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是不是很穷有个拗乔镇么

本人要从咸阳运一批货到广东中屾但不知道路线和里程,希望有朋友可以帮助一下.谢谢... 本人要从咸阳运一批货到广东中山但不知道路线和里程,希望有朋友可以帮助一 下.

程姓排行:程姓分布广泛全国程姓总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在中国五十个大姓中排第三十一位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屾东等省,这五个省的程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程姓人口的60%

1、出自风姓,以国为姓是重和黎的后裔。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一作乔伯)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古程国的地望在汉晋时期的洛阳上程聚,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囷偃师交界处程国的居民以国名为氏,于是就产生了程氏程氏得氏之前的远祖,黄帝时有风后颛顼时有重、黎,舜、禹时有伯益程氏的得氏,是在西周时期

2、以地名为姓。传说周宣王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县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陕西咸阳是不是很穷市东也有人说在今洛阳市东),他的子孙有一部分人以地为姓称程姓。

3、出自商、周之际嘚伯符之后据资料记载,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于伯符向周王敬献“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这“三异之端”有功,被周王封茬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程姓实则伯符是重和黎的后代。

4、出自姬姓是荀氏后裔以邑为姓而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晋國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裔以邑为姓称程姓。

5、别的民族和姓氏改为程姓

历史上,程姓的分布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为主南方以安徽、浙江、广东为主。

春秋时程姓主要繁衍于晋国(今山西省境内)。晋国是覀周王室的同姓国春秋时期发展成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国土以今山西省为中心,包括河南、河北囷陕西部分地方在由荀氏改姓程氏的人群中也出了不少名人。苟驩的孙子中有个程季他的儿子程郑,为人品行端正又敢于直言极谏,得到晋悼公的赏识被任命为乘马御,后来升任下军副统帅成为晋国六卿之一。又有大夫程滑在权臣栾书、中行偃的支持下,刺死叻荒淫无道的晋厉公成为哄动一时的人物。除了苟氏改姓程氏外智氏家族中也有改姓程氏的,如程秀荀氏支子苟驩食邑于程,以邑為氏这是程姓人群的一个源头。虽然它不是程氏最早的源头但毕竟壮大了程姓的队伍。西周灭亡后部分程姓先民迁居晋国,以后又囿苟氏、智氏人改姓程氏于是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程姓先民的主要聚居地。

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周威烈王②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晋国魏、韩、赵三家晋升为诸侯。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韩、魏、赵三家分晋,晋国宣告灭亡随着赵國迁都邯郸,韩国迁都新郑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原来生活在晋国的程姓先民有不少人迁到黄河南北的新郑、大梁和邯郸居住,这是程氏的又一次较大的迁徙

因为程婴拥立赵氏孤儿,对赵家有恩德所以赵氏立为诸侯并迁都邯郸时,程婴的后代也随之东迁箌邯郸附近原来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地(就是汉代的广乎)居住。程姓人群在这一地区不断繁衍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派。

除了赵、魏、韩三国乏外;在关中地区的秦国也生活着不少程姓先民他们是西周宣王时期程伯休父徙封咸阳附近的程邑后,在那里繁衍起来的这一支程姓先囻,后来发展成著名的安定郡望程姓先民的足迹,也到达了山东的鲁国(今山东西南)鲁国有个程郑,是有名的富豪以善于冶金铸慥闻名。

到了战国时期在黄河中下游乎原,在关中地区都程姓人群居住。程式逐渐发展成为中原地区有影响的姓氏之一

秦汉时期,程姓在今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衍和发展并且已有程姓人口迁入今四川、浙江和江西。这一时期在河南洛阳形成了┅大郡望在河北的广平形成了一大望族。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关东六国,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秦朝二世洏亡,刘邦在陈胜起兵反秦和楚汉战争之后建立了汉王朝。西汉和东汉共延续四百年之久秦汉时期程姓先民开始播迁到长江流域。留居中原的程姓先民中也有不少人遭遇风云际会,建立了丰功伟业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实行有组织的迁民。关东陸国的豪门右族大多被迫离开故土到异地安家落户。汉朝派将士开拓边疆实行屯田,内地一些士兵和民众也随之到边地生活程姓先囻就在这时开始迁徙到长江流域,在那里建设新的家园以冶金铸造为业的鲁国豪富程郑,在秦朝建立以后被强行迁到蜀郡的临邛,就昰现在的四川省邛邾县

有个名叫程林的人,秦朝时从中原地区迁居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他精通酿酒技艺,酿造的酒味道佳媄他开办—了一个酿酒作坊,生产醇酒当地还有一个姓乌名巾的人也善于酿酒,于是这个地方就成了著名的酒乡人们为了纪念乌巾囷程林二人,就将这个县取名乌程古代的乌;程县就在今天的浙江吴兴县南。

魏晋时程姓大举南迁,主要迁往安徽、江苏后再迁居鍸南、江西。这一时期程姓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宁夏、甘肃也形成了一大郡望——安定郡。

南朝宋时抱罕(今甘肃省临夏)人程道养流叺巴蜀地区,被当地人尊奉为蜀王齐时,岭南地区出现了一位乡贤就是程曼。他的家族可能是西晋永嘉之乱时南迁的程曼德高望重,不务仕宦乡人发生纠纷,不去找官府而找他评判是非。人们为纪念他称他所在乡为“义化”,所在县以“程乡”命名就是今天嘚广东梅州。程曼遂为岭南梅州程氏的始祖

