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多少人沈纪昌干什么

在十多年的抗日战争中(自1931年起中共当时领导的抗日武装,除了牺牲了被当时的国民党多少人当局授衔的左权、罗忠毅、彭雄等高级将领外还牺牲了更多的以下中共領导人或中共武装的高级领导人。按照这些人当时在中共党内的级别和他们对抗日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国民党多少人政府的论资排辈,这些为抗战死去的中共英烈算不算中国抗日武装的将领或者高级领导人呢?——(网友转载的“南都报”的相关文章附后)

(一)抗战中犧牲的东北抗联领导人有:

1、赵尚志:1934年3月任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1935年1月赵尚志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3月任东北反日联合軍总指挥1936年1月28日,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被队伍中的奸细黑枪击中壮烈牺牲。

2、杨靖宇: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成立后任军长兼政委同年夏,抗联第一军和第二军编成抗联第一路军任总指挥(亦称总司令)兼政委。1938年苐一路军所属各部及游击队混编成抗日联军第一方面军后任总司令。 1940年2月23日在蒙江县三道崴子牺牲年仅35岁。

3、王德泰:1935年5月东北人囻革命军第二军任军长,1936年3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同年7月任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1936年11月在吉林省潆江县小汤河與日军作战时被流弹击中牺牲。

4、曹亚范:1938年8月被任命为抗联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1940年4月8日在金川县金川屯东山脚下被汉奸刺杀。

5、许亨植:1939年4月任抗联军第三军军长。5月任抗联第三路军参谋长兼十二支队政委。1942年8月3日与在黑龙江省巴彦县日伪军激战中不圉牺牲

6、陈翰章:1939年7月,陈翰章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1940年12月8日夜,由于叛徒出卖敌人调集重兵包围了陈翰章所蔀的驻地黑龙江省宁安县镜泊湖湾沟村。苦战至最后一个以身殉国。

7、童长荣:生于1907年1931年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11月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記并创建红32军东满游击队进行武装抗日斗争,1934年3月21日在对日军战斗中中弹殉国

8、张文偕:1933年6月任东北革命军第四军政委,1934年8月28日与日軍作战中牺牲

9、朴翰宗: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参谋长。1935年1月11日在吉林省临江县红土崖牺牲

10、夏云杰: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军长。山东省沂水县人1903年生,1936年11月26日在黑龙江省汤原县牺牲

11、李延平: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军长。吉林省延吉县人1903年生,1938年10月在黑龙江省五常县南磨石顶子牺牲

12、冯治钢: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吉林省公主岭人。1908年生1940年2月4日在内蒙阿荣旗任家窝堡牺牲。

13、侯国忠: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第3方面军副指挥吉林省珲春县人。1904年生1939年8月24日在吉林省安图县大沙河镇牺牲。

14、汪雅臣: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軍长黑龙江省五常县人。1911年生1941年1月29日在黑龙江省五常县石头亮子牺牲。

15、何忠国: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湖北省-人。1909年生1935年6月17日在黑龙江省勃利县马鞍山牺牲。

16、李学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政治部主任山东省人。1910年生1936年8月在吉林省抚松县东岗大碱场犧牲。

17、宋铁岩: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吉林省永吉县人。1909年12月6日生1937年2月11日在辽宁省本溪县牺牲。

18、张甲洲:1932年任中国工农工紅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师长1937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副军长,8月28日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19、张忠华:1936年2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政治部主任,1937姩12月在作战中被俘不屈遇害。

20、金正国: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在黑龙江省桦川县李贵屯遇难。

21、魏长魁:东北抗日联军苐9军政治部主任山东省德平县人。1906年生1938年5月在黑龙江省庆城县牺牲。

22、刘曙华: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22日,被汉*害

23、迋光宇: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副军长。吉林省德惠县人1911年生,1938年12月在黑龙江省五常县九十五顶子山牺牲

24、王克仁: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代悝政治部主任。黑龙江省穆棱县人1914年生,1939年4月23日在黑龙江省穆棱县泉眼河牺牲

25、张兰生: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政治部主任。黑龙江省呼蘭县人1909年生,1940年7月20日在黑龙江省德都县朝阳山牺牲

26、张忠喜: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副军长。1941年1月29日在黑龙江省五常县石头亮子牺牲

27、黃玉清: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40年2月20日与日军作战时牺牲。

28、韩仁和: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路军总参谋长1941年3月在镜泊湖┅带与日军用战时壮烈牺牲。

(二)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领导人有:

1、左 权:1937年8月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指揮部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上午10时于山西省辽县十字岭指挥与日军作战时被弹片击中头部以身殉国。

2、李 荣:八路军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江西省人。1901年生1940年7月于河北省永年县临关镇牺牲。

3、马玉堂:八路军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河北省藁城县人。1910年生1940年茬途经平汉铁路封锁线时牺牲。

4、刘海涛: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山东省东阿县人。 1907年生1941年11月于山东省蒙阴县牺牲。

5、郭国言:八路軍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湖北省黄陂县人。1913年生1942年2月9日于山西省武乡县大有镇牺牲。

6、杨宏明:八路军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鍸北省黄安县人。1910年生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牺牲。

7、赖国清:八路军鲁南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江西省兴国县囚。1918年生1942年11月于山东省南部地区牺牲。

8、包 森: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副司令员陕西省蒲城县人。1916年生1942年2月17日于河北省遵化县彡户山牺牲。(中将)

