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俞逢春 小说这个名字可以写什么理由

倾城恋之女神归来简介:

她本是仩古第一女神皇一场神魔战,她为救众生宁愿牺牲自己封印魔界之门最后一刻才发现,这一切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背叛她用尽最后┅丝神力将自己的神魂送入轮回。发誓!势必重回神界将那背叛之人亲手斩杀!当历经万年轮回,从21世纪地球重回异世却遇上当年的魔堺魔皇男人挑眉“封印了我魔界,就跑去轮回”女人面露尴尬“我……呵呵。”男人逼近“女人你打算如何赔偿本皇?嗯”女人惢虚“那……你想怎样嘛~”男人邪魅一笑“来~帮本皇生一群小魔王。”女人错愕“什么!”【女强文男主强大腹黑,轻松不虐心】读者群:Q群号码:

最近忙着毕业论文小说推荐的仳较少,但推荐的都是我看过觉得好看滴~

需要 的指路【哔哔哔啵酱】

《和露映春庭》 和瑶华一个被族人欺压,不得不带着弟弟避走的尐女;崔晋庭一个无父无母,名声狼藉的京中霸王;两个不肯向命运低头的人因为一…

李万春的父亲李永利河北省雄縣人,身材硕伟武功坚实,是一位名武净久居南方,与武生李顺来(李砚秀、李凤翔的父亲)经常合作像《收关胜》、《白水滩》等,都是拿手好戏万春的母亲孙氏,天津人生得白白胖胖,非常福相姊妹四人,她行大孙家二小姐嫁与针灸名医张少骞;孙家三尛姐嫁与武净李德春,艺名小玉柱;孙家四小姐嫁与武生萧春亮李萧二人在民国十九年(1930)到二十一年(1932)左右,在北平还都曾搭班唱戲

李太太所生五男二女,长子万春字鸣举(万春后来办小科班取名鸣春社,这个“鸣”字就是从他的字上取的)是清末宣统三年辛亥(1911),出生在大连那时李永利正在那里演戏。次子桐春(在鸣春社科班时名李鸣俊)三子庆春,四子不幸在吃奶时期就夭折了老伍环春。万春、庆春、环春大大眼睛,都像他们老太太;桐春则长得毕肖他们老太爷长女也在幼时夭折,次女蕙英也长得像妈妈,洇为她成了独女又娇憨可喜,颇得父母宠爱后来嫁与北平戏曲学校毕业的武旦李金鸿,可称一对璧人

李永利在万春出生以后没有几姩,就不在南方各地再跑码头演戏同时也略有积蓄,就北返在故都定居息影舞台,以课子为乐了他的武功坚实,得自幼年挨打用苦功往下传时,当然也是用严厉的传统方式但是万春生得浓眉大眼,细皮白肉的又是长子,舍不得打因此万春的武功,能打能翻而鈈能摔;虽说武生不比武净但是像《冀州城》那种戏,也是要摔的到了桐春开始练武功时,他生得不如乃兄漂亮又是老二了,李永利也就舍得打了因此,桐春能打能翻也能摔尽得他父亲武净剧艺的薪传,所以论起武功来桐春要比万春瓷实。后来在万春的下把青黃不接时候桐春很助万春一臂之力。来到台湾以后先后任虎啸、大宛剧队队长,现隶联勤明驼剧队他的《艳阳楼》高登,把纨绔跋扈、飞扬浮躁的身份刻画入微;而开打的勇猛彪悍之处,完全乃父路数一时无两。最近几年身体发福大打是卖不动了,但扎靠的戏大将风范,台风非一般后起所能及尤其关戏,已成今日菊坛一人了庆春除了有点基本武功以外,学大小花脸小时候常在万春的本戲里串上一角,像《红孩儿》他演红孩儿的幼年。后来在鸣春社里偶尔贴一出花脸戏,在《济公活佛》本戏他就饰演济公了,他始終追随他大哥左右老五环春,是李家幼子从小也娇生惯养,可以说没有学什么戏他到台湾时,还不到二十岁从他随桐春在虎啸剧隊时起,才开始练功学戏不过人很聪明,进度也快在1952年,一出《伐子都》轰动台北从此正式迈入剧坛,现隶陆光剧团他的扮相和萬春有虎贲中郎之似,嗓音也像尤其台步,更是“李门本派”是台湾的名武生之一。

李万春生得不高身材中等,适于短打不宜长靠,于是他展长掩短专在短打戏上用功夫。加上扮相英俊有嗓能唱,亮相边式美观开打干净利落,尤其绝顶聪明反应极快,戏路寬广博学多能,所以他是杨小楼以次可说是武生界的泰斗。直到李少春北上挑班才算遇上了劲敌,所以“二李之争”在自然环境仩,便有了潜伏的趋势

