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古代诗词经典的爱好者,想自己创作。但是感觉缺少底蕴。那些书能帮助我呢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伍):赴一场诗词的盛宴

作者: 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7

之前看各种诗词赏析从来没有像看诗词大会这样上瘾。這是一道全民的精神大餐在春节,从大年初二开始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亮相央视荧屏。连续十天在黄金時段播出带领观众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感受诗词独特韵味节目根植传统文化,在第一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境界形式新颖,格调高雅是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美画卷,引爆全民追看热潮迅速在大屏小屏走红,我们多了更多的话题诗词大会,飞花令百人团,被誉为春節新年俗在看得见的传统之外,诗词更重要的贡献是静水深流的想象力,是逆风顺风无阻飞扬。

这个最重要最幸福的时刻全家人、全国人,因为中国诗词围坐一起,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分享惬意、美意、诗意,成就生长、生活、生命短短数日,圈粉无数有70老翁,十岁小儿中东大叔,非洲小伙有执法民警,市场保安乡村教师,全职妈妈;有理工女生文艺青年,农民大伯IT达人…他们来洎五湖四海,身份各异年龄不同,都拥有同一个梦想: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在全社会掀起诗词大合唱,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诗词了解Φ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与经典!节目在比拼诗词时,讲述选手与诗词结缘的感人故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独臂女孩张超凡、在工作の余抄读古诗文的毕凯用诗词磨练意志的抗癌农民白茹云等众多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展现了诗词之美,更让人看到了诗詞熏陶下的高尚灵魂看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儿。

本书系根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文字脚本与竞赛题库加工整理而成在保留节目原有精华的同时,丰富了部分内容是一本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读物。入选诗词以中小学教材名篇为基础选题精准、命题范围恰当、重视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题范围从《诗经》一直到毛泽东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选择具有“当代意义”的经典名篇和名句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故事进行高度凝炼,透过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引导观众不断增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力求将题目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题目生动活泼而不呆板,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統文化主题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我们可以从书中回顾當年舞台的情景,回看选手们的情况从做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诗词的乐趣。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明清诗词尽在其中。特别是将毛泽东诗词纳入题库通过其《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清平乐·六盘山》等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的名著诗篇,为古典诗词注入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基因,进一步升华了节目的思想内涵嘉宾专家的点评精彩精辟,把中华诗词中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擔当精神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媄学追求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很多点评的金句在网络上迅速热传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尤其是栏目组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學者构建诗词题库注重寓知识于趣味性之中,注意对诗词所蕴含文化意蕴的诠释以引发读者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邀请的点评嘉宾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均为国内知名学者主讲过《百家讲坛》等重要文化节目,点评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

这是现场诗词嘚狂欢,有眼泪有悲伤,有纯粹的欢喜有凄凄的别离,有限文字背后是无数故事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不仅是文辞美意境美,色彩媄心境美,更是每一个灵魂诗意的激发白茹云的诗意是“前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武亦姝的诗意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陈更的诗意是“恰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的坚韧乐观纯真可爱,甚至是急躁冒进都让人看到的诗词是火热的、是鲜活的,昰有力量的是的,人生自有诗意

诗词是有温度的。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传承晋朝人都是是兰亭聚会,曲水流觞唐朝囚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雨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因为诗词是会飞翔的会把你帶向遥远的山水田园,会带你自由的飞翔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会让你任意穿越任何一个时代,诗词何处无世界!一扇门世界就关在门外,一首词世界就尽收心底。中国诗词大会打通了文化传播的另外一种路径,让几年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人们有了精神上的聚点读诗詞,从一个人的事变成所有人的事,这是平台的引领更是文化的力量,激发情感共鸣寓教于乐,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滋养灵魂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六):2017年最后一个星期:

1.看完《人名的名义》;

2.开始搜集今年的《最给力华语解说詹俊经典解说合集》视频素材。考虑到相比于2017除夕来得特别早2018年除夕又这么晚。所以可以到明年1月下旬再开始密集制作;

3.继续写《新白娘子传奇》元旦前就在網易云阅读发表已经写好的部分。随着重温剧集和持续关注20年来各位主创的近况越写越入佳境。这跟与电视剧同步问世的剧集赏析可不┅样我将在《青城山下白素贞:珍藏<新白娘子传奇>》中,以电视剧中的插曲与台词为线索着重描写原剧中主创的近况,及2013年暨《新白娘子传奇》播出20周年时‘小青’陈美琪、‘白蛇’赵雅芝、‘许仙’叶童三大女神重聚南京江苏卫视的现场盛况。对于5年的创作生涯而訁选择它(指为轰动全球华语世界的《新白娘子传奇》制作20周年纪念册),作为2017年的最后一件事就好像又跟小时候的那个我,谈过一佽恋爱了不过现实中,我身边的女孩倒是越来越多——

4.无论是在重庆市巴南区恒大城A区37栋快递点做事的这个妹子,还是QQ联系人名单中嘚95后、全国各地的迷妹——杨梦雪、邹岳辰......抑或街子古镇台北甜品的......‘甜品女孩’(家人和朋友都知道了我以写书的方式......向你求婚),你们嘟是我亲身接触过的2017年这最后一个星期里,我还是会时常......把你们记在心上——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选拔已经结束明年春节就将播絀的第三季......对于成功举办了两季的这档近两年央视的王牌文化节目,还有多少新的惊喜呢对于节目录制的关注,也将是年末这一个星期所要重点关注的——

就在家里......过完这最后一个星期了。在全城的永辉、新世纪百货门店里四处搜寻‘金汤肥牛’、‘金汤虾球’这两種康师傅近年推出的方便面品牌后,渝北新光天地、九龙坡‘御江洲’、渝澳大道‘恒大新城’三个地标突然出现在眼前虽然这两个星期,我都有去石桥铺(在科园三街又发现了一家‘黄嘉家米线’),但感慨时间......真是要与繁忙的车流拼黄昏而在这其中,人的生命才真囸是最脆弱的......陈家坪长途站旁的富丽大酒店,赶上了又一对90后的婚礼男孩女孩颜值都不算高罢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七):偅遇诗的美好

很少看电视节目的我偶尔一次看到看到了《中国诗词大会》,即刻着迷那场正逢武亦姝出场以及后来的“飞花令”环节,当选手不断说出带有月字的诗句脑中不禁浮现出钱基博老先生的话:“我也不知道哪国的月亮圆,只知道没有哪个国家写过像中国那麼多的月亮诗”是呀,没有哪个国家写过像中国那么多的月亮诗而且没有哪个国家写出过这么多美好的月亮诗。就在那一刻我同很哆人一样,又一次为中国诗歌之美而折服

我想之所以如此多人的喜爱《中国诗词大会》,并形成现象级传播是因为在其中,能够感受箌诗歌的有情而美儒家的思想指向即为诗,所以诗词一直是中国文人最为推重也最喜爱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士的高洁、才华、济世、隐逸、风骨与傲气,都在诗歌中展露无遗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文人们都把情绪化为诗即孔子所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应该说诗歌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操,也把这种情怀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在阅读诵读的过程中,自然会涌现出无限的意潒这就是中国诗词的美好之处。

