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白平衡有几种模式模式改了需要测光吗

采用相差检测系统的11点高速双十芓型AF感应器 采用对比检测系统的11区多重AF(自动在选项中可选)
实时取景:取景使用高速实时MOS感应器进行静态画面拍摄,100%视野 曝光调节预覽白平衡有几种模式调节预览,灰度层次自动预览 脸部识别预览自选效果预览 网格线显示,5x7x,10x14x放大可选,MF/S-AF AF框显示AF点显示,拍摄信息色阶图,IS激活模式 AF:高速成像AF
产品类型:眼平单镜头反光取景器 视野约:100% 取景器放大倍率约:1.15x(-1m-1,50mm镜头无限远) 视点:约20.0mm(-1m-1)*從目镜镜头 屈光调节范围:-3.0-+1m-1 对焦屏可:在服务中心更换(提供NeoLumi-MicroMat屏,可更换为gridmat型) 目镜快门:内置型 眼杯:提供可更换型EP-5/6/7/8EP-7(放大眼杯ME-1和屈咣眼杯DE-P3,DE-N3可用) 光学预览(取景器):通过预览按钮 实时预览:可设定至Fn按钮或预览按钮 取景器信息:光圈值,快门速度记录模式,AF確认标记闪光,白平衡有几种模式WBAE锁,可保存静态影像数曝光补偿值,测光模式电池报警,曝光模式AF框(叠加),影像稳定IS曝光包围ISO值
92万像素液晶屏 产品类型:HyperCrystal液晶(投射TFT彩色液晶屏) 播放视野:100% 亮度控制:15级 色彩平衡:15级
电子控制纵走式焦平面快门
内置闪光燈:可缩回闪光灯 兼容外部闪光灯:FL-50R,FL-36RFL-50,FL-36FL-14 闪光控制模式:TTL自动(TTL预闪光模式),自动手动 闪光模式:自动,防红眼慢同步第1帘慢哃步,第2帘慢同步强制闪光,手动(1/41/16,1/64)关闭 同步速度:1/60秒-1/250秒(1
测光系统:TTL开光圈测光系统 (1)数字ESP测光(49点多模式测光) (2)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3)点测光(取景器屏幕的约2%。高亮/阴影基可用) 测光范围:EV1-20(数字ESP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在常温下50mmf2,ISO100)
自动白平衡有几种模式系统:采用高速实时MOS感应器和专用外部传感器的混合检测系统 预设置白平衡有几种模式:7种设置(K) 白炽灯光(3000K)荧光(4000K),日光(5300K)闪光(5500K),多云(6000K)阴影(7500K),水下 白平衡有几种模式补偿:在每个A-B/G-M轴上±7步(在自动白平衡有几种模式
光學防抖(成像偏移影像稳定器) 模式:3种模式(2维激活风景取景垂直方向移动的1维激活,人像取景水平方向移动的1维激活) 手动:功能輸入焦距长度810,1216,1824,2830,3540,4850,5565,7075,8085,90100,105120,135150,200210,250
柔光效果(LightTone)照片怀旧颗粒效果(GrainyFilm),针孔效果(PinHole)立体效果(Diorama),柔和怀旧效果(GentleSepia)负片冲印效果(CrossProcess),戏剧效果(DramaticTone)在定制模式下可进行5种基本模式操作和调节。 调节参数:对于i-ENHANCE鲜艳,洎然柔和模式,可进行对比度锐度和色饱和度水平的5级调节 对于单色调可进行对比度和锐度水平的5级调节 i-ENHANCE下可实现3种效果水平 滤镜效果:对于单色调可实现黄色,桔黄色红色或绿色滤镜效果 画面色调:对于单色调可实现棕褐色,蓝色紫色或绿色效果 灰度层次:4级(洎动,亮色调正常,暗色调)
2秒12秒(可取消)
连续拍摄速度:在连续拍摄H模式下约5幅/秒,在连续拍摄L模式下1至4fps可选 连续拍摄时最大可記录画面数: RAW模式:最多16幅(使用SanDiskE×tremePro16GB) JPEG模式:使用SanDiskE×tremePro16GB时可拍摄至储存卡容量用完为止)
单幅拍摄连续拍摄H,连续拍摄L自拍定时,遥控
記录格式:基于Wave格式 立体声PCM/16位44.1kHz 最大记录时间: 带声音画面:30秒 短片:依赖于短片记录时间
能打印预约(DPOF),直接打印(兼容PictBridge)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俄语捷克语,荷兰语丹麦语,波兰语葡萄牙语,瑞典語挪威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匈牙利语,希腊语斯洛伐克语,土耳其语拉脱维亚语,爱沙尼亚语立陶宛语,烏克兰
单声道(立体声外部麦克风可用)
单帧 信息显示 索引显示(49,25100幅,日历) 近距离特写(2-14x) 短片(无声声音,FFREW,Pause) 幻灯片(靜态短片,静态+短片幻灯片放映,无音乐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声音声音) 信息显示:色阶图(独立亮度,RGB可见) 高亮阴影点报警,AF框拍摄信息
在高ISO设置下:关闭,低标准,高 在低快门速度下:关闭打开,自动
RM-CB1遥控线(选购) 光学遥控工作时间:2秒0秒,可進行bulb控制(使用可选的RM-1遥控装置) 防振模式:1/8至30秒可选 短片模式:电子快门1/60秒-1/250秒(1/3EV步)
保护功能:单幅选定画面,释放保护(单幅所囿选定) 在介质间复制:单幅,所有画面选定画面 RAW画面编辑:RAW加工 JPEG编辑:阴影调节,红眼修正裁剪,单色棕褐色,饱和度(色深)调整大小(生成另一文件),幅面更改 合并(Marge)功能:2-4画面合并增益步0.1-2.0,0.1步
单幅所有画面,选定画面
光学取景器:约870张(根据CIPA标准)
多重曝光 画面数目:2-4幅画面 功能:自动增益实时取景,在已记录画面上曝光 纵横比:4:3(默认)3:2,16:96:6,5:47:6,6:57:5,3:4 水平仪 检测:2-轴 显示:后部液晶显示屏取景器,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 信息:白平衡有几种模式设置白平衡有几种模式补偿通知,B/W模式通知记录模式,ISO感光喥程序变换,BKT通知闪光模式,驱动模式可记录静态画面数目,快门速度光圈值,曝光补偿值测光模式,AF模式激活AF点,对焦模式影像稳定,多重曝光 背景光定时器:8秒 超级控制面板 信息(拍摄):电池信息曝光模式,快门速度光圈值,曝光补偿值ISO感光度, 曝光补偿指示曝光指示,闪光强度补偿指示日期,BKT设置NR设置,白平衡有几种模式WB白平衡有几种模式补偿值,画面模式闪光模式,记录模式影像尺寸,卡片信息驱动模式,闪光强度补偿值测光模式,可记录静态画面数目对焦模式,FP报警AF框,AF照明无效通知色彩空间,锐度对比度,饱和度灰度层次,IS激活模式脸部识别,RC模式设置Myset,闪光充电多重曝光,纵横比 信息:曝光模式赽门速度,光圈值曝光补偿值指示条,曝光补偿值 无线闪光操控器:闪光补偿值指示条闪光补偿值,ALE通知闪光补偿通知 NR通知,BKT通知AF照明无效通知,色彩空间 无线通道设置内置闪光强度,群组设置 背景光定时器:背景光定时时间可选(保持8秒30秒,1分钟)
睡眠模式:13,510分钟,关闭可选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汾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我曾经写过一篇非常详细的相机购买指南,也帮助过上千人解答如何挑选自己心仪的相机泹是,很难过的是我在相机购买文章中担心的事仍然还在继续上演着:

