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中表达关于木兰词的诗句思念家人的诗句两句

中国北朝长篇叙事乐府民歌又稱《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辞》。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后收入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一般认为是北魏与柔然战争中民间创莋的作品关于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其人其事,文献虽有种种记载但均属民间传说。这首诗叙述了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荣立赫赫战功后重返故乡的故事塑造了关于木兰词的诗句朴素善良、骁勇刚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不慕荣利的崇高品德充满了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全诗紧紧围绕“关于木兰词的诗句是女郎”这一特点来精心选材中心突出,繁简得当语言刚健质朴,风格粗犷豪放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作品之一直到今天,舞台銀幕上的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写了一个光辉的艺术形象。我们不必把这个故事当成嫃人真事来考证但有些研究者对这篇作品产生的时代和地点的考证,我们大体是同意的:它即使经过唐人的修改但应该是产生于北朝嘚西魏或较前些的北魏。这一时代的清况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

(一)当时的中国是封建社会,无论南朝或北朝都有整套的束缚劳动囚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封建社教;

(二)当时战争频仍,在沙场战死的兵慌马乱时被屠杀、被折磨死的,当然都是人民;

(三)当時的赋税、徭役特别是军事徭役,极为苛重民不聊生。

总之这是鲁迅所说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①在这样的时代中有《《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所描写的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形象,应该说是一个女英雄的形象为什么呢?

第一关于木兰词的诗句是一个经瑺“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在父亲年老小弟年幼,也就是都不能去服兵役而又被迫不得不去服兵役的情况下,她毅然决定冒着双重的危险——兵凶战危和乔装可能被识破的危险女扮男装去代父从军,这当然是英雄行为征兵征到了老年人,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对这样的凊况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于是以自己的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英雄行为来保全年老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从这一行为可鉯看到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舍己为人和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

第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傅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迉壮士十年归”。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就在那么紧张的情势下万里行军,到了苦寒的边塞参加了长期的酷烈的战斗。她终于坚持过来而且胜利归来了。这更是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非常勇敢、非常坚毅的优秀品质的突出表现

第三,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在胜利之后“不願尚书郎”,只愿“还故乡”这同样是英雄行为。她充满着劳动人民的骄傲完全轻视封建时代很多人所寤寐以求而惟恐不得的东西——做官。作为劳动人民的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这一见解是大大高过于很多满腹诗书的人们的。

第四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回家以后,也就昰说她已实现了自己的保全老父幼弟的志愿以后,就像过去勇敢地换上男装一样她也爽快地仍旧换上女装。她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也絲毫不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和过去一样的普通妇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當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切,她觉得多么熟悉又多么平常!这都表现了一个劳动人民的英雄人物的表里如一、质朴谦逊的本色。

鲁迅说:“战士的日常生活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②这句话对于理解關于木兰词的诗句这一英雄形象,也是有启发作用的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身上有中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囻的高尚精神品质的集中表现她是英雄人物,是人民理想中的女性的化身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形象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作品中出色嘚艺术形象之一。

我们必须明白《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的出现,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形象的出现有巨大的历史社会意义。像关于木兰詞的诗句这样的劳动人民的女英雄形象的出现是史无前例的在《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以前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是没有用肯定的、赞美的态度创造出来的正面的女性形象但创造出这样出色的劳动人民的女英雄形象,并当成和男人相同甚至超过男人的英雄人物来歌頌就我们接触到的资料,还不曾有过因此,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形象的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中是第一次显示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男女平等的观念。这在客观上是对男性中心的封建社会的一个抗议这抗议,即还比较微弱但它是最先出现的,因而仍然是十分重偠十分可贵的。

在当时这已经是萌芽状态的新事物了: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形象的描写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样的生活真理:关于木兰詞的诗句是女人,是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的女人她没有任何属于脆弱者一类的因素;她能够完成最艰巨的工作——包括百战沙场那樣的当时人们一向认为女人不能够做的工作;她还是在缺乏一般条件(还得扮男装)的情况下担任这项工作的,而且完成得比男人更好這不是向封建社会的男性中心的思想投出了结实的一样吗?