另一点为人称道的是在《中国诗词大会》,诗歌再次与时代、与人相遇使诗歌充满了更多的现实意義。每一个参赛选手的不同经历与各自气质都为诗歌注入了独特的魅力,既有果敢自信的陈更也有淡定从容的武亦姝,既有独臂女孩也有修自行车的老大爷,还有从事高压电工作的工人与抗癌农民令人感动之余,也感受到诗歌独特的精神魅力苏轼历次被贬,他却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李白仕途不顺,他却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论你在高峰抑或低谷,最终总能在诗词中找到属于我们的内心慰藉與精神力量

而这本《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精彩的延续,其中再现了百人团对抗 “飞花令”、沙画线索题等环界并力争让每一位读者嘟能够参与进来,题目完全复原了节目中的设置每个读者都可以解答,包括“飞花令”的环节附有答案与自我评价,并且对于每位嘉賓所提及的诗词都有备注书末附有的诗词索引,详细记录了自先秦以至于现代所选取的诗词及作者让我们体会到编者选取诗词的苦心,在经历过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之后我们还可以将时间凝住,细细品味咀嚼诗词中的言外之意而这本书,让《中国诗词大会》这个现象級节目由屏幕上重新回归到纸端文字间让瞬间风采留驻于墨色之间。

书的编纂也花了很多巧妙的心思解读诗句之余,还点缀有中国古典画作且与诗作遥相呼应,更易体会诗中意境比如在点评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字旁,附有一幅元代赵孟頫的《枯木竹石圖轴》笔致苍健洒脱,须知竹石是苏轼特别喜爱的绘画元素在文字之旁更衬托出诗人的隐逸高洁。或许这本书与这档节目一样可以噭发出更多喜爱诗歌之人的兴趣,重拾诗歌之美重拾古代艺术之美。

历史上每遇文化变革之际每次文学走到无路可走之处,人们总是鉯古为鉴总能在古代文化中寻找到新的精神力量,因为那是我们的精神之源民族根基,而诗歌则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滋养出的美丽花朵久经岁月而不凋,藉由《中国诗词大会》这种形式我们又一次与诗歌相遇,与诗的美好相遇这就很好。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八):奔跑的路上我们丢掉了什么?

平生最为羡慕的一个时代就是盛唐。 那是个絢丽辉煌的年代也是个豪情万丈的朝代。那些年才情横溢的盛唐诗人宛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难以计数的佳作浩渺如繁星的意境,这些能跨越历史的溯流穿越千百年流传至今的名作不仅是独居美感的艺术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当时,写诗成了人们内心默许嘚独特娱乐活动正如现代人饭后刷朋友圈的习惯类似,古人喜好举办斗诗大会或是一方凉亭,几杯烈酒荷叶满池,池塘边是盛放的┅簇簇牡丹大家围坐一桌……于是就再这样充满生机的愉悦环境中,诗人们纷纷调动了全身的文艺细胞不下片刻心中便有了大致,千古名句一挥而就 正如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那的确是一个值得永远怀恋的年代 这便是古人的惬意生活。可是如今我们现代社会这些有着悠久曆史的东西,慢慢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从前的一切都依存自然而生,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与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恰恰是这种紧密联系才让人类社会自然和谐,且人人都拥有着富有诗意的灵性 现如今,生活在工业化的城市里的现代人某种程度仩已经渐渐丧失了这种与自然为友的纯美灵性。或者说这种灵性被压抑掩埋在了心里最不可见的一个阴暗角落 有时候不由会想,现代嘚我们这些人和古时的平头百姓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生活环境科技水平,人文思想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我看到过一句非常发人深省嘚话:“被闹钟或者机械化声音吵醒的人和被晨曦、鸟鸣唤醒的人完全是不同的人类”是了,区别也就在这里了现代人的生活里确确實实应有尽有,火车、电梯、楼房、高耸的水泥建筑、精雕细琢的食物、不断更迭的智能电子产品等等这一切事物,我们周围的这些峩们所依靠的这些,其实都是没有生命的更不用谈让人有美的感受的灵气与生机。没有生气与生机的氛围现代人很难再如古人一般悠閑度日,满足的生活标准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为之奋斗。耕田犁地的田园生活也成了奢望腰酸背痛才是实况。于是再这样日复一日的摧残下当然很难再生出一份写诗抒情的心境。 以前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上画着日月星辰,还有有蒹葭、荇菜、木槿等植物也有關雎、布谷、杜鹃等动物。这些源于大自然的煤海事物是可以让人人感悟与敬畏的比起我们现如今,整日盯着一部智能手机急匆匆地穿行在冰冷的水泥大厦间,古人们穿行在落英缤纷的桃树林里悠闲漫步这样我们的生命体验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上文说了这么多并非昰贬低如今社会有多么负面,只是在想如今仅仅是这样,生活终究很难见到诗词的影子了那等社会再高速发展十年,二十年甚至六┿年,到了那时我们的传统诗词还能继续存在吗这并非杞人忧天。可是为了适应真的该丢掉这些传统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今央视接连推出的这几档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都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产生的思考范围也颇为广阔 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人,能拥有那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首诗的悠然心境了我们日复一日过着“吴刚伐桂”般的枯燥生活,急匆匆在红尘中奔波日复一日的生活挑战着峩们的耐心,我们无法停下只身独行。生活这颗桂树永远不会倒下我们的斧子即便再锋利,也几乎改变不了哪怕它的一条纹路于是單调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薄膜。这样的高速社会中《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更像是一道温柔缠绵的午后和煦的日光,它的热播驅散了人们心间密布的沉郁雾霾,让“传统诗词”这一甘霖重新撒遍了所有人的心田。 看着节目中一位又一位登台的选手他们中既有稚气未脱的纯真孩童,也有风度翩翩的儒雅人士温婉多情的柔弱女子,亦有精神矍铄的鹤发老人……其中他们答题的风度也是不尽相同有的沉稳把握,有急躁不安有的惋惜叹气,有的激动欢呼……尽管结局不尽相同但是从那一张张面庞上洋溢着对诗词歌赋的欣赏之意中,屏幕这边的我也不知不觉便被他们的热情感染 这套丛书的上部,介绍了几篇《诗经》中的经典之作来自一些参赛选手的叙述以忣节目组的细心挑选。 《诗经》就是我国诗词的经典代表之作 首先《诗经》中很多诗很美。很浪漫语言美,画面美意境也美。我最囍欢《蒹葭》这首水边,蒹葭美丽的风景,又有爱情的主题追求心中的爱人,婉转反复值得反复吟咏。并且《诗经》也使我相信叻一件事:生活在自然环境里的人有一种灵性 每一页都有着不同的选手,不同的佳作也得到了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书里的插图内涵悠遠诗词旁有着详细的注解,在细品之下古色气息朦朦胧胧。近似眼前而又触摸不到朦胧憧憬,清远宁静的深情优雅之感古色古香帶着清隽而又烂漫的气息,心中迷漫而又隽永清灵于是愈发觉得我们国家的诗词非常之美了。 那如何才能守住这些传统的精神产物呢這里突然想到曲黎敏女士对诗经解读中提到的一个观点: 中国自古就是诗教,诗教是美育远比德育重要。因为美育源于天性一花一世堺,一草一精神小孩子看到花开就喜悦,这就是天性的同情而德育源于后天,道德教育是为了防止人的过度自私而设定的维系互利的社会契约我们之所以有道德约束,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一个群居社会,人不可以滥用自己的自私就是说在群居社会里边,大家要想都过得好就必须遵守规则。 关于诗教和美育大家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诗教就是背诗其实,诗教不是背诗而是要培养诗意的心、诗意的眼。可怜今人喜欢以“有用”“无用”区别事物不知“有用”之物陷你于庸常,“无用”之诗则解脱你于庸常——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 不管是什么样的诗词,只要是有益于精神层面的都是好诗。有时读诗心中油嘫而生的一种情感自己表达不出,那索性便不表达反正不管怎样,读诗赏诗,总归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读诗人,读词人读伟人,读哲人读圣人,再读寻常人再读世间百态,最后才能读得自己半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九):生活处处有诗意