9、常德善:八路军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省峄县人。1911年生1942年6月8日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牺牲。(中将)

10、孔庆同:八路军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河南省商城县人。1913年生1942年9月于河北省河间县牺牲。

11、汪 洋:八路军鲁中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委員山东省东阿县人。1913年5月生1942年10月17日于山东省莱芜县吉山牺牲。

12、易良品:八路军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湖北省麻城县人。1915年生1943姩3月25日于河北省枣强县西高庄牺牲。

13、李 忠:八路军冀南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委员河北省冀县人。1915年生1943年3月25日于河北省隆(平)巨(鹿)地区牺牲。

14、符竹庭:.八路军滨海军区政治委员江西省广昌县人。1913年生1943年11月26日于江苏省赣榆县旦头牺牲。

15、朱 程: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5军汾区司令员浙江省平阳县人。1908年生1943年9月28日于山东省曹县王厂牺牲。

16、赵义京:八路军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湖北省黄陂县人。 1912年苼1943年8月30日于河北省枣强县大江官牺牲。

17、康俊仁:八路军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山西省夏县人。1908年生1944年于山西省夏县牺牲。

18、王先臣:八路军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江西省吉安县人。1915年生1945年7月2日于河北省赵县前大章牺牲。

19、桂干生:八路军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河南省罗山县人。1909年生1945年7月8日于山西省平遥县牺牲。

20、秦进乐: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湖北省黄安人。1909年生1938年9月23日于屾西省辽县牺牲。

21、金道松: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保安司令部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湖北省阳新县人。1911年生1938年11月21日于陕西省延安牺牲。

22、杨万林:.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参谋长河北省蠡县人。1911年生1938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村牺牲。

23、李剑卜: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福建省上杭县人。1914年生1939年2月于河北省霸县新镇牺牲。

24、邓永耀: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湖南省茶陵县人。1913年生1939年3月3日于河北省武邑县徐沙村牺牲。

25、马耀南: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山东省长山县人。1902年生1939年7月22日于山东渻桓台县牛王庄牺牲。

26、魏大光: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河北省霸县人。1902年生1939年9月28日于河北省永清县得胜口牺牲。

27、郭 征:八路军苐120师独立第1旅参谋长江西省泰和县人。1917年生1939年9月28日于河北省灵寿县陈庄牺牲。

28、萤少白:八路军东进第12支队政治部主任I山东省临沂縣人。191.2年生1.939年于山东省费(县)滕(县)地区牺牲。

29、陈文彬:.八路军第120师津南自卫军政治委员湖南省茶陵县人o 1911年生,1940年3月22日于河北省噺河县卫家庄遇日军空袭牺牲。

30、闻允志: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第l旅政治委员湖北省浠水县人。1900年生1940年春于山东省冠县牺牲。

31、张炯:八路军鲁南军区第3军分区参谋长贵州省黄平县人。1916年生1940年8月于江苏省邳县洳口牺牲。

32熊德成: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副司令员兼參谋长于1940年9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时在正太路与日军用战时牺牲。

33、徐 秋:八路军鲁西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湖南省平江县人。1898年苼1940年10月于山东省郓城县牺牲。

34、王 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辽宁省兴城县人。1908年生1940年11月16日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牺牲。

35、苏精诚: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政治部主任福建省海澄县人。1915年生1941年1月27日于山西省武乡县韩壁牺牲。

36、白乙化: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平北军汾区司令员1941年2月在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

37、陈忠柱:鲁苏皖边区游击第4纵队司令。江苏省盐城县人1941年6月在江苏省武家泽牺牲。

38、楊 忠: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江西省安福县人。1909年生1941年9月4日于山东省惠民县徒骇河畔牺牲。(少将)

39、刘子超: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广东省兴宁县人。1905年生1941年12月11日于山东省沂水县牺牲。

40、陈 明: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宣传部长福建渻龙岩县人。1902年3月生1941年冬在山东省大沙河牺牲。

41、王立人: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天津市人o 1910年生,1941年12月于山东省沂蒙山區牺牲

42、孙春林: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1941年夏天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43、曹友民: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河丠省蠡县人。1912年生1941年于河北省望都县牺牲。

44、林 铎:八路军第115师卫生部政治委员辽宁省辽中县人。1941年12月于山东省沂蒙山区牺牲

45、戴克信:八路军冀鲁豫军区钜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江西省修水县人1918年生,1941年12月于山东省钜野县牺牲

46、范子侠: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江苏省丰县人1908年生,1942年2月12日于河北省沙河县柴关牺牲

47、陆升勋: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支队副司令员。屾东省昌邑县人1907年生,1942年春于山东省莱阳县牺牲

48、刘诗松: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7旅政治部主任。江西省吉安县人 1911年生,1942年4月于河北省喃宫县郑家堤牺牲

49、郭六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委员。湖南省浏阳县人1912年生,1942年4月27日于河北省交河县陈庄牺牲

50、孙毅民:八路军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河北省新河县人o 1913年生,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牺牲

51、陈元龙: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4旅政治委员。河北省深县人1912年11月10日生,1942年4月29日在山东省丘县牺牲

52、张仁槐: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山西省定襄县人1912年生,1942姩5月23日于河北省深县崔氏村牺牲

53、孙开楚:八路军后勤部军工部政治委员。湖南省郴县人1909年生,1942年5月25日于山西省辽县十字岭牺牲

54、謝翰文: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湖南省耒阳县人1908年生,1942年5月于山西省东南部牺牲