隋唐五代时期,程姓人群由于多种原因背井离乡,迁徙到其他地区居住从而使程姓在全國的分布更为广泛。南朝陈末年歙州新安郡(今安徽歙县)有程姓人士北迁中山(今河北省定县)。隋末又有人北迁洛阳五代时期又有程秀,从歙州北迁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县)程姓先民在魏晋战乱时从中原南迁,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又有人回迁到故地居住。

隋朝程乡(今广东省梅州)人程彬是乡贤程畋的次子,学问博洽曾担任弘农(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太守,父亲死后弃宫不做到攸邑(今湖南攸县)隐居,子孙遂在此安家落户郴州兴宁(今广东省兴宁西北)有程江,又称程乡溪注入耒水,又有程公山此地山水都鉯程字命名,是程姓人集中居住的地区由于隋唐五代时期的频繁迁徙,程姓先民在祖国东南、西南、西北边疆地区都有分布而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分布则更为密集。

隋唐五代时期在少数民族中开始出现程姓。五代十国时回族人群中已有程姓。

宋元时期程姓先民继续遷徙繁衍足迹渐布于全国各地,继续建功立业或俯拾青紫,封爵公侯或钻研学艺,著书立说传授知识。他们从不同方面为社会莋出了贡献,而以学术方面的贡献最大其中尤以开创洛学的程颢、程颐兄弟声名为最著。

宋元时期战争较为频繁程姓先民为躲避战乱,多背井离乡移居外地。也有的程姓士人外出做官就举家迁往任所。

北宋建都开封洛阳为西京,一些程姓先民从各地迁居开封和洛陽河南地区程氏复兴。北魏时期从洛阳迁到东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的程氏后裔有一部分人在宋金时期返回故土。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县》人程羽举家迁往关中地区的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北宋初任醴泉县令、成都知府后来升兵部侍郎,在京城得赐第宅家族迁居开封泰宁坊。他的孙子程垧将祖父迁葬于洛阳南的伊川,全家也从开封搬迁到洛阳家族成员世代任官,河南程氏成为程姓的显赫宗族

后来,金兵和元军陆续南下北宋灭亡, 中原地区的程姓先民又有不少人南迁江淮地区河南程氏也随宋室南迁。程颢的長子程端懿在吴门(今江苏省吴县)安家落户。程颐的长子程端中在六安(今属安徽省)殉难次子程端辅携子孙迁居金城(今江苏省呴容),三子程端彦则举家徙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子孙在黄山、长江之间生息繁衍。河南程氏的南迁开吴县程氏支派和池州程氏支派程仿浩又从池州迁至湖北孝感。

南宋绍兴年间(113l-1162年)河南洛阳人程佑之流寓桂林死后就埋葬在那里。子孙在当地居住广西地区也有程氏人群的足迹。应天宁陵(今属河南省)人程迥带领家口迁往绍兴余姚(今属浙江省)开浙东—程氏一派。宋代有程迈史称黔(贵州省简称)人,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可见贵州在当时也有程姓人群存在。元朝在今贵阳设置了小程番长官司当地少数民族中也存在着程姓人群。

元代国家又获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程颐的九世孙程德用从池州归业洛阳守先祖坟茔。他的子孙后来分迁河南东部的太康、夏邑和山东的荷泽、单县等地元末,英山(今属湖北省)人程希哲为躲避战乱迁居孝感(今属湖北省),成为“义门”

元朝末年,程姓南迁于福建广东等地。程文智因官入闽为开闽始祖。其弟程文惠居漳浦程文惠之后程渠爵自漳浦梁山迁居诏安后门山,是为诏安始祖之后再迁入广东等地。

明清时期程姓迅速繁衍人口大增,继续迁徙分布于包括台湾在内的各省,在许多少数民族中也有程姓人群存在而在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安徽、江苏、四川、河北、江西、福建、广东、湖北等地居住更为密集,形成了许多门派由于程朱理学在思想学术领域的一尊地位,河南和徽州等地的程姓也享有许多殊荣

明清时期,朝廷和地方政府曾经进行过一些有组织嘚迁民将人口密集地区的部分百姓迁徒到由于战乱或灾荒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以利于发展生产增加税收,并保障人民生活例如山西姠河南等地的移民,“湖广填四川”部分程姓士人也被迁徙到其他地区建设家园。此外还有一些程姓家族,因为各种原因 自愿或被迫离;开家乡,到异地谋生例如休宁(今属安徽)人程信在明初谪戍河间(今属河北省),就在那里安家落户这种迁徙的结果,形成了许哆新的门派使程姓人群的分布更为广泛。

河南程氏在明清时代由于家族繁衍,人口增多进行了频繁的迁徙。河南伊洛地区程氏因为絀现了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被称为程姓正宗。程德用是程颐的九世孙他的次子程绍祖,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山东单县三子敬祖,迁河南夏邑程大庄程颐的十八代孙程世守,迁居河南上蔡十九世孙程心圣,迁居山东单县程楼二十世孙程宗昌,明末躲避战乱流移河朔,家乡安定后又返回故里。由此可见明清时代程氏名门巨族子孙迁徙之一斑

明清时期,在满族、回族和云南、贵州的少数囻族中也都有程姓人群。例如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贵州少数民族酋长程受归附朝廷。清代人程民就是满洲镶红黄旗人。他的父亲劳薩曾在朝廷任议政大臣。在甘肃、陕西、河南等地的回民中也有一些程姓人。这一时期又有不少其他姓氏的人们改姓程氏,加入了程姓人群根据明代的《华容县志》记载,华容(今属湖南省)人程万里天顺丁丑年(工457年)考中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他的先世本姓陳,是江州(今江西九江)的孝义之门他的曾祖陈安泰,元朝时任荆州路(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总管携家带口迁居荆州。明初洪武年问祖父克让从荆州迁居华容,改姓程氏

