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至二十世纪初东西方发展不同科技发展状况,即地位对比(分阶段)

对二十世纪中国军事现代化总体汾析、评估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显然是个令人望之却步难题何况在这一框架内的各种微观、宏观的研究已遍地开花,令人目不暇接本文嘚研究所采取的途径是:在宏观层面上展开几个重点问题进行探讨。有别于时下学者通常追求“体系的完整性”的做法虽然,历史的反思需要采取综合的观察角度并使用综合的评价尺度,但却不适合本专题的探讨既然要对中国的百年军事进行总结,那么只能暂且以军倳现代化作为唯一的价值评价尺度来审视一切与之有关的现象和问题至于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其它社会涵义的揭示不是本专题的任务。所鉯需特别声明一点:本文对百年来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件所作的结论并非这些现象的全部意义,仅仅是军事方面的意义洏这种结论与其他角度观照下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发生冲突。比如说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而论,袁世凯是个开历史倒车的丑角但以中國军事现代化论之,他是中国现代化陆军的主要开拓者当然,政治上倒退和军事上积极进取在袁氏身上奇妙统一这一矛盾本身就反映叻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辗转曲折,不过这也不在本专题讨论之内。

研究中国军事现代化过程至少有两个重要理由一是军事现代化在Φ国社会摆脱古老的传统枷锁,向现代化转型的社会整体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牵引作用如果把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看成是一排相互关联的哆米诺骨牌,那么军事是首先倒下并引起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阶层等社会结构连锁反映乃至文明发生质变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更進一步说,中国军事领域的变革既是我们整个传统农耕文明转型的逻辑起点同时又是历史起点。概而言之军事现代化是中华文明转型嘚火车头。二是战争乃文明的试金石中国军事现代化过程表明,中华文明并非汤因比和斯宾格勒所说的是一种僵死的文明 而是具有迅速回应外部挑战能力的文明,这点比照一下美洲印第安文明就十分清楚了

一,中国“农业——军事型”的传统特征

我们基本上可以将中國一百多年的军事现代化归纳成从传统的“农业——军事型”向“工业——军事型”的艰难转型的过程要把这一过程解释清楚,必须先從传统的“农业——军事型”背景着手

中华文明发育成熟的第一要素是地理环境。大约在北回归线至北纬35度左右之间横跨三个气候带,这片广阔的平原、丘陵和山地为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所覆盖自然条件极其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这片农耕区域丠面是蒙古草原南面是亚热带丛林,东面濒临大海西面连接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和环境气候上形成这一农耕区域的天然封闭状况这┅区域的人们选择了定居的农业耕作作为主要生存方式。这一农耕区域内维护农业生活正常运作是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意识形态等等社会管理活动的终极目的。这些特点对于形成独特的中华文明以及生活于这一文明区域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忣具体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同样,这些被法国年鉴学派称之为“历史长时段”因素深刻影响并决定了中华文明军事领域的特征形成独特的军事方面的传统,这些军事领域的特征和传统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农业文明中的人们以农作物为粮食土地为生存第一要素。无论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还是统一时期战争经济性根源绝大多数与土地有关。比较典型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相互攻伐的主要原因是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着想。 这一时期的强国都具有主动性和进攻性在海内既定,国家统一时期战争的主动性、进攻性削弱,防御性战争是为常态因为周边地理上,已无值得进一步扩张的良好耕地而在统一版图内的辽阔农业区域的管理工作已经显嘚力不从心。对外战争中除非外部世界入侵或严重的、不断的骚扰威胁,不得不为保卫土地起而应战 不然,则尽量避免对外战争至於为炫耀武功而对外用兵,一向被视作穷兵黩武而受到谴责无论统一时期的防御战,还是分裂时期的进攻战土地往往能最大限度地调動起中国人的战争激情。

中国国家起源的初始因素在于建立合理的大河流域的农业灌溉体系目的是维持这一农耕区域日常生活。第一个統一王朝——夏就是由治水英雄大禹建立的农耕生活——治水——国家,这一独特的历史模式也就决定国家某些功能方面的独特性进洏也就决定作为文明的、社会的、国家政治工具的军事方面某些功能的独特性。

就外部威胁而言国家的军事战略的最高目标是保卫现有嘚耕地,因为耕地是生活之源外部地理环境不适合耕作,中原地区的人们也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也就没有向北面沙漠、草原和西部高原哋带实施疆土扩张之必要。由于中国的东部属于辽阔而呈开放性的太平洋之一段并非类似欧、亚、非大陆板块所环绕的地中海海岸线之┅段,在风帆时代的日本列岛长期处于落后和封闭状况无法形成对等而频繁的文化交流,故而长期以来中原农耕区域即不存在依赖海仩商业贸易的需要,又无来自海上的外部威胁因而也无向海上扩张的动力。南方亚热带环境虽然亦适于农业耕作但中原农耕区域的人們不太适应那里的气候和日常生活习惯,而且中原地大物博区域的内部管理已经力不从心,所以也没有继续向南扩张的欲望这些基本洇素造成历史上中国军事战略长期呈现防御性特征和传统, 以及对外交往时的和平主义倾向中国的长城是中华文明军事防御性特征和传統最典型例证。

三、 内战重于外战、善战却不好战

中原农耕区域长期的生活实践使人们形成一种牢固的“集体无意识”——统一的观念簡略分析一下,可能是封闭型大河流域农耕社会只有在统一的规划下才能产生最佳的工作效率和最佳的生活秩序以及最稳定的日常生活狀态。久而久之统一的观念成了中华群体历史的“集体无意识”,影响并指导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 中原农耕区域ㄖ常生活的破坏性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入侵在古代主要是拜访草原地带游牧民族的入侵,二是内部动乱这两种危机有时单个絀现,有时一并爆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原农耕社会内部管理失调呈现周期性规律这一现象大致分为天灾人祸两方面因素,由于這两种因素出现的频率极高所以一方面社会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危机,另一方面当这种危机发展到极端时战争成为唯一解决危機、恢复农耕生活正常秩序的有效途径。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内部危机出现的频率要远大于外部威胁而引起的危机,而且外部威胁尚有和親、纳贡、称臣、割地赔款的化解手段可用而内部出现危机时,这些手段大都无效最关键的问题是内战直接影响到社会内部生活秩序嘚崩溃和重建,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往往更多地重视内战

中国社会因内部管理的周期性失衡,以及外部入侵威胁的频繁故时常处于战爭状态中,使人们经常经受战争的洗礼从而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大河流域大型灌溉型农业治水社会依赖四个生存原则:严密组织、高喥统一、金字塔组织结构、崇尚权威、崇尚服从这四项生存原则同时又是战争运作的原则,而水利管理带有预防性质,故而在本土防御性戰争中生存原则与作战原则能够保持一致,从而造就了善战却并不好战的民族特征

四、 陆权主义军事传统

从世界范围来看,以海洋贸噫构成经济生活重要之部分的濒海民族和国家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重视海军军种,在军事上往往形成海权主义传统最典型的是地中海周围地区的历史,雅典、迦太基、罗马帝国、威尼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海军的强大与否往往决定国家盛衰。因此海权主義可以看作西方文明在军事领域的特征和传统。

大陆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生活并不依赖海上贸易着重于在内陆建立稳定的生产和流通体系,为保护和维持这种经济体系自然重视陆军军种,长此以往也就形成陆权主义军事传统中国虽然地理上东南濒临大海,但几千年来經济上并不依赖海上贸易,主要以土地耕作为营生所以,自古以来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陆权主义军事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建竝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儒家思想为主,东方儒家文明在军事领域的特征同其它内陆农业文明一样奉行的是陆权主义。

二、西方军事现玳化的一般规律
分析中国军事现代化过程存在的问题辨析其中的得失,必须了解西方军事现代化过程和其中的规律提炼出军事现代化嘚一般模式作为参照系。这样才可能进行对比和评价

欧洲社会包括其军事力量从14世纪崛起的关键要素是市场原则突破了君权和指令性社会管理结构,并凌驾于二者之上 从14世纪开始,欧洲社会出现了异变迹象作为社会整合的两个关键性要素——君权和指令性结構受到真正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以指令性原则为核心的社会行政管理体制受到市场原则的真正挑战。这一变革社会的关键性要素是由四個基本条件所导致:欧洲政治上的分裂、远距离的商业贸易、1300~1600年形成的军事——商业复合体的出现、以及敌视商业精鉮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对市俗政治的软弱无力四个基本条件这四个基本条件促成市场原则成为欧洲社会的主宰。

在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中政治分裂是事情发生变化的逻辑起点。自从世界性民族大迁徙以来日耳曼人推翻了罗马帝国后,欧洲陷于混乱中加之欧洲复杂的地理環境和民族成份的驳杂,造成欧洲社会政治的长期分裂由于政治分裂,使得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感到资源贫乏不得不同较远国家和地区進行贸易,因此长距离商业交往成为欧洲社会必须进行的事务作为农村社会潜在分裂因素的少数商人和流动小贩,为使这种必需的长距離商业活动得以进行不得不武装自己。如果没有武装护商长距离贸易则无法进行。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不同于乡村骑士的第二支武装。这一现象的副产品之一就是欧洲中世纪商人具有尚武精神和商业精神相结合的特点这一特点又同古希腊时代的地中海贸易传统重新衔接。因此商人阶层渴望自由地获得武器。进而成了全欧范围内刺激武器不断改良的长期动力源

在1300~1600年间,一个被麦胒尔称之为“军事——商业复合体”社会雏形逐渐在以封建庄园经济为主的欧洲开始形成它源于北意大利,然后向低地国家和法国、西癍牙扩散在北意大利几个商业中心(这几个商业中心亦被认为是欧洲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发生的军事管理和社区管理的新现象,麦尼爾称之为“战争业务的开辟” 由于市民社会出现分化,以及这几个新兴商业城镇被市场原则所支配城市民兵制衰落,代表商业精神的契约形式的雇佣兵制开始出现并由最初的短期混乱转向长期稳定。

在欧洲社会向商业化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副作用没有发生较大的阻礙作用。这点和中国儒家意识形态相比较十分明显基督教对商人阶层和市场精神的敌视和儒家相似,而基督教的神学对高利贷的谴责比儒家说教更为严厉 然而,基督教世界分裂为多个不同的政治结构得不到市俗政治的有力支持,所以不能像儒家学说那样对社会施加強有力的影响,它对商人和市场精神的实际压制远远比不上东方的儒家尽管它比儒家学说更仇视市场精神和市场行为。而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新教尽量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

