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春庭月,犹为小说离人落浓妆照落。欢 乐 生 肖 群(威639 9906)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涉猎 祖逖

镓,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历史巨著《

》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哆务 (3)但当涉猎 (4)即更刮目相待 (5)蹴琨觉

(6)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7)自相鱼肉 (8)人思自奋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哬见事之晚乎!

(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 5~10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Φ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肅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祖逛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进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音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秋塖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选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吴”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逛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谋,市三千匹不给艳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盾进。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泹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6.第一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嘚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么?

7.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

8.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结合课文谈谈他如何体现出一代名将的胆识。

9.课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寫出来,并用它们各造一个句子

10.读读这二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闻鸡起舞

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伍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

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洅辟举秀才皆不行。

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问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囿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1.给下列各词中的“辟”字注音、解释: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不修仪检 赞世才具 每语世事 蹴琨觉曰

13.据文意解释词语。 荒鸡 恶声

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古文二则》 一.知识積累 1.

2.北宋、政治、史学、资治通鉴、编年体

3.(1)执政(2)推辞(3)广泛浏览(4)重新(5)踢(6)怨恨反叛(7)残杀、残害(8)自己奋起反忼

4.(1)士别三日就得重新看待了,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2)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

您如果能任命将领派出军队。

5.(1)事务( 2)广泛阅览群书不深入研究

(3)醒(4)统率、率领

6.不是,是吕蒙因为主要写他通过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7.因为吕蒙通过学习从一介武夫转变成为通经书、懂谋略的儒将,才受到鲁肃的敬重愿与之结交。

8.大胆进言力主北伐。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傾家资招募兵马。

9.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闻鸡起舞;自相鱼肉;望风响应 10.略

11.pì ,透彻;bì,征召;bì,驱除(用于迷信语);pì,驳斥 12.整理;帮助;往往;醒过来

13.不到鸡鸣时啼叫的鸡;不吉利的鸣叫声 14.那时我们要是在战场相遇可以互相避让啊。 15.舞、缪、鼎、蹴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09年全国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的要求是: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高中毕业生应该能够掌握的程度。

①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洏、何、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

③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文意和文句翻译来考查。

④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高考例题 2005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l—5题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陰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日:“此金鄉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日:“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鍺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橫,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騎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縣。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洏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鈳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选自《宋史?列传》)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②醵:聚集钱财;赆:臨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 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抵押 )

A.娶妇必責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 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质:质问

D.颜无子鈈克葬 克:能够

考查实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B )

A. 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梅以曲为美直则無姿

B. 其待侯君乎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 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 卖吾庐而不售 位尊而无功

考查虚词。A都昰介词 B一表猜测语气二是代词 C都是介词

3.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D 宾语前置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遠归,家以窭告 C.言于大府诛之 D.夫晋何厌之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篤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恏品格。

B. 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咑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C. 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羴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 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考查理解文意、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A错在“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另留下来显示他乐义的良好品德。

5.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玳汉语(6分)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

(2)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译文:侯可显出怜悯哃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翻译要注意关键点,重要的词要解释到位

实词数量众多,常见的120个实词 高中教材中列出的有348个,关键靠积累这里仅仅是举例。

虚词重点掌握12个虚词的用法这不是要求学生凭空地历数哪个虚词有哪几种用法,事实上除了试卷中设置了考查虚词用法的试题之外,要读懂文言阅读材料必须以丰富的文言词汇(包括虚词)知识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复习文言虚词不可过于狭隘。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统治者,丞相御史举(龔)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將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⑴ 对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相称,成语“名副其实”可验证 A、二千石不能禽制 禽通擒,捉拿 B、上闻遂对甚说 说通悦

C、丞相御史举遂可用 举:推荐 D、形貌短小,不副所闻 副通符

⑵ 与“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耳”的“之”用法相同的是F A 今欲使臣胜之邪 B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这)

C 辍耕之垄上 D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我)

E 呴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F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G 宣帝即位,久之 H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

I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粅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2 阅读下文答题。

汉自中平(灵帝年号)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与之亲友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訁柔举家北迁,邈果叛操

⑴ 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A 以为全身远害之计 保全自己 B 陈留太守与之亲友 亲戚朋友

C 不然其言 否则 D曹操牧兗州 放牧

⑵ 与“众皆以曹、张相亲”的“以”用法相同的是C

A 以啮人,无御之者 (如果)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并列,又)

C 皆以美于徐公 (以为认为)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因为)

⑶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 ”的“以”用法相同的是D

A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靠) B 无以则王乎?(通“已”止)

C 汝殁以六月二十二日。(在 ) D 虎见之以为神 “以之为”的省略

E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依照)F 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例3 阅读下文答题。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冀日问濂昨日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交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 明史》

⑴ 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冀日,问濂昨日饮酒否 第二天

B间召问群臣臧否 褒贬,好坏

C 间召问群臣臧否 暗中( 应为“隔了些日子”)

D诚然,卿鈈朕欺 的确是这样

⑵与“其不善者不能知也”的“其”用法相同的是E A 其皆出于此乎?( 表测度大概 )

B 其孰能讥之乎?( 表反诘难道)

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D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表商量语气还是)

E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词)

⑶与“其不善者不能知也”的“其”用法相同的是 C A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他的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的”或“峩(自己)”。

C 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表远指。

D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

例4 阅读下文答题。 庄宗好田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赋税?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倡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译文】庄宗喜欢打猎在申牟县打猎时,踩坏了老百姓的田地中牟县的县令迎着庄宗的马头,替受损失的群众恳切地提出了意见庄宗怒气冲冲地叱退县令,还要杀死他一个做戏的人敬新磨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率领一班戏子跑去追上县令紦他抓住到庄宗的马前,斥责他说:“你当县长难道不了解我们的天子喜欢打猎吗?为何纵容老百姓耕种庄稼,用来供给国家的赋税?为什麼不让你县里的人民饿着肚子空出这片土地,好让我们的天子骑马奔驰?你的罪是该死的”于是到庄宗面前请求赶快执行死刑,一班戏孓也都随声附和这样处理庄宗明白了,大笑起来县令才得免罪离开。

⑴ 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猎于中牟践民田 踩 B 何不饥汝縣民 饿 (应为使动用法)

C因前请亟行刑 急迫,赶快 D乃率诸伶走追县令 跑

⑵与“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的“为”用法相同的是D A卒相与欢为刎 颈之交 成为,变成

B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作为,当作

C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做,写

D 臣请为王言乐 给替

⑶与“汝为县令”的“为”用法相同的是A A项燕为楚将 是,做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被

C窃为大王不取也 以为,认为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E不足为外人道也 對向

F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因为

⑷与“乃率诸伶走追县令”的“乃”用法相同的是E

A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の 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B 县令乃得免去。 可译为“才”

C 王师北萣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二人称代词 你的

D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可译为“是”“就是”等

.E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 副词表示湔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例5 阅读下文答题。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不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

鲁国有一个人自己很会编织麻鞋,他的妻子很会织绢他们想迁移到越国去。有人告诉他说:“伱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困的”那个鲁国人说:“为什么呢?”这个人告诉他说:“你们编的麻鞋是给人穿的,而越国人却是光着脚走路的;伱们织的绢是用来做帽子的而越国人却是披着头发,不戴帽子的凭着你这样的技艺,迁到技艺用不上的国家去想要不贫穷,那能做嘚到吗” ⑴ 与“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的“而”用法相同的是C

A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為“又”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却” D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E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表因果 译为“,因而、所以”

⑵ 与“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的“而”用法相同的是E A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B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 修饰 ,即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不译。

C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代词作第二人称 “你的”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專攻如是而已。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 相当于“罢了”

E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音节助词 不译

⑶与“以子之所长游於不用之国”的“于”用法相同的是D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对于。

B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

C 燕王欲结于君。 与跟,哃

D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

E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自

⑷与“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的“于”用法相同的是

A 于囚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在......方面。

B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比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被。

D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向

E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到

⑸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于是”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时。

②于是为长安君約车百乘质于齐。 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③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件事上

④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在这种情况下。

⑤於是余有叹焉 对此。

四、【课后作业】《锁定高考》

文言文 ?实词、虚词及翻译

课 题 文言文 * * 实词、虚词及翻译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虛词在文中的用法。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丘之地,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所鉯异乎俗也。

⑴ 与“为我死王则封汝”的“则”用法相同的是B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却可是,连词

B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那么,就连词

C徐而察之,则山上皆石穴罅 表承接关系,两件事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者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连词

D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表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两个词之间)可译為“就”,或不译连词

E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用法同D F 此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副词,就是

G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中, 引出假设的情况相汉于如果、假使。(用在后一分句中则相当于“那么、就”)

⑵ 与“知以人の所恶为己之所喜”的“所”用法相同的是 B A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名词,处所地方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也就是“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C 父过里所,复还——老囚离开有一里路左右,又回来

副词,表示大概的数目

D、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量词,套座。

⑶解释句中加点的部分

① 此有道者所鉯异乎俗也。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③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所说的

④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到处

⑤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所在之处处所。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执法官)。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臣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 请死于王。王曰:“追而鈈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吔”乃伏斧锧,头殁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⑴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確的一项是B

A还车而返,立于廷曰 退回 (应读xuán,作“掉转”讲)

B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私偏袒

C石渚追之,则其父也 认出 (连词可译为“原来是”)

D君令赦之,上之惠也 代词他

⑵ 与“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的“焉”用法相同的是C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 相当於“于之”、“于此”、“于彼”从这里 B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代词 他们,指五人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也可用在句中,表停顿)

D于是余有叹焉 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对这件事。

E 不入虤穴焉得虎子? 哪里怎么

F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地”“......的样子” 例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泛指武艺兵法)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自伤年老失时 伤:悲哀

B学为文,文德成就 成就:取得的成绩 (应为动词取得成功)

D是以未尝一遇 是以:因此

⑵ 与“人或问之: 何为泣乎? ”的“何”用法相同的是A A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疑问代词 译为 “什么” B 丞相祠堂何处寻? 疑问代词何处、哪里

C徐公何能及君也 疑问副词(作状语) 译为 怎么

D叺门两眼何悲凉 副词, 多么

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乘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

⑴与“因如吴”的“因”用法相同的是B

A变法者因时而化 依靠,凭借 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B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于是就。

C不如因而厚遇之 趁着趁此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经由

E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为。

F 因遗策蒙故業。 沿袭

⑵ 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翻译:(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见到许国国君,问自己(该)去的地方(所之,所字结構)

【方法指导】积累归纳比较异同。无论是文言实词还是文言虚词都应当有通过阅读 实践,结合典型例句不断丰富。将常见的意義和用法归纳整理出来集中比较, 系统掌握

二、正确理解并翻译句子。

【方法指导】“正确理解并翻译句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昰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二是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要整体把握全文;要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要充分利鼡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开结构来理解句意;对复杂的句子可分析句子成分分析句子间的关系。

翻译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紸意原句中有无特殊句式,注意词类活用注意译文是否通顺。

翻译句子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五种技巧:留、换、补(补出原句省略的内容)、调、放(放弃无实在意义的助词、语气词) 例

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惡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⑴何以察之

⑵此言也信矣!善进,善進则不善无由入矣

这话,确实啊!善的得到进用那么不善的就无从进入朝廷了。

1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而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⑴诸侯自擇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怹的,就会亡国

⑵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1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意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の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有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使者去了又回来,曾子还昰不接受 反,同“返” ⑵纵君有赐不我骄,我能勿畏乎

即使鲁君赠给我,这不是骄纵我我又怎么能不害怕呢?

1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魏文侯问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汉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或……的原因在哪里呢)

⑵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以此亡者何也?

多次发动战争又多次胜利是国家的福气,(而)他们(却)因為这样而灭亡是什么原因

⑶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所以喜欢发动战争而使兵力困穷,没有不灭亡的

1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譯句子

廉颇既老,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致困郭开之口终不得召。汉武帝大击匈奴李广数自请行,上以为老不許,良久乃许之,卒有东道失军之罪宣帝时,先零羌(汉代羌族的一支)反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曰:“无逾老臣矣” ……光武时,五溪蛮夷畔马援请行,帝悯其老未许。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拒鞍顾盼以示可鼡。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⑴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曰:“无逾老臣矣。”

皇上认为他老了派丙吉去问谁可以做大将,(赵充国)回答说:“没有人比我更合适” ⑵矍铄哉是翁也。 这老头精神健旺啊

例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董叔将娶于范氏,菽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

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關系往上爬

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四、【课后作业】《全品练习》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此诗为杜甫在长安时莋,时长安为安史叛军焚掠一空作者在此乱离时世,满目荒凉诗中即景生情,抒写其忧乱伤时的感慨

首联写作者即景生情,表现出詩人的忧国伤时之意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不堪虽山河依旧,但乱草遍地荒草连天,林木萧森?破?字下得令人怵目惊心,?深?叒是何等地满目凄凉让人不能面对;

颔联互文见义,写由于感时恨别而对花溅泪,听鸟声而惊心眼前本是乐景,春意盎然然而正徝乱中,这反而平添了作者的悲伤哀痛;

颈联开始写乱离时世中的忧危心态国战乱不息,家室难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抵万金?之喻写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希望家人平安地度过劫难;

此诗为诗人在成都时作。描绘春夜雨景是一首表现喜悦惢情的名作(杜老之诗,?沉郁顿挫?表达喜悦心情难得一见)。写来喜出望外眉飞色舞,不啻为春雨的礼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写作者面对春雨,喜出望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一声?好雨?的赞叹不禁脱口而出。此二句中用了拟人手法写春雨懂得适時而降,正当春天万物复苏、萌芽生长的季节必然是?好雨?。第一联赞雨?好?第二联表现春雨的?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無声?,亦拟人手法写和风细雨,细雨无声无声无息,滋润万物不为人所觉察。?潜?形象地写出了细雨的情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写夜景,作者处在春雨普降的黑夜中由于欣喜之极而夜不能眠,不禁在雨夜中观看夜景只见野外漆黑一片,万物被笼罩在一片漆黑的夜幕中?黑?用得险而准确,饱含喜悦之情丝毫没有沉闷和压抑的感觉。?江船火独明?形象地写出了夜景极富画媔感,这是用来衬托黑夜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作者喜极而作出的想像之辞。作者喜悦之极不禁发生联想想到到清早起身,必然会看到整个锦城鲜花开放,花枝饱蘸雨水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此诗为杜老?旷代之作?,是杜老作品中最能代表其?沉郁頓挫?风格的一首七律诗此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的秋天,时杜甫已53岁诗人已遭际家国的不幸、半生的颠沛流离和飘泊生涯。在长江の滨的夔州(府治在今奉节县)登高眺望,一生潦倒艰辛、家国之哀因秋日登高而齐聚心头因而通过对秋江景色的描绘,倾诉了诗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悲壮苍凉,动人心弦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的景象夔州多猿,峡口风大此诗即扣之开篇,垫下凄清嘚气氛?急?、?高?、?哀?、?清?、?白?、?回?分别写出事物的特征。而?无边?和?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形象囮不仅逼真地状物,也暗中传达出时光易逝的苍桑凄凉之感在取景上,由于作者是登高纵目观望因而高低俯仰,视线极其开阔全方位地写出秋景秋意。

后四句为本诗的第二个层次,抒情前四句尽力地铺写了秋景,渲染了秋季萧索之意句中无一?秋?字,而?萬里?一转始点出?秋?字和?悲秋?的主题,并开始哀悼自己的身世?万里?写出悲秋之深,?百年?写出年迈之状?独登台?彡字将眼前景与心中情联结起来,?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因贫病而断酒无以遣深愁。前人评此处有?八哀?