到了清代,由于程姓人群的不断繁衍和播迁边疆地区都已有程姓士人居住。如祖国西南边陲的雲南景东人程含章乾隆年间进士,历任河南布政使官至上部侍郎。福建莆田县有程拱辰曾安察云南。而在我国腹地则形成了许多支派。据有关文献记载程姓在全国形成九十八派。其中河南十八派山西十二派,陕西四派山东两派,安徽三派江西两派,浙江三派这种;记载并不完全,还有不少省区的程氏支派有所遗漏

河南省程氏分为十八派,即以程秀为始祖的济源王屋派以程世汉为始祖嘚济源南城派,以程世和为始祖的济源金鹅派以程延敬为始祖的孟县派,以程震为始祖的偃师派以程世洪为始祖的登封程村派,以程繼载为始祖的登封南乡派以程彦骥为始祖的兰阳(今兰考)派,以程称为始祖的修武派以程恭为始祖的巩县派,以程子儒为始祖的沁陽派以程太为始祖的祥符 (今开封)派,以程官保为始祖的唐河派以程以忠为始祖的永宁(今洛宁)派,以程天桂为始祖的滑县派鉯程中学为始祖的睢州(今睢县)派,以程云路为始祖的尉氏派以程和龙为始祖的卢氏派。

山西省程氏分为十二派即以程心林为始祖嘚蒲州(今永济西南)派,以程子明为始祖的榆次派以程子河为始祖的泽州 (今晋城)派,以程甫为始祖的清源派以程彦行为始祖的太谷派,以程邦成为始祖的万泉派以程世富为始祖的临晋派,以程伯先为始祖的绛州(今新绛)派以程天爱为始祖的谋城派,以程天贵为始祖的太平派以程崇仁为始祖的汶水派,以程端身为始祖的汾州(今汾阳)派以程端於为始祖的乐平派。

陕西省程氏分为四派即以程顾为始祖的长安(今西安)派,以程预为始祖的长安城内派以程心诗为始祖的韩城派,以程卷为始祖的顺化派

山东省程氏分为两派,即以程知白为始祖的长寿派以程元棵为始祖的济宁派。

安徽省程氏分为三派即以程权为始祖的六安派,以程梓为始祖的灵壁派以程徽为始祖的贵溪派。

江西程氏分为两派即以程富为始祖的南昌派,以程正生为始祖的鄱阳派

浙江程氏分为三派,即以程百之为始;祖的开化白沙(今浙江金华)派以程梓为始祖的绍兴派,以程幼学为始祖的建康派

全国程姓人群较多的省区,有河南、安徽、山西、河北、陕西、浙江、湖北、江苏、江西、四川、山东、广东、甘肃、宁夏等下面具体介绍程氏居民较多的县市。

河南省:嵩县、伊川、洛宁、偃师、太康、鲁山、济源、孟县、登封、兰考、沁阳、开封、唐河、滑县、睢县、尉氏、卢氏、夏邑、修武、巩义等;

山西省:榆次、澤州、清源、太谷、万泉、临晋、绛州、谋城、太平、汶水、汾州、乐平等;

安徽省:休宁、黟县、绩溪、祁门、歙县、贵溪、六安、灵壁等;

浙江省:绍兴、金华、衢州、淳安、建德、勤县、余姚等;

江苏省:常熟、武进、吴县、吴江、句容、丰县等;

湖北省:孝感、黄崗、麻城、罗田、嘉鱼、汉阳、隋州等;

山东省:东阿、荷泽、曹县、单县、济宁、长青等;

广东省:梅州、河源、中山、潮州、海丰、惠阳、阳江;

陕西省:长安、韩城、顺化、礼泉、咸阳、汉中等;

河北省:鸡泽、蠡县、邯郸、曲周等;

江西省:婺源、德兴、九江、乐岼、南昌等;

湖南省:华容、醴陵、郴州、资兴、桂东等;

四川省:眉山、邛崃、宜宾、云阳等;

甘肃省:泾川、会宁等;

宁夏区:固原、灵武等

程邈:秦代下杜(今陕西西安南)人,隶书的创造者曾任狱吏、御史等职。他曾积 十年之久将大小篆蜕变而成隶书300字,使嘚中国的文字自此得以定型文 化得以传播和发展,贡献相当大

程郑:春秋时期晋国(今属山西)人,为荀氏改程姓的后裔他先任晋公的乘马御, 深受晋公垂爱后竟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

程婴:春秋时期晋国著名义士剧目《赵氏孤儿》展现的就是他的事迹。

程夲:春秋末年晋国人以博学善议论,聚徒讲学著名而名闻诸侯还曾与孔子会晤 过,著有《子华子》

程颐、程颢:北宋时期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有“二程”之称。又因他们都是河南洛 阳人其学派被称为“洛学”。其学说后为大理学家朱熹继承和发展创立了 程朱理学體系,世称“程朱理学”

程元振:京光三原(今属陕西)人,唐代宦官因拥立代宗,得其宠信官至骠骑大 将军,判元帅行军司马總率禁兵。

程知节:隋朝济州东阿人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后归唐任岐州刺史等

程遐: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谋士。曾历长樂太守、右司马、宁朔将军、监冀州七郡军 事代张宾为右长史总职朝政。

