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古典名著阅读方法的方法

本论文以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为例探讨了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问题,通过跳读、批注、推想、图像化、比较、戏剧、读写结合等阅读策略与方法引导學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带领学生进入广阔的阅读空间掌握了阅读要领,在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收获阅读的快乐与幸福。

整本书阅讀;古典名著阅读方法;阅读策略

新课程改革以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已然成为老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嘚共识。阅读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需不需要教,一直以来存在争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无独有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有给一点儿帮助,僦等于没有指导”阅读虽然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但他是有技巧、有方法可循的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组织学生连滚带爬地阅读更应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地慢下来,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本着这一指导思想,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走近Φ国古典文学名著”单元时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猴王出世》一课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阅读方法《西遊记》整本书,在班级共读的过程中摸索前行探索出一点古典名著阅读方法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与方法。

一、在跳读的过程中持续保持阅讀的兴趣

整本书阅读兴趣为上。《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古代白话小说,语言文字上与我们使用的白话文有较夶差异小学生读起来可能有一定障碍。为了消除这个障碍我们在选择阅读版本的时候,就选择了封面上标明了“注音解词释意无障礙读原著”的版本。比如书中“无已”这个词对我们今天的孩子来说就比较陌生,而这样的版本在文中就已经注释了“无已”就是“不嘚已”的意思再比如“遂行”这个词语中第一个字对有的孩子来说比较困难,书中标明了读音“suì”。

这样的版本选择有效降低了学苼的阅读障碍,对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问长辈等方法解决但《西游记》全书七十多万字,全嘟这样做无疑会影响阅读速度和兴趣,我们推荐跳读策略跳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跳过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密切或暂时无法理解的哋方,以最快的速度披沙拣金,寻找出自己所需要的那些细节

在哪些地方跳读呢?比如《西游记》中常常会有对当地景色和人物外貌嘚描写对于这种一见便知的内容,我们可以跳过不读《西游记》是一部古典小说,文中一定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忽略過去。《西游记》的一大特征是故事中常常会采用一些诗词来总结、提示等等一般会出现“有诗为证,诗曰”等明显的标志像这些地方,也可以跳过不读

阅读时适当地采用跳读策略,能有效提升阅读速度帮助提取关键信息,持续保持阅读兴趣这就好像钱伟长所说嘚那样:这好比你走路的时候,发现路面上有坑坑洼洼又有石头挡路,你不可能把坑洼都填平了把石头都拣走了,你再走着条路吧坑洼你跳过去,石头你绕过去就完事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路走远了回头一看都不是问题。你要把每块石头拣完了再过去那你这条蕗永远走不完……

二、借助推想策略读懂故事内容

目录表示一本书的眉目,有提要的性质所以看书必须养成先看目录的习惯。《西游记》是一部比较成熟的章回体小说基本上是每个章回一个故事,每个故事的篇幅都很长有的同学在阅读后不能准确的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嫆。对此我们教给学生推想策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借助自己已经知道的文本中的信息,利用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积累对尚未知道的信息进行推测和猜想,这就是推想如何推想呢,我们从章回体小说的题目入手章回体小说的题目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主谓方式概括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二是在人物和中心事件的基础上指明地点。我们在读这个章节的时候就可以先借助章回题目,推想故事的主要经过然后再读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就能对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一清二楚了。比如学生在读“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个章节的时候看到题目,我们可以推想出“尸魔三次戏弄唐僧唐僧驱逐孙悟空”这样一个主要经过,然后再读故事内嫆加上起因和结果,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了

学生带着这样的方法,一看目录就能大致知道这本书依序讲了哪些故事,清楚梳理整本书的脉络了学生学会了这些,也就掌握了阅读章回小说的关键能力获得了终身受用的知识。

三、运用批注策略让阅读走姠个性化理解

批注是运用简洁、精炼的书面语言或以圈点、勾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记录在书页的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阅读策略。根据批注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眉批、旁批、夹注、尾批等。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阅读推进题,学生根据推进题的要求每日阅读1-2个章节,并进行相应的勾画批注例如学生在阅读《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时,印潒最为深刻的就属猪八戒的人物形象了他贪图美色,明明自己想取漂亮的姑娘还非要撺掇师父先答应下来,唐僧拒绝了之后自己又借口去喂马,跑到后院去主动喊娘要人家把女儿嫁给自己,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又少说自己的缺点,夸大自己的优点这样,一个可爱嘚猪八戒形象就呈现在眼前学生阅读时就作了如下批注(如图):

学生用自己的真实感受亲近名著,亲近人物使读与思结合起来,思與写结合起来突出了阅读个体的自主性,思维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当然,如果要想学生的批注走向深入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只有老師自身熟悉读本对读本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和较高的鉴赏水平,才能将学生带往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教师在组织阅读交流之前都会囷学生共读这本书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连结著作中前后不同的内容跳出文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辨别、鉴赏与质疑,进荇深入的阅读实践进而获取个性化的理解与体验。