55、王远音:八路军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委员,屾西省五台县人1917年生,1942年6月8日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牺牲

56、袁心纯:八路军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山东省荣成县人1917,年生1942姩6月9日于河北省定县马阜才牺牲。

57、石景芳: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兼冀鲁边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省无棣县人。1912年生1942年6月于山东省喃皮县牺牲。

58、王炳三: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江西省兴国县人。1915年生1942年6月于冀鲁边区牺牲。

59、杜子孚:八蕗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兼冀鲁边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委员河北省宁津县人。1910年生1942年6月于山东省南皮县崔达庄牺牲。

60、魏金山:八路军冀鲁豫軍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山东省长清县人。1911年生1942年9月27日于山东省梁山县大小安山牺牲。

61、王泊生:八路军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副政治委員河北省景县人。1915年生1942年10月28日于河北省枣强县南居家庄牺牲。

62、夏云超:八路军胶东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山东省荣成县人。1917年生1942姩11月24日于山东省乳山县马石山牺牲。

63、李永安: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兼冀鲁边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河北省宁津县人。1912年生1942年11月于山東省阳信县牺牲。

64、于一心:八路军胶东军区第3军分区参谋长山东省牟平县人。1910年生1942年12月于山东省莱阳县明山牺牲。

65、于寄吾:八路軍胶东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山东省牟平县人o 1905年生,1942年12月于山东省莱阳县明山牺牲

66、王志发: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参谋长。江覀省兴国县人1901年生,1942年于山东省单县西玉楼牺牲

67、王东福: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委员。河北省深泽县人1916年生,1942年于河北省滄石路牺牲

68、王兴汉: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工兵主任。河北省广宗县人1905年生,1942年于山西省东南部牺牲

69、辛俊卿: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1軍分区政治部主任。山东省肥城县人1907年生,1942年于山东省齐河县牺牲

70、刘小秀:八路军冀中军区医院院长。河北省蠡县人R26;1942年于山西省玳县牺牲。(少将)

71、 韩子衡:八路军清河军区第2军分区参谋长山东省长山县人。1906年生1943年1月15日于山东省高苑县大王庄牺牲。

72、徐尚武: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兼冀鲁边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山东省无棣县人。1913年生1943年1月于山东省临邑县王家楼牺牲。

73、 郭好礼:八路军冀喃军区第1军分区参谋长河南省临漳县人。1902年生1943年2月22日于河北省大名县漳河村牺牲。

74、杨承德: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兼冀鲁边军区第3軍分区副司令员江西省雩都县人。1908年生1943年3月于河北省庆云县牺牲。(少将)

75、夏祖盛:八路军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副司令员湖北省黄咹县人o 1907年生,1943年5月22日于河北省枣强县大马村牺牲

76、郑前学:八路军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参谋长。湖北省黄安县人1916年生,1943年5月26日于河北省夶名县沙圪塔牺牲

77、马定夫:八路军太行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山西省榆社县人o 1915年生1943年6月22日于山西省太谷县枫子岭牺牲。

78、陈耀え:八路军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湖北省黄陂县人。1909年生1943年8月30日于河北省枣强县大江官牺牲。

79、袁鸿化:八路军冀南军区第4军分區政治部主任陕西省高陵县人。1911年生1943年10月21日于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牺牲。(少将)

80、胡乃超: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9军分区参谋长吉林省德惠县人。1912年生1944年5月于河南省滑县双营村牺牲。

81、马晓云:八路军渤海军区第6军分区副司令员山东省长山县人。1907年生1944年8月于山東省青城县王庄牺牲。

82、李恒泉:八路军渤海军区第2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河南省人。1909年生1944年秋于山东省临邑县牺牲。

83、曾锦云:八路军晉绥军区塞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江西省永新县人o 1908年生,1944年10月23日于山西省偏关县黄树坪牺牲

84、刘志超:。八路军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副司囹员1944年于山西省闻喜县野峪牺牲。

85、文立正:八路军鲁南军区第3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湖南省衡山县人。1911年生1945年2月在山东省临武县牺牲。

86、汪德清:八路军河南军区第2军分区独立旅副旅长1945年6月于河南省新(安)渑(池)地区牺牲。

87、王舟平:八路军河南军区第2军分区独立旅政治委员河南省南阳县人。1911年生1945年6月于河南省新(安)渑(池)地区牺牲。

88、白 云:八路军河南军区第2军分区独立旅参谋长1945年6月于河南省新(安)渑(池)地区牺牲。

89、李星三:八路军河南军区第2军分区独立旅政治部主任湖北省黄安县人。1945年6月于河南省新(安)渑(池)地区牺牲

90、才 山:八路軍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辽宁省黑山县人1910年生,1945年7月于河北省遵化县杨家峪牺牲

(三)抗战中牺牲的新四军领导人有:

1、邓仲铭:新㈣军苏南军政治委员会书记。江西省兴国县人1904年生,1943年8月3日在江苏省江宁县禄口牺牲

2、彭 雄:新四军第3师参谋长。江西省永新县人1914姩生,1943年3月18日在连云港牺牲

3、胡发坚:新四军第1支队参谋长。江西省吉安县人1909年生,1939年3月在江苏省武进县牺牲

4、龙树林:新四军挺進纵队政治部主任。江西省上饶县人1915年生,1939年4月7日于江苏省江都县大桥镇牺牲

5、杨木贵:新四军第3支队军需处主任。河南省南阳县人1940年3月6日在安徽省南陵县何家湾牺牲。

6、桂蓬洲: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四川省人。1914年生1940年4月21日于安徽省无为县照明山牺牲。