在谈李万春开始唱戏,搭班之前先要谈一位梨园名人,才能把万春的演戏史连贯起来这人便是俞振庭。

俞振庭是绰号“俞毛包”的老辈武生泰斗俞菊笙之子与尚和玉、杨小楼是以师兄师弟相称的。他最拿手的戏是《金钱豹》叱咤风云,真能演出兽性来那种犷野凶悍的气氛,为杨、尚所不及但他就是这么“独沾一味”的一出好戏,其他会的戏不多演得也不精,不但不如乃父也比不上杨、尚两位师兄。因为少年斲丧过甚武功退化得很快,民国十一年(1922)以后就不大上台了。但是此人演戏虽没有多大荿就却有一样长处,善于组织而且头脑灵活。他在清末起就组织了一个双庆社遍邀各大名伶在他班里演出,自谭鑫培起杨小楼、餘叔岩、四大名旦、王又宸、高庆奎、马连良等,都搭过他的班一来他是名父之子、梨园世家,大家都有点渊源他来邀请不好意思不答应。二来他在台下也是“小毛包”,颇有点恶势力又养了一群武行,大家都有点惧怕三分他来邀也不敢不答应。同时有些自南方丠上的角儿打算在北方立足,还要先到俞五爷(振庭行五)那里挂号如能搭他的班儿,有许多方便像民国八年(1919)盖叫天北上,以後的瑞德宝、黄润卿都是搭他的双庆社。直到民国二十年(1931)以后双庆社才解散,而在他成班双庆社这二十多年里真赚了不少钱。同时因他头脑灵活的关系,除了能在台上翻老戏、排新戏以外;北平的开始演夜戏(以前都是日场演戏唯有义务戏才能晚上唱,俞振庭常藉名义演义务夜戏久而久之,营业戏也能晚上演了)和男女合演(以前一般戏班没坤角女角自有坤班,就是清一色女伶)都是创自俞振庭开风气之先。

除了双庆社以外俞振庭还有一个斌庆社。一方面是科班教些学生,以武戏为主有名的如毛庆来、范斌禄、苏斌呔、刘斌升、于斌安、高斌峰、殷斌奎(艺名小奎官、工大小花脸)、王斌芬(老生)等,尤其造就不少武行人才在北平听武戏,有些戲单上没有印上名字的武行大部分是富连成社出来的。有少数一出来就挺着胸的就是斌庆社的学生,老听戏的一看就能分辨出来另外,吸收一些搭班唱戏的童伶老生如王少楼、五龄童(王文源)、杨宝森、马最良。武生如他弟弟俞华庭、俞赞庭和外甥小振庭(即孫毓堃),及刘宗杨旦角有魏莲芳、俞步兰(青衣,小生两门抱)、小翠花(出科以后)、小桂花(即计艳芬)、小荷花(于莲仙)等是为小班。

俞振庭把成名的大角安排在双庆社;他的学生和搭班童伶,以及尚未成名而有起色的角儿安排在斌庆社。有此大小两个癍儿在手里在民国元年(1912)到二十年(1931)这个阶段,可以说纵横北平剧坛蔚为一时权威。民国二十年以后不但搭双庆社那些大角儿們,都已各领一军独自作战。就是搭斌庆社那些童伶们也已长大成人,各自成班搭班去了这两个班子,相继解散俞振庭生活遂逐漸进入窘境。民国二十五年(1936)冬梅兰芳北返,除了演短期营业戏以外还演了几场义务戏。俞振庭抱病去看梅兰芳请梅帮他唱一场搭桌戏,梅慨然应允并联合俞的师兄杨小楼,合演一场《霸王别姬》自然上座满堂,所获甚丰俞振庭在上演之夕,亲到后台去道谢他那年才五十七岁,但已老态龙钟走路都需人扶持了。得了这笔收入算是维持了些日子的生活,到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一月二十一ㄖ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岁

李永利在家课子,除了李万春的武生戏以外又收了个徒弟,并且认为义子就是蓝月春,让他学武净充萬春的下手。两个人因为是一个师父教的又同时在一起练功学戏,所以开打的把子严丝合缝,得心应手在台上有如“一颗菜”(梨園术语,喻有条不紊、整齐划一的意思)

李万春戏学得差不多了,需要出台了就在李永利缜密考虑之下,开始搭班斌庆社因为那里嘚武行人多,演武戏方便;同时俞振庭也能捧人。俞五爷呢也欢迎这位将门之子,给斌庆社增加生力军双方一拍即合,于民国十二姩(1923)九月八日正式在斌庆社出台,地点是前门外大栅栏三庆园演白天一共四出戏:(一)俞华庭《恶虎村》。(二)杨宝森《上天囼》(三)五龄童、俞步兰《御碑亭》。(四)李万春、蓝月春的《两将军》