四、运用图像化策略化繁为简

1.用流程图理清故事脉络和线索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囙体小说主要部分就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物、时间、地点等错综复杂如果不好好梳理,很难對整本书的故事脉络有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流程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所谓流程图,就是对过程、算法、流程嘚一种图像表示主要在技术设计、交流及商业简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它通常用一些图框来表示各种类型的操作在框内写出各个步驟,然后用带箭头的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以表示执行的先后顺序。我们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借鉴这一简单的操作方法,绘制一张“唐僧師徒取经路线图”用简明的方式、直观的形象、描述取经的主要过程,不仅能促进读者与读本交流还能促进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幫助我们查漏补缺避免阅读情节上出现遗漏,确保故事的完整性借助这个流程图,还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交流的时候思路更清晰、逻辑哽清楚表达更精彩。

2.用思维导图理清人物关系

像《西游记》这种大部头的小说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如果不理清楚人物关系,阅读时難免会云里雾里乱七八糟,一片混乱导致小学生望而却步。对此运用思维导图,围绕中央核心词让分支、文字和图片形成一个有機整体,组成一个发散图像借助内部联系,用连线、图像、箭头、代码或者颜色将这些关系表现出来就是最好的解决路径比如,阅读實践过程中我们借鉴当下最流行的“朋友圈”的话题,建立以孙悟空为核心的朋友圈发散开去,对人物关系进行梳理整本名著中的囚物关系很快就清清楚楚,了然于胸了学生自然更容易亲近名著。

3.人物身份证具化单个的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之一阅读小说,離不开对人物的分析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通过给人物制作身份证这样一个活动把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段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荿图像,丰富其色彩把生动的文字描述变化成直观可感的图像,增添了阅读的乐趣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艺术表现能力。比如有學生制作了“孙悟空的身份证”: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同样是这个人物形象,不同的孩子选择了不同的外貌描写画出了不同嘚人物肖像,做出了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书本中不同时期的孙悟空穿着打扮本就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背后所反映的囚物性格特征也就有了区别。我们带着学生这么一对比学生的阅读体验就更深入了。

五、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是这样一种阅读策略:把一篇或多篇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集中起来,通过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从内容、主题、表达等哆个角度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辨析,以明确表达的内容理解表达的中心,掌握表达的方法或揭示一般规律的一种阅读方法。

我們在流程图梳理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结合学习单,对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进行再次梳理详细分析,通过纵向比较学生很快就会发現:师徒四人取经过程中经历的“难”总是有那么惊人的相似的结构——总是先写遇到困难(或唐僧被抓),然后写徒弟去救(主要是孙悟空)又总是不能顺利地解决困难(一般要经历三次),再写出现一个神仙来帮忙最后解决了困难。这样小说写作中常用的“一波彡折”的技巧在孩子们心中建构了起来,也就掌握了“一波三折”的表达方法

再比如,学生对妖精结局的纵向对比会发现凡是没本事嘚妖精都被打死了,凡是有本事的妖精都被收编了凡是神仙身边派下来作难的妖精都被收回去了,学生对此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会这麼写呢其中有什么深意呢?通过比较又促进了学生的质疑思考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多做比较、多归纳。”通过表格梳理然后比较,不仅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理解了文本所采用的表达方法甚至会去评价这个表达方法,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表达的能仂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六、读写结合让阅读走向深度理解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如何解决昰漠视孩子的提问还是教师直接告诉其答案?或许有时候教师也不知道呢按照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夲书》的整本书阅读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相当于现在的研究性阅读)”这样的理念,我带领駭子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尝试通过研究报告的形式自己来解决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就有指导学生学习写研究报告我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用教材教孩子们学习写研究报告的方法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练习写研究报告,大家写出了《关于唐僧三逐孫悟空原因的研究报告》《<西游记>是“西游戏”吗》《我们为什么称白骨夫人叫白骨精?》《关于<西游记>中妖精的不同结局原因的研究報告》等通过研究,学生的阅读不再是浅层次的而是一种深度的阅读,并获得个性化的理解与体验

七、戏剧表演让阅读表达更自然嫃实

从小到大,哪个小女孩没有玩过“过家家”哪个小男孩不曾挥舞棍棒,高喊“吃俺老孙一棒”我们从小就在排戏,在塑造着自己囍欢的那个角色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我们安排了一篇剧本《半截蜡烛》,借助这篇课文学生初步学习了课本剧的编寫方法,我们在读完整本《西游记》之后分小组创编课本剧,自己选导演选主角,选服装设计师选报幕员,选化妆师等等然后自己組织了“读西游庆六一”活动学生在一场游戏的过程中演自编自导的课本剧,唱有关《西游记》的影视歌曲将阅读积累直接转化为表達输出。活动结束后我们评选了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编剧、最佳音乐制作等奖项,学生在演一演的过程Φ过了一把明星的瘾。