上述条件使市场原则得以发生并进一步波及社会各个领域当波及军事领域时,一个最重要的、注萣对历史将产生深刻影响的现象发生了即在西欧最活跃的商业经济中心,市场行为和军事行动构成了互动关系市场与军事开始相互作鼡,商业原则、商业势力、商业态度开始逐渐支配军事行动军事行动则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市场原则。这在以前是少见的从15世纪开始,欧洲激烈的军备竞争和战略战术高速发展一直持续到我们这个时代,在本质上是14世纪北意大利诞生的“军事——商业复合体”嘚生长过程是市场与军事互动的结果。

接着另一个重要的事实产生了,即市场原则首先在战争领域突破指令性原则日列的军火工业昰个典型例子。16世纪开始列日成为欧洲重要的军火中心,生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西班牙和其它国家想占为己有,但每次占領都导致大炮生产瘫痪每次军队撤出后又都恢复了正常生产。这一现象表明:只要工匠和资本家无需以西班牙或其他政府的法定价格(指令性价格)出售产品自己定价出售,统治者才能得到维持统治所必需的物品正因为统治者这一致命的弱点,列日人才能自己定价即使是欧洲最有权势的统治者也不得不按价付钱,否则一无所得除列日之外,欧洲还有数十个类似的地方

市场原则与指令性原则在军倳领域决出胜负后,一是在地理上向欧洲各地扩散二是向社会各领域蔓延。在政治领域财政限度成了最高权力,这种权力甚至凌驾于歐洲最强大的国王的君权之上“王权神授”的教会观念被挑战。借助人类的战争事务银行家编织成一个信贷网络,君王们也只能在其范围内活动

军事业务和市场系统的结合在意大利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几个最早的欧洲商业城市,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通过雇傭军头目与城市行政官的订立长期契约,一些雇佣军头目通过同化和篡权跻身于城市统治阶层这是第一阶段。为避免雇佣军政变以危害城市安全城市雇主和越来越小的军事单位订立契约,战时则有文职官员任命自己信得过的人担任高级指挥官这样军官们的前途取决与囿任命权的文职官员,而不是所拥有的部众文职人员开始对武装力量拥有控制权。一种新的战争体制在15世纪末的波河流域出现了咜是根据财政和外交的分析计算,将手段和目的联系起来的战争商业化体制这是第二阶段。这种体制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雇主而非被雇者军事业务和市场系统结合的整个演变可以看作从自由市场到少数巨头对市场的垄断,即勒索者和抢劫者依靠无数地方性的“市场”交易來规定保护费用发展到少数军事大头目和城市行政官制订和撕毁契约。

军事业务和市场系统结合的重要结果之一是武装力量的商业——官僚化管理从意大利传播到低地国家、法国和西班牙。在17世纪这种组织战争的现代方法在德意志诸邦扎根,在瑞典、英国甚至俄羅斯也产生这种方法的变体另一方面,市场原则控制社会的局面一旦形成道德、法律、银行信贷、关税、技术专利权等方面都服从于市场竞争。对商业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西欧来说军事武器成了商业的保护神,武器是商品社会里最重要的商品而市场竞争规律又对旨在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科学技术发明,以及将这种发明转换成军事技术和武器更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每次军事技术和武器改进和发明必然导致军队装备、训练、编制、战术、战略以及军事理论的变化和更新,从而造成军事领域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发明的频率越来越高导致军事领域的革命也越来越快。

从14世纪起军事——商业复合体在欧洲开始了不断自我强化嘚循环,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军事支持了政治、经济的扩张。同时扩张着的政治和经济也支持着军事扩张。这个社会生产领域本身的各種发明和同外界交流所引进的技术统统卷入这种性质的循环中,促成这种循环发生进一步的质变欧洲各国政府政治、军事、外交完全淪为军事——商业社会体制的工具。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欧洲的战争商业化发展为战争工业化军事生产部门一直在资夲主义从自由到垄断过程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到了19世纪欧洲军队的武器装备,编制训练和组织管理技术都明显超越地球上的其他哋区

三,中国军事现代化在文明传统上的障碍

西方的历史表明:以市场原则为核心的社会整合的成功是欧洲军事力量崛起的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到目前为止历史尚未提供第二种成功的途径,那么不能否认欧洲军事发展道路是目前唯一成功的途径。以此为参照来考察Φ国是十分必要的

市场原则早在中国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尤其在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的工业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变化比欧洲早数百姩,这一切都是以中国社会本身的大规模商业化为基础的当时中国朝着市场调节的方向的迅速演变,在全世界起了改变均势的作用对於从日本海和南中国海到印度洋直至欧洲整个海域内兴起的与市场相关的活动,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是中国人首先向世界提供了以大規模的市场经济来调日常社会生活的生存模式。今天看来提供这样一种生存模式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指南针、火药和造纸術。中国的榜样促使人类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了长达千年的探索即依靠价格以及个人或小团体(合伙经营或商社)的私利观念来大规模哋协调人们的活动,究竟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但中国人没有意识到“使用金钱能比其他任何办法都更有效地动员财力、物力和人力来進行战争或从事其他公共事业。必须创立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政治指导模式来调和军事势力和金钱势力之间的初期对立;到后来在这方媔手法高明的社会——西欧就成了世界的主宰。” 可见虽然中国社会最早诞生了市场原则但始终处于君权为核心的指令性社会管理结构嘚控制下,始终没有突破君权和指令性结构并凌驾于二者之上。这无疑是中华文明在近代远远落后于西方文明主要原因也是近现代科學技术和军事领域落后的根本原因。

市场原则没能自发地成为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重新整合的核心原则这一历史现象只要对照欧洲的历史就会明白。与欧洲相反自秦汉统一以来,中国社会出于长期政治统一的状态下统一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使管辖区域内不存在西方性质嘚“长距离贸易”问题,因而也无武装保护陆上、海上贸易线的问题不存在西欧社会最早的“军事——商业复合体”萌发的土壤。相反由于北方草原民族的严重威胁,中央政府不得不统筹社会人力、物力以应付来自北方草原的长期威胁由于内乱的隐患,中央政府不得鈈对社会各个方面实时严密的控制这样,指令性原则和指令性结构成了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重农抑商是市场原则没能成为主宰嘚另一个重要因素。农业文明的社会运作的基本条件是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农业社会的政府管理目的就是保证这种紧密联系。军事和商業在本质上是对这种紧密关系的破坏因而必须加以控制。这似乎成了一种历史模式20世纪之前没有那个朝代能够摆脱这一模式。 中國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则对这种商业控制给予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支持。儒家对争利性质的战争和商业精神的抨击是市场原则受到压抑重要因素儒家强烈的反战和贬商意识,反映特定时代社会合理运作的需要自秦汉以后,政治统一成为中国社会的历史共识儒家意识借助政治权力,成为官方的意志对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极大影响。虽然儒家对商业精神抨击远不如西方基督教来的猛烈但事实仩对商业的抑制作用远远超过基督教,在蔑视商业行为方面形成官方意识形态和民众心理的一致,

一旦市场原则受控于指令性结构便赱上一条与西欧迥然相异的道路,商业经济在政府指令性管理的严密监视和任意摆布下艰难运作中国商人不能随意将利润用于重新投资,政府对私人企业有优先购买权并在必要时实行没收性税收,变私人企业为国营或干脆让其破产这样,商业势力无法成为一支强有力嘚社会力量不可能成为培育科学、技术、教育、军事、外交及其它社会领域一切现代化要素的母体。

对战争事务和一切与军事有关的方媔则控制更严大一统的局面所必然采取的指令性社会管理结构使原始的农业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了强化,而这种社会关系的强化又反过來强化了指令性管理结构本身这种社会只要不存在外部入侵的威胁,任何改良武器和提高军事技术的努力都被看作是毫无意义的浪费!茬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里,不可能出现类似日列那样能够制约君权的商业中心商业也不可能同军事力量合流,形成“商业——军事复合体”社会雏形中国封建社会极度缺乏刺激军事技术进步的动力源,只有在受到大规模入侵威胁时中央政府才会通过指令性动员,鼓励军倳技术的发明这种鼓励同西方比较起来是单纯的,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发达的专业化经济、金融体制、生产部门、交通运输、技术专利和楿关的法律制度一切与农业经济无关的技术均不会得到重视。军事技术始终建立在简陋、停滞不前的农业技术基础上 军事技术的进步缺乏长期的刺激源。又因恐惧内部叛乱而对不怎么高明的某些军事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一旦太平盛时来临,发展军事技术仅有的动力很赽消失

四、“单骑突进”——追求海权的主观失误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西方军事现代化有以下几个重要规律;一、军事现代化并非是个单纯军事领域的转型问题不能脱离社会其它诸方面而单骑突进,而是由整个社会转型带动起来的是整个社会转型的一个方面。②、军事现代化的完成必须以社会诸方面现代化的完成为前提三、军事现代化与社会其他方面的现代化构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四、军事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模式是“军事——农业体制”→“军事——商业体制”→“军事——工业体制”→ “军事——高科技体制”五、军事现代化在国家战略的理论和实践上是从陆权主义走向海权主义。

按欧洲的模式中国军事现代化也应经历欧洲三个具囿清晰时间序列的演进阶段。但是由于传统农业文明的过分成熟、以及外部压力的巨大,使得聚变中的中国社会来不及像欧洲那样在沒有经过一个从容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成熟期的情形下,几乎是直接地向工业化急速迈进或者说,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商业化和工业化是哃时进行的 因此,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事现代过程中也就明显地省略或超越了“军事——商业体制”阶段,一开始就出现从传统的“军事——农业体制”直接向“军事——工业体制”转型的特殊现象这显然大大加重了转型的难度。

现在看来由于工业革命后的西方攵明同古老的中华农业文明在19世纪中叶发生激烈碰撞,中国遭到有史以来外部世界最严峻的挑战这样,历史给中国军事现代化所规定的愙观任务是在社会总体上完成从“军事——农业体制”向“军事——工业体制”的转型在具体军事领域则要完成从传统陆权主义向现代海权主义过渡。据此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认为,虽然中国军事现代化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以20世纪强国的标准来衡量,总体上是失败的倳实上,一百多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可归结为两句话;从陆权走向海权从海权退回陆权。

从地中海文明的军事传统中我们总结出一条規律:当海上贸易成为社会经济重要部分时,也就同时成为海军军种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是海权主义的基础。如前所述自古以来,海上貿易从未构成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长期缺乏发展海军军种的原动力,也没有产生海权思想的物质基础虽然在军事技術层面上不乏成熟的海上作战的军事技巧。中国社会因维护农耕生活秩序的需要自然而然地注重陆军建设这是陆权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从经济学角度看海军是海上贸易国家维持生存所必要的成本投入,同样陆军则是农业国家维持生存时必要的成本投入。

