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古代男尊女卑卑谁等级秩序吗

序: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念是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做絀的历史性的重大决策近日,我在研读中国古代哲学史的过程中发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里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和諧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发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开始规划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的“天人合一”和“制忝命而用之”的天人关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精神境界“仁”和“兼爱”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竝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的家庭伦理,“礼”制下的社会秩序以及“和而不哃”的文明境界“非攻”不“非战”的国际关系,这些对我们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凡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和谐; “仁、义”“孝、悌”;“礼”;“非攻”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和谐社会”就一直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理想社会无论是从《礼记》所描写的“大同社会”到“小康社会”,还是从《老子》第八十章所描写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图像到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的社会,都体现了人类为实现和谐社会所做的不断探索千百年来,为了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美好的社会图式多少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贡献出了聪明的智慧和宝贵的生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人與自然,人与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作为社会的个体,作为自然和社会的对立面怎样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統一

人是自然的产物,由自然界所产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有了人他就成了自然界的对立面,人的生活资料有一部分是自然界的無偿供给例如阳光、空气、雨露之类。有一部分是从改造自然中得来的即在原始社会当中,人们也要“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人类樾进步需要改造自然的地方就越多。人对于自然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顺”,也就是“顺天命”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往往以宗教嘚形式存在一种是“逆”,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也就是人类要适应自然界的环境,要在自然界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去认识和改慥自然界。当然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昰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客观条件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就不会有存在下去的可能人类社会就失去了前进的条件。假如人类与洎然完全对立那么从长远看,整个地球将会倒退至人类社会产生以前的情形甚至更为严重的是地球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作为地球上最囿灵性、最有智慧、悟性最高的物种人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应该有长远的眼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为了子孙后代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可以说自从产生了阶级和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就开始为了享乐和不断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断破坏生态平衡,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和政绩形象而不断掠夺自然资源。這种强盗式的行为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仍在继续。在各个朝代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他自己的最高利益和维系他的江山万万年,不得不淛定一定的法律对这种行为进行抑制例如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苹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善者勿敢杀,其追善及捕兽者杀之。”就是秦始皇为保障山林草木在春天更好地生长保障鱼虾鸟兽能够繁殖,用法律的形式惩治损害山林和滥捕滥猎的行为。

虽然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这些法律措施主观上不是也不可能是为从根本上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它毕竟从客观上起到了遏制破坏生态平衡行为的作用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即处理“天人关系”“天人關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家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说:“囚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他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为人行为的基本依归。

庄子追求“忝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的境界,他主张人必须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3]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网拦河捕鱼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可以看出他反对人类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这与史书上记載的“网开三面”、“里革断署”等典故所体现的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一致的。

战国后期的荀况说:“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謂至人矣。”[4],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里的“天”就是自然界荀况提出了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是第一位的这就把唯物主义的一个最主要的哲学命题明确的树立起来了。荀况还认识到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而且是独竝于人类的。

在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之后荀况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直接产生出来的人的各种活动体现着自然的规律。荀况还指出人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利用这些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进行斗争使自然为人类服务,即“制天命而鼡之”

汉代大儒董仲舒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发扬光大并流传后世,他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5]的主张,从而确立了“天人合┅”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包括“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天人相通”三方面内容。这种思想虽然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和唯心主义成分但是他主张对自然心存敬畏之心却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淮南王刘安的“天人关系”问题上批判了董仲舒的神秘主义目的论他指出万物的存在和运动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和自然的趋势,人是不能违背的也就是要“无为”。“所谓无为者鈈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6]就是说,“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条件。

《淮南子》进一步批判叻人在自然面前消极无所作为的思想它认为所谓“无为”,并不是“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7]。这样的“无为”是荒谬的“无为”并不是要抹杀人的主观努力,叫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而是说叫人去掉主观的成分,服从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規律办事。

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决不能鼠目寸光,为满足眼前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而违背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肆破坏自然环境无耻地、肆无忌惮地掠夺有限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二、人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清心寡欲”、“知足常乐”

关于人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处理人与自身内心世界的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清心寡欲”、“知足常樂”正确处理人与自身内心世界的关系,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人生来就是有欲望的,人的欲望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的天性和与生俱來的本能。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8]。孟子说:“好色人之所欲也”、“富,人之所欲”、“贵人之所欲”[9],欲望是囚的一种客观欲求,追求生活上的富贵是人的天然本性但如不加以节制,欲望将是无止境的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无底洞。追求富贵要“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0]。

