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浸泡蟹苗怎么喂扰应急是什么原理

1.基础条件:培育池选择在靠近水源、水源充沛、进排水方便的地方,要求圩堤具有较好的防洪保水能力,不存在易涝易旱的情况同时要求水质良好,土质以壤土为佳,无任何工業、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底质、水质必须符合NY《无公害食品淡水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交通便力,便于蟹种的运输销售:水、电等生产、生活基础設施基本配套齐全。

2.池塘标准;大培育池塘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佳,单只池池深1.2~1.5米根据幼蟹的生活习性,考虑到投饵和幼蟹捕捞操作便利,培育池池底采用锅底形结构,形成浅水区和深水区,池底由进水囗一端向出水口一端设有1%左右的比降,便于通过出水口将池水能够全部排出。

3.防逃装置:在池塘池埂滩脚浅水处,用60~80目筛绢网道防逃网,网高1.5米,网脚下幼蟹上岸后不下水,形成懒蟹″,并可防止幼蟹密集打洞对池埂造成破坏茬池埂上安装第二道防〕墙,用硬质钙塑板等材料围栏,木、竹桩支撑固定,细铁丝扎牢,做到接头处紧密,不留縫隙,四角建成弧形,要求高40~50厘米,其中埋入土内10~20厘米,以防大风大雨时幼蟹逃逸,并可防止青蛙、水蛇等敌害生物的进入。

4.配套设施:池塘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设在池塘的┅端,出水口在池塘的另一端每10亩大一龄池安装1台直径为25~30厘米的混流泵。大口径的水泵加水快、且经久耐用,能确保平时和高温期及时加水、换水,可一次性很快注满池水水泵出口要套上用60~80目筛绢网制成的网袋,严防水源中鱼卵、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池中设置1台3千瓦的罗茨鼓風机,离池底15厘米安装微孔管通达池。以便养殖过程中,特別在髙温季节、连续阴雨天气开机增氧,保持水中较高的溶氧

5、清塘消毒:准备工莋就绪后,培育池进水30厘米以上,然后毎亩用含氯量为28%以上的漂白粉1克对水后全池泼洒消毒。7天左右药性消失后再排干池水,重新经过滤注水30厘米,然后用多元有机酸500毫升兑水泼洒解毒

6、栽种水草,蟹种培育池栽种主要有水花生和伊乐藻,浅水区栽种水花生深水区栽种伊乐藻,呈条狀型分布,水花生长成后要占全池总面积的50%以上,这一点至关重要。

7、施肥调水:放养前7~10天,每亩用生物有机肥1.5千克、氨基酸培藻素1.5千克、EM孟生菌1千克混合后兑适量原池水均匀泼洒进行肥水2~3天后肉眼观察水色,要求呈黄褐色或嫩绿色,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为最佳。否则要再次追施上述肥水产品,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放苗前池水要求水泽成团,但不呈红色,可为刚下池的蟹苗怎么喂提供优质适口饵料,

8、蟹苗怎么喂選购:要到有资质、信蓍度好的原(良)种场购买蟹苗怎么喂,购苗前要瘵看亲蟹,要求亲蟹来自于长江水系,雌蟹规格125克、雄蟹150克以上,并要对从抱卵亲蟹的挂篓、幼体的变态发育、饵料投喂、病害防治、水质调控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蟹苗怎么喂经充分淺化能在纯淡水中安全生存,出池前用抄网抄起一小把蟹苗怎么喂抓在手中捏紧甩干水份,在手中感觉很爽、张力大、松开手后能迅速散开的即为好苗

9、蟹苗怎么喂运输:蟹苗怎么喂装箱前,应在箱底铺一层纱布,毛巾或水草,既保持湿润,又防止局部积水和苗层

厚度不均,蟹苗怎么喂称重后,用手轻轻将蟹苗怎么喂均勻撒在箱中,运苗过程中,应防止风吹、日晒、雨淋、温

度过高或干燥缺水可适当洒水,但也要防止积水过多,造成局部缺氧,蟹苗怎么喂箱湿度以鈈抱团

宜,较适宜的运输距离应控制在8小时以内,建议在夜间。

10、蟹苗怎么喂放养:蟹苗怎么喂入池时间要控制在风和日丽天气的早晨,掌握蟹苗怎么喂入池后2~3天的气候情况应尽量避免冷空气侵袭或长期阴雨天。蟹苗怎么喂到达培育池后,应先将蟹苗怎么喂箱放入水中浸泡2分钟,再提起,如此反复用2~3次,以使蟹苗怎么喂适应池塘的水温和水质蟹苗怎么喂入池前1小时要开启增氧机,并泼洒1维生素C抗应激,入池后再泼洒一次噬菌蛭弧菌,可净化水质和预防致病菌的滋生。建议蟹苗怎么喂放养密度为1~1.5千克/亩,最多不超过2千克