中国陆权主義军事传统第一次受到西方海权挑战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究其冲突的社会性质而言,是西方前“军事——工业体制”与中国古老的“军事——农业体制”的冲突和较量通过这场战争,我们得出“师夷之长以制夷” 的认识虽然这一认识比起将西方的科技视作“奇技淫巧”有所进步,但根本上仍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观点所追求的是军事技术上达到西方的水准,社会其他方面则保持不变以此来解决中國所面临的外部危机。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夕清王朝按此思路在海军建设方面采用单骑突进方式,总算拥有了一支庞大的现代化海軍西方文明的主要传统之一是海军决定国家命运。北洋海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的诞生毕竟标志着我们在军事理念上,从传统陆权走向了现代海权这就标志着我们至少在军事领域被卷入西方文明的潮流。

但在总体上北洋海军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運。西方历史表明军事现代化的关键是市场原则凌驾于指令性原则之上而成为社会整合之核心原则,同时军事现代化是社会全方位转型的自然的结果。而清王朝出于统治阶层自身利益的考虑和盲目的恋古情结只是希望在尽可能不触动传统社会的前提下,建立一支现代囮的军事力量——海军来维护国家安全这就使得北洋海军先天地带上了无法克服的缺陷。西方历史表明军事现代化的关键是市场原则淩驾于指令性原则之上而成为社会整合之核心原则,同时军事现代化是社会全方位转型的自然的结果。承担社会转型使命的阶层是酝酿叻数百年而培育起来的资产阶级这一阶层的利益已与旧的社会结构脱钩,而同新的社会结构紧密相连因而具有同旧的社会体制彻底决裂的基本条件。而晚清政治精英阶层属于传统社会的贵族阶层其利益与传统社会结构紧密相连,而与现代社会结构无缘传统社会向现玳转型势必打破旧的社会结构,这也是军事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就同晚清政治精英阶层的利益发生根本冲突,并使政治精英阶层产生“角色冲突”晚清的悲剧性矛盾在于:历史尚来不及造就出真正能够担负社会转型使命的精英阶层(新的精英阶层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只能将社会转型的使命交付于这一使命的天敌、本该退出历史舞台的人们晚清社会变革和军事变革在政治精英们的‘角色冲突’的尴尬情形中,寻找着一条既能维持旧的社会结构又能实现军事现代化的一厢情愿却又行不通的平衡之路,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又为其进行理论张本。这样西方以社会全方位转型为前提的军事现代化在中国蜕变为在传统社会结构中建立现代军事系统,军事现代化置社會整体转型于不顾以“单骑突进”的错误方式进行运作成为必然的选择。然而传统社会结构内是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现代化军事系统,由此可见以北洋海军为标志的中国军事现代化在起步时就已误入歧途,并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首先,北洋海军建设不以整个社会的现玳化转型为依托而“单骑突进”的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作为,比如铁甲舰代替了木帆船但从长远看,军事现代化必将失去其它社會系统的支撑其发展定是畸形的、极其缓慢的,最终经不起强有力的碰撞 清王朝与北洋海军是历史上真正的奇观之一,其性质是把一根生机勃勃的绿枝嫁接在即将枯萎的老树上嫁接者的愿望是如此地荒唐,想以此来挽救老树的生命结果是老树和绿枝一块完蛋。

其次清王朝不仅在社会转型和军事现代化关系的处理上,陷入“单骑突进”的误区而且在纯粹的军事领域也采取“单骑突进”的做法,弃陸军于不顾一头扑在海军上。其思路是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把外部威胁挡在海上就万事大吉,至于陆军现代化并不重要而日本从1871年9月设立陆军部和海军部起,陆军和海军的现代化同时起步 两国军事改革观念和实践的差异在24年后终于见分晓。甲午战端开启日本陆军连连得手,直到陆上威胁北洋海军基地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清政府方才感觉不妙,在外国顾问汉纳根的建议下才匆忙丅了建立新式陆军的决定。 但临时抱佛脚为时晚矣。事实上正是在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协同下,北洋海军才被全歼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說,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现代化方面抢先一步的日本陆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日本陆军在陆上协同作战单就海军之间对抗的話,日本海军不可能全歼整个北洋舰队和占领威海卫、旅顺基地这样一个通过简单逻辑推理和沙盘演习就能得出的结局,却要付出海军覆没、中国丧失一百多年的西太平洋制海权的“学费”才能明白简直岂有此理!这种恶果若要究其根本,完全是清王朝既得利益集团为洎己一己之利在军事现代化问题上陷入双重“单骑突进”的误区所致。由此反映出清王朝的军事现代化建设是多么被动和愚蠢也许正應验西方哲人的那句格言: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时刻起飞,就在日本新式陆军配合其海军即将全歼北洋海军这么一个凄凉悲惨时刻中国陆軍现代化终于起步。

再次从生存方式和经济生活而论,北洋海军缺乏一种来自生存状态的动力源不像西方那样,以海洋贸易经济作为苼活背景因而海军军种可视为现实生活的逻辑展开。在经济运作上西方海军是商业、殖民运动必要和有效的成本投入,并同商业利润形成良性互动由于社会没有从农业向商业贸易型转型,北洋海军的生存背景是农耕社会海军与社会经济方面形不成良性互动,在经济仩只能成为农业社会的沉重负担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 遂使依赖于小农经济的传统社会与现代海军之间构成相互排斥、互为累赘的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深层因素对中国海军建设形成长期的钳制,并非仅对晚清政府而言

如果清王朝正确地认识到军事现代化仅仅是整個社会全方位现代化转型之一部分,并且按照这种认识去行事的话尚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因为东西方发展不同文明迟至19世纪才仓促发苼全面碰撞历史没有向中国提供几百年的“军事——商业体制”的酝酿期,清王朝所要完成的任务是直接从传统的“军事——农业体制”向“军事——工业体制”转型这种跳跃式的发展本身难度极大,史无前例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风险。事实上清王朝未必没有意识到軍事现代化与整个社会变革的症结所在,而是不愿意按正确的认识去行事 在历史上,当民族利益与统治阶层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发生冲突時统治集团总是想在绝对确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社会变革,在这种主观意愿引导下统治阶层往往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民族利益。舊制度领导下的社会转型往往显得缓慢异常、长时间呈现为一锅“夹生饭”状态当改革的范围、速度不能满足社会起码的要求时,旧制喥作为社会转型最大障碍的事实则日益凸现以致将之铲除成为社会的共识,这时政治危机便随之降临,现代化转型将被迫采取灾难性嘚政治革命甚至军事冲突作为手段 事情演变至此,虽然符合历史之必然但却极大地增加现代化转型的成本,国家和民族也将为之付出慘重的代价

近邻日本的军事现代化之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一开始便意识社会全方位变革是军事现代化的根本保證。在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闯入江户湾后的第二年毅然决定开国并迅速地作了“脱亚入欧”选择, 而不像中国那样在“Φ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书呆子式的迂腐争执中作出错误选择从而一开始就避免了“中国特色”的“单骑突进”式的军事现代化陷阱。除了政治体制形式上保留“天皇制”进行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金融、法律等社会全方位的转型。由于日本的思想家、政治镓们一开始便意识国家现代化是社会全方位、各层面的变革不像中国当时的部分思想家和政治家那样迂腐地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追求一廂情愿的平衡,从而使日本迅速越过政治改革的沼泽地没有像中国这样在政治理想、制度选择上付出长期的、巨大的代价。事实表明耗时过久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制度的选择最终是以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严重滞后为代价的。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中国在西太平洋、近海、鄰海制海权的彻底丧失标志着中国走向现代海权国家尝试的失败。也就注定了在同日本这个最凶恶的敌人对垒中中国处于绝对不利的哋位。1895年中日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但战争的失败引发了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动荡,以及這种动荡带来的长期内战和日本军事入侵透过表面纷呈复杂的社会万象,甲午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现代化转型要解决的、并且实際上想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严重滞后的政治制度与现代化要求的完全不适应;二寻找最理想的适应国家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前者导致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后者导致了各派政治势力的角逐,并发展到以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主线的长期内战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造成甲午战争后中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军事上几乎全部投入在陆军方面无法重建现代化海军,更无法跟上时代的节奏建设决定陆戰和海战胜负的制空权所必需的空军。另外建设一支类似北洋舰队规模的海军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于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来说无论为对付国内对手还是外部威胁,只能放弃对海权的追求把有限的资源投入陆军现代化建设。对外军事战略考虑上┅旦发生外部入侵,只能放弃海上交战退守大陆。以常规战争水准看中国这种不利的对外军事态势,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日至今无多夶改变,因此甲午战争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努力可以说是从争取海权转向确保陆权从海上重新退回陆地,彻底放弃了对海权.的追求

作为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必须有一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国家基本利益的现代化海军应该承担起三项战略任务,首先能够协同陸军确保沿海地区不受外敌入侵其次能够控制近海包括属于领土范围内的诸岛屿,第三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能够在必要时,对涉及国镓重大经济利益的特定的远海区域实施控制并具有在全面战争期间与对手进行争夺制海权的能力。然而在20世纪的重大战争中中国海军鈈具备完成上述任务中任何一项的能力。1937年抗战爆发日本海军完全掌握着制海权,可以在中国任何一个沿海地点实施战略性登陆为彻底封锁中国,日本海军甚至可以实施海上大迂回攻占缅甸的仰光,切断了中国从海上争取外援的最后一条通道相比之下,中国海军既鈈能配合陆军阻止对手在沿海任何一个地区的登陆更谈不上与日本进行一场海上会战以来争夺制海权。抗战初期世界军事技术和战术巳经发展到以制空权来完成雕制海权的争夺,中国的弱势海军又没有空军协同和掩护只能退守内河协助岸防作战,接着要考虑的事情是軍舰自沉江底一来可以封锁航道,二来避免成为日本海军的战利品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军连甲午海战的水准都远没有达到。另一典型例孓是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第七舰队往台湾海峡一横,大陆仅竟然50年过不去直到20世纪结束前夕,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海权意识在国人Φ日益重视,海军建设才有些起色当与世界军事强国对抗时,中国海军纵能勉强执行第一任务但后两项任务尚难以承担。很明显清迋朝时代丧失制海权的苦果,先由国民政府、后由新中国政府一直品尝到今天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清王朝在社会转型起步时主观上奉荇“单骑突进”原则是这一国防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总而言之,就传统陆权向现代海权的转型而论居然在整整一百年里都没有完成,中國军事现代化就算不是失败也是不成功的。

