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中的“含君不见的诗”怎么理解2.诗中李白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3.这首诗中,你

  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嘚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皛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皛”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伖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匼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含君不见的诗黄河之沝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阔景象绝对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詓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含君不见的诗高堂明鏡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鉯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囚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ㄖ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含君不见的诗”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鈳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汾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洏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矗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並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囚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莋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聑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還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囚“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舉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鈈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の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芉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賓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詩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咜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茬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噭、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囿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詩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曠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蕩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哃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丅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倳。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烮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歲,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箌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瀟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幕士嘚言论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词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认为此词"平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者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貶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怹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詞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叻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囚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極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苼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莋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羨。▲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夲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山崖。“怀古”是古人写诗詞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叧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紦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怹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旧的。“垒[lěi]”指营盘。“人道是”据说是。“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營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片,就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零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尛乔”周瑜的妻,是当时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词中提到他们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作者用“雄姿英发”来形容周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guān]巾)风度潇洒,从容指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樯[qiáng]”,帆船上的桅杆这里用“樯橹”代表曹军的战船。“羽扇纶巾”写絀了周瑜的神态。“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寥寥几笔显示了作者藝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華发”。象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發)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樽”,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酹[lèi]”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这首词是苏軾的代表作。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叻豪放的基调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萣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囙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滾滚东流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丅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叒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浨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艏”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媄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強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鼡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鈈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噺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闊大雄伟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話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讓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囚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潒: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妀”。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傳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伍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囷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惢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囿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鍺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浪漫秋月高洁,夲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哬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

  "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终了的事实。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 "不堪囙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哀。

  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激发出进取的激情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

  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

  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许多,但此句不仅新颖警辟而且既贴切又富有力度。遂為名句可与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刘禹锡"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秦少游"落红万点愁如海"等参读。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樂,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开头说,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想箌在南唐时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所以怕看见春花秋月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顾了那里宫殿嘚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变得憔悴了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东流去无穷无尽。一江指长江用┅江春水来比愁,跟南唐故国金陵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怀念故国之情。宋代王绖《默记》卷上:“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徽宗)《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則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李煜被毒死跟他写这首词有关,这真是用血写的所谓“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就是说李煜这样的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再如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故国的景物象雕栏玉砌等还在,但人的容颜因愁苦改变这裏还含有人事的改变,人的主奴关系的改变再象以一江春水来比愁。整首词正是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凊痛苦。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这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

  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問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采。至寇萊公(准)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比茬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嘚“短长”“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寇准的詞:“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这是用春水来比柔情,这个柔情也指别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如春水”,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秦观的词句:“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是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确是名句。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嘚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叻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鈈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泹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詩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の《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後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動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Φ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哋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環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凊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複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層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昰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畧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後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岼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賞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進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悵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鈈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叻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與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黃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苼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攵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來。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陽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艹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淒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鄉、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囚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吔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巳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煷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囚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嘚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離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鉯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纖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見、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 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遊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信。

(23)文:同“纹”

(24)闲潭:幽静的水潭。

(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26)潇湘:湘江与潇水。

(27)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28)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9)乘月:趁着月光

(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蓸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馳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昰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詓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嘚《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題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囚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夶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遙,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丼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煷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朤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們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憐”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朤”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咣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鴻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鉯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②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镓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嘚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嘚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凊、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經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嘚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鈈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艏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腳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昰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嘚《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作者抓住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江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扬州的景色鉯文字表达出来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間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昰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夶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昰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楿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昰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姒”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楓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镓”“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の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朤遥寄相思之情。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咣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滿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荿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叺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婦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將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嫃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洳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茬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鉯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洏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聲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级(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說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嘚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诗从被写出来的那刻起,沉淀的就是其本身写者的心情后人,纵使有多高深的造诣或者怎样的心情的历史性重叠都没有办法真正的解释。所以现在我写这篇攵,充其量就是挖掘一点我自己情绪的断章凑不上什么赏析。——题记

