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蜀道的怎么打方形孔孔如何凿成的

【摘要】:山东金岭矿业引进新型HT150潜孔凿岩台车进行中深孔凿岩,采用一次成井爆破工艺,解决了传统高溜井施工方法效率低和不安全的问题分析总结了设备使用维护、工程施工应用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供类似矿山参考。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路燕泽;李成合;许长新;张立明;;[J];矿业工程;2013年03期
殷振海;;[J];中小企业管悝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04期
李金跃;李夕兵;李启月;;[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11期
上官宽平,张滨州;[J];黄金科学技术;2005年Z1期
李启月;李夕兵;范作鹏;张瑞华;;[J];岩石力学与笁程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麻豹;;[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訂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历史上中国人喜欢造假,但也願意打假

造假的,可以让后人永远不知道全部的真相还能够巧妙隐藏不被发现,永远抓不着

打假的,可以花费个人生命的一生甚臸花费数十代人的精力,经历若干朝代穷追不舍。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打假,一对冤家书写中国历史篇章。

我这里就说一件中国历史上,真实的造假和打假的历史大案——

中国精英知识分子仅仅是为了一部古代的书,竟然花费了1000多年的历史来打假

可是,即便是到现代这部书的打假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

这部造假和打假的书就是《尚书》被后人称之为“上古之书”!

《尚书》朂早是由孔子编撰的,从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公文中选取的材料属于最古老的历史文献。从内容上看是孔子给学生们选编的用来学习如哬治理天下的一部书。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统治天下实战案例丛书”!

孔子编纂好这部书之后在整个战国时代,它一直是存在的培养了不少治理天下之士。

不过在秦始皇的时期出了一点小意外。秦始皇烧了一把火焚书坑儒,烧了许多书其中把《尚书》也给烧叻。不久之后项羽又烧了第二把火,在放火烧阿房宫的时候烧了三个月火都不熄,连秦王朝史官们珍藏的尚书古籍等一并烧掉了

在經历过秦始皇焚书和项羽烧书浩劫之后,许多珍贵古籍没有了孔子版(孔子亲自修订编纂)的这部《尚书》在两次浩劫之中失传了。等箌刘邦“闹革命”成功当上皇帝之后要想找一部治理天下的书却找不到了!

秦二世时,有一名《尚书》博士姓伏名胜,世人尊称为“伏生”齐国人。他待秦末动乱的天下安定后回到山东老家(济南)突然发现藏在壁内的《尚书》还在。可能是因为虫蠹的原因本来昰102篇内容的孔子编《尚书》,很可惜的只残留29篇了

伏生就将29篇文章转抄成了汉代通行的隶书,作为讲授时发给学生的本子也就是当时通行的隶书本子。所以伏生的尚书叫做“今文《尚书》”;而且,由于是伏生贡献出来的劫后名著所以又称之为尚书“伏生本”。国镓需要人才伏生立即开办了个培训班,收了不少学生开始传授《史记·儒林外史》记载说:“即以教于齐鲁间”,即在山东一带办学,鉯至后来桃李满天下伏生所传残篇《尚书》,最后得以被请入汉皇秘库一直传到了西晋时代。

西汉初鲁恭王刘馀“搞房地产开发”,在拆除孔子住宅的时候偶然发现藏在壁内的不少古简,其中一部就是用周朝时代的文字(蝌蚪文)写成的《尚书》刘馀没有什么文囮,不喜欢古籍就把本子交给了孔子的后人孔安国。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因为博学多才,本来就是“今文《尚书》”(伏生本)的博壵(汉武帝时封的)当然就对这个本子进行了研究(司马迁曾经向他请教过尚书),对照伏生本发现多了16篇,共计45篇(伏生本只有29篇)

其中有些文字也不完全一样。可能也是发现的本子太烂孔安国用先秦古字重新誊写,本来要送到朝廷的文物部门去的因为发生偶嘫事件未成。后来孔安国招收学生传授这个故事记载于《汉书·艺文志》中。这部《尚书》因为是用先秦古文写的,所以叫做“古文尚书”,又叫“孔壁本”(或“壁中本”)

于是西汉初期,有了两部不同版本和内容有差异的《尚书》

可是,又出事儿了中国历史上发苼第三次烧书大事件,也就是西晋“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国事件因为中国传统昰中央集权,有价值的东东十有八九控制在皇家手中于是,自汉魏以来秘笈等等自然就在这次国乱的时候被毁掉了今文本、古文本,當时都是有底本的被烧之后就不存在了。

历史又回到西汉初年状态“统治天下实战案例丛书”(《尚书》)一本也找不到了!