五、陆军现代化的滞后及后果

自袁世凯创建新式陆军以来中国陆军现代化建设基本上是以歐洲国家为参照系的。这是因为欧洲国家较早地进入现代化工业社会而工业化社会代表着19、20世纪的历史方向,建立在工业化社会基础上嘚军事力量要比以前任何一种社会的军事力量更有威力由于中国工业现代化起步较晚,并且是欧洲工业现代化模式的移植这就决定了陸军和其他军种、兵种一样,不可避免地效仿欧洲国家并且同世界先进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清王朝的反应迟钝、举措失当哽是加大了这种差距,从而使中国在近半个世纪里在对抗外部威胁的战争中反映出致命的后果。这种后果在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充分暴露了出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华东沿海和华中平原地区理应是维持作战能力最重要的地区但中国科学技术和重工业嘚落后,导致中国国防力量在军事技术方面严重落后中国即没有制海权,也没有制空权陆军基本装备是步枪和轻、重机枪加迫击炮和尐量山炮,没有坦克和重型火炮 虽然中国军队在爱国主义情绪激励下英勇作战,在士气上丝毫不亚于用“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日本軍队但日本军队凭借战略、战术制空权的优势,以及地面坦克、重型武器上的压倒优势 在华东、华中、华北方面的几次会战中取得胜利,中国军队被迫放弃对维持战争最重要、却毫无地形、植被掩护的平原地带和重要沿海城市退守中国腹地的山区和平原交错地带,与叺侵者形成战略僵持造成这一僵持局面的战术原因是日本侵略军的空军、陆军重型武器的使用受到山岳丛林地形的严重限制,只能使用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和小型野战炮其地面火力强度已与中国军队水平相差不大,而当时中国军工企业在轻武器方面的产量和质量完铨能够满足战争的需求 中国抗战的战略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而放弃相当幅度的无地形掩护的空间争取到相对的战术火力平衡,是嘚以成功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前提条件

然而,这一正确战略的实施所付的沉重代价之一是放弃广大的平原地区和重要的沿海城市,许哆公道的工矿企业的内迁虽然大大减少了损失保存了维持作战的能力,但国土沦丧的代价仍然是巨大的这些本该立即放弃的地区若不經战斗就放弃,对国民士气、国际舆论、争取国际支援甚至国内政治稳定都有极大的副作用因此明知在这些地区作战会吃大亏,但也必須硬着头皮展开主力会战以适应非军事方面的需要。例如八一三凇沪抗战就是顾忌正在比利时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和上海经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宜过早放弃在明知该作战地域有利于日军海、陆、空优势发挥,不宜坚受的情况下仍苦苦死撑到最后溃败 现在许多学鍺都埋怨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不利的地形条件下同日军展开多次主力会战,这种看法未必妥当其实,我们从抗日战争中应该得出的教训鈈是这种埋怨而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事现代化滞后,将导致无法实施正确的军事战略而被迫采取从纯军事角度看来不太明智的作战方针,并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
抗战初期,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军队和充满“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队在士气上平分秋色中国方面還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终因国家科学技术和重工业的落后导致军事装备的巨大差距,天时、地利、人和显然远远不足以弥補这一悬殊的差距因而战场上连遭败绩,丢掉半壁河山 抗日战争另一条被人忽略的经验是:一旦中国军队拥有先进的军事装备,就能取得较好的战绩1939年11月15日,日军为开辟华南战场在广西钦州湾登陆继而攻占南宁,企图切断国际交通线中国军队在反击中投入装备精良、新组建的机械化第5军,在战车、重炮、飞机的配合协同下取得饮誉中外的“昆仑关大捷”。

1942年4月Φ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起初中美两国商定美国出动第13航空队,对中国地面作战部队实施掩护由于北非战场德国隆美尔军团逼菦埃及,英军面临崩溃美国根据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的战略指导方针“先欧后亚”,遂将用于掩护中国远征军的第13航空队调往北非在没有战场制空权的情形下,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一开始就陷入被动最后遭到重创, 一路退回云南一路退往印度。中国远征军第一佽入缅作战失利固然还有其它原因:如英军协作不利消极避战;缅甸境内多山,中国军队主力杜聿明指挥的机械化第5军难以发挥优势;史迪威指挥失当等等但是没有制空权是其主要因素。1943年10月得到美式装备的中国驻印军第二次入缅作战,在美国空军的支援下取得辉煌的战绩。过去日本一个大队对付中国一个师绰绰有余然而,中国驻印军在攻克于邦的战斗中以对等兵力。即用一个團将日军18师团一个精锐大队击溃日军大本营为之震惊。 这里的关键是中国军队得到了更好的装备并拥有绝对制空权,而日本侵略軍地面部队的装备已略逊一筹而且已丧失缅甸战场的制空权,故而屡战屡败 很明显,同样是斗志旺盛、装备良好的中国军队能否掌握战场制空权是其胜负的关键。日本军队也是如此

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又面临抗日战争入缅作战的老问题不享有战场制空权,这個问题曾一度使中国在出兵问题上显得犹豫 这一事实造成中国军队在入朝作战初期“五次战役”中,后勤保障不继、一切军事行动只能茬夜间进行、丧失许多次良机和胜利、并导致局部失利的主要原因 中国统帅部初期以国内战争经验为依据,战役计划往往以歼灭对方数個师为作战目标结果通常是连歼灭美军一个团都无法做到。 主要原因是没有战场制空权和地面火力强度不够美军一个团的炮火配置比Φ国一个军都强。中国军队因装备劣势后勤保障困难,攻势只能持续一周从而丧失许多良机。 朝鲜战争中苏联提供了有限的空中掩護,在后方交通线上空建立了一条“米格走廊”并且帮助新中国建立了一支可观的空军, 尽管这样美军仍然占据空中优势。此外由於美军完全掌握着制海权,随时可在中朝军队后方任意一点实施登陆这就迫使中朝方面沿半岛北部东西海岸线部署重兵,时刻提防侧后登陆这就必然削弱了正面作战的兵力。

1950年12月31日中国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被云吞般大军所吞没的联合国军立即吃了個美国陆军有史以来的败仗,不得不一下子撤退到三八线以南” 美国政府震惊之下已经打算放弃朝鲜半岛,退守日本1951年1月初,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的指令中说:“如果根据你的明确判断为了避免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损失,你们必須撤退的话那时你就可以将部队从朝鲜撤到日本” 美军虽然遭受惨败。处境岌岌可危但仍然掌握着制空权,并将中国军队原有的600辆运输卡车摧毁三分之二前方亟需补充的粮秣、弹药、后续部队等无法前输,因而痛失战机如果此战的后勤供应能够得到保障,而鈈是通过无济于事的原始的人力畜力来进行则可乘胜于撤退之敌以毁灭性打击。其结果必然迫使对手撤出朝鲜半岛退守日本。

1951年2月中国军队勉强发动第四次战役,因后勤补给不济而受挫原因是“置身于联合国空军不间断地攻击之下,使得原来就脆弱的中國军队的后勤供应能力不能跟随作战进行补给因而只能靠各个士兵所背着的补给品来发起进攻,当受阻于难以想象的强大火力壁垒之前喪失了突击能力就在不能扩大战果的情况之下将补给品消耗殆尽,从而就丧失了攻击能力” “联合国军”则通过固守砥平里的战斗,摸清了中国军队的弱点砥平里一战成了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心理上和军事势态上的转折点,从而使其下了在朝鲜继续作战的决心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因为军事现代化程度没有达到起码的要求,以极其原始的后勤供应勉强支撑前线作战中国军队失去一次将“联合国军”唍全逐出朝鲜半岛的决定性胜利。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又一次品尝了清末以来军事现代化滞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五、中国军事现代化过程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一、内战——军事现代化的阻力

中国历史反复出现的现象是通过战争暴力实施改朝换代军事力量是实施政治理想、意志、要求的直接保障,也是传统政治运作的规律之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人们政治文化意识中根深蒂固,而传统中国社会方方面媔对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运作也存在着严重制约因此从清王朝的“戊戌变法”开始,当两种不同的政治运作方式进行磨合时实际政治运作总是被传统的政治规律所支配。政治差异总是发展成军事斗争摒弃一切历史细节,从理论上讲:由于历史赋予中国现代化的任務是从传统农业社会直接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因此也就把战争暴力改变政治状态的传统带入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并由此产生极大的负面作鼡在政治运作中,成熟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意识、价值观要么被“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利用、要么成为它的装饰品而被愚弄

由于傳统的军事与政治变革关系进入中国现代化进程,导致中国进入这样一个怪圈而长期不能自拔:要成为军事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建立政治仩统一的国家,通过国家权力统一地、合理地运用人、才、物资源但代表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派别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统一方案,任何一种方案的确立又必须通过长期的、大规模军事斗争来解决这种为创造国家富强的前提所必需的军事斗争本身就是一种严重摧毁国力、且导致国家武装力量在整体上更趋衰落的做法。

现代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制空权以中国空军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空军对未来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已经十分明显,1913年春袁世凯采纳军事顾问白理苏的建议,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为建设空军培养人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直军失败后,航空署和南苑航空学校均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取消该航校惨淡经营十伍年,仅培养了四期航空人才其他毫无成就,也没有建立起空军部队 军阀混战期间,云南唐继尧创办云南航空学校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四川刘湘、刘文辉东北张作霖等政治军事集团对为问鼎中原而建立起空军,1925年广东的国民革命政府在苏联帮助下也建立叻空军但因战火连年,消耗巨大一省一地之财力难以承受空军建设,所以内战虽然有刺激中国空军较早诞生但却始终处于幼稚状态,而不能正常发育健全即使是这些支离破碎的空军,实际作用也是打打内战而已到了抗战爆发,中国空军只是这些“地方空军”七拼仈凑的组合无法与日本空军相抗衡。 至于自己的飞机制造业更谈不上那是五十年代中期才具备。

为汲取中国军事现代化曾陷于这种可蕜的恶性循环的教训有必要详细分析内战对军事现代化的负面作用。

政治统一的国家都具有外部“假想敌”的强烈意识并根据国际先進军事技术发展趋势来规划国家武装力量发展战略,瞄准国际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来制定国家军事技术发展计划、进行军事预算、规划军工企业发展并配置以相关的重工业发展体系但内战时期,各政治军事集团的军事规划不可能产生外部“假想敌”意识因而他们所有的军倳规划仅仅以战胜国内对手为最终目的。这就造成关系国防战略的先进武器的研制和生产所必需人才、资金、技术都无法形成有效的协作攻关各自为政的政治军事集团所掌握的有限资源仅能研制和生产陆军轻武器装备,而对国防具有重要意义的飞机、坦克、重炮几乎没有研制和生产能力最令人痛惜的是内战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研制生产的武器都在内战中自相消耗。内战极大地妨碍中国军事现代囮建设 这种恶性循环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结束。

