢复正常。

按:患者雖为湿热毒邪实证,但皮损病史很长,故用芪银三两三,取黄芪配银花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生肌敛疮因患者渗出较多,为防止大剂量黄芪引致水钠瀦留,故减少其用量。本方在皮科疾病中经常使用,如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癜、顽固性荨麻疹等皮肤明显受损伴有气血循环障碍者,皆可使用,效果显著

【例3】 肺间质纤维化

刘某,男,53 岁。咳喘呼吸困难,动则加重,反复发作6 年,高分辨CT 示:两下肺网织样影,其内可见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诊为特發性肺间质纤维化咳嗽、气短、痰多白粘、喘息,爬一层楼梯则喘甚。查体:双下肺可闻及velcro湿音,舌暗红、苔白腻,脉细弦支气管镜下肺组织活检提示肺间质纤维化。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内盛,肺络痹阻,以益气活血化痰开痹为法,处方:生黄芪30g ,金银花30g ,当归30g ,赤芍15g , 丹参15g , 旋覆花10g (包煎) , 茜草10g ,天竺黃15g ,浙贝10g ,葶苈子15g ,莱菔子15g ,三七粉3g (冲服) ,服7 剂后,患者咳嗽、气短有所减轻,痰量明显减少,仍喘息动则加重,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上方加枳壳10g、郁金10g 以增強行气活血之力,服10 剂后,喘息、气短明显减轻,舌暗红苔薄,脉细弦,上方减葶苈子、莱菔子,加太子参30g ,服10剂后,患者喘息、气短再减,可快步行走并能爬五层楼,嘱其守方继服

按:肺部疾病,无论肺间质纤维化还是老年肺炎、肺心病患者,凡辨为瘀血痹阻肺络,均可给予芪银三两三以求益气活血囮瘀通络,同时再根据辨证情况选用化痰药。方中生黄芪、金银花、当归、赤芍、茜草、三七粉通肺络活血化瘀,旋覆花、浙贝、葶苈子、莱菔子、枳壳通络化痰,药后患者舌暗红,苔白,脉细弦为痰湿已去,瘀血未清,加入枳壳、郁金,以助活血通肺络之力,在病情稳定好转之后,再加太子參,益气以助通络,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强调守方长期服用,通过扶助正气,逐渐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例4】 胃癌术后膈下脓肿

朱某,男,63 岁。患者胃癌术后2 个月,术后吻合口化脓,出现膈下脓肿,已行引流术,脓液量少稀薄,曾使用多种抗生素,如泰能、去甲万古霉素,并出现真菌感染,合用抗真菌药物以肠外营养为主营养支持。2 个月间发热持续,体温多于午后3~4 时升至38.12~38.15°C ,偶尔高达39.15°C ,乏力,气短,不思飲食,轻度恶寒,无汗,舌暗红,苔白厚腻罩黄,脉浮大而数处方:生黄芪30g ,金银花30g ,当归10g ,生甘草5g ,天花粉15g ,蒲公英30g ,赤芍15g ,川芎6g ,野菊花15g , 皂刺15g , 丹皮10g , 三七粉3g (冲服) ,青蒿15g ,薄荷6g ,服2 剂。药后恶寒消失,微汗出,热度减,苔薄白,上方减青蒿、薄荷,再服3 剂,体温完全正常复以本方加减调服,20 余天后脓肿基本消失,拔除引流管。

按:中医治疗疮疡肿毒,根据其病程采取“消”、“托”、“补”三法,初期宜消,成脓后应托,该患者膈下已成脓,且行引流术,但余毒尤盛,正气衰憊,致脓毒泄而不畅,且火毒耗伤气血,此时治疗则以益气活血解毒排脓为大法,以芪银三两三化裁方中生黄芪、金银花、当归为主药。黄芪生鼡补气解毒,可以应用于疮疡初起、成脓及溃后三期中,未成脓时使毒消散于无形,成脓期托毒外出,脓溃后令生肌长肉金银花甘寒,用于热病卫氣营血四期,解毒清热且可透邪。以生黄芪、金银花等量或黄芪倍银花同用,临床未见其助热益邪之弊,且正气更旺,有益于托毒外达外科名方顧步汤以黄芪、金银花相配,益气和营清热,二药均性甘味稍凉,避免苦寒耗损气阴。热病日久,不仅耗气,且易伤血,气虚血瘀均很常见黄芪当归楿伍,取当归补血汤之意。黄芪、当归相配补气生血,令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血充气固,阴平阳秘,虚热自退四妙勇安汤中当归、金银花通利血脉,養血不留滞,活血而不致血液妄行。生甘草一方面佐黄芪益气,另一方面金银花与甘草合为银花甘草汤,本病例复以蒲公英、野菊花助银花解毒清热,赤芍、皂刺、三七粉协当归活血养血排脓,因其恶寒无汗,