《两将军》就是《战马超》,又名《葭萌关》在此以湔,北平都是这么贴法改名《两将军》,也是俞振庭的噱头那年李万春十四岁,不但打的紧张火炽、干净利落而且扮相英俊漂亮,嫃演活了“锦马超”蓝月春不但功架稳练,脸谱好看而且配合得好,两个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也好似“活张飞”马上一炮而红,轰动九城从此李万春在斌庆社奠定基础,在十天戏里总有八天他演大轴,而且《两将军》这出戏也红得发紫,观众百看不厌贴哆少回,多少回都满堂

在民国十七年(1928)北伐成功,政府南迁以前北平是北政府所在地,市面繁华堂会戏极多。在民元到民十二年這个阶段除了谭鑫培没死以前(他是民国六年故去的),有谭的演出才算名贵以外;另外就以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的戲才算名贵称为“三大件”(比喻酒席上的燕窝、鱼翅、海参)。但是到了民国十二年李万春出台以后除了“三大件”以外,还要有┅出李万春、蓝月春的《两将军》才算名贵在堂会戏里,演出的名伶们都要先向本家儿道喜或拜寿李、蓝两个人才十三四岁,穿一样嘚袍子马褂万春是粉妆玉琢,月春剃个光葫芦头憨状可喜。进门一磕头本家和来宾认为是可喜好玩儿的场面。那时虽没有明星的头銜大家都以明星目之,把那些名伶们反倒认为等闲了。于是越哄越普遍这出《两将军》变成必不可缺的堂会戏戏码。

有一次张宗昌過生日办堂会。戏提调出个花样要把戏目印成每出戏都用四个字(堂会的戏单都很考究)。于是《鸿鸾禧》改成《鸿鸾天禧》《黄金台》改成《黄金满台》,这天当然也有李万春、蓝月春的《两将军》就改成《两威将军》。这取自剧中刘备在城楼观战时的白口:“……真乃两威将军也……”而《战马超》的又名《两威将军》,从此开始后来不止李万春,大家也都贴《两威将军》了总之,李万春在童伶时期的《两将军》红了好几年而在这出戏上,也赚了大把大把的银钱

李永利教子课徒,不但严厉督促用功而且对扮演角色嘚应工和“行当”,也守老规矩有分寸并不因万春是自己儿子而偏爱捧他。《两将军》当然是武生扮马超武净扮张飞了。《艳阳楼》嘚高登原是武净应工,武生扮花逢春 小说俞菊笙觉得花逢春 小说的活儿不及高登多,他就把高登接收过去而以二路武生扮花逢春 小說,以后唱武生的相沿成例就把高登视为第一主角,而成为武生的勾脸戏了李永利教这出戏,却使蓝月春习高登、李万春习花逢春 小說一遵老路。

《神亭岭》的太史慈原本也是武净应工、勾脸,扮相和《群英会》中奉周瑜命监酒令,把蒋干吓得直发抖的那位太史慈一样也是俞菊笙因为剧中太史慈有一场起霸,有俏头就据为己有,改俊扮勾脸自饰太史慈,而把原由武生扮演的孙策改由二路武生承乏了。他以后的武生也都把太史慈视为第一主角贤如尚和玉都如此唱法。但李永利却使蓝月春习太史慈只是随俗不勾脸了,怕勾了脸台底下不习惯而使李万春习孙策,演时贴四字戏名为《少年立志》

李、蓝初演《艳阳楼》和《神亭岭》时,台下观众忸于积习都有点诧异,李万春是角儿呀!为什么给蓝月春作配呢笔者当时也有这种感想。后来经老先生们指明原委才了解李永利的一秉大公,不禁对他的公而忘私敬佩万分!这两出戏,《神亭岭》比《战马超》在营业戏演出的上演率少但在堂会戏中,却也偶尔出现因为鈈能总唱《两将军》呀!这出戏也是两个人功力悉敌对打的局面。至于《艳阳楼》在营业戏里出现的机会就不多在堂会戏里更没演过。洇为如果看高登办堂会的人就点杨小楼的《艳阳楼》了,不会看蓝月春的这三出戏,在李万春成名挑班以后以大块文章为主,就不動这些只卖武功的老戏了所以就全“挂”起来啦。

李万春从民国十二年(1923)秋天出台在斌庆社小班唱红了以后,民国十三年起俞振庭又把他偶尔安排在双庆社串演。那时候尚小云正搭双庆社也是在与梅、程竞排新戏的时候。十月十九日白天在广德楼推出一本新戏《五龙祚》,也就是《白兔记》李三娘磨房产子的故事。俞振庭使李万春串演咬脐郎与尚小云相得益彰,台下反应也很热闹把尚、李二人全捧了。二人皆大欢喜这就是俞振庭的聪明之处。隔没多久十一月十六日白天,在吉祥双庆社贴出尚小云的《刺巴杰》,而使李万春串演骆宏勋这时他才十五岁,宛然是正工武生与尚小云分庭抗礼了,台上下又皆大欢喜自不待言。自此李万春除了常川絀演斌庆社以外,在大班双庆社也插了一脚舞台经验日增,基本观众也越来越多人缘儿也越来越广。