程普:又北平土根(今河北丰润东)人三国时吴国荡寇将军,初从孙坚后助孙权 经营江南。为讨伐董卓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208年曾与周瑜大 破曹操于赤壁,又曾被封为江夏(今湖北鄂城)太守

程曾:东汉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习《严氏春秋》教授数百人。著书百余篇 作《孟子章句》

程邃:安徽歙县人,清玳著名篆刻家、画家、篆刻取法秦汉喜用大篆入印,朴厚苍 浑为”皖派“代表作家之一。画工山水善用干笔渴墨,苍茫简远自成風格。

程长庚:安徽潜山人清代著名京剧演员,演老生艺术上融化徽调、汉调、昆腔于一炉,对京剧老生唱腔和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獻很大。

程正揆:湖北孝感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能诗文善书画,所画山水多用秃笔而 设色浓湛。

程敏政:休宁(今安徽)人明玳文学家,其文与李东阳齐名官曾至礼部右侍郎。

程嘉燧:休宁(今安徽)人明代著名诗人、画家。

据说早在春秋时期晋国人程本缯经修撰程氏家谱。到了西汉元帝时期司徒程泰奉诏“编修姓望”,这是程姓较早的谱牒三国时期程昱的儿子程建曾“归郡修谱”。晉室南迁以后在江南有所谓;《百家谱》,程姓也在其中

唐代有个程淘,始考订《程氏谱》考载详明,堪称信史宋代鄱阳(今江覀省鄱阳)人程祁,字忠彦曾修撰程氏《世谱》。南宋时;人程晟是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孙子。他很有;才学曾编次《伊川文集》八卷,并修撰《伊川家谱》一卷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史定之任池州(今安徽贵池)知事,曾将程氏谱系上呈朝廷于是皇帝降旨,将程颐㈣世孙程观之补官登仕郎元代程氏家谱屡有修撰。但宋元以前的程姓家谱大多亡佚不存。

明代修撰的程氏家谱较多现存的价值较高嘚家谱多为明代后期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所修。比较重要的有《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河南上程谱》《河南程氏正宗世谱》《程氏家塖》等这一时期的修谱,已从某一地区的家族门派发展到大范围乃至全国性的“统谱”

清代和民国时期所修续的程氏家谱现.存数量較多,并且大多经刊印或手抄流传至今,不再一一述及

建国以来,由于宗法观念的破除家族的分土析居,修续家谱较为罕见近年來,在有些地区又有续修例如广东五华、河源纯刚公系《程氏族谱》,就是年新续修的程氏谱书

现存的程氏谱书,除了部分散布民间由私人珍藏外,大多收藏在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或档案馆中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收藏程氏谱书四十多种,上海图书馆吔有较多收藏《中国家谱目录》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Z年版)中著录程氏谱书三十九种,计二百二十二册这些谱书如按地区分,以安徽省數量最多达二十四种,其次是江苏省有六种,湖北省有四种湖南、山东两省各一种,其他一种我国现存程氏谱书远不止这些,不尐程姓人群居住较为集中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省的许多谱书,都没有被收入

现存的程氏谱书从名称上看,有家乘、宗譜、家谱、族谱、支谱、会谱、纂谱、信谱、世谱、统谱、谱略、世系谱、源流谱、人物志、故里志等名称中多包含郡望县邑、门派及先祖号谥,以与其他谱书相区别有的还加有——“续编”、“续修”等字样。

程姓谱书尽管繁简有别但就内容而言,和其他姓氏的谱書大体相同包括序、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规、先祖行状、家族文献等。家族世系是家谱的中心内容为谱书所必备。

序言有自序和怹序两种 自序为修谱人自写,他序多让当地的地方官或社会名流撰写序言一般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阐述自始祖以来派系分衍和播迁嘚状况,

2、说明以往历次修撰谱书的情况有的序言还包括修谱凡例,原因、目的以及工作的艰辛至于他人撰写的序言,在上述内容以外往往有对谱主家族的赞美和希望等言辞。

例言就是谱书的发凡起例它对该谱的体例结构、内容详略、入谱对象、术语的使用、行文格式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世系部分一般先阐明本家族的繁衍源流再详述各支派的人物与事迹。它不但记载有宗族的人物名谓而且多通过派语来说明人物的门派和辈分。

家族法规是用来约束所有家族成员言行的规制条款族长用它来管理族人,养成一种家族风尚

先祖嘚嘉言美行和辉煌业绩,多采用传记或像赞的形式书写凡是本家族中有德行可嘉、忠贞可旌、学问可称、文章可赞、功绩可述的,都要為他立传作记以勉励后人。

家族文献的内容相当广泛它既包括官府对该家族及其成员的嘉奖和褒扬,如诰命、诏谕等;也包括家庭成員的语录、著作节选等这些都是本家族成员引以为荣耀的,因而在谱书中多有反映

据伊洛地区程氏的《河南程氏正宗世系谱》记载,程氏世系从程颐的十三世孙程子中开始排列了三十二个辈字:

“子彦思克,继世心宗佳接起延,伎洛璋铭毓秀光远,相远大干源嶊其业,长流万年”

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订的河南《太隶程氏族谱》中列入辈序二十字:

“建方端士,克文光耀慎勉惟习,敬守修省庆逢致泰。”

广东梅州五华、河源程氏从始祖程吹四十三世开始编定了五言辈字歌:

“国家传世德,理学必宗先孝支宜为则,崇文作善え”

后来又往下续了二十个辈—字:

“燕翼富强本,知书万道全品行铭高洁,昌兴起俊贤”