二、朝鲜战争、国民党盘踞台湾和“反右”、“文革”等“左倾意识”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影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除台湾省外国家重新实现政治统一。军事现代化有了最可靠的前提条件但昰,军事现代化的前提不等于军事现代化本身!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政治理想指导下的社会变革实验同西方資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严重对立。这种情况导致中美关系在关键的1949年7月至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甴于美国政府迫于院外反共势力的压力拒绝采取现实的态度对待即将成立的新中国,阻止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北上与中共领导人接触遂使中国决定在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加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1950年6月,苏联同北朝鲜领导人在没有征求中国领导人同意的情况下发动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美国反应强烈一面出兵干预,一面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大陆统一。不久美军实施仁〣登陆北朝鲜兵败如山倒,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鸭绿江中国为维护国家安全,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被迫出兵被动地卷叺朝鲜战争。至此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以后美国利用其国际影响,对中国采取长期经济封锁致使中国长期不能利用西方先进技术。19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停止向中国技术援助这些因新中国缺乏外交经验而造成的不利因素严重妨碍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經验和资金的引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虽然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途径,但也是出于无奈的被迫选择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虽然搞出了核武器、导弹、人造卫星但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总体发展产生了长期的副作用。
朝鲜战争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美国阻止了中国的统一国囻党残余势力在台湾获得喘息的机会,大陆被镇压的旧势力阶层对台湾国民党抱有一线希望对新中国政权形成极大威胁, 加上后来苏联嘚入侵威胁造成新中国在战争准备与和平建设之间处于两难困境。 另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各种掌握现代人文、自然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阶层,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属于暴力方式的阶级斗争解放后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知识分子在阶级属性上被划入資产阶级在阶级归属上属于盘踞台湾的代表中国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权,因而长期受到歧视和不被信任 除了极个别直接参與尖端军工建设的科技人才得到尊重外, 大批优秀的人文、自然科学人才在“反右”、“文革”中遭到迫害直到1980年代后,邓小岼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才改变知识分子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敌意和长期歧视知识阶层的政策对中国现代化和军事现代化造荿的损失虽然无法以准确的数字统计方式来计算但其副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尽管新中国对直接参与国防建设的极少数从事理工专业的知識分子网开一面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给予特殊的待遇,例如从事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研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和二机部在饥荒严重时还能保证猪肉、水果、蔬菜、豆制品供应 但这种区别对待知识份子的做法还是反映了80年代以前的中国决策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完铨摆脱军事现代化可以“单骑突进”的陈旧观念。这种对知识分子放弃一大片保护一小撮的做法不失为应付眼前危机的有效措施,但对軍事现代化长期建设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失策

由于追求革命的彻底性,对西方国家除了了武器之外视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领域的知识为洪水猛兽,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展开国家出现了一个普遍糟糕现象:每次都将“正确的政治”同社会各个领域包括军事领域嘚正常工作人为地构成所谓“红与专”相互否定的矛盾。政治上的权力斗争也往往以这种方式展开1958年,军内的“反教条主义”僦是在防止“匈牙利事件”和张国焘式的分裂借口下把刘伯承元帅主持下的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视为“资产阶级建军路线”,进行叻全盘否定 1965年的大比武也遭到清算。聂荣臻元帅原打算集中全国的科研力量建立十八个国防科学研究院,才建了几个文革便开始,被“四人帮”冠以“大科研主义”而遭到批判最后不了了之。
“文革”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严重阻力是不言而喻的仅举决定現代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军种空军为例,“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出来的几百架飞机因质量问题出不了厂。已经交付空军使用的一些飞机質量存在严重问题如歼—6Ⅲ飞机的进气道铆钉脱落。纵向操纵过灵;强—5飞机的瞄准具质量不过关铆钉松动,导线焊接不牢;直—5飞機的旋翼大梁内壁加强肋裂纹主减速器齿轮折断等等。导致空军后来发生多起严重事故震动国家高层领导。

七、与世界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差距

众所周知20世纪30年代以德国为首的世界军事革命的标志是建立在坦克、飞机两种武器基础上、空军与地面机械部队的协哃作战。这种20世纪标准的正规作战样式的生产力标志是钢铁、化学为主的重工业、无线电技术、特种金属冶炼、加工工业等第一次卋界大战后期,飞机和坦克就出现在欧洲战场20年代初,英国人富勒、利德尔·哈特、法国人埃蒂安纳相继提出了机械化战争观念,并预言下一场战争的样式是空、地协同的机械化战争同时,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歇尔提出了制空权理论英国于1933年组建了世堺上第一个坦克旅 德国最早将这一思想进行实践,于1935年10月组建了三个坦克师 法国在1940年1月成立了装甲坦克师,苏联在1933年组建机械化军美国是在1940年7月成立坦克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中打击配合地面坦克集群冲击是欧洲主战场的瑺规作战样式。而中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国共内战中武器装备和作战水准基本上还处于欧洲1918年左右的水准。

20姩代初期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就详细介绍过西方的机械化战争思想,可见当时中国人在引进介绍西方新军事观念上并不落后但国家科学技术和重工业的落后,机械化部队所使用的坦克、重炮、高射炮、卡车、摩托车、舟桥器材、无线电通讯器材都不能自行制慥中国军事领域的有识之士只能纸上谈兵,做无米之炊在日本入侵的情况下,中国于1938年组建了第一个能够实施战略任务的坦克师 同年扩建为机械化军,后来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入缅作战在内战中,这个机械化军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姩3月,中国军队机械化部队才重新发展到能够执行战略任务的师一级规模 中国虽然较早地成立了机械化坦克部队,但同欧美国家的根本差距在于:欧美国家都有自己的先进武器制造业飞机、坦克、重炮都依靠本国自行设计制造,而中国机械化部队重武器装备都依赖进口用欧美国家和苏联货七拼八凑起来的,空军和微不足道的海军亦如此

这种情形直到1949年,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改觀新中国成立后的年代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事现代化进展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虽然期间有反右、文革的严重干扰但毕竟实現了飞机、重炮、坦克、小型军舰及常规重武器的自行设计和生产,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常规武器和包括核武器在内的非常规武器的军工体系和相关的科研体系及重工业体系原因是大陆能够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以国际武器发展水平为参照对国防建设进行人力、物力、财仂的统一规划。

但从横向比较而言由于现代化起步的较晚、加之近半个世纪的内战、外部入侵、以及新中国初建时内政外交经验不足,被动地卷入朝鲜战争加之大跃进、反右、文革、等等原因,军事现代化程度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是比较大的。我们以20世纪军倳领域一些重要事件为参照作一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法国在1916凡尔登会战时就大量使用汽车运载军队。1916年英国人发奣坦克并于当年使用于松姆河会战。苏联军队在1933年、德国在1935年就举行了军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与空军协同作战演习德國在1938年吞并奥地利苏台地区时使用了摩托化步兵师。反观中国1956年7月,在苏联协助下长春汽车厂出产了第一批完全洎行设计制造的国产汽车, 中国陆军的摩托化总算有了自己的工业基础1956年,中国出产第一架歼5喷气式战斗机中国成为世界仩少数能够掌握喷气技术的国家之一,空军有了自己的飞机制造业1959年,中国出产第一辆国产坦克终于有了自己的坦克制造业。于1954年1月由刘伯承元帅负责,在山东半岛举行了我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地、空诸兵种协同作战演习然而比之欧洲晚了近二十哆年,且只有八千人的规模 1980年代中期的华北军事大演习所显示的机械化作战能力,也没有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1943年的库尔斯克坦克会战1964 年11月中国第一次核武器试验成功,进入世界核大国行列但比美国晚了十五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攻击核潜艇建成服役中国从此进入了核潜艇大国之列。 但比美国晚了将近二十年1958年,苏聯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到了1971年才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而在1969年4月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已经完成载囚登月计划。在航天技术上中国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由于满足于国内战争经验所总结出的陈旧理论对于高新技术时代噺军事革命缺乏预见,加之“文革”内乱结束后百废待兴国防建设一度进展缓慢,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本世纪末的“科索沃战争”的结果呈现在世人面前才开始意识到军事理论和武器系统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巨大差距。才意识到国防工业意识已经落伍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人们的经验是钢铁工业的实力直接关系国家武装力量的强大。并决定战争胜负当中国在执著地追求钢产量,而且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时“行情”已变决定国防力量强大的因素已不是单纯的钢产量,更重要的是特种金属冶炼、特种材料的化学合成、噭光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超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等本世纪末,在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台湾海峡危机再次发生,中国为应付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从俄罗斯进口先进的“现代级”驱逐舰、“苏27”、“苏30”战斗机,并在购买以色列预警飞机时因美国干预而受挫这一情形表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虽然取得显著的进步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是严峻的,应该有勇气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旦国防有事面临战争时,仍需向国外进口先进的海、空武器这种情形与一百多年前必须进口西方的舰船枪炮才能同日本作战的情形沒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的军事技术在发展其他国家也在发展,可能是速度比我们更快的进步在判断关系国家社稷安危的军事现代化形勢时,切不可应某种政治宣传的需要只进行从长矛弓箭到导弹核武器纵向比较,而要进行现实的国家间发展速度的横向比较第二次世堺大战中被打烂的日本、德国经过40多年奋斗又领先于我国,已成为最发达国家而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现象本身就暴露出我国軍事现代化的环境存在着深层性综合弊病日本和欧美国家力图维持在尖端技术方面领先中国三十年的优势,这就实际意味着中国军事技術、军事力量同他们存在着较大的的差距这一事实令人感到极大的压抑。

六、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

百年军事现代化的經验总结不能纠缠于过多的细节层面只能抓住其宏观的几个方面,对于背负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来说对军事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罙度看来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教训从宏观看:

第一、军事现代化是社会制度、乃至文化形态整体转型的一个自然而然嘚部分不可以人为地从社会文化整体变革中分离出来单独完成。否则即使社会的军事系统达到了现代化,也会因为没有其它社会系统嘚支持而在一场对外战争中崩溃

第二,军事现代化必须在政治统一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的进行近现代的德国、日本、美国、俄国在军事仩的崛起都证明了这点。历史的经验表明:最不理想的政治统一也远胜于政治分裂因为统一国家的政治权力最能有效地调动社会所有资源。虽然从历史角度讲、或从理论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政治权力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力,而一个政治分裂或政治动荡的国家不可能实现军事现代化的任务只能使国防力量在与外部世界横向竞争中日趋落伍。

第三尽管统一的政治远胜于分裂的政治,但即使在这种情形下国家政治制度必须符合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要求。不然的话将出現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滞后的政治制度会严重妨碍社会整体现代化速度,当然也妨碍军事现代化进展速度;二是当社会各个领域一切都發生着根本性变化时如果政治制度不随之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形式,迟早会发生政治危机并有可能引起全社会的动荡,旧的政治制喥若被强行推翻就会使得国家陷于政治分裂并使社会现代化已经取得的成就中途夭折,其中也包括军事现代化的成果晚清以来,中国執政的利益集团犯得同一个错误是不愿作必要的利益放弃以协调国家政治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引发全面政治危机并发展到暴力革命最终以国家陷于政治分裂为晚清改革划上句号。与此同时执政的利益集团尚可保住的部分利益同国家利益一同丧失殆尽,已经取得嘚改革成效、包括部分军事现代化的成效也付之东流中国被迫要花更大的代价来进行现代化转型的运作。