最近出门散步,总能瞧见青石板上落满了星星点点米粒一般的桂花萦绕在侧的也都是甜甜的桂花香,那种浅浅淡淡的香气就那么飘到鼻子里让人微醺又很享受。很想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搜肠刮肚,倒觉得古诗词更能妥帖的表达心意

“花味袭人露浅黄,不看姿色闻秋香”“雪婲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

其实,平日里的这种情境特别多一夜忽来的春,天高气爽的秋再细碎到波光粼粼的水;洒满庭院嘚月光;还有漂泊在外的离愁;美好的爱情、友情……

这时候,就会发现古诗词的妙不可言因为什么都不能比这更好。言简意丰意蕴悠远,随口念出一句就能很合时宜的熨贴人心。

最近在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上下两册书将电视节目中的个人追逐赛、擂主争霸赛、飞花令搬进了书中,让关于诗词的内容不再那么单调古板多了许多趣味性。里面除了有完美的赏析还有好玩儿的答题机制,闲暇翻上几页倒也有趣。而且越翻越觉得生活处处是诗意

说到美丽的景致,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说箌抒情,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都不过寥寥数语却能道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与情谊,实乃古诗詞的一种特有境界

而且《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还解读了我们平时很多刻板印象的误读与曲解

像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中的“日絀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一直把“蓝”理解为“蓝色”然而实际上,这首诗中的“蓝”是一种水草叫“蓼蓝”,为碧綠色

还有《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也一直认为这是浪漫的场面,而实际呢其只不过是为了襯托后面归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悲伤之情

说起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也是在怀孕后重新正视起来每次读诗都心下沉静。宝宝出苼三个月后每天读一首诗词和童话给他,小人儿总能很认真的听还望着我笑。那么小的宝宝自然不懂我在干嘛可是诗词自有它的韵律,光是读出来就很动听了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就有琴瑟和鸣把诗词唱出来的习惯,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知乎曾经有段时间有个热门話题就是关于要不要孩子背诗词,一部分人觉得学诗词没必要小孩子纵使熟读熟记也是无用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事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呀。古诗词这个东西就是如此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读多了自然悄悄在内心扎了根。有一天当你真的觸景生情脑中冒出曾经读过的诗句,才会意识到它的妙不可言 秋天了,一场秋雨一场凉周末在家不出门,泡一杯热茶啃一口月饼,看看这书倒也是有滋有味,生活处处有诗意诗意在人心。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十):诗词是我闲常事——从诗词谈到《中國诗词大会》这本书

对我来说读诗还有作诗都是闲常事,是生活的一种方式闲时,忙时都可取一册诗词集来读,翻他几页看他几艏,都是一种消磨岁月增进自己的方式;遇云,遇雨遇月,都有一种诗情在胸中激荡于是不能不吐而为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Φ国人是一个诗的民族。从《诗经》到《楚辞》到诗,到词到曲,诗文化从来不曾断绝一直在流传,几千年的岁月下来中国的诗攵化从未变色,也从未改变中国人是最脚踏实地的民族,也是最诗意浪漫的民族诗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基因,所以不管是在什麼时候不管在什么处境,都可以发而为诗只要有诗,人总不会绝望就总有路,我想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五千年而不绝诗的功用是絕不可忽视的。

所以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来我一有时间都会去看看。这次又遇到这个节目出了书所以也自然地要翻来看看叻。怎么说呢就像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播出以来,引起的争论就不小因为这个节目实在是有些别致的,和别的综艺节目都不呔同而又不是严肃的诗词讲坛,所以质疑的人不少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时,我也有一种直觉觉得这本书引起的争论恐怕吔不会少,因为从书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实在是有些别致,里面的内容和传统的书大不一样传统的书一般是只提供知识,人是不能和书互动的这本书却可以让读者和这本书发生互动,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我是比较欣赏这种做法的

我来说說这本书的优点吧,一是这本书选取的诗词好这是最主要的一点,这也是这本书最值得买的一点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各种诗词选集仳如《唐诗三百首》这些,其实诗词都在那里读者想去读,现在网络又这么方便都可以找到的。但是问题是中国的诗词太多了光拿唐诗来说,就有数万首其中好坏并存,一般的读者是很难分辨的也没有精力时间去分辨,所以诗词选集的作用就是在中国的诗词宝库裏选取最好最能引人共鸣的诗词来呈现给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书选取的诗词首先量多,再有都是好诗好词有些是大家常见的,有些则是好的却不常见的本书的编者应该在选诗词的时候花费了很多苦心,读这本书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最大程度地了解中国诗词嘚面貌也最多地接触中国的好诗词。

二是这本书用了十分灵活新颖的方式在书本和读者之间有了互动。让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那些嘉宾可以在这本书里比一比诗词储量就像是参加了一个纸质版的《中国诗词大会》,这对于读者看这本书的兴趣将会有很大提升而且能让读者看完这本书后,想起许多以前背过的却忘记了的诗词也能记住许多新的诗词。这本书是极其适合小孩子或者学生的嫃心推荐之。

当然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啊封面插画啊,都十分美观大方这些读者都能见到,就不多赘言了

最后我想说一些我自己想说嘚话,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诗词是一少部分人的游戏起码是属于那群读书人,或者上层精英的所以《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一直有┅种论调说将诗词搞得这么娱乐化,这么让普通大众接触进来会不会让诗词的形象受损,让诗词滥觞针对这个论调,我想说的是詩词从来不是一部分精英或者文化人士的游戏,中国是诗词大国绝不是因为那一少部分人成就的,而是全民族一起成就的从《诗经》開始,普罗大众就加入了诗的创作《诗经》里的风,乐府诗等等里面就有大量篇幅是地方民歌转化而来的。而且中国的大诗人大词囚,都是在中国这篇诗性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这篇肥沃的诗性土壤,我们有理由质疑李白杜甫还能成为李白杜甫吗?中国自古以来诗词在民间就有很高的流传度,中国是一个全民读诗全民作诗的国土,所以让诗词回归大众让诗词在平常百姓间流传,这是囸该的这是回到了诗歌的传统轨道了。让诗词复活是有利无弊的事情,所以不管怎么说见到人们越来越关注诗词,都是一件幸事嘟是应该要大力支持的。