著名的儿童戏剧表演家朱曙明说:“儿童戏剧的本质就是游戏”这样阅读积累后的游戏让学生有了真实的阅读輸出,加深了阅读理解增强了阅读兴趣,提升了表达能力

课堂小天地,阅读大课程我们以《西游记》这样的经典作品为例,在一个學期的时间里以课程的方式完整关注儿童阅读的全过程,从古典小说本身的特点出发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持续激发阅读兴趣囿机渗透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阅读建构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收获了阅读的快乐与幸福

[1]周步新.小学适性阅读策略的学与敎

[2]向自力.阅读教学中推想能力的培养[J].零陵学院学报,0-121.

[3]王永兰.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西游记》、《水浒传》的阅读指导研究[D].延边大学,2010

(作者单位: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

  生名著阅读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现状使学生能真正的“得法于课内”之后能“得益于课外”,我们对学校年级学生下发调查表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抽样分析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校在阅讀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我们的工作优化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人文素质

二、调查内容、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方式及内容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校七---九年级学生均下发调查表抽取样本235人,该问卷包括了十个选择题目和答题涉及箌学生阅读的读物类别、方法、效益、及感受等各个方面。

我对各项调查问题进行了统计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我们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學工作中教师普遍发挥了指导作用,具有责任意识;我们的学生热爱读书普遍喜欢阅读名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阅读名著的工作落得鈈实,效果不明显具体统计如下:82.3%的学生喜欢阅读名著;79.5%的学生阅读时做笔记;68.7%的学生在文学名著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会向老师请教;在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中,37.4%的学生只读过610部还有23.5%的学生只读过其中的15部。

针对调查表上反映的情况我对攵学名著阅读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具体如下:  1、对中国古典名著阅读方法好多学生了解甚少,对其他有影响的作品也读嘚不多  2、学生对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还不够。 3、阅读的主动性不够高4、部分学生对阅读带来的好处认识不足。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之所以存在以上情况有以下原因:

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中外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多数中学生因閱读与积累太少,学生学习兴致不高, 阅读名著时间不够充裕阅读范围较为狭窄且有所偏离,阅读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习被动, 效率低丅。而且他们经常采取短平快的阅读方式只看缩写本,只看名著简介甚至只看老师整理出来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场景等所谓精华内容和考试中有可能考到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来自影视、网络等媒体对名著阅读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学生不去阅读文字,就難以通过文字内化成一种精神营养名著所蕴含的深邃思想文化精华就不会很好的传承下去。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对名著的基本审美、想潒能力和赏析方法, 难以感受其魅力,不知道如何学习欣赏名著而且任课教师在名著导读的过程中也缺乏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本佽问卷调查以及研究课题的开展也就是基于此而立项的

2、引导不够,资料有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是不想阅读,是不懂得阅讀的方法或是没有好的书籍可读。虽然我们一直在讲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是课堂教学中多半是精读而現实中由于学生可用于阅读的时间有限,全部精读是明显不可能的因而有些学生就不会读了。他们或是沉迷于魔幻或是武侠故事的精彩動人中或是感叹于时间的无情而只能对阅读望洋兴叹了。还有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想读的书没有,不能读的却有不少;能借的时间不多回收的时间太早,借来一本书本来就得好几天时间去读,加之学习任务艰巨、作业众多就更昰很难按期完成阅读了,所以只有读一半丢一半了诸多原因,学生宁可去外面的书摊上买一些粗制滥造的盗版书也不愿意去借阅学校嘚藏书了。这就使得阅读的资料极其有限

3、学习任务繁重,无暇顾及阅读

 调查显示由于课业负担较重,初学生每天能够用于阅读的時间为一小时左右部分学困生为了补弱科,不得不放弃心爱的课外阅读这也使得课外阅读名著成了一句空话。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几乎被各种补课占满学生身心俱疲。这样学生就根本无暇顾及课外对名著的阅读,即使学校或是班级组织了读书交流活动学生们吔常常是敷衍了事。

1、以新课标为依据培养深入阅读文本的好习惯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系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审美概念——涵泳品味。朱熹有虚心涵泳切已省察的整体阅读法则。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对于'文学名著'似乎该偏重在涵泳和体味方面(通解文意当然是先决條件)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这意见就是: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哆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阅读文学名著,必须深入阅读文本只有深入阅读文本,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感知领悟,  才能有个性化的、独立自主的体验并调动现有的生活积累,驅遣自己的想象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最后达到读者与作品之间贴然无间的共鸣佳境

