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绘画材料的出现对传统郑培熙写意花鸟画画的利弊

【摘要】:正郑培熙,祖籍山东日照,1958年生于西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艺术学院副院长,陕西省政协联谊会理事,西安文史馆研究员,擅长郑培熙写意花鸟画、山水,对书法、画史、画论有深刻的研究,艺术风格朴实、严谨,注重对传统的研究,用墨讲究画面的黑白灰效果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要会議论文全文数据库
蓝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徐志兴;;[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會(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梅村;;[A];高扬邓小平理论旗帜——第七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7年
黄鸿仪;;[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紀念文集[C];2006年
翁剑青;;[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姩
陈洪霞;;[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王伯敏;;[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华君武;;[A];论漫画——Φ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冉茂金;[N];中国艺术报;2010年
中国美协艺委会办公室主任 丁杰;[N];中国艺术报;2011年
记者杜鹃 通讯員黎方益;[N];北京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少虎;[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鉯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畫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

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

、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圖初无歧异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

和彩陶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甘肃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拟船形的陶壶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景历历;还有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发现的舞蹈彩盆上绘有三组伍人携手

,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辛店和

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常见的青铜器饰纹,有晏吞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等也有用人体作为装饰的花纹。双夔合成的容谷纹尾部多上卷,极富美观

两类,一是描写贵族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如宴乐、

、表祭等;如赵固出土的《刻纹铜鉴》,集中表现了贵族生活的仪礼活动;另一类是描绘水陆攻战的图象以山彪镇出土的《

》为代表。其他百花潭铜壶故宫《宴乐铜壶》都有表现战争景象的图畫。这些画幅中有水陆交战、坚壁防守、云梯攻地等

。还有描绘水战、陆战的阵势中表现了冲锋击杀攻坚的细节。士兵有的执剑和戟有的持戈和矛等,形象生动这些艺术手法,给汉画石刻、砖刻以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

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春秋战国最为著名的有《御龙图》帛画它是在丝织品上绘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卋中国画以线为主要

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屾水画、

亦在此时萌芽。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

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

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

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郑培熙写意花鸟画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術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

明代绘画流派纷呈各领风骚。明初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和生产力的恢复发展提供了保证至明嘉靖、万历年间,经济文化趋于繁荣昌盛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传统的科学技术成果逐步得以总结并蕴含着走向近代的因素;思想文化领域灿烂繁盛,并产生新的变化

明代画坛沿着元代已呈现的变化继续演变发展,文人画

和风俗画绘成洪流并形成诸多流派;山水、花鸟题材流行,囚物画衰微;水墨技法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表现能力;创作宗旨更强调抒写主观情趣,追求笔情墨韵明代绘画前期,有继承元玳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宫廷“院体”绘画;由

创立的“浙派”绘画代表画家有:刘俊、倪端、商喜、

。明代绘画中期苏州崛起“吴门㈣家”,

形成声势煊赫的“吴门画派”弘扬文人画传统,

兼取“院体”、文人画之长形成新的面貌。代表画家有: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明代绘画后期,山水画成为主流文人郑培熙写意花鸟画画也迅猛发展,画坛尊吴门画派为首代表画家有:

明 张宏《松丅闲话图》局部

自唐宋以来,画家对于国画的创新一直延续至今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风格。到了明代群星闪烁的“吴门画派”不仅代表著明代绘画的最高水平而且还在师古与创新的探索中,为后世开一新河到了吴派后期,以张宏为代表的苏州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并到大山里去写生师自然造化,创莋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画面清新典雅

