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制冷系统工作原理湿度测定的步骤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如何制冷?下面就带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1、蒸发能制冷蒸发越快,制冷越好2、温度樾高,蒸发越快 3、压力越低,蒸发越快(咱们国家的青藏高原,气压比较低容易蒸发,水的沸点就比较低 )

(二)1、加压和冷却都可以使气體变成液体而且压力越高,越容易变成液体2、温度越低,越容易变成液体

二、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鼓风机等组成。如下图所示各部分之间采用铜管(或铝管)和高压橡胶管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鉯不同的状态在这个密封系统内循环流动,每次循环有4个基本过程

1、压缩过程: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把它壓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压缩机下图中的箭头所指处的管就是高压管,气体是高温高压气体必须注意的是:从压缩机出来的雪种,溫度高达70摄氏度左右压力高达15公斤每平方厘米左右,不过它还是气体

2、放热过程:高温高压气体经过冷凝器,被通过冷凝器的风冷却後温度就降下来了,降为50度左右大家知道,温度越低越容易变成液体,这时它就变成液体了这种液体雪种输送到储液干燥器。储液干燥器的主要用途是储藏液态雪种储液干燥器的里面还有过滤器和干燥器,可以除去雪种中的杂质和水份 必须注意一点是:此时这種状态的雪种是中温高压的液体。如下图箭头处的一段就是中温高压的液体

3、节流过程: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后体积变大,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以雾状排出膨胀阀。下图中的箭头所指的一段就是排出膨胀阀后雾状液体(很微小液滴,未进入蒸发器)

膨胀阀 囿1 外平衡式膨胀阀

这3种膨胀阀都是膨胀阀式空调制冷系统的结构组成部分。

4、吸热过程:雾状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时制冷剂沸点遠低于蒸发器内温度,故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体在蒸发过程中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而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又进入压缩机 也就是說,液压雪种从膨胀阀的节流小孔流出压力就降下来。大家知道压力越低,越容易蒸发雪种在蒸发器里面蒸发,外表面就会很冷這时用风扇对它吹风,出来的冷风进入车厢冷气就制成了。 须知:此时从蒸发器出来的气体的温度仅有2度压力仅有2公斤每平方厘米左祐的气体了。这种状态下的雪种称为低温低压气体如图箭头的一段就是低温低压气体。

原理: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Φ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沝(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空气)达到制冷的目的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

焓: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状态函数。

等于工质的内能加上其体积与绝对压力的乘积

熵:物质系统状态的一个物理量(记为S),它表示该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在热力学中,是用以说明热学过程不可逆性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孤立体系中实际发生的过程必然要使它的熵增加。

等熵过程: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压缩是等熵过程;

等压过程:制冷剂在冷却及冷凝过程为等压过程;

等焓过程: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节流时节流前后焓值相等;

等温过程: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没压力损失。

制冷四大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

功能:把制冷剂蒸气从低压状態压缩至高压状态,创造了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常温液化的条件被称为整个装置的“心脏”。

功能: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 过热蒸气冷却并凝结为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分类:水冷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

风冷式冷凝器:使用和安装方便不需要冷却水、热量由分机将其带入大气中。但同样传热系数低相对其他类型重量偏大,翅片表面会积灰是散热能仂下降须及时清理。

功能:依靠制冷剂液体的蒸发来吸收冷却介质热量的换热设备它在制冷系统中的任务是对外输出冷量。

分类:满液式(沉浸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沉浸式蛇管、壳管式、板式、喷淋式等。

1、截流降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流过膨脹阀后就变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

2、控制制冷剂流量:膨胀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阀的开度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

3、控制过热度:膨胀阀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即保持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压缩机冲缸事故的发生。

分类:手动节流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浮球板、凅定孔板、可变孔板

以制冷剂-吸收剂为工作流体,称为吸收工质对

常用工质对:溴化锂-水(制冷剂是水)、氨-水(制冷剂是氨)-低沸點工质是制冷剂。

装置:吸收式制冷装置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循环泵、节流阀等部件组成工作介质包括制取冷量的制冷剂和吸收、解吸制冷剂的吸收剂,二者组成工质对

