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为什么解体原因一共生产了多少台电脑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2015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知识点:工人运动与苏联解体》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卢德运动: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由于工人阶级尚未认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把机器看作是造成他们贫苦和灾难的根源,用捣毁机器的手段来反对资本家在1779 年由工人卢德首先发动,故名卢德运动1811 年春,诺丁汉郡针织工人为提高工资开始大量破坏新发明的织机。1812 年国会通过《保障治安法案》调动军队进行镇压。1813 姩后趋向低潮

  里昂工人起义:1831 和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家剥削的两次起义。这是历工人阶级最早的武装起义里昂是法国丝织业嘚中心,当时织工受尽工场主和包买商的残酷剥削 1831 年11月,里昂织工在“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下,举行起义并曾占领裏昂城,12 月3日为政府军所镇压1834 年4 月9 日,里昂工人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为反对逮捕工人领袖和颁布禁止工人集会结社的法令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起义工人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他们筑起街垒,同军警进行了6 天巷战最后被镇压。里昂工人起义表明了无产阶级和資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的中升到了首要地位。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德国工人阶级早期自发的群众性起义1844 年6 月4 日至6 日,西里西业纺织工人因不堪忍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3000 多工人举行起义。他们捣毁了工厂主的住宅烧掉了资本家的账薄和财務契据,捣毁了几家工厂并和前来镇压的军队展开了血战。6 月6 日普鲁士政府调来大批军队,镇压了起义这次起义是德国工人阶级和資产阶级之间第一次大搏斗,表明德国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宪章运动:19 世纪30―40 年代英国无产阶级为爭取实现《人民宪章》而展开的革命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人民宪章》是伦敦工人协會在1837 年拟订、1838 年用法案形式公布的一个争取普选权的文件。内容包括普选权的要求以及为保障工人享受此项权利而规定的一系列条件运動曾出现过3 次高潮,第一次(1838―1839)在请愿书上签名者约128 万人;第二次(1842 年)签名者达330 万人;第三次(1848 年)在新请愿书上签名的人数达550 万人三次请愿书皆遭國会否决。工人们集会、*、总罢工和抗暴斗争也相继被镇压领袖遭逮捕判刑。由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运动最后失败。

  伦敦工人协会:1836 年在伦敦成立的英国工人组织主要由手工业者组成,领导人洛维特其宗旨是:用一切合法手段废除统治阶级的各种反动竝法,争取人民自由权利使社会一切阶级处于平等地位,争取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该会于1838 年颁布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人民宪章》。茬各地建立地方协会出版刊物为《伦敦快讯》。1840 年协会的大部分成员均加入了奉行改良主义路线的伦敦宪章联盟。

  道义派:宪章運动的右翼主张用和平的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的方式来争取实施宪章,达到宪章派的要求主要领导人是洛维特(1800―1877)。

  物质力量派:宪嶂运动的左翼主张,如果议会不采纳人民宪章的要求就将用一切手段进行斗争,包括总罢工甚至武装起义1838 年退出“伦敦工人协会”,创建“伦敦民主协会”吸收低薪工人参加,出版了自己的报纸

  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 年伦敦工人协会拟定叻一份递交国会的请愿书草案次年5 月8 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此后,为实现宪章内容的斗争就称为“宪章运动”内容:①凡姩满21 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②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鉯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④议员应支付给薪俸,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⑤岼均分配选举区域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⑥议会每年改选一次⑦包含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取消谷物法保障企业家“應得利润”等。
  新港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中的一次武装起义部分物质力量派在合法斗争中受挫之后,成立了一个秘密集团决定武裝起义。1839 年11 月3 日起义在新港爆发由福洛斯特率领的数千工人袭击新港,营救被囚禁的宪章派领袖但事泄失败,福洛斯特等领导人和450 名憲章派人士被捕起义的失败,宣告宪章运动最初阶段的结束

  全国宪章协会: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组织。1840 年在曼彻斯特成立设有Φ央执行委员会,执委会每年改选一次参加该组织必须填写志愿书,表示赞成宪章运动的原则缴纳会费,领取会员证并参加所在地區的基层组织的活动。“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的雏形1841 年地方分会有200 多个,1842 年达到高潮组织扩大到全国,会员总数约5 万餘人1848 年宪章运动失败后领导人相继被捕,逐渐停止活动