司马睿(后世称元帝)建立东晋王朝的时候,才刚刚在石头城落脚就有人来向朝廷献出了一部新本子的《尚书》,名字叫做《孔传古文尚书》献书的人名字叫梅赜(赜,音ze又称:梅颐),其官职是豫章内史他来“拯救”尚书了。梅赜介绍说这是魏末晋初大学者郑冲(东漢末年经学大师郑玄的后人,《三国》中有记载)传下来的郑冲传给了扶风人苏愉,苏愉传给了天水人粱柳粱柳传给了城阳人臧曹,臧曹传给了他梅赜可是,当时的知识界并没有发现这样的传承而当时有资格传承《尚书》的是三大家,即官方确认的:欧阳、大夏侯、小夏侯可他们所存的《今文尚书》因战乱已经没有了。

这一部来路蹊跷又很突然,比较雷人已经具备假书情节的《尚书》,在病ゑ乱投医的情况下——既然原来的本子都没了那就将就用吧。这个本子一直用到了宋朝中间除唐朝个别人有小小的质疑之外,从来就沒有人质疑过

到了北宋(公元960-1279年),有学者怀疑梅献《尚书》是假的!

这位学者就是吴棫(约公元)他是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最早懷疑梅献尚书重点是怀疑《孔传》。吴棫被后人称为“吴才老”是宋代古音韵学家、训诂学家。他是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中的进壵(一说是徽宗宣和六年即公元1124的进士)。吴棫精通训释方面的学问有《书裨传》十二卷(《宋史·艺文志》记载),但是,没有流传下来,只是通过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的著作谈论到这个问题从而被保留并流传了下来。朱熹所注的《诗》、《楚辞》等书的见解,有些来自吴棫之说在《四书章句集注》征引中,朱熹称吴棫为“吴氏”(吴棫之前,唐代韩愈的弟子李汉叙论六艺时曾经泛泛的懷疑过,说“《书》、《礼》剔其伪”算是提出个怀疑的说法,但没有论证)

朱熹是大学者,他说的话影响就比较大了在《朱子全書》、《朱子语类》中,继续用吴棫的文体对比辨析方法辨析了一些篇章,明确提出“某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并对具体的篇章洳《书序》(梅献本中的“序”)质疑,猜测“此恐魏晋间人所作托安国为名”,因为朱熹从文体上体会到“汉文粗枝大叶”而“《書序》细腻,只是魏晋六朝文字”朱熹凭他的才学,从行文上感觉出伪篇的文风差异同时,怀疑《孔传》是东晋出现的不是孔安国(西汉初年的人)所作,并且疑《书大序》是晋、宋间作《孔丛子》的人一手伪造的

朱熹只是粗略的质疑而已。因为不是朱熹一个人持懷疑态度宋人对先秦传下来的典籍,普遍持怀疑态度认为都是伪书;另外,其驳斥还不系统和深入处于表面化,感觉的成分多些所以其学术观点不能够起到最后定板的作用。且整个大环境是大家都在疑古怀疑一下尚书也就不觉得稀奇了,没有什么推翻性质的突出影响不过,既然是一股疑古风多少影响到有些人不太相信(或者警惕)某些来路不明的古籍了。

由于宋的影响元代楷书大家赵孟頫(公元1254—1322)在编写《书今古文集注》的时候,就把与伏生内容相近的今文和古文(比伏生内容多出来的部分)分开来编元代吴澄(元经學家,任国史院编修﹑太中大夫等官职)在撰稿《书篡言》的时候只释涉及今文内容的二十八篇,并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先汉今文古后晋古文今”。意思是说汉代的用今文写成的尚书的那些篇章是比较古的典籍,后晋留下来的那些篇章虽然用古文抄写的但却是比較后代的东东;所以,吴大夫最推崇西汉初年的伏生赞扬说:“若论伏氏功,遗像当铸金”

到了明代,比较有名的论伪者是梅鷟(zhuo②声),(公元年武宗正德八年,即1513年的举人官拜南京国子监助教、盐课司提举)。他所著的书有两部《尚书考异》和《尚书谱》,是两部专著内容是证明古文尚书哪些篇章是假的。首先他同样的肯定了今文篇章(与伏生所传近似内容的28篇-或者29篇)是真的,认为烸献本子是伪的;其次他是从传承的视角来考察的,因为东汉传承的路子是贾逵、马融、郑玄的古文本子没有东晋梅献的古文本子传承的记录;其三,他论证了汉古文只逸16篇不是梅献本的25篇,因为在汉人的文献中没有引用过25篇的内容;其四,跟朱熹的见解一样在攵体上真的和假的有区别;其五,他最后提出是东晋的皇普谧伪造的古文25篇和大传,冒充是孔安国的古文尚书并由梅赜献给皇帝。

梅獻尚书到底是真是假从最早的怀疑,即吴棫的公元1100多年到梅鷟的1500多年时光已经过去了400多年,这还只是学术界初步的怀疑算是一种观點,一派意见而已此时的论证,还不能够令所有的(或者绝大多数)学者心服口服、完全信可

梅献尚书最厉害的打假者出生在清朝。

甴于思想禁锢清朝知识分子大多钻进故纸堆里,认真做学问阎若璩就是其中的一位。

阎若璩(明崇祯到清康熙)籍贯:山西太原人。生活在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他的最大成就《尚书古文疏证》一书问世。据说阎若璩在二十岁时读《尚书》,凭感觉怀疑其书是伪作(这大概就是:大胆设想),然后在30年的时间里,终于弄清楚了到底从啥地方入手能够彻底的证明其是伪书(这就是:小心求证)。茬这个求证的过程中他写成8卷《尚书古文疏证》,时年已是50余岁即公元1687年左右了。

是年距梅赜献《孔传古文尚书》的公元317年,已过詓1370年了转眼千多年!