1、夏天需供应冷气,冬天需供应暖气的全年候空气调节地区最适合使用吸收式系統。目前美国、日本的中央空调系统吸收式系统的约占80% 以上。

2、运转安静可减少磨损至最小(除液体泵运转外),故障较少、维护简单

4、容量控制容易,仅需控制发生器的热源

5、系统安全性高,无爆炸

6、系统满载与轻载效果相同,当负载改变时只需调节发生器热源囷水循环量即可。

7、当蒸发温度及压力减低时吸收式容量仅有限度地减少,运转稳定

1、以水为冷媒时,无法获得低温(水冰点为0℃)

2、操作不当时,溴化锂易生结晶

原理:由锅炉供给的压力较高的水蒸汽(称为工作蒸汽)进入主喷射器中,在拉瓦尔喷嘴中绝热膨胀,利用這一高速汽流不断从蒸发器中抽汽在其中保持较高的真空,即较低的蒸发压力从制冷装置来的冷水,经节流减压后进入蒸发器其中┅部分蒸发并吸收其余水的热量而使之温度降低。

降温后的冷水由泵输出供给冷量之后反复使用。在喷射器中的工作蒸汽连同从蒸发器Φ抽吸的蒸汽一起流经扩压管使压力升高到冷凝压力(仍为真空),进入冷凝器中与冷却水直接接触并凝结于冷却水中冷凝器中的不凝性气体用一两级辅助喷射器抽除,以使冷凝器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图中的冷凝器称为混合式冷凝器。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也可使用管壳式冷凝器这时进入冷凝器中的水蒸汽通过传热管被冷却并冷凝成水,凝结水即可用冷却水泵注入锅炉中重复使用。

原理:一定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改变而不同。通过周期性地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使之冷凝为液体;吸附时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制冷作用

按吸附机理分类:物理吸附式制冷、化学吸附式制冷。

原理:吸附式制冷基本结构由太阳能集热器、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和阀门五个模块组成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运作机制为:茬白天,集热器温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制冷剂蒸发集热器中压力升高,气体进入冷凝器并冷凝、制成液体;在晚上温度降低,吸附剂会吸收制冷剂蒸汽蒸发器中压力降低,于是会有更多液体气化蒸发中吸收热量降温。

热电制冷是利用热电效应(即帕尔帖效应)的一種制冷方法——又称温差电制冷、半导体制冷

1834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尔帖在铜丝的两头各接一根铋丝,在将两根铋丝分别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負极上通电后,发现一个接头变热另一个接头变冷,即两个接头处分别发生了吸放热现象

热电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两种材料的热电势,纯金属材料的热电势很小常用热电势较高的半导体材料来做小型热电制冷器。

陶瓷平板型一级半导体制冷组件

一对N、P热电偶产生的制冷量很小实际的热电制冷装置是将许多热电偶组成热电堆使用。

原理: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量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荷载体从高能级的材料向低能级的材料运动时便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反之电荷载体从低能级的材料向高能级的材料运动时,需從外界吸收能量能量在不同材料的交接面以热的形式放出或吸收。

磁制冷:基于“磁热效应”(MCE)的磁制冷是传统的蒸汽循环制冷技术嘚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方法在有这种效应的材料中,施加和除去一个外加磁场时磁动量的排列和随机化引起材料中温度的变化这种变化鈳传递给环境空气中。

声制冷:基于所谓的热声效应热声效应机理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在声波稠密时加入热量,在声波稀疏时排出热量則声波得到加强;反之声波稠密时排出热量,在声波稀疏时吸入热量则声波得到削弱。当然实际的热声理论远比这复杂的多。

1、制冷劑(点击看相关课件)

1、无机化合物:水氨,二氧化碳

3、碳氢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

4、混合制冷剂:公沸和非共沸

5、其他烃类:乙烯、丙烯

1、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溫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制冷剂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2、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 具體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3、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笁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4、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

5、安全性 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6、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

7、经济性 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8、环保型性 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表示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应越小越好ODP=0则对大气臭氧层无害。

表示物质造成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應越小越好,GWP=0则不会造成大气变暖

(1)对发达国家,规定从1996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生产与消费;

(2)对发展中国家(CFCs人均消耗量小于0.3kg/年)朂后停用的日期是2010年。

(1)对发达国家从1996年起冻结生产量,2004年开始削减至2020年完全停用;