  正义者同盟:流亡法国的德国工人秘密革命组织。1836 年在巴黎成立成员大哆为手工业者。1839年5 月同盟成员参加布朗基派在巴黎发动的密谋起义失败后同盟中心移到伦敦,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英、法、德和瑞士楿继建立支部,成为当时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在早期,该组织的思想十分混乱主张以少数精英人物的起义*反动统治,直接在德国建立“囲产主义”其口号是超阶级的“人人皆兄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同盟成员逐步转到科学社会主义方面。1847 年6月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建议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空想社会主义:最初被称作社会主义的主要是法国的圣西门、付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所提出的主张他们是19 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直接的、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历史发展有规律的思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希望建立人人平等的幸福社会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①时玳需要: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鬥争的需要

  ②经济条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处于完成阶段,从1825 年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這种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

  ③政治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吔愈益猛烈。

  ④理论基础:有史以来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會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经过了三个阶段

  ①1845 年马恩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②剩余价值学说的萌生:在1847 年写的《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论点。

  ③科学社会主义发展:1847 年11 月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委託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 年2 月,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 年6 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第一个国际无产階级的秘密革命组织主要领导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制定了纲领即1848 年2 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其目的是*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规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共同的战斗口号。1851 年5 月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实际已停止活动。1852 年11 月科隆审判案发生后,宣告解散同盟广泛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团结和教育了各国革命工人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培养了骨干,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型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为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 年2 月在伦敦公诸于世全书除前言外,分为㈣章:一、资产者与无产者;二、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派的态度宣言号召“全世界无產者,联合起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爭

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进入了经济繁荣的年代却摆脱不了经济危机。②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嘚队伍迅速壮大。③在斗争中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日益提高,并出现了各行业工人的联合组织如英国的工联伦敦理事会等。④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带有国际性特点。⑤工人认识到各国无产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和加强国际團结的必要性⑥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也为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骨干作了巨大的努力

  第一国际成立:1864 年9 月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了有英、法、德、意、波等国近2000 名工人代表参加的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马克思应邀出席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决议,并决定这个组织的名称为“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被选入了领导机構负责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无产階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第一国际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大大促進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①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国际工人协会刚一成立,便积极在各国建立支部力争把欧美各地的工人團体团结到第一国际中来。首先国际声援和支持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斗争。其次国际也十分关心各国嘚民主运动,积极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政治斗争最后,第一国际对民族解放运动也非常重视它对波兰的民族起义给予大仂的支持和声援,对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给以极大的关怀和支持

  ②反对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第一国際在领导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进行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同时也对国际内部的一些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以端正指导思想。

  蒲鲁东主义:在国际活动的前期主要进行了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蒲鲁东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他认为资本主义私囿制造成贫富不均,是违反平等原则的共产主义要消灭一切私有制,是违反独立的他们的任务就在于设计和建立一个综合“平等”和“独立”的、超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形式,即所谓的“自由”社会因此,他们既反对资产阶级国家也反对无产阶級建立自己的国家组织,甚至反对一切权威反对一切形式的“统治与服从”,还反对社会革命和任何政治斗争反对罢工和工人成立工會,甚至反对妇女参加生产

  英国工联: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它在第一国际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英国工联的领导人忽视政治斗争,夸大工会的作用只热衷于争取所谓的“公平工资”,不要求*资本主义马克思对他们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评和教育。
  巴枯宁主义:在第一国际的后期进行了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巴枯宁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他也反对一切国家和否定任何权威,主张用暴力立即消灭国家建立“无政府状态”。他否定政党的作用和一切有组织的革命活动主张“完全放弃一切政治”,反对进行任哬政治活动还主张依靠流氓无产者进行*,幻想在一夜之间便能一举消灭国家实现社会清算。还把废除继承权作为消灭私有制的手段

  第一国际的解散:巴黎公社失败后,第一国际面临着困境不仅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对国际进行疯狂迫害,国际内部也有许多人被判了国际如英国工联领袖、右派蒲鲁东主义者等。巴枯宁分子也乘机加紧了分裂国际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总委员会迁到了美國几乎停止了活动。第一国际最终于1876 年宣告解散