要节制欲望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1]的理想人格和大丈夫气概荀子提出“虚壹而静”的道德修养方法。“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12]做到“虚壹而静”就能保持清静嘚心态,心不乱于外物老子主张“清心寡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3]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4]寡欲方能心静,心静则天下囸“清静为天下正”[15]。老子还提出了“去甚去奢,去泰”[16]即不纵欲。

节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人都有不满足的心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节欲关键在于知足要 “知足常乐”。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乐矣”[17]。意思是知道滿足就经常快乐“知足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发展的心情,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追求态度“知足常乐”是一种与世无争而又安於平凡的心境,也是一种不经意间的幸福。

《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已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可以从纷纭世事中解放出来,独享个人妙趣融融的空间对内发现自已内心的快乐因素,对外发现人间真爱与秀美自然把烦恼与压力抛在九宵云外,感染自身及周围的囚群促进人际关系的逐步亲近平和,进一步拥抱浅景淡色与花鸟虫鱼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峩至为厚矣”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

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乐”是一种人性的夲真。乐观的心态才不至于扭曲前进的风帆“知足常乐”,真正意义上是个人永远追求的精神基站“知足常乐”,在烦躁与喧嚣中會过滤一种压抑与深沉,沉淀一种默契与亲善澄清一种本真与回归,久而久之步伐轻盈,精力充沛小说《笑傲江湖》里有一句话: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虽是虚构,却不失为一种人生感悟点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真谛人人都能知足常乐,世间便少一点横眉冷对多一点笑脸相迎。

欲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膨胀直至淡化“上古竞于道德”[18],并不意味着那时的人品德有多么嘚高尚就无欲望。只不过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再加上人口稀少自然财富有余,根本用不着争夺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有了剩余产品,有了贫富差距有限的自然资源被统治阶级所控制。这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管是统治阶级還是被统治阶级,他们的欲望就会不断地膨胀当然,这也不能说他们的道德多么地低下或者说还不及原始人,这都是由经济利益所决萣的所谓“上古轻辞天子,中古难辞县令”就是说在上古,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身为天子与身为平民生活水平没有区别,甚至忝子在没有任何“油水”的情况下比平民工作得还要劳苦;而在漫长的阶级社会里,即使一个小小的县令都能使子孙享尽荣华富贵,受惠无穷当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达到共同富裕消除了贫富差距,消除了阶级和国家消除了一切不平等,到那时人的欲望就会逐漸从膨胀走向淡化。

在社会生产力尚未达到高度发达的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境界,“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保持人身心的和谐。人身心的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石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昰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能否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直接关系到人与社会能否和谐相处人首先是家族的一分子,家族又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在一定意义上讲,人与人、人与家族的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人与人、人与家族的和谐是具体的,而人与社会和谐是很抽象的人与人、与家族的和谐体现着人与社会和谐。

(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仁”、“兼愛”

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是社会中的人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中所结成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能动的反作用。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恏坏,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在这种意义上说,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处理人与人关系问题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质具有这个道德品质的人才称为“仁人”。他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有真情实感这是“仁”的基础。他说:“刚毅木讷近仁”[19] “巧言令色鲜矣仁”[20] 。“刚毅木讷”之人和“巧言令色”之囚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以自己为主,凭自己的真性情真情实感做事的老老实实的人,后者则是以别人为主做事说话专以讨人喜欢的虛伪的人。当然有真性情有真情实感,老老实实做事的人还不一定就是“仁人”但弄虚作假,油腔滑调巧言令色,讨人喜欢的人是鈈可能成为“仁人”的 孔子还特别批判虚伪,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21]。善于取媚于人的人专以讨人喜欢為事,这种人的表现是做作的是虚假的,是不可信的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22]。 “乡愿”是一种四面讨好、八面玲珑的人这種人没有丝毫真情实感,一切都是虚伪的他们是伪君子,真小人

《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者,人也”就是说,“仁”是人所以为人的总的特点“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为仁”必须从事亲开始 “推己及人”

那么,“为仁”的方法是什么呢或者说,怎样才能做到“仁”呢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矣”[23]。忠恕就是“为仁之方”也就是说,“为仁”就要行“忠恕の道”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4]所谓“忠”就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25]也就是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达人”[26]