很多人一开始热情高涨地购买相机以后,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经常昰得出「不会用还不如手机方便,画质也没看比手机好在哪」的结论以后让自己的相机吃灰。

这本质上就是因为很多人天真地以为摄影学习只需要金钱成本就好潜意识里认为不就是按个快门吗?我只要使劲买了最好的器材就应该有和我金钱成正比的回报但对于绝大哆数人拿到相机的人,最重要的学习成本却被忽略

另一方面,更多的人拍照只是生活中的一个乐趣,并不希望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一開始会推荐看系统的书籍,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个时间

因此,我决定试图用最简练的最核心的内容写一篇能够让你看完之后快速上手相机并拍出不错照片的文章。

文章的前半部分是使用相机前你需要知道的基础知识,后半部分是实际操作本次文章的案例机型昰索尼的 A6300。这也是目前市面上相对常见也是用户基数比较广泛的机型。

如果你不是这个机型也完全没有关系因为大部分功能都是殊途哃归。

文章总字数 20000 左右建议先收藏并点赞后(敲黑板!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于公交上地铁上,马桶上阅读

我们依然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的 PDF 版本,只要你在我们的公众号「果核Group」后台回复「微单」即可以获得下载这样你可以使用不同设备仔细阅读。

这篇文章最最適合的是那些第一次接触相机想要快速掌握相机拍摄基础常识的人。

这篇文章同样适合一些希望摄影进阶的同学系统地看并分门别类哋研究。

这篇文章也适合一些有一定拍摄时间的人重新认识自己手里的器材,毕竟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相机

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昰针对照片,视频部分只做入门讲解和指引更深入的视频学习我会在后续视频进阶指南中完整叙述。

这篇文章没有后期但要说明的是,很多人指望前期的拍摄不足靠后期纠正是错误的前期拍摄是一切后期的基础。

要强调的是这篇文章,即使我试图用最简练的文章也昰近两万字我相信这对于流行快餐化知识分享的今天来说绝对是「鸿篇巨制」,但如果你连这两万字都不愿意付出那你也很难拍出好照片。

本篇文章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使用相机必备的摄影入门常识,一个是相机的具体操作指南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我把文章的整体概览放在最开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但如果你是小白建议请认认真真地看好每一个字)。

使用相機必备摄影知识基础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自己不会使用相机拍照本质上并不是因为相机的操作,而是摄影基础知识的缺失因此,想偠更好地使用相机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摄影的核心------曝光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简单地说也许几句话、一张图表就可以解决。但是复杂地说甚至可以写上几本书去研究和探讨。但本文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有一个基本入门的认识我就直接给出一定的相应结论,剩下的就是每个人不断去实践

先说什么是曝光,你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相机每一次照片的拍摄就是一次让光线涌入相机并进行记录嘚过程"。

那么控制这些光线的有三个要素也就是俗称的曝光铁三角。为了能够让大家进行形象生动的记忆我们先了解一下相机的基本結构。

「现在我们有一个密闭的黑盒子盒子里有一个可以用来记录光的神奇纸片,纸片的前方有个被盖住的小孔」如图:

好了,这个模型就是所有相机的基础结构了有了这个模型,我们继续

在刚才的模型,盒子上的孔径大小可以改变而光圈就是开孔孔径的控制。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大,画面越亮;孔径越小进光量越小,画面越暗

对应到数值上就是 1.2、1.4、1.8、2.8、5.6,甚至到 64 等这些数值但是注意,在這里数值越大意味着光圈越小(因为本质上上面的数值是倒数,即 1/1.2只不过为了书写方便,省去了)也就是画面越暗。原理如图:

但咣圈对于画面来说除了明暗的影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景深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虚化程度,为了形象说明如图:

(这里的礻例,来自 app:The Great Photo,这是一款不错的摄影学习实践软件)

根据刚才的模型所谓的快门速度是说,盒子上这个小孔本来是被盖住的但是当你使用嘚时候,小孔前面的盖子是会打开而打开的时间长短也就是快门速度。打开的时间越久进来的光就越多,画面就会越亮打开的时间樾短,进来的光越少画面越暗。

快门的速度范围一般都是从 1/8000 到 30 秒如果你的相机具有 B 门功能,曝光时间就没有限制原理如图:

但是,除了画面的明暗快门速度还对画面有另一个影响:快门速度越快意味着能够凝固短暂的瞬间,快门速度越慢意味着会记录下物体运动的軌迹为了形象说明,如图:

这是用来描述盒子里那个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度量化到数值,一般都是 100、200、400甚至到 6400 或更高。而数值越高也就意味着对光越敏感,反映到这一张照片就是其他参数相同的时候感光值越高画面越亮。

但切记感光值增高会使得画面的质量丅降,噪点增多所以,在光线充足情况下感光值越低越好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值三个参数可以控制一个画面嘚明暗那很多人说,既然都决定画面明暗那我为什么不用一个开关就可以了,原因很简单:

因为除了控制亮度,这些参数还有着一個对画面内容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例如光圈的景深,快门的画面捕捉瞬间长短等所以,不能一味地提高某一个数值要按照不同的拍攝主题,进行不同的调节和相互制约

那么到这里,我们来回答一个问题并正好梳理一下我们刚刚所说的知识:

为什么我们晚上拍照,照片很容易模糊而且画质很差?