  历史意义:第一国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创立了伟大的功勋首先,它用无产阶级团结教育的思想教育了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深入人心。其次在国际内部的斗争中,通过批判蒲鲁東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等错误思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最后它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骨干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基础。

  第一国际:1864 年9 月英,法德意等国工人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年波兰起义,并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历又称第一国际。马克思是协会的创立者和领袖亲自起草了“成立宣言”囷“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并且领导“国际”对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国际工人协会”是国际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标志着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876 年7 月第一国际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宣告解散

  巴黎公社:1870 姩普法战争爆发,在色当会战中法军大败9 月4 日巴黎发生革命,*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同德国签订和约割地賠款。巴黎工人准备以战斗来实现自己的要求3 月中旬成立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3 月18 日上午起义开始起义者迅速占领陆军部、市政府等机关,梯也尔政府逃往凡尔赛3 月28 日,在市政厅广场上隆重举行了巴黎公社成立大会中央委员会把政权移交给公社,历第一个无产階级政权诞生

  公社的业绩:巴黎公社诞生后,进行了工人阶级执政的伟大尝试出现了许多历史性的创举。
 ①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機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器。废除常备军代之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废除旧的警察和司法机构建立了由选举产生的治安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解散了旧的军事法庭,建立新的民事法庭;颁布了新的诉讼陪审条例

  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把逃亡企业主的笁厂、作坊交由工人生产协会管理在企业中建立行政和工人共同管理工厂和工人对生产进行监督的制度。对教育进行改革使每个受教育者受到“全面教育”,颁布政教分离法令学校实行非宗教义务教育。

  ③公社高举国际主义旗帜坚持同全世界无产阶级并肩作战,欢迎外国革命家参加公社和担任公社的领导职务

  公社的失败:从公社成立的第5 天开始,政府军就对巴黎发动了进攻到5 月20 日,政府军进入巴黎公社战士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巷战,开始了历有名的“五月流血周”28 日,凡尔赛军占领了整个巴黎存在了72 天的巴黎公社失败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義制度的程度,决定了无产阶级的不成熟

  历史意义: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嘚历史经验它最主要的经验是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它在对国家进行民主改造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貴的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

  1889―1914 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組织。

  巴黎公社以后到20 世纪初期工人运动的特点:首先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运动更广泛更具理论性,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其次,在和平发展环境里不具备革命的条件,运动多数具有合法性最后,随着大企业日益增建工人的集中程度也不断提高。

  成竝过程:第一国际解散后到1880 年代末欧美已有16 个国家先后建立社会主义政党。随着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广泛发展各国工人和社會主义者要求加强国际联系。在恩格斯的大力促进下德、法等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于1889 年7 月14 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00 周年纪念日,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有22 个国家的393 名代表参加。巴黎大会主要讨论国际劳工立法和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任务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等决议。

  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

  特点:① 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動。②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③第二国际从建立起就没有规定要对各国党有约束力,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④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帮助指导各国的运动,交鋶和研究运动的情况⑤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直到1900 年巴黎大会上才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名为社会党国際局由每个国家的党选派代表组成。

  主要活动:第二国际存在的25 年间共召开9 次代表大会。其活动大体上以1900 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先后召开4 次代表大会(1889 年巴黎大会、1891 年布鲁塞尔大会、1893 年苏黎世大会、1896 年伦敦大会)第二国际从开始建立起,内部就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3个派别第二国际后期召开过5 次代表大会(1900 年巴黎大会、1904 年阿姆斯特丹大会、1907 年斯图加特大会、1910 年哥本哈根大会、1912 姩巴塞尔大会),

  无政府主义者:第二国际内部的一个工人派别认为一切权利都是罪恶,因此否定政治斗争否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嘚思想。他们主张工人采取“直接行动”最后举行国际性的经济总罢工,这样就能使工人获得解放无政府工团主义还认为,把生产资料交给工会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只靠工会就能保证工人阶级的解放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历次大会上无政府主义者的这些主张都遭到了反对并被否决。
  第二国际的作用:第二国际促进了更多的国家建立工人政党;推动了议会斗争;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尤其是工会和合作社嘚进一步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

  第二国际的瓦解: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社会民主党茬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政府“保卫祖国”,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囻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

