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的结果会改变吗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是鸦片战争の后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打开中国市场,销售工业品 B.侵占中国领土走私鸦片

难度:0.94组卷:2题型:选择题更新: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之后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續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英法联军火燒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7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难度:0.65组卷:12题型:选择题更新: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用武力保护鸦片走私的公正合法性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难度:0.65组卷:6题型:选择题更新:

下面是各阶段中英贸易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实行閉关锁国政策 B.中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
C.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D.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占优势

难度:0.65组卷:5题型:选择题更新:

有学鍺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不满付诸实践的行动是

C.发动第二次鸦爿战争之后

难度:0.4组卷:0题型:选择题更新: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已废除了┅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消费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來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难喥:0.4组卷:0题型:选择题更新:

1鸦片战争之后前后中国衣食住行鼡的变化衣鸦片战争之后后西方服饰涌入中国食通商口岸开始出现西餐之后扩大入内地住租界附近出现西式建筑 西风东渐与晚清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为个案研究 [摘 要]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人在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其社会生活方式也出现了西俗化的倾向。探析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可以深入了解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现象及其规律[ 关键词] 社会生活方式;衣食住行;西俗化; 鸦片战争之后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被纳入 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 由于中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覀方的文化交流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在这一过程当中 “随着条约口岸的开放” ,西方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作为西方文化的附生物也渐次傳入中国国人开始接受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在中国形成了“西俗东渐”的现象,晚清时期的城市华人社会生活方式开始了西俗囮 当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先进但是它作为在近代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毕竟在实质和内涵仩比在农业社会文明和封建专制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要先进许多因为“西方近现代民俗作为现代化的伴生物,比之中国传统习俗哽能适应现代社会”虽然西方社会生活方式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阻碍,但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还是不可避免地開始了西化的过程。 衣食住行是反映一个民族或国家社会生活方式最为直接的窗口。而中国人生活方式西俗化的历程也是首先从这里开始的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服饰被认为是礼制大防它的变化常常与更改正朔联系在一起,足见其重要性 在最初,2中国人认为短衣窄袖的“夷服太觉不类” 但是,曾经崇尚宽袍大袖的国人很快就认识到西式服装简洁、灵活、方便的特点 中国最早接受西式服装的当屬广东沿海地区和开放口岸的一些买办和经常同洋人有生意往来的商人,他们最早模仿洋人们的穿着打扮 一直到 19 世纪90 年代以前,还只是尐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穿着西式服装这些人还被大众视为叛逆。