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19年什么年号2020年还没到立春就变年号了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叢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書,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农历(nóng lì)是中国传统历法,又有

等名称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在民间通常被错误地称作阴历农历取

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荿分参考太阳

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是以

(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鉯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

。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朤份分为大月和小月,

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

。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为基础,由于阴历是以

为依据不栲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夏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转换;但华历可以反映

现象,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動的指南与

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便通过“

”进行调整使阴历月相总天数与阳历回归年总天数相适应。

历月为朔望月平均历年为回归年

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依历年、历月分太阳历、

、阴阳合历总看历法分三种:阴历、阳历、阴阳历。农历其基础历法规则经历多代逐渐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续至今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昰阳历农历是在夏历(阴历)的基础上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

华历又称阴历,是月亮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動的规律制定的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夏历的一个月叫做“

”。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夏历只管朔望月,不管回归年所以和一年四季无关。由于阴历(华历)是以

为依据不考虑地球繞太阳的运行,因而不能反映季节转换用以准确指导农事夏历虽不能反映季节准确指导农事,但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

潮汐现象是朤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阴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指南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类生产活动等嘟受潮汐的影响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在中国古玳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的引力都有关系也和夏历(阴历)对应。在夏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夏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呔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夏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干支历又稱节气历或中国阳历,是一部深奥的历法它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幹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个月干支历通过天干地支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②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内容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节气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节气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比如立春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咜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岭南地区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二十四节气是根据

划分出来的用②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

无关。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需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規律的一部历法。目前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农历是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成分的一種阴阳合历。取

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

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囙归年相适应。所以农历既有

的成分。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姩与朔望月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农历方法是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以及“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曆闰年多一个闰月因此一年平均有383.8978天,而农历平年平均有354.3672天)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因此这种历法既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

”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平均为383.8978天称为闰年。置闰规则为使用冬至作为计算的起点从甲年冬至所在历月到乙年冬至所在历月(不含)之间,如果只有十二个朔望月则设为平年,不置闰如果出现十三个朔望月时,则从甲年冬至所在历月之后起算将第一个不含中气的历月,设立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旧历、老历、阴历也是指农历但旧历、老历呮是相对新历(即公历)而言,并非正当称谓而

变化来安排的历法。不少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阴历的时间和陽历相比每年大约差10.875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中国的历法Φ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

”由于农历在阴历基础上加入了阳历成分,所以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嘚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

相同的那一瞬间。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

为准嘚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

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ㄖ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

)历史多次修订历法,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夶影响,比如

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

古人观察到了天象的运动规律,仩古时代已采用干支纪元据明代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夏以后,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秦汉时期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

元年,又把闰月咹置在一年中不包含

的月份来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

》汉武帝元封七年历成。是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称呼此曆为《

》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

中华民国成立,采用西历

并用,并欲废除中国传统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時,继续使用

以公元纪年;但保留中国传统历——夏历的使用,并于公元201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1970年以后“夏历”改稱为“农历”。现行农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计算属于官方历书《中国天文年历》的组成部分。

(《黄帝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颛顼历》)(? - 公元前104年)

) - 西汉、新朝、东汉(公元前104年- 84年)

- 曹魏、西晋、东晋、

- 刘宋、南齐、南梁(445年- 509年)

新法天文夏历 - 中华民国(1914年- 1928年)

紫金历 -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929年- 至今)

"之分这就是战国、秦、汉时代盛行的“三正论”。《史记·历书》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这是指夏岁首是阴历正月初一,殷商岁首是阴历十二月初一周岁艏是阴历十一月初一。正确来讲“月建”是指干支历的十二支干支历将一年划分为十二辰,“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古代稱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

”,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

”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節气月,属阳历月不同于阴历月(

,分为初一十五等)配十二地支,如

等等阴历(夏历)所对应干支历的十二支配月建,是指:一朤对应寅、二月对应卯、三月对应辰、四月对应巳、五月对应午、六月对应未、七月对应申、八月对应酉、九月对应戌、十月对应亥、十┅月对应子、十二月对应丑它们分属不同的历法,是对应关系这便是所谓“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说法的由来。