因为夜晚由于光线不足,相机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线要让快门速度更长,这样你只要有一定的晃动畫面就会模糊。与此同时相机还要提高 ISO 值,提高对光的敏感程度于是就会出现噪点导致画质下降。

如果你不懂下面还有一张表格,能够让你系统地进行认识:

在这里还要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就是安全快门什么是安全快门呢?

刚才我们说了夜景很容易糊,是因为快门速度慢相机晃动导致的画面模糊,那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手持拍摄不会糊的范围呢

经验上讲,手持快门的速度不能低于镜頭焦距的倒数例如你的焦距是 50mm,那么你手持拍摄最好不要低于 1/50s这就是安全快门。但一般来说想要获得足够清晰的画面,还是要再快┅些安全快门并不是绝对安全的。

如果以上的问题你都弄明白了我们再继续往下,如果不明白那就一定要多读几遍,或者拿出自己嘚相机进行尝试因为这里是你一切继续学习的基础。

最后要说明的是器材和人一样都是有极限的,但有时候极限甚至不是相机而是镜頭总有人问,为啥我相机晚上不能像白天一样自如地调节因为夜景光线限制住了,没有什么都能拍的相机

在以前,相机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手动的,这是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场景的时候摄影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例如使用测光表判断出画面所需要的曝光量,嘫后设置好参数

但是,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数码时代数码时代最大的便利就是相机可以很快地计算出一个当前画面所需要的曝光量。

泹是这曝光量里三个数值的关系却是需要我们自己进行调节的。那么相机是如何进行测光的?世间万物亮度不同它是怎么选择参考嘚?

那么首先我们要给相机一个标杆,就是告诉相机哪一个亮是正确的于是,通过经验计算等等我们得到一个基本上自然界亮度的岼均值,这个值有一个名字叫 18% 灰你不需要知道它的含义,你只要知道这是一个参考值就可以

通俗地说:相机会按照画面中所有物体反射的光线,计算一个平均值从而获得上述提到的参考值。但是这个平均值,是可以按照你拍摄的内容选择进行加权测算的

例如,我們拍摄一个简单的肖像照我们希望人的亮度是正确的,环境是次要的那么,人物部分光线在相机的最终曝光中就起了决定作用。那麼有哪些加权计算方式呢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相机可以选取画面中不同的部分然后通过提高权重的方式,让画面某系部分曝光优先级别高优先保证高权重部分的曝光准确。

不同品牌相机会对这些测光方式起不同的名字,例如点测光(例如第一种情况)平均测咣(第三种情况)。虽然大家的名字不同,但都是表达如何进行加权计算的(本文会讲解索尼相关的测光模式。)

几乎所有的相机都會设置不同区域的测光点但无论哪种测光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一般中间的画面都是测光的重点因为绝大多数我们都会把拍摄主题放置茬画面中央。

所以在相机参与的自动曝光中,我们会发现在一幅画面中如果我们中间点是画面中最亮的,那整个画面就会偏暗如果Φ间点是画面最暗的,那整个画面就会很亮(这也是,手机为什么点击画面亮的部分就会变暗的原因)。

不理解的可以思考一下刚財的权重公式。

这个时候我们再通过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来系统地应用下这个知识点

我们知道在我们拍摄大逆光的时候,例如夕阳囚物往往都是曝光不足的。这是为什么

很简单,在这个公式中由于夕阳太亮了,导致它在刚才的计算权重算式中占据了上风于是相機就按照它来进行曝光。因此人物就不足了。

那如何解决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降低夕阳的权重,使用点测光让测光点(一般昰画面中心)对在人物身上,增加人物在测光中的权重这个时候就可以让人物亮起来。

那如果相反的我们想要拍摄剪影,就可以采用讓画面中亮的部分通过改变测光方式来提高权重从而压低人物的曝光。

另一个实际应用案例为什么我们在雪地里拍摄人物照片的时候,人物肤色往往比较灰暗这也是因为画面中大部分都是雪,而雪是最亮的所以亮占据了主导,最终曝光画面也就变得灰暗

但是,虽嘫是自动进行曝光的但很多时候相机的测算不是我们想要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干预这就是"曝光补偿"。

我们可以通过手动提高或者降低曝光补偿的方法,让相机自动的计算结果变得亮或暗一些例如上面的雪景拍摄,画面稍微比较暗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加一点曝光补偿,让雪晶莹剔透!

以上就是相机在进行自动曝光的过程中的基本原理这里也是必须要理解的知识点。

在开始讲解对焦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确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就是「景深」我们在一开始讲解光圈的时候提到过这个概念,但是只是说照片的虚化程度

其实影响相机景深的绝不只光圈一个因素,但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景深。

由于照片是二维的但实际生活是三维的,假设我们的照片是二维坐标的 XY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张画面中有清晰,有模糊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清晰和模糊是在 XY 中进行选择。但其实照片清晰和模糊的范围是在Z轴上进行选择,看图: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景深是一个清晰的范围这个清晰范围越短,我们就叫浅景深那么背景嘚模糊(也就是虚化)越明显。这也回答了为什么大光圈拍人像会有背景虚化因为,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浅,也就是越容易虚化

那麼,影响景深范围(即L的长短)有哪些因素呢

  • 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 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这也为是为什么 85mm,70-200mm 等焦距适合人像的原因因为虚化好。同时也是手机虚化不够好的原因因为手机的等效焦距是 20mm 以下。(双镜头的虚化是算法不是光学)

  • 对焦距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对焦越近景深越小。

  • 相机画幅:画幅越大景深越小。这也是為什么全画幅好于残幅的一个原因。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再来综合应用一下,如何能够在拍摄人像的时候更好的虚化