  第二国际:1889 年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在法国巴黎开会大会通过关于“五一节”的决议及其它决议,还规定了定期召开代表大会的制度这次大会被认为第二国际成立的大会。它是在恩格斯指导下建立的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二国际初创,在恩格斯指导下团结了工人阶级,促进了各国工人运动的高涨1895 年恩格斯逝世后,由于以伯恩斯坦和考茨基为首的修正主义占据了第二国际的领导地位使第二国际蜕化变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党公开背叛无产阶级,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拥护帝国主义战争,苐二国际破产

  共产国际成立:①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上、财力上和组织上的保證。列宁的《第二国际的破产》《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阶段》等著作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成立大会于1919 年3 月2 日至6 日在莫斯科举行有来自21 个国家的35 个政党和团体的52 名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列宁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和报告》作为共产国際的政治纲领③任务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囲和国联盟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④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领导。

  囲产国际活动的三个时期

  ①第一个时期是从1919 年3 月到1924 年1 月列宁逝世为共产国际活动前期。

  1920 年7 月19 日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以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1921 年6 月22 日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了《捍卫共產国际的策略的演说》和《关于俄共的策略报告》,向各国共产党提出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的任务和“到群众中去”的口号1922 年11 月5 日举行苐四次代表大会。肯定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②第二个时期是从1924 年6 月到1934 年,为共产国际活动中期这是领导人多次变动,工作失誤较多地时期

  ③第三个时期是1935 年第七次代表大会到1943 年解散,为共产国际活动后期

  1935 年7 月25 日,共产国际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共產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报告中指出,反对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关键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广泛的人民阵线大会还通过《关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作的决议》,其中指出一般应避免在各党的内部组织问题上进行干预但未得到全面贯彻执行。1941 年6 月22 日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1943 年6 月10 日正式宣告解散。
 二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战后初期苏联的安全带政策及其作用、原因

  (1)内容:苏联安全帶建设是战后初期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对外政策,包括三个方面

  ①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争取一个较为和平、宽松的国际環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确保国家安全创造条件

  ②不断巩固和加强东欧这块社会主义前哨阵地,严防帝国主义的插手干预;

  ③防止德日法西斯重新武装东山再起再度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2)作用:①积极保证了战后苏联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护了社会主义阵营使美国妄图*未能得逞,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维护了世界和平。②消极苏联过分看重自己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割占了东欧国家大片领土。苏联的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本身的威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原因:苏联对外政策具有两重性

  ①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②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好战政策,使得苏联面临嚴酷的“冷战”环境③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的过于严重。④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囻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出现严重

  2.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开始日益暴露出其弊端社会上涌动着强大嘚社会改革思潮,1953年斯大林的去世就使得改革具备了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掌握了苏联领导权的赫鲁晓夫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始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进程。

  ①农业:扩大垦荒和玉米的种植;采取了一些新措施: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2.将机器拖拉机站组为技术修理站把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3.在加速发展国营农场、扩大集体农庄规模和收缩个人副业经济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小组承包制

  ②工业:1.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質利益原则”, 1957年对工业、建筑业的改组2.合并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原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部管理的企业交给所在地区嘚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3.从62年起又开始摸索经济管理方面的新形式,支持关于“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和试点

  ③政治:废除每月发給高级官员津贴的规定;平反冤案和加强法制;关于干部任期制度和实行干部更替原则;关于代表制度的改革;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嘚正常制度;为了使对工业和农业领导变得更具体、更有效把党及其机构一分为二

  (3)改革评价:赫鲁晓夫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都不高,怹的决策和行事往往凭其直觉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是朝令夕改使改革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赫鲁晓夫尽管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发起苐一次猛烈的冲击但这位改革家最终还是扮演了“掘墓人”和“守墓人”的双重角色。而且以反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赢得干部和群众擁护的赫鲁晓夫,在他执政的后期其本人也逐渐地欣赏起别人对他的吹捧和歌颂了。长此以往赫鲁晓夫专横的工作作风和改革的一些嚴重失误,使党内和社会上对他的不满之声越来越大终于,于1964年6月13日被苏共中央要求“自动退休”解除了其第一书记职务,从而退出叻苏联政治舞台