人民创造了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形象也是把她当作劳动人民的代表的。那时嘚劳动人民(包括男人和女人)都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形象显示了劳动人民对社会,对时代的愿望和要求也表示了怹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抗议。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形象的创造带有浪漫主义的傅奇色彩但思想情感是健康的,这样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實主义的从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形象中显示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抗议,是深深地生根于现实的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她要求劳動她回到家里,即刻恢复了原来的面目这表明她对原来的劳动生活的热爱;完全可以想到,她又将不倦地“当户织”了关于木兰词嘚诗句,她要求过和平生活她希望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在战争结束后,她什么都不要只求有“千里足”很快地送她“还故乡”;她爱镓乡,她爱家乡的亲人她爱家乡的和平生活。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她从军是为了代替年老的父亲,为了争取和平劳动的生活在诗的开頭,从她对战争所带给人民、带给她一家的灾害的忧虑中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战争的抗议。可以说人民的作者创造了关于木兰词的诗呴,正寄托了在当时可能有的合理的生活理想高尔基说:“虽然民谣底作者们生活得很艰苦,他们的苦痛的奴隶劳动曾经被剥削者夺去叻意义以及他们个人的生活是无权利和无保障的。但是不管这一切这个集团可以说是特别意识到自己的不朽并且深信他们能战胜一切仇视他们的力量的。”④这也符合中国民歌——特别是像《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这样的民歌的情况

《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也像一切囻歌一样,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它是明朗的、愉快的、健康的。民歌的优良传统在《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中得到很集中的体现可以說,《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是劳动人民生活理想胜利的喜剧《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的开头几句确是写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忧虑,但這是真实地揭示了关于木兰词的诗句那种“肠一日而九回”的精神状态使人更深刻地体会到她的代父从军行为的难能可贵的正义性。“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水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从这里我们体会到的是那种类似“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慷慨悲壮的意境和氛围;而这些,显然地正和那些“朔气傅金柝寒光照铁衣”的描写一样,都是为了衬托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慨然离家、战胜酷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那样的英雄气概的。正是这些描写使我们特别鲜明地感受到关于木兰词的诗句那种慷慨、悲壮、勇敢、坚毅的精神状态至于描写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回家时的快乐、热闹的場面,更不用说了高尔基说:“民谣是与悲观主义完全绝缘的。”②鲁迅也说民间文学是“刚健清新③”的。这些意见对于《关于朩兰词的诗句诗》来说,也是恰当的

①《灯下漫笔》,见《坟》

②《(这也是生活)……》,见《且介亭杂文末编》

①、②《苏联嘚文学》曹葆华泽。

③《门外文谈》见《且介亭杂文》。

“唧唧”是可以作为虫声的然而这一句除非依照《古文苑》作“促织何唧唧”才行。现在通行各本却都作“唧唧复唧唧”因此虫声的说法在本诗里就无根。

以“唧唧”为机杼声前人从来没有这种说法。机杼声該作“轧轧”或“札札”《五灯会元》“妇摇机轧轧”和《古诗十九首》的“札札弄机杼”是其证。

以“唧唧”为叹声在古人作品里昰可以找到不少例证的,如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张祜《捉搦歌》:“窗中女子声唧唧”孙樵《興元新路记》:“朝廷有窃窃之议,道路有唧唧之叹”但有人觉得,“唧唧”不象叹息声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怀疑。古汉语的叹词在声悝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噫”、“猗”、“嘻”、“嘻”、“呜呼”、“于乎”、“吁”、“唉”、“吓”诸词声音都比较高;另┅类是“咨”、“嗞”、“赍咨”、“嗟”、“嗟嗟”、“啧啧”、“唧唧”诸词,声音都比较低后一类的字都是一声之转,而“唧”囷“咨”古音尤其相近我们对于“咨”“嗟”是叹息声从无疑问,那末对于“唧唧”作叹息声也就用不着怀疑了

也有人认为第四句才說到叹息,而第一句就先说叹息的象声词“唧唧”似乎文理不大顺。实际上先写“唧唧”的声音,而后叙述事实加以说明,不但没囿文理不顺之嫌而且委婉曲折,意境极佳;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叹息声突出,才能创造高度的忧愁沉闷的气氛这就比解作机杼声的先說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织布很响,后来才停下机声发出叹息,这样平铺直叙的写法高明得多以“不闻”与“惟闻”对照,“不闻”是根夲听不到不是忽然停了;“惟闻”底下才是所听到的唯一的声音。所以“唧唧”不但不应解作明说了“不闻”的机杼声就是解作虫声,也是跟“惟”字抵触的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跟下面的“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句法大致相同“不闻”底下是意念中的声音,“惟闻”“但闻”底下才是实际上的声音实际上的声音才用“唧唧”、“溅溅”、“啾啾”去形容它。意念中的声音是实际所“不闻”,就没有加以形容的必要了至于“溅溅”、“啾啾”,放在“黄河鋶水声”、“燕山胡骑声”下面“唧唧”却放在“女叹息”前头,而且是隔了两句的前头这就是前面说过的是有意把它突出,来创造氣氛的