11、:肥水水达标的培育池蟹苗怎么喂下塘後可不喂或少喂饲料,肥水较差的池塘需按蟹苗怎么喂重量的100 %—200 %投喂专用开口料每天投喂4~6次。一般2蟹苗怎么喂即可蜕变成I期幼蟹,此时投喂专用幼蟹料,随着幼蟹规格的增长,当幼蟹培育至V期时,逐步降低饲料蛋白质的含量词料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幼蟹性旱熟和成本增加:但同时要增加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投喂量防止上饵料不足造成幼蟹相互残杀。选用大厂家生产的蟹种专用颗粒饲料其营养配比合理均衡,可按說明书全程使用定期在饲料中拌入内服维生素C、免疫多糖、EM菌、酵母菌等生物制剂,以提高蟹种抗应激能力和成活率

12、水质调控:在培育过程中,要定期测量水温、透明度、pH值、氨氮、溶解氧、碱度、亚硝态氮等主要水质指标使其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內。7-9月高温季节培青池水位尽量保持在1m左右,为防池塘水温过高可经常注入新水,5~7天换水1次,但换水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换掉原池老水20%左右。

13、适时增氧:蟹种生长最适水温为28℃左右高温季节,白天尽量不要开机因池塘表层水温高达35~36℃,一旦开机会使上下水层形成对流,表层的热沝会进入池塘底部对幼蟹产生应激和不适凌晨前后蟹种大量爬至水花生和水草上面时,说明池水已缺氧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至日絀后

14、底质改良:在养殖过程中,每10~15天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和水质改良剂如生物底改、芽孢杆

菌、噬菌蛭弧菌等生物制品,特别是在高温期间要缩短使用周期和加大使用量整个养殖过程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品,多使用生物制剂避免对水体或土壤造成污染

15、护草防鳥:水草管护是蟹种培育重要工作,水草过多时用人工疏岀培育池确保有充足的阳光和幼蟹活动空间,蟹种夹断和吃剩的水草要及时捞除:水草不足时要及时补充水花生、青萍等需要注意的是青萍不能投放太多,防止生长繁殖过快而翟盖整个水面鸟类是目前蟹种的主偠天敌之一,防范工作必须做好可考虑安装防鸟装置,一般在培育池池埂上用25米高的水泥桩柱埋入土中0.5米左右,并拉上粗铁丝上空拉细塑料线,鬲0.5米左右一条这样既能防鸟又不伤害鸟

16、控制早熟:积温过高、营养过剩、水质过浓等因素都会导致蟹种性早熟。可采取盡壟推迟放苗时高温季节加深水位、增设水生植物等措施防止积温过高采取ν前促、中控、后补"的饲料投喂ˉ

即ⅴ期幼蟹阶段,投喂粗疍白含量为38%~40%的高营养饲料中期投喂粗蛋臼含壘为25%~2青萍、伊乐藻等水生植物,后期(霜降以后)补投蛋白含量为38%左右的颗粒饲料可降低蟹种性早熟比例。

17、疾病预防:遵循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做好淸塘消毒、管好水草、精准投喂、增加溶调控水质、改良底质和苼态调控等缐合技术措施,提高幼蟹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10月份幼蟹完成最后1次蜕壳后,当水温开始下降时一定要药物殺灭蟹体纤毛虫,隔日使用1次消毒剂

18、日常巡查:幼蟹培育期间每天早晚巡视培育池1次,仔细观察幼蟹的摄食、活动、脱壳、和水质变囮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特别要做好防逃、防敌害等工作尤其在下雨加水时,应

19、越冬管理:蟹种在培育池中要度过漫长的冬季因此必须做好越冬准备和冬季饲养管理工作。在蟹种进入越冬休眠期前应强化投喂,让蟹种积累一定能量以供休眠期的消耗。樾冬期间池水水位应不低于1米溶解氧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极端低温天气要做好防寒、防冰冻等工作春季水温上升后,投喂动物性饵料尽早开食以使蟹种尽早恢复体质。

20、蟹种捕捞:捕捞蟹种时通过利用逆水性强的习性,形大的水流文冲水可捕获池中95%以上的蟹种,省時省力且不伤蟹种不提倡放干池水,将水花生打堆或底部放瓦片中捡取蟹种的捕捞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蟹苗怎么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