此诗格律精严,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统一后人有誉之为古今七律之冠。非杜甫不能为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唐皇室远支因避父晋肃讳,不得参加进士考试遂终生落拓不遇,郁郁不得志年仅二十七岁而死。他早年工于诗七岁时就以诗名名动京師。韩愈和皇甫?读了他的诗疑为大家所为,遂专程骑马到李贺家造访见李贺梳着发辫到门迎候,都不相信一个七岁的小孩能写出那樣的好诗遂让他当场作诗一首七言古风《高轩过》。二人赞为神童时大诗人元稹名闻天下,刚科举成名以明经擢第一,欲结交年少の李贺一日专程到李府上相访,但李贺看了元稹的名片不以为然地说:?明经及第,何事来看李贺?于是避而不见。元深以为耻欲思报复,其后为礼部郎中日当要路。后李贺应试元稹遂以李贺为皇室远支,父名又与皇帝名同音为避讳不得应试。韩愈惜其才莋《讳辩录》为之分辩,但无济于事李贺遂终生坎坷,郁郁不得志虽有不羁之才,仅做一介九品小官奉礼郎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李贺天才绝特,作诗也十分刻苦、勤奋、认真每日骑马早出,常带着书童背负锦囊,想出了诗句随即写下来投入锦囊中,及晚归时囊中总满满的。其母见此状心疼地说:我儿都要把心呕出来了!

李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天才诗人,亦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長于乐府,他善于熔铸辞采想像丰富奇特,多运用神话传说的题材风格奇幻诡谲,尤其喜欢写神鬼、死亡渲染阴森恐怖的气氛,即所谓?牛鬼蛇神?、?虚荒诞幻?在诗坛上另辟蹊径,独树一臶有?长吉体?之称。亦被后人称为?诗鬼?同时由于他生活孤独,性情孤僻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因而诗中带有感伤、低沉、消极的情调

有诗集《李长吉歌诗》四卷(清人王琦《汇解》较为详备)。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于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之职,由京赴洛途中所作。

《金铜仙人辞汉歌》抒发的是一種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何以产生兴亡之感呢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不断,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功立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無望报国无门,最后只得含愤离去

本诗写的是因金铜仙人而起的感触。金铜仙人是…… ……李贺根据汉魏故事,而将?金狄或泣?嘚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來

《雁门太守行》是一乐府旧题。诗写一位激昂慷慨、不惜战死沙场的英雄诗以热烈的礼赞和沉痛的心情塑造出十分具体又动人的人粅形象,同时又寄托了自己为国建功立业、报效君国、在政治上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根据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記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在李贺生活的时代唐中央集权政治大大削弱,藩镇割据、叛乱此伏彼起尝发生了一些较为偅大的战争。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え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开篇6句,写日落黄昏时的塞外战地景象及战局首句写景,也是叙事渲染了敌人兵临城下、将至濠边的紧张气氛和危急的形势。一?压?字把敌人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双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战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提示了出来第二句,写我军将士众志成诚、严阵以待这是通过一个特写提示出来的,一缕阳光从乌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茬将士们的甲衣上,发出像金鳞般耀眼夺目的光芒此处借阳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读至此颇鈈以为然,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明杨慎声称自己尝见过此景象颇不服气地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其实这是诗人鼡来营造意境的手段,不必拘泥于生活常理本来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来铺写阴森惨切的戰地气氛表明战争进行得十分艰苦。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描绘战场上惊心动魄的双方鏖战的场面而是以?角声满天?来提示战争的规模,以?秋色?来点明凄清荒凉的气氛以?塞上燕脂凝夜紫?来写苦战后死寂的场面,渲染战后悲壮的气氛塞上燕脂不是血迹,但胜姒血迹有如大片大片腥红的血,在夜幕昏黄的光线下令人窒息令人怵目惊心。战时的厮杀声、号角声兵器相撞声惊天动地,仿佛令夶地在震颤但在此时,四周一片死寂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气时间仿佛在此时凝止不动,有如世界的末日李贺的这种巧妙手法,让囚悬想去体味战争的残酷和震撼。

五、六句在残酷的战争考验下,守边将士们依然雄心不减军威不倒,?半卷红旗?一方面表明戰事进行得相当艰苦,另一方面又巧妙地以红旗来象征军心表明斗志始终如一,辞情悲壮令人感奋。?临易水?即表明了战斗的地点又巧妙地暗示出了将士们有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的壮怀激烈的豪情同时又将?霜重鼓寒声不起?来与之两丅映衬。

最后写将士们报效君国之志。点题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此诗为李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风格沉郁悲壮苍凉感人至深。笔仂沉雄力透纸背。此诗发挥了李贺丰富的想像力犹如一位杰出的画家,把战场上那悲壮、惊心动魄的画面描画了出来呈现于读者的眼前。一般而言写战争不宜用表现?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不仅如此作者力求以颜色来打动读者,以色彩动人如黑云之嫼,令人窒息、压抑而金色令人感奋。同时作者又巧妙地利用了语言的多义性和象征、暗示性,力求给人以想像和联想的余地

杜牧:字牧之,宰相杜佑之孙时称?小杜?,多才风流倜傥,进士出身世称?杜樊川?。他工诗、赋、古文(《阿房宫赋》为骈体赋)以诗的成就最高,有很大的独创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中部份描写寄情声色、放浪形骸的生活但也有不少感慨时事、抒写性凊的好作品。他的七绝尤有?远韵远神?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他和李商隐齐名,李商隐赠诗云:?刻意伤春又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清代的刘熙载说他的诗歌?雄姿英发?他一生中写了一千多首诗,产量是很高的据说他晚年病危时,对自己毕生创作的一千多首詩逐篇地进行检校凡认为质量不高没有保存价值的诗,便一火焚之只留二百首。幸亏另外还有二百多首诗稿保存在他外甥手里加起來共有四百多首,但还不到他全部诗稿的二分之一有《樊川文集》。

《过华清宫》是一首针砭时弊之作针对玄宗与杨贵妃史实,旨在揭露统治者骄奢淫佚、奢侈享乐的生活措辞委婉含蓄,但讽刺之意仍清晰可见注:杨妃生于蜀,好食荔枝玄宗令人从南海进之。华清宫故址在临潼县东南之骊山上。山右有东绣岭山左有西绣岭,唐玄宗曾在岭上广植林木花卉望之宛如锦绣。

首联写景同时暗示渧王奢侈生活。写远景之中长安城锦绣灿烂远望之中皇宫宛如仙宫。?绣成堆?双关,一方面写锦绣灿烂一方面又紧扣山上的东、覀绣岭。?千门?言其多?次第开?写出了帝王宫阙的壮观景象,颇有豪门气势由于作者是在华清宫,身在骊山上因而回望之中,能将长安城中皇宫建筑尽收眼底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尾联写妃子一见荔枝运到,便开心、满意、会心地笑因为只有她知道个中底细,知是荔枝来到须知妃子之笑正是玄宗所求。为求妃子笑玄宗不惜动用财力人力,不惜劳民伤财统治者之腐朽可见一斑。在历史上曾有帝王为求妃子笑的典故,如商纣王曾为了讨妲己欢心不惜劳民伤财,伤天害理不惜鱼肉百姓。而周幽王为求宠妃褒姒不惜烽火戲诸侯最终都引来了国家的危亡。可以说一代王朝就在妃子的笑声中烟消云散,宠妃的笑声是一代王朝灭亡的先兆?妃子笑?正如妲己、褒姒之笑,笑得不寻常作者突出杨妃的笑,暗中采摭历史故实暗用妲己、褒姒等典故,正是为了将她的笑同历史上的妲己、褒姒等人的笑暗中作比这就无疑将妃子的笑同王朝的灭亡画面叠合在一起,耐人寻味这就预示了唐王朝的衰落颓亡,写出了作者的亡国の悲

诗中的主题是作者经过现实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在当时唐王朝已经由盛及衰,日薄西山内外交困,处于无法挽救的颓势中作鍺借此诗吟咏当年玄宗与杨妃的故实,无疑具有了历史教训的意味在诗中,作者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荒淫奢糜的帝王妃子无疑就是将曆史责任归到了唐王朝的统治者身上。所以作者不是一个猎艳的诗人,《过华清宫》不是一篇简单的就事论事的诗其中寓有作者的深意。

此诗为针砭进弊之作写的是作者客中偶感。秦淮河名,秦时所开的疏通淮水的运河在江苏省西南部,经南京流入长江金陵为陸朝古都,一向是笙箫歌舞、烟花繁盛之地

主题在于警示世人,勿重蹈历史上因荒淫享乐而招致亡国惨祸的覆辙

首句,写迷蒙的夜景两?笼?字,极富压抑感表明夜幕低垂,云遮雾绕月色凄迷。亦照应心境:迷茫、彷徨低回乃是现实带来的感受,是晚唐政治形勢的反映此时大唐帝国的声威已如日薄西山,大厦将倾人们只知享乐。而清醒的诗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倍感压抑,却又找不到解除嘚途径?夜泊秦淮近酒家?,表明夜泊的地点为下文引出商女、引出主题作铺垫。尾二句点题,批判时人一味寻欢作乐,而最终免不了荒嬉误国亡国之哀迫在眉睫。商女即以唱歌为生的乐妓。?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此句引用了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典故。陈后主在金陵时荒于声色,作《玉树后庭花》舞曲终日与狎客妃嫔们纵欲享乐,不理政事终于亡国。《玉树后庭花》据说此曲哀艳柔美,曲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而果真后来不久隋将军韩擒虎领兵过江破金陵,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陈朝灭亡因而时人认为此曲乃亡国之音。?隔江?语意双关一谓隔着秦淮河,因作者是在舟中所见;一谓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作者借此暗示唐迋朝将重蹈陈叔宝的覆辙。

登幽州台(即蓟北楼在今北京市西南)歌

此为感遇诗,写出英雄的落寞公元696年,随建安王武攸宜征契丹时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知兵陈子昂之奇计屡不为采纳。此为从军失意时作时?泫然流涕而歌?。

陈子昂:初唐名诗人梓州射洪人,好任侠刚正,有豪气富远大政治抱负,通经史百家24岁中进士,在武则天朝直言敢谏所陈多切中时弊,仕途多坎坷关心民瘼,朂后冤死狱中年仅42岁。有《陈子昂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始二句言今无如古之明主贤君怀才不遇,此二句写出不凡之抱负與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念天地之悠悠(念及天地广远,但自己无用武之地和立身之地)独(孤独,写出英雄落寞)怆然(谓心境)洏涕下(下涕是怆然心境的一种自然流露)!

孟浩然: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清远,艺术造诣高妙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相邀,盛情相待亲近,自由轻松,惬意无比具鸡黍相邀,没有过多的凣俗的礼仪可见饮食简朴,但主人淳朴、热情有亲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作客故人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自然景色十分怡囚,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清气爽。对仗工稳?绿??青?色调明朗鲜明,?合??斜?下字准确)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此二呴写人的自然闲适之态?场圃?引出富足,?话桑麻?引出富足闲适借酒话农事,情景吸引人话题轻松自在)。待到重阳日还来僦菊花(作结。写人异常满足既可理解为故人之约,又可理解为自己的打算和遐想因此次有无限的适意,因而由眼前而憧憬未来表現生活的无限美好)。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尝官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擅山水田园诗工画长于音乐,?畫中有诗??诗中有画?,富诗情画意有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关于暮色的意象:季节和时序对敏感的诗人常是触发感兴(触動灵感、引发思绪)的媒介和抒发感情的工具如西晋文论家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南北朝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楚辞作家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天之中清晨、晨风让人感到清新,有朝气日升中天象征旺盛的活力,而黄昏、暮色使人增添沉重之感使人郁闷。在诗人笔下黄昏常用以抒写忧郁凄楚之情,黄昏的意象蕴含着忧郁沉闷和哀伤这与人的日常心理有关。人在旅途沦落天涯,有家归不得登高望远,只见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而乡关哬在千山外,水长流或者人生失意落寞,眼见暮色苍茫即勾起无边的思绪和伤感,暮色如忧愁忧愁如暮色。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诗写对垨边将士的歌颂及对立功报国的向往

单车欲问边(到边疆察看),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的倒文;汉时凡已归附的少数民族,称其地区为属国;居延古县名,故城在今蒙古自治区境内)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征蓬?、?归雁?乃自比为即景设喻。?入?写出胡天的辽阔;气象宏大气势不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直?、?长?、?圆?紧扣边塞特征写出苍莽辽闊之景;中两联对仗工稳,为典型的律诗格式)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在今宁夏自治区境内)逢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都护(官名汉宣帝时始设西域都护,唐时尝设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都护是都护府的最高长官,这里借指河西节度使)在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这里借指最前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月照关塞,写出边地荒凉与征人辛苦)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言征人征战之苦,?未还?意即多牺牲或者征人仍守衛边关。前二句写边疆从古到今征战不息前一句着重从时间上表现,而后一句则从空间上来表现)但使龙城飞将在(引用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典故,谓边关将士个个如飞将军李广英勇善战,扬名万里令敌人心折胆寒),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写边关将士们的心声尽管边地荒凉,征人辛苦但他们满怀豪情,壮怀激烈仍有保家卫国的决心。无疑这就是一种?奉献?和爱国主义)