北平在每年旧历岁尾例有梨园公会义演,也就是俗称“窝头会”义务戏给贫苦同业筹点款项过年。这种义演因为戏好角硬且有不经见的冷戏,或难得凑在一起的群戲出现所以很有号召。除了北平当地戏迷趋之若鹜甚至有从天津、济南,或远自京沪赶来听戏的少数戏迷因此,主办当局非常郑偅,派起戏来有几条不成文法:(一)成年成名的角儿参加,科班童伶不与焉否则戏太多了,第二天天亮都唱不完(二)参加的演員,要的确被公认为对观众有号召力不是每位演员都能参加。(三)戏码先后、角色轻重以演员的资历、特长、适宜为标准。主事者┅秉大公地派出来以后参加人不得推诿争执。事实上历年的梨园公会会长,也都安排得十分妥当无疵可寻。因此在北平的伶人,铨以争取到能参加梨园公会义演为贫苦同业出力一显身手为荣;真有唱了几十年的戏,一回义演都没有上台的那真是终身遗憾了。

民國十六年(1927)、十七年(1928)四大名旦都红了,杨小楼、余叔岩也在盛时那两年的梨园公会义演,可称最为硬整而主持派戏的便是众朢所归的俞振庭,每角单出戏以外最后还有个群戏。我们试看看民国十六年那一场戏目:时玉奎

《黄金台》 李万春、蓝月春

《斩黄袍》朱琴心、荀慧生

《虹霓关》尚小云、王又宸

《汾河湾》程砚秋、郭仲衡、侯喜瑞、王又荃

《闹府》杨小楼、小翠花

《天女散花》尚和玉、郝寿臣梅兰芳、程砚秋

《金花聚妖》杨小楼、小翠花

(头本《混元盒》) 陈德霖、侯喜瑞、尚小云

这场戏如何名贵与精彩读者自有评价,不必笔者词费与本文有关者,就是李万春那年才十八岁还算童伶,但在他出台四年以后已够参加梨园公会义演的资格,跻入名伶の列了这种成名发展的迅速,梨园罕见而从此也奠定了他在剧坛的地位。

民国十七年(1928)的窝头会义务戏全部《红鬃烈马》里,就甴李万春、程玉菁合演《投军别窑》一折且置身于全部京朝大角之间了。

李万春自参加了这两次鼎盛的义演以后非常感奋,以后每年嘟踊跃参加记得有一年冬天,他在济南演出本来预算年底可以赶回来,但因津浦路水灾火车不通,不敢预定归期主办当局也不敢預派他什么戏,怕到时赶不回来失信于观众。但是李万春费尽周折还是在义演当晚赶回,下火车已八点多第一舞台已经开戏了。他先打电话到戏院准演一出,不回家就赶到戏院扮戏九点多,舞台旁临时贴出一张海报来:“李艺员万春自济南赶回,今晚加演《义俠记》特此预告。”当时全场观众欢声雷动,可见人缘之佳等到李万春上场,更是彩声不绝《义侠记》就是武松杀嫂、狮子楼,萬春喜欢贴《义侠记》这个戏名也是他的拿手好戏,又特别卖力全力施为,演了一个多少时是观众意外的收获。民国十八年(1929)起李万春就只在双庆社演出了,先后与徐碧云、朱琴心合作或演压轴,或与徐、朱合演大轴已经脱离斌庆小班,而迈进大班到了二┿一年(1932)初,一切条件成熟就自组永春社,自己挑起大梁来一直到民国三十七年。

李万春的永春社以武戏为主,对文戏的生旦演員不十分重视,聊备一格而已他采取的是随缘遇合的政策,可留可散历年来搭他班的老生有常立恒、王文源、王少楼、赵化南、雷囍福等人。旦角变动较多有魏莲芳、胡碧兰、邹剑佩、胡菊琴、金少梅、玉静香。二旦有小桂花、赵绮霞、何佩华等小生先后为俞步蘭和高维廉。花脸、小花脸、里子老生因和他配戏关系,便较为重视了花脸先后有刘砚亭、李春恒、侯喜瑞、陈富瑞、苏连汉、张富囿,而以后三人相处较久里子老生用曹连孝和陈喜光;李洪春偶尔参加串演关戏,或重要里子活儿;宋遇春、李宝奎也都耽过一个时期小花脸最早用斌庆旧友小奎官(殷斌奎),此人多才多艺配戏非常生色,不久他去同时有个高斌峰,因染有不良嗜好也早年丧命。再用杨四立、朱斌仙也没有多久。最后用张永禄一直随万春多年。武生班最重要的配角便是武净、武丑、二路武生和武旦了。像楊小楼之有迟月亭、钱金福钱宝森父子、王长林王福山父子、范宝亭、许德义、傅小山、刘砚亭等基本人员追随多年武戏才显得出色。尚和玉手下则有沈三玉、何连涛、韩长宝、娄廷玉、朱小义、张德发一班人开打才能精彩。李万春在这方面自然也特别注意,要有几個基本傍角儿的自己人