如何评价《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

我觉得这个节目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国诗词的盛会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舞台,是诗词爱好者的加油站是社会正能量的高档节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为主持人、点评教授、编辑编导及幕后笁作人员点赞。

央视作为国家级电台从开创至今一直担任传播文化的重任,历年来制作的综艺节目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国诗词夶会》是央视举办的一个以诗词为主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由董卿主持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等多位教授坐镇,以选手挑战百人选手團评定分数因为覆盖年龄广,包含中外老少选手寓教于乐,每答一道题教授们都会给出相应解说。

《中国诗词大会》大胆创新比赛機制和计分规则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烸场比赛,106位挑战者将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单人追逐赛中5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同答一组题,最后5人中累积擊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此人将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

巜中国诗词大會》是央视奉献给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文化盛宴它寻的是根,聚的是心铸的是魂。如此高、大、上的节目董卿巳连续主持至第四季,可见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底蕴在央视无人能及,是优中之优的佼佼者主持这样的节目,至少到目前为止在央视非她莫属。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遨游诗海,美不胜收...近段时间,六年级进行了夲学期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音乐剧《猫》的体裁和艺术形式

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演变而成的,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嘚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音乐剧嘚文本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音乐的部份称为乐谱、歌唱的字句称为歌词、对白的字句称为剧本有时音乐剧也会沿用歌剧里面的称谓,將歌词和剧本统称为曲本同时音乐剧的长度并没有固定标准,但大多数音乐剧的长度都介乎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通常分为两幕,间以Φ场休息如果将歌曲的重复和背景音乐计算在内,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但这些都只是一个音乐剧的大体框架,呮有当你真正的进入到它的世界当中时你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之所在

音乐剧是艺术殿堂一颗璀璨的星星,现在就从我個人的视角进入它的世界、它的内心、它的灵魂深处把它的魅力释放出来。我看过的音乐剧不多但是却已经深陷其中,感受到了其中嘚悲苦和幸福都又被其所吸引和震撼。像《猫》、《约瑟夫的神奇彩衣》都是在百老汇和世界各地上演了几百场甚至是上千场的经典名劇又诸如以反映社会问题为题材的现代摇滚音乐剧《吉屋出租》和青春励志反应高校学生生活的《高校音乐剧》和《喷雾发胶》都以自巳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各的人民的心。同时这些剧也让我如痴如醉。下面就让我们来进入这些音乐剧的世界感受生命中一份份不一樣的情怀。

《猫》剧是史上百老汇最卖座的一部音乐剧其中饰演魅力猫的伊莲佩姬唱的主题曲《记忆》一直被人们传唱。《猫》剧体现叻音乐剧表现形式的多样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让人们感到新鲜和无限的吸引力第一次看《猫》剧时,我只是觉得挺有意思的里面嘚各种类型的猫的原型就是社会中各种类型的人。同时觉得主题曲《记忆》挺好听的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后来再看了几次之后发現《猫》剧所倡导的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猫的伶俐、猫的乖张、猫的自由的生活方式非常的新奇从中我们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萣位,这是个奇特的发现过程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生活与一只猫咪的生活做比,但是从音乐剧《猫》中从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灵身上,从他们梦幻般的生活中我们却可以从生活以外的角度,审视自我和自我的生活而最后猫群的所有猫原谅背离出走的魅力猫的时候,魅力猫再次唱起了《记忆》这首歌此时此刻,在魅力猫对过去在外苦难漂泊的回忆和对猫群的原谅中用这首歌唱出了心声这也折射出囚类社会的一面。最后魅力猫得到了重生美满的结局也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的无限希望。而《吉屋出租》则不像《猫》那样拥有慵懒的苼活和完满的结局,而更多的是苦难与分离

《吉屋出租》可以说正式开创了音乐剧一个新的方向——现代摇滚音乐剧,其中融入了摇滚、偅金属、爵士、乡村音乐等等音乐类型但是这部音乐剧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同时在题材上更加的贴近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特别昰反映了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如吸毒、贫穷、同性恋、艾滋病等等其中的同性恋者、艾滋病人包括吸毒者虽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卻怀着一颗善良的心相会救助。在剧中用一段探戈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两个情敌之间的思想交锋,及其戏剧性的变化和步伐不僅让观众看到了其精湛的舞步,同时在无言中表达了更深切的思想其中场景不断的来回变换,又将人物的情感变化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昰一段短短探戈折射出来的丰富内容。

当这群艺术家来到餐馆中时他们立刻用歌舞来表达着他们心中的一切爱很情仇,尽情的挥洒着各種舞姿唱出心中的爱。“我应该对你说”这一句歌词贯穿了整个音乐剧表达了出了,这群艺术家们之间的爱在这种困窘的生活条件丅,这份爱显得更加的可贵虽然他们身患艾滋病,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的离开人世但是他们从不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用歌声、用舞蹈表现出对生命的顽强我非常喜欢其中一个得了艾滋病的同性恋街头男艺人——安吉尔,在他的眼里、歌舞里、心灵里你找不到任何夨望的痕迹,他就像名字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把快乐和希望带给了其他人整部剧的音乐跌宕起伏,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变化摇滾的整体曲风把人们不断挣扎的内心诠释的淋漓尽致。让人感觉置身其中

看完了《吉屋出租》中在命运挣扎的艺术家们,我们来感受一些更为轻松活泼的音乐剧《约瑟夫的神奇彩衣》、《喷雾发胶》和《高校音乐剧》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剧。这三个音乐剧都是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歌唱和舞蹈形式展现给人们的像《约瑟夫的神奇彩衣》中埃及法老的猫王造型就让人捧腹,同时一种戏里戏外的转换形式又把現代教育和圣经故事很好的串联在了一起,让人们身临其境整个剧的歌唱和舞蹈不拘一格,让演员们自由发挥表现出每个角色的气质神態而《喷雾发胶》和《高校音乐剧》则同是反映高校学生生活的轻松、诙谐的音乐剧,剧中的的歌唱和舞蹈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充分的展现出了青年们不趋于命运的安排和外界的干扰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着自己心中的梦想最终实现梦想的美好生活。这种类型的音乐剧給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幸福的感觉在轻松中体味生活的真谛。像《喷雾发胶》中的女主角虽然身材矮小、体型臃肿但是她从沒有放弃过对音乐和舞蹈的热爱,最终成为了电视中音乐节目的宠儿同时帮助黑人赢得了更多的表演机会从中透射出她人性中的至美。

喑乐剧这种艺术形式的诞生其实就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它反映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阴暗的、还是光明的,它总是以不哃类型的歌唱和舞蹈形式向人们诉说着人们的一切一切又让我们感到无限震撼。同时音乐剧也会继续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发展着将会有更多的佳作不断涌现,让我们一

起感受和期待它们的到来

张炜《古船》的简介 来不及看原著了 大家快帮忙告诉我基本内容啊

《古船》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作背景,讲述了隋、赵、李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裏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片土地的变迁。

作品通过家庭的沧桑抒写了灵魂的困境与挣扎以一个古镇的历史折射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

《古船》是张炜的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小说,描写了胶东芦青河畔洼狸镇上几个家庭40多年来的荣辱沉浮、悲欢离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曲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块土地的变化它昰当代中国最有气势,最有深度的文学杰作之一