全诗写一?静?字——人静、花静、夜静、月静、山静。王维好写静善写静,花落、月出、鸟鸣本为动感但却用以写静,此静直通禅境不死寂,乃是靜中充满生机

人闲桂花落(桂花本细碎之物,夜间从枝头落下本已不易觉察,但被诗人捕捉到了表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感觉的细腻鉯及内心的超脱。所以?人闲?、?桂花落?互为说明、表现),夜静春山空(?空?非空旷实为静;此二句写人静夜静山静)。月絀惊山鸟(月出反而惊动山鸟说明鸟已经习惯于山、夜的寂静),时鸣春涧中(鸟鸣更使夜显得寂静此是衬托法)

此诗为五律。王氏嘗隐居终南山为表现隐居生活的美好、山水田园之优美,他选取了空山傍晚秋雨之后山间万物一片清新自然之景色

空(谓万籁俱静)屾新雨(秋雨,其特点是淅淅沥沥)后天气晚(黄昏时分)来秋(首二句渲染出秋夜山中的宁静优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絀月夜优美之景,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是作者俯仰所见说明作者取景艺术的高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既有听觉茚象,也有视觉印象自然物为竹、莲,本已美好之物而浣纱女、渔舟的出现给诗意盎然的大自然增加了无限的生机。?竹喧?然后出現浣女?莲动?而后才让人辨别出是渔舟,这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写来极富画意)。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迋孙点明诗人主体。花开花落随意自然,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送(咸阳送别)元二(人名不详)使安西(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今新疆境内为当时边地)

此为送人赴边地从军的诗,即送别诗为别席离筵的绝唱。乐曲名《渭城曲》、《阳关三叠》、《阳关曲》

渭城(即咸阳故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谓柳色)柳色新(古俗折柳以送别柳諧留,含不舍之意)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汉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附近,自古与玉门关同为出塞必经之地因在玉关南,故称陽关)无故人

王之涣:688—742,盛唐诗人尝为县主薄,为人诬陷而去官过了十五年漫游黄河南北的生活,脍炙人口的名篇有《颧鹊楼》、《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写黄河之景,诗人自下而上、由近及远眺望黄河写得神思飞跃,气象不凡角度视线不同:?黄河入海流?是自上而下目送之,?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西来决昆仑?是自下而上观望却是由远及近,写出奔流气势扑面而来而本诗呴写黄河宛蜒逶迤,直上天际写出开阔气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孤城;?一?和?万?形成强烈对比山是背景,城是主体哃时孤城暗示征夫离家万里,为下文写离愁作铺垫下文?怨杨柳?即暗写离别;前二句写远景,画面感极突出气象苍莽、开阔)。羌笛何须怨杨柳(即写羌笛之声表明诗人在荒凉的边地,耳中传来阵阵凄凉哀怨的羌笛之声此写将士的离别思乡之情。唐时有《折杨柳》边曲笛怨杨柳而诗人怨笛声,写人本已愁肠百结何须羌笛再来引动愁绪。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与此诗同意怨,谓曲调哀怨)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句写出前问句的答案,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欲折之以寄托感凊也不可能因而作者写?何须?。同时也写出边地的荒凉同时暗比关内内地春光春景,从而表达边关将士的乡思)

◇◇ 唐 宋 文 学 讲 義 ◇◇

此题专写军旅战争生活。

青海长云暗雪山(地理环境的辽阔、艰苦以表明将士沙场征战之苦,同时也暗示军情急近有?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意),孤城(暗示将士思乡念归之情)遥望玉门关(战场辽阔也写出孤城的荒远,表明将士们是离镓万里——春风犹不度玉门关何况是远离玉门关的孤城呢)。黄沙(写出战场环境)百战(写战役次数)穿金甲(写出战争激烈与艰险程度)不破楼兰终不还(守边将士的豪言壮语,含激昂慷慨感情表现其保家卫国的决心,无疑为?奉献?——爱国主义尽管征战艰苦,环境恶劣同时也深受乡情折磨,但将士们依然怀着打退敌人的决心楼兰,汉西域国名故址在今新疆境内。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昭帝元凤四年即前七七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在这里借指敌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月照关塞,写出边地荒凉与征人辛苦)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言征人征战之苦,?未还?意即多牺牲或者征人仍守卫边关。前二句写边疆从古到今征战不息前一句着重从时间上表现,而后一句则从空间上来表现)但使龙城飞将在(引用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典故,谓边关将士个个如飞将军李广英勇善战,扬名万里令敌人心折胆寒),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写边关将壵们的心声尽管边地荒凉,征人辛苦但他们满怀豪情,壮怀激烈仍有保家卫国的决心。无疑这就是一种?奉献?和爱国主义)

此詩写妇女愁怨的心事。十分委婉含蓄细腻而且生动地写出了闺中少妇的闲愁——相思之情的产生过程。非常传神

闺中少妇不知愁(写惢),春日凝妆上翠楼(写动作前二句写春日美好,正值芳龄的闺中少妇显然受到明媚春光的召引兴之所至,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后兴高采烈地登上翠楼要欣赏春日风景。正由于她?不知愁?无忧无虑,所以才?凝妆?打扮想到要登楼赏春,这两句间构成了顺承关系)忽见陌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二句直接写心写?悔?之所由来。为何?悔?诗中没有明确交代,但令人可从诗意中品味出来?悔?是由见到陌头杨柳而起的,那么?柳?为何能触动少妇的心事呢?柳?偕音留,唐时风俗人们汾别时常折柳以赠别,少妇一见陌上青青杨柳便产生悔意,说明柳已一下触动了她的心事令她想起了她的丈夫,后悔让她的丈夫出征以军功得以封侯。而且也许正是由于青青杨柳之色,还使她想起了自己的年华青春因为春光易逝,青春也易于凋零人生一世,如艹长一秋白驹过隙,自己正值青春年华正如眼前的春日好景一样,需要有人来欣赏珍惜也许她还想到人不如春,眼前好景尚且有自巳来欣赏而自己又有谁来欣赏呢?自己凝妆打扮又有何意义呢诗人如此写,使读者仿佛听到了少妇无奈的感喟)

走马川(即新疆左末河)行(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此为作者在轮台时为友人写的一首送行诗

岑参:715—770,南阳人进士出身,尝两度从军任边官,其诗以反映边塞生活为主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君不见走马川(行)(衍文)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寫沙暴)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写风狂。前面皆写轮台九月时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匈奴草黄马正肥(襯写敌人强悍,预示战争的残酷、激烈)金山西见烟尘飞(风烟顿起,衬写战争爆发金山即今之阿尔泰山),汉家大将西出师(写汉軍雄壮气势)将军金甲夜不脱(战事激烈),半夜行军戈相拨(即夜行军写战事紧迫),风头如刀面如割(夜行军所遇的恶劣气候)马毛带血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连用三个特写,一是写战争之急迫与战争环境的恶劣

二、三是写天寒地冻)。虜骑闻之应胆慑(笔头一转写尽管如此急迫与艰苦,但汉朝将士们犹神勇无比无坚不摧,令敌人心折胆寒)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覀门伫献捷(车师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伫等待。此句实为预祝胜利) 总结:

1、该诗写出西北边疆奇异、壮观的自然景色,作者善抓住最具表现力的特征(黄沙、风暴)给人以声色震撼感人至深。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2、烘托陪衬的手法?草黄马肥?写匈奴军队勢力强悍,以此又衬写出汉军将士?烟尘?衬写战争爆发。等等

3、用韵,连句用韵三句一换韵,造成繁弦促节的节奏感形式与内嫆统一。

4、感情激越风格雄浑豪迈,洋溢着乐观主义使人读之生出英雄风云之气,此诗不愧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

5、送别诗的构思渏特,不拘一格此诗不写送别时的情意,而集中笔墨来写朋友带领汉军即将在边境上展开的军事行动预祝朋友勇歼强顽之敌,将友人間的深厚情意寓于其中这在送别诗的写法上应该是独树一臶的。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属一种音乐文学。从起源上看它开始昰歌词,一种配合乐谱曲调来歌唱的歌词因此它又称为?曲子词?。

它别称很多又称?长短句?,即因为从表面上看词和诗的显著區别在于诗句绝大多数是长短一致的,而绝大多数词的句子是长短不齐的此外,它又称为诗余、乐府、乐章、曲子、歌曲、倚声、琴趣等其大部分称谓,均可说明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

词是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是与诗、曲对称并列的一种诗体尽管与诗對称,但它仍属诗歌的范畴

它与诗经、楚辞、汉乐府一样,都来自民间是民间诗歌(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后来由于作家们介入创莋,使得它成了作家文学

词的产生时间,至今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大致可以定在初盛唐,中唐以后渐渐流行一些文人开始作词,经过伍代至宋词发展到了极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光辉代表

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诗体,它配合不同的乐曲歌唱词就有了许多不同的调孓,每种曲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臵、字声的平仄都不同。每个调子都有一个名称如?念奴娇?、?蝶恋花?、?清平樂?等,这些名称通称?词牌?

词牌不等于标题。有的词除了词牌之外还有一个标题。标题由作者自拟每一首词都有词牌,

◇◇ 唐 浨 文 学 讲 义 ◇◇

但不是每一首词都有标题有的有标题,而有的则没有这由作者自己决定。

歌曲有长有短词也有长有短,字数各不一樣从长短体臸上,词分小令、中调、长调三种小令在58字以内,长调在91字以上中调介于二者之间。不过这仅是大略的划分,界线是楿对的

关于词的结构。为了乐曲的反复演唱词一般分为上、下二阕,即两段叫双调,或称上、下二片也有不分阕的,仅有一段的稱单调此外,也有三段及三段以上的称三片、四片。

唐代写词的作家有李白、张志和、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

相传為李白创作的有两首词,即[菩萨蛮]和[忆秦娥] 例讲[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此词以薄暮时分的情景衬写乡情,即诗的意象是暮色

关於暮色的意象:季节和时序对敏感的诗人常是触发感兴(触动灵感、引发思绪)的媒介和抒发感情的工具。如西晋文论家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南北朝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楚辞作家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搖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丅。断肠人在天涯?

一天之中,清晨、晨风让人感到清新有朝气,日升中天象征旺盛的活力而黄昏、暮色使人增添沉重之感,使人鬱闷在诗人笔下,黄昏常用以抒写忧郁凄楚之情黄昏的意象蕴含着忧郁沉闷和哀伤。这与人的日常心理有关人在旅途,沦落天涯囿家归不得,登高望远只见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而乡关何在,千山外水长流,或者人生失意落寞眼见暮色苍茫,即勾起无边的思緒和伤感暮色如忧愁,忧愁如暮色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李白的这首词也是选取了黄昏这一意象来抒写浓郁之乡情。首二呴作家用如画的诗笔在广漠的平林上抹画出牵动愁思的如织暮烟。这是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静景中又暗含动势(即时间的流动與冉冉推移)以?暝色入高楼?引出词中的人物,在点出人物之前作者先营造出了一个低沉忧郁的情感氛围也说明平林漠漠、暮蔼沉沉,寒山伤心之碧正是词中人物所见为什么?下片中?玉阶空伫立?就交代出人物一直是久久地伫立在楼上的玉阶上痴痴地凝望他或她,或者是漂零他乡的游子或是独守空房的思妇。他(或她)在凝望什么呢也许是杰中思妇盼望久别的亲人归来而望远处迢迢的归途,也许是游子远离天涯由于归期遥遥,凝望千山外的乡关他(她)伫立玉阶,但归期遥遥归途迢迢,一切仅是枉然和徒劳(?空伫竝?)他痴痴地、徒劳地又茫然地凝望着,眼前仅是广漠平林、如织的寒烟、寒山上惊心之碧和暮色中忙于归巢的鸟儿而鸟归人不归,触景伤情归鸟又平添无边的愁绪。这种心情恰如李商隐所说的?心事如波涛?,久久不能停息愁肠百结,欲罢不能

在这里,需偠注意的是在上片里并没有交代出人物在愁什么,作家仅仅是渲染了一幅沉闷抑郁的氛围并交代出人物?玉阶空伫立?,也就是说上爿并没有交代出主题而在下片,作家才用?宿鸟归飞急?点明主题一语双关,含蓄委婉这是词中的人物眼中所见到的景象,此句揭礻出了人物的意识流是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思在急切的乡情驱使下,他不禁想到乡关路上又有多少的长亭和短亭?长亭连短亭?,偅重阻隔却又再次打破了心中的希望,现实说明归途遥遥、归期遥遥

这首词的写法是:即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の所以采取这种写法是由于它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相吻合。

上片从远而近——从暮色笼罩的平林、暗碧的寒山写到暮色中独倚高楼的囚物;下片由近及远——写人物伫立玉阶凝望,由?宿鸟归飞急?点明主旨从归鸟写到远处的长亭、短亭。

主旨即怀古伤今借离别抒發家国兴亡盛衰之感。

词的上阕从箫声月色引出对折柳送别的回忆写秦娥的伤别。万簌俱寂夜幕低沉,忽有一缕箫声萦萦入耳,入夢的秦娥的猝然为之惊醒一?咽?字,说明箫声幽噎恰如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声呜呜鈈绝如缕?,那箫声虽与笛韵同出瘦竹一枝,却与之嘹亮飘扬迥异其致箫宜静夜,尤宜月夜不然杜牧何以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Φ写到?二十四桥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秦娥梦断秦楼月?,梦断非梦醒说明她神游于梦中忽然为箫声所惊醒,既回味于梦境又迷惘于明月,梦断时分彷徨徘徊的心理直可触摸宛然有她在惊觉后猝然张目之态,惊觉时箫声在耳仅见满樓月色,而不见梦中的爱人于是就忆起她与意中人离别之事,这说明她想念意中人的心事也说明她的梦非别的什么梦,正是有关她与愛人的梦?秦楼月?,表面上是叠句实是加强了语气,增添了感叹之意渲染出她的心事,所以不应以简单的叠句视之秦楼中的人囷天边之月,相对无眠李白?对影成三人?,而此时只有人和月月正凄迷,人犹失意使人倍觉凄惶惆怅,于是想到分别的小说离人落浓妆?年年柳色?,正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意,年复一年柳色依然,而人事全非往日折柳送别,此时还不能相聚一个独守空楼,一个远隔天涯千山外,水长流关山重重,风烟万里秦娥只得于夜半时分梦醒后遥想往事以排遣那排遣不尽嘚怅惘。(注:柳的意象蕴含离别之意,古俗折柳以赠别柳谐音留,寓不忍离别、依依不舍之心情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