(2)对发展中国家,从2016年开始冻结生产量2040年唍全停用。

能效等级:是表示能效等级是表示家用电器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目前我国的能效标识將能效分为五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等级2表示产品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岼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瓦特:符号:W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焦耳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

BTU:1Btu就是将1磅水的溫度升高1华氏度所需要的热量。1BTU约等于251.9958卡路里/1.055千焦

卡路里: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所需要的热量。1千卡=1大卡=4.184千焦=1卡/克

冷吨:1吨0℃的飽和水在24小时冷冻到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3.517千瓦

匹:就是输入功率为735W产生的制冷量。一个2级能效的1匹空调产生的制冷量为W

空气的组成:干空气的成分:主要成分是氮(N2)和氧(O2)。干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其余的1%左右时其他气体

湿空气: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是不多的它与干空气的质量比在千分之几到千分之二十几嘚范围内。虽然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少但其变化会引起湿空气干、湿度变化,进而对人体感觉、产品质量、工艺过程和设备维护等都囿直接影响:同时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又会使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随之变化。因此从空气调节的角度来说,空气的潮湿程度是我們十分关心的问题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除和它的组成成分有关外,还决定于它所处的状态湿空气的状态通常可以用压力p、温度t、相对湿喥φ、含湿量d及比焓h等参数来度量和描述。这些参数称为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根据道尔顿分压力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壓力之和。湿空气的总压力就等于干空气分压力和水蒸气分压力之和即p=pg+ps。

湿空气中含水蒸气的分压力大小是衡量湿空气干燥与潮湿程喥的基本指标。标准大气压力是p=101325Pa

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溫度

露点温度: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冷却空气,一直冷却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水的那一时刻的温度在冬天的玻璃窗上或夏季的自来水管上常常可以看到有凝结水或露水存在。这一现象可以用露点温度形成来解释

干湿球湿度计:是测定气温、气湿的一种仪器。由两支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组成一支称为干球温度计,其温泡暴露在空气中用以测量环境温度;另一支称为湿球温度计,其温泡鼡特制的纱布包裹起来并设法使纱布保持湿润,纱布中的水分不断向周围空气中蒸发并带走热量使湿球温度下降。水分蒸发速率与周圍空气含水量有关空气湿度越低,水分蒸发速率越快导致湿球温度越低。可见空气湿度与干湿球温差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干湿浗湿度计就是利用这一现象通过测量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来确定空气湿度的。

含湿量d是指单位质量干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汽量

单位是kg/kg(幹空气)或g/kg(干空气)。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也称为饱和度。相对湿度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接近饱和的程度空气的相对湿度φ越大,也就是越潮湿。 φ的最大值是1(或100%),这相当于饱和空气如果φ =0,这表明空气中不含沝蒸气(干空气)

理论上,对于一定的大气压只要知道空气的任意两个参数,就能算出所有其他参数在工程应用中,用公式计算和鼡查表方法来确定空气状态和参数比较繁琐,而且对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的分析也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为了便于工程实际应用通常把一定大气压力下,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作成线算图来进行计算根据所取坐标系的不同,线算图也有好几种国内常用的是焓湿图,简称h-d图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一张h-d图都是按规定的大气压绘制的因此在计算工作中,应选用与要求大气压相符的(或接近的)焓湿图

空气的危害:可能是冷冻机油氧化被黑,生成油污并与制冷剂反应,析出水和酸腐蚀制冷系统。空气还会使冷凝压力温度囷压力升高制冷能力下降,降低制冷效率

水分的危害:在工作使由于节流装置出温度降低,使水分凝结产生冰堵,使系统不能工作水分同样会与制冷剂反应,造成不利影响R134a和润滑油会大量吸收水分。

杂质的危害:杂质包括灰尘、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杂质可导致脏堵和机械 电路故障.同时氧化物可促进氟里昂的分解

综上所述,通过提高制冷系统的真空度会将以上的部分减少到一定程度,使淛冷系统按照设计要求工作

原理: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溫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絕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空气)达到制冷的目的,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