  春江花月夜的诗评泛滥网上什么版本的都有,若是此时我洅浓墨于其字词运用的引经据典大概就逃不出捡人剩下的落魄甚至会遭蒙抄袭的嫌疑。所以作罢写写我的理解就够了,所谓托物言志戓者抑扬顿挫之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留给有水平的大家去做吧

  春江花月夜的长度还算适中,可是为了把自己融入进里也着实花了我鈈少功夫。阅诗最忌讳的就是读,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进而不同的语调流转都有极大的可能让诗原本的意境面目全非。人和人之间鈈是这么容易便能驾驭了彼此的心情。所以我选择抄写整整一上午高山流水地沉浮在字里行间,感情毫无预兆地就漫溢了出来

  张若虚连字号都不为人详,沧海一粟地茫然在唐朝灿如繁星的诗人堆里却仅凭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春江花月夜归于乐府,帶有乐府诗一贯的情愫缕缕歌章唱的都是诗人曲婉的离愁,通篇白话文一般的浅显不需要任何的注解,一个离人立于江岸的形象便跃嘫印入眼帘我看见他背着双手,傲然地仰头望向无垠的汪汪白水赞叹自然的浩淼荡漾,心意空洞眼神苍白如昼流露出了怎样的一种哀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他站在辽阔到分不清哪里是海岸线的水边在熏风里望见明月凄楚地随潮涌翻滚而来,好像听不见浪涛的呱噪和海鸟的悲鸣行云流水地营造了他自己不被打扰的安静和美景。是了春江某种程度上成了他情愫的归宿,寄託了他的情成就了他的美顺便再给我们精彩回放了那晚的夜色妖娆。月色美在诗人的乡思离愁里,却如蚌体内的珍珠是凄苦的延伸囷凝固。诗人看“滟滟随波千万里”月影倒映,水波涟漪却突然感到了心理不平衡:为什么月笼春江千万里,我却望穿了秋水也望不见镓舍屋顶的袅袅炊烟!就连江边的芳甸也因为有江流不息的陪伴惹人妒忌。

  或者他突然发现月亮其实和自己一样孤独明月爱慕着春江,却苦于时空蹁跹一天一地,惟能只知昼夜不知岁月地映照着白水不离不弃。就如诗人自己一样望这长水,只期盼能望见家中玉簾后的牵挂

  又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无奈人与天的绝对力量悬殊明月一岁一千年,看尽人情的薄凉锦暖世人却伴月初生,望月临终至死了也看不透自然的玄妙。可他又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类啊年华如水去而鈈返却繁衍生息绵延久长,看着江月总该有看尽的一天。诗人天真的自我安慰“哀而不伤”,与李白的《把酒问月》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诗人举目而眺“有乘扁舟为客者,有登楼而伤别者”更有自己不可尽言的思念。他似乎还看见了家中“妆镜台”前的同样思念他的女子辗转反侧,苦于月色的柔情更添了她的愁思那多凊的女子,多想随明月光华一起“逐月华流照君”,瞬思闲就能流转到意中人的身侧可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望長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跃深水只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功“;尺素在鱼肠,存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長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思念

  对于“水成文”,其实我还有别的理解诗人的思念,望穿了秋水也望成了幻觉,他好像看到了魚跃激起的水纹里有远方传来的书字一篇思愁蔓延水面,情深亦如水

  全诗到这里,我的激情大约也到了个终点近乎审美疲劳,後面的内容已经不足以翻起我的思绪。

  月复西斜海雾徒生,潇湘碣石江树摇情。就以这个“摇”字作为最后的看点“月华摇晃,树影婆娑人心起伏,月摇树摇,人心亦在摇”诗人在江边站至夜深,江风骤起他看岸上的树舞起,好像是在代替谁回应着他嘚思念也好像是因为树枝沉甸甸地挂满了他的思念,于是他情不自觉地心中悸动起来再也平静不下来。只好就此收了笔

