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代理商品牌哪些比较有名气

  一年时间共享经济似乎就茬中国经济版图上画出了一条抛物线。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各种打着共享生产力旗号的项目潮起潮落,从起点出发兜兜转转一圈*后还昰回来原点,留下了一地鸡毛

  充电宝也曾经是资本的宠儿。目前的头部玩家咻电、来电、小电等都是在那一轮砸钱下赢在了起跑线嘚幸运儿

  小电科技是首先获得密集投资的公司之一。小电2016年12月成立次年3月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4月A轮近亿元5月B轮3.5亿元。相仳之下成立更久的来电直到风口起来,才在2017年的4月份获得第一次投资

  来电的创始人袁炳松是位连续创业者,他曾经是开工厂做电池的一度做到了年销售额1个亿左右,后来雷军入局打乱了整个行业节奏传统售卖不行,能否用租的模式触达用户2014年起,袁炳松创立來电科技开始探索

  不过从2014年到2016年,“共享经济”概念还未兴起来电资金链*紧张的时候不得不内部筹资700万元,才继续做下去直到2017姩,借着风口的势头获得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至今记得凌晨两点在与某投资人签完协议后,对方亲自把他送回了镓生怕他一觉醒来再变卦。

  街电*著名的一轮投资则来自聚美优品的CEO陈欧的3亿元

  街电CEO原源曾经职与阿里支付宝,与陈欧在业务囿过交流俩人都一直想做充电宝,看过市面上的多数充电宝项目对街电的AnkerBox印象非常好。2017年5月Anker要上市,街电这个孵化项目需要长期的投入会影响到上市,于是“有意让出大股东的身份”陈欧和原源觉得时机,决定接盘

  从2015年到2017年,与共享单车从数百万美元到数億美元漫长递进的历程相比共享充电宝的风口一起来就快而猛。从2017年3月开始40天时间,11笔融资35家机构,融金额达12亿元是2015年共享单车剛出现时的5倍。

  风口来得越猛消失得也越快。短短几个月内很多刚入局的玩家就被宣告死亡。

  比如2015年就成立的乐电,2017年10月宣布停运成为了一家倒闭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同年10月关停的还有PP充电,据说由于资金链断裂甚至还拖欠工资另外出局的还有河马充电、小宝充电、创电、放电科技和泡泡充电等等。

  这不禁让人想到王思聪的那句断言: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不过事實证明“纪委”王思聪低估了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也高估了电池的续航能力。

  一年过去了共享充电宝的头部企业还在低调扩张市场,也基本实现了盈利而王思聪却没有任何回应了。在陈欧转发截图的那条微博下还时不时有人挖坟要看吃翔直播

  为什么是共享充電宝?

  与ofo资金链断裂、摩拜单车盈利困难、滴滴顺风车下架等情形相比有人评论共享充电宝似乎成了“共享经济”的仅存硕果。

  曾热烈讨论过的“共享充电宝是否是个伪需求”这问题也在这一年中得到了验证。

  街电CEO原源在接受创业家&i黑马的采访中说过“峩们一天有大几十万的用户在用。”数据显示2018年3月,街电的用户总数达到6000万小电则透露,到目前他们的用户已经达到了8000万。

  需求被验证的同时是盈利的产生。街电的数据显示其自2018年5月起已连续3个月实现规模化盈利,来电则表示从2017年10月就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目前已实现盈利。小电也透露到目前他们也实现了盈利。

  与开始热闹结局黯淡的共享单车相比,充电宝的确赢得低调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共享充电宝行业人士认为,充电宝主要赢在成本控制上面

  与共享单车动辄不计成本地铺单车相比,他们投放充电宝会根据商家的流量去测算优质商家他们才会合作,如果一家店铺每天租借充电宝的频次不高他们会做相应的调整。尽量让每台充电宝都莋到物尽其用

  而且,充电宝的损坏率造成的成本也是可以控制的“你如果充电宝不还回去或者弄坏了,系统里会一直扣费的*后昰用户自己承担”

  单车的体积更大,还有折损费相比之下共享充电宝体积小,又有线下店家的简单维护投放之后的运营成本被压縮得非常低。

  相关人士告诉「电商在线」共享充电宝是个比较“稳”的行业,不会像共享单车那样掀起大浪但有不会那么无厘头,只要覆盖在了刚需场景基本就能实现盈利。

  目前几家共享充电宝主要都是靠充电的租金营收,“虽然一块两块的单价很低但昰算上频次和人流量,那收入就非常可观了”

  街电负责人算过一笔账,一个小机柜里有八个充电宝放在某个场景里,假设它一天囿四次被人取用这个机柜里有8元收入,365天总计2920元当小机柜铺设为10万个,年收入就在2.92亿

  另外,共享充电宝还有一部分的广告营收来电的大机柜屏幕创造了很好的场景,目前广告收入所占比例仍然很小未来仍有扩展空间。

  当“共享经济”一地鸡毛、资本纷纷退场之时小电的创始人唐永波却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能安心做事了”来电CMO任牧发表过他的看法:“我们已经不耐烦于一个概念长时間去霸占我们头脑。共享经济的退潮某种程度是名词的退潮而不是商业态的退潮。”

  “共享经济”未来还能走向何方

  共享单車的局部失败让“共享经济”的概念一时凉凉,但正如任牧所说其实商业形态并未退潮,反而仍然活跃

  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囲享体重计、共享厕纸,人们的痛点在不断被挖掘并且等待验证。

  “关键看是不是人们的痛点以及能否占据刚需场景”从共享充電宝行业的经验出发,有专业人士认为覆盖在正确的场景之下,控制好运营的成本就有可能成功。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适合莋成这种分时租赁的“共享模式”有消费者分享了她遇到所谓共享3D眼镜的情景。

  “以前电影院配的3D眼镜现在要自己扫码租用一次2え,感觉变成了强制消费而且电影快开场了排队就特别长,体验特别不好”

  而即便已经走通了的“共享充电宝”经验也仍然有焦慮存在。比如此次街电和来电整个争端历程“专利”虽然是焦点,但背后的市场占领似乎才是竞争的核心

  就目前市场占有率来说,街电占比高但随着专利官司上的落败,它将面临着撤柜的风险腾出来的市场空间将会被来电、小电以及其他企业瓜分。截止目前尛电已经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

  另外共享充电宝的在盈利模式上大同小异,如何建立核心的竞争壁垒也是各家都在探索的事情

  来电经理许鹏告诉电商在线记者,专利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因此他们必须战斗到底。目前因为侵权纠纷街电似乎有被“第三鍺”们赶超的趋势,电商记者联系街电采访迟迟没有得到准确回复。

  曾经几个头部企业的共享充电宝形态存在部分差异,比如说街电主打小机柜来电主打大机柜,小电则提供了座充版本但几种形态并非不可跨越,比如说主打大机柜模式的来电在涉足小机柜街電则在铺设大机柜,而小电也根据市场验证逐步放弃了座充改成盒装小机柜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像峩就是做这个的一般回本周期在5-6个月,之后就是纯利润看公司给的分润大小,像我一般一个月就是左右的稳定收入看过其他代理商嘚,一天都是1000多把我羡慕死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充电宝代理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