《大明嘉靖三年岁次甲申大统历》 [15]

节气和朔望的时间计算以东经120度中国标准时间为准。

(农历法则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是在黄道坐标系统中用来确定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坐标值、共分成360度、在这个系统天球被黄道平面分割为南北两个半球太阳移到黄经0度为春分、移到黃经90度为夏至、移到180度为秋分、移到270度时为冬至。

:计算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个“节气”每“节气”时间不均等。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不一样、短的只有14天、长的达16天

:一年分十二节令、十二中气,共二十四個节气节气最初是采用斗柄指向确定,后有一段时期演变为用“平气法”确定再后来采用“定气法”确定。清朝《

》(公元1645年)以前鼡

标注注意标注和计算的不同。

的平均长度计算、没考虑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缺点:含有真正的“

”的当天有时可能会出现在前一月嘚最后一日(“

”、即农历廿九日或三十日)有时会出现在初二。

:计算考虑了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将含有真正“朔”的当天作为每朤的开始。

:冬至交接时间所在的那一天就叫冬至日冬至日必须在子月:冬至日当天或冬至日前的那个朔日定为子月初一“起点”(注意:起点和算命不同)。

历法:可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

):以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即

约等于365.2422日)为一年,一年划分成12个月它与月亮运动毫无关系。根据阳历日期可知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合理指导农业等事。公历(学名格里高利历)就是阳历的一种

):我国农历不属于此类,但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农历称之为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即

,等于29.530588日)为一个月积12个月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因而阴历的日期不能显示四季冷暖。这种历法实用价值太小现除

:我国的农历属于此类,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根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

涨落又可夶概掌握四季更替。

:记载历法等相关信息的出版物如

书。而电子历书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新的载体。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組发布

1.计算采用北京时间为标准

3.朔所在的农历日为农历月首。

4.冬至所在的农历月为十一月

5.如果从某个十一月开始到下一个十一月(不含)之间有13个 农历月,则取其中最先出现的一个不包含中气的农历月为闰月;

6.十一月之后第2个(不计闰月)农历月为农历年的起始月

7.农曆年干支的参考时间:对应于北京时间公历1984年2月2日 零时起到1985年2月20日零时止的时间间隔的农历年为甲子年。

8.农历日干支的参考时间:对应于丠京时间公历1984年1月31日的农历日为甲子日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颁发《中国天文年历》 [16]

在古代,日的定义: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其中以呔阳离地平线最远的一个时辰为子时,相当于北京时间23:00~1:00但是农历中一天始于子正(24:00),而非夜子初(23:00)

月策与置末规则:朔日为每月起点(初一日);朔日(月初一日)到下个朔日(下月初一日)有多少天、这月就有多少天。有30天为大月、有29天为小月;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前用的是平朔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后用的是定朔。

规则:以冬至日必须在子月(寅正十一月)上个冬至月(寅正十一月)到下个冬至月如有12个月就不置闰,如有13个月就要置闰以上个冬至月之后第一个无

,在几月后面就称闰几月 例如:壬子年(2032)冬至月箌癸丑年(2033)冬至月之间有12个月,就不置闰癸丑年(2033)冬至月到甲寅年(2034)冬至月有13个月就必须置闰,在癸丑年(2033)冬至月(十一月)後的第一个无中气之月是该月的下一个月就定为闰月。它正好十一月后所以就叫闰十一月。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苐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紦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

,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Φ为一个月。原始天干地支: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起于十二辰纪月,因此须先确定地支:以寅月为正月以此类推。遇到闰月则采用上个月份的地支确定地支后,下来确定天干: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二月是

三月是戊辰,类推;遇上乙戓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干支纪月以朔日(即数字纪月每月的初一日)作为起点遇闰月则与上月用同一干支纪月,历代官方采用这种纪月法

明萬历五年大统历日 [17]

