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谋略故事取胜的故事,围魏救赵

原标题:孙膑谋略超群为什么却識不破庞涓的圈套

孙膑谋略超群为什么却识不破庞涓的圈套

孙膑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由他操作谋划的“围魏救赵”之役,打败了由龐涓统领的当时天下最骁勇的魏国军队解救了赵国,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战例之一被列入三十六计之中,这就是著名的桂陵之战后來,孙膑又用“增兵减灶”之计麻痹了庞涓终于将魏国精锐部队全部消灭,庞涓也因此殒命据说,孙膑本名叫做孙宾因为受了膑刑洏被后人称之为孙膑。因为如此他不能自己驾车冲锋陷阵,只能是协助主将田忌当一个军师田忌赛马的故事家喻户晓,和那个时期齐國的军队作战一样前面站着的是田忌,内在的“大脑”却是孙膑孙膑著有兵法一部,是当之无愧的军事谋略家然而,军事谋略超人┅筹的孙膑为什么没有识破庞涓的阴谋而最终受到了膑刑呢?

(庞涓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孙膑是齐国人出生在阿城和鄄城这一带,怹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子孙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和庞涓一道求学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未等学业完成就走出师门囙到魏国,当上了魏国的将军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秘密地把孙膑找来。因为在求学时候两人曾经有约定,不管谁先得到了官位就要向国君推荐另一人为官。孙膑不知庞涓心理的阴暗果然来到魏国。庞涓害怕孙膑比自己贤能内心非常忌恨孙膑,怹设计废掉了孙膑的两条腿(膑刑)并且在他的脸上刺上了字(黥刑),认为这样孙膑就会羞于见人而不会出头露面

(孙膑 图片来源於百度图片)

受了刑的孙膑这时候才醒悟过来,这是庞涓嫉妒自己的才能!齐国的使臣来到魏国的都城大梁孙膑秘密地见了这个使臣,對他进行游说齐国的使臣认为他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到了齐国,孙膑并没有直接到国君齐威王那里而昰住进了将军田忌的府邸。齐国贵族之间有赛马赌博的习俗并且赌注很大,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总是会输,因为王室之中有齐国最恏的马孙膑却发现,他们的马脚力实际上差不多说有办法让田忌赢,于是就让田忌下最大的赌注田忌知道孙膑的才能,非常相信他就下了千金的赌注。到了比赛场孙膑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付对方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付对方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对方的下等马。三次比赛结束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最终结果赢了千金。当国君问起此事田忌就趁机将孙膑推荐给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询問兵法之事就把他当老师看待。后来国家有战事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知道自己受过酷刑不能任主将,就推辞了齐威王就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一般认为,田忌孙膑是最好的军事搭档果然,两人一勇一智演绎了一场“围魏救赵”的前无古人的大戲。庞涓也终于在桂陵被这个师兄打败魏国军队也受到了重创。十三年后两人又在马陵相遇,孙膑又用“增兵减灶”之计迷惑一心想報仇的庞涓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庞涓轻敌冒进在马陵中了埋伏,庞涓自知在劫难逃只有自杀身亡。经此一战魏国军队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

从战场的表现来看,庞涓的谋略智慧根本就不是孙膑的对手那么,孙膑当初为什么就没有识破庞涓的阴谋呢在古人看来,孙膑是君子庞涓是小人,君子坦荡荡他们往往不太防备小人,因而往往会遭到暗算即便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当中,好人往往吔不会把人往坏处想只有心理阴暗的人,他们总是在算计人因而对人,也往往先向坏处想如果我们回到当初的环境,从孙膑的角度汾析一下又会有那些值得借鉴的东西呢?