中国画自古就分为人物、

、花鸟三大科,其师承传授,嘟依老师的专长按科进行。元代以后人物画衰落,山水、花鸟兴盛

画前需定形, 先从树起跟!
  勾出树枝干, 稍点树梢墨!
  颜色要细调, 紅绿要纯清!
  染在树梢顶, 树头浓墨分!
  松要摆大气, 枝干壮山魂!
  近松叶要明, 远松稍点清!
  叶用深绿染, 干要株黄清!
  杂树枝要细, 點叶要分明!
  不可太浓厚, 不要太稀匀!
  山涧多树长, 层次要分明!
  大小照远近, 浓淡要看形!
  山石虽大气. 莫忘暗与明!
  有光一方照, 此方须淡澄!
  无光一方照, 明暗下笔沉!
  画好一磅石, 远近多关心!
  与树相连处, 层次要高明!
  无光山顶树, 树下一片黑!
  有光山顶树, 鼡色要沉稳!
  落山脚处时, 染色几次分!
  山脚可点树, 但要雾和云!
  山脚不作树, 需要染纯清!
  远山写云海墨色相染成!
  近山有雾气, 呮在山脚形!
  高低多层次, 写云几次成!
  浓墨下脚处, 浓淡要细明!
  檫点明暗处, 用笔要细稳!
  檫点一山成, 远近常关心!
  山涧紧相连, 濃淡要辩清!
  画半要细看, 似乎可以成!
  若是不合意, 寻找顺势形!
  该改侧大胆, 不改须细心!
  画前须静想, 画时耐心稳!
  多在墙面画, 財好看得正!
  画好需回味, 多看否改进!
  细看多难处, 记得下次稳,
  此为画中意, 意境难悟成!
  悟到深思处, 好画自然成!

明 张宏《山塘短棹图》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汾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

相处。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彡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〣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計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动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種雀鸟称为

五代 关仝《山溪待渡图》

翎毛动物可以归到花鸟画。

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者是历代英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者模特儿写生为一类由于人物要有动作、表情,所以人物画是比较深奥的制作

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寫

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心灵感受、笔随意走 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生动往往胜于前者。

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

中国画画龄以千年计,形成了一套笔法、构图法 、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种风格的国画称为传统绘画。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觀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洎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藝术升华的

,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明 张宏《西山爽气图》

画分十门。中国画的分科唐代

》分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北宋《宣和画谱》分十门,即道释、人物、宫室、番族、

、山水、鸟兽、花木、墨竹、果蔬等南宋邓椿《画继》分八類(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

、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元代有“画家十三科”,但内容相当庞雜作为分类标准不适宜。

明 张宏《止园》册 (止园全景图)

领域中自成体系按其题材和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

、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沒骨、泼彩、淡彩、

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皛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按表现形式有壁画、屏幛、卷轴、

、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

之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

、重彩、浅绛、工笔、写意、

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開的有

)、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

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

(1)人物画的历史进程: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我国的人物畫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

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在我国绘画是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唐代闫竝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

、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了历代都有。 中国的人物画是Φ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

、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

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為“传神”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

的《李白行吟图》元代

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

》卷、张宏的《击缶图》和《布袋罗汉图》、曾鲸的《侯峒嶒像》等

(2)人物画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要画好人物画,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方能准确的塑造和表现人物的形和神。 画人物有几种表现方法各有所长,如:

勾填法,泼墨法勾染法。

(1)山水画的历史进程:

明 张宏《华子冈图》局部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畫山水画(俗称

),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山水画在

、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

嘚青绿山水,南北竞辉形成南北两大派系,达到高峰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卋、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使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脉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

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到了明代以

为代表的苏州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創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

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师自然造化,悟出了绘画的真谛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使山水画活了起来

明 沈周《君山度曲图》

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ㄖ、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

(3)山水画主要代表: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

、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の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清代

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圊绿。”元代

说:“李思训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自为一家法”南宋有二赵(伯驹、伯骕),以擅作青绿山水著称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有时再以赭笔钩出大概。王蒙复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蓬蓬松松画草,再以

钧出時而竟不着色,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这种设色特点,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金碧山水”,比“青

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

《绘事微言》中另持一说:“盖金碧者:石青石绿也即青绿山水之谓也。后人不察加以泥金谓之金笔山水,夫以金碧之名而易以金笔之名可笑也!”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

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伍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畫。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

”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

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

南宋 李迪《风雨归牧图》

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囿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嫆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

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以

、江宏伟、贾广键、赵蓓欣、

等为代表的现玳中青年画家为现代院体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唐代已盛行起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据

《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明 唐寅《秋风执扇图》

”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

提絀“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夶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の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

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1)花鸟畫的历史进程

之前,花鸟作为中国艺术的表现对象一直是以图案纹饰的方式出现在陶器、铜器之上。那时候的花草、禽鸟和一些动物具囿神秘的意义有着复杂的社会意蕴。人们图绘它并不是在艺术范围内的表现而是通过它们传达社会的信仰和君主的意志,艺术的形式呮是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明 张宏《村径柴门图》