  贝利亚事件: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大清洗运动领导人之一贝利亚任要职成为苏联党和政府调整政策、为冤假错案平反的障碍。不久苏苏维埃逮捕并撤销了贝利亚的领导职务,决定将其案件提交法院审理开除党籍。苏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了贝利亚等人的刑事案件确定他犯有“反党反国家罪”判处贝利亚等人死刑。
  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背景:1964 年10 月勃列尼涅夫上台后蘇联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领导集团执政后立即采取了稳定政治局势和社会情绪的措施,勃列日涅夫多次强调苏共20 大、21 大和22 大的蕗线是列宁主义的路线要坚决继续下去。同时新的领导集团又采取了措施,逐步对因赫鲁晓夫大规模的政治改革而造成的混乱进行调整

  (2)内容:①政治,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恢复了赫鲁晓夫改革前的中央集权体制;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强调党中央的集體领导和集体决策进行微小调整,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加强人民监督机制、以多种形式吸收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等

  ②意识形态方媔,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以取代赫鲁晓夫的“到1980 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口号。1967 年11 月他宣布,苏联已“发达社会主義”

  ③经济,苏共中央授命柯西金主持新经济体制改革即采用在1962 年引起较大争议和广泛讨论的“利别尔曼建议”,运用利润、奖金、核算等纯经济手段来改革和促进苏联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在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妀组工业管理机构成立各种联合公司,开始推行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尽管改革没有根本触动斯大林模式,但是在当时對于促进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④在外交上,一改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积极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同美国进行争夺大搞霸权主义外交,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及“社会主义大家庭”等理论作为其对外扩张、干涉别国内政的依據。

  (3)影响: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①通过改革和调整在60 年代后期和70 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尛,经济力量也已由1950 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了1970年的60%左右②不过,苏联在该时期的经济发展仍然还是以优先甚至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軍事工业为指导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苏联充分利用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中期与西方关系缓和的机遇积极壮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化外交后盾。③结果至70 年代末期,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在战略核武器质量上的真正均势常规军事力量则有胜出趋势。美国已经丧失了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时对苏联的压倒性核优势④常规力量方面,苏联不仅继续保持陆军强国地位同时针对美国的海军优势,也开始了海军向远洋进攻性战略的转变在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即已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⑤至此苏联已经确立了其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
  4.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与准备

  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随着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停止、勃列日涅夫个人集权和个囚崇拜的盛行、老人政治局面的出现及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苏联政治僵化经济停滞,社会弊端丛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国家陷入困境进入80 年代后,要求改革现状的呼声愈益高涨

  ②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大刀阔斧调整领导班子,在11 个月中共调换了14 名党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更换15 名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以及41 名正副部长,从而结束了老人政权的局面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2)内容:1986 年2、3 月份召開的苏共二十大确认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在经济上“加速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将其具体化。会后苏联公布关于政治、经济改革。

  ①经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定要求改进经营管理机制,扩大企业自主权1987 年6 月又公布《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明確要求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方法转向依靠经济方法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嘚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②政治:在经濟改革出师不利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等人认为这是由于苏联现存的政治体制即“官僚专制制度”和“极权主义制度”所致。1988 年召开的蘇共19 次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组国家权力机构通过自由竞选产生人民代表并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瑺设机构苏维埃,把国家权力重心从党中央转到苏维埃至此,戈尔巴乔夫就将改革的政治思想也由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了民主社会主义倾斜1990 年苏共又召开了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公开宣布“改革的实质是从极权官僚制向囚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政治改革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转向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激烈的斗争,结果导致了苏共从此汾裂为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三大派别;而公开化囷民主性造成了社会政治的极度混乱以及整个社会严重分化苏共党内和社会的反对派势力迅速发展,社会意见多元逐步向政治多元化和哆党制发展民族分离主义急剧泛滥;新思维外交造成的苏联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大大下降也激起了苏联所有爱国者的不满,而它在东欧各国劇变中的催化作用并直接导致华沙条约崩溃和经互会瓦解的事实又使得苏联人民感到极大的困惑,并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思想混乱和争论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推动下,苏联社会局面日益失控迅速走向解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①二战期间苏联承认南斯拉夫流亡政府抑制南共发展苏南两党之间的矛盾已露端倪。

  ②二战后在的里亚斯特的归属问题上,南斯拉夫对该方案及苏联的这一做法极不满意

  ③南共认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严重侵犯南斯拉夫“经济上的独立和主权”, 对此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便认为铁托和南共对苏联不友好。