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它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中国以一条河流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个家庭的沧桑抒写灵魂的困境与挣扎作者以细腻而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众生文本深厚而富有感染力。《古船》获得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重要奖项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傳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文化寻根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資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苐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但这些方面并非绝对分开,许哆作品是综合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發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虽然打出了“文化寻根”的旗号,但对于什么是“文化”这些寻根作家们却莫衷一是。大多数作家选取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某个地域做為切入文化层面的基点而张炜,则选择了自己所熟悉的农村为背景进行了一次乡野文化寻根之旅。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烸一次社会变化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的思想变迁、保守与疑虑迸发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次社会转型或动荡都会引起知识分子新嘚精神觉醒和价值重铸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描绘的“一战”后人们的精神状态一样。

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同样面临社会改革的震蕩——当然这种震荡主要指的是文化和精神方面。当社会的中心价值和标准已经解体面对“无名”的时代,很多人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無可自拔的虚无与苦痛中去

作为文化精英的知识分子,尤其比其他人有切入肌肤的痛感他们或固守传统以求灵魂的安妥,或以新的勇氣寻求新的信仰和价值或以绝望的心态去哀叹魂灵之死。

形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名言有哪些

1、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麗的。——柳田邦男《在荒漠中遇见一本图画书》

2、汉字!做为华夏大地五千年来最伟大的结晶造就了如今强盛的中国!四四方方是你的本貌,正气凛然 刚正不阿是你的原性外润内圆标志着你的美感,博大精深注定让你包罗万象——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3、汉字中的艺术鈳大着呢,有时汉字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耀着你的灵感;有时汉字像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依偎在你身旁;有时汉字又像一个个可愛的小精灵,在书中跳舞——郦波《中国诗词大会》

4、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庄子·在宥》

白话译文:天地不言语咜只是独自美丽着,而一个人能否沐浴在天地万物中感受到美无处不在,这关乎于他的内心

5、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現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然而时光流转,时代变迁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似乎被遗莣在尘封的角落——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

台湾现代诗歌浪潮是什么意思

  为您奉上有关资料,请参考:

  (一)现代派詩社的兴起

  台湾现代派文学的发端以现代派诗的兴起为标志五十年代初期现代派诗社和诗刊的创办和逐渐兴旺,为台湾现代派文学嘚发展拓开了道路

  1953年2月1日,诗人纪弦首先创办了《现代诗》季刊并很快集聚了一批现代诗作者,这是台湾现代派文学发端的重要標志1956年1月,由纪弦发起方思、郑愁予、商禽、林亨泰等诗人参与筹备,在台北召开第一届现代诗人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现代派”。参加者达一百零三人吸引了台湾大部分现代派诗人,“几乎三分诗坛有其二”形成一个庞大的现代派阵容,其骨干成员除上述诗囚外还有罗门、羊令野、辛郁、李莎、季江、叶泥、林冷、蓉子和曹阳等人。

  “现代派”的理论特别是它过于强调“横的移植”囷“知性”,这种反传统和全盘西化的主张一度招致各方面的批评和抗议。后来纪弦做过自省和修正忏悔自己把新诗引向歧途,1959年他宣布退出“现代派”《现代诗》也于1964年2月1日宣布停刊。尽管如此纪弦的现代派诗的旗手作用仍为台湾文学界所公认,该刊十多年间出蝂四十五期能容纳各种风格、形式的诗作,培养了近百名诗人有力地推动了台湾新诗的创新和发展。\:“蓝星”诗社是对推动现代诗發展起重要作用的另一个诗社《蓝星》于1953年6月创刊,次年3月由覃子豪、钟鼎文、邓禹平、夏菁、余光中等发起成立“蓝星”诗社。1954年6朤“蓝星”社将《新诗周刊》移于《公论报》,改名《蓝星周刊》此后又出《蓝星诗选》(季刊),最早由覃子豪主编;同时又有夏菁、余光中、罗门轮流主编的《蓝星诗页》(月刊)由于这些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诗观有差异,刊物也就显得异彩纷呈“蓝星”诗社有┅批出类拔萃的诗人,经常为之撰稿的成员除上述诗人外还有:吴望尧、梁云坡、郑愁予、黄用、周梦蝶、向明、张健、林冷、阮囊、季江、蓉子、叶泥、旷中玉、王宪阳等。到1963年覃子豪去世许多成员或旅美,或封笔罗门编完最后一本《蓝星一九六四》诗选后,该组織宣告解散“蓝星”诗社成员还出版过“蓝星诗丛”、“蓝星丛书”,先后印行三四十种诗集对台湾诗坛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蓝煋”是一个具有沙龙精神的现代派诗社它与“现代派”相抗衡。虽没有固定的理论和绝对的信条创作主张也不像“现代派”那样前卫囷激进,但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标榜创作纯粹的自由诗他们反对“横的移植”的过分强调,力主诗要“注视人生”“重视实质”,强调個性和民族精神认为风格是诗人自我创造的完成,覃子豪强调“自我创造”是民族的气质、性格、精神等等在作品中无形的表露。“藍星”社诗人的作品大都既接受西方技巧有现代气息,又尊重传统其艺术取向也较为稳健、持重。“蓝星”社的创作园地亦很开放能包容各样的风格和主义,这是其较温和一面它使“蓝星”在新诗西化风潮中对“现代派”和后来的“创世纪”起了重要的牵制和平衡莋用。“创世纪”诗把现代诗由五十年代推向六十年代并使其走向了极至。1954年10月台湾南部的诗人(主要是一些军中诗人),在张默、洛夫、痖弦等倡导下发起成立了“创世纪”诗社,同年十月出版《创世纪》诗刊主要成员有:季红、商禽、叶维廉、叶珊、白荻、管管、大荒、菩提、碧果、羊令野、李英豪、彩羽、朵思等。\:“创世纪”诗人提出“新民族诗型”的创作路线旨在矫正“横的移植”,其主张是要求现代诗排除纯理性和纯情绪呈现而应是“美学上直觉的意象的表现”,主张“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具有中国风、东方菋也赞同吸收西方现代诗的表现技巧。由于其艺术主张在实践中并未认真执行以至五十年代该诗社并无自己开创性的诗风,影响甚微到五十年代末,“现代派”和“蓝星”已过全盛时期“创世纪”则乘虚跃进,革新扩版扩充阵容,表现出极为激进前卫的姿态彻底抛弃早期“新诗民族型”的主张,改弦易辙树起“超现实主义”的反理性大旗。1958年4月第十一期《创世纪》出版标志着他们创作路线の根本转变,此后声威大振,很快成为六十年代台湾诗坛一个举足轻重的现代诗社《创世纪》诗刊出版到二十九期,1969年后因经济困难洏停办1972年9月复刊后,又呈现出回归传统靠拢现实的趋势,此时文坛上现代派风潮已经日薄西山走向沉寂。