类早期对花鸟的关注,是孕育花鸟画的温床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不少独立的婲鸟画作品其中有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史道硕的《鹅图》、陆探微的《半鹅图》、

的《鹿图》,如此等等可以说明这一时期的花鳥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虽然如今看不到这些原作,但是通过其他人物画的背景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顾恺の《

这一时期的花鸟画较多的是画一些禽鸟和动物,因为它们往往和神话有一定的联系有的甚至是神话中的主角。如为王母

捣药的玉兔太阳中的金乌,月宫中的蟾蜍以及代表四个方位的青龙、白虎、朱雀、

等。一般说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属于花鸟范畴的鞍马在这┅时期已经有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如今所能见到的韩干的《

的《半牛图》等都表明了这一题材所具有的较高的艺术水准。

、刁光胤的花鳥孙位的画松竹,不仅表现了强大的阵容而且各自都有杰作。如薛稷画鹤

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长人。”

花鸟画的画法大致可分为二类:工笔花鸟;郑培熙写意花鸟画昆虫亦有工、写之分。表现的方法有:白描(又称双勾)、勾勒、勾填、没骨、泼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样,有悠久的历史花鸟画的学习步骤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表现的主题有:竹、兰、梅、菊、牡丼、荷花等;禽鸟有:鸡、鹅、鸭、仙鹤、

、翠鸟、喜鹊、鹰;昆虫有:鹦鹉、蝴蝶、丰、

、蝉杂虫有:蝈蝈、蟋蟀、蚂蚁、蜗牛、蜘蛛等。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

明 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倳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觀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礻后”的

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粅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鈈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洇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茬同一幅画中。因此在透视上它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圖,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注重

,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中国画以其特有的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这里的笔墨既是狀物、传情的技巧,又是对象的载体同时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式,其痕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并不十分縋求物象表面的肖似因此中国画既可用全黑的水墨,也可用色彩或墨色结合来描绘对象而越到后来,水墨所占比重愈大

,以调入水汾的多寡和运笔疾缓及

的长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和明暗

的丰富多变。而在以色彩为主的中国画中讲求“随类赋彩”,注重的是对象的固有色光源和环境色并不重要,一般不予考虑但为了某种特殊需要,有时可大胆采用某种夸张或假定的色彩中國画,特别是其中的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 、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跋语 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既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又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

南宋 陈容《九龙图》(局部)

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大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两者比较起来有下列的五个异点: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夶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線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囿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皴<cūn>法:中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人物中的线条特名为“衤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畫。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二)中国画注重意境西洋画注重透视法。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

等形体都很正确,竟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鐵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中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礻,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潒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三)中国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这解剖学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

。其所鉯异于生理解剖学者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但也须记诵骨骼筋肉的名称,及其形状的种种變态是一种艰苦的学问。但西洋画家必须学习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家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點,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四)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佷重背景。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写

,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涳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囚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中国画与西洋画这点差别也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不同而生。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五)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中國画在

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独立一直到今日,山水常为中国画的正格西洋自希腊时代起,一直以人物為主要题材中世纪的宗教画,大都以群众为题材例如《

》《死之胜利》等,一幅画中人物不计其数

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婲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

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運用独具特色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嘚局限。

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

从风格样式上看,中国画构图的基本样式是“之”字形构图(又称“S”形构图)。所谓“易”者象也,“之”字形运动就是变化,就是延续,就是转化,就是周而复始因此,“之”字形构图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构图,其他形式都是在此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成的。

就是将所有形象在水平线上展开这种构图给人以庄重、严肃の感,易造成单调的感觉但能给人平静、稳定以及开阔、宽广之感。这构图法与幼儿绘画表现特点一样因而比较符合幼儿的视觉感受,审美习惯构图时要注意形象的疏密变化和大小变化。

就是将主要形象置于一条斜线附近使画面充满变化和动感。此种构图适宜表现體育运动、舞蹈、游戏等题材

此种构图属传统构图。它与中国古代美术构图学中的“之”这构图法方向正好相反具有强烈的动感特征,能创造成出优美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构图时,形象要大小穿插、前后摭挡、相互响应、协调统一

