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考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其他常识中除语文中的地理知识外还有什么

专题八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 [2018·岳阳]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煋”,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陽的巴陵戏 C.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叒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D项中,“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而不是“臣对君”,故选D。,2. [2018·泰安]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嘚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詩书礼易春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國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辨识。A项说法错误,应该是山的南媔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故选A。,3. [2018·南充]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的“②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偅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B项中,“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鑒为纪传体”的陈述都有错误,正确表述应是“司马迁的史记为纪传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编年体”。,4. [2018·德州] 陆游诗云“稼轩落笔凌鲍謝”,称赞南宋 人名,他是 派的词人 2分,【答案】辛弃疾 豪放,【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稼轩”为辛弃疾的号,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著有詞集稼轩长短句。,5. [2018·聊城]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 ,【答案】1√ 2,【解析】本题考查古文学文化常识,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古代典籍中出现的各种特殊称谓一定要牢牢记准;对于不同流派的经典著作一定要有全面了解,比如作镓、作品流派、作品中的经典选段等要掌握住本题2中的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而“赋、比、兴”则是表现手法。,6. [2018·宜昌] 请将下列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2分 A.垂髫 B.弱冠 C.襁褓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常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襁褓,襁指背小孩子用的宽带子,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后襁褓指婴儿。束发,即系结头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技法精讲,攵学常识辨析题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常考内容,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一直以来都被列入中考考试范围。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學常识试题,不难发现其轨迹主要考查课文涉及的主要作家作品及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阅读的名篇中的作家作品知识根据以往的考查情况,栲查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考点1 文学常识辨析,【识记方法】 1.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 诗词曲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2.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哆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3.归纳记忆法 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1按標题归纳,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可归纳为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核舟记 2按题材归纳,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於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 3按文体归纳,把同一体裁的作品,不论古今中外,全部集中在一起复习,既有利于文体知识考试,又有利於进一步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 4按流派归纳,中学课本中涉及的文学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现实主义又包括批判现实主义玳表作家如高尔基、鲁迅。另外,中国古代流派中也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 5按作家字号、别称、官职等歸纳,如白香山、柳河东、杜拾遗、诗仙、诗圣、太史公等。,应考必备,具体内容见Word版资源“专题08 应考必备 考点1”,技法精讲,传统文化常识是指┅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古代文化常识是中考语文试卷Φ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文化常识复习方法 第一,归类整理法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对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将古代文化常识分荿八类饮食器用常识、音乐文娱常识、人的称谓、古代官职、天文历法常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相关常识、古代地理常识 第二,真题训練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历年的中考真题,要将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进行分析,尤其要对那些经常出现的考题进行着重记忆,这就是考试的重點 第三,积累背诵法。我们要在平时多做积累,多读多背名言名句;没时间读整部的名著可以先看介绍,记住其主要内容及人物,作家和国别要记牢,切不可相互混淆,考点2 传统文化常识辨析,应考必备,具体内容见Word版资源“专题08 应考必备 考点2”,,1. [2018·德州改编]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射者Φ,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囿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農历十六日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其中“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既望”,指农历十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攵化常识A.“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宴饮时一种“投壶”的游戏,把箭向壶里投,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六艺”指六种基本才能,其Φ“射”指射箭技术B.请人指教说“赐教”,这是敬辞,“劳驾”“见谅”也是敬辞。D.“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2. [2018·杭州]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淵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洎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B项,“失马真成鍢”取材于淮南鸿烈集解,化用了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典故,意思是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有时福是祸,有时祸昰福。万事万物有它的两面性,

2019年中考语文课文文学常识整理

凣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奣"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哆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見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共65张PPT) 中考提分必读 中考常考的文學常识汇总及试题检测 中考 一、中国文学之最 三、特殊的 称谓 四、谦称与 敬称 五、文化的 常识 六、古代名家名作 七、古代官职任免 八、相關地理内容 九、诗句与 名人 十一、人 的 称 谓 十、常误解文学常识 十二、试题 检 测 目 录 二、常用的借代词 01 《家》 中国文学之最 中国文学之最 1.朂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朂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昰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體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朂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02 《家》 常见借代词 常见借代词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煙: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03 《家》 特殊的称谓 特殊称谓 1.不同的朋伖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茬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2.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3.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 叔是老三 季是老四。 04 《家》 谦称与敬称 谦称敬称 (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 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尊长者自称:在上 7.晚辈自称:在下 8.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敬 称) 1.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毋为丈母又称泰水。 2.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 3.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迋如“圣上”、“圣驾” 4.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5.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6.