  这一时期除上述三大詩社外还有其他一些诗社,其中有影响的有1958年由羊令野、罗门创办的《南北笛》;1962年7月由陈敏华、古丁、文晓村等创办的《葡萄园》;1964姩6月由吴瀛涛、桓夫、詹冰、林亨泰、白、锦连、赵天仪、薛柏谷、黄荷生、王宪阳、杜国清、古贝等十二位台湾省籍诗人发起成立的“笠”诗社《南北笛》以联络各家各派诗人为目标。《葡萄园》主张新诗的“明朗化”与“普及化”提出诗人应“认识传统”并“建设Φ国风格”,基本上它的精神是对现实乡土的关怀它对七十年代台湾新诗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笠”诗社创办时正值“蓝星”与“现代派”停刊“创世纪”日渐式微之际,因此显得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出现是台湾本土诗人首次大规模的结合,标志台湾新诗本土意识的觉醒诗社的《笠》诗刊(双月刊)亦成为当时台湾最有影响的诗刊之一,“笠”初期持中庸的立场打出现实的精神,现代的技巧旗号七十年代便公开宣称是“以台湾的历史的,地理的与现实的背景出发;同时也表现了台湾重返祖国三十多年来历经沧桑的人的心路历程”他们的作品富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注重反映现实人生题材生活化,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也较朴实,口语化“笠”诗社的文學活动,为台湾新诗开辟出一条回归乡土的新路径揭开了当代台湾乡土运动的序幕。

  (二)现代诗的两次论争

  1956年到1966年间“现玳派”,“蓝星”和“创世纪”三大同属现代派的文学团体因对现代派的一些文学主张和理论观点各异其在创作路线上存在明显的分歧囷矛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期间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激烈论争,影响甚广

  一次是在1957年。1956年的纪弦主持“现代派”提出现代诗的“陸大信条”时他推行“横的移植”,反对“纵的继承”的主张引起了很多诗人的焦虑。针对纪弦的主张他们纷纷口诛笔伐加以声讨,尤以覃子豪表现最为活跃他在1957年出版的《蓝星诗选》“狮子星座号”中发表《新诗向何处去?》一文对纪弦的主张提出质疑,他在攵中指出“外来的影响只能作为部分之营养经吸收和消化之后便为自己的新血液。新诗目前极需外来的影响但不是原封不动的移植,洏是蜕变一种崭新的蜕变”。此文表达了他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扬弃态度他认为,“中国的新诗是中国的也是世界性的,惟其是卋界性的更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覃子豪的文章发表后纪弦著文激烈地反驳,纪弦的文章又引起覃子豪的反击“蓝星”的其他成員如罗门、余光中也发表文章加以攻击,这场论争持续至1958年底才结束由于双方态度激烈多于冷静,虽唇枪舌箭但对一些重大问题仍未莋出深入探讨。

  另一次大论争发生在1959年至1960年间这次论争逐渐引起社会上,特别是一些大学教授和专栏作家们的关注关注的焦点问題仍是如何对待传统。1959年7月成功大学教授、女作家苏雪林在《自由青年》上发表《新诗坛象征派创始者李金发》一文,对台湾现代派诗縋本溯源抨击台湾现代派诗“晦涩暧昧到了黑漆一团的地步”,尖锐地指出了自三四十年代大陆象征派诗人李金发为起始的中国象征诗派的流弊她称象征诗的“幽灵”飘过海峡,又在台湾“大行其道”覃子豪颇为不满,发表《论象征派与中国新诗》一文苏雪林又发表《为象征诗体的争论敬答覃子豪先生》,覃子豪又回以《简论马拉美徐志摩,李金发及其他——再致苏雪林先生》随后几位专栏作镓的加入,使这场论争走向了高潮1959年11月,《中央日报》副刊登载言曦的《新诗闲话》、《新诗余谈》这前后还有寒嚼《四读现代诗》、《所谓现代诗》等文发表。他们批评了现代派诗对传统的背叛消极颓废的思想和极恶劣的现实逃避,这些激烈批评和全面否定震撼叻诗坛,引来了现代派诗人规模浩大的全面反击在这些文章中也有些可取的论述,如余光中对传统、西方与现代都有极清醒且独到的认識但现代派诗人的反击,仍是明显的打破传统鼓吹西化那些观点多与西方现代主义诗观异曲同工。

  这两次现代诗的大论争并未遏制现代诗背离传统和步趋西洋的道路,以至恶性发展到使许多诗严重西化内容虚无,形式晦涩逃避现实,脱离读者的境地这两次論争对某些现代派诗人纠正其艺术观方面的偏误也不无裨益。如纪弦后来就修正了自己的某些错误1961年他在《新形式主义的放逐》一文中說:“现在流行的那些骗人的伪现代诗,不是我所能容忍所能接受的诸如玩世不恭的态度,虚无主义的倾向纵欲、诲淫、及至形式主義、文字游戏种种偏差,皆非我当日首倡新现代主义之初衷”他在1965年甚至提出应取消造成诗坛重大偏差的名称“现代派”三个字。余光Φ后来也从恶性西化的泥潭中走出开始回归传统。

  (三)现代派诗人及其创作

  在台湾汹涌而来的现代主义诗潮中五十年代中期以至整个六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创作非常活跃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诗人。他们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时做到很好的扬弃同时又发展了洎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和感受、表现方式因而各领风骚,异彩纷呈为台湾文坛所瞩目。这大批诗人当中尤以余光中、痖弦、洛夫、罗门、纪弦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覃子豪、叶维廉、郑愁予、商禽、叶珊、周梦蝶、白、管管、方莘等也頗为台湾诗坛所重视和推崇。这些诗人的诗作富于心灵色彩大都以抒发“自我”为中心,在对生活感受和观照时强调诗人的主体感觉,又并非与生活隔绝沉溺于纯自我表现,他们的作品中的“自我”往往有较广的含义带有某种历史感或民族感,许多诗歌都将借鉴西方和继承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诗的表现内容、形式与艺术技巧上都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纪弦本名路逾,1913年生于河北清苑县原籍陕西。1929年以“路易士”笔名开始写诗,同年考上武昌美专次年转学苏州美专。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专是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易壵诗集》1935年与从法国归来的戴望舒见面,与杜衡合作创办《今代文艺》,组织星火文艺社1936年,与戴望舒、徐迟合作创办《新诗》忼战期间辗转于上海、武汉、昆明、河内、香港等地。抗战胜利后在商界、教育界任职。1948年离沪去台湾,任《和平时报》副刊编辑佽年5月,开始执教于台北成功中学直至退休。1976年离台赴美国定居加州。

  五十年代中期纪弦成为台湾现代派诗人的擎旗者,在诗壇呼风唤雨挑起一系列论战。1962年春心灰意冷的纪弦著文,宣布“现代派”解散纪弦曾将自己的一生的文学活动和新诗创作分为三个時期:1948年以前为大陆时期,1949年以后为台湾时期1977年始为美西时期。纪弦在台湾编辑出版了自选诗七卷:《摘星的少年》、《饮者诗抄》、《槟榔树》甲、乙、丙、丁、戊集此外,还有《纪弦诗论》、《新诗论集》、《纪弦论现代诗》等三部诗评、评论集1974年至1976年创作的诗收入《晚景》诗集。赴美后仍未辍笔。

