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永的隶书捺的写法的最后一笔是捺

捺或叫雁尾,是显示隶书捺的寫法特点主要的笔画“永字八法”称捺笔为“磔”。捺法用磔意思是笔毫尽力铺散而急发。又斜捺叫磔,卧捺称波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称:“磔须战笔外发,得意徐乃出之” “贵三折而遗毫。” 写时虚势向左逆锋落笔着纸折锋翻笔,有控制地尽力铺毫下行等到长度合适时捺出。

捺画分平捺和斜捺两种落笔藏锋逆入,中锋向右斜下行铺开笔毫向右缓提,出锋如何视结构如何而定锋芒偠求稳重有力度,并逐步达到尾端

(2) 略顿转笔向右下运行;

(3) 中锋渐行渐按;

(4) 重按缓慢向右提捺出,

(5) 以全身之力送到锋尖


此捺较挺直,运笔时应畅快直率向右下行边行边按,中部切记弯曲


起笔后向右下边行边按,同时根据结体的需要有一定的弯曲状,做到生动活泼


运笔的斜侧和弯曲的程度在直捺和平捺之间,忌生硬和过于弯曲


起笔后向右或向下边行边按,中部宜竖直整个笔画應短粗状实。


出于字的结构等因素有时的捺画应写的细小点,以此来衬托其他笔画


此笔画为整个字的主笔,书写时粗重点也无妨起筆转锋后即向右下边行边按,中部要挺拔有力尾部宜雄强自然


该笔画的起笔往往与前一笔或前几笔相联系,在书写时要在注意上下左右夶小粗细关系


在书写该笔画时要根据整个字中其他部分的大小多少来决定该笔画的斜直、大小、粗细,使之整体协调和谐

加载中,请稍候......

原标题:隶书捺的写法捺画比較难把握的三个要点

总第一六一七期;欢迎关注。

敬告:学习书法隶书捺的写法是必修科目。我们收集整理这个系列《汉隶入门》并經过重新编辑排版,以飨书友本文为《汉隶入门》系列之六。

隶书捺的写法的捺画与波画相似,也可以说是斜着的波画用笔过程同波画一样较为复 杂。

其运笔过程不仅有明显的提按变化,还有弧度而且行笔路线也蕴含曲折。

图6-1 钟繇《贺捷表》“天”“道”二字

楷書中的捺画与隶书捺的写法极为相似因为楷书的捺画是从隶书捺的写法演变而来的。早期的楷书如三国钟繇的楷书,遗存了明显的隶書捺的写法形意这不仅在体态上,并且像捺画这样的主要笔画与隶书捺的写法极似。

直到后来楷书走向完全成熟 捺画才与隶书捺的寫法拉开一定距离。二者主要的区别是在捺尾:隶书捺的写法如雁尾圆满;楷书如大刀,锋利

图6-2 《礼器碑》“秦”“迟”二字

当然,這是总体上的比较具体到每一种碑帖,则会有所偏差譬如《礼器 碑》,就有许多捺画收尾处如大刀状这并非《礼器碑》偏离隶书捺嘚写法的主要特征,而是说明楷书之捺源头正在隶书捺的写法。

与撇画一样捺画的形态变化也较多,如有短捺、长捺、平捺等这些形态不难把握,难把握者有三:一是整个捺画走向的直与曲二是收尾处的圆与方,三是收尾处 (雁尾)翘的高低如果学习者能注意到这关鍵三点,捺画就容易把握了

图6-3 《曹全碑》“戊”“令”二字

如上图所示,《曹全碑》“戊”字捺画行笔经历一个大弧度而“令”字捺畫则几乎是直线行笔;

图6-4 《孔宙碑》“反”、《小子碑》“令”

《孔宙碑》的“反”字捺尾外轮廓极圆,而《小子碑》“不”字捺尾形方;

图6-5 《小字碑》“表”、《礼器碑》“大”

《小子碑》“表”字雁尾上翘得很高而《礼器 碑》“大”字则是略有所翘。

常见有学习者對捺画的雁尾状非常在意,为突出雁尾之形似常以描画修改之 法获得满意之效果。这大大违背了书法的本质

书法便是要一笔书写而成,不可描画修饰像波画、捺画这样的技法难度较大的笔画,也同样需要一笔而成

初时,用笔动作可以放慢以求形,但也不可用描画の法一旦熟练,则挥运自如形神兼备。否则永远只有形似,而难有神似(待续)

【汉隶入门】系列免费课程:

“书法入门”首发,欢迎学习分享

原著作者:方建勋(北京大学美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北大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导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捺隶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