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清朝军队全都是新军了吗

满清也很无奈当初,之所以编練新军就是因为以前的八旗绿营等军队都成了废物!

【先说八旗】八旗兵到康熙年间,就成了废物了到清末时期,八旗兵只会抽大烟溜鸟,逛窑子了这都要感谢“八旗制度”,让这些兵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老爷兵

让八旗老爷们去打仗?你的给他们找两个人扛槍一个扛火枪,一个扛烟枪!虽然有二三十万人但是,不如没有

【再说绿营】这些兵,战斗力本来就低于八旗兵他们最初在满清扮演的角色就是“伪军”。伪军有战斗力别开玩笑了。

太平天国时绿营也成了摆设,遇敌既溃!于是绿营被裁撤,从四十多万人减為十几万人

【然后说说团练】绿营和八旗不能对抗太平军,于是满清让各地自练团勇。例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嘚楚军。

但是因为怕朝廷以为自己拥兵自重,这些团勇后来大都被裁撤没有被裁撤的,很多都被被洋人灭了剩下的建团勇,也随着領导者逝世也纷纷退出历史舞台。

【还有巡防营】慈禧觉得各地总督拥兵自重不如朝廷自己练兵。于是从绿营中选精锐,组建巡防營成军40万。但是其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分散在各地

满清两次训练新兵,第一次是组建武卫军;第二次就是编练36镇新军

【第一次练兵】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慈禧让荣禄编练武卫军分成5部分:前,后左,右中。

结果慈禧向十一国宣战。武卫军在和八国联军交战中損失,前后,中三军;左军遭受重创只剩下袁世凯右军。

【第二次组建新军】慈禧在八国联军进北京后让袁世凯任北洋大臣,编练出丠洋六镇新军共计7.5万人。

1904年清政府为进一步统一军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镇(军区)将军队编为常备军、续备军、后备军。武昌起义爆发时清政府只成立了二十六镇。共有军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其中北洋六镇拥兵7.5万人。

由此可以看出满清能用来打仗的只有大约17万噺军,北洋占了不到一半

那么,为什么只能让北洋去镇压起义呢因为,另外一半新军就是起义军!

清朝当初想依靠在各地组建讲武堂编练新军,来稳固统治岂料,新军军官大都是留日学生进步青年,他们倾心革命!正是这些新军打出了起义的第一枪!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新军纷纷效仿一时间,除了北洋六镇等少数新军外都成了推翻清朝的武装力量。清朝等于是自掘坟墓!

在这里要说下雲南讲武堂。开办之初的47名教职员中同盟会员就有17人,革命分子11人倾向革命者8人。剩下的人也不支持清朝统治。朱德叶剑英等人,也是出自于云南讲武堂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