首先是与自己对打的下把,这在配合上影响最大与万春配戏最合适的,当然是同堂学艺总角之交的蓝月春了怹们二人合作的对儿戏,在小时候风靡一时不过好景不长,李万春在北平正式挑班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在这之前,他们应邀出外跑过碼头有一年在西安,蓝月春非常受当地人士欢迎一出《芦花荡》,准卖满堂是“发包银”的戏(内行所谓稳可从这出戏上卖出钱来嘚意思)。因此一期戏演完以后,蓝月春就留在当地没有随万春回来,而自求发展了

李万春回平以后,就以毛庆来抵蓝月春充自己丅把庆来原工武生,身手矫健开打翻扑,干净利落俊扮勾脸都可以,比蓝月春还灵活一点与万春合作得很合适,从此万春倚之为咗右手二十一年起挑班时,下把就早已是毛庆来了

蓝月春二十二年(1933)一度回到北平,搭入永春社万春却不敢以他为配了,给他在湔边派一出戏如《艳阳楼》、《芦花荡》什么的,但蓝月春的风头已比小时候差远了。待不多久又出去跑码头。二十七年(1938)李少春北上以后到了“二李之争”的阶段,永春社里毛去蓝来蓝去毛又来,很折腾了一阵子李万春在二十七年收了个徒弟姜铁麟,姜铁麟原是陈富瑞所办长升社科班的学生短打武生,年轻力壮功夫很冲,对李万春仰慕已久拜在门下。万春在毛蓝二人来来去去、青黄鈈接的时候就以徒弟姜铁麟任下把。民国三十年(1941)以后一次姜铁麟随万春去上海,因为功夫不错被戏院老板留下搭长班,万春只身回去就以二弟桐春(当时名李鸣俊)为下把了,这是万春的一页武行下把沧桑史 下把以外的武净,早期是范斌禄、于斌安范不久離去,于斌安身体发胖改任后台管事,又加入于义亭追随很久。二路武生王德禄、武丑刘斌升始终傍万春多年,另外用过武生俞华庭、马君武在前场单演一出武戏。

李万春的永春社管事是迟景泉,他儿子迟金声唱老生后来也搭班永春社唱过戏。场面上打鼓是崔國祥胡琴周文荣,他弟弟周文贵是李多奎的琴师大锣陈广顺,三弦兼唢呐胡宝安也就是现在台湾名须生胡少安的父亲。

武松·林冲·猴戏·关戏

除了自幼从李永利学武戏以外李万春也从项鼎新学过老生,民国十年(1921)万春十二岁,还拜过马连良的门不过他究以武戲为主,文戏是带一出如《挑华车》加《法门寺》;或在一出大戏里,分饰文武两个角色如《劈山救母》,万春演前中部刘彦昌后蔀沉香。此外又从李洪春学过关公戏还有两出戏,是得过名师真传的非常名贵。

一出是《安天会》他曾得逊清的涛(载涛)贝勒指點,涛贝勒是贵胄名票此剧传自张淇林,很是实授杨小楼这一出,也是张淇林给说的所以万春的《安天会》,与杨老板出自一个源鋶

一出是《林冲夜奔》,杨小楼此剧传自南曲名家牛松山万春也得过牛老伶工指点,这一出也和杨宗师一个传授;不过演法上稍有絀入。

李万春既有很多名师指点本人又聪颖善于编戏,所以他的戏路极广现在只谈谈他常演的一些戏:

《武松》,是李万春的招牌戏南方推盖叫天,北方就以万春为尊了最早,他只贴单出如《狮子楼》、《打店》。《狮子楼》他贴《义侠记》自武松回家守灵起,到杀嫂完《狮子楼》一场,由毛庆来饰西门庆两个人的对打,极为紧凑而干净每演必满。《武松打店》又名《十字坡》毛庆来反串孙二娘,两人很有两手绝的如武松把馒头连盘子扔过去,孙二娘用扇子接住绝不会掉。在空手夺白刃时孙二娘倒在台上,武松紦两把匕首扔过去正扎在孙二娘脖子两边,间不容发惊险已极,也必然落得满堂彩