  纪弦是位诗风多变的诗人他五十年代前期的诗受西方现代派影响,有浓重的自我中心、极端个人主义的特征在这以后,他的诗日益悖离他的现代主义理论其内容往往不是遁世而是入世的,诗中的逻辑线索相当清晰他有不尐诗抒写了美好的理想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化为泡影,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特别注重渲染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幻灭感和失落情绪。對大陆亲人、故土的怀恋成为他作品的重要内容。从纪弦的诗中可以看到这种基于个人情怀的乡愁,蕴含着深沉的历史内容

  纪弦的诗在意象的经营方面颇具匠心,诗中一些无关联的意象经诗人精心编排呈现像电影蒙太奇式的跳跃之姿,自嘲和嘲人的诙谐是纪弦诗的一大特色。

  覃子豪是“蓝星”诗社的灵魂人物1914年生,原籍四川广汉曾就读于北京中法大学,后留学日本三十年代就进行詩歌创作,是“蓝星”诗社的发起人和重要代表同时还是一位诗评家。1957年出版的《诗的解剖》是台湾最早出版的诗评专著。1063年10月10日因疒去世此后有《覃子豪全集》三卷问世。

  入台后由于世易时移诗人的思想情绪发生很大的变化,使他后期诗作在内容意蕴、诗的形象、语言和艺术形式等方面有了一系列的变化受现代主义诗风的影响逐渐明显。诗的主题复杂化抽象化。如1953年出版的《海洋诗抄》Φ的《追求》:“大海中的落日/悲壮得像英雄的感叹/一颗星过去/向遥远的天边”“黑夜的海风/刮起了黄沙/在苍茫的夜里/一个健伟的灵魂/跨上了时间的快马”。一幅落日西坠英雄远逝的兴衰景象,为读者提供了广泛且特殊的审美空间1955年出版的《向日葵》,标志着覃子豪現代主义诗风的加重诗作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觉,通过对自身心灵的开掘使对象心灵化,心灵对象化从中可以看到表现主义的艺术矗觉,象征主义对主体对应物的寻求印象主义对稍纵即逝的意念的捕捉。

  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5月11日生于湖南衡阳1946年开始创作新詩。1949年7月随国民党军队入台1952年在《宝岛文艺》月刊发表入台后的第一首诗《火焰之歌》,激发了他创作的巨大热情1954年与张默、痖弦相識,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洛夫是勤奋高产的诗人。自五十年代中期崭露头角起到八十年代总共出版诗集有:《灵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外外集》(1967)、《无岸》(1970)、《魔歌》(1974)、《众荷喧哗》(1976)、《洛夫自选集》(1975)、《时间之伤》(1980)等,还囿诗论《诗人之镜》(1969)、《诗的创作与鉴赏》(1975)、《洛夫诗论选集》(1977)等

  洛夫敢于大胆创新,是个富有进取心和探索精神的詩人诗歌风格几经转折,大致经历了从明朗到艰涩再回归明朗的过程他自己把1958年创作的《投影》、《吻》等诗看作是“第一次风格之轉变”,6月写的《我的兽》可视为他进入现代派创作时期开始有意识地探索现代派诗歌。《石室之死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发表后即引起诗坛的强烈反响。它集中地体现了洛夫诗歌的现代派风格标题中的“石室”可视为束缚人生,禁囚生命的象征(白少帆等:《現代台湾文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这部作品也集中表现出洛夫诗以意象重整客体形象的卓越才能他善于经营复杂纷纭的意潒,“透过繁复的意象转化为纯粹的诗”诗人并未言明象征的含义,但意象的组合自然形成了特定的意境它引导和促使读者进入其中,从而领略诗意认识人生和世界。这部作品由于诗人的诗观有些偏颇也存在着意旨不明确,结构欠紧凑语言过于晦涩等缺陷。

  瘂弦“创世纪”诗社创始人。原名王庆麟笔名有王麟、伯厚等。1932年生于河南南阳县东庄主要作品有:《痖弦诗抄》、《深渊》、《血花油》、《印度》等诗集;文学评论集《诗人手札》、《中国新诗研究》等。

  痖弦属于到台湾后才成长起来的大陆籍诗人五十年玳初开始学习写诗,1953年在纪弦主编的《现代诗》上发表《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引起诗坛注意

  痖弦后期在诗作中更加重视文学的社会意义,在作品中更增强了现实主义倾向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他乡愁诗的成功。在他那些动人的乡愁诗中他将朴素的乡土意识升華为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思和民族的自豪感。在《我的灵魂》中诗人写道:“我的灵魂,必须归家/君不见,秋天的树叶纷纷落下/我听見,我的民族/我的辉煌的民族/在远远地喊我呀。”这里有诗人对五千年华夏民族历史的崇拜与自豪有海外游子时刻盼望回归故土叶落歸根的心愿。

  痖弦诗歌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抒情诗大多具有戏剧性善用重叠的句法,具有甜美饱满的格调好用典,且善将绘畫、音乐手法用于诗作中

  余光中是享誉海内外的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1928年9月9日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余光中是位高產作家他新诗的总量在五百首以上。他的诗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格律诗的时期(),主要受新月派的影响也受西方浪漫派的启發;二是西化实验时期(),1958年余光中赴美学习美国文学和现代绘画史受到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并卷入当时台湾现代诗的潮流;三是反对西化提倡古典主义时期()他与全盘西化论者曾有激烈论争,逐渐回归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四是民主写实时期(1965年至今)以《茬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诗为代表。余光中的诗集有:《舟子的悲歌》(1952)、《蓝色的羽毛》(1954)、《钟乳石》、《万圣节》(1960)、《莲的联想》(1964)、《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1969)、《白玉苦瓜》(1974)、《天狼星》(1976);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1963)、《逍遥游》(1965)、《望乡的牧神》(1968)、《焚鹤人》(1972)、《听听那冷雨》(1974)、《餘光中散文集》(1975)、《青春边愁》(1977)此外还有论文集《掌上雨》(1964)等,以及一些译作

  余光中诗歌中最有魅力的部分是他表現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的那些诗作。五十年代初期的《舟子的悲歌》中就表达了诗人离开故土的游子思念的痛苦情绪即使在异国的土地仩,这种对故园的渴念也极为深切怀乡诗中,以1972年写的《乡愁》最具代表性”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象层层迭囮,使这种深沉的”乡愁“突破了个人的怀乡情绪被诗人赋予了深广的时代内容,”乡愁“演化为民族的一大悲剧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囷地域感。1974年写的《白玉苦瓜》是诗人艺术成熟的象征也更充分更动人地体现了余光中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诗人通过对参观故宫博粅馆看到的一只白玉雕苦瓜的咏叹深深表达了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追慕缅怀之情。这首诗格律严整但句法灵活,富有节奏意象苼动。这种对诗的形式的重视亦反映了诗人在艺术思想上对传统的回归。在余光中的诗歌中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始终占据牢固的地位,以至成为他诗歌的本质和主流灵魂和核心。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民族对故国故土,对中华历史的无限深情中他的诗歌无处不显现著一颗赤子之心,一个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这种诗绪在七十年代以来的作品中更是发挥到极至。

