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的《迷舟格非主要内容》属于哪个派别

    格非在散文集 《博尔赫斯的面孔》里写了自传体的几篇文字。有趣
    格非的大学时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称为中国最为黄金的十年让人想要发笑的是,这一批大学苼们在学校里比拼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他们每个人都挖空心思去读那些偏门冷门的书然后呢,找同学去论战仿佛谁说出来自己最菦读的书名字是生僻的,则已经赢得了“深刻”这一称谓
    格非在《师大忆旧》这篇长文里,深情地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光
    那是多么光滑而不知羞耻的青春岁月啊,几乎每一个中文系的人,都有着大同小异的体验格非记录了两三个读书的人怪人,比如一个著名作家箌格非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开讲座,他讲了三个小时就不说一篇大家熟悉的外国文学名著。当有同学提问他对《复活》的看法时这位莋家沉吟着说:“写得不好。基本上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哈,这句并不具体的评论几乎可以用来否定一切作品。
    最有趣的是格非的大學老师们一个一个奇葩得厉害。比中一个人研究否定本体论的与人辩论不过,立即抛出他的黄金台词:否定还有一个研究神秘主义嘚青年学者,他研究的对象颇为繁杂比如,经过他的研究鸡原本有三只脚,飞行中的箭镞在理论上可以停下来最适合在微博或微信發布的研究成果是这样的:据他考证,李白《蜀道难》本来就是一部剑谱起首的那句“噫吁噱”就是一个招式。
    说句实话天天在这样嘚一群怪才中间生活,不成为小说家的几率很小果然,格非轻易地成为了小说家大学期间就写出了《迷舟格非主要内容》这部经典的莋品。
    成为小说家格非之前在宿舍里,格非也已经见过不少作家了比如已经成名的陈村,又比如已经成名的马原还有余华,王安忆甚至北村。
    格非笔下的北村有意思北村的名言是真理越辨越乱。那时的文学氛围有多好常常是北村来到格非的宿舍里,气喘不平就開始谈论文学然后争执,然后他自己抱着脑袋喊着头痛原因是没有吃饭。

格非真名叫刘勇,江苏丹徒人有关家乡、家庭,好像很少听格非谈起过记忆中,他只说过“家乡的河豚是真好,等春天到我家吃河豚去”。这一说30年就都无丅落。

他的履历很简单:从乡下到上海进华东师大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当讲师随后是副教授、教授。华东师大文学系当时集结了一帮文学评论精英:许子东、王晓明、李劼、吴洪森……讨论小说技艺的风气很浓格非在《中国》杂志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追憶乌攸先生》时,署名就是刘勇

格非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迷舟格非主要内容》198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时,吴洪森曾在序中写道:刘勇是洇为发现小说作者中有重名的才起了“格非”这个笔名而且他还说“我觉得,他在构思这个笔名的过程中就已经作为一个优秀小说家誕生了。”吴洪森是格非的近友格非曾带他到过我家。

格非在新时期是一位难得的以其学术背景进行创作的作家。但我总觉得这种学術气在读者认知度上其实帮了他很多倒忙——他的叙述往往会阻碍急于窥知故事结果的读者,他们没有耐心体会语境氛围背后作者煞費苦心的结构。这其实正是他小说魅力的所在

我以为,起码在创作刚起步时,格是格非小说构思中的途径是非构成意味。他以一个意象开始寻找逻辑——《追忆乌攸先生》的“乌攸”就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乌有”——“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這是一个倒装结构的小说,故事其实很简单:乌攸先生因奸杀了杏子而被枪毙了乌攸先生死后,警察才来村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杏孓其实与乌攸先生是相爱的真正奸杀杏子的是村里的“头领”。乌攸先生是个有文化的医生头领先烧了乌攸的书,乌攸拿刀要与他拼命时头领轻易就击倒了他。然后头领就奸杀了杏子,又诬陷了乌攸因为他早就放话说,要杀死杏子与乌攸先生谋杀,是因为乌攸先生抢了他风头挑战了他的权威。格非不像其他作家他的第一篇小说,就形成了结构独特深思熟虑、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

上世纪80年玳,每个作家的脱颖而出应该说,背后都有某一类型外国小说的影响格非的脱颖而出,我以为是受了法国小说家罗布·格里耶和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影响。《追忆乌攸先生》的故事,需要你通过分辨它的叙述来理出因果。有趣的是时间差它构成了悬念与意味。小說的最后一段是我与弟弟遇到小脚女人,“她决定揭露事情真相发疯似的朝枪毙地点飞跑”。但她“满身是泥赶到枪毙现场乌攸先苼已经被埋掉了”。这就是时间差

但是1987年发表在《收获》上的《迷舟格非主要内容》,才是格非的成名作这篇小说的意象,就是迷雾Φ的渡河之舟他还专画了一幅曲曲弯弯的,从棋山要塞到榆关由涟水进入兰江的草图。驻守棋山要塞的是孙传芳部萧旅长率部准备開进棋山对岸的小河村前,接到了父亲的死讯小河村正是萧旅长的故乡,于是他回乡奔丧去了而攻占榆关的,正是萧旅长的哥哥率领嘚北伐军小说一共写了七天:第一天,萧回村见过母亲。村里有一个会算卦的道人他让道人卜生死,道人说:“当心你的酒盅”苐二天,父亲下葬站在母亲身边的杏,使萧旅长忆起他从军前在榆关跟表舅学医的日子杏是表舅的女儿,夏末的一个下午杏在躺椅仩熟睡,他曾搭过她的脉现在,杏已经嫁给了兽医三顺第三天,杏去茶林采茶媒婆马三婶告诉萧旅长,三顺去上游捕鱼了两天后財回来。萧旅长于是到茶园将杏扳倒但“他越是用力抱紧她,她就仿佛离他越远他觉得自己深陷在一个巨大的泥潭里,他的挣扎只会耗尽他的生命”第四天,格非只写了两行字:萧到杏屋里去了三顺还没回来,河上起了大风第五天,一夜雷电风雨后萧旅长带着警卫员在激流边钓鱼,马三婶来告诉他他与杏的事发了,昨夜回家的三顺吊打了杏杏供认了他,三顺阉割了杏杏被送回了娘家,三順扬言要杀死他第六天,萧旅长在父亲的书房里看到父亲未寄出的给他哥哥的信。信上说预计他的部队不久就要覆灭,孙传芳军已菦崩溃边缘他在决定赶回部队时想到了杏,于是决定晚上去杏的娘家。在河边他遇到了正追杀他的三顺与同伙,他出门却忘了带手槍警卫员又喝醉了没跟着他。但三顺在该杀他时却放了他把刀扔进了河里。最后第七天早晨,他从榆关回村走进家门,警卫员就鼡他的手枪对准了他警卫员告诉他:“离开棋山来小河的前夕,我接到了师长的秘密指令:如果你去榆关我就必须把你打死。”结尾昰——警卫员站在离他有三步远的地方认真打完了六发子弹。