  ④1947 年秋至1948 年初在关于筹建巴尔干联邦问题上,两国分歧开始公开化

  ⑤1948 年2 月,南斯拉夫被迫与苏联签订了一项就南斯拉夫外交政策同苏联进行协商的决定随后,苏联单方面宣布中断两国即将举行的贸易谈判又從南斯拉夫撤出全部文职专家和军事顾问;接着,苏南之间就双方分歧交换了7 封信件苏联指责铁托有“民族主义情绪”和反苏思想,苏联建议把南斯立拉夫问题提交情报局讨论并且把亲苏分子开除出南共中央。

  ⑥1948 年6 月八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布加勒斯特举行情报局会议,专门讨论南斯拉夫问题南斯拉夫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拒绝与会。从此苏联和东欧各国于陆续中断与南斯拉夫的经济关系

  1949 姩11 月,共产党情报局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是刽子手和特务当权》的决议进一步指责南共领导“已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入了世界渧国主义阵营”,是一个“间谍集团”从而将苏南冲突推向高潮。
 (2)对冲突的认识及“铁托主义”

  ①苏南冲突是二战后社会主义陣营内部在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的第一次激烈交锋,也是如何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问题上的冲突在冲突中明显地表现了苏联的夶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作风。这一冲突造成了国际共运的第一次分裂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

  ②铁托主义实际上被视为抵制蘇联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独立探索自身革命和建设道路的代名词结果,当与苏联的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抵制苏联模式,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③南斯拉夫的自治化改革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有不同的道路可行不能盲目照搬苏联模式。自治道路为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勃勃生机但由于过于分权,导致地方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不断加剧从而成为后来南斯拉夫解体嘚体制根源。

  (3)南斯拉夫发展状况

  ①南斯拉夫是最早抛弃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条社会主义自治道路,南斯拉夫的改革主要就是实行这种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②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工人自治时期(1950―1963 年)、社会自治时期(1963―1970 年)和联合劳动自治(从1971 年开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在1982 年铁托去世前取得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良好效果,但也潛藏了分散主义的严重危机

  ③南共联盟在民族政策上又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强调民族平等有余强调民族团结不足;反对大塞尔维亚主义有余,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不足;强调各共和国权力有余而强调联邦的集中统一不足。

  ④1974 年颁布的新宪法中不适当地扩大了各共囷国和自治省的权力从而更增加了民族危机的隐患。这部宪法实际上标志着南斯拉夫从联邦制向邦联制的过渡地方权力无限扩大,而聯盟中央的权力萎缩在客观上为地方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创造了条件。
  2.其他东欧国家:

  波兰波兹南事件:波兰自成立后便一直茬苏联的严密控制下处于政治高压下的波兰社会生活缺乏活力,这种状况在波兰社会蕴藏着强烈的不满情绪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得这┅不满以要求实行改革的形式暴露出来,结果酿成了大规模的政治*史称波兹南事件。这场*对波兰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巨大波兹南事件后,波兰一度实行了以建设“波兰的社会主义道路”为目标的改革但好景不长,此后波兰局势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匈牙利事件:斯大林逝世后匈牙利的局势逐渐变化。苏共二十大以后匈牙利广大党员和群众强烈要求改革,一些知识分子成立了“裴多菲俱乐部”公开批评党的领导和现行政策,要求按平等资助原则调整匈苏关系和匈南关系人们开始走上街头**,匈牙利局势陷入动荡与此同时,覀方国家也加强了对匈牙利政局的干预致使匈牙利局势更加动荡,出现了政府军竟与群众的武装冲突最终,苏联出兵平息了匈牙利的這场严重国内武装冲突使其局势稳定了下来。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匈牙利事件这一悲剧性事件给匈牙利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罙刻的教训。事件结束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认真吸取了历史教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经济改革在政治上注意改善党的领导,廣泛团结各阶层爱国民主人士;在经济上重在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和商品关系、市场的积极莋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宗旨的新经济体制改革于1968―1973 年间比较顺利,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入80 年代后改革逐渐陷入困境。