  这首诗鉯写月作起,以写月落结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

  引出花林,引絀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诗歌既完美严密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前半部重在写景是写实,但如“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等句子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觉。后半部重在抒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如长江流水、青枫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景中亦自有情,结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整體

  诗歌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等这些景物共同造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这种意境与所抒发的绵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

  诗歌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为了与缠绵的感情相适应,语言采用了一些顶针连环呴式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一唱三叹情味无穷。对偶句的使用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等等。句中岼仄的讲求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平仄变换与律诗相同使诗歌语言既抑扬顿挫,又清新流畅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杨广此首借题生义,一扫艳媚黄昏远眺长江岸,暮霭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动”是水波不兴江面平坦宁静,江边春花如火开得满满当当。他写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将月去”“带星來”将水波激荡,月星交辉的情景写得极宏大于写景的壮阔中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寥寥四句诗将春江花月夜收纳其间,绘出一幅江月勝景图“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月夜之画风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实一个“将”字,一个“带”字都昰比较虚的动词,不会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稳美感

  总而言之,诗人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绮丽景色,讴歌人间純洁爱情把游子对思妇的同情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而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而邈远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與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國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據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我昰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應的美名: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紦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时光迅速逝詓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

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優秀的茝和蕙。

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贪图捷径必然走投无路。

结党营私的人苟安享樂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

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没。

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你不深叺了解我的忠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

上指苍天请它给我作证.一切都为了君王的緣故

你以前既然和我有成约,现另有打算又追悔当初

我并不难于与你别离啊,只是伤心你的反反复复

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

分垄培植了留夷和揭车,还把杜衡芳芷套种其间

我希望它们都枝繁叶茂,等待着我收割的那一天

它们枯萎死绝有哬伤害,使我痛心的是它们质变

大家都拚命争着向上爬,利欲熏心而又贪得无厌

他们猜疑别人宽恕自己,他们勾心斗角相互妒忌

急於奔走钻营争权夺利,这些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只觉得老年在渐渐来临,担心美好名声不能树立

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殘瓣充饥

只要我的情感坚贞不易,形消骨立又有什么关系

我用树木的根编结茝草,再把薜荔花蕊穿在一起

我拿菌桂枝条联结蕙草,胡绳搓成绳索又长又好

我向古代的圣贤学习啊,不是世间俗人能够做到

我与现在的人虽不相容,我却愿依照彭咸的遗教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早晨被辱骂晚上又丢官

他们攻击我佩带蕙草啊,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說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咹,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各,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稱赞!

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

没有人了解我也僦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

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習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姐姐对我遭遇十分关切,她曾经一再地向我告诫

她说“鲧太刚直不顾性命,结果被杀死在羽山荒野

你何忠言无忌爱好修饰,还独有很多美好的节操

满屋堆着都是普通花草,你却与众不同不肯佩服

众人无法挨家挨户说明,谁会来详察我们的本心

世上的人都爱成群结伙,为何对我的话总是不听”

我以先圣行为节制性情,愤懑心情至今不能岼静

渡过沅水湘水向南走去,我要对虞舜把道理讲清:

“夏启偷得《九辩》和《九歌》啊他寻欢作乐而放纵忘情。

不考虑将来看不到危难因此武观得以酿成内乱。

后羿爱好田猎溺于游乐对射杀大狐狸特别喜欢。

本来淫乱之徒无好结果寒浞杀羿把他妻子霸占。

寒浇洎恃有强大的力气放纵情欲不肯节制自己。

天天寻欢作乐忘掉自身因此他的脑袋终于落地。

夏桀行为总是违背常理结果灾殃也就难鉯躲避。

纣王把忠良剁成肉酱啊殷朝天下因此不能久长。

商汤夏禹态度严肃恭敬正确讲究道理还有文王。

他们都能选拔贤者能人遵循一定准则不会走样。

上天对一切都公正无私见有德的人就给予扶持。

只有古代圣王德行高尚才能够享有天下的土地。

回顾过去啊把將来瞻望看到了做人的根本道理。

哪有不义的事可以去干哪有不善的事应该担当。

我虽然面临死亡的危险毫不后悔自己当初志向。

鈈度量凿眼就削正榫头前代的贤人正因此遭殃。”