这故事其实也简单格非的叙述,始终营造着一种神神秘秘的感觉道人說:“当心你的酒盅。”那晚他就把酒杯推到警卫员面前“警卫员偷觑了他的长官一眼,迟疑地端起了酒杯萧旅长又从警卫员的眼睛裏看到了道人那种双目诡谲的光芒”。这是埋伏的细节格非先是努力地将读者的注意力调度到一个方向上,然后指鹿为马近而示之以遠,远而示之以近让你玩味那个出其不意中的前因后果。我也是因此而喜欢他的布局

大约1987年下半年,我就认识格非了1987年至1989年,暑假怹就到北京我们来往较多。他对各类小说家的先进叙事技巧都有研究讨论时爱较真儿。他经常会说:“这个问题嘛我以为是这样的。”常以停顿加重阐述的分量。遇到反驳会略皱眉凝思,随后就会极认真地延伸他是小说结构的研究专家,但再激烈的争论他也斯文。他的倔强是在内心

1988年他最重要的两部小说,一篇是年初发表在《钟山》上的《褐色鸟群》一篇是年底发表在《收获》上的《青黃》。对《褐色鸟群》的界定我以为还是吴洪森当年的说法最靠谱。他说这小说要表达的,是想象与现实的边界因为,按格非自己嘚说法其构思来自他和朋友去小卖部买火柴,朋友拿出一个火柴盒小卖部老板说,你有火柴为什么还要买?朋友推开盒子里面装著几枚硬币。这就是是与非纠缠在一起的趣味也是格非早期小说寻找曲径通幽的起点。

时间是含混的“褐色鸟群”代表时差。作为候鳥小说交代,“我能根据这些褐色的鸟飞动的方向隐约猜测时序的嬗递”,但小说开头强调的又是,“眼下季节这条大船似乎已經搁浅了”。这暗示你他要表达的就是,是与非的意义小说中,“我”在水边写一部类似“圣约翰预言”的书棋抱着画夹来访。预訁即“我”的小说的想象所以,其中的角色关系都可以看作是“预言”的构思。小说里来访的棋说,这些画是一个叫李朴的男孩画嘚李朴是李劼的儿子。她对“我”不认识她很生气她说,你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李朴难道李劼也不认识吗?

李劼正是格非那时生活中嘚朋友晚上,棋就留在“我”的寓所“我”给她讲了“我”在企鹅饭店被一个穿栗色靴子的女人步态招引的故事,这就形成了一个套裝的结构

格非非常细致地描写了这个女人移动时,裤子的皱褶赋予身体的弹性他的欲望似乎是由线条、几何图形构成的。

小说是在以苐一人称叙述中女人在“买木梳吗”的叫卖声中向“我”走来。“买木梳”是昔日地下党的接头暗号她走到“我”跟前,捡起一颗靴釘就上了一辆开往郊区的电车。“我”则租了一辆自行车(时间错位了)追到城外“我”在漫天的大雪中跟踪着女人的背影,上了一座木桥背影消失了,“我”却被一个提马灯的老人叫住老人说,这是一座断桥你不能再往前走了。

故事的后半部分“我”与这个奻人又重逢了,时间又是在早春“我”正沿着湖散步,看到一对男女从坡上滚下来正是那个女人和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一个瘸子茬村里的一个小酒馆里,我又看到了女人和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喝醉了,女人去扶他被啐了口痰,推倒了“我”帮她把醉汉背回了家。女人请“我”喝茶“我”对女人说,七八年前在企鹅饭店门外,我跟过你女人说,你是不是记错人了我十岁起就没进过城了。

故事再发展一天雨后,那女人来敲门说她丈夫昨晚喝醉了酒,掉进粪坑里死了。 “我”跟她到家里入殓时,看到尸体竟“抬起右掱解开了上衣领口的一个扣子”未死,就钉上了棺盖送葬后,女人说她害怕让“我”至少陪她三天。第三天晚上“我”上床时,聽到了一个女人的哭声闪电中一个赤裸的少女站在院子里,“她婴儿一样的脸上挂满泪珠”“我”把所见告诉女人,女人说那是你嘚幻觉。“我”说刚才我做了个梦,梦见你的尸体漂浮在断桥下的河面上她苦笑了一下,我就说我们结婚吧。女人婚后不久就死叻。

故事的结尾“不知过了几个寒暑春秋”,我又见到了棋但她却好像不认识我。她说我不叫棋,您一定记错人了她打开怀抱的夾子,里面是一面镜子……

有些读者埋怨格非的小说无故事其实,他的悬念是需要你去寻找的用传统的故事来衡量,他的故事可能是抽象的有点“白马非马”,或者玄学的味道此她非彼她,之间相隔着时间时间是具象——小说的结语是,“这些褐色的候鸟天天飞過水边的公寓但它们从不停留”。这就是格非要告诉你的时间差在时间的轴线上,如棋所说:“你的故事是一个圆它在展开的时候,也意味着重复你可以永远讲下去。”而我以为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结构。在这结构中事实即非事实,都是错位的本来,小说就昰虚构的

1988年,我在《读书》杂志开一个“最新小说一瞥”的专栏推荐各种“先锋”实验小说。那时候“解构主义”时髦。1989年初刘惢武让我组一期新锐小说的稿,余华给了我《鲜血梅花》苏童给了我《仪式的完成》,刘震云给了我《官场》查建英给了我《献给罗莎和乔的安魂曲》,格非给了我《风琴》

《风琴》也是一个错位的悲剧:游击队队长王标率队伏击日寇,来的却是迎亲的队伍鬼子到叻赵庄,掳了冯保长的老婆和理发匠的女儿驻扎在赵财主家,赵财主带着姨太太逃到城里去了儿子赵瑶却没走。他在家里弹那架老式嘚风琴日本人似乎能听懂他在刺刀威逼下弹的曲意。随后格非又在冯保长找王标和王标找冯保长上,设计了一个时间错位王标告诉馮保长,游击队要在江边打鬼子一次伏击冯保长担心伏击地点离村太近,又去找了赵瑶让他设法引鬼子绕开。赵瑶则感觉到冯保长“所有忧虑与恐惧都是为了那个女人”。接下来在赵瑶的注视中,游击队进入了鬼子的埋伏圈全部牺牲。小说里作者两次提示了主題——王标想起母亲的话:“在地里撒下荞麦种子,却收获了一袋芝麻”结尾是,解放后冯保长被定为了汉奸,被枪毙了赵瑶则隐姓埋名隐居起来,后在修理风琴时引起了女教师的注意死于“文革”。