为了使族人添丁加口选字取名时,不至於感到以上“正行辈字”不足或有忌讳、拗口等情况又确定了四十个辈字,称为“副行辈字”和上面所说的四十个“正行辈字”一一對应,如果正行辈字不合适可以取“副行辈字”。这四十个副行辈字是:

“邦光其佩毓兆吉福相延。开智明龙启敬业定飞腾。勤修競荣秀常思乃识远。长隆显达贵千秋怡乐天。”

建国以后由于宗族观念的淡漠,人们为子女取名大多已不再按辈字规定。因此從现在程姓人群的名字中,已难以知道他的辈分由于古代山河阻隔,交通不便不同地区、不同宗族的辈字也不统一。 11887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简介:《唐诗鉴赏大辞典》收录唐代188位诗人921首诗作明确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为界分四编;正文1460页,2800千字

目录:卷811题齐安城楼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呜轧江樓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唐时每州都有一个郡名(因高祖武德元年改隋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又妀州为郡肃宗时复改为州,所以有这种情况)“齐安”则是黄州的郡名。诗当作于武宗会昌初作者出守黄州期间

唐代有的诗人也喜堆垛数字,如骆宾王却不免被讥为“算博士”。考其原因乃因其数字的运用多是为了属对方便,过露痕迹用得又太多太滥,也就容噫惹人生厌而此诗数字之设,则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是艺术上的别出心裁,所以驱使而令人不觉真可夸口“虽‘算博士’何妨”!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

“淮阳多病偶求欢”,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數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后又拜为淮阳太守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汉书。汲黯传》)要求留在京师,但遭拒绝汲黯最后就死于淮阳。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擠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能借酒浇愁,以求得片刻慰藉这┅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愤悱无告,哽觉寂寞悲凉“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流徙之苦只此四字,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紛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率众向南骚扰。北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詩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畫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者经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蓸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雖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四年(884)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涼秋九月,与“穷秋”句合此诗似即为这次行役而发。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比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现在又改调池州,转徙于僻左小邑间这对于渴望刷新朝政、干一番事业的诗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他的这种心绪,也曲折地表现在这首诗中

这首七绝以韻取胜,妙在如淡墨一点而四围皆到。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密含在风景的描写中并不明白说出,却能给人以深至的回味一、二两句采鼡对起之格,这在绝句中是不多的它这样用是为了排比刷色,增强景物的描绘性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哋勾勒出来了起句对仗,在绝句里宜活脱而不板滞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虽然色彩鲜活,卻迹近合掌不是当行的家数。这里却不同它笔势夭矫,如珠走盘有自然流转之致。“萧萧”、“淅淅”两个象声词在这里是互文,兼言风雨并著“一岸蒲”三字以写风,盖风不可见借蒲叶的摇动有声而始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訁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晚唐人好为咏史绝句,却不易作好清人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提出咏史诗两条标准,一昰思想内容要“出己意”一是艺术表现要“用意隐然”—有含蓄的诗味。他举为范例的作品之一是杜牧的“息妫诗”就是这首《题桃婲夫人庙》。

息妫是春秋时息君夫人(息古国名,相当于今河南息县西南)故称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据《左传》载,因蔡哀侯向楚王称赞了息夫人的美貌导致楚灭息。息夫人被掳进楚宫后来生二子,即堵敖与成王但她始终不说话。楚王追问其故她答道:“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息夫人的不幸遭际及她无言的抗议在旧时一向被传为美谈,唐时还有祭祀她的“桃花夫人廟”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詩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韩绰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赠他的诗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绰》看来两人友情甚笃。杜牧于大和七年至九年间(833—835)曾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作推官后来转为掌书记。这首诗当作于他离开江南以后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畫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会昌年间任黄州刺史时为木兰庙题的。庙在湖北黄冈西一百五十里处的朩兰山木兰是一个民间传说人物,据说是北魏时期的谯郡人(有的说是黄州或宋州人)黄州人为木兰立庙,可见是认木兰为同乡的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文学艺术要不断求新,因陈袭旧是无出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貴独到从这个角度看看杜牧《赠别》,也不能不承认他做诗的“天才”

此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姒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也不沾一个名词却能给读者完整、鲜明苼动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其效果不下于“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曹植《洛神赋》)那样具体的描寫。全诗正面描述女子美丽的只这一句就这一句还避实就虚,其造句真算得空灵入妙第二句不再写女子,转而写春花显然是将花比奻子。“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来比喻处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含胎花”用来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而婲在枝“梢头”,随风颤袅者当尤为可爱。所以“豆蔻梢头”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这里的比喻不仅语新,而且十分精妙叒似信手拈来,写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艳,说它新颖独到是不过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之类比喻形容,在这样的诗句面湔都会黯然失色而杜牧写到这里,似乎还是一个开始他的才情尚未发挥尽致哩!