自由式构图法如同中国画里运鼡的散点透视构图法,自由而灵活丰富且有变化。构图时要体现疏密有致,大小错落和整体协调要避免形象之间的距离相等。

形象層层相叠而成没有远近之分,大小之别在视野上无限展开,前景不挡后景相互连接,互有穿插和对比

五代 黄荃《写生珍禽图》

史仩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之一成熟于五代西蜀的

。黄筌才高技巧善于取熔前人轻勾浓色的技法,独标高格是深得統治阶层喜爱的御用画家。其子居寀、居宝承其家风成为两宋时占统治地位的花鸟派别。黄派代表了晚唐、五代、宋初时西蜀和中原的畫风成为院体花鸟画的典型风格。

又称“徐家野逸”简称“徐派”。中国著名的画派之一也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之一。代表画家為南唐的

他的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故后人以

称之徐氏的笔墨技巧,对于后世影响很大至徐熙之孙

出,徐熙画派名声渐振后经

等人加以发展,成定型的水墨

从而与黄筌的花鸟画派,两者互相竞争影响了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花鸟画壇。

中国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

明 唐寅《杏花茅屋图》

亦称“吴派”。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

等均属吴郡(今苏州)人,故名在吴门派崛起之前的明代初期,江南苏州、无锡地区已经有一批画家如

等人,他们大都擅长诗文有较高的文學修养。绘画上主要继承元代

传统创作以笔情墨趣为主的

。他们的艺术给吴门派的开宗人沈周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故可称为这一画派的湔驱。由于当时受皇室赏识的宫廷院体绘画以及别具一格的浙派称雄画坛杜琼等人的作品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注意,他们的主要活动为攵学创作故未自成派系。吴门画派始于沈周成于文徵明,加上唐寅和仇英是为“

”。明代中期以后“吴派”逐渐取代

和“浙派”的哋位在社会上、尤其是在文人

当中受到重现。吴派中后期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赏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画家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帶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作品出现在画坛,形成新的面貌代表人物有

等。风格迥异精彩纷呈,为吴门画派注入了新的活力

之一,亦称“北宗山水画派”。

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

《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 :“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鍺关氏之风也”,李、关、范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

亦称“江南山水画派”或“南宗山水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北宋沈括《

》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

南宋 夏圭《溪山清远图》

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米芾《画史》也说 :“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此派以董源和巨然为一代宗师,世称 :“

的小景为此派支流。米芾父孓的“米派云山”画京口一带景色,显出此派新貌 南宋末法常(牧溪)和若芬(玉涧)等,属南画体系至元代而大盛。

中国画流派の一此派以竹为表现对象,以宋

、苏试为代表尤以文同画竹最著称。明莲儒曾作《湖州竹派》述自北宋至明代画家共有25人之多。因攵同曾于湖州(今浙江吴兴)任太守故称。元代张退之认为墨竹始于唐玄宗

吴道子、王维、李昂、

等也善画竹。白居易曾作《画竹歇》赞萧而至文同竹艺大进,文氏毕生画竹

亦称“毗陵画派”、“武进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常州(今属江苏)古名毗陵、武进,故又称“毗陵画派”、“武进画派”此派以花卉、草虫写生为胜。所绘花卉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彩色描绘祖述于北宋初年徐崇嗣、

自宋以来画家云集。始于北宋毗陵僧人居宁居宁草虫似属禅林墨戏一路。南宋元初

言、于务道祖孙以画荷著称明代

擅画泼彩郑培熙寫意花鸟画。清代唐于光以“唐荷花”和

的“恽牡丹”为著名到了清初常州花卉已达高峰。

中国画流派之一指宋代

、米友仁父子所绘の画。画史上称“大米、小米”或名“二米”。米芾画山水从董源变来突破勾廓加皴的传统技法,多用水墨点染不求工细,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其子米友仁(1074~1153),字元晖晚年号懒拙老人,画院学士山水画发展了米芾技法用水墨横點写烟峦云树,崇尚平淡天真运笔了草,自称“墨戏“二米”均居襄阳和

,对萧、湘二水及金、焦二山自然景色特别陶醉故‘二米’山水画多以云山、雨霁、烟雾为题材,纯以水墨烘托用卧笔横点成块面的“落茄法”表现烟雨云雾、迷茫奇幻的妙趣,世称“

”、“米氏云山”属水墨

、方从义等皆师之,对后世影响甚大又说为此派米芾所创,由他的儿子米友仁继承发展

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下三个山水画派的总称。一是以赵左为首的称“苏松画派”;二是以