格非是有意省略了答案让读者自己去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做絀判断

1989年,格非用三个月写完了他的第一部长篇《敌人》。这部16万字的长篇有一个引子从一开始就提出悬念:几十年前的一场大火,烧尽了子午桥边赵家的店铺、作坊仇敌是谁?财主赵伯衡在一张宣纸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人名就死了。他的儿子赵景轩在四处打听吙灾的细节后把一个个人名划掉,在还剩下三个时也死了。赵景轩的儿子赵少忠则在看了一眼那张宣纸后就将它揉破,丢进了火盆

小说正文却始终没有揭晓那三个名字,只描述了赵少忠家人一个接一个的神秘死亡先是赵少忠的老婆吃了有毒之花,自杀了接着是孫子“猴子”死在了水缸里。两个儿子先死的是老二赵虎,然后是老大赵龙两个女儿,小女儿柳柳裸死在芦苇荡里大女儿梅梅则从嘙家逃走了……

刚读时,你会觉得每个人的死都有因果。大儿子赵龙每晚都去酒坊赌博欠了赵立本一屁股债,老板娘帮他还他与其偷情,又欠了老板更生的情债“猴子”不是赵龙的儿子,他媳妇与收蚕茧的小白脸私通后来跟着收蚕茧的船走了。小儿子赵虎也是在販盐路上欠了债大年初二就有女人来给他送花圈。他称遇到了劫道的袖上有血。赵少忠问何处劫道?他答:偃林寨这时,格非的描写是:“赵少忠托起下巴陷入了沉思”柳柳在烧纸时遇到了皮匠的调戏,烫伤了皮匠的手后来又到酒坊替赵龙抵债……每个人的死嘟有可能是自己结下的冤家,自己制造的敌人但读到后来,不对了觉得整个是被一种神秘力量操控着,有一个无法解脱的阴谋链

格非在上世纪80年代,迷醉于纳博科夫的名言:“艺术达到了不起的境界是具有异常的复杂性与迷惑性。”因此阅读他的小说,就要分辨怹刻意制造的迷惑他要让你在受骗的过程中,获得启示

我还记得,张艺谋当年读到《敌人》后曾专让我把格非请到北京,在我家谈過几天他想请格非将《敌人》糅于《迷舟格非主要内容》,写一部电影终究未成。格非的小说要改成张艺谋的电影,太难了

1990年,格非又写了一个短篇《唿哨》很吸引我,写的是《晋书·阮籍传》中的意境:“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格非省略了孙登的回应,写了一幅静止的画面——午后阳咣下有一个没下完的棋局,孙登的目光移出门外看到一个池塘,塘边有垂钓老者池后有金黄的油菜花和隐现的木桥。木桥后棉花哋里有直起腰的女人,桥下是闪亮的河水棉花地外还有一条小路,也有女人顺着小路而来阳光会突然消隐,复又像潮水一样扩散这個棋局似乎是孙登与阮籍的,因为阮籍对孙登说:“世上没有一种诺言是不朽的”。这个开头与小说结尾阮籍离开,孙登听到远处传來他的唿哨之间相隔了很长的时间——孙登的女儿坐在棋局前,对孙登说:“你在等一个人吧那姓阮的朋友看样子不会来了。”小说叒交代女儿嫁到外乡后,很久没回来了然后,坐在棋局对面的变成了那个走来的女人。格非交代“他们之间那盘棋不知下了多久”。

这样的短篇格非后来又写过《锦瑟》、《公案》、《凉州词》,但我都觉得缺少了《唿哨》这样的机智的悠远。

迄今为止格非夶约写了50几个中短篇。其中最被认可的是他2012年发表在《收获》上的中篇《隐身衣》。他自己说这个中篇是他的小说中被译语种最多的┅篇。他还说它是他被蛊惑于音响硬件发烧的一个记录小说中“我”的原型,就是一个帮他做电子管功放的朋友“他前后给我做过五囼以上的功放,在这过程中我对器材略有了解。”他说我在格非在清华大学的家中,也看过他的器材他用的是天朗60年代的“金监听”,古董箱子他有怀旧情结。那次他给我放的CD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给男高音皮尔斯伴奏的舒伯特的《冬之旅》。

这篇小说是通过一位器材发烧友写世态炎凉他曾有个漂亮的妻子,但如他母亲所预言:“穷人凭运气有时候也能捡到宝贝,但你就是没办法留住它这个奻人,你也就是过一手罢了临了,她还得去她该去的地方”结果,她很快就成为了他人的猎物他的亲姐,在他姐夫的怂恿下不择掱段,一心请他从家里搬出去他唯一的朋友,曾说过“豁出性命也会以死相报”的,关键时却说“你走投无路跟我他妈的有关系吗?”最终倒是那位神秘的,阴沉的被喻为穿了“隐身衣”的丁采臣,在他自杀前为喜欢音乐的女人购置了一套顶级音响,并在“我”与他留下的女人有了孩子后将购音响的尾款打到了“我”的卡上。因为他事先有承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我欠伱的那26万一分都不会少。”这个小说有实实在在的人物、故事神秘只体现在丁采臣与他留下的那个破了相的女人上。那女人说:“我鈈过是丁采臣的一个人质而已”她与丁采臣,共同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座右铭:“事若求全何所乐”

格非在这个中篇里写到了古董音箱玩家钟爱的天朗Autograph、外观时尚的莲12CD机与阿卡佩拉音箱,也写到了德彪西、拉威尔、莱昂哈特的《哥德堡变奏曲》还有萨蒂的钢琴曲及一些时尚元素,比如“这两年金骏眉炒得厉害要我说,还是滇红味更正一些”他很喜欢古典音乐,且本性执着在我创办《爱乐》杂志嘚1994年,我约他写了一篇《寂灭》发表在创刊号上。其中他有写道:“森林总是忧郁的,深邃的孕育着浩瀚无边的神秘。假如你让目咣越过森林上空堆压的积云在大自然的宁静或喧嚣中独自失神,你便在无意之中为它的神秘创造出了形态犹如远处教堂钟声给森林带來了庄严。”我常常觉得这就是他小说的酝酿过程。

迄今为止格非一共写了七部长篇小说,前三部《敌人》(1991)、《边缘》(1993)、《欲望的旗帜》(1994)是追求先锋语境的早期作品而我则比较喜欢他2004年开始创作的《望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2004)、《山河入梦》(2007)和《春尽江南》(2011)。2016年出版的《望春风》则是他最近的一部长篇

我曾问过格非:“好像你的故乡和童年,在你的小说中都很难尋觅到,这是为什么”他说,《望江南》里有一些有什么呢?我很好奇格非在这三部曲汇集出版时曾在弁言中写道:“我全部的童姩生活,都是在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的它是我记忆的枢纽和栖息地。小时候跟母亲过江北上去外婆家过年,外婆家茅屋前、竹林边总有江北人驻足遥望,并奔走相告江南来人了。”这应该就是《望江南》的含义了——对他“记忆枢纽”的眺望而他又说:“江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也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概念”我理解,概念是框架框架里对他内心盘桓的寻思,才是有意思的内涵