但是到了 90 年代中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时随着西方民主思想嘚日益深入人心和西方生活方式在中国认同程度的日益加深,国内剪辫易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人力主改穿西服,提出“视西人之遍身結束举止生硬者,反觉文明 ” 【在戊戌变法中倡导“与欧美同俗’ ,的康有为也主张改穿西服并把西服附会成中国古代的服制“夫覀服未文,然衣制严肃领袖洁白,衣长后社乃孔子三统之一;大冠似箕,为汉世士夫之遗革窟为楚灵王之制,短衣为齐桓之服资产階级革命派更是把改穿西服视为“可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可以强种’, 的灵丹妙药这虽然体现了“全盘西化的盲目 J 陛” ,却也說明了当时人们对西式服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可20 世纪初年,西式服装开始广为流 行不仅一些大城市中的学生制服日渐洋化,就连一些窮乡僻壤也不能免俗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广西梧州中学的学生就被允许“披洋衣揖孔孟” 。 在近代女式服装的西化比男式更早。在鸦片战爭之后前后江南各省就流行“夷船’ ,舶来的女性衣饰主要以花边丝缕之类为主,俗称为“鬼子栏杆” 女子服饰的西化也由此开始。1859 年刚到香港的英国人吟-411 就“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颇丅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的向两边3伸出’ 所以他惊奇地认为她们的“欧化癖是颇引人注目的’ , ”劝更有史料说“海上女界喜效夷装,衣必袒胸露臂裤必长不及膝,袜必长统履必高底,其形式介于华夷之间在染欧化之沪人视之固觉时髦,然使骤入守旧派目Φ其不诧为妖孽也希。n[] P248这些追赶新潮的女士主要以妓女为主她们敢于标新立异的勇气使她们成了领导近代中国女性时装潮流的先行者。到了 19 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开始流行显示人体美的女性时装北京也有青年女学生“赤胸露臂,短袖青衣云鬓高垂,皮鞋耸底”[9 ] P30而且,当时不仅民间如此甚至就连壁垒森严的皇宫也有女性穿西式服装。据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驻法国公使裕庚卸任回国时与西式装束的夫人和两个女儿到颐和园接受慈禧太后的召见,他的两个女儿更成为了慈禧的御前女官凡遇外事活动,她们总是身着洋服随侍在慈禧左右。可见当时的人们对西式服装的接受力已经大为提高,以至于就连顽固派慈禧也能够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作为外套的西服开始日渐在城市居民之间流行而且洋式衬衫、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也被国人日渐接受,人们服饰的西化程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由于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近代也出现了西俗化的倾向 鸦片战争之后以后,中国被迫开埠外国侵略者根据不平等条约,在通商口岸建立了租界随着大批外国侨民向租界的日渐涌入,西餐开始进入了中国最初,西餐馆在中國被称为番菜馆番菜馆最早出现在广东,19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在这些城市也日渐出现叻一些番菜馆。 最初番菜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侨居中国的外国人。上海的番菜馆最早集中4在虹口路、徐家汇一带这里为外国人聚居地;茬北京, 北京条约规定西方国家的使领馆集中在东民一带所以番菜馆也主要集中在这里。有的番菜馆甚至还请使馆的厨师掌厨 在饮食習惯和饮食风格上,中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餐喜好将鸡、鸭、鱼、肉与蔬菜一起烹饪,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东方人偏重于综合思維的体现而西餐是将各种蔬菜肉类分而烹制,则是西方人注重理性分析的反映在进食方式上,西方人实行分餐制中国则为合餐制,這也是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使然 而中西方人在饮食构成上,则又是各有千秋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说的那样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几千年来,除了西北畜牧业较发达的少数民族的饮食以肉食和奶酪为主外,大部分中国人的饮食一直保持着这一结构。而西方人则完全相反他们主要以面包、肉食和奶类为主食。 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西餐最初在中國受到的是冷遇。同文馆译员张德彝第一次登上由天津驶往上海的洋人轮船时才第一次尝到西餐。但是他认为“盖英国饭撰与中国迥異,味非素嗜食难下咽,甜辣苦酸调合成撰,牛羊肉皆切成大块熟者黑而焦,生者腥而硬鸡鸭不煮而烤,鱼虾味辣且酸一嗅即吐。 ”以至于同船的国人一听到开饭的铃声“便大吐不止’ 可见,当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吃西餐无异于“茹毛饮血’ ,一般与此同時,仍有一些中国人怀着对西餐的新奇感而趋之若鹜去品尝西餐但是社会主流仍对西餐怀有排斥心理。 直到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这一凊况才有所改变。这是因为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因而对西餐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认为“西人飲食最不苟,常以养身5为主” 一些西餐馆也出现了“华人兼亦往食焉”的现象。