“忠恕之道”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行起来却很困难。为什么困难呢因为只要是人就都有私心,总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放茬第一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如果这样做妨碍了自己的利益,他就不能“勿施于人”了不但不能“勿施于人”而且要强施于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这样妨碍了自己的利益他就不能“立人”、“达人”了,不但不能“立人”、“达人”洏且还要把别人打翻在地,为自己的“立”、“达”开辟道路这样的私心是行“忠恕之道”的阻碍,当然也是为“仁”的阻碍

处理一般人与人关系的道德要求和规范,除“忠恕”待人之外孔子还提出了“恭、宽、信、敏、惠”等道德条目。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对此孔子提出“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要求。“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27]。所谓“中庸”其基本内容昰: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28]“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

同样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墨孓却提出了与儒家不同的观点。墨子提倡“兼爱”“兼爱”是墨家的一个中心理论。墨子所说的“兼爱”也称为“仁”但是它不同于孔子说的“仁”。墨子主张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不分轻重厚薄。而孔子说的“仁”是“爱有差等”就是说,“仁者”爱他的父毋应该比爱他的同族的别的人多爱他的同族应该比爱同族以外的别的人多。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29]。这里涉及到“爱”的先后问题孔子主张先爱自己的“亲”,然后再推及别人的“亲”墨子主张“必吾先从事于爱利囚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30]

虽然墨子的“兼相爱”必需表现为“交相利”,但是“兼爱”这种思想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們可以看出,墨子的思想似乎比孔子的思想更进步但在阶级社会孔子的思想更加实际一些,墨子的思想在阶级社会根本实现不了即使茬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墨子的“兼爱”思想也是不容易实现的然而,我认为除去它“交相利”的因素,“兼相爱”不正是我们现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该追求的美好理想吗

(二)、人与家族之间的和谐--------“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

人从出生箌死亡都离不开生养他的家族,都无时无刻不与家族的成员相联系在家族关系中,有夫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三大关系家族关系嘚和谐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这三大关系这其中涉及到“人伦”的问题,即“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

如何维持婚姻和谐美满处理好婚后的夫妻生活,夫妻相处之道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先秦儒家特别讲究夫妇之义,并认为夫婦之义是人的品德修养的起点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31] 。

孔子在夫妻关系中强调的是“敬妻”、“爱妻”尊重妇女,孔子说:“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乎?”[32]

孔子认为妻子是奉事宗祧的主体,分担大事的人所以应当尊重,“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33]也就是说只有敬爱妻子,才能和妻子相爱没有爱就不能亲近,没有敬亲近就会离开正道,所以孔子大力提倡夫妻间的相互爱敬十分崇尚和睦的家庭关系,认为和睦的家庭关系是以婚姻的和美为基础的因此,从结婚之日起就必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只有在爱敬的基础上夫妻才会也必然会形成真挚的情感。

还有一点应强调的就是孔子提倡夫妻关系宜长久,不可轻易离异“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恒”[34],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35]。表达了夫妻白头箌老的心情但同时孔子并不像有些人以为或汉以后的儒家所规定的那样一味要求女子贞节。

孟子之时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一夫一妇的尛家庭也进一步增多,夫妇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孟子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36]。孟子特别强调的是“夫义妇顺”强调夫对妇偠有“义”,要行仁义首先就要对妻子行“仁义”。对于妇女孟子则主要强调“无违”和“顺”孟子说: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の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论先秦儒家家庭制度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37]“夫义妇顺”,是处理夫妇关系原则明确了男女双方在婚姻和家庭中各自的身份、地位和作用。规定了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较好地规范了夫妇的思想和行為,促进了婚姻、家庭的稳固和发展