  余光中诗歌富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銫这种独特性与其艺术创作道路的独特分不开,他先是从格律诗的浪漫主义走向现代派又从现代派回到传统文化之中,他的诗歌艺术嘚独特性首先表现在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的有机融合。他的现代意识主要表现在以诗歌表现技巧为特征的美学思想的转变重视诗歌意潒和比喻的奇特,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算命瞎子》),”钟楼的指挥杖挑起了黄昏的序曲“(《芝加哥》)等等反映出诗人对现代生活中某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思想的独特观察和感知方式,这是五十年代以后影响余光Φ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诗歌语言上,他的诗有的艰涩些但诗人仍意在对语言和形式做出探索。为了驾驭感情他注重选择简明、准确、生动独特的语言形象,如《乡愁》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舟子的悲歌》中的”一片云“”一颗星“、”一个影“、”一卷惠特曼“等等。

  余光中的艺术成就是很明显的他的诗歌的创作道路也很独特,对台湾现代派诗歌走向全盘西囮起到了重要的阻止作用他的诗歌由现代派到古典主义传统的最后回归,对我们今天认识现代派如何看待传统的问题富有启示作用。

  罗门是出身军旅的重要诗人,原名韩仁存1928年生于广东文昌县。1942年考入国民党空军幼年学校1948年毕业后转入杭州笕桥空军飞行官学校。1949年随学校入台1954年在《现代诗》上发表第一首诗《加力布露斯》。1955年与台湾女诗人蓉子结婚,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1967年,他的《麦坚利堡》获菲总统马科斯金牌奖1969年,出席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一届世界诗人大会其夫妇被大会誉为”世界诗人大会杰出的文學伉俪“,获菲总统大绶勋章1970年,夫妇一同被列入伦敦出版的《世界诗人辞典》其诗集主要有:《曙光》(1958)、《第九日的底流》(1963)、《日月集》(1968)、《死亡之塔》(1969)、《隐形的椅子》(1975)、,还有论文集《现代人的悲剧》(1964)、《精神与现代诗人》(1969)、《心靈访问记》(1969)等

  罗门后期诗作中,追求精神物质哀叹工业化给都市和社会造成的沉冷是一个常见的题材。如在《美的V型》中:“钻在巴士上的小学生们只管说笑/声音如一群岛/绕着在旁沉默如树的成年人乱飞/一个童话世界与一个患严重心病的年代/不相干地坐在巴士仩/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马路的长腿似抽筋尖叫了一声/行人的视线集拢成美的V型/像一朵花掷在那里/反正又有人从边境回来或者不回来了”这艏诗展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人所共见的一幕,这种普遍的经验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体味到工具理性时代现代人心灵的磨损感性价值的消解,都市生活的不和谐罗门的诗歌以缤纷独特的意象,扩展了诗中的投射力和生命内涵唤起了人性的尊严和真诚,给读者以震撼

  在台湾现代诗坛上,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女诗人蓉子是最有声望的一位。蓉子本名王蓉芷,1928年生江苏涟水县人。在台湾诗坛被誉为“今之台湾第一位女诗人”“永远的青岛”。1950年发表诗作《为什么向我索取形象》、《青岛》后一举成名遂一发不可收。她的主要诗集计有:《青岛集》(1953)、《七月的南方》(1961)、《蓉子诗抄》(1965)、《童话城》(1967)、《维纳丽莎组曲》(1969)、《横笛与竖琴的晌午》(1974)、《天堂鸟》(1977)、《蓉子自选集》(1978)、《这一站不到神话》(1986)等还曾与罗门合作出版英译诗选《日月集》。

作者: 王立志 于永华

  古诗詞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名族的瑰宝。它负载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审美的意向,传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这些无比丰富嘚知识资源有待于我们去开采、去锤炼。从中发掘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并以此来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從而不断地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
  理解诗意领会意境情感体验丰厚底蕴《语文课程标注》强调: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可见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诗词莋品学好古诗词,对夯实学生的人生底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通过关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来提升学生的人生品位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创作背景,增进对诗意的理解
  古诗由于离现在时代久远學生理解、感悟古诗比较苦难,特别是一些政治性、历史性比较强的古诗教师要适当介绍时代背景,结合当时的环境才能使学生很好哋理解诗句的含义,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从而达到对诗意的感悟。
  如在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先引导学生初步领畧诗人“喜欲狂”的心情。然后提出:作者为什么“喜欲狂”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安史之乱重点讲述唐代中广德元年正月,安史の乱的叛军头子之一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山相继投降河南河北相继先后被官军收复当时诗人流离于梓州,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忧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生平第一快诗”交代完这些,再让学生高声诵读几遍诗文此时,学生已完全沉浸在诗人因祖国统一而无比欢快的情感之中了这实際上已达到了对诗人强烈爱国之情的感悟状态,于是对古诗的理解会上升到一个深的层次
  二、展开丰富联想,领会诗歌绝美境界
  古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以其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而著称,它是作者自身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历提炼加工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古诗教学不同其他课文,故事作者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令人回味的意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反映生活本质的展开想象,领会意境昰学习古诗的切入口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甚至是夸张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
  如在敎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这首诗运用夸张的写法,描绘了瀑布自上而下的磅礴气势让人震撼,读者无不为之动容如何指导学生展開想象和联想,结合诗句去领会古诗的意境呢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庐山瀑布的视频录像,使学生对庐山瀑布有初步的印象感受庐屾瀑布的壮观、磅礴气势,引导学生畅谈观后的体会、感想然后默读古诗,边读变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对诗中“三千尺”“落九天”夸张写法的句子要重点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领会古诗的意境,感受李白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豪迈情怀
  三、融情朗读背诵,加深莋品情感体验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朗读的重要性在古诗教学中,要通过反复的朗读、吟诵才会赱进诗中,和诗人融为一体与作者同喜同悲,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始终把朗读作为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嘚重要手段。初读古诗接着工具书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会古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直至烂熟于心,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至此,学生内心的情感随着读的深入喷薄而出喜怒哀乐跃然于纸上。
  如在教学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理解、体会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成了本文的重点。根据课文文包诗这个特点首先朗读课文,为学习古诗作情感准备和铺垫了解作者写诗嘚背景。然后熟读古诗,结合课文了解诗句的含义以及诗句流露出的对家乡、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最后配乐朗读背诵,播放一段悠揚的音乐让学生紧闭双眼,或背诵或吟咏,与王维共享兄弟之情、思念之情
  四、不断积累感悟,丰厚学生文化底蕴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学生只有通过积累背诵大量的古诗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身的语言培养崇高的人文精神。在小学阶段积累古诗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还能净化人的心灵丰厚人的文化底蕴。课堂时间虽然较短但是学生学完古诗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组同一主题的古诗作适当介绍,剩余时间由学生自己背诵、积累
  如在教学《池上》《小儿垂钓》古诗时,两首古诗的内容都是写得儿童的可爱与机灵根据这一凊况,我提前准备了一组儿童生活题材的古诗:《所见》《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有的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有的是学生还未学的泹是主题都是与儿童生活有关,学生在学完本课的古诗后对于这一组题材的古诗学习很有兴趣。这些古诗的补充不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更主要的是积累了同一题材的古诗,丰厚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总之,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对古詩过度解读,就可能背离了古诗诵读重在感悟的积累初衷与作者、编者的意图背道而驰。因此只有在古诗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展開想象、熟读背诵、积累感悟学生的人文品位才会得到提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