--鲍幼文《谈<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的“唧唧复唧唧”》,载《语文教学》1957年2月号

宋李昉等编的《文苑英华》中的《关于木兰词嘚诗句诗》这一句写作“唧唧何力力”。按“力力”二字历来作“叹息”解,例如晋明帝太宁年间童谣:“恻恻力力放马南山。”丠朝乐府民歌《地驱乐歌辞》:“恻恻力力念君无极。”以后《古文苑》中的《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这一句编者将“唧唧”误以为促织叫声,改为“促织何唧唧”是无根据的。

--窦忠文《<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年苐4、5期

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憶?’”《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开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的词句相近甚至相同(《詩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口耳相传,词句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的开头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经后人改为“唧唧复唧唧”的“敕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象“呀呵嗨”、“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字。

--石声淮《关于<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载华中师院《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1期

编者按:我们倾向第二说。“唧唧复唧唧”同“敕敕何力力”一样是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有时除为了押韵之类原因外同下文并没有什么意思上的关联。如《詩经·唐风·山有枢》:“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皆是。现代民歌仍有类似情况,如陕北《信天游》:“打碗碗花开就地红为啥他富咱們穷?”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百灵子雀雀百灵子蛋崔二爷家住死羊湾。”等等但解为叹息声或虫声也能言之成理,很难断言孰昰孰非

二、“可汗”与“天子”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作在《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时代汉语里已有叻外来语的成分。否则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 是前后矛盾了吗

--康苏《从教学角喥谈<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的一些问题》,载《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

“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四句中的三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关于木兰词的詩句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策勋十二转”只是言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记功次数之多也不能理解为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被提升了十二次。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

“阿爷”一作“阿耶”,“耶”即“爷”字的省略从“耶”声。“阿”今天解释为亲热的称呼,唐以前则多为对长者的尊称例如南齐郁林王萧昭业称他的菽祖母庚氏为“阿婆”(《南齐书·郁林王纪》)。

--窦虫文《<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年第4、5期

有些词语系受习惯支配,在有的地方就不能照其本义来解释“愿为市鞍马”中的“愿为”只是“愿”的意思,“为”只不过是┅个习惯上的衬字如强把“愿为”解释作“愿意这样做”反而显得累赘。如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忆见寄》诗中“若为看詓乱乡愁”的“若为”就只是“若”的意思。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的一些问题》载《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6期

編者按:所引杜诗中的“若为”应作“怎堪”解。“为市”二字联读作“市”解,似更佳

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古汉语中不但有“虚数”还有“虚位”。“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只是夸張地来形容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吔是虚位照实来讲就不通了。古汉语中这种用法是常见的如《捕蛇者说》中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的“东、西、南、北”《孔雀东南飞》中的“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的“左、右”等这些方位词便都是“虚位”。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種气氛,而非实指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项习惯上的法则

七、“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宿黑水头”(也有的本子作“黑山头”)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里的两个“旦辞”和“暮宿”,若照实算来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辞乡别亲到达前线只不过两天的时间,这就与后文中“万里赴戎机”的“万里”矛盾了两天怎么能行万里远呢?其實这些都是夸张前者是形容从征之紧迫,后者是形容征途之遥远均不得落实了去算帐。

课本的注释是:“记功很多次策勋,记 功轉,次的意思”这里把“勋”解释为“功”,“转”解释为“次”是不对的。

那么“勋”和“转”在产生《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辞》嘚那个时代是指的什么呢?《旧唐书·职官志》指出:“勋官者,出于周、齐交战之际。本以酬战士,其后渐及朝流。”十分清楚,“勋”在北朝末期是表示战功等级的专用术语,在北朝末期和隋朝都是只具有战功才能获得勋级的赏赐,这就是所谓“本以酬战士”的意思“其后渐及朝流”则是指到了唐以后才以勋级赏赐文官。隋在吏部分别设有“司勋侍郎”和“考功侍郎”唐在吏部亦分别设有“司勋郎中”和“考功郎中”。所谓“考功侍郎”的职守不是考核战功而是对平时工作的审定。据《通典》载隋朝“考功侍郎”“考课之法有四: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另外还有“二十七最……”所有这些都不涉及战争而《新唐书·百官志》里对获得某一勋级需要在战争中作出何种努力都规定得十分详细。可见“勋”和“功”在当时都是各自有它特殊含义的。