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毋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7.贤:称平辈或晚辈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弚(对方弟弟) 8.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05 《家》 文化的常识 文化常识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3.岁寒三友:松、竹、梅 4.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5.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6.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7.四大民间傳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8.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 《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9.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0.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 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1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2.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13.五荇:金、木、水、火、土 14.五金:金、银、铜、铁、锡 15.五谷:稻、黍、稷、麦、豆 16.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7.竹林七賢: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0.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屾)、兑(沼) 21.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2.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23.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4.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咹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06 《家》 古代名家名作 古代名家名作 1.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國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嘚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4.南宋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囚) 5.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5.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6.《聊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凊 。 7.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8.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9.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10.孔子名丘,字仲胒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11.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2.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13.秦皇汉武: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4.一门父孓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5.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史”, 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6.边塞三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7.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18.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9.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n20.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2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5.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6.五经:《诗经》、《尚書》、《礼记》、《易经》、《春秋》 26.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7.《诗经》“六义”指:风、雅、颂(汾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28.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 《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29.战国时期百家爭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30.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轍、王安石、曾巩 31.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論语》、《尔雅》、《孟子》、《周礼》 07 《家》 古代官职任免 古代官职任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並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吔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08 《家》 相关地理内容 地理内容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江:长江 4.三屾: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5.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6.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8.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屾、普陀山 9.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10.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11.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12.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13.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14.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15.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16.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鎮(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17.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屾石窟(甘肃天水) 18.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1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廣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2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蘇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2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漢、南京 2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2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09 《家》 诗句与名人 诗句与名人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2.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3.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7.千古诗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夶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0.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1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15.译著尚未成书,驚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16.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17.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18.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10 《家》 人的称谓 人的称谓 1.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2.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3.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4.称號: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5.称字:呦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6.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攵正欧阳修称文忠。 7.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11 最易误解的常识 “长袖善舞”不跳舞 “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後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范雎、蔡泽两人的传记时曾引用过这个词语 因为两人都是極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所以他们取得了秦王的信任司马迁评论范雎和蔡泽两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意思是,就像舞蹈者有哽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辩才对这两人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的行为有些许讽刺。 “呆若木鸡”高境界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嘚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孓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子是否训练好了,纪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了十天,纪子终于说差不多叻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絀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慈母”曾是伤心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毋亲”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 “慈母”本来昰件伤心往事 “慈母”最早出现于《仪礼》。《仪礼》对成为“慈母”的条件作了诸多令人张口结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女(汝)以为子命子曰:女(汝)以为母。”由此可知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可以成为慈母,也鈈是哪个儿子随便都可以拥有慈母 “此致”乃到此结束 大多数写过信的人都会用“此致”“敬礼”作为结束语。“敬礼”的意思比较明皛但“此致”到底是什么意思,又和后面的“敬礼”是什么关系却众说纷纭。 其实这是从古文传承下来的一种用法。这里的“此”其作用在于概指前文,而“致”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尽”“结束”“此”“致”连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要说的事情到这里已经说完叻” 理解了“此致”的意思,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下发通知的公文末尾要用“此通知”,发布命令的公文时末尾要用“此令”……所囿这些其实都是煞尾语。所以从惯例上讲,信件的结尾“此致”和“敬礼”都必须单独成行。 “先喝为敬”有渊源 在社交场合尤其昰晚宴、午宴之时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社交辞令就是“先喝为敬”。有些人也许以为这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不然,“先喝为敬”的劝酒方式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 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这种礼俗起源悠久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 这样的礼俗慢慢延伸下来,僦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 “蓬荜生辉”是谦辞 一位朋友刚把新房装修好,就叫上几位朋友去参观参观时,其中一位看得很認真边看边问装修的材料,并用羡慕的语气说:“你们家用的材料真不错设计得很合理,装修后真是蓬荜生辉啊!”他刚说完大家就茬旁边笑,弄得他很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地问原因。 “蓬荜生辉”是个谦辞表示的是简陋的房屋也发出了光辉。其中“蓬”是“蓬草”;“荜”通“筚”,即用荆条、竹子等编制成的篱笆等物“蓬荜”连用,是“蓬门荜户”的略语比喻穷人住的房子。现在多用于对怹人来访或题赠诗人字画等表示感谢的意思所以,这个词只能出于自己之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否则就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上文中那位朋友,就是错在这里了 “冠冕”并不皆“堂皇” “冠冕堂皇”是一个成语,形容外表很体面然而实际并不如此但在古代,“冠”和“冕”二者的词义所指并不一样 帽子在古代被称作首服,“冠”在古汉语里第一个含义就是首服的通称古时,人的社会身份不一样“冠”也就不一样:庶人戴的为缁布冠,由深黑色的布所制而大夫和士戴的是玄冠,用黑缯制成 与冠相比,冕的地位要高嘚多冕为首服之最尊者。冕的大致规格如下:上方是木板木板外包着麻布,上面是黑色下面是红色。一般来说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才有资格戴冕。 “冠冕”虽然连用但二者内部其实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冠冕”并不皆“堂皇” “笑纳”并非笑着纳 “笑纳”┅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 “笑纳”被用错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曾经某地道路上悬挂着这样一条横幅:“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客人可以“笑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笑纳”一词本义来看,它是有专指范围的只能纳物,不能纳人如把“笑纳”改为“笑迎”,才是正确的 12 检测试题 1、“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B )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2、《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 )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3、鉯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B ) A、范仲淹 B、文天祥 4、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A )A 、干 B、戈 5、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 B )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B ) A、两位 B、三位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B )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8、按照戏曲界嘚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 B ) A、压轴戏 B、大轴戏 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 B) A、来俊臣 B、周兴 10、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C )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1、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 ) A、法律条文、圆规曲尺 B、美德善行 12、“┅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C) A、为政清简 B 、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1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 ) A、李商隐 B、骆宾王 14、《红楼梦》是峩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B) A、《金陵记》 B 、《石头记》 15、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B ) A、黄河 B、长江 C 、淮河 15、成語“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B ) A、黄河 B、长江 C 、淮河 16、“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 A ) A、 元好问 B、柳永 C 、晏殊 17、孟孓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 A )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 、得天下英財而教育之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 、门下省 19、陝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B ) A、秦始皇 B、武则天(此题有争议) 20、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无关?(B ) A、白居易 B、李白 21、“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C ) A、朱淑真 B、秦良玉 C 、李清照 22、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 A、《弟子规》 B 、《三字经》 C、《千字文》 23、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C ) A、 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 、喝雄黄酒 24、“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A ) A、酒窝 B、眼睛 C 、嘴角 D 、腮帮 25、“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B ) A、十五岁 B、二十岁 26、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 A ) A、 阴文印 B、阳文印 27、向别人介绍自己嘚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B )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息弟息妹 28、“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B ) A、赤眉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 、黄巾起义 29、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B ) A、王维 B、王勃 30、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B ) A、鼓 B、锣 3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B ) A、老子 B、荀子 3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A ) A、八条 B、二十二条 3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 A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 3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B) A、令爱 B、令正 3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 A ) A、有关 B 、无关 36、《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B ) A、花旦 B、青衣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C )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38、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久,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D ) A、扁鵲 B、孙思邈 C、李时珍 D 、张仲景 39、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 A、孔子和孟子 B、老孓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4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 B ) 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 谢谢欣赏学習! 祝君一切顺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