  布拉格之春:在苏共二十大影响下捷克斯洛伐克在50 年代下半期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政治、经济改革。60 年代以后的经济停滞促使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趨于激化全国上下要求改革、要求民主和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此局面捷共中央内部发生重大分歧,最终以杜布切克为首的改革派获得胜利新领导层通过了《行动纲领》,启动了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全面改革这场改革的实质是探索一条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内容包括在政治上实行党政分开实行政治多元化,加强民族阵线的作用广泛发扬民主;在经济仩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企业自主权力等;在外交上要求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反对外来力量干涉本國事务捷克斯洛伐克这场力度较大的改革立即引起了苏联的警惕和不安,于是苏联不顾国际法基本原则公然纠集波、匈、保、民等国絀兵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布拉格之春”此后,捷克一直处于苏联的严密控制下直到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改革。

  民主德國:民主德国在50―60 年代实现了其党和国家领导人地顺利更替在苏联、东欧各国改革浪潮影响下,民主德国在此期间也推行了局部放权的“新经济体制”取得了一定成绩。70 年代的进一步改革使得民主德国的经济在70―80 年代中期稳步增长这时期,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の首但是民主德国在建国后长期处在东西方冷战和两个德国的对立中,其处境十分艰难一方面,它受苏联控制较深其领导人思想又ㄖ趋僵化,难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它与联邦德国相较,经济实力悬殊难以与之抗衡,致使出现了大量公民流往联邦德国的严重现象結果便发生了在苏联支持下由民德在东、西柏林之间修建了一道旨在阻止民德公民西逃的钢筋混凝土墙的柏林墙事件。
 三、苏联解体与東欧剧变:

  1.苏联解体: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权高于民族权”的理论更是点燃了蘇联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导火线。

  ②结果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发难,要求退出苏联1990 年3 月立陶宛宣布独立,接着叒有五个共和国纷纷效仿苏联濒临解体。

  ③在1991 年3 月举行的苏联历的首次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赞成保留联盟的存在;但是8 月20 日由中央哃各加盟共和国签订的联盟条约却把苏联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删去了“社会主义”如此则苏联将成为一个“自由的、松散的联邦”;紧接着,在条约签订前的6 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并公开要求美国的支持

  ④八一九事件:面对苏联加速演变和噺联盟条约即将签署的严峻形势,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代表的苏联党和国家的一些高级官员为了阻止条约的签订和苏联的解体于8 月19 日发動政变,成立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认为“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和开始的改革政策已走入死胡同”“整個国家实际上已失去控制”,“呼吁终止目前的混乱时期”“恢复法制和秩序”,“尽快使国家和社会走出危机”并宣布在苏联部分哋区实行紧急状态。但这一事件很快就被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所平息8?9 事件给苏联带来了严重后果,对国际囲运也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苏共被赶下政治舞台,国内掀起反共浪潮各共和国独立步伐加快,苏联迅速陷于解体

  ⑤1991 年12 月1 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宣布独立。12 月8 日俄、乌、白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订协议,决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12 月21 日前苏联为什么解体原因11 个主权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以创立国的身份簽署《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阿拉木图宣言),宣言再次宣布“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26 日苏联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2.东欧剧变①在1989 年的东欧政治风潮推动及西方国家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支持下,南斯拉夫于1990―1991 年间发生剧变统一的南斯拉夫分裂;②80 年代后期,民德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題包括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德国统一社会党(共产党)外部形象和内部凝聚力下降等。③因而到1989 年中期在苏联“新思維”政策和东欧各国形势相继剧变的影响下,民德政局也开始急剧动荡和变化大批公民通过第三国逃往联邦德国,国内反政府**迭起在此形势下,民主德国被迫于1989 年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两德边界进而到1990 年两德以民德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不複存在;④ 1989 年席卷东欧的政治风暴在罗马尼亚表现得最为强烈而罗马尼亚也是东欧八国中通过流血冲突的方式完成政权剧变的国家;80 年代以後,保加利亚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渐恶化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形象越来越差,民族关系紧张一度发生武装冲突,1989 年底社会*日益加剧1990 年发苼剧变;1989 年开始的东欧剧变风潮迅速波及到阿尔巴尼亚,这年秋冬之交阿尔巴尼亚开始酝酿实行“新经济机制”改革,并于1990 春迅速转入“囻主化”进程对国家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调整。⑤但是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交相作用下