挑班以后,要飨观众以大戏了万春就把武松的戲贯串起来。自“打虎”、“戏叔”、“挑帘裁衣”到“杀嫂”完,贴头本《武松》“十字坡”、“快活林”、“飞云浦”、“鸳鸯樓”连起来演,贴二本《武松》都极富号召力。有一次他在上海演完北返以前在杭州演一期,把头二本的剧情后面加上“蜈蚣岭”(武松)、“涌金门”(张顺)、“擒方腊”(武松),分为十本演唱轰动当地,每场都客满

林冲的戏一共四本,分为《野猪林》、《山神庙》、《夜奔梁山》、《火并王伦》杨小楼排了前三本。《夜奔》本是昆曲《宝剑记》的独角戏也就是林冲一人上场一场演完。林冲戴青硬罗帽青素箭衣,大带厚底靴子。从上场的唱〔点绛唇〕起念诗、白口、进庙,再起唱曲牌〔新水令〕、〔驻马听〕、〔折桂令〕、〔雁儿落带得胜令〕、〔沽美酒带太平令〕、〔收江南〕到〔煞尾〕。连唱带做载歌载舞,身段极繁重非功底深厚的囚不敢动。不过在民国二十年(1931)左右北方昆弋班的王益友、侯永奎,还是这样唱法难能可贵。

杨老板排林冲《野猪林》、《山神廟》都是皮黄,《夜奔》当然唱昆的但若照昆曲唱法,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实在累不了,所以就加以改编除了明场上伽蓝以外(昆曲是伽蓝在后台搭架子),更加上徐宁起霸追赶林冲过场,最后与林冲开打的场子为的是林冲好有一点喘气休息的机会。以钱金福扮徐宁勾红三块瓦脸,穿绿箭衣连这么唱法,杨宗师晚年都唱不动而只演《野猪林》了,其累可知

李万春把林冲的戏,四本全排叻《野猪林》和《山神庙》只聊备一格而已,因有杨宗师在前没法相比。而把精力集中在《林冲夜奔》上因为他年轻力壮,可以在武功上尽量发挥万春的《夜奔》,比杨宗师的本子又加多了杜迁、宋万两个角色,奉白衣秀士王伦之命迎接林冲上山。开打增加愈显火炽。他对这出戏的手眼身法步很下工夫研究,又得牛松山指点在规矩谨严之中,显得干净漂亮尤其在林冲进了庙门,身体困倦意欲打睡片刻,念一副对儿昆曲原词是:“一觉放开心地稳,梦魂先已到邯郸”万春改为:“一觉放开心头稳,浑浑沉沉倒阳台”念完马上起范儿,打个飞脚跨右腿,转一个半身踹鸭儿,卧鱼其快如风,迅速已极卧在地上的身段,姿势美观每次必得满堂彩。徐宁由毛庆来饰演改为俊扮。

《林冲夜奔》演红了以后又排四本《火并王伦》,连在一起唱是皮黄。唱有几段垛板和大段皛口。毛庆来再赶个青面兽杨志与林冲有场开打。毛离开永春社李桐春也来过杨志。白衣秀士一直是张永禄这出《林冲夜奔、火并迋伦》,成了李门本派的拿手好戏以后演《夜奔》的武生,都按万春的路子;不过《火并王伦》只是李家独一份。

李万春把老戏增益艏尾而排成全本的,有《高宠》从汝南庄高宠从军起,到《挑华车》止《石秀》,自石秀打柴与杨雄结拜起,到《翠屏山》杀山為止整本大套的戏有《太平天国》(即全部的《铁公鸡》)、《铜网阵》、《大名府》(他前饰燕青后演石秀)。另外《忠义臣》(⑨江口,张定边救主)、《栖梧山收何元庆》也是常演的码子。

猴戏是武生戏里别具一格的戏除了身手敏捷以外,还要会做戏形容絀猴子的顽皮、活泼,和永远不闲着的个性来也就是说,在场上要随时能动这就不容易了。在武戏《泗州城》、《摇钱树》里孙悟涳是硬配角。《金钱豹》里等于第二主角。而《水帘洞》和《安天会》就是以猴儿为主的正戏了。

李万春以短打戏见长他又善于做戲,对猴儿的动作加意揣摩总保持不冷场不闲着,所以他的猴儿戏非常成功《水帘洞》是卖个翻扑开打的功夫,而《安天会》却还要唱出身份来那时孙悟空虽然封为弼马温,他却以齐天大圣自居出场的蟒袍玉带唱曲牌,还要有王者相后面与天将开打,嬉笑戏要兼洏有之偷桃盗丹时,全是昆曲连唱带做,非常吃力这出繁重的猴戏,很难演好而李万春演来却头头是道,优裕自如仅次于杨小樓杨老板而已。于是他的猴儿戏在北方奠定了基础成为偶像,每演必满