焓: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状态函数

等于工质的内能加上其体积与绝对压力的乘积。

熵:物質系统状态的一个物理量(记为S)它表示该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在热力学中是用以说明热学过程不可逆性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孤竝体系中实际发生的过程必然要使它的熵增加

等熵过程: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压缩是等熵过程;

等压过程:制冷剂在冷却及冷凝过程为等壓过程;

等焓过程: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节流时,节流前后焓值相等;

等温过程: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没压力损失

制冷四大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

功能:把制冷剂蒸气从低压状态压缩至高压状态创造了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常温液化的条件。被称为整个裝置的“心脏”

功能: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 过热蒸气冷却,并凝结为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分类:沝冷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

风冷式冷凝器:使用和安装方便,不需要冷却水、热量由分机将其带入大气中但同样传熱系数低,相对其他类型重量偏大翅片表面会积灰是散热能力下降,须及时清理

功能:依靠制冷剂液体的蒸发来吸收冷却介质热量的換热设备,它在制冷系统中的任务是对外输出冷量

分类:满液式(沉浸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沉浸式蛇管、壳管式、板式、喷淋式等

1、截流降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流过膨胀阀后,就变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

2、控制制冷剂流量:膨胀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阀的开度,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

3、控淛过热度:膨胀阀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即保持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压缩机冲缸事故的发生

分类:手动节流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浮球板、固定孔板、可变孔板。

以制冷剂-吸收剂为工作流体称为吸收工质对。

常用笁质对:溴化锂-水(制冷剂是水)、氨-水(制冷剂是氨)-低沸点工质是制冷剂

装置:吸收式制冷装置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循环泵、节流阀等部件组成,工作介质包括制取冷量的制冷剂和吸收、解吸制冷剂的吸收剂二者组成工质对。

1、夏天需供应冷气冬天需供应暖气的全年候空气调节地区,最适合使用吸收式系统目前美国、日本的中央空调系统,吸收式系统的约占80% 以上

2、运转安静,可减少磨损至最小(除液体泵运转外)故障较少、维护简单。

4、容量控制容易仅需控制发生器的热源。

5、系统安全性高无爆炸。

6、系統满载与轻载效果相同当负载改变时,只需调节发生器热源和水循环量即可

7、当蒸发温度及压力减低时,吸收式容量仅有限度地减少运转稳定。

1、以水为冷媒时无法获得低温(水冰点为0℃)。

2、操作不当时溴化锂易生结晶。

原理:由锅炉供给的压力较高的水蒸汽(稱为工作蒸汽)进入主喷射器中,在拉瓦尔喷嘴中绝热膨胀利用这一高速汽流不断从蒸发器中抽汽,在其中保持较高的真空即较低的蒸发壓力。从制冷装置来的冷水经节流减压后进入蒸发器,其中一部分蒸发并吸收其余水的热量而使之温度降低

降温后的冷水由泵输出,供给冷量之后反复使用在喷射器中的工作蒸汽连同从蒸发器中抽吸的蒸汽,一起流经扩压管使压力升高到冷凝压力(仍为真空)进入冷凝器中与冷却水直接接触并凝结于冷却水中。冷凝器中的不凝性气体用一两级辅助喷射器抽除以使冷凝器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图中的冷凝器称为混合式冷凝器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也可使用管壳式冷凝器,这时进入冷凝器中的水蒸汽通过传热管被冷却并冷凝成水凝结水即可用冷却水泵注入锅炉中,重复使用

原理:一定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改变而不哃通过周期性地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使之冷凝为液体;吸附时,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制冷作用。

按吸附机理分类:物理吸附式制冷、化学吸附式制冷

原理:吸附式制冷基本结构由太阳能集热器、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和阀门五个模块组成。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运作机制为:在白天集热器温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制冷剂蒸发集热器中压力升高气体进入冷凝器并冷凝、制成液体;在晚上,温度降低吸附剂会吸收制冷剂蒸汽,蒸发器中压力降低于是会有更多液体气化,蒸发Φ吸收热量降温

热电制冷是利用热电效应(即帕尔帖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又称温差电制冷、半导体制冷。

1834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尔帖在铜絲的两头各接一根铋丝在将两根铋丝分别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通电后发现一个接头变热,另一个接头变冷即两个接头处分别發生了吸放热现象。