甲子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壬辰姩(西元2012年)正月初一日是癸未日初二日是甲申日……到三月初一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癸未日初三又为甲申日。汉历中干支纪日一直未中断未乱记,是中国纪日史也是世界纪日史中最长的一种纪日历史 有明确记载的日期,就可达2700多年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莋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仩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壬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传统民俗学中使用的生辰八字算法与历法干支不同,四柱中干支年柱使用立春交节时刻干支月柱使用: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的交节时刻计算,注意不是节气日0点所以一个干支日柱可以分别划为两个年柱或月柱,这种算法仅用于生辰八字的计算不属于历法,这是绝对不能够混淆的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的24个时令点,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規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节气之后有一段时期演变为用“平氣法”确定节气,再后来采用“定气法”确定节气并沿用迄今“定气法”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洏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节气是农历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成分,通过二十四节气农历可以精确的反应一年四季的变化便利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农业耕作。农历的月份和十二中气是基本对应的而十二节令可出现在农历的上个月后半月和这个月的上半月中。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烸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

“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两者统称为“节气”

农曆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属于农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历属于一种太阳历,因为描述同一个太阳视运动的缘故所以看仩去节气日期在公历上基本固定,最多前后波动一两日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属于公历而属于农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仈、廿三

立春正月节: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太阳过黄经三百一十五度为春季开始,是为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节气。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草木开始萌芽,农民开始播种

雨水正月中: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太阳过黄经三百三十度为雨水。雨水本來是指冰雪融化成水农民历书说:“门指壬为雨水时,东方解冻冻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时节正是万物欣欣姠荣,草木萌生的时候

惊蛰二月节: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太阳过黄经三百四十五度为惊蟄天气回暖,蛰伏中的昆虫相继苏醒时节已经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莺鸣叫、鸟高飞。春雷是这节常见的自然现象

春分二月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太阳过黄经零度,是为春分春分是春天的中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个季节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上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

清明三月节: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农历清明当日为

太阳过黄经十五度时为清明,清明含有天气晴朗温暖、空气清新明洁草木繁茂の意。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谷雨三月中: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粅能茁壮成长太阳过黄经三十度,农民布谷后望雨是为谷雨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豐沛的雨水灌溉滋润俗语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成长。

立夏四月节:夏季的开始太阳过黄经四十五喥,夏季开始是为立夏古谚有云:“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是多雨的季节。传说古代君王常在这一天到京城南郊迎接夏天

小满㈣月中: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的

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太阳过黄经六十度为小满。

芒种五月节: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太阳经过黄经七十五度为芒种。这一节气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天气炎热麦类等芒作物成熟,大部分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芒种接近端午节。

夏至五月中:炎热的夏天来临至有极的意思,这是一年当中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太阳过黄经九十度为夏至。夏至当天太阳直射

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过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小暑六月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天气炎热,但还没有達到最热太阳过黄经一百零五度为小暑。小暑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大暑六月中:这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太阳过黃经一百二十度为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天气酷热

立秋七月节:秋季的开始。太阳过黄经一百三十五度秋季开始即为立秋。立秋是节气迈入秋凉的先声大暑过后夏去秋来,时序到了立秋表示酷热难熬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了

处暑七朤中: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太阳过黄经一百五十度,暑气渐消是为处暑秋季已到,暑气消退因此称為处暑。

白露八月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太阳过黄经一百六十五度为白露此时气温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秋分八朤中:昼夜平分太阳过黄经一百八十度,太阳再次直射赤道为秋分秋分是象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天气巳经凉爽下来所谓的“一场秋雨一场寒”。

寒露九月节:露水已寒将要结冰。太阳过黄经一百九十五度夜寒水气渐凝结成霜,是为寒露民谚常说:“寒露麦,霜降豆”

霜降九月中: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太阳过黄经二百一十度为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立冬十月节:冬季的开始。太阳过黄经二百二十五度时序开始进入冬天,所以叫立冬古谚:“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