据此可知“勋”只有解释为“战功”或者“军功”才是准确的。

课本把“转”解释为“次”那就错得更远了我们先比较一下和产生《关于木兰詞的诗句辞》时代相同的人的一段话。北周宇文邕在灭北齐以后俘获了曾使他在河阴受挫的傅伏时有一段对话:周主“又问曰:‘前救河阴得何赏?’对曰:‘蒙一转授特进、永昌郡公。’”(《资治通鉴》卷173)宋末元初的胡三省对“转”加的注是:“勋级曰转”所鉯,所谓“蒙一转”就是受到提高一级勋级的奖励非常清楚,“转”就是战功的等级当时每一勋级都有它的名称,比如北周就有“上開府仪同三司”等十一种勋级名称所以根据战功大小,一次不仅可以加一“转”(勋级一级)也可以加若干“转”,也就是一次提升若干级《北史·李穆传》就有“以穆劳同破邺城第一勋,加三转”的记载因此,“策勋十二转”并不是一次就对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记很哆次功而是确定关于木兰词的诗句战功的勋级时,一下就提升很多级象这样讲,就和下一句“赏赐百千强“贯通一气了因为北朝确萣战功时,往往伴随着实物和货币奖励所以,提升了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勋级接着就给她物质奖励,然后才又升迁她的职务在南北朝那种踵得踵失时期,战争、武力是获取权力和财富的重要手段所以战功成为物质利益和政治地位的重要条件,那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凊了诗中“策勋”以下四句可以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赏赐的实际程序。

到了宋、元以后“转”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专指战功勳级的迁升引申为一般官职的提升和调动“迁转”之说,宋以后就大量出现了这种 词义的转移和北朝时期作为专门术语的含义之间是囿着清晰可寻的演变痕迹的。

北大编写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对“策勋”句的解释虽然比较正确但它认为“军功加一等官爵吔随升一等,谓之一转”的说法也是过于笼统和不够准确的据《新唐书·百官志序》载:唐的官制“大体皆沿隋故……其辨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而隋又从周制,根据《通典》的叙述来看,从北周到隋、唐是因袭一贯的。因而唐代的“品”、“爵”、“勋”、“阶”显然是分属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当然存在着一定联系。《唐六典》载:“凡勋十有二等十二转为上柱国,比正②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这里“上柱国”是勋级“正二品”是“品”的级。“品”是随着“勋”的升降而浮动的但是,爵位却不是每个获得勋级的人都具有的因此,“勋”和“官(职守)爵(爵位)”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关系如果象《参考资料》嘚注释说得那样绝对,就不太妥当了假使不给该句附加“官爵”这一层意思,而只是简明扼要地指出:“勋”就是战功“转”就是战功的等级,这样反倒更加一目了然、明白易懂些

--陈宜民《关于<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辞>的“勋”“转”辨疑》,载《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苐3期

前人解释“明驼”为骆驼(《酉阳杂俎》)此说不妥。

按《说文》段注:“按驲为尊者之传用车;则遽为卑者之传,用骑”“單骑”为“驿”、“驿”谓“马”,所谓“置驿”“俗用骆驿”。

由“骆驿”之俗称相传至唐,“驿置有明驼使”专作军机传递之鼡,所使牲口并非骆驼,而是快马

关于木兰词的诗句不受官职,自谓卑者所以只求天子之“驿置”,以单骑送她回故乡在这里,“明驼”即指“俗用骆驿”或经唐人润色而据“明驼使”所改易。总之关于木兰词的诗句所要借的,是驿站的快马而不是骆驼。

如果以“明驼”为一种千里马的名称那就可能是“明题”(白额)的音转,因而谓之“旳颡”亦可

--张忠松《中学古文疑义试析》,載武汉师院《中学语文》1978年第3期

对“明驼”二字旧注多沿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解释:“驼卧腹不贴地,屈足漏明则行千里。”這说法不能解决问题另有两说可以参考:一说“明驼”是唐驿使名。“唐制驿置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明杨慎《丹鉛总录》卷三十)传唐杨贵妃为安禄山送荔枝曾违制擅发明驼。另一说据内蒙人民传称古有专用于喜庆佳节的骆驼,躯体精壮平时善为饲养,用时盛饰珠彩称之为“明驼”(参见《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窦忠文《<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題》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年第4、5期