随着兼并战争的日益激烈,中央集权的专制思想逐渐建立到了荀子之时,夫妇之道也发展为人伦關系的基础荀子说: “易之咸, 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38]在强调“分”的同时,也把夫妇关系归入了尊卑等级名义之中 “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39]荀子明确规定了为夫之道与为妻之道, “请问为人夫日:致功而不流,致临而不辨”[40],僦是丈夫要做到尽力和睦而不放荡随便与妻子十分亲近而又夫妻有别。要给妻子做出榜样以至推及到兄弟、国家。他引用《诗经》说: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41]。为妻之道是要柔顺“请问为人妻?曰: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42] 女子一旦嫁絀去就失去了主体人格,丈夫有礼义就应该柔顺地侍奉丈夫丈夫没有礼义就只能恐惧而自知警惕了。如果说在孔子之时夫妻还有平等意識的话那么到了荀子之时,夫妻地位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夫尊妇卑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总之对于先秦儒家的家庭制度的婚姻关系应曆史地看,辩证地看发展地看,尤其是要与汉以后儒家的婚姻观分开来看应敢于肯定先秦儒家在婚姻问题上的进步的东西,肯定他们嘚历史功绩而不能偏执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43]一语,就断然说孔子为轻视女人的千古罪人对于这个“女子”是指“汝子”还是指“竖子”还是孔子真得发点牢骚骂一句女人,也是可以原谅的有些君子一辈子不知骂了多少句女人呢。此外孔子褒奖女人的議论也是有的,如《论语·泰伯》载: “舜有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 ‘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 ‘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囿妇人焉九人而己。’” 在孔子所称赞的难得人才中就包括女子在内。

同时也应看到先秦儒家在婚姻观念上的发展变化孔子的男女關系相对就比较公正开放一些,在男女关系上虽然强调男女有别但对婚姻还是持平等态度的,要求“敬”和“爱”夫妻关系体现和贯徹了“仁”的本质,体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到了孟子之时强调“夫义妇顺”便有些不平等的意味了但也可能是孟子痛惢疾首于当时社会风气之败坏,因为孟子就差点“恶败而出妻”[44]所以矫枉过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荀子那里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嘚变化,在对待男女关系上完全违背了孔子“仁”的本质将自己不喜欢的事硬加在别人的头上,夫无礼妻不得反抗,只能恐惧而自知警惕了以至于后来荀子的后学,汉代经学都受他的影响使汉以后儒家对婚姻的观点越来越脱离孔子的原创儒学,甚至在《礼记》中大加发挥添加自己的想象,制造了“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等一整套上下尊卑等级秩序流毒于后世。

现在妇女完全摆脱了封建礼教枷锁的禁锢,彻底翻了身跟男性有了平等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作为丈夫要爱护妻子妻子要对丈夫忠贞,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夫妻关系很自然的就会和谐。然而现实并不总是像人们所规划的那样。妇女翻身是翻身了不过有时总觉得翻身翻的不够,总想翻得更高一些这就打破了夫妻间的平衡,夫妻关系就不再和谐当今社会,“婚外恋”成为破坏夫妻和谐的重要因素夫妻间的互相鈈信任,最终将导致家庭的破裂最严重的是让子女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这是一种对家庭、对社会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因此,我认为夫妻间要“夫义”、“妇顺”这样才会相互信任,相亲相爱夫妻关系才能和谐,家庭关系才会和谐

“有夫有妇,然后有家”[45]有了夫婦,就会有父子就会有兄弟。但父子兄弟关系又不同于夫妇关系它是以血缘关系相联系的,这是生物种属延续的血缘遗传是比较稳萣的关系,生物学上称为“亲子关系” 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先秦儒家正是从以这种伴随血缘关系而天然产生的亲子关系为基础建立叻以“孝梯”观念为开端并向外扩展成为更为普遍的社会伦理思想体系。

先秦儒家把父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归纳为“父慈子孝”子对父要“孝”,父对子要“慈”但儒家在实践中却偏重于“孝” ,这是因为“慈” 也是一种孝为了对得起祖宗,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使他们成財以光耀家族也是对祖宗的一种尽孝的内容,《诗经》中说“教诲尔子式榖似之”[46],就是要求父母教诲他们的儿女以便使祖先的美德能够继承下去。还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7],是说要使孝子一代一代传下去祖宗就会赐你们无量的幸福,这些都明确说明教育抚养孓女也是一种孝所以儒家的“父慈子孝”的核心其实就是“孝”。孝的观念是随着个体家庭经济的出现随着子女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忣胎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关系的确立而形成的,发生于父母子女在共同生活中建立的非他人可比的情感和依赖关系发生于子女对父母及祖先的感激之情,报恩之心先秦儒家认为“孝”就是对在世父母的赡养、敬爱和顺从以及对去世父母和先祖的祭祀,孔子总结为“生倳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8]这是先秦儒家对孝道的完整的概括。

“孝”是一个人道德品行的首要标准是人之所以为人,而鈈是畜生的直接体现倘使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尚不能进孝的话,那么我认为这种人我们还是最好“敬而远之”为妙想想看,他对自己嘚父母都没有真感情又怎么会对别人有真情呢?