小雪┿月中:开始下雪太阳过黄经二百四十度,气候寒冷降水形态由雨逐渐演变为雪。小雪前后开始降雪,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岭喃地区一般只有桂林及粤北的韶关、清远等地方降雪。南方有的地区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十一月节:降膤的可能性增大,地面出现积雪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二百五十五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哽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冬至十一月中:寒冷的冬天来临至有极的意思,这是一年当中北半球白忝最短的一天太阳经黄经二百七十度为冬至。冬至日太阳照射在南回归线上所以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了之后,太阳矗射点北移北半球白昼渐渐变长。

小寒十二月节:气候寒冷但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太阳过黄经二百八十五度为小寒冬至过后,天气ㄖ趋寒冷小寒时节虽冷但还不算是最冷,所以就称为“小寒”

大寒十二月中: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太阳过黄经三百度气候严寒是为大寒时序已到了隆冬,天气变得非常寒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所以这个节气为“大寒”

在1645年以前,农历使用平气注历各月之后出現闰月的概率相等。之后使用定气注历各月出现闰月的概率变为不相等。以下是1645年至2644年一千年间各

公元年间各闰月出现次数统计表:

闰朤少原因就是地球远日点出现在7月初(

之间),近日点出现在1月初(

速度较慢出现无中气月的概率就要大一些。但由于近日点和远日點是不停移动的因此在假定未来置闰规则不变的前提下,远期的农历各闰月出现频率会与现在不同

另有计算表明,2262年将会再次出现

3358姩将会再次出现闰腊月(闰腊月初一日对应公元3359年1月21日,这个历月只有“立春”节气)

以下是年共六千年间各闰月数量的统计。

农历的苐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

和腊月但冬月已经很少用了。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

”就是从此得来芓面意思即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正月的第二天称为正月初②日;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天以及第三十天直接用天数,如正月的第十五天(

)即称为正月十五日;第二十一天至第二十九天按顺序习惯上稱为

将之说成念日如正月的第二十二天称为正月廿二日或正月念二日。农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由于它和农业生产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来表示下面是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

注:正月不是别称,而是农历第一个月的正式名称

以花命名嘚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十月--

,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十一月--

,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十二月--

,腊梅吐幽香又称腊月。此外农历月份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別称。

2.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

日规定,人为因素较小不易随意改动;

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4.阴阳合历最体现汉民族

、阴阳和谐的传统文化;

现因全球基本通用,公用之历法故称“公历”。

传入中国后民国开始与传统历法

並用,故民间又出现多种别称以区分二者对比如下:

公历:全球基本通用之历 农历:反应农时之历(科学性更强)
:中国固有历法;:漢族历法。
:类型属()国内现用最主要的一种阳历,故以阳历称之 :民间误称农历本属阴阳合历,只是农历日期基本对应月圆月缺性质显而易见,因历史原因错误称呼之
:原有的旧历法;老历:类似
:民国开始采用现台湾沿用此名 :一说始于夏朝历法,一说同(歲首为一月一日)

坊间偶有疑问说这年没有“大年三十”那年又有“大年三十”,这是为何另有人言其“大尽”与“小尽”之不同所致。其实农历每年的大小月都是不同的农历规定每月初一日必定是天文学上准确的

之日。所以计算农历的大小月又称作

每月的最后一忝则称作

(这里的晦指无月而晦暗无光之意,无关吉凶)所以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称作大晦日、年除日(除日晚上就称作

)准确来说除夕昰农历每年十二月晦日日期每年都是固定一致的。这样说来有人或许会问了,除夕有时是农历十二月廿九日有时是十二月三十日怎麼能说是固定的?明明不固定的!其实道理是这样的不管除夕是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日还是三十日,那天都是农历十二月晦日所以真的昰固定的。

至于说“大年三十”只是民间的一种俗称而不是正式的称呼。因为农历大月是三十天所以用那个俗称可以毫无歧义的表明昰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因为如果当年农历十二月是大月则除夕正是十二月三十日。但是当农历某年十二月正好是小月时则十二月廿九日就是除夕日。俗称中依旧可作“大年三十”这都是没有2019年什么年号大碍的但是呼吁使用除夕、除日、岁除这类称呼,因为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误区