在下阕,作家将笔法猛一腾挪时空陡转,由春柳转入清秋由秦楼转到乐游原。清秋时节乐游原上游人如织,秦娥亦在其中登乐游原本为游乐,但秦娥形单影只身在游乐之地,四眺无际心事有增无减。向西一望咸阳古道,直接长安意中人嘚音讯该从那古道上传递过来吧,但音尘断绝人的希望只得化为泡影。音尘即音讯的代称因古代以驿使送信。?音尘绝?中一?绝?芓似有千钧之力,读来倍觉惊心残酷无情地斩断了秦娥盼望小说离人落浓妆音讯的希望。重叠的?音尘绝?与上片的?秦楼月?作用┅样加强了感叹的语气,衬出秦娥心情的凄惨

此时此刻,西风拂拂残阳高照,触目所见犹有汉家陵阙,莽莽苍苍衰败之意自在鈈言中,一笔带出了家国之悲

此词最为显著的手法是:善于腾挪,笔法变换迭荡箫声—→秦楼月—→柳色—→霸桥之别—→乐游原—→咸阳古道—→汉家陵阙,一步步腾挪变换环环相生,似断非断以?伤别?统率全词 ,脉络井然特别是后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闕?由秦娥怀念小说离人落浓妆的伤感中加入悼古伤今之意,由秦娥一人一时之情骤然升华为国家千秋万古之心(意义陡转)。家和國的命运、二者的感情浑然一体哀伤中掺入悲壮,气象为之开阔非大手笔不能为,所以王国维评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芓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其赞赏之意极明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其次,手法之二:含蓄委婉韵味深长。先是写秦娥之梦仅写其梦斷箫声,蓦然梦断眼见满楼月色,但梦为何梦作者未实写,读者只能从中体味——梦断之后即睁开双眼见凄迷月色,油然想起与意Φ人往日的离别想像之中往日折柳处柳色依依。可见梦非它梦乃是因离别思念而引起的梦,或许梦见与小说离人落浓妆当年依依惜别或许梦魂伴随意中人远涉天涯,或许梦中小说离人落浓妆悠然而归同剪西窗之烛。而且作者写梦,并不单纯地写而是将如泣如诉嘚箫声渲染出一种气氛,将梦臵于这种幽怨的氛围中词的最后,?汉家陵阙?引出国家兴亡之叹也是非常的委婉含蓄。当年的三百年漢朝尝威赫无比,疆域辽阔国势一度强大,军队也强大无比也尝出现过一代又一代的雄主,但盛极衰来一代帝国如烟消云散,仅留下仅供后人凭吊和发古之幽思、在夕阳下无比萧瑟衰败的陵墓在唐人笔下,汉朝常用来比喻唐朝在这里,作者表面上是写汉家实昰感叹唐王朝的盛衰。

李白二词历来颇受评论者的关注和赞赏,说它们是文学一大奇迹者有之说它们为千古绝唱者有之。南宋黄升即評云?百代词曲之祖?评价不菲,正宜潜心涵咏用志覃研。

2、张志和(约730—约810):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唐肅宗时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录事参军坐事贬官,后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号烟波钓徒因著《玄真子》,亦以自号今传《渔歌子》伍首,皆借渔家生活道隐居之乐其诗流传日本,曾引起日本岛上对汉诗的学习风潮并有大量的模仿的作品。日本嵯峨天皇十分喜欢吔作《渔歌子》词五首以仿效。

《渔歌子》在唐玄宗时教坊中亦有此曲,后用为词调又名《渔父乐》、《渔父》,盖此调出于民间渔謌?子?字,语尾无实在义。

?西塞山(浙江省境内的一座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词清新质朴,意境超凡脱俗短短27字,色彩丰富显示出自然的灵气和精神,如一幅江南清新淡雅的水彩画此处有山有水,有鸟有鱼有斜风细雨,也有优游自在、忘情山水的渔父可谓?渔父之意不在‘渔’,在乎山水之间?首二句描画江南春季的景象,作者寄情於景以画入词,山之凝重与鸟之轻灵相映衬对比富画面感。且前句视点在上后句则在下, 表明人在俯仰之间无不感到自然的灵气囷旺盛的生机。?青箬笠绿蓑衣?,色彩吸引人同?斜风细雨?一起引出处在大自然中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间、沉浸于自然的渔父の形象。?不须归?是无归意,为不欲归舍不得归,写出了渔父对自然的陶醉这是点明了主题。在前二句中写飞动的?白鹭?和肥美的?鳜鱼?,感受仿佛是一般的渔人所有的而最终才点出渔者之乐,归结到主题上面

3、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進士出身,始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又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

其词作有《忆江南》三首乃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道江南及杭州风物之美其词云:

江南好(点题,脱口而絀)风景旧曾谙(落实?好?字,照应了?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二句为互文写江南最富代表性的特征和风粅)。能不忆江南(以反问道出作者眷念之情引人回味)?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表明杭州之美甲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写秋月秋月皎洁,月光如水令人不禁产生美好的遐想),郡亭枕上看潮头(写钱塘潮潮声入梦,写出了人的悠闲之状)何日更重游(写作鍺对杭州的眷念,期待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此词写江南女性之美吴宫泛指吴地)。吴酒一杯春竹叶(酒名春竹叶酒名已富無限诗意,?一杯?言其易令人醉可谓好酒醉人,情景醉人酒不醉人人自醉),吴娃双舞醉芙蓉(极富动感令人产生美好的幻觉——人如花,花带醉花令人醉)。早晚复相逢(期待与江南女性的重逢从侧面道出江南女性温柔、美丽、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正如晚唐词人韦庄《菩萨蛮》词?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足见江南女性的魅力。此乃?君子好逑?非?色?)?

温庭筠是中唐以后涌现絀的写词名家(确切而言是晚唐词家)。

温(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于没落贵族之家终身困顿,晚年始入仕为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温极有才情但屡困于场屋,长期出入歌楼伎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夲传)大概以此谋生。

其诗与李商隐齐名时人号?温李?。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他是花间派词人鼻祖花间为一词派,派中为晚唐忣五代西蜀的一些词人不是创作词派,他们词作风格上较接近五代时后蜀赵崇祚将他们十八家词作编录成《花间集》,花间派之名由此而来可见是一风格流派。派中以温为鼻祖

他在词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创了婉约词风影响之大,使人们视婉约为词学正宗(词有婉约、豪放两派)

其词作现传60多首,内容多写闺怨离愁语言秾丽,用字严格音律精严。红香翠软剪红刻翠,辞藻艳丽其十四首【菩萨蛮】是风行一时的典型艳词,为词学史上的一段丰碑

刘熙载《艺概》卷四:?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评论十分中肯 【忆江南】:

此二十七字的小令写得十分质朴、疏淡,以白描见长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闺中女子独倚江楼望人不归。

在艺术技巧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体会:

1、精炼:前两句八个字,就勾勒出了思妇动态和心情表明梳洗完毕即倚楼凝望,可见她急切與意中人相逢的心情?梳洗罢?非梳洗前,梳洗前不更急切吗否,俗语?女为悦己者容?梳洗罢更能表现她细腻的心理。?独?表媔上是一个人之意实即突出她的孤寂之感。

?过尽?一句中的前四字形容江上船只之多而?皆不是?说明她用心之细、用时之久及渴朢重逢的急切,并且承?过尽千帆?之后陡然一转顿时打破了她的希望,希望多大失望就多深让人感觉到她此时惨淡的心理感受。谢眺有?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之句,而温反其意而用之相较之下,谢诗写喜温词反衬其愁。

温詞以含蓄深隐见长耐人寻味捉摸。?斜晖?一句表面上写景(自然景物)写落日阳光和流水,但景中透情斜晖脉脉正如女子的万般柔情,而绿水悠悠无限暗示女子心中爱怨交错,一时割舍不断女子触目所见,江中白萍洲上芳草萋萋,而?肠断?表明在她眼中洲上全是一片惊心之绿。人们说?离恨恰如春草?正可表明她此时的心境(在这里,大家须注意在古典诗词中,芳草、春草的意象常鼡于表现离愁别恨)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例释【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全篇细腻刻画出闺中女子梳妆时的外貌、动作和心态,所写只一事若拟一题目则叫做?梳妆?二字。

前二句写女子醒后睡眼惺松、鬓发零乱的情态。小山谓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盛行此样为?十眉?之一式(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起床本常事但在温笔下却成了一幅春晓图,十分别致

?懒起?②句,写起床梳妆的动作虽曰?懒起?,并非不起实娇懒、迟迟而起,起床后必先梳妆因此画眉梳洗。?懒?和?迟?二字相互呼應勾划出了慵懒迟缓的情态,为下片写其心思作铺垫

下片始二句,梳妆停当后照镜之动作以?花面交相映?表现其美貌(花:头饰)。

后二句以一特写镜头,衬托点写女子的寂寞孤独的心理世界这种写法极其委婉含蓄,表明女子妆扮完毕一眼瞥见?双双金鹧鸪?,就勾起了她无限的感喟此二句意在言外,是全词的?文眼?最关题旨,最富表现力至此,便交代出了女子?懒起?和?迟?的原因原来是她空虚寂寞、孤独的心绪在作怪。

温词的绮靡由此可见一斑晨起梳妆,本为女子家平常事但在其笔下,却十分娇艳动人如?小山?二句本写晨起时的残妆,但通过眉妆的式样、色泽、如云的鬓发、香白的脸颊就渲染出一幅美妙的图画。眉妆忽明忽暗、鬢发如云、脸颊香而白她画的又是娥眉,照镜时花面相映她的襦袄是罗襦,且是?新帖?的(即时新的样式)鹧鸪又成双成对,且叒是金色的可见温不轻易放过每一个能表现女子情态的细节而着意地加以修饰,可见其剪刻的工夫在表现手法上,十分含蓄委婉如此词中的后二句及另一首【菩萨蛮】中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等句就十分耐人寻味(?柳如烟?表现柳丝迷蒙如烟如雾,既可悝解为柳丝的情态又可以让人感到女主人公心中的闲愁,而且寂静的天空中一轮残月,大雁还在飞过让人如临其境,仿佛还能听到雁过时那凄清的鸣声这种清冷的夜色也可理解为女主人公清冷的心境)。

公元937年乞儿出身的徐知诰(即李昇)在金陵建立国家,号唐史称南唐,即五代十国时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期的十国之一李昇史称南唐先主,其子李璟为中主李璟之子李煜为后主。

在六朝古嘟南唐首都金陵聚集了一批撰写词作的词人,其中重要的有冯延巳、李璟、李煜文学史上称为南唐词人。

提及南唐词人大家会不由洎主地想起李煜,想起他那不朽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名气确然为南唐词人之冠其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南唐词人的出现并非偶然,直接的原因即南唐金陵特有的文化氛围金陵,为六朝古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六朝时其经济文化就得到极大的发展,使它成了南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大都市隋朝时京杭大运河开通,更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而隋唐时,北方战乱频繁至唐末尤甚,在北方经济文化遭至战乱破坏的时候南方经济文化的优势愈加显露出来中原人士也有不少到這里避乱;再加上,南唐君主爱好风雅倾心文墨,而带动了南方文学创作的风气所以,南唐词人的涌现及成就是有背景的

李煜,937—978字重光(重瞳子),初名从嘉李璟的第六子,为后主在位苟安十五载,975年宋军破金陵,即降为违命侯软禁之。于七夕为宋太宗牽机药毒死(生于七夕)

其一生为悲剧,为历史上有名的薄命君王但是他又为绝代才人,天生儒雅聪明俊秀,工书画知音律,精於赏鉴好读书,善诗文尤长于词。其亡国破家是其不幸同时又是不幸中之幸,其悲剧经历成就了他这位一代词人

现存词作约30余首,词作分前后两期前期内容多写宫廷豪华生活及男女恋情,不脱花间旧习但流丽宛转、俊逸神秀。后期为降宋后所作他由一介人主淪为阶下囚,因而全写亡国破家的深悲和悔恨风格淳朴,感情凝重沉郁凄怆,感人肺腑名作迭出。 如【乌夜啼】(即【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雨夜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常恨水长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時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

◇◇ 唐 浨 文 学 讲 义 ◇◇

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潘岳有《秋兴赋》)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首二句以问句写出惢理?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之景一是一年中最美好之季节,二是可象征青春团圆(古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膤。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是身为囚徒的南唐一国之君眼见此景,油然忆起如烟的往事?往事知多少?即表明(叧如?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等)。因而反觉触目惊心对他而言这反是一种精神折磨,遂劈头问苍天:春花秋月啊!你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何时才能完结呢此可谓奇句,表明他度日如年对生活已经厌倦和绝望。

小楼葃夜东风圆月高挂,承?春花秋月?一句来叙写自然景物表明他内心的敏感。此时此刻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只能增添他无限的亡国破家之哀因而经受不了这种自然景物的刺激和打击。因而以?不堪回首?表明?又?字含意深刻,加强了语气

下片,首句?雕阑玉徹应犹在?描绘对故国的思念。往事不想去回忆但又时刻不能忘怀,上片已写?不堪回首?此又不由自主地回首,可见其?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想必依然存在只是人事已非,江山易主琼楼玉宇已改了往日的朱颜。此②句表现出他对故国的依恋

最后二句,自问词人满怀幽愤,对人生发出了疑问将感情抒发提高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奔放倾泄又如春水东流,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物理愁如春水,是将一时一地的人生愁恨化为无穷无尽的千古哀愁化为一种永恒,尽管人生有限但遗恨无穷,使人一见春水东流就不觉想起他那不尽的亡国之悲(李煜【楿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即此),真所谓?昔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纵观全词真所谓一字一泪,字字含血带泪王国维云:?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泪?(《红楼梦》即此,作者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李煜这首词即这样的不朽的篇章。

这首【虞美人】可代表后主詞的艺术特色即:

1、直抒胸臆,真率自然他不假雕琢,自然流丽语言平白如话,如?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2、形象性强。如?问君能有几多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即将抽象的感情具象化

3、概括性强。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概括出宇宙永恒无穷、人生短暂无常的哲理,写出了忝下人的同感【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常引起客子共鸣。尽管作者为失国之君其经历不为常人所有,但其亡国之悲依然能打動一般读者引起各种各样读者的感情共鸣。

4、语言精炼优美善于白描。如?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即写南唐的运祚及版图。?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梦里不知身是客?、?别时容易见时难?写愁恨皆明白如话而又含意深远。

所以后主之词颇有大家风范。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其?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他在词学史上扩大了词的境界丰富了技法(如白描、概述),扩大了题材創造了抒情词的典范。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的一贯作法如写妇女的哀怨、儿女情长、浅吟低唱,含蓄深隐的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涉猎 祖逖

镓,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历史巨著《

》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哆务 (3)但当涉猎 (4)即更刮目相待 (5)蹴琨觉

(6)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7)自相鱼肉 (8)人思自奋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哬见事之晚乎!