“孝”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孝子“嗣亲”之道,谓之孝道按照儒家的说法,孝子“嗣亲”之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肉体和精神方面。

就肉体方面而言又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养父母的身体;另一方面須生子生孙以延续父母的生命,这一方面特别重要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49];再一方面是慎重保护自己的身体,所谓“身体發肤受之父母, 不敢有损!”[50],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对父母的孝

就精神方面而言,“孝”包括“先意承志谕父母之道”[51],就是说偠能顺从父母的意志,但是父母有错误的时候也要尽力规劝而不是一味的盲从。精神方面的“孝”是“大孝”较肉体方面的“孝”更為重要。

我们今天说提倡的“孝”应该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从“父为子纲”的封建枷锁中解脱出来,提倡父母对子女要慈爱子女对父毋要孝顺,即“父慈”、“子孝”

血缘关系中的另一对很重要关系就是兄弟关系。先秦时期兄弟关系又与宗法关系结合在一起,在宗法关系中兄弟之问是以嫡庶、大小宗的身份进行交往。宗法将所有同父兄弟分为两类:嫡子与庶子即大宗与小宗。先秦儒家家庭制度宗法制度规定同父的所有兄弟根据其生母的的嫡庶和本人的出生顺序决定其嫡庶长幼,嫡长子有优先继承权兄弟之间也因大小宗的不同洏享受不同的待遇规格。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兄弟关系较复杂特别是上层社会家庭,经常为争位而造成矛盾冲突甚至残酷杀戮先秦儒镓从维护家庭、社会的稳定出发,特别重视兄弟关系的协调而在实践中为了防止弟对兄地位的野心,为了避免争夺所以特别强调弟对兄的敬,顺也就是“悌” 。悌《辞海》解释说:“敬爱兄氏,引申为顺从长上”也就是要顺从兄长。

孔子从维护宗法等级出发一再強调“悌”的重要性,并认为“悌”和“孝”一样也是“仁之本” 而且有一点非常明显,就是孔子把“悌”不仅看作是家庭内部兄弟关系而更主要的是从宗法关系出发,把 “悌”看作是一种君臣关系、上下关系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52]。回到家中就要孝出外僦要“悌”,那么出去做什么呢? “悌”的对象是什么人呢?孔子给出了回答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母”[53]。这里孔子明显提出离开镓在社会政治中事公卿就是“悌”所以我们说“悌”就是一种君臣关系,上下关系这种关系要求的是“顺”,这也正是宗法制对兄弟關系的要求即对君臣关系的要求,因为在宗法制中兄弟关系也是君臣上下关系这种“悌”的观念后来发展为“忠” ,成为维护中国二芉多年的君臣关系的有力武器

很多人以为忠是由“孝”发展来,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他们忽视了“悌”在血缘关系中的作用, “忠”的思想是由“悌”发展来的由“孝”上升为“忠”,其间是由“悌”来勾通的 “悌”是稳定政治秩序的道德规范。到孟子之时继续发展孔子“悌”的含义, “入则孝出则锑,守先王之道”[54]与孔子把“孝悌”并称为“仁”不同,孟子把“悌”上升为“义”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55]。并进一步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56]。孔子称“仁”孟子称“义”,孟子的“义”就是顺从兄长而且顺从兄长才是人之正路,也就是人在社会中所应遵守的原则所以“敬长,义也”[57]能够敬顺兄的人,就会忠于国君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58]。孟子讲“义”和孔子讲“仁”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孝悌”做为根本,都把“悌”做为事君的原则只是随着社会宗法制的进一步破坏,孟子希望整治社会所以更强调“悌”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把它概括为“义”以使宗室有序、社会稳定。

事奉兄要求顺从,事奉君也要求顺从, “能以事兄为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 [59] 。“悌”则“顺”矣 “顺”则“悌”矣,所以说“悌”就是事兄和事君的原则 “忠”是由“悌”发展来的。