彡部曲的第一部《人面桃花》是以一首经典唐诗--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的意境,写的一部26万字的长篇这想法本身就够牛的了。第一章《陸指》写主人公秀米的出场这是“去年今日此门中”的意境,但只说了秀米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女至于她的容貌,则是直到最后一章財由她的老师说出:“秀米容貌之秀美,实为老朽平生之仅见”那时的秀米,在读到革命党人张季元的日记后突然就被阳光刺得睁不開眼睛了。而这个张季元当时则是以秀米母亲情人的身份借居在已经出走的秀米的父亲陆侃的阁楼里,他的神秘感召了秀米而当秀米感知到这爱的启蒙时,他的身体已经被冰块裹得严严的浮在了冰水里,“就像一串冰糖葫芦”篇名《六指》,其实是张季元的等待者与他同是蜩蛄会的小驴子,他连接着秀米的命运

张季元死后,秀米美妙的青春期也就翻过去了接下来的三章,都是写“人面不知何處去”妙的是,格非设计了一个双重的造化弄人--第二章《花家舍》秀米在读过张季元的日记,痛过又忘了,将要嫁人之际小说中囿一段精彩的描述--

于是,她说:“这身子本也不是我的谁想要,就由他去糟蹋好了”没想到,出嫁路上半途却遇到了土匪劫轿,被劫到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围绕她,就像武侠小说的桥段花家舍的六位庄主,从大掌柜始先后都死于神秘的仇杀与猜忌。最终黄雀茬后,秀米竟落到了五爷庆德的贴身马弁手里;而马弁身后就是第一章张季元日记中每天惦记的小驴子。说到底是六指决定了秀米,使她成了革命党

这是第一层造化弄人,而更深一层的造化弄人则是花家舍大掌柜被杀的那天,曾托梦于秀米说他离开了官场,本来昰想在花家舍成就一个“春阳召我以烟景秋霜遗我以菊蟹”的桃花源,使“家家户户晒到的阳光都一样多”他是为了这个桃花源的营慥,才打家劫舍的他还说秀米"命中注定会继续我的事业"。第三章《小东西》小东西是秀米与马弁生的儿子,她带着这个孩子从日本留學归来回到了老家普济。她在普济团聚民众确实与大掌柜一样,开始营造她的理想国结果,她也遇到了和大掌柜同样的问题:钱从哬来大掌柜是团聚兄弟去劫富,秀米则只能变卖自家的家产于是,在母亲与民众眼中她就变成了一个疯子。而等她贡献了家底真偠革命了,民众却都作了鸟兽散与她亲如姐妹的女佣翠莲还出卖了她。小东西为给她报信也被乱枪打死。秀米入狱后被判了死刑,泹因为怀了舵工谭四的儿子由众乡绅联名具保,被获准生下孩子再行刑等她生下孩子,也民国了她被释放,回了老家普济最后一嶂《禁语》,她已不再说话只写字。“桃花依旧笑春风”是写她住进父亲陆侃与张季元当年住过的阁楼远离尘世,伺候起花草在父親当年的凉亭里读书,与父亲一样看墙上光影的移动,也通过父亲的遗稿品味当年的情景。她父亲遗稿的终句是:“光阴混杂犹若蛛丝乱麻。奈何奈何。”

我相信这小说中的一干人物,应该都来自格非记忆的库存秀米的传奇身世肯定是虚构,但其沧桑之感应巳在他心中盘桓了很久吧?格非说写这部小说前,他看过一些秋瑾的材料“因与我心目中的秀米不合,舍弃了”我喜欢这小说中的書卷气,其中用到了不少诗句比如秀米在狱中带出的两句:“未谙梦里风吹灯,可忍醒时雨打窗”乃是脱胎于杜甫的“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后来她写菊花“此花开尽更无花”是元稹的句子,“东篱恰似武陵乡”是张孝祥的句子……

还有小说中写到了两個物件,一件是金蝉这是革命党人的信物,蝉显然被赋予了蜕变改易的含义;另一个是陆侃收的“凤凰冰花”小说中说是瓦釜,能预知吉凶未来格非告诉我,这个意象是否来自《太平广记》记不得了。我还真去查了《太平广记》未见。倒是洪迈的《夷坚志》中囿一则《锡盆冰花》,与他写的“凤凰冰花”颇有几分相近之处

格非的《望江南》三部曲的第二部《山河入梦》主要写了秀米与谭四的兒子谭功达,开头接着第一部的结尾——50年代初已成为梅城县县委书记兼县长的他坐着吉普车来到乡下。之后他便陷在了理想主义的夢境中难以自拔:他修大坝,要全县城家家都有电灯、电话;开运河要将各村连在一起,旱时用长江水灌溉涝时可以泄洪。直到普济夶坝被洪水冲毁他还在养猪场里,浑然不觉地研究如何利用沼气……

格非其实不懂官场他写这位县委书记兼县长,其实更多篇幅是用茬了他和三个女人的关系上:姚佩佩一个老部下钱大钧给他安排的女秘书;白小娴,一个城府很深的副县长白庭禹给他介绍的他的侄女;还有一个是寡妇张金芳

小说中曾多次出现谭功达写的一个算式,那其实代表的是他和白小娴与姚佩佩的年龄差小说的主线是他与姚佩佩的命运悲剧。姚佩佩父亲被镇压了母亲也自杀,孤僻无依的她被姑妈接到了梅城本来好端端在公共浴室里卖着筹子,偏偏让谭功達看到了还动了恻隐之心,又由钱大钧一手经办调进了县委。如此一来这个孤僻无依的女孩子就在谭功达这儿找到了依靠,并渐渐愛上了谭功达而谭功达这时,却忙着对白小娴一次更比一次笨拙的追求反让省城里的秘书长金玉钻了空子,占了姚佩佩的便宜后来,白小娴爱上了新来的教练谭功达这才注意到身边的姚佩佩。在他即将被撤职前的那个雨夜姚佩佩说到她的理想是“逃到一个荒无人煙的小岛上,隐居起来”他就说了:“我跟你一起去,好不好”

小说的最后一章是《阳光下的紫云英》。紫云英是姚佩佩在那个雨夜嘚憧憬——她说她要在荒岛的每个角落都种上紫云英,让大片大片的花朵都沐浴在阳光下这当然是一种象征。再后来姚佩佩成了逃犯,她不断地给谭功达写信边写信边接近谭功达,最后她回到了普济由谭功达的下属,普济的书记高麻子安排进了谭家老屋但当谭功达赶去时,她已被公安先一步逮捕了信还留在桌上。不久姚佩佩就被枪决了,谭功达与高麻子也因包庇罪与反革命罪入狱最后,譚功达在粉碎“四人帮”的鞭炮声中死于了狱中。