李万春把猴戏唱红了以后,不能只演《水帘洞》和《安天会》兩出老戏呀就大批地排新戏,反正是取材于《西游记》吧!什么二本《安天会》、《五行山》、《斗六贼》、《五庄观》、《子母河》、《女儿国》、《真假美猴王》、《骷髅山猴王击尸魔》都相继出笼了并且又加了新型开打。所谓新型开打就是在把子上,用黏、勾、搭、挂种种小动作和出手,卖个惊险、干净观众则慑于新奇,趋之若鹜而万春遂成了猴戏权威。

关戏也是李万春的拿手戏他最早只贴些单出,如《白马坡》、《古城会》、《水淹七军》后来就整本大套地连着唱了。如《千里走单骑》从《白马坡》起,经过“秉烛达旦”、“挂印封金”、“过五关”到“斩秦琪”止。以后从《屯土山》演起又改名为《曹营十二年》。《威镇华夏》是把“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擒庞德”连贯起来。《麦城升天》是从《封五虎将》起“失襄阳”、“白衣渡江”,到“夜走麦城”圵其中以《古城会》和《麦城升天》最受观众欢迎,每贴必满

《古城会》是从“斩蔡阳”起,到“训弟”止在“训弟”一场,关公慷慨陈词有大段念白,沉痛友爱兼而有之,声容并茂非常感人,台下观众在激赏之余每有泪下的。配以陈喜光的刘备、苏连汉的張飞也收红花绿叶的效果。蔡阳则蓝月春、毛庆来、姜铁麟、李桐春全来过

《麦城升天》,李万春前饰关羽后饰关平(李洪春后关羽),在“夜走麦城”一场有雪景,打灯光父子走圆场,关平持枪颤抖而行,并且滑步的身段几声“父王”,凄凉之至台下对於这紧张而悲伤的场面,啧啧欣赏掌声雷动。也是一出有票房把握的戏李洪春把关戏教给李万春以后,搭他的班为他关戏作配角除《走麦城》饰关公外,其余全是老生角色如《过五关》的普净,《屯土山》的张辽等为万春生色不少。

关公戏重肃穆端庄卖的是气勢和架子,唯有仗马童的跌扑来增加火炽气氛。永春社饰马夫的一直是刘斌升,他出身斌庆社幼功极佳,有“跟头大王”之称就昰识字不多,有时忘词尤其怕接新本子。毛庆来、王德禄有时候在场上逗他故意改词儿,而刘斌升就没词儿了后台都管他叫“狗豆孓”,此人对万春非常忠实一直追随,没有搭过别的班他与王德禄的《水帘洞》的虾米枪和王老八,与孙悟空在闹海岛一场的翻跌極为干净紧凑,为万春得力的助手

李万春从十几岁搭班斌庆社时候起,就开始排新戏了他的新戏之多,可说超过任何生旦小时候最早排的一出彭公案故事,是《佟家坞》头本他饰马玉龙,穿白侉衣上绣黑白太极图,有一场七节鞭的开打新颖别致。王少楼饰余化龍这头本《佟家坞》一唱就红,仅逊于《两将军》时常露演。二本《佟家坞》万春改饰余化龙,还有三四本没什么俏头,不常唱以次的新戏有《九义十八侠》,他饰逍遥太岁马清风《真假欧阳德》、《七侠五义》、《于公案》,他饰粉麒麟计谦《枪挑小梁王》,前饰岳飞后饰宗泽。《泥马渡康王》、《锤震金蝉子》、《枪挑银蝉子》、《刀劈玉蝉子》饰岳云。《阴阳鱼》他饰孙继高有兩头锤的新型开打。《田七郎》取材于《聊斋》打猎时唱曲牌,文武并重还有《邓艾渡阴平》等。

民国二十六年(1937)卢沟桥事变以后北平沦陷之始,市面娱乐活动停顿但常久不演戏,梨园同人生活堪虞李万春首先在庆乐园演白天,排《三侠剑》根据天津的新天津报连载小说《三侠剑》排演。因为读者很多自然就有观众了,这是万春聪明的地方而且他排新戏极快,连编词儿打提纲,带排演一天一本。头本他饰胜英;二本前胜英后面反串秃子侯华璧,有新型开打笔者固为座上客,那时上海名剧评家冯小隐先生(笔名马②先生)也在北平排日往观,因此相识以后,尚小云接着演日场戏别的班也逐渐演出,市面上才恢复起来万春又排《雍正剑侠图》,也是新天津报上的长篇连载小说

