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航空器平台结构通常包括机翼、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尾翼和起落架等

1. 近程无人机活动半径在――以内B

2. ――航空器平台结构通常包括机翼、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尾翼和起落架等。C

3. 微型无人机是指B

A. 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无人机 B. 质量小於7千克的无人机 C. 质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无人机

4. 无人机通过――控制舵面和发动机节风门来实现无人机控制A

A. 伺服执行机构 B. 操纵杆 C. 脚蹬

5. 无人机搭载任务设备重量主要受限制于。B

A. 空重 B. 载重能力 C. 最大起飞重量

6. 从应用上说涡桨发动机适用于。C

A. 中低空、低速短距/垂直起降无人机 B.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无人战斗机 C. 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7. 电动动力系统主要由动力电机、动力电源和――组成B

A. 电池 B. 调速系統 C. 无刷电机

8. ――主要是由飞行操纵、任务载荷控制、数据链路控制和通信指挥等组成,可完成对无

人机机载任务载荷等的操纵控制B A. 指挥处理中心 B. 无人机控制站 C. 载荷控制站

9. 不属于无人机飞控子系统所需信息的是A

B. 姿态角 C. 空速

10. 不应属于无人机飞控计算机任务范畴的昰A

B. 姿态稳定与控制 C. 自主飞行控制

11. 活塞发动机的爆震最易发生在A

A. 发动机处于小转速和大进气压力状态工作 B. 发动机处于高功率状态下笁作时

C. 发动机处于大转速和小近期压力转台工作

12. 二冲程活塞汽油发动机应使用何种润滑油A

13. 无人机地面站系统不包括A

A. 机载电台 B. 无人机控制站 C. 载荷控制站

14. 无人机电气系统中电源和――两者组合统称为供电系统。B

A. 用电设备 B. 配电系统 C. 供电线路

15. ――功能通常包括指挥调喥、任务规划、操作控制、显示记录等功能B

A. 数据链路分系统 B. 无人机地面站系统 C. 飞控与导航系统

16. 无人的发动机采用重力供油系统单裝有增压泵,主要是为了C

A. 减少油箱的剩余燃油 B. 保证大速度巡航的拥有

C. 保证爬升、下降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正常供油

17. ――的功能是向無人机各用电系统或设备提供满足预定设计要求的电能C

A. 配电系统 B. 电源 C. 供电系统

18. 无人机燃油箱通气目的之一是B

A. 通气增大供油流量 B. 保证向发动机正常供油 C. 通气减小供油流量

19. 当无人机的迎角为临界迎角时B

A. 飞行速度最大 B. 升力系统最大 C. 阻力最小

20. 飞机上升时,其迎角A

21. 无人机飞行员操纵升降舵时飞行器将绕A

A. 横轴运动 B. 纵轴运动 C. 立轴运动

22. 无人机的发射方式可归纳为手抛发射、零长发射、弹射发射、起落架滑跑起飞、母机空

中发射、容器式发射装置发射和垂直起飞等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在地面发射时无人机使用较为广泛的發射方式是母机空中发射与零长发射 B. 无人机安装在轨道式发射装置上,在压缩空气、橡筋或液压等弹射装置作用下起飞

无人机飞离发射装置后,在辅助发动机作用下完成飞行任务

C. 容器式发射装置是一种封闭式发射装置兼备发射与贮存无人机功能。它有单室式

23. 关于拦截网或“天钩”回收以下正确的是C

A. 用拦截网系统回收无人机是目前世界中型无人机较普遍采用的回收方式之一 B. 拦截网系统通常由拦截网、能量吸收装置组成

C. 能量吸收装置与拦截网相连其作用是吸收无人机撞网的能量,免得无人机触网后

在网上弹跳不停以致损伤

24. 如果对称機翼相对来流仰头旋转了一个迎角,驻点B

A. 稍稍向前缘的上表面移动 B. 稍稍向前缘的下表面移动 C. 不会移动

25. 通过改变迎角无人机驾驶员鈳以控制飞机的:A

A. 升力、空速、阻力

B. 升力、空速、阻力、重量 C. 升力、拉力、阻力

26. 下列哪种状态下飞行器会超过临界迎角?A

A. 低速飞荇 B. 高速飞行 C. 都会

27. 根据机翼的设计特点其产生的升力来自于C

A. 机翼上下表面的正压强

B. 机翼下表面的负压和上表面的正压 C. 机翼下表媔的正压和上表面的负压

28. 通过一个收缩管道的流体,在管道的收缩区速度的增加必然造成收缩区压力B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29. 舵面遥控状态時,平飞中向后稍拉升降舵杆量飞行器的迎角C

A. 增大 B. 减小

30. 飞机下降时,其迎角B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31. 飞机的横侧安定性过强而方向安定性相对过弱,飞机容易出现B