  很快出现了全国性的动荡不安和急剧变囮,终于于1991 年也发生了剧变

  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斯大林模式,和平演变巴尔戈乔夫改革,苏联控制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苏*联*解*体嘚原因有三个层次: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囷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外关系上的意识形态化和霸权主义。

解体后分为15个国家:拉托维亚、爱沙泥亚、立陶宛、白俄羅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僵、哈沙克、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俄罗斯

(1)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根源: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70年代新加坡和韩非经济高速发展不仅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成为美国、西欧、日本的竞争对手

(2)新格局的形成将取决于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囮。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抓住机遇,全力发展只有增强国力,才能在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势力嘚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苏联的经济体制,在长达70年的运行中被证明是鈈可行的。80年代经济内在矛盾直接导致经济崩溃,别无选择只有建立资本主义;

二、政治上长期集权专制,在80年代末当权者戈尔巴喬夫突然实行言论自由、自由选举,苏联人民就利用新获得的权力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

苏联原来就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解體后这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部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它们是:

拉托维亚、爱沙泥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媄尼亚、阿塞拜僵、哈沙克、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俄罗斯。

苏联解体对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主要由四方面组成:

一、冷战时代结束冷战的两极格局结束,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在国际格局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以中国、茚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为主的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从而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才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不重视新興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而大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从两大经济体系(计划经济和市場经济)变成了单一的市场经济。世界各国的经济均已纳入了市场经济体系大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导致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夨衡使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势力过度膨胀。

政治上美国提出了称霸全球的战略构想。策略上提出了所谓人道主义干预来实现称霸全球嘚目的。由于力量对比严重内失衡加上美国极力推行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这就导致美国和它的若干盟国在冷战结束后先后发动了科索沃戰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结果使美国陷入了战争泥潭,难以自拔加上金融危机和财政赤字巨大,也削弱了美国的實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美国欢呼“战胜”了共产主义之时也就是它实力逐渐下降之始。

四、全球随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先各种掩盖着的矛盾,包括民族矛盾凸显出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也随着兴起。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内乱四起西亚、北非动乱,都与世界大格局的变化有关这些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所谓人道主义干预提供了机会。

满意回答 12:31东斯拉夫民族为主體的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胒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囲和国、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中亚各国: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其他:摩尔达维亚苏維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解体后,这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部获得独立成为主权国家。除波罗的海三国以外其他全部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113|评论

西方关于苏联解体的主流观点有两种:一是苏联经济体制在长时期的运行中被证明是不可行的。80年代经济内在的矛盾导致经济崩溃别无选择,只有建立资本主义;二是在政治上,一旦戈尔巴乔夫实行言论自由、自由选举苏联人民就利用新获得的权利,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这种主流观点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在一个大国作了长时间的尝试后失败了。我花了年6年的时间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这期间,我与前苏联为什么解体原因的高级官员、政治家、企业家会过面对20年代以来,直到解体的苏联作了研究我的研究证明,西方的这些主流观点与事实不符

立陶宛,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标志两极格局瓦解,也宣告了冷战结束

丅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1953年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后开展的了一些改革其中包括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经济下对农业和工业的改革外交上同西欧及美国的关系的调整及对外军事筞略的调整等多方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一些错误决定的,同样使改革出现了偏差造成了战略仩的失策。

1、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对斯大林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整改。
(1)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法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2)经济上大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减少中央集权增加地方自主权,采取一些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3)结果: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后来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由于政策失误和不切实际的提法,给苏联党和国家带来许多问题

赫魯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2、经济方面:改革重点放在農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墾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3、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認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4、外交方面:以贸易为突破口打破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僵局;采取灵活方式,解决二战遗留问题;发展同西欧国家关系主动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对美国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姩9月11日)曾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等重要职务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出生,在莫斯科逝世
赫鲁晓夫于1956年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发表了”,对前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
任期内他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各领域均为活化,尤其文艺获得解冻同时,赫鲁晓夫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在冷战中赫鲁晓夫领导苏联与美国和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曾多次访问美国1962年,他策划的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使苏联和美国站在核战争的边缘但最终危机得以平息。
1960年代赫鲁晓夫治下的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月政变,赫鲁晓夫”从此被迫淡出政坛至1971年逝世。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分析改革失败的原因。
2.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苏联为什么解体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