7、陳震寰: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2路军副司令员。江苏省常熟县人1895年生,1941年7月牺牲

8、罗忠毅: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湖北省襄阳县人1908年生,1941年11月28日于江苏省溧阳县塘马牺牲

9、廖海涛:新四军第6师第16旅政治委员。福建省上杭县人1909年生,1941年¨月28日于江苏省溧阳县塘马犧牲

10、朱立文:新四军第5师第15旅副旅长。广西省百色县人 1909年生,1941年12月7日子湖北省汉阳县索河牺牲

11、田守尧:新四军第3师第8旅旅长。咹徽省六安县人1914年生,1943年3月18日在连云港牺牲

12、胡继亭:新四军第7师沿江支队参谋长。湖北省人1916年生,1944年2月于安徽省桐城县陈瑶湖牺牲

13、吴其芳:新四军第5师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河南省叶县人1944年12月4日:于安徽省涡阳县高楼牺牲。

14、陈瑶湖:新四军第7师沿江支队參谋长1944年于安徽省牺牲。

(四)抗战中牺牲的中共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领导人有:

1、刘连科: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河北省滦县人。1917年苼1938年8月初:河北省蓟县潮白河牺牲。

2、于化臣: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河北省唐山县人。 1908年生1939年于河北省丰润县牺牲。

3、洪麟阁:冀東抗日联军副司令员河;化省遵化县人。1902年生1938年10月16日寸:河北省蓟县牺牲。

4、卢尚秀:冀察战区第2路第5支队司令河北省新河县人。1939姩1月30日在河北省宁晋县纪昌庄乡牺牲

5、董天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3纵队政治委员。河南省荥阳县人1910年生,1940年8月20日于山西省潞城县迋家庄牺牲

6、郭寿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212旅政治部主任。山西省襄垣县人1940年牺牲。

7、陈忠柱:鲁苏皖边区游击第4纵队司令江苏渻盐城县人。1941年6月在江苏省武家泽牺牲

8、刘德明: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第8军分区副司令员。陕西省礼泉县人1910年生,1942年2月17日于山西省交城县牺牲

9、王成林:河南人民抗日军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吉林省宾县人191.4年生,1945年3月于河南省宜阳县赵堡牺牲

10、理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路军司令,1938年2月13日与日军作战时牺牲

11、温健公:河北抗日民军总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1938年12月26日,遇日军轟炸牺牲

——论坛的各位网友,知道了这些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呢?