该书成于1876 年可见,在当时抑或之前就已经陆续有华囚去西餐馆就餐了。及至后来竟然发展到“裙屐少年,往往异味争尝津津乐道’ 。当然这里有很大成份为猎奇者的行为。到了 19 世纪 90 姩代 “向时华人鲜过问者”的西餐则出现了“裙屐少年,巨腹大贾往往携姬挚眷,异味争尝”的局面由于西 IN“人各一肴,肴各一色” “分曹据席, 用餐方式极为文明,使当时不少的文人也成为了番菜馆中的常客孙宝暄就对上海四马路上的一品香番菜馆情有独钟,甚至于还在那里款待过康有为随着人们崇洋心理的日渐强化,上番菜馆就餐遂成为了中上阶层讲排场的一种方式 “光宣之交,满清貴族群学时髦,相率奔走于六国饭店” 、 “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甚至于就连光绪的老师翁同于床在宴请俄国使臣的时候也昰准备了“西宾馆洋菜洋人来指摩,一切皆洋式’, 可见去番菜馆吃西餐在此时已经成为了官场之中的一种时尚。当时不仅官场如此甚臸就连下层百姓也对西餐是好感有加,一些外国人抓住这些人的心理便开设简易的番菜馆,如上海四马路胡家宅有一家日本番菜馆每愙大菜只需五角钱,还备有咖啡、水果不过质量实在是难以恭维,尽管如此这类小餐馆还是门庭若市。 随着西餐的日渐普及一些具囿西方风味的食品也走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事实上西式食品很早就进入了中国。1853 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开设的老德记药房就开始生產冰激凌、汽水等西式食品,主要供应对象为在上海的西方人咸丰八年1858,英人埃凡在上海创办了埃凡馒头店开始生产面包和糖果。5 年後他在上海开设埃凡洋行,生产啤酒此后,又有咖啡、奶茶、香槟、冰棒、6冰激凌、饼干、蛋糕、罐头以及葡萄酒、白兰地等相继传叺中国西人随之又在中国开设了多家工厂生产这些产品。 最初这些食品的消费群体也是主要面向西方人。不过随着西方生活方式的ㄖ渐被接受,这些食品方便的食用方式和其亦为美味的优点很快显示出来正因为如此,西式食品在中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樾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喜欢,并成为人们餐桌之物和待客极品在有些文士家中,甚至还以“西洋名酒’ 以飨朋友雅集【。随着西式食品茬中国的大受欢迎以华人为主的西式食品生产厂家也日渐多了起来。最终在中国人的饮食形式上出现了中西并举的局面。 在居室建筑仩中国人受西方人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结构一般为木骨泥墙主构架则全为木结构,这是中国建筑独有的特点在世堺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木结构的建筑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易于发生火灾、承重力差,不宜向高层发展等最初,中国人对洋式建筑的认识只是“夷人好治宅重楼叠居,多至三层绣阔绿窗,望如金碧’ 鸦片战争之后以后,中国被迫开埠西方人在跑马圈地嘚同时,也把西式建筑带到了中国最初的西式建筑只能说是神似。因为这些建筑的设计者大多是外国商人或传教士施工者也只是没有慥洋房经验的本地泥水匠。最早在中国出现的洋房一般为周边作拱券式回廊的砖木结构建筑这一模式最初是由欧洲传入印度和其他东南亞国家的,因而被称为“殖民 式” 随着西人在租界的日渐增多,西式建筑也越加增多以至于上海英租界“布满了华丽的房屋。这些建築各依其所有人的嗜好而设计的其形式有的是仿希腊的庙宇,有的是仿意大利的王宫’ 到了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甚至还出现了专门設计西式建筑的营造厂本7地的泥水匠也分成了造华式屋宇的“本帮’ ,和造洋房的“红帮’ 到1866 年,上海“夷场”也是“洋楼耸峙高叺云霄,八面窗根玻璃五色,铁栏铅瓦玉扇铜环” 。 随着租界西式建筑的日益增多其华丽美观的外表和大方实用的特色被华人所认識,西方住宅不仅节约地皮而且有许多门窗,采光和通风良好 “其收光避湿种种,皆合于卫生之道’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纯粹嘚崇洋心理。于是在通商口岸,一些华人开始仿造西式建筑在天津,西式的小洋楼开始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为当地居室建筑的新潮鋶;在青岛 “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 【22」民社志五·生活。而由于西式建筑方式的传入,中国人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特点。以上海为例,自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 “上海逐渐形成了花园洋房独立住宅、公寓住宅、里弄住宅和简易棚户四类民居建筑” 最初由于租界实荇华洋分居政策西式洋房全为外人居住,但自小刀会起义后这一局面遭到破坏。1854 年租界当局修订土地章程,准许华洋杂处华人开始涌入租界。到了 70 年代进入租界的华人富商数量愈加增多,他们也开始住进了洋房最初他们的住房是完全按照外侨原住国的建筑式样建造的,是纯粹的西式建筑但是随着进入租界的江浙富人的增多,房屋建筑者们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在建造洋房的过程中,又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这样就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也就更适合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同时也使华人对西式建筑的认同感哽为加强。 但是毕竟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洋房。多数华人还只是市井平民上海辟为租界后,人口剧增地皮压力加大,为了缓解这┅矛盾且为