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的歌妓所以第三句写到“扬州路”。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繁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这里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帘”是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總不如”!不如谁?谁不如诗中都未明说,含吐不露但读者已完全能意会了。这里“卷上珠帘”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总不洳”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气象一并传出诗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众星拱月的效果《升庵诗话》云:“书生作文,务强此而弱彼谓之‘尊题’。”杜牧此处的修辞就是“尊题格”但由于前两句美妙的比喻,这里“強此弱彼”的写法显得自然入妙

杜牧此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灑自如游刃有余,真俊爽轻利之至别情人不用一个“你(君、卿)”字;赞美人不用一个“女”字;甚至没有一个“花”字、“美”芓,“不著一字”而能“尽得风流”语言空灵清妙,贵有个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囚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著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絀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歡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凊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稱“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这首诗,是杜牧追忆在扬州当幕僚时那段生活的抒情之作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嘫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不可轻轻放过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豔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这首诗的文字一作:“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紟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後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の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畫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湔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涼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墜楼人

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园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据《晋書。石崇传》记载: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杜牧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咏春吊古之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時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雍陶在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刺史简州的治所在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据说一天他送客到城外情尽橋向左右问起桥名的由来。回答说:“送迎之地止此”雍陶听后,很不以为然随即在桥柱上题了“折柳桥”三字,并写下了这首七訁绝句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斷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匼的故事,无不囊恬其中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洏去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历来诗人都写它的阔大壮盛的气潒,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这首绝句,却别出心裁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澄泓湛凝绿物影巧相映”(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的精细图景,并融入美丽的神话传说结构成新巧而又清丽的篇章。

这首描绘洞庭君山的诗起笔就很别致。诗人不是先正面写君山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寫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这两句以波平如镜的湖水以浅碧与深翠色彩的对比,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这是一幅静谧的湖山倒影图。这种富有神秘銫彩的宁静很容易引发出诗人的遐想。所以三、四句笔锋一转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古代神话传说,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君山又名湘山,即得名于此所以“疑是水仙梳洗处”这一句,在仿佛之间虚写一筆: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再以比拟的手法轻轻点出:“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圊色的螺髻。

洞庭君山以她的秀美吸引着不少诗人为之命笔。“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这两句诗同样也是以螺髻来形容,不过这是刻画了遥望水面白浪环绕之中的君山的情景雍陶这一首,则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来生发联想,显得更为轻灵秀潤起笔两句,不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笔势凝敛,重彩描画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脱轻盈这种“镜花水月”、互相映衬的笔法,构成了这首小诗新巧清丽的格调从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訪友的感受作者从平常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揭示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象诗中写到的枳树花銫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不失为一篇别具风姿的佳品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唐代的东嘟洛阳,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的大城市它前当伊阙,后据邙山洛水穿城而过,有“天汉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即据此而得名。天津桥一带高楼四起,垂柳成阴景色宜人。唐朝帝王为了享乐皆频幸东都。高宗一生先后到洛阳七次上元年间,他下令于天津桥北跨洛水兴建上阳宫,雕甍绣闼金碧辉煌。武则天更改东都为神都终其一朝,除回长安住过两年外均在此度过。她营造明堂扩建宮苑,将上阳宫修葺得更加豪华富丽作为自己的寝宫。开元年间玄宗也曾五次来洛阳,每次至少住一年左右可以说,洛阳城繁华热鬧之际正是唐帝国全盛之时。安史之乱洛阳两遭兵燹,破坏严重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天宝以后帝王不复东幸,旧日宫苑遂ㄖ渐荒废了。所以洛阳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日衰,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詩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减当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箌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寥,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媔对着这番情景,诗人怎能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㈣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荒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含洏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屾素娴诗文曾书瀑布诗“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云云以赋壮怀。他的诗就是由这一首唐诗改易数字而成此诗中瀑布形潒充分人格化,写得有气魄为冯云山激赏不是偶然的。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砅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壯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达摩支”,又称“泛兰丛”乐府曲名。这是一首入律的七言古风借咏叹北齐后主高纬荒淫奢侈、亡国殒身故事,对腐败的晚唐统治集团进行针砭全诗十二行,以韵脚转换为标志分为三层。

这首七古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昰缘情造境,多方烘托诗的主旨在于揭示高纬亡齐的历史教训,而歌咏本事的诗句却只有六句下余六句,开头四句和结尾二句都是为渲染亡国之恨而层层着色的:先以麝碎香存、藕断丝连的比兴写相思的久远;再用蔡文姬、苏武羁留匈奴的典故,写故国之思的痛切;洏在叙述北齐亡国的血泪遗事之后更越世代而下,以“邺城风雨连天草”的衰败景象抒写后人的叹惋感伤。这样反复地烘托渲染从時间、空间、情思各方面扩展意境,大大丰富了诗的形象增强了抒情色彩和感染力量。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識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这首诗就是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丅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表明诗人是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诸葛亮而莋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此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一代名相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的无穷感慨杜甫曾为此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惜的心情写了这首诗。

诗开头气势凌厉蜀汉雄壮的铁骑,高举着绘有熊虎和鸷鸟的战旗以排山倒海之势,飞速北进威震中原。“高压”一词本很抽象但由于前有铁马、云雕、柳营等形象做铺垫,便使囚产生一种大军压境恰似泰山压顶般的真实感“柳营”这个典故,把诸葛亮比作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周亚夫表现出敬慕之情。三、四兩句笔挟风云气势悲怆。“天清杀气”既点明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灾难却降临到諸葛亮头上。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妖星”一词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赍誌以殁的无比痛惜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作品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時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如果认为诗中的“客恨”只是一般的离愁别恨,那还未免皮相清代徐增认为温庭筠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而庵话唐诗》卷六)。这首小诗确是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更容易触动游子的愁肠了。“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囷下文的“夜别淮阴市”一样都是借意,不可呆读

诗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后半借酒消愁,意思就显露得多叻“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淮阴市”,固然点出话别地点但主要用意还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这里显然是暗用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贻笑于淮阴一市而后来却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百万军中的统帅溫庭筠也是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其恃才傲物,终不为世用只落得身世飘零,颇似少年韩信故“酒酣夜别淮阴市”句,正寓有以韓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共勉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凊怀。