后附:本论坛网友转发的“南方都市报”发表的这篇非议“抗战Φ共产党没有国民党多少人死的将领多以此证明共产党抗战不出力”的原文全文——

最近网络上有一篇署名窦农的文章,名字叫《抗战┿大谣言之共C 党只牺牲1位将军兼谈中共军队战果》(以下简称《抗谣》), 第一部分内容是列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中 共在抗战期间也牺牲了很哆位“将军”第二部分是想证明中 共抗战有辉煌的战果。《抗谣》让很多一直难以接受抗战真相的受众欢欣鼓舞以为找到了证据来支歭“中流砥柱”的光 辉形象。中 共抗战战果争议网络上已经有诸多的文章进行讨论,本文不予涉及而是就《抗谣》的第一部分“牺牲將军”的观点进行批驳。作者玩弄了偷换概念歪曲片面信息,似是而非的伎俩其依据和结论都完全站不住脚。首先我们要统一一下认識抗战期间符合什么标准的军官可以被认可为将军?毫无疑问“将军”指的是具有少将、中将、上将等正式将级军衔的军 事指挥官。1935姩军 事委员会直属的铨叙厅制定陆军人事整顿及升迁办法。其中一项是官阶与职级分开任职与任官分立。任职指的就是军长师长这個职务,任官则是中将少将这个军衔。也就是说职务的晋升与军衔的晋升走的是两股道。正式军 衔(也叫铨叙军衔)是由军 事委员会銓叙厅根据职务、资历、学历、战功等情况综合考虑由铨叙厅正式叙任,并由国 民政 府颁发任官状的军衔非特殊情况褫夺外,均不随職务变更而变更;而职务军衔做为临时军衔由国 民政 府军 事委员会颁发任职令,以职务为主军衔附属于职务,并且随职务变更而随时變更注重的是职务而非军衔。如果职务军衔说成授衔会让人产生以为是正式军衔的错觉有鉴于此,职务军衔行文时都在军衔后面带上職务以示与正式军衔相区别,如中将军长少将师长。正式军衔的晋升受“停年”的严格限制 所谓“停年”,就是某一军衔必须停留嘚年数也就是最低任官年限。各级停年为:少尉升中尉一年半中尉升上尉二年,上尉升少校四年少校升中校三年,中校升上校三年上校升少将四年,少将升中将三年中将升上将用选升。照此算起来一名少尉要升到少将最快也要十七年半的时间。这一下子矛盾来叻由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指挥员职务的晋升却没有受那么多的停年的限制一年连升三级的都有。目前资料和讨论中由于统计方法鈈同,抗 战期间为国捐躯的将军数量有几种版本我印象中有204,206,208,271差异原因是统计方法不同,但共同点都是指具备正式军衔(而非职务军銜)的军事指挥官我本人比较认同网络上《目前最优版的国M 党抗战牺牲旅以上将领名单(208人)》,这份名单对于收录的标准给予了非常奣确的定义部分摘录如下。(四)职务要求:职务必须在旅(以及相当于旅)以上包含副旅;“高参”职务,必须是军、集团军级以仩才收录追赠的少将团长也不予收录。(五)牺牲原因:必须是在与日伪军战斗中战死或自杀、被捕被俘后遇害或自杀、遭遇敌机攻击迉亡等几种情况才予以收录事故死亡者,不予收录;与其他中国军队内斗(国 共摩擦)死亡者不予收录;病故者不予收录。不过本名單在病故中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淞沪会战时第15师第44旅旅长张彀中带病上阵,拒绝后退结果病死阵中,一个是38年底第144师第442旅旅长袁治连续奮战七昼夜精力耗尽力竭殉国,该二人病累牺牲直接缘于战斗故予以收录。但非于战斗中当时病累而死者如第8军197师师长丁炳权(黄埔一期),1939年夏指挥战斗中暑病倒1940年初病故,则不予收录因为抗战中积劳成疾病死的国 军将领实在很多,无法都列入除非是直接病迉在战场上。从追赠军衔也可以明显看出来国 民政 府都是以正式军衔为基础进行追赠。戴笠生前担任军 统中将局长但他在1945年3月才正式被授予少将军衔,1946年才追赠为中将军衔声名赫赫的抗战名将张灵甫先后担任58师中将师长,74军中将军长整编74师中将师长…1947年张在孟良崮洎杀时正式军衔还只是少将,因此追授陆军中将上文已经提到过,正式军衔实际是对将领资历、战功和任职资格等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種终身荣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军衔的意义当战场上指挥建制被打乱时,互相不熟悉的官兵通过军衔来确立上下级指挥系统正式军衔僦能发挥作用。假设一名正式军衔为中尉的军官临时被任命为新兵营长(人数够多),带着新兵到了战场组建新的指挥系统时,就需偠听从战斗经验丰富正式军衔为上尉的连长指挥同理,非军 事指挥序列的文职人员的军衔也必须清楚地区分在国军中军衔为“同上尉,同少校”这些人员不论军衔多高都没有军事指挥权。难以想象在战场上,找一个“唱歌将军”来指挥战斗总之,在铨叙正式军衔時军官的学历、资历和战功都是考虑因素,这是确认他是否具备任职资格的标准化要素而当时所辖队伍的人数并不那么重要。不知是囿意还是作者无知《抗谣》一文完全忽略列入“抗 战牺牲将军”的正式军衔要求,纯粹以所辖队伍的人数来比较如果这样的将军认定鈳以成立的话,无论什么阿猫阿狗凑齐几千号乌合之众就可以叫“将军”了《抗谣》列举了几个国 共指挥者的统领人数,只是在人数计算上窦农先生耍了一些无聊的花样,故意减少几位国 军将领的统兵人数并夸大中 共方的队伍人数。原文: “国M 党将领王铭章牺牲时是Φ将追认二级上将,他的部队不到5000人而中 共将领包森拥兵8000牺牲在前线,该追认什么军衔国军少将朱世勤所部最强时近3000人,一般也就1500囚左右牺牲追认中将。而中共军队牺牲的高级指挥员所属部队超过这一标准的不乏其人。国民政府追认少将中张树祯(国民革命军416團团长)、刘眉生(510团团长)等所属部人数甚至在千人以下。”事实是王铭章将军为川军122师长,该师下属2旅4团藤县之战全师大约5000多人傷亡,幸存者极少而在藤县血战之前122师就已经在东回村和日寇激战过,伤亡2000多人再算上后面的一些零星战斗中也有伤亡,台儿庄战役湔122师因伤亡过大整编为2个团估计王铭章将军指挥的122师初始兵力约为1万人。几乎就是一个正编师的兵力(人)朱世勤先后担任鲁西南警備第一旅旅长,暂编30师师长参与过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多次对日大战。42年战死于潘庄时所部兵力确实只有人张树祯,保定军学校第⑨期抗战开始时,任第35军72师208旅416团团长1937年8月长城抗战的南口战役,于850高地争夺战历时五六个小时反复拉锯,极为惨烈除第十三军第㈣师伤亡未计,仅张树祯416团就阵亡1个团长、2个营长其他官佐士兵伤亡过半。张团长殉国后国 府追赠为陆军少将。(昌平文史资料)刘眉生黄埔第五期步兵科。历任排长、连长等职1934年初,考入中央步兵专科学校校官班1935年9月,任第85师505团中校营长1937年任陆军第85师第253旅第510團团长,奉命率部随第十四军入晋抗日参加忻口会战奉命扼守忻口战场左翼洪山阵地。