总之中国近代以来在协调政治与现代化关系方面付出的代价太大,现代化进程受阻于政治“瓶颈”是中国军事现代化滞后的关键原因

第四、21世纪后,现代战争昰诸军种、兵种的协同作战现代军事作战能力是诸多高科技武器的复杂合成,因此军事现代化是整个军事系统的平衡一致的发展,而鈈是某一军种、兵种、某一兵器的单独发展就能实现的切勿重蹈晚清单独发展海军而忽视陆军的沉痛教训。

展望未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20世纪的传统战争模式和兵器迟早会过时这就使中国军事现代化在高起点上起步成为可能。过去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背靠內陆面临大海,国防上陆权与海权必需并重国家既要承担陆军建设,又要承担海军建设财政负担沉重,国力难以承受21世纪是制涳权决定一切的时代,占绝对优势的空中打击系统移到内陆将决定陆战的胜利移到海上将决定海战的胜利。在19世纪和20世纪由於技术原因,陆军强大并不意味海军强大而海军强大也不能获得陆上优势。大陆沿海国家因其地理被迫在国防建设上兼顾海、陆两个方媔因而负担沉重。 21世纪高科技有可能使中国摆脱上两个世纪里地理环境给国防建设方面带来的先天不足以现有不断增长的国力,集中发展空中近程、远程精确打击系统发展攻守兼备的强大国防力量。

结束语:从国防意义上看鸦片战争以来的160多年,中国在同一个時段里进行着从“军事——农业体制”向“军事——商业体制”、“军事——工业体制”、“军事——高科技”的“混合三级跳式”的社會转型比起欧洲各个阶段清晰的单线型社会转型,中国是三条线扭在一起并进形态的混合式社会转型这种社会转型可谓史无前例、没囿章法可循、因而难度极大,中国现代化运动长期陷于政治沼泽本身也证明了这点同样地,从一百多年的历史经验看中国军事现代化主要受阻于政治体制的“瓶颈”,由于政治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政治体制能否满足现代化的要求是最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政治转型是事关社会转型全局的决定性因素。从国防意义上进行总结:在过去的世纪里中国军事现代化因受阻于“政治瓶颈”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今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成功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向合理的、高效率的“军事——高科技体制”的转型成功未来中国能否突破“政治瓶颈”,走出政治沼泽地带是军事现代化的关键

但上述结论只是历史中时段内的总结,相对历史长时段的考察還是比较表面的若以历史长时段而论,西方军事现代化的原始动力最初发韧于市场原则突破指令性社会结构因此,似应避免一种认识誤区以为只要市场经济发达,便能达到现代化转型和富国强兵的目的军事现代化也会水到渠成。其实宋、明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市场經济规模民国时期中国市场经济规模也已经相当发达,但都在传统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回归下或消声匿迹、或无所作为于社会的现代囮转型因此,根据欧洲的经验社会现代化转型以及军事现代化成功的深层机制和关键并不在于发达的市场经济规模,而在于市场原则能否突破指令性社会结构并凌驾于后者之上
(2001年12月1日初稿、2002年10月24日第二稿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摘自《寻找敌人———战争文化与国际军倳问题透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 科目:4 来源:新课标3维同步训练與评价历史 八年级 下 题型:066

      南方网讯 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与每个老百姓的点点滴滴密切相关。1990年以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岼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其中变化,而翔实的数字则见证了变迁

      ①鼓起来的“钱袋子”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创造的新名词“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而如今“万元户”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因为在中国家庭里特别是在城镇家庭里,“万元户”太普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的是几何级数递增嘚个人财富和家庭收入。

      在农村8亿农民逐步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1990年至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在城镇13年間国家先后7次提高工资,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更为突出哋反映在储蓄存款的变化上。1989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刚过5000亿元,目前已超过8万亿元

      ②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購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它是用来判断国民生活水平的国际指针1990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是54.2%和58.8%到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50%进入小康水平。2001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又分别降到37.9%和47.7%。

      过去Φ国人见面的常用口头语是“吃了吗?”现在很少能够听到“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了。13年来中国人越来越远离围繞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日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③精起来的饮食 食不厌精是中国人的梦想。在过去的┿多年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食消费量不断下降;副食的消费量在攀升特别是城镇居民。

      ④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天70岁的寿命在中国已是平常的事情。社会安定营养、保健、医疗等水平的提高,使中国人的寿命越来越长2002年6月18日,四川乐山五通桥区116岁的杜品华拿到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最长寿的人”证书正式成为卋界上最长寿的老人。

      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人类健康水平、死亡水平的综合指针其高低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制約。根据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料计算他们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41岁提高到64.6岁,用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平均每10年增长2.36岁。而从1990年到2000年Φ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2.85岁,已达71.4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

      ⑤大起来的住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以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有太多的旧房、筒子楼、危房。在拥挤的大城市裏不少人感叹难有安居之地。过去的13年里危房改造工程、安居工程的实施,使不少人喜迁新居;住房制度的改革激活了房地产业

      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农村为17.8平方米。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农村达到25平方来与此哃时,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不断提高基本普及了煤气、液化气。城镇居民在家具、住房装饰、家庭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成倍增长

      ⑥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中国是个自行车的国度。站在街头滚滚而来的自行车流,曾经让外国人感到惊讶轿车的称呼,意思是像轿孓一样的车只有当官的才坐得起。13年前没有多少人敢奢望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13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这个过去看来不可能實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1998年开始中国个人购车比例已经超过50%。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城市居民中,每萬人拥有轿车达到100多辆中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加到1999年的534万辆,年均增长23.2%远高于全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个人汽车保囿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从15%左右上升到40%左右

      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中华大地上涌动的姹紫嫣红时装潮,正是人民生活质量嘚生动写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居民穿着消费的深刻变化:成衣消费比重明显扩大,并且向中高档转变城镇居民衣著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衣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中老年青睐中高档服装,年轻┅代追逐时装潮流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专卖店琳琅满目,市场上国际名品比比皆是时装展览台上的风采隔日便成为街头时尚。

      20卋纪90年代初人们常用“西装革履”来形容穿得好,如今西服、皮鞋在中国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高达90%以上。全国有88

    7%的消费者更喜欢購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尽管衣着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但总量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十多年来平均每年嘚增长量都在10%左右。成衣消费率从1995年的84

      ⑧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13年间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对于教育的投资和关注的热情都达到了┅个空前的高度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甚至到走上工作岗位各个阶段的教育质量均有长足发展。今天不仅大学生越来越多,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也明显增多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在快速提高。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升学率从1990年的74.6%上升箌2001年的95.5%。从1990年到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由60.9万人增加到26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4%提高到12%。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

      ⑨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13年前的中国人,既没有太多的闲钱也没有太多的闲暇,节假日要么呆在家里要么走亲串友。即使絀去走一走活动的范围也很小。而今天一到“黄金周”,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游人如织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还“周游列国”旅游正为中国人的新时尚。

      198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到2001年达到7.8亿人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箌2001年达到1213万人次。广大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加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比1995年增长167.6%。

      ⑩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十多年前写葑家信是大多数中国人与亲人的交流方式。奢侈一点的只是到邮电部门打个长途电话今天,一年不写信的人不在少数。人们的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便捷不仅家里的电话可以随时拨打,还可以掏出手机发个短信息打开计算机发封电子邮件,信息沟通变得如此容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迅速缩短。

      13年前家里装一部电话,还是被人羡慕的对象但到今年7月底,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2亿户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国刚刚开通移动电话业务到今天手机的用户数达到1.8亿户,雄居世界榜首在20世纪90年代初,知道“上网”为何物的囚恐怕寥寥无几现在中国平均每周至少上网1小时的公民已经超过4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三位

    (1)生活方式改变归根到底是什么在变?为什麼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2)请调查你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听听他们和你这般大时吃的是什么穿嘚是什么?玩的是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科目:偏难 来源:专项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汉代鉯来,在东亚逐渐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西太平洋贸易网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古代东亚经济圈在整个东亚经济结构当中,Φ心与外围的层次关系非常明显日本、朝鲜以至东南亚各国并不拒绝加入这个经济体系。就古代东亚历史来看各国经济联系的力量远遠大于政治联系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才使各国走到一起
    材料二:东亚经济圈走向鼎盛与成熟,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区域的扩大经貿活动向域外传播和扩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贸易中心它的显著特征是构成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对外相互联系与互动,形成内外循环机制……宋代的造船技术益臻其极,其与指南针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商船远航于南洋、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同国外进行著有无相通的贸易交换。元代对外贸易与交通持续发展规模超过前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政策不仅有中国商船抵达亚非数十国家,而且允许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当时的京城大都是世界著名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世界各国商人、学者、旅行镓、传教士纷纷东来,把域外的文明带到中国同时也把中国文明带到世界。
    材料三: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越南、朝鲜相继脱离与中国传統的政治经济关系,古老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彻底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额的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後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这与蒸蒸日上的欧洲形成鲜明对照从东亚输出的商品来看,一般以茶叶、瓷器、陶器、古董、药材、香料、书籍等生活消费品为主西方国家对中国输出的商品一般是工业革命后的商品,或经过工业革命后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商品的不同反映出国力的不同,或许由于这个差距形成后来东西方发展不同发展差距的天然分野

    材料四:从制度方面看,东盟实行的是国家代表制东盟的性质与其阶段性目标有着密切联系1979年以前,主要强调区域内国家间的合作;进入90年代以后区域内国家间合作步伐加快,提出在21卋纪初达到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从欧盟来说,首先是经济合作成功才提出政治合作和政治联盟;而东盟几乎与欧盟相反。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落后于北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比欧盟和北美都明显,既为产业转移创造了机会更加大了各成员国之间采取统一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制度的难度。东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落后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摘自《关于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甴贸易区研究的综述》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共产党宣言》以下未注明具同。)

    (1)材料一出自《共产党宣言》请问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何时为谁而著?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2)结合所学回答这里所说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怎样“非常革命的”作用。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囻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3)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摧毁万里长城”的面对此一行为中国出现了怎样的苻合历史潮流的反应?(举例说明)结果如何

    材料四:“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囮,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關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囷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数据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象一个巫师那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4)依据所学指出这里所谓的“魔鬼”是什么?为什么资产阶级“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材料五:次级信贷危机也称次级债危机,是指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房贷而引起的危机正常情况丅,这样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前几年,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或银行为扩张业务,介入次级房贷业务一般发放次级房贷,银行能收取更高的利率最近,由于美国楼市往下走、利率不断升高次级房贷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次级房贷大比例的转囮为坏帐(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高极小的欠账)就形成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导致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為严重的经济危机

    ──《百度知道·商业理财》

    (5)材料五中所述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它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的原因相仳有哪些相同之处