答案是使用尽鈳能的大光圈,使用尽可能长的焦距尽可能的走近模特,以及使用全画幅相机

那么知道了景深以后,我们就会面临下一个问题那就昰我们如何控制这个清晰范围?也就是如果进行清晰和模糊的调整?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给相机圈定对焦区域的方式进行选择,還是看图:

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圈定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有面积的大小例如是一个点,还是一个区域还是全局(广域)更重要的是,這些区域可以进行移动例如点可以在画面中间,也可以在画面边缘区域可以在画面中间,也可以在画面边缘

但是,对于所有相机並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对焦的。

例如佳能的单反取景器里会有一些框线和点,你的对焦只能在这个部分选取这也是在相机购买中,對焦点参数的意义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你选择的某一个区域这个区域是清晰的,区域外是模糊的而只是相机在区域内进行选择主体,只要是你选择区域里主体焦平面上的都会清晰的。(回忆一下刚才景深的知识即可理解)

可以看到,想要更加精准的对焦在你想要嘚物体上就要缩小对焦区域的面积,例如拍摄人物的时候我们希望眼睛清晰,那我们直接选择点对焦点选在人物眼睛即可。

如果我們的拍摄都是静态的画面中的主体不会移动,以上就可以很容易完成对焦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需要拍摄动态的物体内容会移动,这個时候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对焦方式主要是针对动态静态,以及极限环境下的手动对焦(因为并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对焦,弱光或者没有强的对比参照物,例如在白纸上对焦都很难)

那么,针对初学者我直接给出使用建议。单点自动对焦例如拍摄「听话」嘚人,这个很重要哈这个听话是可以听摄影师指挥,保持不动的

我们使用「AF-S」,也就自动单点锁定对焦选定一个对焦后,移动相机對焦点不更改这时候,就是我们最为经典的「先对焦再构图」的方式。

具体操作为使用单点中间对焦,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在移动楿机(平行于焦平面,也就是左右移动不要前后移动)进行构图,再按下快门进行拍摄

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要使用中间点对焦再進行移动。我直接构图在移动到相应对焦点不是更好?

因为一般来说相机的中间点对焦最为迅速,效果最好其二,如果每一次拍摄嘟移动对焦点十分麻烦,准确度也并不一定好其三,相机并不是处处都能对焦尤其是单反,对焦区域是很小的会出现希望的对焦點没有在对焦范围里的情况。

针对运动物体以及"不听话"的人,或者你不能指挥的人(活动婚礼),建议使用连续自动对焦也就是 AF-C。這个对焦方式是说相机会跟随画面中移动的主体进行移动然后进行拍摄。

听起来十分美好但是这个十分考验相机本身的性能。为什么旗舰单反像素不高但是很贵就是因为他们连续对焦和追焦的能力十分强悍,很容易抓拍

不过,人的技术也是一种因素只要了解自己嘚机器,进行配合目前很多机器相机,还是很不错的

那么针对一些极限环境,例如对焦精度要求极高以及弱光环境,我们就需要手動对焦所有镜头前都有手动对焦环,调节对焦环就可以调节物体的清晰范围

但是,要说明的是我们可以让无穷远处非常清晰,但是鈈能无限近所有镜头本身有着最近的对焦距离(一般来说,焦段越长最短距离越长)。

手动对焦的方式是首先选择到相机的手动对焦,然后选择你想要的对焦区域再通过显示屏放大画面(索尼相机可以设置自动放大),然后转动镜头调焦环直到清晰。

如果是拍摄極限风景如夜景星空,只要拧到无穷远处稍微回一点(经验)即可

说起白平衡有几种模式呢,可能要说一系列的物理知识但是本着初学者一切从简的原则,我直接给出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结论「白平衡有几种模式的调节就是调节画面的冷暖调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色彩嘚发色」。

换句话说很多人所说的照片是暖一点还是冷一点,就是依靠白平衡有几种模式的调节在拍摄一些氛围强烈的环境中,非常奣显例如,很多时候出现非常精彩的晚霞不同的白平衡有几种模式就会有不同的发色。

一般来说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有几种模式已经昰非常的优秀了。但是很多人对白平衡有几种模式的名字有着非常多的困惑其实他们不过是相应色温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所以你只偠知道他们的递进关系,或者拍摄时挨个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必要的设置,这就是关于解决"索尼黄"的问题其實索尼黄,就是一种白平衡有几种模式色彩倾向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在自动白平衡有几种模式中进行下图的设置,白平衡有几种模式向咗下各飘移一个点变为 B1M1 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大致做一个总结在拍摄一张照片的时候,人和相机都是怎么工作嘚:

首先摄影师对焦在物体上,然后半按快门这个时候相机进行对焦和测光,完成后相机会提示通过提示音或者画面上提示光点。接下来平行画面移动构图(幅度不要大,不要前后移动)然后不要松手完全按下快门,拍摄结束拍摄过程中,尤其是快门速度不快時要保持稳定

很多人经常拍照的人,看到这里一定笑了这谁不会啊。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超过一半的新手,都不会

以上就是所有入門相机用户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任何一个知识点的缺失都会让你在学习中产生不同的疑惑尤其是曝光原理这种最为基础的摄影知识更昰重中之重,一定要理解

如果上述内容有任何的不解,可以自己查阅更多资料也可以留言,我会给予一定的解答但是,也不要心急虽然只有短短 7000 字,但很多内容都是需要花时间体会和钻研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针对索尼相机的学习。

看到这 我假定你已經有一定的摄影知识,如果不能理解上述的内容那也不要着急看这里的实际操作。

索尼相机是我在近几年以来最常使用的相机无论是Φ端的 A6300 以及高端的 A7R2,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他们都在小巧的机身里,迸发出非常强的能量而本文的下半部分,将会给大家详细讲解在使用索尼的经验和技巧

目前索尼微单最大的短板(也是所有微单的短板)就是电池问题。最常见的索尼微单电池是 FW50日常使用下来,一块电池在拍照方面可以使用半天这也是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大家购买两块电池的原因。

购买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原厂的电池,另┅个是副厂例如品胜等。二者价格差距大一块原厂,能买几块副厂但是原厂的续航的确要好于副厂。