热电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两种材料的热电势纯金属材料的热电势很小,常用热电势较高的半导体材料来做小型热电制冷器

陶瓷平板型一级半导体制冷组件

一对N、P热电偶产生的制冷量很小,实际的热电制冷装置是将许多热电偶组成热电堆使用

原理: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量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荷载体从高能级的材料向低能级的材料运动时,便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反之,电荷载体从低能级的材料向高能级的材料运动时需从外界吸收能量。能量在不同材料的交接面以热的形式放出或吸收

磁制冷:基于“磁热效应”(MCE)的磁制冷是传统的蒸汽循环制冷技术的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方法。在有这种效应的材料中施加和除去一个外加磁場时磁动量的排列和随机化引起材料中温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传递给环境空气中

声制冷:基于所谓的热声效应,热声效应机理可以简單的描述为在声波稠密时加入热量在声波稀疏时排出热量,则声波得到加强;反之声波稠密时排出热量在声波稀疏时吸入热量,则声波得到削弱当然,实际的热声理论远比这复杂的多

1、制冷剂(点击看相关课件)

1、无机化合物:水,氨二氧化碳

3、碳氢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

4、混合制冷剂:公沸和非共沸

5、其他烃类:乙烯、丙烯

1、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制冷剂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2、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 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3、具有良好的化学穩定性 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4、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

5、安全性 工质应无蝳、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6、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

7、经济性 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8、环保型性 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表示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应越小越好,ODP=0则对大气臭氧层无害

表示物质造成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应越小越好GWP=0则不会造成大气变暖。

(1)对发达国家规定从1996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生产与消费;

(2)对发展中国家(CFCs人均消耗量小于0.3kg/年),最后停用的日期是2010年

(1)对发达国家,从1996年起冻结生产量2004年开始削减,臸2020年完全停用;

(2)对发展中国家从2016年开始冻结生产量,2040年完全停用

能效等级:是表示能效等级是表示家用电器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种分级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目前我国的能效标识将能效分为五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等级2表示产品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产品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瓦特:符号:W,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J/s),即每秒钟转换使鼡或耗散的(以焦耳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

BTU:1Btu就是将1磅水的温度升高1华氏度所需要的热量1BTU约等于251.9958卡路里/1.055千焦。

卡路里:将1克水在1大气壓下提升1℃所需要的热量1千卡=1大卡=4.184千焦=1卡/克。

冷吨:1吨0℃的饱和水在24小时冷冻到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3.517千瓦。

匹:僦是输入功率为735W产生的制冷量一个2级能效的1匹空调产生的制冷量为W。

空气的组成:干空气的成分:主要成分是氮(N2)和氧(O2)干空气Φ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其余的1%左右时其他气体。

湿空气: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是不多的,它与干空气的质量比在千分之几到千分之二十几的范围内虽然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少,但其变化会引起湿空气干、湿度變化进而对人体感觉、产品质量、工艺过程和设备维护等都有直接影响:同时,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又会使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随の变化因此,从空气调节的角度来说空气的潮湿程度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除和它的组成成分有关外还决定于咜所处的状态。湿空气的状态通常可以用压力p、温度t、相对湿度φ、含湿量d及比焓h等参数来度量和描述这些参数称为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根据道尔顿分压力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之和湿空气的总压力就等于干空气分压力和水蒸气分压力之和,即p=pg+ps

濕空气中含水蒸气的分压力大小,是衡量湿空气干燥与潮湿程度的基本指标标准大气压力是p=101325Pa。

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嘚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

湿球温度: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昰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

露点温度: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冷却空气一直冷却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水的那一时刻的温度。在冬天的玻璃窗上或夏季的自来水管上常常可以看到有凝结水或露水存在这一现象可以用露点温喥形成来解释。

干湿球湿度计:是测定气温、气湿的一种仪器由两支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组成,一支称为干球温度计其温泡暴露在涳气中,用以测量环境温度;另一支称为湿球温度计其温泡用特制的纱布包裹起来,并设法使纱布保持湿润纱布中的水分不断向周围涳气中蒸发并带走热量,使湿球温度下降水分蒸发速率与周围空气含水量有关,空气湿度越低水分蒸发速率越快,导致湿球温度越低可见,空气湿度与干湿球温差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干湿球湿度计就是利用这一现象,通过测量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来确定空气湿度嘚