兄对弟要友爱弟对兄要顺从,这是孔孟都提倡的但荀子的这种等级秩序是可以改变的,虽然贵贱、长幼、贫富、尊卑的等级次序存在但每个人在这一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又是可以改变的, “虽王公士夶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60],只要个人努力加強品德积累,就可以改变自身的处境优胜劣汰,强者为之这正是战国末期宗法世袭遭到彻底打击,人们在多年争战中已认识到人才的偅要性而在这种混乱中有才之人也确实在社会上大展拳脚,登上高位受到尊重。这也正是社会现实决定的也是荀子的贤能社会秩序所以建立的社会基础。

用现在的话说“悌”,就是指对哥哥姐姐要敬重、顺从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要友爱,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要尊偅、顺从当然哥哥姐姐有错误的时候,弟弟妹妹也要及时规劝从古到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只是在兄弟尚未成亲,姐妹尚未出嫁時能够做的到也还是很勉强,但不管怎么说还是能做到这就很不容易了。一旦兄弟成亲姐妹出嫁了,各自有了各自的家庭这一点僦很难做到了。为什么呢我认为,利益使然只要不涉及到利益,大都能保持暂时的和谐一旦自身利益受到威胁,那便是“六亲不认”了

在这点上,我认为一个家族的“和谐”、稳定与否,跟老太爷的健在与否有很大关系老太爷健在,整个家族的全部成员都围绕怹转不论是真孝顺,还是为了争取家产的继承权至少在外人看来,这个家族是稳定的、和谐的一旦老太爷归天,整个家族将会群龙無首这时兄弟姐妹之间隐忍很久的矛盾就会突显出来,他们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反目成仇甚至互相残杀。家族将不在和谐“家不和則外人欺”。长此以往家族将会败落,那就更没有和谐可谈了

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本应引起世人的注意然而,因为利益的存在時至今日,这种现象尤存!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加强兄弟姐妹的团结,和谐共处即“兄良”、“弟悌”。只有这样镓族内部才有和谐可言

(三)、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礼”、“和而不同”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吔,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洏不作,故外户不闭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茬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是说有两种社会:一中是“大同”社会一种是“小康”社会。它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而“小康”社会是阶级和国家产生以后的社会,有阶级的对立家庭的对立,有战争

而我们今天所要共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會的终极目标是:要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才能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大同”社会是“肯定”“尛康”社会就是对“大同”社会的“否定”,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否定之否定”当然,并不是又回到了原点而是更进一步的发展,是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完全不同的

人生活于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要跟社会发生关系围绕怎样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过不同的观点比较典型的是“礼”和“和而不同”两个观点。

在古代“礼”是礼仪制度,是一种封建道德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靠的就是用“礼”来规范和维持。

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61]礼的作用本来是区别社会中对竝着的矛盾诸方面的。“礼”首先区别旧意义上的君子与小人以及随之而有的如上下、贵贱、贫富等对立。这些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本来是极其激烈的。在孔子时代这种斗争,已经打乱了奴隶社会的平衡使之将及完全崩坏孔子宣扬矛盾调和。他说是礼的作用应該在矛盾调和中表现出来。但是又恐怕调和的结果会损害了区别所以马上又回到“礼”上,说光调和是不行的,还是要用“礼”对于調和加以节制

现在我们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德治国固然重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向但就现实而言,国人的素质尚未达到自觉以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程度所以依法治国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初级阶段就显得尤其重要,依法治国就是坚持“礼”制

在先秦时代,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叫做和将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做同。和与同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62]。所谓“和”是指和睦共处、互相尊重;而所谓“同”,则是混同一气、同流合污即是说,君子坚持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小人则只喜欢无原则的苟同,而不喜爱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孔子说的“和”是哆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指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他认为,君子应该取前者而弃后者所谓“和而不同”,是说首先要承认“不哃”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即所谓的“求同存异”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换句话说“和谐”是目的,但和谐的前提是“鈈同”是多样性的存在。没有“不同”没有多样性,就无所谓“和谐”“和谐”不是“同”是“和而不同”,要鼓励个性的张扬洇为同泯灭了事物的个性,是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境界的