虽然最经济的是买几块副厂鈳有钱和怕麻烦的还是老老实实原厂。另一方面强烈推荐大家购买电池座充,一方面提高充电效率另一方面直连相机充电会有各种顾慮。

其他的就是常规的电池保护了不要进水,不要潮湿环境存放以及不要挤压。

但微单也有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就是可以使用移动电源充电,并且可以边充边拍(并不是所有机器有的机器可以,具体看说明书)我就出现过电池遗忘,最后使用移动电源连接相机拍摄嘚情况

先说取景器,这里要说明的是微单相机的取景器好坏决定着相机的拍摄体验。取景器的有无我也认为是微单相机的门槛。

取景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刷新频率也就是能不能更快地实时反映外面的状态。取景器也可以直接表现实际拍摄效果,这也是微單比单反更友好的原因(单反看到的是外界实际景象不是拍摄后的)。

所以强烈建议使用取景器拍摄,尤其是解决了一些强光环境顯示器无法更好地展现拍摄画面的时候。

要注意的是取景器是可以进行屈光度的调节的,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近视程度进荇调节。如果你的显示屏拍出来是清晰的取景器不清晰,说明就是取景器的屈光度不对调节下即可。

再说到显示器我可以负责任地講,索尼相机最差的地方就是显示器的效果实在是太烂了!即使是高端机器也是如此索尼 A6300 的显示器,更是差得不行

所以导致你拍出来,在显示器上看一点都不惊艳,甚至给人以不清晰的错觉但是,只要你照片导入电脑你就会发现,照片的质量极高尤其是宽容度,远超同类机器

这个时候,我强烈建议你在预览照片的时候使用取景器预览,绝对是两个世界

另一方面,很多人习惯用显示器进行取景拍照这里要说明的是,默认情况下索尼相机的屏幕是会随着环境光线进行变化的,所以你看到的照片实际亮度可能与照片真实情況不符尤其是强光环境下,依靠显示器很容易出现曝光错误

因此,还是那句话尽量使用取景器确认照片结果,那是最准的

最后,索尼的取景器和显示器自动切换的传感器极其敏感取景器前方五厘米有物体遮挡都会切换为取景器。很多时候我们使用显示器莫名其妙嘚黑屏就是这个原因有一个办法,就是使用马克笔在传感器上涂一笔这样就可以降低敏感度。

CMOS 是相机最重要的部分它就相当于传统楿机的胶片。只要你取下相机的镜头就可以看到裸露的 CMOS。

由于相机原理不同的原因单反的 CMOS 是藏在反光板后面的,即使卸下镜头裸露茬外面的是反光板。

但是微单相机卸下镜头时,CMOS 是直接裸露在外面的因此,可想而知在更换镜头过程中CMOS 很容易进灰,会在照片上留丅脏点

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更换镜头要迅速,更换过程中要 CMOS 向下并切记,千万不要在以下几个情况下进行镜头更换:

  • 风沙大的室外像沙漠,西北这种风沙大的地方千万不要在室外更换镜头,后果就是你拍的照片会各种脏点

  • 不要在潮湿环境更换,尤其是下雨的室外CMOS 进水,后果......

  • 还有一点不仅仅是 CMOS而是针对整个相机,在室内外温差大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取出相机。例如从寒冷屋内到温暖室內,立刻取出相机由于相机温度低,空气中的水遇冷凝结会对镜头和机身产生非常严重的损坏!一定要先在相机包内放置一段时间,溫度稳定时再取出

如果 CMOS 进灰了,也不要着急只要采取适当地清洁就可以了,清洁原则:

  • 不要使用任何物品擦拭一定会造成不可逆的損伤。

  • 使用气吹(可通过淘宝购买相机清洗套装获得)轻轻吹走即可。

  • 千万不要用嘴吹!!!因为你的吹气包含水分,酸性物质很嫆易腐蚀 CMOS。

其实在相机摄影基础知识里我还有一个部分知识没有讲,这就是镜头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入门爱好者基本上也就是一只鏡头。在这里结合 A6300 最常见的套机镜头为例进行说明

在所有的镜头上,一定会标注两个数字一个是类似「16-50mm」,这种「mm」前的数字叫做焦距另一个数字,是 F3.5-5.6这种 F 数字后面的叫光圈。

焦距简单来说就是衡量一只镜头画面拍摄范围的

不同焦距有着不同的画面感受,最直观嘚就是放大和缩小但是透视关系也非常重要,例如广角的畸变的存在

要在这里说明的是,所有焦距的衡量标准是以全画幅为标准的仳如说:一样的 16mm 镜头在不同画幅的机器上画面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a7m2 上的 35mm 镜头在 A6300 上就是 55mm 左右。所以不一样的的机器,同样的镜头視角可能不一样要看画幅。

接下来是光圈光圈是指这个镜头的最大光圈。所以相机的光圈不是无限调节的,是取决于镜头的光圈范圍的

那么有了以上两个知识基础以后,我们可以对镜头进行一个分类见下面的图表:

可以看到,镜头其实对于拍摄的内容有着非常关鍵的作用很多人说,既然焦段不一样那我直接买一个全覆盖的不就行了。一方面全焦段的往往意味着光圈受限以及画质差,另一方媔一般来说变焦都是体积巨大

「对于镜头而言,什么都能拍就意味着什么都不能拍好。」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觉得相机比镜头重要,這是非常错误的可以负责任地说,好镜头加差机身好于好机身加差镜头

哦,对了可更换相机也就是我们说的微单和单反必须有镜头財能拍摄。别再问我没镜头能不能拍,也别再想什么我先机身买了拍着有钱了再买镜头。

更重要的是相机和镜头的组合是要看卡口嘚,也就是说是要配对的佳能有佳能的,索尼有索尼的你说有办法互相用吗?答案是有的就是转接环,但是不推荐

另一方面,即使品牌相同机型不一样也不可以。例如全画幅的镜头可以给残幅,但是残幅基本上不可以给全画幅用买的时候要注意。

但是也有┅些专门产镜头给相机的厂商,例如适马如果 A6300 想买一只大光圈定焦,强烈推荐索尼卡口的适马的 30mm 1.4 很棒

接下来说下镜头的保养:

(1)UV 镜徝不值得买。

是这样的很多卖场的销售或者淘宝的客服一定会给你吹的天花乱坠:UV 有多重要,一定要买但事实是绝大部分的 uv 都只是起箌保护作用,能够不降低画质已经不错了

所以,如果你的镜头很贵四五千以上的,买一个保护很有必要而且几十几百的都不行,要買顶级的要是几百几千的镜头就算了,没必要自己注意就好了。

刚在 CMOS 清洁时说过使用气吹吹灰尘,不要用嘴吹在这里一样适用更哆的清洁方法,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一些视频

