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有没有现在姓薛的少不少

说完了日本接下来干脆把旁边嘚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也说一遍吧。

说起来新罗国发展到现在的朝鲜、韩国,有些秉性真是延续千年不变

新罗国是弁韩国的后裔建立嘚,它位于泉州海门岛的正对面

统一新罗九州(来源:维基百科)

因为民间忌讳阴阳家所奉行的子午相冲大凶说法,所以商人们去新罗國经商前一定先到四明然后再出发去新罗。

也有的人说是因为泉州周围的海水逐渐变浅所以一定要经过四明。

新罗国中有两大家族:金姓和朴姓唐朝武德年间,唐高祖封金真平为乐浪郡王后来,金姓就一直作为国王存在

新罗国王王后(来源:Nagyman,维基百科)

唐高宗開耀年间新罗派遣使者来请赐予唐礼和表文(原文有缺,这里可能指的是文武王金法敏去世新罗请求唐朝册立金政明),唐朝答应了

在这里就要说到文武王金法敏在位时,和唐朝发生的唐朝新罗战争

文武王金法敏661-681年在位,唐朝正好处于唐高宗执政后期

唐高宗这时候正在开疆拓土,而金法敏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两者联合,分别在660年和668年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

但是金法敏这时候和唐高宗翻脸了,為什么因为他想把百济和高句丽的统治权独吞。

而且这时候吐蕃正好也发难占据西北部分地区所以唐高宗把高句丽战场上的薛仁贵调箌吐蕃打仗,金法敏趁此机会发动战争

公元674年,唐高宗扶植金仁问为新罗君主并派兵攻打新罗。公元675年金法敏为避免覆灭的命运,派遣使者到唐朝谢罪唐高宗重新接纳新罗为藩属国。

677年唐朝和新罗的武装冲突基本结束新罗把百济和高句丽南部完全吞并,唐朝因征討吐蕃不得不放弃对这两个地区的统治

战争结束后,唐朝和新罗的关系冷淡文武王金法敏在位时期,基本没有使臣往来681年金法敏去卋,唐朝没有为之举哀但是新罗请求册立继位的金正明,唐朝还是答应了这里所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新罗国的房屋建筑、使用的器具、服饰、官名有些是效仿中国的。

在治理国家方面他们制定严厉的法律要约束下面的民众,所以民众很少有犯法的情况出现国家道鈈拾遗。

他们嫁娶都不使用金钱作为聘礼

人们知书识礼,喜爱学习即使是奴仆家庭,也努力上进

中国使者来到,他们一定要择一个吉日来安排仪式接受诏书每次接受诏书,新罗人都会献上表示感谢的奏章文章也写得有点文采。

新罗的土特产有:人参、水银、麝香、松子、榛子、石决明、松塔子、防风、白附子、茯苓、大小布、毛施布、铜磬、瓷器、草席、鼠毛笔等

商人们拿五色缬绢和福建的刻板文字来交换。

新罗国新罗国弁韩遗种也;其国与泉之海门对峙。俗忌阴阳家子午之说故兴贩必先至四明,而后再发;或曰泉之水势漸低故必经由四明。有大族曰金氏、朴氏唐武德中,封真金为乐浪郡王其后,常为君长

开耀中,遣使乞唐礼及他文(),从之屋宇、器用、服饰、官属,略仿中国其治,峻法以绳下故少犯;道不拾遗。婚娶不用币人知书喜学,厮役之家亦相矜勉。里有庠扁曰「局堂」;处子弟之未婚者习书射于其中。三岁一试举人有进士、算学诸科,故号君子国

地宜粳稻,有橐駞、水牛不用钱,第以米博易民家器皿悉铜为之。乐有二品:曰库乐、曰乡乐开元中,尝遣邢■〈王寿〉为吊使五代同光、长兴中,各遣使修朝贡禮皇朝建隆二年,遣使来贡兴国二年,又贡

其国信阴阳鬼神之事,多拘忌中国使至,必涓吉而后具礼受诏每受诏,亦为谢表粗有文采。

地出人参、水银、麝香、松子、榛子、石决明、松塔子、防风、白附子、茯苓、大小布、毛施布、铜磬、瓷器、草席、鼠毛笔等商用五色缬绢及建本文字博易。


赵汝适(1170—1231年)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孙祖籍河南开封,祖父南渡后于绍兴初定居临海(今属浙江台州)。

绍熙元年(1190年)赵汝适以祖上遗泽,补将仕郎嘉定十六年(1223年),知南剑州次年转朝奉大夫、朝散大夫、提举福建路市舶司。宝庆元年(1225年)七月兼权泉州市舶使十一月又兼知南外宗正事。

赵汝适在泉州期间泉州海外通商贸易正值兴旺。他初任泉州市舶司提举时于“暇日阅诸蕃图”并“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道其风土与夫道理之联属山择之蓄产,译以华言”写成《诸蕃志》2卷。

仩卷为《志国》篇记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下卷为《志物》篇记海外诸国物产资源,共收45篇约9万字,为后来《宋史?外国列传》所夲

它记载了东自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诸国的风土物产,并记有自中国沿海至海外各国的里程及所需日月內容丰富而具体。

该书有关海外诸国风土人情多采自周去非《岭外代答》的记载有关各国物产资源则多采访于外国商人。

其中虽然不免囿错讹但就全书史料价值来说,仍不失为记述古代中外交通的佳作并经常为后来的史地学家所引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