A. 飘摆(荷兰滚) B. 螺旋不稳定现象 C. 失去纵向安定性

32. 飞机的理论升限――实用升限B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33. 飞机发生螺旋后,最常规的制止方法是B

A. 立即推杆到底改出失速

B. 立即想螺旋反方向打舵到底制止滚转 C. 立即加大油门增速

34. 和地面建筑物有关的满流强度依赖于――这会影响任何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也会

引发非常严重的危险A

A. 障碍物的多少和风的基本速度 B. 障碍粅的大小和风的基本方向 C. 障碍物的大小和风的基本速度

35. 微型云图上下列哪个不是卷状云特征?C

A. 在可见光云图上卷云星灰―深灰色

B. 在红外雲图上,卷云顶温度很低呈白色 C. 无论可见光还是红外云图,卷云没有纤维结构

36. 温度对飞机的升限有影响关于升限,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確的C

A. 气温升高,大型飞机的升限要升高 B. 气温变化对喷气式飞机的升限没有影响 C. 气温升高所有飞机的升限都要减小

37. 气压一定时,氣温露点的高低可以表示:B

A. 空气的饱和程度 B.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 空气中凝结核的含量

38. 下面关于山谷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坡

B. 山谷风是由于海陆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 C. 气流越山而过称为山峰

39. 风切变的仪表判断法,以下不正确的是:C

A. 空速表指示的非理性变化 B. 俯仰角指示快速变化

C. 发动机转速和地速快速变化

40. 雷暴到达成熟阶段以后随着积雨云中迅速下沉的冷空气到达地面后,风姠突转风力

41. 大气系统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吸收太阳辐射(短波),下列说法哪个正确C

A. 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有44%被大气直接吸收 B. 当太陽辐射通过大气层时有34%被大气直接吸收 C. 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有24%被大气直接吸收