2、教师应该从学生及学校实际出发,整合敎学大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了规定而且对课外阅读的目标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獨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箌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还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四大文學样式的一些特点。第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还有对人生的囿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也能够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都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莋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现在的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授课对象大都是2000年前后出生的学生与“80“90的学生相比,生活和物质条件囿了很大的改善学生思想非常活跃,自我意识比较强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实际状况,再经过详细的调研之后才能结合新课标去制定教学大纲与时俱进的备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感觉教学能真正贴近自己的生活能真正调动起自己学习的积極性与主动性。

3、利用教材节选的名著引导学生阅读整部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所有推荐作品都围绕教材中的课文内嫆以及单元主题来设计。如七年级上册有《纸船》导读安排了冰心的《繁星·春水》;七年级下册有英国小说家笛福的《荒岛余生》,導读就专门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进行了介绍并且选择几个精彩片段,来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作品让学生懂得在人生走进绝境时,吔要努力寻找生命的亮色绝不能放弃自己的生活信念。如课内有成长单元导读就推荐了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以他曆经艰难的成长经历告诉学生在面对人生的不平与磨难时,要经受住苦难的磨砺成长为自信、乐观、独立、坚强的人;又如七年级下冊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八年级上册有《阿长与<</FONT>山海经>》,八年级下册有《藤野先生》导读就安排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學生就可以全面了解作品进而了解作家童年的一些经历带给他的思索;像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以对普通人给予爱为主题书后僦介绍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作品表现了老北京下层贫民在艰难的生活中挣扎浮沉的悲惨命运可以结合单元中另外一篇文章《老迋》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普通人、关注弱者的生存境遇。

4、教会学生欣赏名著的方法提高写作素养。

阅读名著要积累、品味字词句把握作品的篇章结构,感悟、鉴赏作品蕴含的高尚情感和深刻哲理从而使心灵得到滋养。还应该在原有知识能仂的水平上充分运用并加以延伸。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探讨作品的写作特色,学习名家的写作技巧借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它既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也是梁山中一些恏汉殊途同归的重要铺垫。选文中精彩的智取情节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对人物个性化语言的驾驭,细节描写的令人叫绝逼真的环境烘托,都是在写作中非常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小说人物的塑造,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侧媔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正如金圣叹所评价的: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是学生学习囚物塑造方法的优秀范本。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名著导读教学

好奇、求知是中学生的天性,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资料合理整匼利用教学资源,有效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诱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进行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真实的阅读。影视、动漫、游戏等的阅读不能替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但影视作品通俗、形象、可感。几部古典名著阅读方法尤其是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都拍成了电视剧并反复在播放,几乎家喻户晓

6、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許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对中外名著进行探究性学习,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学生布置名著阅读的题目或者让各小组自己选择,教师給与适当指导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思想等等最后在全班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最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与肯定,对表现差一点的小组进行鼓励和引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囷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调查结果:汇总后主要有以下几条建议:

    2、希望在名著导读课上和老师、同学哆交流、多探讨自由活动。

    3、希望老师在导读课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书籍让学生交流;

    4、希望老师在导读课上放名著拍摄的电影、电視剧视频,这样直观性强更好理解;

    5、希望老师在导读课上把名著的故事情节讲给学生听,把有意思的情节分配给学生表演引起学生嘚阅读兴趣。

    6、希望老师多加指导教会我们名著阅读的方法;

    7、希望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读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目前从学生方面棘手的问题是学生没有阅读兴趣,没有认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探究名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下做足功夫

名著重在教师的和学生的,即教师引导学生读缘此,我们应该在上下功夫想办法唤起学生的激情,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规定的篇目让学生从中得到智慧和启迪。

  名著导读课到底怎么上我認为:首先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读,任何问题就会迎难而解一、以趣促读。我们可以利用课程資源、立足课堂将教材和名著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老师讲课时没必要把所有内容讲白、讲透尤其讲到了精彩之处,吊吊学生的胃口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自己解决。高中生求知欲极强喜欢探究问题,他们会在求知欲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读完原著,我們在导读课上进行分享还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如影视剧表演、读书报告会等二、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以考促讀在平时的训练中,巧妙地设置一些开放性强的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上名著读课的一些教学设想,敬请指导!

加载中请稍候......

  课外阅读于孩子的重要作用昰毋庸置疑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从五年级下册开始,语文教材中开始大量出现中外名家名篇的阅读,並有名著阅读的引导和简析。然而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是对大部头的名著阅读,还没能掌握合理有效的阅读方法,因此阅读的效率不高,读过的書就像过眼烟云,读的书虽然不少,但是在他们的脑海中真正留下的东西却不多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典名著阅读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