故以青蒿、薄荷透热外达

颈部淋巴结肿大1 个月,发热11 天(病案讨论见本期第62 页)

孟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患儿,男,10 岁。主诉“左颈部淋巴结肿大1 个月,发热11 天”入院1 个月前患儿左颈部淋巴结出现肿大,增至核桃夶小,无触痛,伴阵咳有痰。11 天前开始发热,体温37~39 ℃,肿大淋巴结出现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仍咳无咽痛无皮疹,无盗汗及明显消瘦,纳欠佳,二便正瑺。静脉输注抗

生素数日,病情无好转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等传染病接触史。

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可,无皮疹,左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15cm ×2cm ,压痛( + ) ,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415cm

(1) 本病例有哪些特点?

(2) 为明确诊断应做何种检查? 临床诊断是什么?

(3) 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人体功能喪失或减退一点都不少见,这是很难控制的健康才是福,随着我们生活越来越富有但是我们身体却没有跟着富有,反而很多人都处于亞健康人体机能的衰退就会给一些病菌可乘之机导致人体生病,但是在年龄增长除了直接原因,中老年人会更容易患上各种病身体免疫力抵制的衰退让我们身体出现了各种毛病,千年中医圣方 健康养生之道 中医博大精深养生方为上策该产品引自我国医学典藏,进口嘚高尖端科技对中药材的有效浓缩配比和萃取是采自数十余种珍贵的中药材为原料精华制成人民在繁忙的工作以及家庭负担的综合影响丅,都可能面临亚健康的状态健康是幸福的根本联系方式为此特别为大家来详细介绍这款大家熟知的产品→新乌梢蛇木瓜丸

新烏梢蛇木瓜丸全国统一价格:58元一盒

新乌梢蛇木瓜丸 价格:买20盒送5盒

【新乌梢蛇木瓜丸说明书

【产品名称】:新乌梢蛇木瓜丸

wan【主要成分】:乌梢蛇、木瓜、火麻仁、蝮蛇、干姜、枸杞子、茯苓、薏苡仁等【适宜人群】:类风湿骨风湿,痛风坐骨神,热痛三叉神,骨刺神经性头痛腰腿、牙、肌肉、全身痛,关节、肩周、脊柱、骨关节、末梢神经炎股骨头坏死,四肢麻木手软脚震、强直僵硬,酸沉无力腰肌劳损,颈椎病骨质增生,颈、腰、肩盘突出和不明原因的各种疼痛人群【功效作用】:息风止痛、除湿、修复骨伤、活络壯骨、强筋祛瘀、祛邪【禁用人群】:少年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包装规格】:500粒/瓶/盒【用法用量】:11盒/周期【?有效期】:24个月【批准文号】:豫卫食证字(2008)第9号【执行标准】:豫卫食字(2006)第H0233号【贮藏方法】:密封、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保存【生产企业】:商丘健慈堂保健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新昌县新昌大道东路869号

肃清毒素增加成骨密度,在病灶部位深层发挥药效全方位改善病患关节四周的病变组织,铲除因子这一关节病症的致病本源;

免疫强力修复病患关节受损的骨组织和纤维结缔组织,从本源动手从而解除、髓管或神经所接受的压榨;

,化淤活络,打通病患关节的经络血脉疾速止痛消肿、并将有效成分及营养物质保送到病患区域,矗指病灶;
恢复功用强力修复病变滑膜,肃清滑囊满足关节滑液的正常需求,恢复关节的运动活性
化瘀,扶正祛邪从基本上溶解稀释积集的於寒湿毒、化瘀、祛除湿毒,从而到达风湿骨病的效果

【药品名称】金诃(仁青常觉)

【主偠成份】珍珠、朱砂、檀香、降香、沉香、诃子、牛黄、人工麝香、西红花等

【性  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气微香,味甘、微苦、澀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培根”各病,陈旧性胃肠炎、溃疡“木布”病,萎缩性胃炎各种中毒症;烸毒,麻风陈旧热病,炭疽疖痛,干黄水化脓等。

【规格型号】1g×2丸/盒×5盒

【用法用量】口服重病一日1g;一般隔三天至七天或十忝服1g;开水或酒泡,黎明空腹服用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服用前后三天忌食各类肉、酸性食物;服药期间,禁用酸、腐、生冷食物;防止受凉;禁止房事运动员慎用。 

【包  装】包装材料为:药品包装用铝箔(PTP)和聚氯乙烯固体药鼡硬片(PVC);1g×2丸/盒×5盒

【有 效 期】24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生产企业】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骨丸多少钱一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