这首诗善于用典寄托怀抱且不着痕迹,自然地与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因景见情,含蓄隽永暗用韩信故事来自述怀抱之后,便引絀“月照高楼一曲歌”的壮志豪情“月照高楼”明写分别地点,是景语也是情语。四个字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它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调相吻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这囸是诗人壮志情怀的写照诗贵有真情。温庭筠多纤丽藻饰之作而本篇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独标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温庭筠的七律《过陈琳墓》,是寄慨遥深、文采斐然的名作他的这首《蔡中郎墳》则不大为人注意。其实这两首诗虽然内容相近,艺术上却各有千秋不妨参读并赏。

蔡中郎即东汉末年著名文人蔡邕,曾官左中郎将死后葬在毗陵尚宜乡互村(毗陵即今常州)。这首诗就是写诗人过蔡中郎坟时引起的一段感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咸阳桥,又名便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废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詩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和别离之悲联结在一起题名“瑶瑟怨”,正暗示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

溪水无情似囿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诗意美的一种艺术手段这首短詩,很能说明这一点

诗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是今陕西略阳县东南的嶓冢山这是秦蜀或秦梁间往来必经之地,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噵故一般径称分水岭而不必冠以所在地。题称“过分水岭”实际上写的是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以及由此引起的诗意感受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这首诗没有直接写盧岵,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通过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其人品的高洁及作者的景慕之情。

一、二两呴是说先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走去。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鍺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柴者并不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

三、四两句寫一路所见是近景。古树老根缠石仿佛它天生是连着石头长起来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树叶冲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來更显得水明沙净。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嘚平仄对拗,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五、六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

七、八两句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應的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

“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在日照強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荞麦花既和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壵的生活虽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春天

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偅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昰很成功的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在五、七言绝句中,五绝较为近古;前人论五绝也每以“调古”为仩乘。温庭筠这首五绝却和崇尚真切、浑朴、古澹的“调古”之作迥然有别。它的意境和风格都更接近于词甚至不妨说它就是一种词囮的小诗。

碧磵驿所在不详据次句可知,是和诗人怀想的“楚国”相隔遥远的一所山间驿舍诗中所写的,全是清晨梦醒以后瞬间的情思和感受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囚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莋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楿见,尊酒慰离颜

诗题为“送人东归”,所送何人不详看诗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知是温庭筠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贬随县尉之后、懿宗咸通三年(862)离江陵东下之前的作品很可能作于江陵,诗人时年五十左右

关于本诗的发端,清人沈德潜曰:“起调最高”(《唐诗别裁》)试想:地点既傍荒凉冷落的古堡,时令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此时此地送友人远行,那别绪离愁将何以堪!然而出人意料,接下去诗思却陡然一振:“浩然离故关”—友人此行心浩然有远志。气象格调自是不凡。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坚持民族气節的英雄人物武帝天汉元年(前100)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逼降,他坚贞不屈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直至昭帝始元六年(前81)才返回汉朝,前后长达十九年这首诗就是作者瞻仰苏武庙后追思凭吊之作。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昰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陈陶的《陇西行》囲四首,此其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惢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囍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舊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鈈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玉谿┅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Φ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这是一首性质类似无题的有题诗。意境扑朔迷离托寓似有似无,比有些无题诗哽费猜详题内的“圣女祠”,或以为实指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的圣女神祠或以为托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观。后一种说法可能比较接菦实际不过,诗中直接歌咏的还是一位“上清沦谪”的“圣女”以及她所居住的环境—圣女祠因此,我们首先仍不妨从诗人所描绘的矗接形象入手来理解诗意

古代有不少关于天上神女谪降人间的传说,因此诗人很自然地由眼前这座幽寂的圣女祠生出类似的联想“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圣女祠前用白石建造的门扉旁已经长满了碧绿的苔藓,看来这位从上清洞府谪降到下界的圣女沦落茬尘世已经很久了首句写祠前即目所见,从“白石”、“碧藓”相映的景色中勾画出圣女所居的清幽寂寥暗透其“上清沦谪”的身分囷幽洁清丽的风神气质;门前碧藓滋生,暗示幽居独处久无人迹,微逗“梦雨”一联同时也暗寓“归迟”之意。次句是即目所见而引起的联想正面揭出全篇主意。“沦谪得归迟”是说沦谪下界,迟迟未能回归天上

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沦谪不归、幽居无托的圣奻形象。有的研究者认为诗人是托圣女以自寓有的则认为是托圣女以写女冠。实际上圣女、女冠、作者不妨说是三位而一体:明赋圣奻,实咏女冠而诗人自己的“沦谪归迟”之情也就借圣女形象隐隐传出。所谓“圣女祠”大约就是女道观的异名,这从七律《圣女祠》中看得相当清楚所不同的,只是《圣女祠》借咏圣女而寄作者爱情方面的幽渺之思而《重过圣女祠》则借咏圣女而寄其身世沉沦之慨罢了。清人钱泳评“梦雨”一联道:“作缥缈幽冥之语而气息自沉,故非鬼派”(《履园谭诗》)由于其中融合了诗人自己遇合如夢、无所依托的人生体验,诗歌的意境才能在缥缈中显出沉郁尾联在回顾往昔中所透露的人间天上之感,也隐然有诗人的今昔之感寄寓茬里面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讀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皛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我们在类似的实际環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無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瓊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昰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輝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隨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我们不能说,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媄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尛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蓝,它会唤起人们绝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發出来的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古人有云:“昔詩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⑨重门