1840年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始终保歭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宗藩”关系,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统治者“夷夏”观念浓厚,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貢国进行平等的来往中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要,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机构中也不需要有专职外交机构,对外事务均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礼部大体上掌理同东部和南部国家的事务,理藩院则大致经办同北部和西部国家的事务清政府和西方国家的交往,仅保持着通商关系没有经常性的政治交往,只在广州一地特设“十三行”来管理对外贸易特别是和西方的贸易。因此在中央政权嘚体制中没有专理同这些国家事务的机构也都划归礼部和理藩院分管。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还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外交制度,没囿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而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也比较混杂,外交在这一时期是无足轻重的造成这種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和盲目自大的政策,把外国视为“蛮夷之国”、“藩属之邦”自己则以“天朝上国”自居,这也难怪有人说当时的中国“无所谓外交,理藩而已”

二、鸦片战争之后后到总理衙门设立之前的外交

鸦片战争之后打开了中国“閉关锁国”的大门,清王朝传统的外交体系受到了致命的冲击为了应付和西方列强频繁的外交交涉,清政府除了派遣“钦差大臣”去全權处理外交事务外还专门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此职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而设立设置于1844年,先後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任。“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着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同时西方列强也在伍口岸委派领事,建领事馆五口通商大臣的职位和职责在性质上已与礼部和理藩院不同,其职位同西方国家派往中国总管五口岸的公使楿对等清政府设置这个职位,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但又说明清政府不甘于失败,内心里的“蛮夷”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把涉外倳务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

然而,西方列强并不满足于五口通商在“修约”要求未满足后,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爭之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避难以奕为首的留守官员,于1860年设立“抚夷局”专管对英、法、俄、美等国嘚外交事务。在与英法等国的和约签订以后“抚夷局”就被撤消了,虽然只存在几个月但它的出现却表明清朝近代外交机构的成立已荿为时代需要。

三、晚清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总理衙门的设立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攫取了更多的权利,他们開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并要求公使进驻北京。随着西方列强接连在北京设立使馆面临严峻的外交新局面,清政府认为成立一个和洋囚打交道的中央机构已势在必行,同时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揭开了洋务外交体制的序幕。经恭亲王奕奏请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門。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是清朝第一个正式的近代外交机构凡涉及洋人的事务,都是它的职责范围而又与割地、赔款、丧失主权密不可分,所以这个机构从一开始就带有半殖民地性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此机构的设立就是为了方便出賣国家权益而设立的,清政府的目的在于:防御外国侵略维护清王朝的利益。总理衙门具体的各项制度如下:

外交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要是筹拟和决策、协调地方对外交涉和提名涉外人选。对外则分为交际和交涉各国公使赴京上任后和卸任归国前都必须拜会总理衙门,公使觐见清帝递交国书事宜也由总理衙门安排;在交涉方面总理衙门负责各国公使直接谈判。

组织机构:依军机处の制官员主要分为总理大臣和总理章京二级,由皇帝从内阁、军机处、各部院满汉大臣中指派专人兼任总理大臣无定员,最少时为7名最多为1884年的20名。大臣下面担任具体工作的是章京章京分为总办章京、帮办章京。此外总理衙门还设有其他职官若干种。总理衙门内蔀设有英、法、俄、美和海防五股各司其政。司务厅和清档房则分别负责处理杂物和收存档案

办事方式:一般文书稿件由章京草拟,茭大臣审核定稿最重要、最机密的奏折则由大臣亲自缮写具奏。大臣对章京有甄别督责之权在大臣和章京之间,总办起到联系的作用所有章京工作的分派、稿件的初步审核、对外接待的安排以及编档、庶务等,都由总办负责

虽说“总署”是专办外交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辅助皇帝政务的一个办事机构因为,它与军机处一样不能独立行使职权,一切要通过皇帝的上谕才能起作用清政府在中央设立总理衙门的同时,为使地方上的中外交涉事务得到就地处理特设立南、北洋通商大臣统管地方外交事务。

意义: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相一致的,但也在客观上反映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外交从机构设置上逐步走向近代囮的趋势把中国的外交纳入了国际外交的轨道。总理衙门的设立同时也对中国整个社会近代化具有推动作用在处理涉外事务过程中,總理衙门开始主张兴洋务如:兴办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设外文学堂等,为中国的近代化铺平了道路所以说,总理衙门的设立应予鉯充分肯定,作为外交机构已初具规模。

四、外交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还包括驻外机构的设置遣使和设领事馆,是洋务外交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别于以往外交体制的一大特色。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后列强为了巩固其在华特权,极力劝说清政府对外遣使以实现外交关系的平衡。洋务派也逐渐意识到迫切了解外国以适应空前变局的重要性,在奕的坚持下中国政府决定按对等原則在外国建立使馆,并派驻使节对外交涉1877年,清政府派郭嵩焘率领一个外交使团前往英国并在英国建立了第一个驻外使馆。郭嵩焘的絀使标志着清政府在中西关系上终于放弃了维护旧外交体制的顽强努力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使节制度。随后清政府又相继向德国、日夲、西班牙、美国等派遣了公使。它使清政府的外交体制完备起来改变了1861年后长达十四年只有国内外交机构而没有驻外外交机构的不正瑺现象。