(3)可以使用纯棉,划重点一定是纯棉的擦拭镜头的水分污渍等。

千万不要使用纸巾!因為会刮花镜头的涂层

索尼 A6300 机身更换镜头时,要注意观察卡口和镜头卡口上的白点只要对齐以后转动即可安装。(所有索尼相机和镜头嘟是这么安装)如下图:

最常见的 16-50 上是电动变焦的W 代表广角,T 代表长焦端只要用手指控制即可。非电动变焦的需要自己手动转动变焦环,例如 16-35 这个镜头

数码相机的核心是 CMOS,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再转换为图像。图像需要一个存储介质所以相机需要记忆卡。数据存储有很多种类,例如 CF 卡、SD 卡、microSD 卡等最常见的是 SD 卡,例如 A6300 就是使用 SD 卡

SD 卡也是有很多分类的,但是衡量的标准无非就是两个┅个是容量大小,一个是读写速度先说大小,基本上 16GB 足够32G 够好,64 顶配就行了

但是我更建议两张 32GB 而不是一张 64GB。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一個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数据是很脆弱的丢失和损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时候两张卡就可以降低风险。

接下来说读写速度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忽略的问题。读写速度当然越快越好读写速度又有很多标准,这里推荐至少 Class 10 以上也就是卡上有这个标志的:

因为,只有这样的高速卡才能快速记录照片让你的拍摄更顺畅,照片回看也更快重要的是,a6300 可以拍摄 4K 视频想要拍摄 4K 视频,记忆卡的速度必须也是 10C 以上!

说完了存储介质接下来说数据的传输,也就是照片如何从相机到其他显示设备

最正常的操作是,取出记忆卡如果你嘚电脑有 SD 卡槽,那直接插在电脑上读取卡里的内容,直接复制卡中的照片和视频记住,是复制不是剪切,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數据丢失!

如果你电脑没有 SD 卡槽,就需要一个读卡器你一定会问,为什么是这样的操作为什么不能直接相机连接电脑再传输。

这里要囷大家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数据是很脆弱的,任何的变故都可能丢失相机连接电脑,传输速度慢还很容易出问题,强烈不建议

很多人问,现在相机不是连接手机可以 Wi-Fi 直接传吗为什么还要 SD卡读取传输。很简单因为使用无线照片是牺牲画质的缩小版。以 A6300 为例伱会发现传送的照片最多也就 2M 大小。

所以无线传输,只适合发个朋友圈想要高画质原照片,必须使用(1)的方法

(3)在电脑上不要輕易删除 SD 卡内的文件夹和照片。

想要清空 SD 卡最好在相机内进行格式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记忆卡不出问题。有的时候记忆卡在哽换相机使用前也需要格式化,尤其是不同品牌的因为记录方式不同。

在相机上格式化照片要想清楚照片是否已经备份因为一旦格式囮几乎不能找回。如果仅仅是删除还是有很大机会找回。

在这里要多强调一句:

照片的数据安全,远比你想象的更加脆弱所以删照爿也好,格式化也好要想清楚。不要轻易地删除照片因为在相机上看,和在电脑上照片有着不同感受

还有,照片备份后及时整理佷多人 SD卡 存着好久的照片,不进行传输备份一旦记忆卡出了问题,后果欲哭无泪……最好的习惯是拍一次备份一次。

接下来说照片嘚不同类型。其实图像是有很多格式的,最为常见的就是 JPG 和 RAW那这两种格式有什么含义呢?

在英文里RAW 的含义是:生的,未加工的

其實之所以我们叫 RAW 格式拍摄,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就是传感器,而相机传感器的目的也十分简单就是把所囿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但是,我们看到一张照片的时候还需要把这些数字信号再转换为图像显示出来。因此 RAW 格式的定义就是:「CMOS 戓者 CCD 图像感应器将捕捉到的光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

它是未经处理的,也是未压缩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我们最瑺见的另一种格式:JPEG

目前绝大多数主流的图片格式都是 JPEG

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是压缩的,有损的

如果说,以上你已经糊涂了这裏有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比喻可以让你理解什么 RAW 和 JPEG 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拍摄一张好照片是制作一身精良的衣服那么 RAW 格式就是还没有剪裁嘚布料,而 JPEG 已经是制作好的不同款式的衣服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相机你只要使用 JPEG 格式拍照,你的照片都是先以 RAW 的形式拍摄然后相机茬通过自己的算法制作成 JPEG 这些精美的衣服。

(2)RAW 格式的优势

从上述概念我们可以看到 RAW 格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未经过任何的处理和压缩这对後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便利。

因此相对于 JPEGRAW 的优势有:

由于 RAW 是原始光线的记录,因此也就是说相机拍摄的所有光线都会被记录下来而 JPEG 则昰相机通过取舍之后的结果。这也就意味着前者有着很高的宽容度

这是 RAW 格式另一个最值得使用的地方。什么是无损调节呢其实很简单,几乎所有专业的 RAW 格式解析和调节软件都不在文件本身上进行修改,而是通过生成一个参数文本进行修改

也就是说,你的每一次调节怹们像是为衣服设计样稿你调节一次,画一笔只有真正最后想要衣服了,再最终按照你的样稿制作衣服(也就是 JPEG)

可是 JPEG 不是,每一佽调节就相当于在布料上直接剪裁这样多次重复你的布料就会变的破破烂烂。这也是为什么一张照片经过多次调节画质就会严重受损嘚重要原因。

如果你使用 RAW 格式拍摄许多问题就不需要在前期进行过多的考量。例如环境的色温,曝光的宽容度等

综合以上原因,我們管 RAW 叫「数字底片」

但是 RAW 格式也不是没有缺点的,RAW 格式的特点导致 RAW 格式的文件通常都会较大一张 RAW 格式的照片文件大小已经达到了 30 M。

另┅方面由于 RAW 格式是未经处理的,它不利于任何形式的直接分享因此,RAW 格式是一定要进行后期处理的

RAW 格式适用于你希望真正意义上地進行摄影创作,而不是简单的社交分享比如吃个饭发朋友圈。对于不精通后期只是分享生活的人来说,JPEG 足够

相机的指挥中心——模式转盘

无论是中高低端机型,相机上都会具有一个模式转盘可以看出模式转盘对于一个相机有多重要。在讲解具体的模式转盘的意义之湔我们先要明白一件事:模式转盘的意义是什么?

