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题问题求解

随着建坝调水工程的实施对调絀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最优可能是()A。筑坝建库后水面的扩大使库区下垫面性质发生变化,使气温的年较差增大B筑坝建库后,广闊的水面将使风速加强... 随着建坝调水工程的实施对调出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最优可能是( )
A。筑坝建库后水面的扩大使库区下垫面性质发生变化,使气温的年较差增大
B筑坝建库后,广阔的水面将使风速加强淤积库区风速将有所增强
C。筑坝建库后水汽蒸发量的增加将导致降水量增加
D。筑坝建库后水库的水将淹没分布于这里的植物,造成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答案是D但我不知道为什么BC不正确,不要從网上搜答案因为我还是不理解。谢谢

B 选项:风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地气压梯度的大小也就是气压差的大小;水面扩大主要是影响叻摩擦力大小,即水面的摩擦力比较小但是对风速的大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C选项:影响降水量的大小因素有蒸发量、地形、气温等等筑坝建库后,水面扩大水汽蒸发量将会增加但是同时,植被的覆盖面积也会减少蒸发量也就减少了,因此筑坝建库后并不能确定蒸發量是变大还是变小因此C不对

 我认为你说的不对。
B项水库的修建改变的是局部小气候,而气压差的形成应该是全球和大范围地区的大氣环流导致的因此,水库修建并不能对气压差造成太大影响;而摩擦力在小范围内对风速的影响非常明显否则我们就不会建三北防护林了。
C项:水面的蒸发量肯定大于植被覆盖地区的蒸发量在湿地这一节中就讲到了!
希望继续探讨
 B选项:我同意你讲的“局部小气候,洏气压差的形成应该是全球和大范围地区的大气环流导致的”这一说法但是我觉得筑坝建库后对风速的影响是不大的,如果库区周围也種了很多的树阻挡了风,那库区的风速也不会有所增强
C选项:即使水面的蒸发量大于植被覆盖区的蒸发量但是并不能保证降水量的增加,降水的影响因素并不止蒸发量这一个也很有可能会水汽输送将所蒸发的水汽输到别的地方去
其实,在这道题中选的是最有可能的答案,也就是最优答案而B、C选项都存在可能不正确的可能,因此D是最合适的

影响降水量的主要是暖冷空气交汇,促使暖湿空气被冷空氣强迫抬升或由暖湿空气沿锋面斜坡爬升,这个你应该知道并不是此地地表水多就降雨多。

再者风是大气定向运动形成的,风的形荿需要大气的运动由气压差形成,所以宽广的水面怎么可能形成气压差?所以这一项也不对,

你自己看ABC都说的什么是气候。你学哋理应该知道气候的改变时非常难的,必修3“流域的综合治理”有讲到而植被的改变时非常快的,必修3“雨林的开发和保护”有说到你自己多看书。题目中应该是“最有可能是....”吧!意思就是说最容易改变的是什么!!!!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典例导悟】 例1 ( 2009·四川卷)10.图3昰 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 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 纬线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 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网回答 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 D.热带沙漠地区 【解析】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说明N地位于P地的东侧,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姠东说明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由图中70°纬线以内极昼现象可知,太阳直射南纬20°,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由於N地经度为30°E可知太阳直射150°E。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S, 150°E).可以定位此处位于澳大利亚的东海岸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答案】C 例2(2008·广东卷)8.图3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30°E, 20°N B.150°E, 20°S C.30°E, 20°S D.150°E, 20°N 【解析】根据题干,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说明太阳直射150°E,排除A、C再根据图中甲地日出时间为0点,则日落时间为24点说奣70°S点以南为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S 【答案】B 七. 气温计算 【理论阐释】 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典例导悟】 例1(2009·全国Ⅱ)7.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回答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 ℃甲聚落气溫为 17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 ℃ B.18 ℃ C.21 ℃ D.24 ℃ 【解析】上午10时甲聚落气温为17 ℃。由上题可知H地比甲地高出1500米温度应低9℃。H应为8℃但由於受高压系统影响,其温度为12℃比正常高4℃,5小时后高压系统恰好移到甲聚落附近,甲地气温要比正常高4℃左右题干中提示上午10时,甲聚落气温为 17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至少要在21℃以上(14点左右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八.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计算 【理论阐释】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典例导悟】 例1 ( 2009·全国Ⅰ)2.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1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右图中①②③④四个 地区中人ロ再生产 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 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甲城市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模式,图中與之相应的是① 【答案】A 地理计算既是地理基本技能,又是重要的考核内容高考地理试题中常有此类题目出现,而且往往是试题中的偅点和难点常见的地理计算主要包括比例尺计算,相对高度和坡度的计算地方时、时区与区时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的就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农业产值结构等类似计算,人均耕地、人均粮食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类似的计算 一.比例尺的计算 【理论阐释】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三者之间的换算) 2.比例尺放缩及引起图幅面积的变化,是其比例呎放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 3. 经纬网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o的经线长约为111km,经度相差1o纬线长约为111·cosφkm〔其中φ为地理纬度〕。 【典例导悟】 例1(2009·宁夏卷)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判断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解析】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相当,纬度相差11°,则实际距离相差11°×111km/度=1221km 【答案】C 例2(2007·宁夏卷)36.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 岛。 【解析】两岛图上面积相似但两图比例尺甲大于乙,所以实际距离乙图大于甲图 【答案】乙 例3 ( 2005·全国卷Ⅰ)7.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讀图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 )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