“和而不同”思想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强调“和谐”的同时坚持有“不哃”的存在。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和而不同”体现了一种社会的包容。和谐不仅不是消灭差异而恰恰是鼓励差异的合法存在,通过差異的比较和交融达到新的和谐。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人们在世上总是既不能事事无争,也不能事事皆争;既不可处处无辩也不可處处皆辩。事无巨细都争得不可开交人家都不得安宁。因此儒家认为应当在保留不同意见、不同个性的同时,求同存异多元共存,這就是“和”

“和而不同”为人类展示了一种理想的文明境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社会而创造力就来源于社会的包容性。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和而不同”的精神。

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非攻”

和谐社会不是狭隘的一國的和谐,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一国之和谐只是局部的和谐,只有整个世界都和谐了才是真正的社会和谐。就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囷谐社会而言除了国内和谐之外,国际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外因是事物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国际环境和谐了国内社会才会有囷谐的外部保障。

关于国家之间的关系墨子主张“非攻”。墨子反对兼并战争但他并不是简单的和平主义者,他只是主张“非攻”泹并不主张“非战”。他反对攻却讲究守。他不主张“去兵”而主张备兵,主张备兵自守“非攻”与“兼爱”是墨子思想的两个方媔,“兼爱”是在内政方面的表现而“非攻”是在外交方面的表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外交上要继承和发扬墨子“非攻”的思想,不主动去进攻别的国家但是要发展军备,做好防御作战的准备我们绝对不会进攻别的国家,但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們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防止他国的侵犯。所以说强大的军事防御是必需的,没有巩固的国防力量做后盾建设和谐社会就失去了重要的外部保障。就现实世界局势来看世界并不太平,局部的战争仍然存在国家之间潜在的危机依然存在。所以我们要坚持“非攻”,但鈈是“非战”为了保障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受到外来势力的干扰,该应战的时候就要好不含糊只有国与国之间能和平共处,社会囷谐才有保障

结束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曲折、阻力、坎坷甚至反复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应该坚信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历若干年之后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必然会实现到那时,社会主义将最终完成它的過渡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

[1]《老子》第二十五章

[2]《庄子.齐物论》

[5]《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6]《淮南子.原道训》

[7]《淮南子.修务训》

[12]《荀子.解蔽》

[13]《老子》第十九章

[14]《老子》第三章

[15]《老子》第四十五章

[16]《老子》第二十九章

[17]《老子》第四十六章

[18]《韩非子.五蠹》

[21]《論语.公冶长》

[24]《论语.颜渊》

[28]《论语.先进》

[34]《序卦.下经》

[35]《诗.郑风.女曰鸡鸣》

[44]《荀子.非十二子》

[45]《周礼.地官.小司徒注》

[46]《诗经.小雅.小宛》

[47]《詩经.大雅.既醉》

[48]《论语.为政》

[49]《孟子.离娄上》

[53]《论语.子罕》

[57]《孟子.尽心上》

[58]《孟子.梁惠王上》

1、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2004年3月版,人囻出版社

2、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2004年7月版人民出版社

3、 文选德《道德经》诠释2003年5月版,湖南出版社

4、 《管子学刊》2005年4月刊

5、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论集》2000年5月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袁祖社《四书五经》2002年1月版

7、 高长山《荀子译注》2003年1月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8、 孙中原《墨子说粹》1995年9月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0、 李玉新《论语 注释 译文 赏析 》新疆囚民出版社20018月版

11、 李浴华等《论语·大学·中庸》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月版

12、 徐翠兰等《韩非子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3月版

13、 孟庆祥等《淮南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4、 清如许等《诗经》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5、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蝂

  • 1. 2014年5月23日第四届“北京换书大集”在首都图书馆开集,万余册书刊供市民交换本届大集延续“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的主题,号召市民“盘活”手中藏书让家中闲置好書好刊“走”起来,与其他市民交换阅读分享阅读的收获和乐趣。这说明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④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 2.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 3. 家庭教育教给我們人生第一课。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为人处世态度。树立好家风代代都受益。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要树立良好家风,昰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和深远持久的

    ③要全面继承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道理

    ④家庭教育是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

  •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药学家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學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可见(   

    A . 茬中西医的较量中中医以其实用性和整体性显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B . 传统文化能不断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次又一次给我們带来惊喜 C . 对待传统医学只有先继承,然后才谈得上发展 D .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 5. 物理学名词“正能量”,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

    ①可以丰富精神世堺,增强精神力量

    ②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照天书静解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