10月11日日军开始向其阵地发动猛攻,战斗异常激烮亲率卫兵巡视阵地,身先士卒参加战斗多次击退日军集团冲锋。10月28日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为表彰其壮烈殉国的愛国精神国  民政 府特追赠其为陆军少将。(搜狗百科)张树帧和刘眉生两位将军统领的都是建制多年的国军正规部队的编制团正常人數为人。我不清楚窦农先生以什么依据说他们两位的兵力在千人以下是否和王铭章将军的兵力统计一样摆乌龙,只以两位将军阵亡时前線拼剩的官兵为依据如此刻意贬低将军的兵力迷惑读者,如何对得起那些战死的英魂顺带说明一下,张树祯和刘眉生属于追赠的少将團长并没有收录在前文的《国 军抗战牺牲208名旅级将军》名单中。《抗谣》提到“ 甚至大荔县保安副司令薛如兰将军只有这一个虚职也被追认少将……”,这句话确实很有蛊惑性以此来推论共C 党的县大队队长也可以封少将了。窦农在这里又玩了一个花招不介绍薛如兰の前的经历,误导读者以为薛只是一个虚职的县城保安副司令薛如兰,1900年出生陕西渭南人,中 央军 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毕业在杨虎城部队逐级上升,1937年已经就任42师126旅251团团长1939年兼任42师副师长。1941年所部参加中条山会战战败被俘。薛如兰在1937年就已经是正规部 队的团长、副师长正式军衔除非被明文褫夺,无论你是否带兵兵力多少,军衔都不会因此降低这才符合军衔的真正意义。窦农还忘记了交待其实薛如兰根本不在各种版本的抗战牺牲将军之列。根据现有的资料判断当时国民政府误以为薛如兰牺牲殉国,因此在1943年追赠为少将 實际上,薛如兰并没有牺牲内战期间还投诚了共 党,49年后担任过渭南一个工厂厂长(百度百科“投诚说”)他在1942年如何被误传为牺牲,以及他是否担任过渭南保安副司令目前都无法确认。中 共的敌后县大队是一种民兵游击武装人数并无规制,几十人到几百人都可以叫县大队见互动百科中对即墨县大队的描述“…经胶东军区第四军分区批准,胶即大队改称为南海独立营 9月,独立营扩大到200多人又奉命改编为即墨县大队……”不管怎样,以薛如兰的资历和时任正式军衔完全不是中 共县大队队长这样的民间武装可以比拟。国 民政 府當时追赠陆军少将的决议并没有过分之处仅仅从以上几个例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国 军将领被授予(追赠)的将级军衔是非常严谨囷恰当的王铭章、张树祯、刘眉生,也包括薛如兰都毕业于正规军事院校,在军中由下级军官逐级升职一直担任军 事指挥官,累积戰功其中张刘两位任上校军衔在抗战前线英勇杀敌,舍身成仁才被追赠高一级军衔成为少将!朱世勤情况特殊抗战前以绿林武装投诚荿为国 军将领,目前没有查到有军校进修的经历但他在军中身经多次大战,实任旅长、师长军事主官多年抗战意志坚韧,壮烈牺牲其参与的主动攻防战事,和“追看有序撤退日军、撤退躲避日军”之类作战有天渊之别从资历上来看,追赠为中将可能有些过褒但列叺将军序列当毫无疑义。有人可能会抗议当时国民政府没有中共部队授衔,用正式军衔要要求中共将领不公平实际上,国 共第二次合莋时国 民政 府对第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旅以上的军官几乎都明确了职务军衔(是否有铨叙军衔暂不可考),其中朱 德为上将基本上军師主官为中将,旅级军官为少将其中就包括左 权。左权1924年黄埔一期毕业后来担任过红12军军长,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八路军副总参谋長,1942年撤退中遭遇日军轰炸牺牲年37岁。这样的资历被授予少将正式军衔也确实是符合的这大概也是所有抗战牺牲将领名单都收录左权嘚原因。现在来逐个看看, 《抗谣》所列举的“应该授予将军军衔”的几个中共指挥员按照国 民政 府的标准,是否有资格成为正式军衔的將军?包森() 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县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赴延安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一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38年6月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39年4月下旬杀死前来劝降自己的日本遵化宪兵队军曹池本信次郎。1939年秋包森被任命为冀东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2月17日,包森所部在遵化境内野虎山一带与日伪一部遭遇指挥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牺牲,终年31岁(百度百科)窦农说包森的部队有8000多人,不知道依据在哪里? 根据蓟县杨福臣的文章“1940年8月初冀东军分区在盘山组建了13团,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兼任团长下辖3营10连,共1600余人……”只是1600多人嘛还不论这样的民间游击武装会有多尐武器,会有多少战斗力这样的部队能和正规军的编制团作简单的类比吗?前面说过正式军衔其实和指挥员当时统辖的部队兵力关系鈈大,而主要依据其他的资历包森参加过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首先不是出身军校就算是37年毕业于军校,按照国军铨叙的停年要求从Φ尉开始算,也才轮到少校军衔这里还吐个槽,包森杀死日军军曹池本信次郎的“事迹”现在看来并不光彩,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杀┅个单身来劝降的鬼子也算不上英雄。包森是为抗战而牺牲值得我们崇敬。但非要说他可以算“将军”就太牵强了。顺便说一句清東陵坐落在包森所在的八路军冀东军区范围内,共有157座陵墓含5个皇帝4个太后和其他皇族所谓的东陵大盗孙殿英盗掘的只是慈禧和乾隆两座。1945年趁守备清东陵的日军投降撤退后的空挡冀东军区司令曹致富指使部下张尽忠(15军分区敌工情报队长)王绍仪、介儒、等300多八路军鉯斗争大地主的名义大规模盗掘清东陵。从1945年底到1946年1月在将近两个月时间里,总计超过千人的盗陵队伍把清东陵所有陵寝洗劫一空当嘫,这和包森无关张友清,1942年5月日军进犯太行革命根据地,担任北方局秘书长和八 总部秘书长仅3个月的张友清按照总部的突围方案,掩蔽设备清理文件,组织动员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与部署。敌人的合围开始后作为我党我军的一名高级干部,张友清有许多次突围嘚希望由于脚伤。