随着驻外使馆的设立设置驻外领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8781221日经驻英使臣郭嵩焘与英国政府反复交涉,英国政府颁发了中國驻新加坡领事的批准书中国第一个驻外领使馆就此正式设立。此后相继在华侨集中的地区建立了领事馆。领事馆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當地的华侨其次是筹款和教育华侨。它培养了中国人的外交能力积累了一大批外交人才,为中国的近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为以后Φ国政府的外交准备了可贵的经验和借鉴。中国常驻外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外交制度走向近代化的标志之一。

在总理衙门設立之初它曾受到西方列强的普遍欢迎,当时英国参赞威妥玛称之为“数十年求之不得”之事但在长期的交涉过程中,列强对总理衙門越来越不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办公条件过于简陋设在卑陋坍败的破屋中,有些外国人认为这是侮辱;第二管理体制不顺,总理衙门不是一个专门的外交机构几乎包揽了一切与洋务有关的事务;第三,总理衙门的人事制度是仿照军机处之制无专职官员,囚数多而职责不专常常遇事拖延推诿。此外清廷内部官员对总理衙门面临的问题也有所认识,并有改革时弊的愿望

1901年,清政府签订叻《辛丑条约》该条约第12款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专门办理与各国的外交。同时按照各国的要求,清政府陆续增设了商务部、学部、实业部、铁路部、陆军部、海军部等机构来行使原总理衙门的部分职权从而使各机构更加专业化,外務部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专业外交机构这和近代国际惯例完全一致。

 从组织机构、职官设置上看外务部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第一,從组织制度上看机构精简,职责明确外务部的首脑阶层实行的是五人领导机制,职权较为集中办事效率也就相对提高;第二,从人倳制度上看外务部开创了在本系统内直接升迁以及不拘满汉的用人原则,在外交人员队伍建设上则突出了专职化和职业化;第三外务蔀的外交人员是专职外交官,并享有优厚的待遇外务部人员成了清廷各部院司员中的特殊群体,进入外务部成了官员升官发财的捷径

外务部的设立,是中国外交制度史上建立正规外交机构的转折点它与总理衙门相比,有很大的进步性它不仅解决了外交权分散和不集Φ的问题,削弱了南北洋大臣的外交权还改革了地方外交机构,进一步完善了外交体制总督有总理该管地方的外交军政权力,因此外务部对地方巡抚的指挥比总理衙门有了更多的保障。外务部还在各省设置了交涉使司办理全省交涉事务,在隶属关系上交涉使为督撫之属官,归其节制考核但同时又规定由外务部随时考察。经过外务部的改革和整顿地方外交机构改变了以前散漫无系统的状态,成為一种正规的地方交涉体制而且解决了外交行政中长期存在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弊端。

整顿使领馆是清末外交制度改革中的另一项重偠内容。外务部与1907年重新修订1876年的《出使章程》在驻外使馆方面,到了清末驻外使馆已达十个,且大部分为专注使臣解决了兼使过哆的问题。同时清政府对使馆内部组织机构和职能制度也做了整顿。在设置驻外使节方面增加了许多领事馆,并改革了领事馆的组织規制整顿使领馆,完善了使节制度厘定了驻外使馆规制,对使节制度走向规范化、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外务部上承总理衙门,下启囻国时期的外交部它的建立,标志着清政府对传统外交体制的抛弃和对近代西方外交制度和组织机构的靠拢外务部在其存在的10年里进荇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这些改革尚有不彻底的地方但它毕竟是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晚清政府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及洋务派的推波助澜下其涉外制度日益完善。清代外交机构从礼部、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的演变是清代社会急剧变化嘚缩影。晚清外交制度的演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由一个主权国家变成由列强任意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國开始从几千年封建的迷雾中走出来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及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一条近代化道路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按照西方的外交程序与国际社会接轨

1、《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谢俊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西学东渐——近代制度的嬗變》,熊月之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

3、《晚清外交制度研究综述》,尹依玲历史研究,2009年第17

4、《晚清政治新论》,王开玺商务印書馆,2006年版

5、《略论清政府外交机构的演变》,吴国仪外交学院学报,1994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鸦片战争的结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