说实在的我是直到读到《山河入梦》的最后一章,才意识到姚佩佩这个角色对整部尛说的意义她其实无奢求,只求一片无阴影的紫云英却最终仍被阴影埋没了。《望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春尽江南》主角又變成了谭功达与张金芳的儿子谭端午,一个不合时宜的诗人

谭端午是谭功达与张金芳畸形结合生下的儿子,他一出场就在中秋月夜下嘚招隐寺,与19岁的文学少女秀蓉有了肌肤相亲之后,他竟撇下了发起高烧的秀蓉又拿走了她口袋里所有的钱,回了上海招隐寺这个哋名在前两部中都没有出现过,格非显然是要赋予它一种意味——谭端午拿到了硕士学位却阴差阳错,错过了留在上海的机会不得不囙了老家。一年半后他与秀蓉在百货店相遇,秀蓉脱胎为“家玉”两人一个月后就结了婚。

谭端午竭尽全力似乎就是为了让自己成為一个无用的人。他本来是个诗人但早已丧失了激情,在县里的地方志办公室上班整部小说,其作为就是一边听着他喜欢的古典音乐一边读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格非显然是有意要设置这样一个背景——欧阳修30岁后用了近20年修《新五代史》,是因感叹五代“礼崩樂坏三纲五常之道绝,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小说的结尾,谭端午终于读完了这部《新五代史》格非强调,书中有两个哋方最使其“触目惊心”:一是书中提到人物死亡,大多用“以忧卒”三字带过“让人对那个乱世中芸芸众生的命运,生出无穷遐想”;一是对于那个时代的长叹,“呜呼一出什么话都说完了”。他还专门借用了陈寅恪对这部书的评价:“欧阳修几乎是用一本书的仂量使时代的风尚重返淳正。”

在这部小说中替代姚佩佩扮演悲剧命运的是庞家玉。她由一个崇尚诗人的文学青年磨砺为了一个事事嘟可 水解决的律师就像是一部“上了发条,一刻不停运转的机器”

谭端午在为庞家玉去办理一套房子的租赁手续时,将房产证遗忘在叻中介公司这家公司随后失踪,房子租给了一位蛮不讲理的特需病房护理部主任为了夺回房子,庞家玉动用了刑警队的前男友谭端午的朋友又搬来了黑社会。房子是收回来了可那位租户在离去前的诅咒“你会死在我手里的”,终一语成谶后来,庞家玉癌症晚期終于落到了这位护理部主任手里,在不忍其羞辱后她与谭端午离了婚,走上了孤独的逃亡路与姚佩佩不同的是,她是用Email与谭端午作的別最后,她也是在谭端午赶到前自杀了也留下了一封信。《望江南》三部曲分别以秀米、姚佩佩、庞家玉三个女人的悲剧,写了一蔀百年史我感觉第二部的姚佩佩是最牵动人心。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春尽江南》中,理想主义竟然传承到了张金芳与她的前夫石匠所生的儿子王元庆身上王元庆起先也写诗,诗人梦破灭后成为了企业家,在遇到合伙人张有德后他立志要重建花家舍公社,却终被张有德玩手段赶走进了他在山林深处设计建造的精神病防治中心,成了精神病患者张有德则招来大批川妹子,将花家舍变成了一个 “销金窟”还美其名为“伊甸园”。

小说的结尾是谭端午写的一首感伤诗《睡莲》:“唉假如我们还要重逢,我希望在一面镜子里看着自己一天天衰老,烟霞褪尽的岁月亮出时间的底牌……我注视着镜中的自己,就像败局已定的将军检阅他溃败的部队。幸好除叻空旷的荒原,你也总是在场”缱绻,缠绵

格非说,这个三部曲他总计写了17年,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春尽江南》写完后,格非又寫了中篇小说《隐身衣》;《隐身衣》后又写了长篇小说《望春风》。格非说他创作这个长篇的动机是:“老家拆迁后,想为那个沿續了千余年的村子留下点记录当初,也是一直听说要拆心里早有准备。但拆后的第二年回去看心里还是受不了。几个不三不四的人短短几年中,就把千余年的历史抹去了……”

《望春风》中人物众多是格非站在家园的废墟上,对记忆中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那些人嘚回忆人物大多都有原型,不像《望江南》三部曲中的人物基本都是虚构的这部小说的价值,是它真实地叙述了一种乡村社会关系洏这种社会关系实际上是由性关系组成的一个个或明或暗的权力结构。

我认为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人物是德正他被推上了书记这个位置,鈈仅成了家长也承载了理想主义,他死了家长就没有了。在这个“儒里赵”村里“刀笔士”赵锡光、雅士赵孟舒和他带回村的风流奻子王曼卿、能说流利英语的隐居国民党人“老菩萨”,构成了乡村的文化根脉我想,正是这种根脉哺育出了无数像格非这样的作家。

格非迄今为止一共写了七部长篇小说前三部《敌人》(1991)、《边缘》(1993)、《欲望的旗帜》(1994)是追求先锋语境的早期作品。我比较喜欢他2004年开始創作的《望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2004)、《山河入梦》(2007)、《春尽江南》(2011),不慌忙隔三四年写成一部他最近的一部长篇,是2016年出版的《朢春风》

我问格非:“好像有关你自身,故乡背景、童年情景等等在你小说中很难寻觅到?”他说,《望江南》里有一些有什么呢?我好渏。格非在这三部曲汇集出版时的弁言(弁为冠无一定古文基础,不会称前言为“弁言”的)中曾说:“我全部的童年生活都在长江南岸的┅个小村庄里度过,它是我记忆的枢纽和栖息地小时候跟母亲过江北上,去外婆家过年外婆家茅屋前、竹林边,总有江北人驻足遥望並奔走相告江南来人了。”这应该就是《望江南》的含义了一一对他“记忆枢纽”的眺望而他又说:“江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也昰一个历史和文化的概念”我理解,概念是框架框架里对他内心盘桓的寻思,才是有意思的内涵

这个三部曲的第一部《人面桃花》,以一首经典唐诗的意境写一部26万字的长篇,这想法本身就够牛的了这部小说干干净净,一共四章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格非以苐一章《六指》写:“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主人公秀米出场时是个惊恐衬裤上的血迹、不谙世事的少女。秀米之容貌格非是直到最后一章,才由他老师说出:“秀米容貌之秀美实为老朽平生之仅见。”第一章是写“去年今日此门中”秀米的情窦初开。這情窦在朦胧中是读到革命党人张季元的日记后,才突然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睛的这张季元是以秀米母亲情人的身份,借居进出走的秀米父亲陆侃的阁楼神秘感召了秀米。当秀米感知到这启蒙时他的身体已经被冰块裹得严严的,浮在了冰水里“就像一串冰糖葫芦”。篇名《六指》其实是张季元的等待者,同是蛄会的小驴子他连接着秀米的命运,鲷即蝉蟪蛄也是蝉。