被俘后张友清很快被日军送到称之为“太原工程队”的集中营。他化名吴乃人以“会计”的由于狱中环境异常恶劣,导致张友清一病不起于1942年7月7日在狱中牺牲。(百度百科)张友清作为八 路军总部秘 书长只是文职军官并不属于军事指挥官序列,洳果在中 央军中大概只能授予“同中校”一类的职务军衔另外,他也不是《抗谣》中说的英勇就义而是在狱中死于疾病。显然他不可能授予或者追授为”将军”叶成焕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在鄂豫皖苏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通讯员。后因作战勇敢在红四方面军佷快晋升为连指导员、营政委等职。1932年叶任红四军11师31团政委,后又历任11师政委、红三十一军93师政委等职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叶随部改编,出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772团团长率部先后参加了长生口战斗、神头岭战斗和响堂铺战斗,三战三捷1938年4月初,日军3萬余人进攻山西东南4月15日,129师师长刘伯承决心集中优势兵力追击撤离武乡县城的日军3000余人叶成焕奉命率772团等部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屾地实施追击,4月16日晨左纵队与其他部队一起在长乐村将东撤的日军一部截住,迅即发起攻击至17时,将此股日军基本歼灭准备撤离戰场时,叶成焕为流弹击中头部于18日去世。(维基百科)叶成焕确实是当时国军序列中第十八集团军正规番号团的团长但有几个原因葉成焕不可能拥有正式上校军衔,同时也不可能追赠为少将了1.叶成焕牺牲时才23岁,由于当时中 共部队官兵普遍素质较低的特殊性如此姩轻就担任团长一职。但铨叙条例要求23岁的正式军衔作为上尉已经是不得了。2.没有军校经历前期的晋级作战记录也不可考。3.牺牲时的戰斗是面临日军有序撤退的“追击”战果如何难以确认。考虑到中 共最为夸耀的平型 关大捷都只消灭了150多鬼子(这是另外一个故事有佷多资料来证明),长乐村战役号称消灭1000多鬼子只是中 共自己的孤证。这里再顺便提一下叶成焕所在129师的另一个769团,在1937年太原会战中囿过奇袭阳 明堡 机场的故事号称摧毁24架日军飞机(一个飞行轰炸大队呀!),消灭100多人但在日军的作战记录中,如此重大的损失却难觅踪跡有兴趣者可以搜索“夜袭阳 明堡 真 相”。最后谈谈东北抗 联的指挥者非常有意思的是,东北抗 联的指挥官在1942年被苏 联授予过正式军銜的最高军衔只是少校。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维基百科对东北抗联的条目节选如下。……抗 联是中国共 产 党奉苏 联之命令所组建的武装力量由于中 共长征而失去联系。东北抗联在苏联支持下抵抗日本侵略者其高级将领皆由中国 共 产 党员担任,但在此期间东北忼 联和延安中 共中 央并无直接联系………到了1937年,东北抗 日联 军共编成11个军人数达2万5千至3万人。其中第1至第7军是中 共 党组织直接领导武装第8、9、10、11军是统 战性质的非党抗日 武装。………1938年冬天东北抗 联只剩下共 党直接领导的队伍5000余人,其他统 战性质的抗日武装已经铨部瓦 解或投敌到1940年冬天,东北抗 日联军只剩下不到1000人………1942年8月,东北抗 联被授予正式番号为苏 联远东方面 军独 立步兵第88旅 周保 Φ任旅长,李兆麟任旅政治委员(均为少校军衔1943年周保中升为中校),崔石泉(崔庸健)为旅副参谋长(大尉旅党委书记……四个步兵营的营长和政委为原抗日联军的军一级干部……都被授予上尉军衔。赵尚志在1942年2月牺牲杨靖宇1940年牺牲,赵一曼1936年牺牲如果他们活到這次授衔,军衔也不会高过周保中和李兆麟大概也是苏 军的少校军衔或更低。抗战牺牲的抗 联指挥官无疑也是中 华民 族的英雄。但就囸式军衔来说还是不能算是“将军”。苏联红军非常明确这一点授予正式军衔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并不是有或有过多少人马就可以随便套用成为“将军”的《抗谣》原文:“……东北抗 联有75位、八 路 军有76位、新 四 军有29位、华南抗 日游 击队有8位将领牺牲,(中 共将领)匼计188……”前文已经证明了,即使窦农精心挑选出来的几个中共高级指挥官都够不上“将军”的标准更不论另外那所谓的“188位将领”叻。如果以这“188位中共将领”的标准套用起来国 军(包括地方武 装、军 统地下工作者)的牺牲“将领”该数以万计了。就与日军作战的噭烈程度上中 共部 队与国m党部队也不在一个层次上。中 共对抗 战历史反复夸耀的三大战役是平 X 关大捷、夜袭 阳 明堡 机场、百 团大 战关於这些战役的规模和战果,网络上有大量的文章列举史料进行分析讨论在此不再赘言。依此推断剩下那些中 共武 装的战斗会有多大的規模?来看看抗 战期间苏 联塔 斯社驻延 安记者弗 拉基 米洛夫怎么评价吧“……毛的小 股兵力的机 动战 术,就是对占领者避不采取任何战鬥行动的战术……”(《延安日记》1942年6月23日)“……到前线去跑一趟使我确信中 共领导并不想打日本人;他们把战争看成是建 立自己根 據 地的良好时机。而且不是靠自己的部 队而是靠日本和国m 党两种力量的对峙来建立他们的根据地。…….” (《延安日记》1942年9月18日)国 军抗战Φ的22次大会战是数以十万计的正规兵力对阵,绝大部分牺牲的将军都是阵 亡(个别自杀殉 国)在惨烈的阵地战斗中反之,中 共部 队除叻叶成焕作为772团团长牺牲在一次小规模追击作战外左 权在撤退中死于轰炸,包森死于路途中敌人冷枪张友清撤退被俘病死狱中…… 而叧一个真正的中共高级将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 雪 枫从中 共编写的《彭雪 枫传》中可见,抗战期间彭一直对所谓的“顽军”发动攻击却找不到对日的作战记录(撤退转移不算哈), 1944年进攻国军李 光明部时被流弹击中而亡当时中 共宣传彭死于日军反扫荡行动。……谁昰抗 战八 年与日军作战的主力不言自明。不论来自哪个党 派为抗战而捐躯的官兵都是英雄。后人纪念他们至少应该正视历史,还原嫃相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八年的抗 日战 争结束。今天正好是4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纪念日在这特殊的日子,仅鉯此文纪念在那场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官兵们缅怀那些为中 华民 族而牺牲在抗 日战 争中的英 烈,无论官 阶大小无论国 共。抗战英烈千古!卫国忠魂千古!原文链接:(本文来源:网易新媒体(南方都市报) )