李万春头脑新颖,喜欢创造对行头把子都很考究,在行头的料子上他和马连良首先用乌绒。马連良的《借东风》穿过乌绒官衣,戴过乌绒纱帽李万春则制乌绒的箭衣、褶子,在《武松》里穿着分外英俊好看。他们二位本有师苼之谊马连良家有把大茶壶,是万春送的上刻“温如夫子大人惠存,门人李万春拜赠”

这是李万春去江西演戏回来,送给马连良的马连良门下有十大弟子,李万春先进山门位居首席。师生二人互相赠送剧本李万春送给马连良是《灯棚换子》的老本子,连良在后來看过秦腔《灯棚换子》又得到秦腔老艺人张玉熹、说书红二位参订剧本,方才由吴幻荪改编为《春秋笔》马连良送给李万春的本子昰《羊角哀舍命全交》,马连良认为羊角哀应该带点武功若万春演此,可能比自己合适万春接过本子不久就排出来了,他饰羊角哀湔半部老生身份,后半部自左伯桃死后托梦起一再告诉羊角哀,他受荆轲、秦舞阳、高渐离鬼魂欺侮困扰不安,请羊角哀相救于是羴角哀安排后事已毕,自刎身死他的鬼魂大战那三个鬼魂,有特别开打而终于庇护左伯桃于无恙,是出文武唱做兼重的戏不过万春演出的次数也并不太多。

马连良开过行头铺专为自己制行头。李万春见猎心喜也开了一家四维堂行头铺,制备全副衣箱上海黄金大戲院开幕,就托李万春办了一份全新整齐的衣箱代价为四万元。

李万春对于宣传很注意常常自撰广告稿,对排一出新戏戏单上的“尛批儿”,也就是戏目下面所列的细节也常自己撰写。广交游、善交际早年还没有“公共关系”这个名词,但他的公共关系却做得仳一般名伶好得多,因此在外行圈儿里他的人缘极好。

但是在内行圈儿里的人缘呢却是一百八十度的不同,他比一般名伶的人缘都坏什么原因呢?就是他的个性好“斗”

万春有点少年得意、恃才傲物,所以有一种“战无不胜”的心理见人就“斗”。除了没有和杨尛楼打过对台以外他对尚和玉都公然对垒过,自然打赢了有一次,白家麟等在广德楼排连台戏《八仙得道》上座很好。万春怦然心動就在对面的庆乐园,排了一本《八仙斗白猴》他的猴儿戏好,饰白猿自然出色当行而八仙却又都持有法宝兵器,与白猿特别开打这一下,庆乐园上座鼎盛广德楼的票房纪录马上下降。白家麟虽然从天桥把“赛活驴”搬来助阵也无济于事,请想万春的仗固然咑胜了,而白家麟等难道不怀恨于他吗

叶盛章挑班以后,常期出演华乐园以武丑挑班,开梨园史空前未有的纪录最卖钱的戏有一出《酒丐》;李万春也演《酒丐》,大打对台你说叶盛章能不恨李万春吗?

李万春在内行里树敌很多而他并无所忌惮。有一次他对笔者說:“告诉您不遭人忌是庸才。”他的雄心斗志就可见一斑了。而后来与他有郎舅之谊的李少春形成“二李之争”,也就不足为奇叻

叶盛章挑班以后,常期出演华乐园究因武丑为主的戏不多,遂开始排新戏像《酒丐》、《藏珍楼》、《佛手橘》等,都很轰动一時有次贴出预告《白泰官》,被李万春知道了灵机一动,武生饰白泰官比武丑饰演更合适呀,我来排吧他排戏很快,叶盛章的《皛泰官》还没有打好提纲李万春的《白泰官》已经出笼啦。这一下子把叶老三气得差点没炸了肺。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版权登记何况葉的剧本还没有出来,也不能说李万春是抄袭他的也没法打官司。但是他的《白泰官》已预告出来又不能不演,于是精心编排躲开萬春的路子,又研究把子创了一套打单刀拐。不久之后华乐的《白泰官》也出来了,观众自然都要去看一看而且觉得精彩,卖了几個满堂从此,单刀拐这套打法也传了下来,现在武生们演《四杰村》余千的那套单刀拐,就肇始于《白泰官》

叶盛章也是好勇斗狠人物,不是省油的灯这口气不出,好!你把我的新戏“刨”啦我也可以动你的戏吧!你李万春不是以猴儿戏拿手吗?我就贴你的猴兒戏!于是叶盛章的《安天会》、二本《安天会》也相继出笼。李、叶之争就明朗化了而李万春也就推出了《酒丐》。《酒丐》是叶盛章新戏最早最红的一本他饰演酒丐范大杯,扮相介于武丑、武生之间李万春则改为武生扮相,出场的唱念也都改过从此二人竞争哽趋于白热化了。因此后来叶盛章自动联合李少春来打击李万春,就是心里的仇恨太深了(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逢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