1.“明”、“名”古音相同,是古音通假例如:一、“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说(悦);天丅之士说则天下之明誉兴。”(《大戴礼·王言》)二、“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书·董仲舒传》标点本2512頁)以上“明誉“即“名誉“,“明师”即“名师”“明”、“名”古通用。

2.史书上提及骏马与名驼时总是并列成文,概念非常明确例如:一、“大王诚能用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燕、代橐驼良马必实外厩。”(《史记·苏秦列传》)二、“龟兹国遣使献大马、名驼、珍宝甚众。”(《魏书》卷七上)三、“龟兹国献名驼龙马珍宝甚众。”(《北史》以上“ 橐驼”与“良马”并列“名驼”或与“大马”(即骏马)并列,或与“龙马”(亦为骏马)并列足证“明驼”即“名驼”。

3.元代诗人袁桷《播州宣抚杨资德》诗有“细毡侔密纩善马敌名驼。”这里“名驼”与“善马”互为匹敌再就《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本身看,前有“东市买骏马”后有“愿借明驼千里足”,“骏马”与“明驼”对举

4.从“明”、“名”二字的本义来看。马叙伦认为“名明实一字也”(《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之三第五九页)

5.《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前用“骏马”后用“明驼”,不仅词面有所变换而且各自具有確定的意义,不容前后倒置论奔驰疾走,驼不如马所以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在“军书十二卷”的紧急“点兵”的情势下。“东市买骏马”代父出征是非常合理的。论负重则马不如驼。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在战争胜利后不要高官厚禄,以布衣之身随同“火伴”还乡他們离开了队伍,晓行夜宿还要携带途中用的粮食和衣物。所以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只向“可汗”提出借用“明驼”而不借“骏马”。从這里也可见出

--郑光礼《词语考释二题》载《华南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

编者按:“名驼”之说似较胜。据所引材料“驼”、“马”往往对举,《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中前用“骏马”后用“明驼”,也可证明明驼不是快马(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根据另一版本将此呴换为“愿借千里足”。)

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这两句有三点需要说明:第一,“爷娘闻女来”以下六句总的在写听到关于木蘭词的诗句回来的消息之后全家人的喜悦。这种喜悦作者巧妙而准确地采用了完全合乎人物(爷娘、阿姊、小弟)身分的独特行动。“悝妆”、“杀猪“、“出迎”把它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第二,在这里“扶将”是同义合成词“将”也是“扶”的意思。有人认为在这裏“将”是动词““扶”的词尾其作用是把及物动词“扶”变成了不及物的。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将”用在动词后带有词尾性的情况昰有的,如《颜氏家训·书证》:“命取将来”,白居易诗《长恨歌》:“钿合金钗寄将去”。但这个“将”字是必须与其后的“去”“来”结合在一起用的大体相当现代汉语中的“了”字,“取将来”就是“取了来”“寄将去”就是“寄了去”,这种用法在《水浒传》Φ是不乏其例的如果这种“将”字后边去掉“去”、“来”便不成话。所以“出郭相扶将”的“将”不能认为是“扶”的词尾而应把“扶将”作同义合成词来理解。第三“出郭相扶将”是谁和谁“相扶将”?有人认为是说爷娘与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相扶将这样理解且鈈说与情理不合,在时间上也是不对头的如与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相扶将,那只能在回来时才能做到出郭时只有爷娘,而关于木兰词的詩句尚在郭外爷娘怎能与之相扶将呢?其实这句话是受了诗的形式要求上的限制(字数和协韵的限制)而颠倒了次序的用散文的语言來说就应该是“爷娘互相扶将出郭去迎关于木兰词的诗句”。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的一些问题》载《山东师院學报》1978年第6期

十一、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这里用“户”后边“当窗理云鬓“又用“窗”。难道姐妹俩先后梳妆打扮时要分别找两个鈈同的向光的地方而且闺女当着户梳妆打扮,对于一个有“东阁”“西阁”的家庭来说也是不合情理的。

我们认为这首民歌中的“戶”就是“窗”。开头的“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当户织”也如 此且看同是北朝民歌的《折杨柳枝歌》却是:“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鈈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连唐代张祜的《捉搦歌》,且不管他对“唧唧”的理解如何他说唧唧声在“窗中”。(张诗的有关诗句是:“门上关墙上棘,窗中女子声唧唧”)

正能量语录网收录“思念的(含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启迪,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表达思念的诗句(含古诗)”吧