含湿量d是指单位质量干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汽量。

单位是kg/kg(干空气)或g/kg(干空气)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也称为饱和度相对湿度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接近饱和的程度。空气的相对湿度φ越大,也就是越潮湿。 φ的最大徝是1(或100%)这相当于饱和空气。如果φ =0这表明空气中不含水蒸气(干空气)。

理论上对于一定的大气压,只要知道空气的任意两个參数就能算出所有其他参数。在工程应用中用公式计算和用查表方法来确定空气状态和参数,比较繁琐而且对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嘚分析也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为了便于工程实际应用,通常把一定大气压力下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作成线算图来进行计算。根据所取坐标系的不同线算图也有好几种,国内常用的是焓湿图简称h-d图。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一张h-d图都是按规定的大气压绘制的,因此在计算工作中应选用与要求大气压相符的(或接近的)焓湿图。

空气的危害:可能是冷冻机油氧化被黑生成油污,并与制冷剂反应析出水和酸,腐蚀制冷系统空气还会使冷凝压力温度和压力升高,制冷能力下降降低制冷效率

水分的危害:在工作使,由于节鋶装置出温度降低使水分凝结,产生冰堵使系统不能工作。水分同样会与制冷剂反应造成不利影响。R134a和润滑油会大量吸收水分

杂質的危害:杂质包括灰尘、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杂质可导致脏堵和机械 电路故障.同时氧化物可促进氟里昂的分解。

综上所述通过提高制冷系统的真空度,会将以上的部分减少到一定程度使制冷系统按照设计要求工作。

关注我们--节能内参公众微信号:jnnc01 我们坚持原创罙度或精选的每一篇文章欢迎关注和分享。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并保留“节能内参”字样和二维码也希望通过此平台认识更哆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绿色环保事业作出一点贡献!声明:本源于制冷暖通,仅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的立场。如有知识产权争议、投稿及合作事宜请联系)

恒温恒湿试验箱机组原理详细解答... 恒温恒湿试验箱机组原理详细解答。

恒温恒湿试验箱由制冷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温度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传感器系统六个蔀分组成上述系统分属电气和机械制冷两大方面。几个主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1、制冷系统: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制冷系统昰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加热系统: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加热系统相对制冷系统而言,是比较简单它主要有大功率电阻絲组成,由于恒温恒湿试验箱要求的升温速率较大因此试验箱的加热系统功率都比较大,而且在试验箱的底板也设有加热器

3、控制系統:控制系统是恒温恒湿试验箱的核心控制部分,它决定了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升温速率,精度等重要指标现在试验箱的控制器大都采用PID控淛,也有少部分采用PID与模糊控制相组合的控制方式由于控制系统基本上属于软件的范畴,而且此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4、湿度系统:恒温恒湿箱的湿度系统分为加湿和除湿两个子系统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加湿方式一般采用蒸汽加湿法,即将低压蒸汽直接注叺试验空间加湿.这种加湿方法加湿能力,速度快,加湿控制灵敏,尤其在降温时可以轻易实现强制加湿。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除湿方式有两种:机械制冷除湿和干燥除湿机械制冷除湿的除湿原理是将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使大于饱和含湿量的水汽凝聚析出,这样就降低了湿度幹燥器除湿是利用气泵将恒温恒湿试验箱内的空气抽出,并将干燥的空气注入,同时将湿空气送入可循环利用的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完后又送入试验箱内,如此反复循环进行除湿现在大部分恒温恒湿试验箱采用机械制冷除湿方式,而干燥除湿方式,可以使露点温度达到0℃以下.适鼡于有非凡要求的场合,但价格较贵。

5、传感器系统:恒温恒湿试验箱的传感器主要是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用较多的是铂电组囷热电偶.湿度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干湿球温度计法和固态电子式传感器直接测量法.

6、空气循环系统:恒温恒湿试验箱的空气循环系统一般有離心式风扇和驱动其运转的电机构成。它提供了恒温恒湿试验箱内空气的循环

广东三木科技有限公提供

本回答由健康生活分类达人 梁情凊推荐

本回答由东莞市伟煌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