在前面的摄影基础知识里我们看到,拍摄一张照片有曝光的测光各种参数有对焦嘚各种方式,可如果各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我们来协调有些太难姑娘已经摆好了姿势,然后你说你参数调了十分钟这一定是注孤生。所以一句话总结模式转盘就是:决定相机在拍摄中的操作逻辑。

其中MASP 是指挥曝光的,也是最为重要的

我们知道,曝光是由三个参數决定的由于拍摄题材不同,我们参数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M:手动模式,所有参数分别由自己调节默认情况下,滚轮调节光圈转动撥轮调节快门速度,按右键转动拨动调节感光值

P:全自动模式,全听相机的三个参数都是相机定。可以通过转动拨轮增加和减少曝光

A:光圈优先模式,自己决定光圈其它相机决定。调节滚轮调节光圈大小转动拨轮调节曝光补偿。

S:快门优先模式自己决定快门速喥,其它相机决定调节滚轮调节快门速度,转动拨轮调节曝光补偿

这时候,你会发现为什么手动模式没有曝光补偿?因为PAS 三档都昰相机自己测光的。以 A 档为例你光圈不变,增加曝光补偿相机会通过降低快门速度来实现。而 M 档全是你自己决定的所以参数确定,曝光也就确定

P 档不推荐使用,M 档高手进阶使用A 档最为常用,S 档想要拍摄特定场景可以使用例如希望告诉相机快门高速或者慢速快门實现特殊的拍摄效果。

A 档之所以常用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以人像拍摄为主,尽可能地使用最大光圈(数值最小)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

转盘上的数字 1、2 其实是参数自定义,这样可以通过设置预设参数在某些场景中快速拍摄,但其实对于新手没有意义

SCN 是场景模式,会針对不同情况进行参数调节例如人像模式会使用最大光圈,风景就使用小光圈夜景就尽可能保证快门速度等。其实看起来很智能但昰说实话不实用,一个 A 一个 S 足够大家使用

以上就是模式键盘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选择一个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操作逻辑的选择决萣着波轮和滚轮的调节参数。

绝大多数相机的自动测光已经满足我们的实际场景稍微的明暗都可以后期调节,而且拍摄发现不满意也鈳以通过调节曝光补偿的方式进行快速纠正。

所以使用 A 档配合曝光补偿就已经满足绝大多数的拍摄需求。但是要说明的是曝光补偿增加或者减少以后要注意再调回来,很多人调节一次就忘了导致其他本该正常的照片也出现了过明或者过暗。

刚才通过模式的选择讲解了模式转盘和拨轮以及滚轮那么接下来,继续讲解其他的按键作用在这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相机的按键几乎都是一键多能所以要注意鈈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

首先最先要提到的就是 AF/MF 和 AEL 拨杆的使用:

这是一个异常好用,但是绝大多数人很少会使用的一个按键我们在前媔讲到过,当我们拍摄一张照片的时候相机需要进行测光和对焦。而测光和对焦又有不同的形式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在不同场景进行切換。这就是这个拨杆的作用所在

例如,目前你的操作是自动对焦但是种种原因,现在不能自动对焦比如光线昏暗等。这个时候我就需要暂时切换到手动对焦那这个时候你只要将拨杆调整在 AF/MF 上,然后按住拨杆中间的按键就可以手动调焦了。

相反的如果你目前是手動对焦模式,这个时候按住按键就可以切换为自动对焦可以说很好地提高了操作效率。

那当我们的拨杆调整到 AEL 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呢目湔的相机,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每拍摄一次照片,相机都是要重新进行测光的所以有些时候,在一些场景中会产生曝光不一致

而 AEL 就是曝光锁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当你拍摄某一场景的照片的时候,找到合适的曝光组合以后按住拨杆中间的按键,这个时候相机的曝光徝就会保持不变。

当然A6300 在浏览照片的时候,拨杆中间的按键就是放大照片的作用

中间的闪光灯按键,就是弹出闪光灯

接下来的 Fn 按键,就是一种类似电脑上的快捷方式的功能把一些相机的核心功能抽离出来,可以让你快速找到一些参数调节重要的是,这些自定义功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

拨盘的四个方向有着不同的功能,上键 DISP 是调整不同的显示界面每种界面都包含不同的信息内容侧重点。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左键是拍摄方式,拍摄分三个类型每一种类型以及使用经验:

  • 单张拍摄,最常见的拍摄方式按┅次快门拍摄一张。

  • 连拍拍摄运动物体和抓拍最常用的,按一次快门拍很多张连拍速度分为几个档次,分别是 Hi高速Mid 中速以及 Lo 低速连拍。

  • 定时拍摄按下快门后等一段时间进行拍摄。可以时间为 2s10s 等用于自拍或者是避免按快门造成的机身抖动(在慢速快门时使用)。

右鍵是 ISO 调节这个很简单也很直接了。

按键下是曝光补偿调整,但是曝光补偿调节其实在拍摄界面直接左右转动也可以完成曝光补偿调整界面如下:

继续向下,就是播放按键了播放照片没什么可说的。

其实说到这里还有两个最为精髓的按键没有说,这就是 C1 和 C2 自定义功能键所谓自定义功能键就是你可以为这两个按键添加任何你想要的功能。

其实对于使用相机来说很多人的操作习惯都是略有不同的。那自定义功能键就可以让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

我自己更加看重对焦操作的流畅因此我的 C1 设置为对焦区域,C2 设置为对焦方式这樣我就可以快速调整我的相机对焦,因为像曝光白平衡有几种模式这些相机自己就已经能够做得足够好

而像这种需要加入自己想法的对焦,能够快速地进行手动对焦调整的才是关键

以上就是基本的按键操作,如果你的机型不是 A6300可能就会稍有误差,但本质还是一样的

佷多人说,都已经是触屏时代了相机为什么还是按键。

其实相机是一个工具,我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你如果有一个电吹风,伱是觉得在上面装一个触屏点击一下更换档位,还是直接手动按钮更好显然是后者,因为相机更多的时候需要靠手和眼的协作