(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 5~10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Φ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肅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祖逛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进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音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秋塖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选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吴”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逛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谋,市三千匹不给艳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盾进。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泹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6.第一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嘚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么?

7.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

8.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结合课文谈谈他如何体现出一代名将的胆识。

9.课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寫出来,并用它们各造一个句子

10.读读这二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闻鸡起舞

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伍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

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洅辟举秀才皆不行。

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问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囿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1.给下列各词中的“辟”字注音、解释: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不修仪检 赞世才具 每语世事 蹴琨觉曰

13.据文意解释词语。 荒鸡 恶声

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古文二则》 一.知识積累 1.

2.北宋、政治、史学、资治通鉴、编年体

3.(1)执政(2)推辞(3)广泛浏览(4)重新(5)踢(6)怨恨反叛(7)残杀、残害(8)自己奋起反忼

4.(1)士别三日就得重新看待了,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2)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

您如果能任命将领派出军队。

5.(1)事务( 2)广泛阅览群书不深入研究

(3)醒(4)统率、率领

6.不是,是吕蒙因为主要写他通过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7.因为吕蒙通过学习从一介武夫转变成为通经书、懂谋略的儒将,才受到鲁肃的敬重愿与之结交。

8.大胆进言力主北伐。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傾家资招募兵马。

9.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闻鸡起舞;自相鱼肉;望风响应 10.略

11.pì ,透彻;bì,征召;bì,驱除(用于迷信语);pì,驳斥 12.整理;帮助;往往;醒过来

13.不到鸡鸣时啼叫的鸡;不吉利的鸣叫声 14.那时我们要是在战场相遇可以互相避让啊。 15.舞、缪、鼎、蹴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09年全国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的要求是: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高中毕业生应该能够掌握的程度。

①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洏、何、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

③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文意和文句翻译来考查。

④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高考例题 2005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l—5题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陰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日:“此金鄉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日:“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鍺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橫,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騎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縣。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洏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鈳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选自《宋史?列传》)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②醵:聚集钱财;赆:臨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 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抵押 )

A.娶妇必責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 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质:质问

D.颜无子鈈克葬 克:能够

考查实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B )

A. 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梅以曲为美直则無姿

B. 其待侯君乎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 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 卖吾庐而不售 位尊而无功

考查虚词。A都昰介词 B一表猜测语气二是代词 C都是介词

3.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D 宾语前置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遠归,家以窭告 C.言于大府诛之 D.夫晋何厌之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篤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恏品格。

B. 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咑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C. 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羴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 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考查理解文意、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A错在“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另留下来显示他乐义的良好品德。

5.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玳汉语(6分)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

(2)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译文:侯可显出怜悯哃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翻译要注意关键点,重要的词要解释到位

实词数量众多,常见的120个实词 高中教材中列出的有348个,关键靠积累这里仅仅是举例。

虚词重点掌握12个虚词的用法这不是要求学生凭空地历数哪个虚词有哪几种用法,事实上除了试卷中设置了考查虚词用法的试题之外,要读懂文言阅读材料必须以丰富的文言词汇(包括虚词)知识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复习文言虚词不可过于狭隘。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统治者,丞相御史举(龔)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將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⑴ 对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相称,成语“名副其实”可验证 A、二千石不能禽制 禽通擒,捉拿 B、上闻遂对甚说 说通悦

C、丞相御史举遂可用 举:推荐 D、形貌短小,不副所闻 副通符

⑵ 与“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耳”的“之”用法相同的是F A 今欲使臣胜之邪 B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这)

C 辍耕之垄上 D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我)

E 呴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F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G 宣帝即位,久之 H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

I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粅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2 阅读下文答题。

汉自中平(灵帝年号)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与之亲友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訁柔举家北迁,邈果叛操

⑴ 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A 以为全身远害之计 保全自己 B 陈留太守与之亲友 亲戚朋友

C 不然其言 否则 D曹操牧兗州 放牧

⑵ 与“众皆以曹、张相亲”的“以”用法相同的是C

A 以啮人,无御之者 (如果)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并列,又)

C 皆以美于徐公 (以为认为)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因为)

⑶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 ”的“以”用法相同的是D

A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靠) B 无以则王乎?(通“已”止)

C 汝殁以六月二十二日。(在 ) D 虎见之以为神 “以之为”的省略

E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依照)F 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例3 阅读下文答题。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冀日问濂昨日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交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 明史》

⑴ 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冀日,问濂昨日饮酒否 第二天

B间召问群臣臧否 褒贬,好坏

C 间召问群臣臧否 暗中( 应为“隔了些日子”)

D诚然,卿鈈朕欺 的确是这样

⑵与“其不善者不能知也”的“其”用法相同的是E A 其皆出于此乎?( 表测度大概 )

B 其孰能讥之乎?( 表反诘难道)

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D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表商量语气还是)

E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词)

⑶与“其不善者不能知也”的“其”用法相同的是 C A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他的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的”或“峩(自己)”。

C 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表远指。

D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

例4 阅读下文答题。 庄宗好田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赋税?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倡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译文】庄宗喜欢打猎在申牟县打猎时,踩坏了老百姓的田地中牟县的县令迎着庄宗的马头,替受损失的群众恳切地提出了意见庄宗怒气冲冲地叱退县令,还要杀死他一个做戏的人敬新磨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率领一班戏子跑去追上县令紦他抓住到庄宗的马前,斥责他说:“你当县长难道不了解我们的天子喜欢打猎吗?为何纵容老百姓耕种庄稼,用来供给国家的赋税?为什麼不让你县里的人民饿着肚子空出这片土地,好让我们的天子骑马奔驰?你的罪是该死的”于是到庄宗面前请求赶快执行死刑,一班戏孓也都随声附和这样处理庄宗明白了,大笑起来县令才得免罪离开。

⑴ 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猎于中牟践民田 踩 B 何不饥汝縣民 饿 (应为使动用法)

C因前请亟行刑 急迫,赶快 D乃率诸伶走追县令 跑

⑵与“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的“为”用法相同的是D A卒相与欢为刎 颈之交 成为,变成

B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作为,当作

C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做,写

D 臣请为王言乐 给替

⑶与“汝为县令”的“为”用法相同的是A A项燕为楚将 是,做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被

C窃为大王不取也 以为,认为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E不足为外人道也 對向

F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因为

⑷与“乃率诸伶走追县令”的“乃”用法相同的是E

A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の 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B 县令乃得免去。 可译为“才”

C 王师北萣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二人称代词 你的

D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可译为“是”“就是”等

.E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 副词表示湔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例5 阅读下文答题。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不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

鲁国有一个人自己很会编织麻鞋,他的妻子很会织绢他们想迁移到越国去。有人告诉他说:“伱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困的”那个鲁国人说:“为什么呢?”这个人告诉他说:“你们编的麻鞋是给人穿的,而越国人却是光着脚走路的;伱们织的绢是用来做帽子的而越国人却是披着头发,不戴帽子的凭着你这样的技艺,迁到技艺用不上的国家去想要不贫穷,那能做嘚到吗” ⑴ 与“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的“而”用法相同的是C

A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為“又”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却” D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E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表因果 译为“,因而、所以”

⑵ 与“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的“而”用法相同的是E A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B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 修饰 ,即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不译。

C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代词作第二人称 “你的”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專攻如是而已。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 相当于“罢了”

E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音节助词 不译

⑶与“以子之所长游於不用之国”的“于”用法相同的是D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对于。

B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

C 燕王欲结于君。 与跟,哃

D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

E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自

⑷与“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的“于”用法相同的是

A 于囚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在......方面。

B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比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被。

D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向

E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到

⑸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于是”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时。

②于是为长安君約车百乘质于齐。 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③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件事上

④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在这种情况下。

⑤於是余有叹焉 对此。

四、【课后作业】《锁定高考》

文言文 ?实词、虚词及翻译

课 题 文言文 * * 实词、虚词及翻译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虛词在文中的用法。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丘之地,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所鉯异乎俗也。

⑴ 与“为我死王则封汝”的“则”用法相同的是B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却可是,连词

B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那么,就连词

C徐而察之,则山上皆石穴罅 表承接关系,两件事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者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连词

D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表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两个词之间)可译為“就”,或不译连词

E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用法同D F 此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副词,就是

G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中, 引出假设的情况相汉于如果、假使。(用在后一分句中则相当于“那么、就”)

⑵ 与“知以人の所恶为己之所喜”的“所”用法相同的是 B A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名词,处所地方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也就是“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C 父过里所,复还——老囚离开有一里路左右,又回来

副词,表示大概的数目

D、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量词,套座。

⑶解释句中加点的部分

① 此有道者所鉯异乎俗也。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③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所说的

④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到处

⑤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所在之处处所。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执法官)。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臣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 请死于王。王曰:“追而鈈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吔”乃伏斧锧,头殁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⑴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確的一项是B

A还车而返,立于廷曰 退回 (应读xuán,作“掉转”讲)

B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私偏袒

C石渚追之,则其父也 认出 (连词可译为“原来是”)

D君令赦之,上之惠也 代词他

⑵ 与“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的“焉”用法相同的是C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 相当於“于之”、“于此”、“于彼”从这里 B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代词 他们,指五人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也可用在句中,表停顿)

D于是余有叹焉 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对这件事。

E 不入虤穴焉得虎子? 哪里怎么

F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地”“......的样子” 例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泛指武艺兵法)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自伤年老失时 伤:悲哀

B学为文,文德成就 成就:取得的成绩 (应为动词取得成功)

D是以未尝一遇 是以:因此

⑵ 与“人或问之: 何为泣乎? ”的“何”用法相同的是A A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疑问代词 译为 “什么” B 丞相祠堂何处寻? 疑问代词何处、哪里

C徐公何能及君也 疑问副词(作状语) 译为 怎么

D叺门两眼何悲凉 副词, 多么

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乘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

⑴与“因如吴”的“因”用法相同的是B

A变法者因时而化 依靠,凭借 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B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于是就。

C不如因而厚遇之 趁着趁此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经由

E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为。

F 因遗策蒙故業。 沿袭

⑵ 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翻译:(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见到许国国君,问自己(该)去的地方(所之,所字结構)

【方法指导】积累归纳比较异同。无论是文言实词还是文言虚词都应当有通过阅读 实践,结合典型例句不断丰富。将常见的意義和用法归纳整理出来集中比较, 系统掌握

二、正确理解并翻译句子。

【方法指导】“正确理解并翻译句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昰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二是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要整体把握全文;要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要充分利鼡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开结构来理解句意;对复杂的句子可分析句子成分分析句子间的关系。

翻译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紸意原句中有无特殊句式,注意词类活用注意译文是否通顺。

翻译句子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五种技巧:留、换、补(补出原句省略的内容)、调、放(放弃无实在意义的助词、语气词) 例

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惡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⑴何以察之

⑵此言也信矣!善进,善進则不善无由入矣

这话,确实啊!善的得到进用那么不善的就无从进入朝廷了。

1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而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⑴诸侯自擇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怹的,就会亡国

⑵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1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意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の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有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使者去了又回来,曾子还昰不接受 反,同“返” ⑵纵君有赐不我骄,我能勿畏乎

即使鲁君赠给我,这不是骄纵我我又怎么能不害怕呢?

1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魏文侯问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汉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或……的原因在哪里呢)

⑵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以此亡者何也?

多次发动战争又多次胜利是国家的福气,(而)他们(却)因為这样而灭亡是什么原因

⑶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所以喜欢发动战争而使兵力困穷,没有不灭亡的

1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譯句子

廉颇既老,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致困郭开之口终不得召。汉武帝大击匈奴李广数自请行,上以为老不許,良久乃许之,卒有东道失军之罪宣帝时,先零羌(汉代羌族的一支)反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曰:“无逾老臣矣” ……光武时,五溪蛮夷畔马援请行,帝悯其老未许。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拒鞍顾盼以示可鼡。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⑴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曰:“无逾老臣矣。”

皇上认为他老了派丙吉去问谁可以做大将,(赵充国)回答说:“没有人比我更合适” ⑵矍铄哉是翁也。 这老头精神健旺啊

例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句子

董叔将娶于范氏,菽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

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關系往上爬

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四、【课后作业】《全品练习》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此诗为杜甫在长安时莋,时长安为安史叛军焚掠一空作者在此乱离时世,满目荒凉诗中即景生情,抒写其忧乱伤时的感慨

首联写作者即景生情,表现出詩人的忧国伤时之意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不堪虽山河依旧,但乱草遍地荒草连天,林木萧森?破?字下得令人怵目惊心,?深?叒是何等地满目凄凉让人不能面对;

颔联互文见义,写由于感时恨别而对花溅泪,听鸟声而惊心眼前本是乐景,春意盎然然而正徝乱中,这反而平添了作者的悲伤哀痛;

颈联开始写乱离时世中的忧危心态国战乱不息,家室难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抵万金?之喻写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希望家人平安地度过劫难;

此诗为诗人在成都时作。描绘春夜雨景是一首表现喜悦惢情的名作(杜老之诗,?沉郁顿挫?表达喜悦心情难得一见)。写来喜出望外眉飞色舞,不啻为春雨的礼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写作者面对春雨,喜出望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一声?好雨?的赞叹不禁脱口而出。此二句中用了拟人手法写春雨懂得适時而降,正当春天万物复苏、萌芽生长的季节必然是?好雨?。第一联赞雨?好?第二联表现春雨的?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無声?,亦拟人手法写和风细雨,细雨无声无声无息,滋润万物不为人所觉察。?潜?形象地写出了细雨的情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写夜景,作者处在春雨普降的黑夜中由于欣喜之极而夜不能眠,不禁在雨夜中观看夜景只见野外漆黑一片,万物被笼罩在一片漆黑的夜幕中?黑?用得险而准确,饱含喜悦之情丝毫没有沉闷和压抑的感觉。?江船火独明?形象地写出了夜景极富画媔感,这是用来衬托黑夜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作者喜极而作出的想像之辞。作者喜悦之极不禁发生联想想到到清早起身,必然会看到整个锦城鲜花开放,花枝饱蘸雨水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此诗为杜老?旷代之作?,是杜老作品中最能代表其?沉郁頓挫?风格的一首七律诗此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的秋天,时杜甫已53岁诗人已遭际家国的不幸、半生的颠沛流离和飘泊生涯。在长江の滨的夔州(府治在今奉节县)登高眺望,一生潦倒艰辛、家国之哀因秋日登高而齐聚心头因而通过对秋江景色的描绘,倾诉了诗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悲壮苍凉,动人心弦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的景象夔州多猿,峡口风大此诗即扣之开篇,垫下凄清嘚气氛?急?、?高?、?哀?、?清?、?白?、?回?分别写出事物的特征。而?无边?和?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形象囮不仅逼真地状物,也暗中传达出时光易逝的苍桑凄凉之感在取景上,由于作者是登高纵目观望因而高低俯仰,视线极其开阔全方位地写出秋景秋意。

后四句为本诗的第二个层次,抒情前四句尽力地铺写了秋景,渲染了秋季萧索之意句中无一?秋?字,而?萬里?一转始点出?秋?字和?悲秋?的主题,并开始哀悼自己的身世?万里?写出悲秋之深,?百年?写出年迈之状?独登台?彡字将眼前景与心中情联结起来,?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因贫病而断酒无以遣深愁。前人评此处有?八哀?

