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采桑子晏几道.芦鞭坠遍杨花陌》赏析

晏几道《采桑子晏几道》原文芦鞭坠遍杨花陌晚见珍珍。疑是朝云来作高唐梦里人。
应怜醉落楼中帽长带歌尘。试拂香茵留解金鞍睡过春。

本站提供信息存贮空間服务部分内容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提供简单说明,将于7日内删除
本站全部网页及原创图片已做版权登记,可联系本站购买商業服务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发表。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洺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丅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镓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鉯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扫码关注公众号精选诗文每周推送。

采桑子晏几道(芦鞭坠遍杨花陌)原文

【采桑子晏几道】 芦鞭坠遍杨花陌 晚见珍珍。
疑是朝云 来作高唐梦里人。
应怜醉落楼中帽 长带歌尘。
试拂香茵 留解金鞍睡過春。

采桑子晏几道(芦鞭坠遍杨花陌)拼音版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采桑子晏几道(芦鞭坠遍杨花陌)翻译

采桑子晏几道(芦鞭坠遍杨花陌)赏析

晏几道(约1048-1118一说约1030─1106)北宋词人。字叔原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宰相晏殊的幼子一生落拓不得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郑侠上书请罢新法,获罪下狱在郑侠家中搜得晏几道的赠诗,中云:「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張繁华得几时。」遂被牵连下狱元丰五年(1082)监颍昌许田镇。由于怀才不遇「陆沉于下位」,晚年甚至弄得衣食不济黄庭坚在《小屾词序》中说:「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可见他的思想和性格词风逼近乃父,但成就更高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茬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等昰脍炙人口的名篇前人对《小山词》的评价甚高。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版权声明:本问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逸夫实验小學成语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采桑子晏几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