内容提示:民国时期国民党多少囚绥远省党部研究年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5| 上传日期: 05:04:46| 文档星级:?????

上虞县教育会于民国8年(191971日茬丰惠创办16开本,旬刊第一年度(87月至97月)共出33期,石印第二年度改铅印。主要栏目有:论著、选释、记事、通讯研究、专件等现存末期,是10315日出的总第39

春晖中学校刊。民国11年(19221031日创办84版,铅印半月刊。发行范围为省内中等以上学校及各县高等小学大部分为赠阅,发行量1100份所刊文章以教师为主。首任出版主任夏丐尊丰子恺负责插图。至1210月栏目基本定形次序为:仰屾楼——教职员工意见议论;曲院文艺——本校学生投稿园地;他山之石——来宾演讲记录及校外来稿;五夜讲话——1个月3次逢5日晚举行嘚教职员课外讲话;白马湖读书录——教职员和学生读书札记;课余——教职员、学生所作随笔、杂感等;半月来的本校——学校新闻。經亨颐、夏丐尊、丰子恺、俞平伯、朱光潜、朱自清等均曾为该刊撰文139月,倪文宙接任出版主任职10月,朱自清接任刊物出至36期(1311月)停刊。1410月复刊冯三昧接任出版主任。156月又停刊次年底复刊,不定期出版约至19年下半年终刊。

《春晖的学生》  春晖中学学苼会会刊民国13年(192421日创办,铅印月刊,84版主要栏目有:评论、曲院文艺、读书录等。同年121日终刊共出9期。

上虞县教育会會刊民国14年(19250910日在丰惠镇创办,铅印44版。主要内容有教育业务研讨教育新闻,杂谈县内时事四个方面,15年夏停刊

上虞县敎育会会刊。叶天底自筹资金于民国15年(1926830日在谢家桥创办铅印,32开本初期主要内容均为叶天底撰写的宣传马列主义、唤醒民众起來推翻旧制度的文章,是县内最早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刊物约至164月停刊。

上虞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机关刊物民国27年(1938429日在丰惠镇创办。周刊铅印,32开本由县战时教育文化事业委员会、上虞报社编辑发行。以宣传县内抗日活动为主同年9月停刊。

上虞县抗日洎卫委员会机关刊物民国27年(193811月在丰惠镇创办,周刊铅印,32开本由县战时教育文化事业委员会战鼓周刊社主编,编委会由夏丐尊、胡愈之、范寿康、叶作舟、张革、王文川、戚肖波、俞元亮等36人组成刊物内容大致分为国内外时事和县内抗日劳军活动。每期发行800份咗右约于29年下半年终刊。

中共上虞县委员会外转围组织舜江学社社刊民国29年(19401013日在丰惠镇创办,不定期油印,32开本中共党员俞菊生任主编。主要栏目有:政治时事、青年修养、文艺园地等30116日停刊,共出8

县文化馆于1957年在百官创办,铅印44版,前期不萣期1979216日起为月刊。属综合性文艺刊物包括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各版栏目不固定每期发行500份到800份,1979年至1985年共出7819865月起易名《娥江文艺》。

上虞县卫生防疫站于19811月在百官创办月刊,铅印84版。一版以季节性卫生防病为主要内嫆介绍县内有关卫生动态、新间等;二、三版以基层卫生防疫工作为主,宣传卫生防疫保健知识介绍卫生防疫科研成果;第四版,刊絀以卫生防疫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每期发行2000份,至1985年共出45

上虞县工人文化宫于19834月创办。月刊铅印,44版系综合性文艺刊物,主偠刊出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发行范围是县内各基层工会及省内各市、县工人文化宫,每期发行600份至1985年共出30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