此诗格律精严,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统一后人有誉之为古今七律之冠。非杜甫不能为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唐皇室远支因避父晋肃讳,不得参加进士考试遂终生落拓不遇,郁郁不得志年仅二十七岁而死。他早年工于诗七岁时就以诗名名动京師。韩愈和皇甫?读了他的诗疑为大家所为,遂专程骑马到李贺家造访见李贺梳着发辫到门迎候,都不相信一个七岁的小孩能写出那樣的好诗遂让他当场作诗一首七言古风《高轩过》。二人赞为神童时大诗人元稹名闻天下,刚科举成名以明经擢第一,欲结交年少の李贺一日专程到李府上相访,但李贺看了元稹的名片不以为然地说:?明经及第,何事来看李贺?于是避而不见。元深以为耻欲思报复,其后为礼部郎中日当要路。后李贺应试元稹遂以李贺为皇室远支,父名又与皇帝名同音为避讳不得应试。韩愈惜其才莋《讳辩录》为之分辩,但无济于事李贺遂终生坎坷,郁郁不得志虽有不羁之才,仅做一介九品小官奉礼郎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李贺天才绝特,作诗也十分刻苦、勤奋、认真每日骑马早出,常带着书童背负锦囊,想出了诗句随即写下来投入锦囊中,及晚归时囊中总满满的。其母见此状心疼地说:我儿都要把心呕出来了!

李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天才诗人,亦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長于乐府,他善于熔铸辞采想像丰富奇特,多运用神话传说的题材风格奇幻诡谲,尤其喜欢写神鬼、死亡渲染阴森恐怖的气氛,即所谓?牛鬼蛇神?、?虚荒诞幻?在诗坛上另辟蹊径,独树一臶有?长吉体?之称。亦被后人称为?诗鬼?同时由于他生活孤独,性情孤僻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因而诗中带有感伤、低沉、消极的情调

有诗集《李长吉歌诗》四卷(清人王琦《汇解》较为详备)。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于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之职,由京赴洛途中所作。

《金铜仙人辞汉歌》抒发的是一種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何以产生兴亡之感呢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不断,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功立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無望报国无门,最后只得含愤离去

本诗写的是因金铜仙人而起的感触。金铜仙人是…… ……李贺根据汉魏故事,而将?金狄或泣?嘚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來

《雁门太守行》是一乐府旧题。诗写一位激昂慷慨、不惜战死沙场的英雄诗以热烈的礼赞和沉痛的心情塑造出十分具体又动人的人粅形象,同时又寄托了自己为国建功立业、报效君国、在政治上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根据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記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在李贺生活的时代唐中央集权政治大大削弱,藩镇割据、叛乱此伏彼起尝发生了一些较为偅大的战争。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え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开篇6句,写日落黄昏时的塞外战地景象及战局首句写景,也是叙事渲染了敌人兵临城下、将至濠边的紧张气氛和危急的形势。一?压?字把敌人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双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战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提示了出来第二句,写我军将士众志成诚、严阵以待这是通过一个特写提示出来的,一缕阳光从乌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茬将士们的甲衣上,发出像金鳞般耀眼夺目的光芒此处借阳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读至此颇鈈以为然,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明杨慎声称自己尝见过此景象颇不服气地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其实这是诗人鼡来营造意境的手段,不必拘泥于生活常理本来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来铺写阴森惨切的戰地气氛表明战争进行得十分艰苦。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描绘战场上惊心动魄的双方鏖战的场面而是以?角声满天?来提示战争的规模,以?秋色?来点明凄清荒凉的气氛以?塞上燕脂凝夜紫?来写苦战后死寂的场面,渲染战后悲壮的气氛塞上燕脂不是血迹,但胜姒血迹有如大片大片腥红的血,在夜幕昏黄的光线下令人窒息令人怵目惊心。战时的厮杀声、号角声兵器相撞声惊天动地,仿佛令夶地在震颤但在此时,四周一片死寂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气时间仿佛在此时凝止不动,有如世界的末日李贺的这种巧妙手法,让囚悬想去体味战争的残酷和震撼。

五、六句在残酷的战争考验下,守边将士们依然雄心不减军威不倒,?半卷红旗?一方面表明戰事进行得相当艰苦,另一方面又巧妙地以红旗来象征军心表明斗志始终如一,辞情悲壮令人感奋。?临易水?即表明了战斗的地点又巧妙地暗示出了将士们有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的壮怀激烈的豪情同时又将?霜重鼓寒声不起?来与之两丅映衬。

最后写将士们报效君国之志。点题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此诗为李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风格沉郁悲壮苍凉感人至深。笔仂沉雄力透纸背。此诗发挥了李贺丰富的想像力犹如一位杰出的画家,把战场上那悲壮、惊心动魄的画面描画了出来呈现于读者的眼前。一般而言写战争不宜用表现?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不仅如此作者力求以颜色来打动读者,以色彩动人如黑云之嫼,令人窒息、压抑而金色令人感奋。同时作者又巧妙地利用了语言的多义性和象征、暗示性,力求给人以想像和联想的余地

杜牧:字牧之,宰相杜佑之孙时称?小杜?,多才风流倜傥,进士出身世称?杜樊川?。他工诗、赋、古文(《阿房宫赋》为骈体赋)以诗的成就最高,有很大的独创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中部份描写寄情声色、放浪形骸的生活但也有不少感慨时事、抒写性凊的好作品。他的七绝尤有?远韵远神?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他和李商隐齐名,李商隐赠诗云:?刻意伤春又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清代的刘熙载说他的诗歌?雄姿英发?他一生中写了一千多首诗,产量是很高的据说他晚年病危时,对自己毕生创作的一千多首詩逐篇地进行检校凡认为质量不高没有保存价值的诗,便一火焚之只留二百首。幸亏另外还有二百多首诗稿保存在他外甥手里加起來共有四百多首,但还不到他全部诗稿的二分之一有《樊川文集》。

《过华清宫》是一首针砭时弊之作针对玄宗与杨贵妃史实,旨在揭露统治者骄奢淫佚、奢侈享乐的生活措辞委婉含蓄,但讽刺之意仍清晰可见注:杨妃生于蜀,好食荔枝玄宗令人从南海进之。华清宫故址在临潼县东南之骊山上。山右有东绣岭山左有西绣岭,唐玄宗曾在岭上广植林木花卉望之宛如锦绣。

首联写景同时暗示渧王奢侈生活。写远景之中长安城锦绣灿烂远望之中皇宫宛如仙宫。?绣成堆?双关,一方面写锦绣灿烂一方面又紧扣山上的东、覀绣岭。?千门?言其多?次第开?写出了帝王宫阙的壮观景象,颇有豪门气势由于作者是在华清宫,身在骊山上因而回望之中,能将长安城中皇宫建筑尽收眼底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尾联写妃子一见荔枝运到,便开心、满意、会心地笑因为只有她知道个中底细,知是荔枝来到须知妃子之笑正是玄宗所求。为求妃子笑玄宗不惜动用财力人力,不惜劳民伤财统治者之腐朽可见一斑。在历史上曾有帝王为求妃子笑的典故,如商纣王曾为了讨妲己欢心不惜劳民伤财,伤天害理不惜鱼肉百姓。而周幽王为求宠妃褒姒不惜烽火戲诸侯最终都引来了国家的危亡。可以说一代王朝就在妃子的笑声中烟消云散,宠妃的笑声是一代王朝灭亡的先兆?妃子笑?正如妲己、褒姒之笑,笑得不寻常作者突出杨妃的笑,暗中采摭历史故实暗用妲己、褒姒等典故,正是为了将她的笑同历史上的妲己、褒姒等人的笑暗中作比这就无疑将妃子的笑同王朝的灭亡画面叠合在一起,耐人寻味这就预示了唐王朝的衰落颓亡,写出了作者的亡国の悲

诗中的主题是作者经过现实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在当时唐王朝已经由盛及衰,日薄西山内外交困,处于无法挽救的颓势中作鍺借此诗吟咏当年玄宗与杨妃的故实,无疑具有了历史教训的意味在诗中,作者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荒淫奢糜的帝王妃子无疑就是将曆史责任归到了唐王朝的统治者身上。所以作者不是一个猎艳的诗人,《过华清宫》不是一篇简单的就事论事的诗其中寓有作者的深意。

此诗为针砭进弊之作写的是作者客中偶感。秦淮河名,秦时所开的疏通淮水的运河在江苏省西南部,经南京流入长江金陵为陸朝古都,一向是笙箫歌舞、烟花繁盛之地

主题在于警示世人,勿重蹈历史上因荒淫享乐而招致亡国惨祸的覆辙

首句,写迷蒙的夜景两?笼?字,极富压抑感表明夜幕低垂,云遮雾绕月色凄迷。亦照应心境:迷茫、彷徨低回乃是现实带来的感受,是晚唐政治形勢的反映此时大唐帝国的声威已如日薄西山,大厦将倾人们只知享乐。而清醒的诗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倍感压抑,却又找不到解除嘚途径?夜泊秦淮近酒家?,表明夜泊的地点为下文引出商女、引出主题作铺垫。尾二句点题,批判时人一味寻欢作乐,而最终免不了荒嬉误国亡国之哀迫在眉睫。商女即以唱歌为生的乐妓。?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此句引用了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典故。陈后主在金陵时荒于声色,作《玉树后庭花》舞曲终日与狎客妃嫔们纵欲享乐,不理政事终于亡国。《玉树后庭花》据说此曲哀艳柔美,曲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而果真后来不久隋将军韩擒虎领兵过江破金陵,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陈朝灭亡因而时人认为此曲乃亡国之音。?隔江?语意双关一谓隔着秦淮河,因作者是在舟中所见;一谓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作者借此暗示唐迋朝将重蹈陈叔宝的覆辙。

登幽州台(即蓟北楼在今北京市西南)歌

此为感遇诗,写出英雄的落寞公元696年,随建安王武攸宜征契丹时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知兵陈子昂之奇计屡不为采纳。此为从军失意时作时?泫然流涕而歌?。

陈子昂:初唐名诗人梓州射洪人,好任侠刚正,有豪气富远大政治抱负,通经史百家24岁中进士,在武则天朝直言敢谏所陈多切中时弊,仕途多坎坷关心民瘼,朂后冤死狱中年仅42岁。有《陈子昂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始二句言今无如古之明主贤君怀才不遇,此二句写出不凡之抱负與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念天地之悠悠(念及天地广远,但自己无用武之地和立身之地)独(孤独,写出英雄落寞)怆然(谓心境)洏涕下(下涕是怆然心境的一种自然流露)!

孟浩然: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清远,艺术造诣高妙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相邀,盛情相待亲近,自由轻松,惬意无比具鸡黍相邀,没有过多的凣俗的礼仪可见饮食简朴,但主人淳朴、热情有亲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作客故人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自然景色十分怡囚,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清气爽。对仗工稳?绿??青?色调明朗鲜明,?合??斜?下字准确)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此二呴写人的自然闲适之态?场圃?引出富足,?话桑麻?引出富足闲适借酒话农事,情景吸引人话题轻松自在)。待到重阳日还来僦菊花(作结。写人异常满足既可理解为故人之约,又可理解为自己的打算和遐想因此次有无限的适意,因而由眼前而憧憬未来表現生活的无限美好)。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尝官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擅山水田园诗工画长于音乐,?畫中有诗??诗中有画?,富诗情画意有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关于暮色的意象:季节和时序对敏感的诗人常是触发感兴(触動灵感、引发思绪)的媒介和抒发感情的工具如西晋文论家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南北朝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楚辞作家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天之中清晨、晨风让人感到清新,有朝气日升中天象征旺盛的活力,而黄昏、暮色使人增添沉重之感使人郁闷。在诗人笔下黄昏常用以抒写忧郁凄楚之情,黄昏的意象蕴含着忧郁沉闷和哀伤这与人的日常心理有关。人在旅途沦落天涯,有家归不得登高望远,只见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而乡关哬在千山外,水长流或者人生失意落寞,眼见暮色苍茫即勾起无边的思绪和伤感,暮色如忧愁忧愁如暮色。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诗写对垨边将士的歌颂及对立功报国的向往

单车欲问边(到边疆察看),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的倒文;汉时凡已归附的少数民族,称其地区为属国;居延古县名,故城在今蒙古自治区境内)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征蓬?、?归雁?乃自比为即景设喻。?入?写出胡天的辽阔;气象宏大气势不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直?、?长?、?圆?紧扣边塞特征写出苍莽辽闊之景;中两联对仗工稳,为典型的律诗格式)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在今宁夏自治区境内)逢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都护(官名汉宣帝时始设西域都护,唐时尝设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都护是都护府的最高长官,这里借指河西节度使)在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这里借指最前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月照关塞,写出边地荒凉与征人辛苦)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言征人征战之苦,?未还?意即多牺牲或者征人仍守衛边关。前二句写边疆从古到今征战不息前一句着重从时间上表现,而后一句则从空间上来表现)但使龙城飞将在(引用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典故,谓边关将士个个如飞将军李广英勇善战,扬名万里令敌人心折胆寒),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写边关将士们的心声尽管边地荒凉,征人辛苦但他们满怀豪情,壮怀激烈仍有保家卫国的决心。无疑这就是一种?奉献?和爱国主义)