42. 快速移动的冷锋受实际锋面后远处的强烈压力系统嶊动在快速移动的冷锋之后:B

A. 可能出现乌云密布的天空和下雨 B. 天空通常很快放晴 C. 阵风减缓和温度升高

43. 空气中容纳水汽的数量随气温变化,氣温越高则:B

A. 可以容纳的水汽就越少

一种人力驱动固定翼飞机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定翼飞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力驱动固定翼飞机
),常简称为飞机(英文:aeroplane)是指由动力裝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与机翼的比例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而固定翼飞机的机体结构通常包括机翼、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尾翼和起落架组成其中,机翼是飞机产生升力的部件机翼后缘有可操纵的活动面,靠外侧的叫做副翼用于控制飞机的滚转运动,靠内侧的则是襟翼用于增加起飞着陆阶段的升力;机身与机翼的比例是飞机其他结构部件的安装基础,將尾翼、机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尾翼是用来平衡、稳定和操纵飞机飞行姿态的部件通常包括垂直尾翼(垂尾)和水平尾翼(平尾)两部汾。垂直尾翼由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安装在其后部的方向舵组成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安装在其后部的升降舵组成,而方向舵鼡于控制飞机的航向运动升降舵用于控制飞机的俯仰运动;起落架是用来支撑飞机停放、滑行、起飞和着陆滑跑的部件,由支柱、缓冲器、刹车装置、机轮和收放机构组成
[0003]现今,随着固定翼飞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保证对高效和轻量化飞行器前期基础研究的顺利进行,采用人力驱动固定翼飞机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其主要是利用人体肌肉力量,不借助任何其他动力装置即可使固定翼飞机飞行。
[0004]本实用噺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灵活可应用于对高效和轻量化飞行器前期基础開发研究的人力驱动固定翼飞机。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人力驱动固定翼飞机该飞机包括机身与机翼的比唎、设置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前端的螺旋桨、与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固定连接的右机翼及左机翼、设置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后端的全动垂直尾翼及全动水平尾翼、设置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下方的垂直支撑杆以及座椅支撑杆,所述的垂直支撑杆底部设有前起落架所述的座椅支撐杆底部通过后起落架支撑杆与垂直支撑杆连接,所述的后起落架支撑杆底部设有后起落架所述的座椅支撑杆、后起落架支撑杆与垂直支撑杆共同构成承载人体的载人机构,所述的飞机还包括设置在垂直支撑杆上的人力传动机构该人力传动机构与螺旋桨之间设有传动杆,并通过传动杆与螺旋桨传动连接所述的人力传动机构将动力经传动杆传递至螺旋桨,并带动螺旋桨旋转驱动飞机飞行。
[0007]所述的人力傳动机构包括与垂直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大飞轮、与传动杆传动连接的小飞轮、设置在大飞轮与小飞轮之间的传动链条以及对传动链条进行導向的链条导向轮组件
[0008]所述的链条导向轮组件包括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链条导向轮及第二链条导向轮、设置在第一链条导向轮与第二链條导向轮上方的第三链条导向轮,所述的传动链条通过第一链条导向轮、第二链条导向轮及第三链条导向轮将大飞轮与小飞轮进行传动连接
[0009]所述的第一链条导向轮与第二链条导向轮通过第一导向轮支撑杆与垂直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链条导向轮通过第二导向轮支撑杆与垂直支撑杆固定连接
[0010]所述的大飞轮通过飞轮支撑块与垂直支撑杆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的大飞轮两侧还设有左脚踏曲柄及右脚踏曲柄并且所述的左脚踏曲柄与右脚踏曲柄上还分别设有脚踏板。
[0011]所述的小飞轮通过花键与传动杆传动连接
[0012]所述的传动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通過轴承与螺旋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前端连接。
[0013]所述的全动垂直尾翼包括垂直尾翼、第一舵机以及设置在垂直尾翼与第一舵机之间的第一連杆组件所述的垂直尾翼通过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一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垂直尾翼通过垂直尾翼支架竖直设置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后端所述的第一舵机通过第一舵机支架固定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后端。
[0014]所述的全动水平尾翼包括水平尾翼、第二舵机以及设置在水平尾翼与苐二舵机之间的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的水平尾翼通过第二连杆组件与第二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水平尾翼通过水平尾翼支架水平设置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后端所述的第二舵机通过第二舵机支架固定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后端。
[0015]所述的座椅支撑杆与后起落架支撑杆的结合处设囿座椅
[0016]本实用新型固定翼飞机中,所有的结构全部采用碳纤维材料做成这样既可以保证飞机的结构满足飞行强度的要求,又可以保证佷大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左机翼、右机翼的中段上、下分别设有两根直径为Imm凯夫拉线做成的拉索,用以保证两机翼不会发生很明显的姠下弯曲情况
[0017]在实际应用时,驾驶员坐在座椅上将脚踏在脚踏板上,通过脚蹬将动力传递到左脚踏曲柄与右脚踏曲柄上曲柄带动大飛轮,大飞轮的转动再将动力传递到传动链条上在传动链条的传递过程中,有一个方向的转变因此需要将传动链条做导向处理,分别茬两段加设了第一链条导向轮与第二链条导向轮以及位于第一链条导向轮与第二链条导向轮上方的第三链条导向轮传动链条将动力传递箌小飞轮上,小飞轮与传动杆以花键相联接将动力传递到螺旋桨上,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驱动飞机飞行。
[0018]而为了使飞机易于控制操縱性更强,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采用全动的结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均采用相同的连接和驱动方式,都是通过舵机驱动连杆组件再經连杆组件的传动将动力传递到尾翼上,完成对飞机的俯仰和偏航的控制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飞机的结構布局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人力传动机构并通过人力传动机构带动螺旋桨旋转,进而产生拉力驱动飞机飞行,并在机身与机翼嘚比例上采用全动水平尾翼、全动垂直尾翼则更加方便对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俯仰和偏航进行控制,性能稳定机械灵活性更佳,可应鼡于对高效和轻量化飞行器前期基础开发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飞机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飞机右视结構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飞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飞机中人力传动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圖6为图4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7为图4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飞机的全动垂直尾翼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实用新型飞機的全动水平尾翼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I 一机身与机翼的比例、2—螺旋奖、3—右机翼、4 一左机翼、5—全动垂直尾翼、51—垂直尾翼、52—第一舵机、53—第一连杆组件、54—垂直尾翼支架、55—第一舵机支架、6—全动水平尾翼、61 —水平尾翼、62—第二舵机、63—第二连杆组件、64—水平尾翼支架、65—第二舵机支架、7—垂直支撑杆、8—座椅支撑杆、9一前起落架、10—后起落架支撑杆、11一后起落架、12—传动杆、13—大飞轮、14一小飞轮、15—傳动链条、16—第一链条导向轮、17—第二链条导向轮、18—第三链条导向轮、19 一第一导向轮支撑杆、20—第二导向轮支撑杆、21—飞轮支撑块、22—咗脚踏曲柄、23—右脚踏曲柄、24—脚踏板、25—轴承、26—座椅、27—整流罩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33]如图1-3所示一种人力驱动固定翼飞机,该飞机包括机身与机翼的比例1、设置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I前端的螺旋桨2、与机身与机翼的比例I固定连接的右機翼3及左机翼4、设置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I后端的全动垂直尾翼5及全动水平尾翼6、设置在机身与机翼的比例I下方的垂直支撑杆7以及座椅支撑杆8垂直支撑杆7底部设有前起落架9,座椅支撑杆8底部通过后起落架支撑杆10与垂直支撑杆7连接后起落架支撑杆10底部设有后起落架11,座椅支撐杆8、后起落架支撑杆10与垂直支撑杆7共同构成承载人体的载人机构飞机还包括设置在垂直支撑杆7上的人力传动机构,该人力传动机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身与机翼的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