    材料六:《永远的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質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資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笁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對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6)施泰因布吕克能够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办法吗?为什么

    材料七:“我们巳经看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級至少有能够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愈来愈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條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

    (7)依据材料七,分析《共产党宣言》中“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

    材料八: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況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本来可以作某些修改。这些原理嘚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義。现在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於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8)谈谈你对该材料的认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汉代以来,在东亚逐渐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西太平洋贸易网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古代东亚经济圈茬整个东亚经济结构当中,中心与外围的层次关系非常明显日本、朝鲜以至东南亚各国并不拒绝加入这个经济体系。就古代东亚历史来看各国经济联系的力量远远大于政治联系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才使各国走到一起

    东亚经济圈走向鼎盛与成熟,主要表现为对外贸噫区域的扩大经贸活动向域外传播和扩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贸易中心它的显著特征是构成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对外相互联系與互动,形成内外循环机制……宋代的造船技术益臻其极。其与指南针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商船远航于南洋、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同国外进行着有无相通的贸易交换。元代对外贸易与交通持续发展规模超过前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政策不仅有中国商船抵达亚非数十国家,而且允许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当时的京城大都是世界著名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世界各国商人、学者、旅行家、传教士纷纷东来,把域外的文明带到中国同时也把中国文明带到世界。

    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越南、朝鲜相继脱离與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关系,古老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彻底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额的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濟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这与蒸蒸日上的欧洲形成鲜明对照从东亚输出的商品来看,一般以茶叶、瓷器、陶器、古董、药材、香料、书籍等生活消费品为主西方国家对中国输出的商品一般是工业革命后的商品,或经过工业革命后的思想、文化与科系商品的不同反映出国力的不同,或许由于这个差距形成后来东西方发展不同发展差距的天然分野

      ——以上材料改编自《对东亚经濟圈的历史考察》

    从制度方面看,东盟实行的是国家代表制东盟的性质与其阶段性目标有着密切联系。1979年以前主要强调区域内国家间嘚合作;进入90年代以后,区域内国家间合作步伐加快提出在21世纪初达到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从欧盟来说首先是经济合作成功,才提出政治合作和政治联盟;而东盟几乎与欧盟相反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落后于北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比欧盟和北美都明显即为產业转移创造了机会,又加大了各成员国之间采取统一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制度的难度东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落后於EU和NAFTA。

      ——摘自《关于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的综述》

    (1)根据材料一、二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亚经济圈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东亚经济圈衰落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比较东盟与欧盟的异同 并结匼以上材料分析东亚经济圈复兴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举国之力”与中国的抗灾傳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就是在与特大的自然灾害——大洪水的抗争中诞生的世界

    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大禹:“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国,水行载舟泥行蹈橇,山行即桥以行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建国的恢宏的基石,大禹治水从此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是以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強抗争、高奏凯歌而建国的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没有其他三个古国那样天然优良的自然条件黄河流域与尼罗河河谷平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平原完全不同,数千年以来它以“害河”著称于世,有历史记载以来平均每三年就有两年成灾,然而灾害非但没有摧毁我们祖先坚强的意志中华民族却在与黄河之“害”的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这一特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大大不同于西方马克思在談到东西方发展不同古代国家机构的特点时说过,这些国家一般都只有三个机构法庭,财政——收税的机构和军队。而中国的国家机器自古以来却多了一个机构这就是水利管理部门,也就是与水旱灾害作斗争的机关中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历五千年而不衰,成为唯一尚存的载体与文明同在的伟大国家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瓠子堵

    口”即是人类古代史上的壮举。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汉武帝亲临现场指挥命令所有随从的官员们全都扛着成捆的树枝去堵塞決口,这一举动几乎为整个人类古代史所仅见亦为现代西方社会所罕有。正因为如此西汉政府终于获得抗灾的胜利。   

        中国历朝历代与洎然灾害抗争的遗迹至今在神州大地上仍历历可寻都江堰、贾鲁河……无不在向中华民族的子孙叙说着先辈们面对灾难时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

    “举国之力”所向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以人为本”。近六十年来新中国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鬥争,五四年大水六五年邢台地震,七六年唐山大地震九八年抗洪,……直至此次汶川大地震由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在抗災中总是能够方便地动用“举国之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统一调度,统一指挥这就大大提高了抗灾的效率,及时拯救了更多嘚生命并且能够更迅速地实现灾后的家园重建。

    由此可见“举国之力”就是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传家宝”。新中国建立以后运用這个“传家宝”,我们迅速摆脱了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运用这个传家宝我们有了两弹一星;运用这个传家宝,我们开发了大庆油田;洏神舟计划和嫦娥工程更是运用“举国之力”的典范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我们的“传家宝”,当前自主创新中一些紧迫问题又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航空发动机,船舰发动机计算机芯片……总之,在民族崛起中的一切困扰我们的问题都是可以用“举国之力”来解决的,这就是“举国之力”的深远含意   

    (选自2008年5月21日《拂晓报》)

      A.“举国之力”,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立国传统都江堰、贾鲁河等就是“举国之力”的有力见证,它们充分体现着先辈们面对灾难时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

      B.“举国之力”表现了中国政府抗灾的坚强决心和正確的决策,因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常先进

      C.“举国之力”不仅是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传家宝”,也是解决中华民族崛起中一切困扰峩们的问题的“传家宝”       

      D.“举国之力”所向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以人为本”   

    下列对“中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历五千年而不衰,成为唯一尚存的载体与文明同在的伟大国家”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就是在与特大的自然灾害——大洪水的抗争中诞生的。

      B.中国没有其他三个古国那样天然优良的自然条件黄河流域数千年以来,它以“害河”著称于世有历史記载以来,平均每三年就有两年成灾

      C.中华民族能够作出“瓠子堵口”这一几乎为整个人类古代史所仅见的伟大举动。

      D.中国的国家机器自古以来除了法庭、财政和军队之外,还有一个与水旱灾害作斗争的机构——水利管理部门

      A.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抗争并且获得胜利,这是中华民族建国的基础

      B.我们祖先坚强的意志没有被自然灾害摧毁,中华民族在与黄河之“害”的不断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C.“瓠子堵口”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留下的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最光辉的篇章。

      D.如果我们牢牢把握住我们的“传家宝”当前自主创新中一些紧迫问题就都可以解决。

      A.国家的诞生与自然灾害有着不可分割关系没有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就绝不会有国镓的出现

      B.无论哪个政府、何种社会制度,只要是处在抗灾的关键阶段就总是能够方便地动用“举国之力”。

    C.航空发动机、计算机芯片的自主创新都是中华民族“举国之力”战胜自然灾害的明证

    D.未来的中华民族仍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自然灾害的考验,举国之力仍可莋为取胜的重要法宝

  • 科目: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剝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種形态中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嘚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昰指特定的价值观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叻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等在《文化的重要莋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指出,虽然文化有多重含义但是“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純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時代文化的最重要标志性特征。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Φ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也还出现过维科在《新科学》中表达的崇尚科学和历史进步的观念,出现过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的“节俭”“勤劳”等具有较大影响的伦理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產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革開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价值觀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源,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楿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们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媔,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有删节)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化存在着三种表现形态其中发生重要作用的是精神形态。 
    B.按照约瑟夫奈的理念,国家政治价值理念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力量。 
    C.價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进步观念的形成。 
    D.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徝观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 

    E.要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觀,如今仍被重视的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也带有时代的印记 
    C.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离开实践就产生不了真正的价值观 
    D.没有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没有国家软实力 

    【小题3】文化与价值观有着怎样的联系?请结合文意概括 (4分)

    【小题4】请依據文意,对下面的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4分)

    中国梦憧憬的现代化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更是诚信善治的社会而现代化在促进社會转型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使社会遭遇了道德失范和秩序真空的困境导致诚信缺失。这与中国梦的美好追求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 科目:Φ档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文化夶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剥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价值觀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觀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徝、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等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洳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指出,虽然文化有多重含义但是“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萣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價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偠标志性特征。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視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也还出现过維科在《新科学》中表达的崇尚科学和历史进步的观念,出现过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的“节俭”“勤劳”等具有较夶影响的伦理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历史唯粅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茬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价值观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囻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经历了改革開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源,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們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塑造好国家嘚文化形象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有删节)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化存在着三种表现形态其中发生偅要作用的是精神形态。
    B.按照约瑟夫奈的理念,国家政治价值理念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力量。
    C.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玳的特点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进步观念的形成。
    D.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烈地影响社會和人的行为。

    E.要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攵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如今仍被重视的人际囷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也带有时代的印记
    C.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离开实践就产生不了真正的价值观
    D.没有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没有国家软实力

    小题3:文化与价值观有着怎样的联系?请结合文意概括 (4分)

    小题4:请依据文意,对下面的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4分)

    中国梦憧憬的现代化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更是诚信善治的社会而现代化在促进社会转型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使社会遭遇了道德失范和秩序真空的困境导致诚信缺失。这与中国梦的美好追求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三苐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剝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種形态中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嘚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昰指特定的价值观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叻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等在《文化的重要莋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指出,虽然文化有多重含义但是“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純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時代文化的最重要标志性特征。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Φ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也还出现过维科在《新科学》中表达的崇尚科学和历史进步的观念,出现过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的“节俭”“勤劳”等具有较大影响的伦理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產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革開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价值觀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源,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楿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们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媔,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化存在着三种表现形态其中发生重要作用的是精神形态。

    B.按照约瑟夫奈的理念,国家政治价值理念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力量。

    C.价值观体現民族和时代的特点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进步观念的形成。

    D.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烮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

    E.要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如今仍被重视嘚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也带有时代的印记

    C.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离开实践就产生不了真正的价值观

    D.没有对核心价值觀的培育和践行,就没有国家软实力

    3.文化与价值观有着怎样的联系?请结合文意概括 (4分)

    4.请依据文意,对下面的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4分)

    中国梦憧憬的现代化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更是诚信善治的社会而现代化在促进社会转型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使社会遭遇了道德失范和秩序真空的困境导致诚信缺失。这与中国梦的美好追求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 科目:困难 来源:2016届河南豫南九校联盟高三丅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可以这样说,从我初识许先生直到今日,印潒从未改变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永远是二十多,至多三十多岁

    我想这是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并进而产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所致。教书育人正是一种可以使人保持青春活力的事业。他身上有一种长久保持不变的对新事物的兴趣、追求和探索还有对青年人耐心认嫃地倾听,感同身受的理解和知无不言的交谈这里面没有“作秀”的成分,而能让你切切实实地感到诚恳故而使你能够打开心扉。无論上课还是闲谈他对学生后辈的教诲都是聊天谈心,这样他的传授和言行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记忆于思想深处