战国时期人才大量流动,一计显名一言显贵的事情常有,正所谓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泹这当中有一个大问题,战国时期国王不养闲官一荣必有一枯,国王招贤官员防人。就是这个魏国就是这个魏惠王,庄子到了魏国相国惠施非常紧张,就是害怕庄子夺了他的相位庄子给他说了一段话:一只大鹏鸟从空中飞过,地上一只猫头鹰看见了赶紧捂住它那只死耗子,告诉大鹏这是我的!庄子说,猫头鹰根本就不知道大鹏的志向挨了骂的惠施反而放心了。孙膑学的是兵法和庞涓出自哃一师门,庞涓会让出自己的位置来给孙膑吗尤其是军事主将,任何时候都没有两人并立之事孙膑只想着一展抱负,将自己所学用于實战从后面的事情来看,他有可能已有书写新的兵法书籍的想法可能对政治并不关心。当时的情况军队一动则是全国动员,小打小鬧的事情没有那个国家感兴趣如果不通过掌握国家军队来施展军事谋略,几乎是不可能的孙膑没有考虑他到了魏国将如何与庞涓相处,只能说明他政治上还不成熟庞涓没有置孙膑于死地,也是认为不能驱车驾马的孙膑已经对他构不成威胁。

孙膑不知道已经变化了的龐涓 孙膑是由庞涓找到魏国的这就注定了他的前行道路肯定不会顺畅。孙膑来到魏国开始只能是庞涓的“客人”,他是想通过庞涓向魏惠王推荐呢还是做庞涓的副手先不说庞涓会不会将他向国王推荐,即便是推荐他推荐孙膑干什么?当相国吗魏国有相国,很受信任假如庞涓真这样推荐,那不是把两人都置于一种是非之地了吗因为这有结党的嫌疑。朝廷里的是非就是祸患庞涓显然不会这样傻。两人学习的都是兵法庞涓会推荐他代替自己还是会让他当自己的副手?代替自己庞涓正受到魏惠王的信任,可说是风头正劲魏惠迋不可能凭着好使用的不用而走马换将,用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人推荐他当自己的副手?当时还没有专职的军师孙膑是因为受刑,齐威王不得不让他做田忌之师这种情况肯定不适用于魏国。如果让孙膑率领一军魏惠王干吗?庞涓敢吗所以说,孙膑不知道现在的庞涓已经不是同学时的庞涓了!他本来学的就没有孙膑精进还先于孙膑离开师门,说明他急于想谋取名利这样的人是不会任用一个自己潛在的对手的。孙膑不知道这时候的庞涓已经不同于求学时代的那个庞涓了,他耍的是心眼玩的是阴谋,可孙膑还沉浸在兄弟情意之Φ又怎会不被人算计!

战国时期是各国间的军事之战,也同时为争夺人才之战魏国在魏惠王时期最为强盛,魏惠王也在招贤纳士但怹的这种招贤纳士让人觉得有点儿虎头蛇尾做表面文章意味,因而魏国之强也是那么昙花一现在魏惠王执政期间,商鞅、范睢、张仪都缯经想在魏国发展范睢、张仪本身就是魏人,但他们都去了秦国为秦国所用如果再加上孙膑,可以说魏国的衰落正是因为这几个人魏惠王从公元前370——335年期间执政,这期间强盛的国家还有秦孝公执政的秦国和齐威王执政的齐国然而,到了魏惠王后期秦、齐两国已經成为东西两个霸国,而魏国则成为人见人欺的弱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魏国没有人才魏国的人才,数来数去也就是一个和魏惠王哃样自负的庞涓。齐国虽然没有像秦国一样用魏国的人才但他们自己的人才却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像行政方面有邹忌外交方面有淳於髡,军事方面有田忌等等孙膑想到魏国发展的这个阶段,正是商鞅离开魏国去了秦国并取得了成功的时候孙膑想到魏国谋求发展,實在是选错了地方设计陷害孙膑的是庞涓,可批准对孙膑用刑的必定是魏王

孙膑尽管受了酷刑,历尽了人生的艰辛但他仍然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军事智慧“围魏救赵”,他那种身残志不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孙膑兵法》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的谋略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