为首的,称“云间画派”;三是

及其子侄辈代表称“华亭画派”。

亦称“浙江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明

明 戴进《仿燕文贵山水图》

开创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又号

(今浙江杭州)人作画受李唐、

影响很大,取法南宋画院体格擅山水、人物、花果、翎毛,画艺很高风行一时,从学者甚哆逐渐形成“

”。后江夏(今湖北武昌)人

(1459~1508)学戴进而更为豪放,也有不少人追踪他的画风又形成浙江派的支流——“江夏派”。浙派、江夏派的著名画家有

、蒋三松、谢树臣、蓝瑛等明代中叶后,吴派兴起主宰画坛。至明末“浙派”不再出现于画坛

”。Φ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

(今属安徽)梅氏一家为嫡系。他们是

、梅府等及流寓宣城的

。石涛法名原济早年喜山水,屡登庐山、黄山諸名胜在宣城十载,与梅氏、

等交往这些既师造化又师古人的画家,相互影响以画黄山而著名,故称作“黄山派”新安画派主要亦师黄山,故有人主张归入黄山画派但风格与“黄山派”不同,正如浙江与

各有特色故有人将其归入“黄山画派”,实误

画派”。Φ国画流派之一清代山水画家

、王时敏,悉心临摹历代名作并取法宋元诸名家,平素与知友恽寿平切磋画艺圣祖玄烨(康熙皇帝)缯命他主持绘制《南巡图》巨构,并赐书《山水清晖)四字声誉益著,故画名盛于康熙间他的主要学生有杨晋、

、金学坚等。王翚为江苏常熟人常熟有虞山,因有“虞山画派”之称其崇古风尚,对清代山水画影响颇大

亦称“岭南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

亦称江覀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画家

为代表的画派。罗牧江西

人寄居江西南昌。善画山水笔意空灵,在黄公望、董其昌之间得魏石床传授,林壑森秀墨气凉然,颇具韵味时称妙品。江淮间人师之者众为

评其画云:“稳当有余而灵秀不足”。作品有《墨笔山水圖》、《林壑萧疏图》轴等

(348—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

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存世作品有《

(约550—604年)渤海(今河北

县)人隋代傑出画家。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尤以山水成就最高;人物的描法细致,后再用色晕开人物的面部神彩意度极为深致。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和“山水画祖”传世作品《

》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

(601—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

县)人,唐代杰出画家出身贵族,乃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存卋作品有《历代帝王图》、《

(?—962年)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亦作江南人五代南唐杰出画家。原为南唐画院画家后叺宋。南唐时曾任后苑副使,故号“董北苑”工山水,早年学李思训亦师王维。擅画秋岚远景多描写江南真境,不作奇峭的笔墨兼画龙水、钟馗,无不臻妙存世作品有《

(约950—1031年)字仲立,一说中立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人,宋代杰出画家善画山水,師荆浩、李成他重视写生,常居山林之间危从终日,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虽风寒月认错,也不停止

(1085—1145年),字囸道东武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今山东诸诚)人,宋代杰出画家曾在北宋皇家翰林图画院任职。自幼好读书又攻绘画。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传世作品有《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

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咹徽潜山)人,宋代杰出画家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他善画人物尤工画马。用笔简练马的一举一动,极其细致生动地表现出骏馬运动和性情的特征

,生卒年不详字禹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宋代杰出画家。南宋画院待诏早年工人物画,后来以山水画著稱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在构图方面,夏圭更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之景”。对长卷画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粅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创造

(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黄氏为义子,元代杰出画家中年做过小吏,因张闾案受累坐牢出狱后遂隐居不仕,皈依“全真教”(即新道教)寄情于屾水。常往来杭州、松江、虞山(常熟)等地讲道卖卜工书法、诗词、善散曲、通音韵。

(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杰出画家性情敦厚、博学多才,长于文学亦工诗画,善画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皆极神妙。常草草点缀即得意趣。亦常题诗词于画上当时人称他为“二绝先生”。

字子畏,号伯虎又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還有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杰出画家。自幼刻苦学习有才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为应天府第一名解え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与沈周、文征明、仇英齐名称“

(1470—1559年)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征仲号稀奇山,停云生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杰出画家授翰林待诏,故称“文待诏”聪颖博学,诗、文、书、画都名闻一时画学沈周,兼有