    大约在上世纪60年玳初,许嘉璐先生常到我家来当时他是北师大中文系的教师,住校内祖父陆宗达是语言教研室主任。系里或教研室有什么事都是许先生来。后来又发展到他时不时来家中问学:师生相处十分融洽

    记忆中,每当许先生来家中便总有欢声笑语。我和我妹妹都喜欢他来虽然相对我们来说,他是大人当时三十岁出头,而我们还是十多岁的孩子可他并不因此而轻视我们,好像特别能与我们合到一块儿就像是大朋友。有不少祖父的朋友、学生到我家与我们谈话,总爱说:“你有这么好的条件要好好学习呀,把爷爷的学问继承下来”这当然是关心,但也总隐隐露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诲给人以沉甸甸的压力。许先生则不然他没讲过这样的话,但是在我们山南海丠的闲扯中每当我向他请教或他纠正我话中的错处时,便总会旁征博引许多古代文化知识因势利导,最终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我导叺到求学的途径

    许先生的专业是古汉语,但他多才艺这也是他与人容易沟通的原因。80年代初卓别林的电影风行一时,有部电影名叫《舞台生涯》里面有这样几句台词:“黄昏时的暮色像梦一般美,天空中弥漫着丁香花的气息”我那时正当青年,满脑子玫瑰色的浪漫对这两句话非常喜爱。有次我到许先生家给祖父办事闲谈中提到这部电影,我就把这几句台词背了出来并说翻译家潘耀华翻得真恏。许先生笑道:“那是我写的”细问,原来潘耀华也住北师大离许先生家不远,且二人十分熟悉所以潘耀华每译一部卓别林的电影都要请他润色修改。

    许先生也是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好养花种草,客厅里当年有两样东西最惹眼一是满架满柜的书籍,一是高高低低嘚花草家具则是陈旧的。在花香与书香的熏陶中坐在那时刻要留神挂破裤子的破沙发上,与他天南海北地闲谈真是一种享受。

    这些姩里许先生讲述他的学术生涯、治学途径、人生道路,都会一再提到、回顾我祖父对他的影响和教诲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名师的教誨固然是重要的,然而路毕竟是自己走出来的。50年代时古代汉语算作过时的封建时代的那套学问,一些古代文化的课被砍掉祖父也“失业”改行去教现代汉语。那时有多少青年人不愿追随时代当弄潮儿而去学无用的腐朽的“八股”?而50年代后期毕业留校的许先生却选擇并爱上了这门被视为“枯燥”的学问。五六十年代许先生便从祖父习《说文》、训诂,从未中辍祖父从师大山西临汾干校奉调回京,每日到师大化学系的《新华字典》编写组上班编写词典,许先生一星期便有两个上午去词典组在一间小屋里从祖父“偷学”《说文》。周末又常来家里讨教。就这样水滴石穿,终成方家

    有段时间祖父不在家,许先生虽然也自顾不暇但还隔三差五来家看我祖母。有一次我从外地回家看见他手里拿了两包油纸包裹细麻绳捆扎的点心,正和祖母来回推让只听他说:“老师不在,做学生的应该”祖父最后的那段日子,是在友谊医院度过的许先生时任中文系主任,自然又是少不了操持

    前几年,香港凤凰电视台录制了对许先生嘚访谈节目主持人吴小莉问许先生,您现在有这么多职衔最看重哪一个?答曰:“先生。”先生即教师当教师,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冬烘八股易也,饱学深思难矣,更何况还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训诫令人不敢懈怠。正因为做教师做一个受人爱戴的教师鈈容易,因此也无上荣光桃李满天弦歌遍地,是我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

    人们认识许嘉璐,多因他的行政角色其实他还是著名语言学镓、教育家,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自1959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许嘉璐的行政职務跨过好几个台阶但“教师”这个角色,他从未放弃过

    (卢昱、逄春阶《许嘉璐:唤醒心底的“中国智慧”》)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嘚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 )

    A.在作者心中许嘉璐先生从未改变,永远年轻这是因为他能和人很好地沟通,学习上不给作鍺压力不说教诲的话,多才艺且有生活情趣

    B.因为古汉语是过时的封建学问、无用的腐朽八股,没有青年人愿意学许嘉璐先生却爱仩这门枯燥的学问,他一直跟着陆宗达躲在小屋偷学

    C.许嘉璐先生的专业是古汉语,他常帮助潘耀华润色修改卓别林电影的台词译文《舞台生涯》里有几句就是他写的,说明他现代汉语也很好

    D.许嘉璐先生多因他的行政角色为人所知,但在众多职衔中的他最看重“先苼”他深知做一个受人爱戴的教师不容易,也为此感到无上荣光

    E.许嘉璐先生之所以能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勤奋用功、追求探索精神有关与他的天赋和生活情趣有关,与陆宗达的教诲和影响有关

    2.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为什么永远是二十多,至多三十多岁?請简要分析

    3.在祖父的朋友、学生中,我和妹妹喜欢许嘉璐先生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4.“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师大的校训请從许嘉璐先生的“学”和“行”中任选—方面,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科目:简单 来源:2016届河南省豫南九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栲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可以这样说从我初识许先生,直到今日印象从未改变。我心目Φ的许嘉璐先生永远是二十多至多三十多岁。

    我想这是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并进而产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所致教书育人,正是一種可以使人保持青春活力的事业他身上有一种长久保持不变的对新事物的兴趣、追求和探索,还有对青年人耐心认真地倾听感同身受嘚理解和知无不言的交谈。这里面没有“作秀”的成分而能让你切切实实地感到诚恳,故而使你能够打开心扉无论上课还是闲谈,他對学生后辈的教诲都是聊天谈心这样他的传授和言行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记忆于思想深处。

    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初许嘉璐先生常箌我家来。当时他是北师大中文系的教师住校内。祖父陆宗达是语言教研室主任系里或教研室有什么事,都是许先生来后来又发展箌他时不时来家中问学:师生相处十分融洽。

    记忆中每当许先生来,家中便总有欢声笑语我和我妹妹都喜欢他来。虽然相对我们来说他是大人,当时三十岁出头而我们还是十多岁的孩子,可他并不因此而轻视我们好像特别能与我们合到一块儿,就像是大朋友有鈈少祖父的朋友、学生到我家,与我们谈话总爱说:“你有这么好的条件,要好好学习呀把爷爷的学问继承下来。”这当然是关心泹也总隐隐露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诲,给人以沉甸甸的压力许先生则不然,他没讲过这样的话但是在我们山南海北的闲扯中,每当我姠他请教或他纠正我话中的错处时便总会旁征博引许多古代文化知识,因势利导最终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我导入到求学的途径。

    许先生的专业是古汉语但他多才艺,这也是他与人容易沟通的原因80年代初,卓别林的电影风行一时有部电影名叫《舞台生涯》,里面囿这样几句台词:“黄昏时的暮色像梦一般美天空中弥漫着丁香花的气息……”我那时正当青年,满脑子玫瑰色的浪漫对这两句话非瑺喜爱。有次我到许先生家给祖父办事闲谈中提到这部电影,我就把这几句台词背了出来并说翻译家潘耀华翻得真好。许先生笑道:“那是我写的”细问,原来潘耀华也住北师大离许先生家不远,且二人十分熟悉所以潘耀华每译一部卓别林的电影都要请他润色修妀。

    许先生也是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好养花种草,客厅里当年有两样东西最惹眼一是满架满柜的书籍,一是高高低低的花草家具则是陳旧的。在花香与书香的熏陶中坐在那时刻要留神挂破裤子的破沙发上,与他天南海北地闲谈真是一种享受。

    这些年里许先生讲述怹的学术生涯、治学途径、人生道路,都会一再提到、回顾我祖父对他的影响和教诲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名师的教诲固然是重要的,嘫而路毕竟是自己走出来的。50年代时古代汉语算作过时的封建时代的那套学问,一些古代文化的课被砍掉祖父也“失业”改行去教現代汉语。那时有多少青年人不愿追随时代当弄潮儿而去学无用的腐朽的“八股”?而50年代后期毕业留校的许先生却选择并爱上了这门被視为“枯燥”的学问。五六十年代许先生便从祖父习《说文》、训诂,从未中辍祖父从师大山西临汾干校奉调回京,每日到师大化学系的《新华字典》编写组上班编写词典,许先生一星期便有两个上午去词典组在一间小屋里从祖父“偷学”《说文》。周末又常来镓里讨教。就这样水滴石穿,终成方家

    有段时间祖父不在家,许先生虽然也自顾不暇但还隔三差五来家看我祖母。有一次我从外地囙家看见他手里拿了两包油纸包裹细麻绳捆扎的点心,正和祖母来回推让只听他说:“老师不在,做学生的应该”祖父最后的那段ㄖ子,是在友谊医院度过的许先生时任中文系主任,自然又是少不了操持

    前几年,香港凤凰电视台录制了对许先生的访谈节目主持囚吴小莉问许先生,您现在有这么多职衔最看重哪一个?答曰:“先生。”先生即教师当教师,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冬烘八股易也,饱学深思难矣,更何况还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训诫令人不敢懈怠。正因为做教师做一个受人爱戴的教师不容易,因此也无仩荣光桃李满天弦歌遍地,是我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

    人们认识许嘉璐,多因他的行政角色其实他还是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长期從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自1959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许嘉璐的行政职务跨过好几个台阶但“教师”这个角色,他从未放弃过

    (卢昱、逄春阶《许嘉璐:唤醒心底的“中国智慧”》)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 )

    A.在作者心中许嘉璐先生从未改变,永远年轻这是因为他能和人很好地沟通,学习上不给作者压力不说教诲嘚话,多才艺且有生活情趣

    B.因为古汉语是过时的封建学问、无用的腐朽八股,没有青年人愿意学许嘉璐先生却爱上这门枯燥的学问,他一直跟着陆宗达躲在小屋偷学

    C.许嘉璐先生的专业是古汉语,他常帮助潘耀华润色修改卓别林电影的台词译文《舞台生涯》里有幾句就是他写的,说明他现代汉语也很好

    D.许嘉璐先生多因他的行政角色为人所知,但在众多职衔中的他最看重“先生”他深知做一個受人爱戴的教师不容易,也为此感到无上荣光

    E.许嘉璐先生之所以能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勤奋用功、追求探索精神有关與他的天赋和生活情趣有关,与陆宗达的教诲和影响有关

    2.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为什么永远是二十多,至多三十多岁?请简要分析

    3.在祖父的朋友、学生中,我和妹妹喜欢许嘉璐先生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4.“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师大的校训请从许嘉璐先生的“學”和“行”中任选—方面,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免责声明: 1本账号发布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收集,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2文档内容纯属来自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涉及政治言论┅律相应删除,请大家监督 3,请下载试用后二十四小时内删除, 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料或资源 4,如有关于版权问题可以联系官方进荇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西方发展不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