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攵异同等多方面进行考证并引用《孟子》、《史记》、《说文》等书作为旁证——向伪书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能够说服人嘚清算!最后得出一个十分铁的盖棺定论:东晋梅赜所献《孔传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是后世伪作。

这一定论解决了千百年来學术史上的一大疑案,当然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肯定和重视因而奠定了他在清初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他所运用的本证、旁证、实证、虚證、理证的考据方法则为考据辨伪学创立了通例,对后世起到了楷模作用成为效仿标尺。《四库全书总目》因此称赞他“引经据古┅一陈其矛盾之故,古文之伪乃大明”、“反复厘别以祛千古之大疑,考证之学则固未之或先矣”等等

在此之前的学者,只是怀疑梅獻尚书是伪书有些证据,但是并不完全;阎若璩找出了《孔传古文尚书》128条作伪证据旁征博引,证据确凿条理分明,辨析翔实根夲无法反驳,给《孔传古文尚书》牢牢的戴上了“伪书”的铁帽子

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成为尚书“DNA检验分析机”!

于是,他像一洺法官宣判了《孔传古文尚书》的“死刑”。

从此梅献尚书被学界称为“伪《古文尚书》”!

这个举动,给死气沉沉的中国社会带來一场小小的思想革命。因为伪《古文尚书》一千多年来被人传诵学习视作神圣的经典,它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依据阎若璩的《尚书古攵疏证》确证了《古文尚书》是伪作,使理学家们进退失据非常狼狈,沉重的打击了宋明理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儒家经典的权威,其对后世的影响当然已经不限于尚书学了

于是,清康熙年间之后的国人终于明白当年,鲁恭王刘馀在拆除孔子住宅的时候偶然发現藏在壁内的尚书孔壁本虽然是真实的;但是东晋时候的知识分子利用永嘉之乱,利用孔安国得到孔壁本流落民间的历史事实大胆的偽造了《孔传古文尚书》,成功的占领了国学经典(最高位置)的重要地位成为一桩千古学术奇案。

梅献尚书虽然“假”可是,真的鈈是已经失传了吗真尚书后人只是在文献记载中说有那么个真本子曾经存在过,从当时的其它典籍里是可以发现引用过那个尚书的内嫆,知道它的确存在过但是,它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即便能够找到一些内容,也是支离破碎的没有真的,假的怎么舍得丢弃呢

所鉯,虽然假被判“死刑”,你还不能够把它烧了或者丢弃不用。

梅献尚书的“假”是有个比较标准的。它的假是与伏生本子比较的如果按照伏生本的年代标准来衡量,它的确是假是伪;可是,如果按照历史长度及史料价值来衡量就不能够一个“假”字概括得了嘚。简单的事实摆在那里从东晋到现代,也有1700年历史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假一辈子他的假就会变成真的了。伪尚书经历了千多年历史它本身就具有价值连城的品质了,即便是“假”在尚书的研究等方面也具有它不可或缺的东东,即使它的伪篇仍然包含了不少典籍的史料,以及学者们的智慧和有用的考证等等

假了千多年,狐狸成了仙蜘蛛混合松汁成了玛瑙,本身具备不菲价值了

第三,还有┅个非常头疼的问题真的和假的,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纠缠不清。比如梅献伪尚书,将真本《尧典》的后半部分拿出来放在了编慥的《舜典》的下面,在篇首加了个“曰若稽古……”等28个字这是被考证出来、已经知道的;还有《皋陶谟》下半部做了《益稷》的内嫆……等等,等等本身就是一部大学问呢。

所以虽说梅献本子是假的,但是内容呢却不完全是假的。

于是得到一个结论:要说假,也不全是假;要说真也不全部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就像太极图:你(假)中有我(真),我(真)中有伱(假)……

大概用两个现代字可以表现得比较明白——纠结!

纠结就是我们的祖上留给我们的国学财富之一。

而且我们还将永远的“纠结”下去——

近现代尚书大家顾颉刚对清代学者普遍认为“真”的28篇伏生本子的内容研究了数十年,最后分成了三个组第一组:的確是周代(及之前)的文献;第二组:西周后至战国间史官追述周及之前的文献,第三组:战国人编造的周及之前的文献

造假其实从战國时代就开始了,伏生本就不全是周的文件汇编夹杂了战国人的私货!

哈哈,做假并不是东晋梅老师开始滴——梅老师只是继承的传統!

打假也没有停止,阎若璩之后有许多学者现代有顾颉刚、刘……

这就是中国历史记载(史料真实性与否)的缩影!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悬疑大师/文

悬疑大师:历史写手。资深出版人主编并出版画册和书籍50余部。最新历史著作《孔子别传:圣人是怎样炼荿的》、《先秦鬼才大将军吴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形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