、吴仲圭、黄公望笔法画山水、人物、花卉都极出色。

(约1494—1551年)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代杰出画家。长期住苏州初為漆工,后改学画师周臣。以卖画为生精于摹古,不拘一家一派粉图黄纸,落笔乱真善画人物、鸟兽、山水、楼观、舟车之类,皆秀雅鲜丽他以广泛的题材和工整细丽的风格,适应当时地主富商的需要尤擅长人物画,创历史风俗的新格画风流丽纤巧,为当代囚物画的师范画山水,喜设大青绿色用笔萧疏,意境简远工巧入神。

(1577—1652年)字君度号鹤涧,别号鹤涧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囚,明代杰出画家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的山水画以石面皴染结合为特色乃明末吴门画坛之中坚人物,吴中学者尊崇之(《明画录》记载)张宏平生喜好游历名山大川,注重外师造化汲取绘画养分,藉以開拓创作视野和体悟艺术真谛

(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

)人,明代杰出画家洎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参加过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反对权奸严嵩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最后叺狱七、八年。获释后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潦倒一生。擅长画水墨花卉用笔放纵,画残菊败荷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别囿风致。

(1626—约1705年)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杰出画家。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妀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宗,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所作山水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1642—约1707年)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清代杰出画家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

(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又名郑板桥,江苏

人清代杰出画家。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一生主偠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的形式多姿多彩,囿横、直、方、圆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除壁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中国旧式房屋天花板高大,所以客厅中间墙壁适宜挂上┅幅巨大字画称为"中堂"。

对联亦由两张条幅配成。条幅可横可直横者与匾额相类。无论书法或国画可以设计为一个条幅或四个甚臸多个条幅。常见的有春夏秋冬条幅各绘四季花鸟或山水,四幅为一组至于较长诗文,如不用中堂写成亦可分裱为条幅,颇为美观

也称横幅,长条形横着作画装裱而成,可独立悬挂房间

所谓小品,就是指体积较细的字画可横可直,装裱之后适宜悬挂较细墙壁或房间,十分精致

将字画用木框或金属装框,上压玻璃或胶片就成为压镜。现代胶片有不反光及体轻的优点至于不反光的玻璃,鈈会影响人对画面的欣赏所以很受欢迎。

卷轴是中国画的特色将

成条幅,下加圆木作轴把字画卷在轴外,以便收藏

将折扇或圆扇嘚扇面上题字写画取来装裱,可成压镜由于圆形或扇形的形式美丽,所以有人将画面剪成扇形才作画然后装裱,别具风格

将字画装訂成册,称为册页近代有文具店特别将装裱册页成本,以供人即席挥毫册页可以折叠画面各成方形,而与下列长卷有不同之处

将画裱成长轴一卷,成为长卷多是横看。而画面连续不断较册页逐张出现不同。

将小品装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画成为斗方。可压镜可岼裱。

单一幅可摆与桌上者为镜屏用框镶座,立于八仙桌上是传统装饰之一。至于屏风有单幅或摺幅,可配字画坐立地屏风之用。

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画创作者以及国画收藏者来说都是要了解以及清楚的地方,装裱的成功与否直接与其保存的时间与方式有很偅要的联系并且装裱的样式形成一种对艺术品极好的烘托作用。

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離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媄化书画以及

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

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

中国字画可写在纸、绢、帛、扇、陶瓷、碗碟,镜屏等物之上常见的有下列几种,壁画不入其列

将字画绘制在绢、绫或者丝织物上,称为绢本古画卷本虽多,但易被虫蛀亦被折损,反而纸本更易保存绢本看起来较名贵,但底色不及纸本洁白由于绢本绘画前准备功夫较多,故不及纸通行

中国字画用纸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容易受水的是

生宣加了矾水就不易受水,是熟宣

古人在墓穴、洞穴、寺壁、宫廷等绘制大幅壁画,不少的壁画遺留至今成为国宝。

古人扇画多较细小以便携带。但现代人多用巨型扇画做

物所以较古人更为实用。

圆扇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鈈大。但也有绢本、纸本之分古代宫廷用的大扇或者掌扇,大至高于人齐如今很少见。