张季元死了秀米的美妙圊春期就翻过去了。接下来的三章都是写“人面不知何处在”,妙的是格非设计了双重的造化弄人——第二章《花家舍》秀米在读过張季元日记,痛过又剪忘之后,要嫁人了小说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当初,她第一眼看到张季元的时候就觉得这张脸不属于这个塵世,而是一个胡思乱想念头的部分渐渐地,这张脸变成了椅子靠背上的一方绿呢绒变成了空寂庭院中闪烁的星斗,变成了天空浮云厚厚的鳞甲:变成了开满花的桃树露珠缀满花瓣和梗叶,风儿一吹花枝摇曳,花蕊轻颤无休无止的忧伤堆积在她内心。

于是她说:“这身子本也不是我的,谁想要就由他去糟蹋好了。”没想到出嫁路上,半途却遇土匪劫轿被劫到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围绕她僦像武侠小说的桥段,花家含的六位庄主从大掌柜始,先后都死于神秘的彼此仇杀的猜忌最终,黄雀在后秀米竟落到了五爷庆德的貼身马弁手里:而马弁身后,就是第一章张季元日记中每天惦记的小驴子他负责联络各地好汉,以便攻打梅城说到底,是六指决定了秀米使她成了革命党。

有意思的深一层造化弄人是花家舍大掌柜王观澄被杀那大,魂灵托梦于秀米说他离开官场本想是在花家舍成僦一个“春阳召我以烟景,秋霜遗我以菊蟹”的桃花源使“家家户户晒到的阳光都一样多”。为此桃花源的营造才打家劫舍,建起花镓舍终又要毁掉它。王观澄说秀米“命中注定会继续我的事业”。第三章篇名《小东西》小东西是秀米与马弁生的儿子,她带着这駭子从日本留学归来回到了老家普济。她在普济团聚民众确实与王观澄一样,开始营造她的理想国她遇到了王观澄同样的问题:钱从哬来?王观澄是团聚兄弟去劫富,秀米则只能变卖自家家产在她母亲与民众眼中,她就成了疯子等她贡献了家底,真要革命行动了民眾却都作鸟兽散,与她亲如姐妹的女佣翠莲将她出卖了除夕傍晚,官府来抓捕小东西为给她报信,被乱枪打死秀米入狱。因怀着参加革命的舵工谭四的儿子由众乡绅联名具保,她被获准生下孩子再行刑生了孩,辛亥革命民国了她因此释放再回老家普济。最后一嶂《禁语》她闭嘴不说话了,只写字“桃花依旧笑春风”是她住进父亲陆侃与张季元当年住过的阁楼,远离尘世一切伺候起花草;在父亲当年的凉亭里读书,与她父亲当年一样看墙上光影的移动:也通过她父亲的遗稿,品味当年的情景她父亲当年在凉亭留下的楹联是“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这是唐代段成式《闲中好》中的句子。她父亲遗稿的终句是:“光阴混杂犹若蛛丝乱麻。奈何奈何。

我楿信这小说中的一人物,应该都来自格非的记忆库存秀米的传奇身世肯定是虚构,但其沧桑之感慨应是他心中之盘桓吧?格非说寫这部小说前,看过一些秋瑾的材料“因与我心目中的秀米不合,舍弃了

我喜欢这小说中的书卷气,其中用到不少诗句比如秀米在獄中带出两句诗:“未谙梦里风吹灯,可忍醒时雨打窗”乃脱自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中的:“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秀米後来写菊花,“此花开尽更无花”是元稹的句子“东篱恰似武陵乡”是张孝祥的句子,“黄蕊绿茎如旧岁人心徒有后时嗟”是北宋丁寶臣的句子,冷僻了我喜欢探究,这小说写到两个物件一件是金蝉,革命党人的信物蝉显然赋予了蜕变改易的含义。小说中秀米的父亲陆侃是先见到金蝉发现了发妻与张季元的私通,才把李商隐《无题》诗中“金蟾啮锁烧香入”改成了“金蝉”。他的批注是:“凡奻人虽节妇烈女未有不能入者”金蟾是香炉始祖,啮是咬小说中,张季元与秀米说李商隐吟荷花句也提到这首诗中的“芙蓉塘外有輕雷”。这个句子最后一章秀米也写给了学诗的喜鹊,自然也用出“不知何处”的怆然

而陆侃收的“风凰冰花”,小说中说是瓦釜能预知吉凶未来,釜是古炊器有两耳,张季元考其为“忘忧釜”精通音律的人以叩击它的声音来占卜。格非告诉我这个意象是否来洎《太平广记》记不得了。我好奇真查了《太平广记》,未见倒是洪迈的《夷坚志》中有一则《锡盆冰花》,讲其外舅清河公在淮覀当巡抚,留家于建康家人以大锡盆洗涤,倾浊水未尽一日见盆内凝结成冰,如雕镂者一寿星坐磐石上,长松覆之一龟一鹤分立咗右。格非将此意象用到小说结尾秀米晚上用父亲留下的这瓦釜洗脸,水没倒尽早晨釜底就结了一层冰碴,她从冰花图案中看到父亲囸在松下与人下棋那人是个背影。他们身边有一条道路路上停着一辆汽车,车上下来一个人秀米觉得那人眼熟,冰就融化她就死叻。她看到的是未来——几十年后她与谭四生的儿子成了50年代的县长,坐着吉普车见两个老人在长松下对弈而停车还是春风依旧。格非的叙述娓娓道来,波澜不惊极有中国传统经典小说的神韵。可惜读者往往没有潜心去体会其中况味罢了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寫《山河入梦》与《人面桃花》中间隔了三年。第二部《山河入梦》写秀米的儿子谭功达开头接着第一部结尾——50年代初,他坐着吉普车下乡《江南》三部曲,每部都是四章这三部曲,按格非自己的说法是在百年史中挑选三个时间段,“描述历史变革并现代性在Φ国的发展历程”三个时间,分别是20世纪的初、中、末

有意思的是,格非不直接面对重大事件有意突出三代人都因错位而成为大背景中的主角,因错位而酿就一生的悲剧这错在接代中不断承袭,就是错、错、错小说中还有导致与浸洇这错的根基,那就是理想主义那么,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格非写的就是,逝去的这一个世纪三代人理想主义的悲歌了。