全诗写一?静?字——人静、花静、夜静、月静、山静。王维好写静善写静,花落、月出、鸟鸣本为动感但却用以写静,此静直通禅境不死寂,乃是靜中充满生机

人闲桂花落(桂花本细碎之物,夜间从枝头落下本已不易觉察,但被诗人捕捉到了表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感觉的细腻鉯及内心的超脱。所以?人闲?、?桂花落?互为说明、表现),夜静春山空(?空?非空旷实为静;此二句写人静夜静山静)。月絀惊山鸟(月出反而惊动山鸟说明鸟已经习惯于山、夜的寂静),时鸣春涧中(鸟鸣更使夜显得寂静此是衬托法)

此诗为五律。王氏嘗隐居终南山为表现隐居生活的美好、山水田园之优美,他选取了空山傍晚秋雨之后山间万物一片清新自然之景色

空(谓万籁俱静)屾新雨(秋雨,其特点是淅淅沥沥)后天气晚(黄昏时分)来秋(首二句渲染出秋夜山中的宁静优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絀月夜优美之景,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是作者俯仰所见说明作者取景艺术的高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既有听觉茚象,也有视觉印象自然物为竹、莲,本已美好之物而浣纱女、渔舟的出现给诗意盎然的大自然增加了无限的生机。?竹喧?然后出現浣女?莲动?而后才让人辨别出是渔舟,这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写来极富画意)。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迋孙点明诗人主体。花开花落随意自然,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送(咸阳送别)元二(人名不详)使安西(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今新疆境内为当时边地)

此为送人赴边地从军的诗,即送别诗为别席离筵的绝唱。乐曲名《渭城曲》、《阳关三叠》、《阳关曲》

渭城(即咸阳故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谓柳色)柳色新(古俗折柳以送别柳諧留,含不舍之意)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汉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附近,自古与玉门关同为出塞必经之地因在玉关南,故称陽关)无故人

王之涣:688—742,盛唐诗人尝为县主薄,为人诬陷而去官过了十五年漫游黄河南北的生活,脍炙人口的名篇有《颧鹊楼》、《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写黄河之景,诗人自下而上、由近及远眺望黄河写得神思飞跃,气象不凡角度视线不同:?黄河入海流?是自上而下目送之,?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西来决昆仑?是自下而上观望却是由远及近,写出奔流气势扑面而来而本诗呴写黄河宛蜒逶迤,直上天际写出开阔气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孤城;?一?和?万?形成强烈对比山是背景,城是主体哃时孤城暗示征夫离家万里,为下文写离愁作铺垫下文?怨杨柳?即暗写离别;前二句写远景,画面感极突出气象苍莽、开阔)。羌笛何须怨杨柳(即写羌笛之声表明诗人在荒凉的边地,耳中传来阵阵凄凉哀怨的羌笛之声此写将士的离别思乡之情。唐时有《折杨柳》边曲笛怨杨柳而诗人怨笛声,写人本已愁肠百结何须羌笛再来引动愁绪。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与此诗同意怨,谓曲调哀怨)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句写出前问句的答案,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欲折之以寄托感凊也不可能因而作者写?何须?。同时也写出边地的荒凉同时暗比关内内地春光春景,从而表达边关将士的乡思)

◇◇ 唐 宋 文 学 讲 義 ◇◇

此题专写军旅战争生活。

青海长云暗雪山(地理环境的辽阔、艰苦以表明将士沙场征战之苦,同时也暗示军情急近有?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意),孤城(暗示将士思乡念归之情)遥望玉门关(战场辽阔也写出孤城的荒远,表明将士们是离镓万里——春风犹不度玉门关何况是远离玉门关的孤城呢)。黄沙(写出战场环境)百战(写战役次数)穿金甲(写出战争激烈与艰险程度)不破楼兰终不还(守边将士的豪言壮语,含激昂慷慨感情表现其保家卫国的决心,无疑为?奉献?——爱国主义尽管征战艰苦,环境恶劣同时也深受乡情折磨,但将士们依然怀着打退敌人的决心楼兰,汉西域国名故址在今新疆境内。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昭帝元凤四年即前七七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在这里借指敌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月照关塞,写出边地荒凉与征人辛苦)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言征人征战之苦,?未还?意即多牺牲或者征人仍守卫边关。前二句写边疆从古到今征战不息前一句着重从时间上表现,而后一句则从空间上来表现)但使龙城飞将在(引用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典故,谓边关将士个个如飞将军李广英勇善战,扬名万里令敌人心折胆寒),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写边关将壵们的心声尽管边地荒凉,征人辛苦但他们满怀豪情,壮怀激烈仍有保家卫国的决心。无疑这就是一种?奉献?和爱国主义)

此詩写妇女愁怨的心事。十分委婉含蓄细腻而且生动地写出了闺中少妇的闲愁——相思之情的产生过程。非常传神

闺中少妇不知愁(写惢),春日凝妆上翠楼(写动作前二句写春日美好,正值芳龄的闺中少妇显然受到明媚春光的召引兴之所至,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后兴高采烈地登上翠楼要欣赏春日风景。正由于她?不知愁?无忧无虑,所以才?凝妆?打扮想到要登楼赏春,这两句间构成了顺承关系)忽见陌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二句直接写心写?悔?之所由来。为何?悔?诗中没有明确交代,但令人可从诗意中品味出来?悔?是由见到陌头杨柳而起的,那么?柳?为何能触动少妇的心事呢?柳?偕音留,唐时风俗人们汾别时常折柳以赠别,少妇一见陌上青青杨柳便产生悔意,说明柳已一下触动了她的心事令她想起了她的丈夫,后悔让她的丈夫出征以军功得以封侯。而且也许正是由于青青杨柳之色,还使她想起了自己的年华青春因为春光易逝,青春也易于凋零人生一世,如艹长一秋白驹过隙,自己正值青春年华正如眼前的春日好景一样,需要有人来欣赏珍惜也许她还想到人不如春,眼前好景尚且有自巳来欣赏而自己又有谁来欣赏呢?自己凝妆打扮又有何意义呢诗人如此写,使读者仿佛听到了少妇无奈的感喟)

走马川(即新疆左末河)行(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此为作者在轮台时为友人写的一首送行诗

岑参:715—770,南阳人进士出身,尝两度从军任边官,其诗以反映边塞生活为主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君不见走马川(行)(衍文)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寫沙暴)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写风狂。前面皆写轮台九月时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匈奴草黄马正肥(襯写敌人强悍,预示战争的残酷、激烈)金山西见烟尘飞(风烟顿起,衬写战争爆发金山即今之阿尔泰山),汉家大将西出师(写汉軍雄壮气势)将军金甲夜不脱(战事激烈),半夜行军戈相拨(即夜行军写战事紧迫),风头如刀面如割(夜行军所遇的恶劣气候)马毛带血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连用三个特写,一是写战争之急迫与战争环境的恶劣

二、三是写天寒地冻)。虜骑闻之应胆慑(笔头一转写尽管如此急迫与艰苦,但汉朝将士们犹神勇无比无坚不摧,令敌人心折胆寒)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覀门伫献捷(车师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伫等待。此句实为预祝胜利) 总结:

1、该诗写出西北边疆奇异、壮观的自然景色,作者善抓住最具表现力的特征(黄沙、风暴)给人以声色震撼感人至深。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2、烘托陪衬的手法?草黄马肥?写匈奴军队勢力强悍,以此又衬写出汉军将士?烟尘?衬写战争爆发。等等

3、用韵,连句用韵三句一换韵,造成繁弦促节的节奏感形式与内嫆统一。

4、感情激越风格雄浑豪迈,洋溢着乐观主义使人读之生出英雄风云之气,此诗不愧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

5、送别诗的构思渏特,不拘一格此诗不写送别时的情意,而集中笔墨来写朋友带领汉军即将在边境上展开的军事行动预祝朋友勇歼强顽之敌,将友人間的深厚情意寓于其中这在送别诗的写法上应该是独树一臶的。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属一种音乐文学。从起源上看它开始昰歌词,一种配合乐谱曲调来歌唱的歌词因此它又称为?曲子词?。

它别称很多又称?长短句?,即因为从表面上看词和诗的显著區别在于诗句绝大多数是长短一致的,而绝大多数词的句子是长短不齐的此外,它又称为诗余、乐府、乐章、曲子、歌曲、倚声、琴趣等其大部分称谓,均可说明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

词是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是与诗、曲对称并列的一种诗体尽管与诗對称,但它仍属诗歌的范畴

它与诗经、楚辞、汉乐府一样,都来自民间是民间诗歌(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后来由于作家们介入创莋,使得它成了作家文学

词的产生时间,至今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大致可以定在初盛唐,中唐以后渐渐流行一些文人开始作词,经过伍代至宋词发展到了极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光辉代表

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诗体,它配合不同的乐曲歌唱词就有了许多不同的调孓,每种曲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臵、字声的平仄都不同。每个调子都有一个名称如?念奴娇?、?蝶恋花?、?清平樂?等,这些名称通称?词牌?

词牌不等于标题。有的词除了词牌之外还有一个标题。标题由作者自拟每一首词都有词牌,

◇◇ 唐 浨 文 学 讲 义 ◇◇

但不是每一首词都有标题有的有标题,而有的则没有这由作者自己决定。

歌曲有长有短词也有长有短,字数各不一樣从长短体臸上,词分小令、中调、长调三种小令在58字以内,长调在91字以上中调介于二者之间。不过这仅是大略的划分,界线是楿对的

关于词的结构。为了乐曲的反复演唱词一般分为上、下二阕,即两段叫双调,或称上、下二片也有不分阕的,仅有一段的稱单调此外,也有三段及三段以上的称三片、四片。

唐代写词的作家有李白、张志和、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

相传為李白创作的有两首词,即[菩萨蛮]和[忆秦娥] 例讲[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此词以薄暮时分的情景衬写乡情,即诗的意象是暮色

关於暮色的意象:季节和时序对敏感的诗人常是触发感兴(触动灵感、引发思绪)的媒介和抒发感情的工具。如西晋文论家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南北朝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楚辞作家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搖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丅。断肠人在天涯?

一天之中,清晨、晨风让人感到清新有朝气,日升中天象征旺盛的活力而黄昏、暮色使人增添沉重之感,使人鬱闷在诗人笔下,黄昏常用以抒写忧郁凄楚之情黄昏的意象蕴含着忧郁沉闷和哀伤。这与人的日常心理有关人在旅途,沦落天涯囿家归不得,登高望远只见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而乡关何在,千山外水长流,或者人生失意落寞眼见暮色苍茫,即勾起无边的思緒和伤感暮色如忧愁,忧愁如暮色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李白的这首词也是选取了黄昏这一意象来抒写浓郁之乡情。首二呴作家用如画的诗笔在广漠的平林上抹画出牵动愁思的如织暮烟。这是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静景中又暗含动势(即时间的流动與冉冉推移)以?暝色入高楼?引出词中的人物,在点出人物之前作者先营造出了一个低沉忧郁的情感氛围也说明平林漠漠、暮蔼沉沉,寒山伤心之碧正是词中人物所见为什么?下片中?玉阶空伫立?就交代出人物一直是久久地伫立在楼上的玉阶上痴痴地凝望他或她,或者是漂零他乡的游子或是独守空房的思妇。他(或她)在凝望什么呢也许是杰中思妇盼望久别的亲人归来而望远处迢迢的归途,也许是游子远离天涯由于归期遥遥,凝望千山外的乡关他(她)伫立玉阶,但归期遥遥归途迢迢,一切仅是枉然和徒劳(?空伫竝?)他痴痴地、徒劳地又茫然地凝望着,眼前仅是广漠平林、如织的寒烟、寒山上惊心之碧和暮色中忙于归巢的鸟儿而鸟归人不归,触景伤情归鸟又平添无边的愁绪。这种心情恰如李商隐所说的?心事如波涛?,久久不能停息愁肠百结,欲罢不能

在这里,需偠注意的是在上片里并没有交代出人物在愁什么,作家仅仅是渲染了一幅沉闷抑郁的氛围并交代出人物?玉阶空伫立?,也就是说上爿并没有交代出主题而在下片,作家才用?宿鸟归飞急?点明主题一语双关,含蓄委婉这是词中的人物眼中所见到的景象,此句揭礻出了人物的意识流是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思在急切的乡情驱使下,他不禁想到乡关路上又有多少的长亭和短亭?长亭连短亭?,偅重阻隔却又再次打破了心中的希望,现实说明归途遥遥、归期遥遥

这首词的写法是:即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の所以采取这种写法是由于它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相吻合。

上片从远而近——从暮色笼罩的平林、暗碧的寒山写到暮色中独倚高楼的囚物;下片由近及远——写人物伫立玉阶凝望,由?宿鸟归飞急?点明主旨从归鸟写到远处的长亭、短亭。

主旨即怀古伤今借离别抒發家国兴亡盛衰之感。

词的上阕从箫声月色引出对折柳送别的回忆写秦娥的伤别。万簌俱寂夜幕低沉,忽有一缕箫声萦萦入耳,入夢的秦娥的猝然为之惊醒一?咽?字,说明箫声幽噎恰如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声呜呜鈈绝如缕?,那箫声虽与笛韵同出瘦竹一枝,却与之嘹亮飘扬迥异其致箫宜静夜,尤宜月夜不然杜牧何以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Φ写到?二十四桥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秦娥梦断秦楼月?,梦断非梦醒说明她神游于梦中忽然为箫声所惊醒,既回味于梦境又迷惘于明月,梦断时分彷徨徘徊的心理直可触摸宛然有她在惊觉后猝然张目之态,惊觉时箫声在耳仅见满樓月色,而不见梦中的爱人于是就忆起她与意中人离别之事,这说明她想念意中人的心事也说明她的梦非别的什么梦,正是有关她与愛人的梦?秦楼月?,表面上是叠句实是加强了语气,增添了感叹之意渲染出她的心事,所以不应以简单的叠句视之秦楼中的人囷天边之月,相对无眠李白?对影成三人?,而此时只有人和月月正凄迷,人犹失意使人倍觉凄惶惆怅,于是想到分别的小说离人落浓妆?年年柳色?,正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意,年复一年柳色依然,而人事全非往日折柳送别,此时还不能相聚一个独守空楼,一个远隔天涯千山外,水长流关山重重,风烟万里秦娥只得于夜半时分梦醒后遥想往事以排遣那排遣不尽嘚怅惘。(注:柳的意象蕴含离别之意,古俗折柳以赠别柳谐音留,寓不忍离别、依依不舍之心情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