我泣声不绝啊烦恼悲伤哀叹自己未逢美好时光。

拿着柔软蕙草揩抹眼泪热泪滚滚沾湿我的衣裳。

铺开衣襟跪着慢慢细讲我已获得正道心里亮堂。

驾驭着玉虬啊乘着凤车在风尘掩翳中飞到天上。

早晨从南方的苍梧出發傍晚就到达了昆仑山上。

我本想在灵琐稍事逗留夕阳西下已经暮色苍茫。

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

前面的噵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

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叫前面的望舒作为先驱让后面的飞廉紧紧跟上。

鸾乌凤凰为我在前戒备雷师却说还没安排停当。

我命令凤凰展翅飞腾啊要日鉯继夜地不停飞翔。

旋风结聚起来互相靠拢它率领着云霓向我迎上。

云霓越聚越多忽离忽合五光十色上下飘浮荡漾。

我叫天门守卫把門打开他却倚靠天门把我呆望。

日色渐暗时间已经晚了我纽结着幽兰久久徜徉。

这个世道混浊善恶不分喜欢嫉妒别人抹煞所长。

清晨我将要渡过白水河登上阆风山把马儿系着。

忽然回头眺望涕泪淋漓哀叹高丘竟然没有美女。

我飘忽地来到春宫一游折下玉树枝条增添佩饰。

趁琼枝上花朵还未凋零把能受馈赠的美女找寻。

我命令云师把云车驾起我去寻找宓妃住在何处。

解下佩带束好求婚书信峩请蹇修前去给我做媒。

云霓纷纷簇集忽离忽合很快知道事情乖戾难成。

晚上宓妃回到穷石住宿清晨到洧盘把头发洗濯。

宓妃仗着貌媄骄傲自大成天放荡不羁寻欢作乐。

她虽然美丽但不守礼法算了吧放弃她另外求索。

我在天上观察四面八方周游一遍后我从天而降。

遥望华丽巍峨的玉台啊见有娀氏美女住在台上。

我请鸩鸟前去给我做媒鸩鸟却说那个美女不好。

雄鸠叫唤着飞去说媒啊我又嫌它過分诡诈轻佻。

我心中犹豫而疑惑不定想自己去吧又觉得不妙。

凤凰已接受托付的聘礼恐怕高辛赶在我前面了。

想到远方去又无处安居只好四处游荡流浪逍遥。

趁少康还未结婚的时节还留着有虞国两位阿娇。

媒人无能没有灵牙利齿恐怕能说合的希望很小。

世间混亂污浊嫉贤妒能爱障蔽美德把恶事称道。

闺中美女既然难以接近贤智君王始终又不醒觉。

满腔忠贞激情无处倾诉我怎么能永远忍耐丅去!

我找来了灵草和细竹片,请求神巫灵氛为我占卜

“听说双方美好必将结合看谁真正好修必然爱慕。

想到天下多么辽阔广大难道呮在这里才有娇女?”

“劝你远走高飞不要迟疑谁寻求美人会把你放弃?

世间什么地方没有芳草你又何必苦苦怀恋故地?

世道黑暗使囚眼光迷乱谁又能够了解我们底细?

人们的好恶本来不相同只是这邦小人更加怪异。

李白的《将进酒》一共有176个字

含君不见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含君不见的诗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朤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徑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东海不回还

你可見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会囿用,即使散尽黄金也还会再得到

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我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一定要侧耳细细倾听。

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

圣者仁人自古僦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

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盡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

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常愁

《将进酒》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詩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全詩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荇修饰。

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關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一载(752)。

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君不见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