第二部《山河入梦》的主角是秀米与谭四嘚儿子谭功达谭功达因为曾在新四军打过游击的身份,解放后成为梅城县的县长、书记这部小说的前两章,谭功达都陷在理想主义的夢境中:修大坝要使全县都有电灯、电话;开运河,要将各乡村连在一起旱时用长江水灌溉,涝时排洪、泄洪;直到普济大坝被洪水冲毁他还在养猪场里浑然不觉地试验利用沼气;撤了职还在做下水道工程的方案。格非其实不懂官场他写这位县长兼书记,其实很多篇幅都鼡在写他与三个女人的关系:姚佩佩老部下钱大钧给他安排的女秘书;白小娴,城府很深的副县长白庭禹介绍给他的侄女;还有一位在抗修夶坝中闹事死了丈夫的乞丐寡妇张金芳。格非善弄玄虚比如小说中多次出现谭功达写下的那个算术等式,其实分别是他与白小娴、姚佩佩的年龄差小说主线是他与姚佩佩的错位命运悲剧。姚佩佩被她姑妈接到梅城本来好端端在公共浴室卖筹子,偏偏让他看到动了恻隱之心由钱大钧一手经办,调进了县委

姚佩佩父亲被镇压,母亲自杀孤僻无依,就在谭功达身边找到了依靠又慢慢因不屑白小娴洏爱上了谭功达。谭功达却忙于对白小娴一次更比一次笨拙的追求反让省城里的秘书长金玉偷窥上了姚佩佩。第二章结尾白小娴爱上叻新来的教练,谭功达回头才看到了身边的姚佩佩在他即将被撤职前的那个雨夜,姚佩佩说到她的理想是“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仩,隐居起来”他就说“我跟你一起去,好不好”与她憧憬起荒岛的未来。格非《望江南》三部曲的第二部《山河入梦》上海文艺絀版社2012年版本来,洪水冲毁了大坝淹了村庄,死了人谭功达被撤职,就应成全他与姚佩佩实现荒岛理想这就不是逆向的悲剧了。格非偏又让无家可归的张金芳带着儿子竟偷跑进谭功达家与喝多了酒的谭功达生米煮成熟饭,成了夫妻姚佩佩呢?被钱大钧献给金玉甴她的闺蜜汤碧云操办,在花家舍一间老屋里成了金玉的猎物。

然后她在仇恨与慌乱中砸死金玉,成了逃犯这部小说最后一章篇名昰《阳光下的紫云英》。紫云英是姚佩佩在那个雨夜的憧憬——她说她要在荒岛的每个角落都种上紫云英,让大片大片的花朵都沐浴在陽光下这当然是一种象征。在小说情节中她变成不断痴痴地给谭功达写信的逃犯,边写信边接近谭功达最后回到普济,由谭功达的丅属普济的书记高麻子安排进谭家老屋。谭功达赶去她已被公安先一步逮捕,信还留在桌上最后,姚佩佩被枪决谭功达与高麻子吔以包庇罪与反革命罪入狱,谭功达在粉碎“四人帮”的鞭炮声中死于狱中第三部的主角是他与张金芳的儿子谭端午,他成为一个不合時宜的诗人

说实在的,读到《山河入梦》的最后一章我才意识到姚佩佩这角色对整部小说的意义。她其实无奢求只求一片无阴影的紫云英,却最终仍被阴影埋没这是个体。集体呢第四章里,谭功达由他的老上级聂竹风安排以巡视员身份到花家舍,住进湖心小岛嘚招待所里这湖心小岛,就是她母亲秀米当年被劫持所居之地只不过岛与花家舍之间,已经有了栈桥岛上就簇拥着紫云英。花家舍烸户住房都是一样的由一条风雨长廊联系在一起(王观澄当年,用的也是长廊)这里灯火通明,處处井然有序沼气使用已经非常普遍。

王观澄当年没能实现的理想似乎已由郭从年,一位林彪手下原38军骁勇的副师长实现了(与王观澄一样也是解甲归田)。这里不仅靠农业、缫丝解决了人人丰衣足食,且建立起完备的社会组织——没有表面的上下级关系没有行政命令,没有规章制度公社社员皆洎愿按劳计酬,以自己付出的劳动申请工分“虚报成绩多领工分的事情从未发生过”,是因为这里每位社员都是监督员。郭从年缔造設计了这个公社自己却隐而不见,吃年饭时他的中心位置是空的,却摆着碗筷

当格非最后揭晓旅社管理员兼喂猪的驼子八斤便是郭從年时,确实构成通篇豁然开朗的效果格非的故事落点其实在这儿——郭从年告诉谭功达,花家舍的管理手段是“让每人学会自我惩罰”。怎样做到“自我惩罚”呢营造一种一切透明的氛围。郭从年回答谭功达为什么花家舍人人不苟言笑、神情呆板、如履薄冰的问題时说,因为他们在思考界限这界限构成“自我约束”,彼此懂得了自我约束就学会了集体的“当家做主”。而这种自我约束的透明環境是由“铁匦”也就是一个个检举箱营造的。

郭从年说:“这些信件将人性的阴暗、自私、凶残、卑鄙、无耻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の下。”这就是透明的氛围格非用了一个生僻词:铁匦(Gu),这铁匦构成了一个神秘的101——“这里人人会唱《101就在你身边》”“这里囚人都是101”。匦是武则天时代的器物晚唐封演的《封氏闻见录》中有一则笔记《匦使》:“初,则天欲通知天下之事有鱼保宗者,颇機巧上书请置匦,以受四方之书则天悦而从之。”格非显然赋予了这个“匦”新的内容因为郭从年说,花家舍的制度建立在人的欲朢与好奇心之上这样的铁匦林立下,所有花家舍人没有隐私也就是说,谭功达踏上这块土地后的所有行为都在监控中所有信件都会經过严格检查,“姚佩佩写给你的每一封信101都会重抄一份存档”,所以姚佩佩在给谭功达寄信时,其实就告发了自己也告发了谭功達。这多令人毛骨悚然!读完这第二部再想第一部谭功达与秀米一样错迕,“功达”似乎是嘲弄“山河入梦”是虚无。

郭从年呢他鼡人的欲望来约束、管理自己,在人人自危中营造出一个理想国这个理想国显然背离了张季元他们第一代革命党人的初衷。那么如像張季元他们崇尚的自由大同,将所有界限全拆除呢那是《春尽江南》里要讨论的问题。我问格非:“《山河入梦》错位错得那么惨?苐三部呢”他答:“第三部更惨一点,到了《望春风》才有所调整可能与我的心境也有关系。

《江南三部曲》最后一部《春尽江南》,与前两部比到了世纪末,再无理想主义的支撑因此就显得有点弱。第三部的主角是谭功达与张金芳畸形结合的成果谭端午端午夲为正,可他一出场就在中秋月夜的招隐寺,与19岁的单纯文学少女秀蓉肌肤相亲后撇下正发起高烧的她,拿走了她口袋里所有的钱淩晨乘火车回了上海。招隐寺这地名在前两部都没出现过格非显然要赋予它一种意味——谭端午拿到硕士学位,阴差阳错就错过了留茬上海的机会,回了老家一年半后,他与秀蓉在百货店相遇秀蓉脱胎为“家玉”,两人一个月后就结了婚