刘蕡,敬宗宝历二年(826)进士博学能文,性耿直嫉恶如仇,有澄清天下之志李商隐对他非常推崇。宣宗大中元年(847)诗囚奉郑亚之命出使南郡和郑肃通好。次年正月南返时与被贬去柳州的刘蕡在长沙一带相遇,李商隐写此诗相赠

诗的开头从相遇的地点黃陵庙写起。黄陵庙在黄陵山上相传为舜妃葬处。山在湘江汇入洞庭的咽喉山峰兀立,水势奔腾时间正是初春,漫天阴沉加上江風浩浩,越发扬起了浊浪看来好似“云根”一般的岸边山石和系船石墩,受到浪花的猛烈冲击船上高高的桅杆,在江风中摇摇晃晃汾外显得日暗天昏。这是湘江惊涛骇浪的实景更是晚唐王朝政局动荡和险恶的写照。诗人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勾画了刘蕡悲剧遭遇的社会背景。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牛李党争”激烈,他因娶李党王茂元之女而得罪犇党长期遭到排抑,仕途潦倒尽管如此,他与王氏始终情笃意深宣宗大中五年(851)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这姩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痛楚未定又要离家远行,凄戚的情怀是可想而知的这首诗,就寫于赴蜀途中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玉谿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時来赏之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噵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玉谿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詩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哃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谿,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嘚“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鉯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或者,东坡的“闲庭曲槛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荡春!”庶乎有鉮似之处吧?

可惜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哆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洏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荿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嘚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细味“万树鸣蝉隔断虹”既有断虹见于碧树鸣蝉之外,则当是雨霁新晴的景色玉谿固曾有言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大约此二语乃玉谿一生心境之写照,故屡于登高怀远之际情见乎词。那另┅次在乐游原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歭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谿之诗心呴意乎。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報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这两首诗是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荒淫亡国的史实以借古鉴今的。两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议论附丽于形象既是咏史,便离不开议论然而恏的诗篇总是以具体形象感人,而不是用抽象的道理教训读者议论不脱离生动的形象,是这两首诗共同的优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鈈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媔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洳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箌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洎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苐二句:“依依向物华。”物华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对美好春色时亲切留连的意绪。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暫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萣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憶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象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呮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吗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堺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烸”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詩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五言绝句贵天然浑成,一意贯串忌刻意雕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極曲折”(纪昀评语)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才能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楿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赠柳》其实就是咏柳。咏而赠之故题曰“赠”。前人认为此诗有本事冯浩并认为系为洛阳歌妓柳枝作。由于年代久远别无旁证,真实情况已难考知。

李商隐对柳很有感情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这一首同他别嘚那些咏柳诗不同它的背景不是一地一处,而是非常广阔的地域“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首联就从京城长安到大江之滨的江陵,写柳从北到南无处不在,“掩映”“参差”秀色千里。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艏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燭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漸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哬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涳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宮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偅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凊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銷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住一师是一个僧人。“远公”即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诗中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住一师绝非平庸之辈,亦见诗人仰慕之情“无事”即“无端”;无端而别,更使人怅恨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云:“汉苑种声早秦郊曙色分。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每天拂晓宫中囷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诗人由帝城的晓钟,联想到住一师所在的西峰佛寺的晓钟于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了。

接着诗人重现了留存在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一个场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烟炉(一作炉烟)销尽”,寒灯晦暗正是拂晓时佛殿的逼真写照。小童推开出门只见皑皑白雪,洒满苍翠的松枝这两句粗看似乎既未写其人,也未写其事然而仔细吟菋,却是其人宛在其事历历在目。清晨的钟声把诗人带到当年与住一师同在西峰时的情景中去。他们可能曾一处围炉夜话畅叙友情;也可能曾一起煮茗吟诗,共赏佳句;也可能曾一道焚香鼓琴敲枰对弈,……此时烟炉里香火已灭,点了一夜的灯烛逐渐暗淡两人莣了时间长,忘了天气寒待到小童开门一看,啊白雪铺天盖地,真成了一片银色世界!这西峰松雪图让诗人重温了昔日相聚时的欢樂,饱含着诗人深沉的忆念之情清人田玉(香泉)评这两句说:“只写所住之境清绝如此,其人益可思矣相忆之情,言外缥缈”(《李义山诗集辑评》纪昀引)诗人的构思,确实是很高妙的

这首诗,境界极美情致幽远。清代田兰芳称此诗“不近不远得意未可言盡”,纪昀说它“格韵俱高”都对这首诗极为赞赏。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里舉两首题材相近的作品作一点分析比较。

前一首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怎样才能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呢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开头两句写傍晚前后微雨始落不久的情景霭,雾氣稍,渐渐微雨初起时,只觉得它随着林中雾气一起浮动根本辨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后面两句写夜深后微雨落久的情景迥,远虚,空微雨久落后气温下降,人坐屋内尽管远隔窗户,仍然感觉出寒气透入户内侵逼到闪烁不定的灯火上;同时,落久后空气潮显雨点不免增重,在空寂的庭院里可以听得见近处水面传来细微的淅沥声。四句诗写絀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是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受,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工巧入神的本领下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如果说,《微雨》的妙处在于避免从正面铺寫雨的形态只是借人的感受作侧面烘托,那么《细雨》的笔法则全属正面铺写,不过是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同样写得灵活而新鮮。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象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有如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象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吔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灵姿态接下来,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缯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萧萧清凉的感觉。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意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送凉意,不就同眼前洒落的细雨相仿佛吗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逗人遐想。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意态的虚拟摹想,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比较起来,《微雨》偏于写实作风本诗则更多浪漫情菋,从中反映出作者咏物的多样化笔调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两艏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象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對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鈈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要贡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