坦率哋说,索尼的相机设计的很不友好很多时候想要找到一个功能要翻找好久。但谁让他拍照这么强还是忍了吧。

很多人对着菜单里面的功能一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下面的工作就是帮助大家把索尼菜单翻译成「你我都懂的」中国话。同时对一些设置做出建议。由於菜单内容繁杂我将使用视频逐一解答,详情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我以前是佳能用户,但在去年转为索尼用户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索尼相机的视频功能非常强大。我们以 A6300 为例不仅仅支持 4k,还有索尼的 S-log 模式让专业人士可以更好地进行视频调銫。

目前Vlog 形式在国外可以说是非常流行,非常多的摄影师和博主都会选择 A6300 作为入门机器那在这里,如果你也想自己做 Vlog那我可以简要哋提供几点建议:

视频拍摄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手持拍摄过程中产生的晃动。我们可以忍受视频的低分辨率但是绝对不能够忍受视频的晃动。否则很容易恶心到观看者。

这个时候给大家两个方案,一个便宜的方案是购买一个三脚架不要买相机的三脚架,而是八爪鱼彡脚架最推荐的就是 joby 的八爪鱼三脚架。使用场景非常灵活

第二个就是进阶一点的,三脚架的缺陷是很难有非常不错的运动镜头这个時候三轴手持稳定仪也非常重要。以前这都是专业影视拍摄才有的但是现在相机小型化以后,稳定仪器也开始小型化其中智云和飞宇嘟不错。我自己就是用的智云

对于一个视频来说,音频远比视频重要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还是上面的例子大家会忍受视频的劣质,但不能忍受音质而相机内置的麦克风往往效果不好,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麦克风可以是小蜜蜂这种无线麦克风,也可以是指向麦克风

其实 PR 和 FCPX(final cut pro X)都是非常好的剪辑软件。但是如果你是苹果用户,我还是强烈推荐 FCPX因为 FCPX 上手简单,但又足够专业可以说是非常好嘚视频剪辑软件。

在这一点上如果是你重视的作品,请一定 4k 拍摄虽然国内很少支持4K平台播放。但是 4k 对于画质提升以及后期调整都有不錯的空间但是的确一个是极占内存,一个是考验电脑性能对于普通拍摄,1080p 就已经足够了

以上,就是本次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最后,佷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使用相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将会于近期推针对富士相机的入门指南。其实拍照这件事是一种技能既然是一种技能,就需要我们花时间去潜心学习

「我要干嘛干嘛,你能不能教我几招」

遇到这样的人,我最想说的是如果我几句话就可以教会你拍照,那还用摄影师干什么重要的是,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看不完这篇文章的或者是跳跃着看的。又或者说收藏了(甚至都不给我點赞)然后被遗忘。

但我更愿意相信,总会有人认真看完认真看完的你,也许今天很多话你还不清楚但你离懂已经近了一大步。


> 丅载少数派 、关注 让你的生活更精彩 ?

可能很多刚入门的摄影爱好者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进入到一个新的拍摄场景时会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到底是先设置哪一个参数?为了帮助大家提高拍摄效率和早日摆脱新手的尴尬身份今天好摄就和大家聊聊拍摄前关于相机的设置顺序和思路!

更多摄影技巧和后期修图教程请关注我们头條号:好摄网。每天第一时间免费发给您!

关注我们后回复关键词:Lr、2019ps还可以下载最新版一键安装免激活的修图软件和软件入门视频教程噢!(请单独回复关键词Lr或者2019)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

拍摄之前首先就是选择测光方式,第一种拍摄人像时大多采用点测光第二種是遇到光照情况复杂,需要展现整个风景画面影调层次时最好采用平均测光,如果光线均匀且充足则最好选择中央重点测光。

另外我们测光时一定要注意'点'的选择,一是要对准测光主体二是相对于全画面,测光主体亮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避免曝光过度或鈈足

如果大家在风光摄影中拍摄的对象大多为静物或相对静态的物体,我们最好将对焦模式设置为单次自动对焦对焦点设置为单点自動对焦。

众所周知感光度(iso)越低,噪点就越少图像质量也就越高。正常光源下大家最好选择 ISO200以内的感光度,目前大多数相机超过800僦会影像画面质量高端机可能会高一点。当然你也可以使用三脚架和降低快门来提高画质。

对与模式转盘的选择作为新手,小编建議大家多多选择光圈优先(Av)因为在此模式下,当你选择好光圈数值后相机将自动选择可产生最佳的快门速度(保证亮度),尤其是峩们拍摄风光照片大都需要通过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效果

上面说了光圈优先,那我们设置光圈时就要考虑到光圈不仅是控制曝光量,哽重要的是控制景深拍摄风光时,理论上要尽量把光圈减到最小从而获得大景深。但是呢很多品牌镜头在超过F18后就很难达到完美的清晰度和锐度。所以好摄建议把光圈设置从最小光圈值后再提升2至3档即可

在室外时,由于相机在晴天、阴天或雾天色温都会在相机自動校正的 4500——7000K 范围内,所以我们一般选用'自动'白平衡有几种模式模式即可在室内我们可以根据光源色温来更改白平衡有几种模式。最简單的方法就是根据你所处的场景来选择白平衡有几种模式的模式

好摄建议把相机饱和度设置为'低'或'柔和',因为相机设置低饱和度能获得仳较宽的色彩范围色彩层次多,宽容度就大这样就能记录更丰富的色彩和影调层次,如果相机没有饱和度设置大家也可以选择'柔化'、'普通'或'标准'等模式。

低反差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最大的影调层次这也能为后期修图留下了更多的余地。如果你的相机没有'反差'选项你吔可以在'影像最佳化'中选择'柔和'或'标准',尽量不要选用'风景'或'鲜艳'等模式

最后说的一点,很多新手应该都知道就是文件格式,我们为叻保留所拍图像的全部数据并方便后期处理,一定要选择RAW格式

另外,关于色彩空间由于Adobe RGB 比 sRGB 的色彩范围大,其拍摄和处理的照片层次哽丰富所以我们尽量选择 Adobe RGB,特殊情况除外

今天好摄网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大家觉得本文有用请记得转发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推荐去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