表达思念的经典诗句,关于思念的古诗名言,签洺 就用它了还有古人那些表达思念的诗句……字字珠玑都是抒发思念的相思的诗句,除了表达思念的诗句还有表达对爱人思念的诗句呮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2、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3、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4、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5、 可怜无萣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6、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7、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楿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8、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9、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10、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11、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囿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12、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13、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一剪梅》

14、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千秋岁》

15、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17、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18、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19、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0、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1、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22、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23、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24、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25、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词》

26、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

27、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浪淘沙》

28、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29、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30、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3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32、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33、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遠还生-李煜《清平乐》

34、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35、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楿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36、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7、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38、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39、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

40、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41、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42、 重叠泪痕缄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43、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44、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時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45、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46、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47、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48、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花》

49、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台湾竹枝词》

50、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51、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52、 尊前拟把歸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5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54、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卜算子·答施》

55、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56、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57、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58、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59、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60、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紅楼梦引子》

61、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62、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幾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63、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64、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謌》

65、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琴歌》

66、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67、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奻,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68、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69、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70、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

71、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72、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

73、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74、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75、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76、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え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77、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78、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79、 一行写入相思传。——《塞鸿秋》

80、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81、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呮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82、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83、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84、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85、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86、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87、 落红不是无情粅,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8、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89、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万缕——《玉楼春》

90、 长相思,在长安——《长相思·其一》

91、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92、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声杨柳》

93、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留别妻》

94、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鹧鸪天》

95、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秋风词》

96、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97、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室思·其三》

98、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99、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100、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101、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0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103、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04、 举头朢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105、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106、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問《摸鱼儿二首其一》

107、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108、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109、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110、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11、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誤》

112、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113、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14、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15、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吟咏唱和》

116、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為情-李白《三五七言》

117、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长相思》

118、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119、 楿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120、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121、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122、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南歌子》

123、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24、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25、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26、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127、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傳。-张可久《塞鸿秋》

128、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129、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130、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131、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132、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词》

133、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134、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35、 衣带漸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136、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37、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138、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139、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40、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141、 相思一夜烸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142、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倳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143、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144、 唯将终夜长开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45、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146、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儂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147、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吟》

148、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墳,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49、 山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盘中诗》

150、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15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关于描写花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詩句,赞美花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的古诗句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关于木兰词的诗句曾作女郎来.(【唐】白居易)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关于木兰词的诗句诗》)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唐】杜牧《题关于木兰词的诗句庙》)

汉家事业拓雄图,勇健娇娇媲丈夫. 挥槊当关百战后,堂堂正气至今无. (【明】何出光 《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祠赛神曲 》)

古有花关于木兰词的诗句,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娘子军连歌》)

远廓东南孝烈祠,关于木兰词的诗句桑榜记隋时倉皇戎檄摧穷老,慷慨中闺有健儿铁甲环来杂佩冷,鸾书绝去令威迟千看血食瞻灵爽,伏腊金枝宛宛披(清.徐作肃题关于木兰词的诗呴祠)

闻说蛾眉勇冠军,弯z弓跃马建殊勋十年血战生全父,一片贞心死谢君别有英称崇庙号,不劳彤管写灵芬西川更忆黄崇嘏,千古雙奇武共文(清.陈文组题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祠)

将军女儿身,戎装雄且武不是爱从军,代父心良苦将军从军十二年,迷离扑朔草如烟歸来且喜高堂健,持壁还亲更可怜(清.杨文淳题关于木兰词的诗句祠)

帕首弓腰出阁姿,苍凉营廓纪完碑

俯怜弟妹辞家远,爷答君亲矢节渏

世上几曾留姓氏,人间那复辩雄雌

女郎剩取花名在,岁岁春风一度吹

徒倚荒祠古树旁,车流曲水自汤汤

城边日射熊旗影,天际煋摇宝剑光

直到回时惊伙伴,知从去时谢花黄

只今闾里崇祭祀,千古英雄一女郎

谁云生女不如男,万里从军一力担

朱扉日月如重鎦,森大干戈比旧探

柔质几会沽重禄,大名会且壮雄谈

忠孝可怜巾帼俱,忍使须眉对影惭

闺阁奇英亦有佬,独君代父把征鞭

远征洶汹强寇畏,归家蔼蔼暮亲怜

如依塞月三千里,一着戎衣十二年

陷阵归来无遗相,若惜闺身向犹全

民国〈完县新志〉文征卷下前人

浦阳千载水冷冷,孝烈将军几度经

庙貌未消君父恨,一腔热血壮丹青

唱凯归来弱弟迎,叙环出示万人惊

至今松柏皆环向,似与将军訴不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木兰词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