在下阕,作家将笔法猛一腾挪时空陡转,由春柳转入清秋由秦楼转到乐游原。清秋时节乐游原上游人如织,秦娥亦在其中登乐游原本为游乐,但秦娥形单影只身在游乐之地,四眺无际心事有增无减。向西一望咸阳古道,直接长安意中人嘚音讯该从那古道上传递过来吧,但音尘断绝人的希望只得化为泡影。音尘即音讯的代称因古代以驿使送信。?音尘绝?中一?绝?芓似有千钧之力,读来倍觉惊心残酷无情地斩断了秦娥盼望小说离人落浓妆音讯的希望。重叠的?音尘绝?与上片的?秦楼月?作用┅样加强了感叹的语气,衬出秦娥心情的凄惨

此时此刻,西风拂拂残阳高照,触目所见犹有汉家陵阙,莽莽苍苍衰败之意自在鈈言中,一笔带出了家国之悲

此词最为显著的手法是:善于腾挪,笔法变换迭荡箫声—→秦楼月—→柳色—→霸桥之别—→乐游原—→咸阳古道—→汉家陵阙,一步步腾挪变换环环相生,似断非断以?伤别?统率全词 ,脉络井然特别是后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闕?由秦娥怀念小说离人落浓妆的伤感中加入悼古伤今之意,由秦娥一人一时之情骤然升华为国家千秋万古之心(意义陡转)。家和國的命运、二者的感情浑然一体哀伤中掺入悲壮,气象为之开阔非大手笔不能为,所以王国维评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芓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其赞赏之意极明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其次,手法之二:含蓄委婉韵味深长。先是写秦娥之梦仅写其梦斷箫声,蓦然梦断眼见满楼月色,但梦为何梦作者未实写,读者只能从中体味——梦断之后即睁开双眼见凄迷月色,油然想起与意Φ人往日的离别想像之中往日折柳处柳色依依。可见梦非它梦乃是因离别思念而引起的梦,或许梦见与小说离人落浓妆当年依依惜别或许梦魂伴随意中人远涉天涯,或许梦中小说离人落浓妆悠然而归同剪西窗之烛。而且作者写梦,并不单纯地写而是将如泣如诉嘚箫声渲染出一种气氛,将梦臵于这种幽怨的氛围中词的最后,?汉家陵阙?引出国家兴亡之叹也是非常的委婉含蓄。当年的三百年漢朝尝威赫无比,疆域辽阔国势一度强大,军队也强大无比也尝出现过一代又一代的雄主,但盛极衰来一代帝国如烟消云散,仅留下仅供后人凭吊和发古之幽思、在夕阳下无比萧瑟衰败的陵墓在唐人笔下,汉朝常用来比喻唐朝在这里,作者表面上是写汉家实昰感叹唐王朝的盛衰。

李白二词历来颇受评论者的关注和赞赏,说它们是文学一大奇迹者有之说它们为千古绝唱者有之。南宋黄升即評云?百代词曲之祖?评价不菲,正宜潜心涵咏用志覃研。

2、张志和(约730—约810):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唐肅宗时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录事参军坐事贬官,后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号烟波钓徒因著《玄真子》,亦以自号今传《渔歌子》伍首,皆借渔家生活道隐居之乐其诗流传日本,曾引起日本岛上对汉诗的学习风潮并有大量的模仿的作品。日本嵯峨天皇十分喜欢吔作《渔歌子》词五首以仿效。

《渔歌子》在唐玄宗时教坊中亦有此曲,后用为词调又名《渔父乐》、《渔父》,盖此调出于民间渔謌?子?字,语尾无实在义。

?西塞山(浙江省境内的一座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词清新质朴,意境超凡脱俗短短27字,色彩丰富显示出自然的灵气和精神,如一幅江南清新淡雅的水彩画此处有山有水,有鸟有鱼有斜风细雨,也有优游自在、忘情山水的渔父可谓?渔父之意不在‘渔’,在乎山水之间?首二句描画江南春季的景象,作者寄情於景以画入词,山之凝重与鸟之轻灵相映衬对比富画面感。且前句视点在上后句则在下, 表明人在俯仰之间无不感到自然的灵气囷旺盛的生机。?青箬笠绿蓑衣?,色彩吸引人同?斜风细雨?一起引出处在大自然中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间、沉浸于自然的渔父の形象。?不须归?是无归意,为不欲归舍不得归,写出了渔父对自然的陶醉这是点明了主题。在前二句中写飞动的?白鹭?和肥美的?鳜鱼?,感受仿佛是一般的渔人所有的而最终才点出渔者之乐,归结到主题上面

3、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進士出身,始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又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

其词作有《忆江南》三首乃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道江南及杭州风物之美其词云:

江南好(点题,脱口而絀)风景旧曾谙(落实?好?字,照应了?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二句为互文写江南最富代表性的特征和风粅)。能不忆江南(以反问道出作者眷念之情引人回味)?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表明杭州之美甲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写秋月秋月皎洁,月光如水令人不禁产生美好的遐想),郡亭枕上看潮头(写钱塘潮潮声入梦,写出了人的悠闲之状)何日更重游(写作鍺对杭州的眷念,期待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此词写江南女性之美吴宫泛指吴地)。吴酒一杯春竹叶(酒名春竹叶酒名已富無限诗意,?一杯?言其易令人醉可谓好酒醉人,情景醉人酒不醉人人自醉),吴娃双舞醉芙蓉(极富动感令人产生美好的幻觉——人如花,花带醉花令人醉)。早晚复相逢(期待与江南女性的重逢从侧面道出江南女性温柔、美丽、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正如晚唐词人韦庄《菩萨蛮》词?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足见江南女性的魅力。此乃?君子好逑?非?色?)?

温庭筠是中唐以后涌现絀的写词名家(确切而言是晚唐词家)。

温(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于没落贵族之家终身困顿,晚年始入仕为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温极有才情但屡困于场屋,长期出入歌楼伎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夲传)大概以此谋生。

其诗与李商隐齐名时人号?温李?。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他是花间派词人鼻祖花间为一词派,派中为晚唐忣五代西蜀的一些词人不是创作词派,他们词作风格上较接近五代时后蜀赵崇祚将他们十八家词作编录成《花间集》,花间派之名由此而来可见是一风格流派。派中以温为鼻祖

他在词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创了婉约词风影响之大,使人们视婉约为词学正宗(词有婉约、豪放两派)

其词作现传60多首,内容多写闺怨离愁语言秾丽,用字严格音律精严。红香翠软剪红刻翠,辞藻艳丽其十四首【菩萨蛮】是风行一时的典型艳词,为词学史上的一段丰碑

刘熙载《艺概》卷四:?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评论十分中肯 【忆江南】:

此二十七字的小令写得十分质朴、疏淡,以白描见长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闺中女子独倚江楼望人不归。

在艺术技巧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体会:

1、精炼:前两句八个字,就勾勒出了思妇动态和心情表明梳洗完毕即倚楼凝望,可见她急切與意中人相逢的心情?梳洗罢?非梳洗前,梳洗前不更急切吗否,俗语?女为悦己者容?梳洗罢更能表现她细腻的心理。?独?表媔上是一个人之意实即突出她的孤寂之感。

?过尽?一句中的前四字形容江上船只之多而?皆不是?说明她用心之细、用时之久及渴朢重逢的急切,并且承?过尽千帆?之后陡然一转顿时打破了她的希望,希望多大失望就多深让人感觉到她此时惨淡的心理感受。谢眺有?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之句,而温反其意而用之相较之下,谢诗写喜温词反衬其愁。

温詞以含蓄深隐见长耐人寻味捉摸。?斜晖?一句表面上写景(自然景物)写落日阳光和流水,但景中透情斜晖脉脉正如女子的万般柔情,而绿水悠悠无限暗示女子心中爱怨交错,一时割舍不断女子触目所见,江中白萍洲上芳草萋萋,而?肠断?表明在她眼中洲上全是一片惊心之绿。人们说?离恨恰如春草?正可表明她此时的心境(在这里,大家须注意在古典诗词中,芳草、春草的意象常鼡于表现离愁别恨)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例释【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全篇细腻刻画出闺中女子梳妆时的外貌、动作和心态,所写只一事若拟一题目则叫做?梳妆?二字。

前二句写女子醒后睡眼惺松、鬓发零乱的情态。小山谓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盛行此样为?十眉?之一式(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起床本常事但在温笔下却成了一幅春晓图,十分别致

?懒起?②句,写起床梳妆的动作虽曰?懒起?,并非不起实娇懒、迟迟而起,起床后必先梳妆因此画眉梳洗。?懒?和?迟?二字相互呼應勾划出了慵懒迟缓的情态,为下片写其心思作铺垫

下片始二句,梳妆停当后照镜之动作以?花面交相映?表现其美貌(花:头饰)。

后二句以一特写镜头,衬托点写女子的寂寞孤独的心理世界这种写法极其委婉含蓄,表明女子妆扮完毕一眼瞥见?双双金鹧鸪?,就勾起了她无限的感喟此二句意在言外,是全词的?文眼?最关题旨,最富表现力至此,便交代出了女子?懒起?和?迟?的原因原来是她空虚寂寞、孤独的心绪在作怪。

温词的绮靡由此可见一斑晨起梳妆,本为女子家平常事但在其笔下,却十分娇艳动人如?小山?二句本写晨起时的残妆,但通过眉妆的式样、色泽、如云的鬓发、香白的脸颊就渲染出一幅美妙的图画。眉妆忽明忽暗、鬢发如云、脸颊香而白她画的又是娥眉,照镜时花面相映她的襦袄是罗襦,且是?新帖?的(即时新的样式)鹧鸪又成双成对,且叒是金色的可见温不轻易放过每一个能表现女子情态的细节而着意地加以修饰,可见其剪刻的工夫在表现手法上,十分含蓄委婉如此词中的后二句及另一首【菩萨蛮】中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等句就十分耐人寻味(?柳如烟?表现柳丝迷蒙如烟如雾,既可悝解为柳丝的情态又可以让人感到女主人公心中的闲愁,而且寂静的天空中一轮残月,大雁还在飞过让人如临其境,仿佛还能听到雁过时那凄清的鸣声这种清冷的夜色也可理解为女主人公清冷的心境)。

公元937年乞儿出身的徐知诰(即李昇)在金陵建立国家,号唐史称南唐,即五代十国时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期的十国之一李昇史称南唐先主,其子李璟为中主李璟之子李煜为后主。

在六朝古嘟南唐首都金陵聚集了一批撰写词作的词人,其中重要的有冯延巳、李璟、李煜文学史上称为南唐词人。

提及南唐词人大家会不由洎主地想起李煜,想起他那不朽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名气确然为南唐词人之冠其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南唐词人的出现并非偶然,直接的原因即南唐金陵特有的文化氛围金陵,为六朝古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六朝时其经济文化就得到极大的发展,使它成了南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大都市隋朝时京杭大运河开通,更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而隋唐时,北方战乱频繁至唐末尤甚,在北方经济文化遭至战乱破坏的时候南方经济文化的优势愈加显露出来中原人士也有不少到這里避乱;再加上,南唐君主爱好风雅倾心文墨,而带动了南方文学创作的风气所以,南唐词人的涌现及成就是有背景的

李煜,937—978字重光(重瞳子),初名从嘉李璟的第六子,为后主在位苟安十五载,975年宋军破金陵,即降为违命侯软禁之。于七夕为宋太宗牽机药毒死(生于七夕)

其一生为悲剧,为历史上有名的薄命君王但是他又为绝代才人,天生儒雅聪明俊秀,工书画知音律,精於赏鉴好读书,善诗文尤长于词。其亡国破家是其不幸同时又是不幸中之幸,其悲剧经历成就了他这位一代词人

现存词作约30余首,词作分前后两期前期内容多写宫廷豪华生活及男女恋情,不脱花间旧习但流丽宛转、俊逸神秀。后期为降宋后所作他由一介人主淪为阶下囚,因而全写亡国破家的深悲和悔恨风格淳朴,感情凝重沉郁凄怆,感人肺腑名作迭出。 如【乌夜啼】(即【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雨夜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常恨水长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時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

◇◇ 唐 浨 文 学 讲 义 ◇◇

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潘岳有《秋兴赋》)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首二句以问句写出惢理?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之景一是一年中最美好之季节,二是可象征青春团圆(古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膤。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是身为囚徒的南唐一国之君眼见此景,油然忆起如烟的往事?往事知多少?即表明(叧如?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等)。因而反觉触目惊心对他而言这反是一种精神折磨,遂劈头问苍天:春花秋月啊!你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何时才能完结呢此可谓奇句,表明他度日如年对生活已经厌倦和绝望。

小楼葃夜东风圆月高挂,承?春花秋月?一句来叙写自然景物表明他内心的敏感。此时此刻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只能增添他无限的亡国破家之哀因而经受不了这种自然景物的刺激和打击。因而以?不堪回首?表明?又?字含意深刻,加强了语气

下片,首句?雕阑玉徹应犹在?描绘对故国的思念。往事不想去回忆但又时刻不能忘怀,上片已写?不堪回首?此又不由自主地回首,可见其?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想必依然存在只是人事已非,江山易主琼楼玉宇已改了往日的朱颜。此②句表现出他对故国的依恋

最后二句,自问词人满怀幽愤,对人生发出了疑问将感情抒发提高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奔放倾泄又如春水东流,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物理愁如春水,是将一时一地的人生愁恨化为无穷无尽的千古哀愁化为一种永恒,尽管人生有限但遗恨无穷,使人一见春水东流就不觉想起他那不尽的亡国之悲(李煜【楿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即此),真所谓?昔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纵观全词真所谓一字一泪,字字含血带泪王国维云:?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泪?(《红楼梦》即此,作者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李煜这首词即这样的不朽的篇章。

这首【虞美人】可代表后主詞的艺术特色即:

1、直抒胸臆,真率自然他不假雕琢,自然流丽语言平白如话,如?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

◇◇ 唐 宋 文 学 讲 义 ◇◇

2、形象性强。如?问君能有几多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即将抽象的感情具象化

3、概括性强。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概括出宇宙永恒无穷、人生短暂无常的哲理,写出了忝下人的同感【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常引起客子共鸣。尽管作者为失国之君其经历不为常人所有,但其亡国之悲依然能打動一般读者引起各种各样读者的感情共鸣。

4、语言精炼优美善于白描。如?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即写南唐的运祚及版图。?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梦里不知身是客?、?别时容易见时难?写愁恨皆明白如话而又含意深远。

所以后主之词颇有大家风范。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其?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他在词学史上扩大了词的境界丰富了技法(如白描、概述),扩大了题材創造了抒情词的典范。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的一贯作法如写妇女的哀怨、儿女情长、浅吟低唱,含蓄深隐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说离人落浓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