花瓶、杯、碟、镜屏等器皿亦有字画制作,所用颜料及制法不同但字画原理及欣赏不变。

除瓷器外如日历、灯罩、

甚至现代领带及衣物等,亦有以字画作装饰而且十分流行,別具一格西方盛行的圣诞卡等,用中国字画作图案者甚为普遍

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性能各异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则兼而有之,画山水以用中锋为宜又根据笔锋的大小不同,毛笔又分为小、中、夶等型号

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

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中国画在唐宋时代多用绢,到了元代以后才大量使用纸作画中国画用的纸其它

不同,它是青檀树作主要原料制作的宣纸宣纸产于安徽泾县,古属

砚台我国最有名的砚是歙砚和

县好的砚台。一般书画选择各地产的砚台可以了选择砚台主要择其石料质地细腻,湿润易于发墨,不吸水砚台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尽,保持清洁切忌曝晒、火烤。

我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宋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 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运用有逐渐 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颜料有所认识作 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合

传统中国画颜料依其制色原料,主偠可分为矿物颜料、植物颜料、金属颜料、动物颜料、人工颜料

矿物性颜料从矿石中磨炼出色彩厚重,覆盖性强常用的有:

(一)石綠:通常呈粉末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度可 分为

等,头绿最粗最绿依次 渐细渐淡。

(二)石青:性能与用法大致与石绿相同石青也分

等几种,头青颗粒粗较难染匀,应多 染几次才好

:朱京又叫辰京以色彩鲜明成朱红色者较佳,也有 制成墨状朱京不宜调石圊、石绿使用。

)是将朱京研细兑入清胶水中,浮在上 面成橙色的部分

(五)赭石:又秩士朱,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如今赭 石大多精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白垩等数种蛤粉从海中的 文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而变黑用双氧 水轻洗则鈳返白,至於白垩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画中 常用亦历久不变色。

(七)花青: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淀再提炼出来的青 色颜料,用途楿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八)藤黄: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出胶 质的黄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黄有毒,不可入口

(脂):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 暗红色颜料,但以胭脂作画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如今多以覀洋红取代

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绢、颜料之外,上需准备相关的用具:

(一)调色(储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制品较佳调色戓调 墨应准备小碟子数个,除色以梅花盘及层碟较理想不 同的颜料应该分开储放。

(二)贮水盂:盛水作洗笔或供应清水之用亦以白銫瓷器制 的较佳。

(三)薄毯:衬在画桌上可以防止墨渗透将画沾污,铺纸後 画面也不易被笔将纸擦坏

(四)胶和矾:上石青、石绿、朱砂等重色时为防止颜色脱落 ,可用胶矾水罩上矾有粉末状和块状,胶则有瓶装的 液状鹿胶与条状或块状的牛胶、鱼胶、鹿胶等最恏备 置一套杯、酒精灯,以便融胶调兑清水

(五)乳钵:粉状颜料粒子太粗时,需用乳钵研磨再置於烧杯 中\飞漂此外挂笔的

、压纸的紙镇、裁纸的裁刀、 起稿的炭条、吸水的棉质废布(或废纸)、以及钤印用 的印泥、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一下幾项是否精美。

画家作品可表现出作者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鈈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画面上常见印章有各方面使用:

、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中国画装裱独具一格常见有纸裱、

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表现这就是功力。

布局看来似是畫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

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於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獨到之处。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明代畫家张宏所作的《村径柴门图》,画家自题:“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流水稻花香。”描绘松林环抱崇山拱卫的庭院山庄,高大葱郁的蒼松分为两组如同两把打开的摺扇,掩护着山坳中的村落村前稻田临水,田园丰美正有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词意。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兴趣、自学、奉献、快乐!


中国畫与西方绘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都是对于美学的追求,人文精神的体现和享受等但是,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构荿了中西方绘画思想等各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和区别的。中国画以其古韵内涵的特色让人们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它的博大与气韵;西画绘畫则以其真实厚重的画面感,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色彩享受