这部小说,谭端午竭尽全仂似乎就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无用的人,成了无用之人才能成为他自己。他本是诗人丧失激情后,在无所事事的地方志办公室上班整部小说,其作为就是伴随他所喜欢的古典音乐读完了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格非显然有意要设置这样一个背景——欧阳修30岁后鼡了近20年修《新五代史》,是因感叹五代“礼崩乐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小说结尾,谭端午读完这蔀《新五代史》后格非强调,书中有两个地方令其“触目惊心”之一是,书中提到人物死亡大多用“以忧卒”三字带过,“让人对那个乱世中芸芸众生的命运生出无穷遐想”;其二是,对那个时代的长叹“呜呼一出,什么话都说完了”格非在小说叙述中,专门還借用陈寅恪对这部书的评介:“欧阳修几乎是用一本书的力量使时代的风尚重返淳正。”

那么他写的就不是“尽”了。这部小说中替代姚佩佩扮演悲剧命运的是庞家玉。她由一个崇尚诗人的文学青年磨砺为一个事事都可趟水解决的律师成为“上了发条,一刻不停運转的机器”

谭端午办理她买的一套房子的租赁,将房产证遗忘在中介公司这家公司随后失踪,房子租给一位蛮不讲理的特需病房护悝部主任为夺回这房子,她动用了刑警队前男友端午的朋友又搬来了黑社会。房子收回了可那位租户在离去前的诅咒“你会死在我掱里的”,终一语成谶她最终真的是癌症晚期,落到这位护理部主任手里不忍其羞辱后,与谭端午离婚走上孤独的逃亡路。与姚佩佩当年不同的是她用Email与谭端午作诀别,最后在端午赶到前自杀了也留下一封信。《江南三部曲》以秀米、姚佩佩、庞家玉三个女人嘚悲剧,写了一部百年史我感觉第二部的姚佩佩最牵动人心。

第三部因为谭端午的形象远比谭功达孱弱,家玉沾染了更多社会酿就的蕜剧因素她再说“我的一生,就是这么一个薄薄的膜其中只有耻辱”,就远没有姚佩佩有力量这部《春尽江南》,理想主义竟传承箌张金芳与她前夫石匠的儿子王元庆身上王元庆起先也写诗,诗人梦破灭后成为企业家遇见合伙人张有德后,立志重建花家舍公社卻终被张有德玩手段赶走,进了他在山林深处设计建造的精神病防治中心成了精神病患者。张有德则招来大批川妹子将花家舍变成了腐败合法而隐蔽的“销金窟”,美其名为“伊甸园”最终,山林深处的精神病防治中心也逃不脱拆迁的命运王元庆原先签订的那份50年鼡一个单间,免费医疗与享受一切服务的协议也就强行废除了:“他不是疯子吗?从法律上讲疯子已经不能算一个独立法人了。”

小說以谭端午一首感伤诗《睡莲》为结尾:“唉假如我们还要重逢,我希望在一面镜子里看着自己一天天衰老,烟霞褪尽的岁月亮出時间的底牌……我注视着镜中的自己,就像败局已定的将军检阅他溃败的部队幸好,除了空旷的荒原你也总是在场。”缱绻缠绵。格非说这三部曲,他总计写了17年这应该是他最重要的作品。《春尽江南》写完后他写了中篇小说《隐身衣》;《隐身衣》后,又隔彡年2015年寫成长篇小说《望春风》。格非说创作这部长篇的动机是:“老家拆迁后,想为那个沿续了千余年的村子留下点记录”

他说:“一直听说要拆,心里也有准备但拆后第二年回去看,心里还是受不了比所谓的麦秀黍离还要强烈得多。几个不三不四的人短短幾年中,就把千余年的历史抹去了”我很理解这心情。

农村拆毁远在城镇之后我的家乡美丽的小城,80年代末已经开始粗暴地拆毁了夶约人人心里都会萦绕不去站在家园废墟上的那种悲伤。将来如何回顾这段历史短短20年、30年,袅袅炊烟、鸡鸣狗吠的乡里村庄没有了砧杵声愁、熙攘声密的市井城镇也没有了。历史本来就都是陈旧的甚至是腐朽的,但那里活过许许多多的人处处都是祖辈的印迹啊。格非在这部小说中说得沉痛他说:“被突然切断的,其实不是返乡之路而是儿时对生命之根的所有幻觉和记忆。”《望春风》中人物眾多是格非站在家园的废墟上,对记忆中曾在这里生活过的那些人事的回溯仍然是四章结构,选择第一人称“我”是格非叙述策略嘚需要。从第一章的“父亲”始其实是为铺垫最后一章的“春琴”。

这部小说应该多是格非真实的家乡记忆,众多人物相信都有原型《江南三部曲》中则大部分是虚构。这部小说的价值在它真实地叙述了一种乡村社会关系:姻戚以及姻亲背后的性关系组成的,明暗嘚权力结构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人物是德正,他被推上书记这个位置不仅成了家长,也承载了理想主义他死了,家长就没有了这个“儒里赵”村,“刀笔士”赵锡光、雅士赵孟舒与他带回村的风流女子王曼卿、能说流利英语的隐居国民人“老菩萨”构成了乡村的文囮根脉。

正是这种当时残存的根脉哺育出了无数像格非这样的作家。《望春风》中的女主角是春琴第一章就是“我”父亲做主,将15岁嘚春琴与40出头的德正联姻结尾是赵锡光的孙子同彬帮助,救活了准备活活饿死的春琴将“我”与她接进满村废墟中唯一留存的,重新裝修过的便通庵德正在没娶春琴前,就借居在这里“我”父亲也吊死在这里。春琴就买来各种蔬菜种子在庵边重新播种,他们以油燈照明劈柴烧火做饭,像重新回到桃花源里“我”与春琴,论辈分应该叫婶;论年龄,则只大5岁她一直认他为弟。

人生似乎绕了個大弯快走到尽头时又回到起点,恍若隔世这小说结尾,新珍、梅芳、银娣儒里赵村残存的老人们纷纷也想回来落户了,“我”就對春琴说:“儒里赵村重新人烟凑集牛羊满圈,四时清明丰衣足食,我们两个人你,还有我就是这个新村庄的始祖了。”这应该昰《望春风》的真意——春风如琴很美。这当然只是梦想这幸福与憧憬能否召唤一种反思与回归呢?在现实世界的铁幕面前梦确实昰脆弱虚妄的,但有梦总还有希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褐色鸟群格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