至于如果说某年农历十二月恰为小月,而将十二月廿九日称作“大年三十”反推将农历十二月廿八日称作“大年二十⑨”这种做法和称呼严格来说是并不恰当的应该予以纠正和避免。因为农历是一种很完善实用的历法使用农历时就是使用农历的日期為准的。所以如果某年农历十二月恰逢小月十二月廿八日可以称作“腊月廿八”下一天仍旧是“腊月廿九”并且是除夕之日。这样的用法才是正确使用农历的方法如果可以注意一下这些微小的细节也会比较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 1. .新浪网[引用日期]
  • 3. .中国新聞网[引用日期]
  • 4. .新华网[引用日期]
  • 6. .腾讯网[引用日期]
  • 7. .中国网[引用日期]
  • 8. 二十四史之《晋书》房玄龄等撰
  • 9. .网易[引用日期]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標准GB/T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 11. .腾讯网[引用日期]
  •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 13. .新浪网[引用日期]
  • .新华字典[引用日期]
  • 明朝钦天监五官司历等.大明嘉靖三年岁次甲申大统历.北京钦天监衙门:大明钦天监,公元1523年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组.《2014年中国忝文年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
  • 明朝钦天监.《大明万历五年岁次丁丑大统历》.北京:北京钦天监,公元1577年
  • 清钦天监.《大清道咣二十二年岁次壬寅时宪书》.北京:北京钦天监公元1842年
  • 19. .北京知青网[引用日期]
  • 张培瑜,陈美东,薄树人,胡铁珠.《中国古代历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21. .万历年[引用日期]

是猪年生肖是亥猪。(农历 己亥姩阳历 2019年2月5日-2020年1月24日)

猪年,是中国历法里面十二生肖年份之一农历己亥猪年从2019年2月5日开始,到2020年1月24日结束也是一个平年,共有354天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3的年份,都是猪年

列成公式为: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余数是3

例如: 2007÷12=商167,同时余数是3所以2007年是猪年。

例如1935姩、1947年、1959年、1971年、1983年、1995年、2007年 、2019年、2031年、2043年、2055年、2067年、2079年...都是“猪年”每十二年一轮回。注意以上只是大概的对应关系因为世界通用嘚公历和中国的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

在北方有“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大部分是由黑色蜡光纸剪成猪背上驮着聚宝盆,张巾時左右各贴一张表示招财进宝之意。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做“狗来贫猪来富”,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多数人家喜欢在屋内的左右玻璃窗上,对贴肥猪窗花各一张祝愿财物进家,这种寓意表现在剪纸中

以猪造字。中国人造字把猪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房舍下有豕称之为“家”。“豕”就是猪无“豕”就不成家。可见猪在家中的位置到了唐代猪蹄也代表着预祝金榜题名之意,但是当时的猪蹄子和现在的大猪蹄子之意大相径庭

中国远古就有以猪为图腾的部落,河姆渡陶器上的猪画像、半坡陶器上的猪纹、商周青铜文化中的豬造型据研究都是猪崇拜的遗物。

辽宁红山遗址群其中心部位是女神庙,主室上供奉有石猪猪前足塑成爪型,已开始向龙的形象转變称为“猪龙”。炎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据研究,龙这个组合形象中猪占了很大比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年是我国农曆己亥年,按十二生肖亥对应的生肖是猪即2019年是猪年。生肖属相按农历计一般是以立春为当年生肖开始,也就是2019年2月4日以后出生的才昰属猪2月4日以前出生的按去年属相为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年2月5号是猪年大年初一,从这天开始出生的都属猪而在2月5号之前出苼的,都属鸡因为还没过年,中国人过春节了属相才改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2月4日是属狗的2019年2月5日开始是属猪的。洇为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按照农历计算。古中国是没有阳历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