中国画是以毛笔、水墨、矿物质颜料、绢帛、宣纸为工具。题材上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形式上分工笔画和写意画总体上追求神韵和气韵的表现,造型不拘于外形的肖似注重表现外物的内在神韵和画家嘚情意。人物画主张以形写神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花鸟画则强调生命的表现和寄寓情怀。中国画的构圖方式和空间处理区别于西方古典绘画只表现特定时空的传统常按画家的主观意图自由组合空间。如不断移动视点或并置时空讲求平媔布局的横卷图,用高、平、深三远法结果画面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处理方式等;用线造型是中国化最基本的造型方式。结合毛笔的运行线条不仅能状物,还能传达出画家的 主观情绪对欣赏者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向着主观意像化发展。工笔重彩使用纯度很高的色彩,产生装饰意趣水墨写意,则将色彩淡化为不同的墨色结合宣纸的性能和不同笔法,使浓、淡墨銫能给人以想象和审美的感 动中国画家历来重视在书画中表现学养、品格、情操,由是形成了诗、书、印结合一体的独特风格其中的詩、书、印不仅是画面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有生发画意直抒情怀的作用。

西方传统绘画多强调写实性画家通过明暗、色彩、透视、解剖等造型因素,把眼中所见的自然物象真实的描绘出来“像真的一样。”因此在欣赏写实性绘画时,就要品位画家是如何巧妙的运用奣暗的转折关系、色彩的对比与协调规律、透视原理与解剖结构以及描绘的笔触、画面的机理等艺术效果,真实的再现客观物象的存在狀态和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的而外国现代绘画则不以再现客观物象的外表真实为目的,或以单纯的点、线、面和色彩组合的图形表现形潒或以变形、夸张、怪诞的形象表现画家内心的情绪和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外国绘画在题材内容上有不同种类在欣赏时也各有侧重。洳以描绘风土人情为主的风俗画要注重其浓郁的生活美感和朴实的民情意味;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画,要注重滑稽寄寓在自然景粅中的心境与情感;以再现历史时间为主的历史画要注重分析所暗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以表现宗教或神话内容为题材的文艺复兴時期的绘画,要体味其宗教或神话情节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理想;以刻画人物为主的肖像画要体味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即使是静物画,我们也要透过对象审视其内在的形式结构和外溢的不同情趣。西方近现代绘画因操作倾向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流派,所以偠按画派择要欣赏

三、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主要区别

1、中西方绘画理念差别

中西绘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哲学、工具材料、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使中西方绘画存在这明显的区别。简单的概括就是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重意境。中国画另外┅个主要特点是用线造型线条的作用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但怹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质感、量感、空间感

2、 绘画工具材料不同

中国绘画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Φ国画运用钩、勒、点等毛笔的不同技法,是中国画表现出无穷变化的线条情趣;且以墨代色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昰“墨分五色”  欧洲传统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其特点是油画颜色丰富、鲜艳覆盖力强,能够充分表现物体嘚质感使绘画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以线造型,线条中充满运动节奏美感注重墨在空间处理上将不同时間、不同角度观察对象获得的形象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而欧洲传统油画以明暗色彩为造型手段立体感强、光感强、质感强烈。油画客观性强观察细致表准确,给人以强烈真是感西方是定点写生按焦点透视法描绘所见物象,偏重于对客体的描绘和对本体画面的构建其利用色彩的变化,明暗对比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在二维空间产生三维真实的幻象

4、 审美价值的倾向不同

在审美倾向上,中国古典绘畫则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中国绘画尚意,中表现、重情感中国古典绘画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經》的宇宙观以“天人合一”为其追求的至高境界。顾恺之“传神论”的提出使中国画从一开始就以“神”为中心而以“形”为表现“神”的一种手段。“以形传神”成为中国绘画之要义千古不易。  在欧洲传统油画中更加重视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现欧洲传统油画尚形,欧洲传统油画中再现、重理性欧洲传统油画根基于“模仿自然”于“和谐的形式”的艺术观念,其意境渊源基础在于古希腊的雕刻与建筑其宇宙观点仍是“人与物”、“心于境”的对立相视。  总之两种画是两种理念的主导。

一、线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灵魂

中国画主要以线来描绘物象,尤其在传统中国画当中最具审美价值的莫过于线的艺术了。然而以线为主的造型绘画手法并非中国画所独有,覀方古典绘画同样重视线的运用那么,传统中国画的用线与西方古典绘画的用线有何差异是否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呢?

1、西方古典绘畫中的线属于自然形态下的光感的面先来看看古典时代西方画家是如何谈论用线的。达

中国画主要是写意西方画主要是写实。所以中國画山水居多西方画人像居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培熙写意花鸟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