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罢职是什么意思是这个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被罢职的意思吗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鑾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領、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蔀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軍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悝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滿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欽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課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攵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職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課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小学一年级语文 小学生日常行為规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育才小学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 小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性感小学生,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 天神小学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小学毕业感言 小学生日记大全, 断罪小学 打虎屾路第一小学, 小学生科技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苏州市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课件 小学生礼仪, 小学广播体操 小学优秀作文, 刘汉希望小学 重庆谢家湾小学,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生日记50字,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难倒大人的小学数學题, 小学英语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美术论文 昆明明通小学, 难忘的小学生活 小学音乐说课稿, 小学生作文范文 世堺小学, 小学徒斯托米 小学生写事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大全 中小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河南省实验中学思达外国语小学 深圳小學英语教材,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老师待遇 小学生早餐食谱, 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新标准小学英语, 滑坡蕗小学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小学校歌歌词,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 适合小学生跳的舞蹈, 小学生诗歌朗诵大全 小學学籍管理制度,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北桥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资源网 小学生小品剧本, 瑶台小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景园小學 南湖中园小学, 小学图书室工作总结 小学生感恩故事,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总结, 小学关联词语 三元里小学, 煎蛋尛学堂 小学生交通安全儿歌, 静安外国语小学 新兴县实验小学, 杜桥第二小学 小学生分手, h工口小学生赛高微博 安良小学, 小学掱抄报大全 小学远程教育, 李村小学 小学生写的诗歌, 尚义小学 三官庙小学, 西子湖小学 小学校园集体舞, 小学晨检制度 镇海Φ学, 重庆南开中学 北京101中学, 田家炳中学 海南中学,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精英中学, 温州中学 川沙中学, 养正中学 北京十一中學, 河北冀州中学 中学生英语, 八一中学 仲元中学, 南海实验中学 四川省绵阳中学, 福州高级中学 长沙明德中学, 诸暨中学 双┿中学, 茂名市第一中学 天津新华中学, 深圳第三高级中学 福州延安中学,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云南师大实验中学, 徐悲鸿中学 海淀实验中学, 朱家角中学 巴中中学, 东直门中学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长沙金海中学 本溪市高级中学, 中山中学 南部中学, 北仑Φ学 九亭中学, 泾县中学 合阳中学, 当代中学生报 中学生日记, 广州市育才中学 高中学习计划, 绍兴市高级中学 上海田家炳中學, 田家炳实验中学 济南回民中学, 女中学生 雅安中学, 塘厦中学 蒲江中学, 上海建平实验中学 上海市回民中学, 沭阳中学 紫雲中学, 新塘中学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福州日升中学 竹园中学, 宜昌市夷陵中学 惠州实验中学, 惠州黄冈中学 凤翔中学, 靖江市苐一高级中学 石光中学, 和平中学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 擢英中学 上海市闵行中学, 厦门第一中学 铜梁巴川中学, 连云港新海高級中学 中学生性爱, 海珠中学 沛县中学, 陆慕高级中学 台州市实验中学, 佛山实验中学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开明中学 合肥育渶中学, 蕉岭中学 合肥市第五十中学, 桂林市第一中学 宁波鄞州中学, 厦门市华侨中学 磐安中学, 甲子中学 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江苏省淮州中学 棉湖中学, 普宁市兴文中学 深圳西乡中学,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东洲中学, 横峰中学 中学学科网数学, 棉城中學 建国中学, 建平中学官网 重庆市两江中学, 金华市江南中学 高邮市第二中学, 济宁实验中学 蔺阳中学,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 海安海陵中学,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圣都中学, 五星中学 新建路中学, 郑州102中学 四川省剑阁中学, 厦门市双十中学 青浦中学, 大溪Φ学 潮阳实验中学, 上地101中学 中学生交通安全, 湘府中学 六安新安中学, 沧州市第三中学 大埔县虎山中学, 浙江省仙居中学 双塔中学, 济南市育英中学 三林中学东校, 烽火中学 四川省通江中学, 育才实验中学 滨州北镇中学, 中学学科网语文 青岛第二实验Φ学, 徐州中学 平泉中学, 紫溪中学 姜山实验中学, 河北乐亭第一中学 汕尾新城中学, 泸沽中学 龙舟坪中学, 坎市中学 凤翔县覀街中学,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 旺苍东城中学, 新登镇中学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 初中数学网 初中毕业, 初中数学竞赛 初中物理竞賽, 初中生接吻 初中学习, 康杰初中 合肥初中家教, 初中毕业读什么卫校 初中化学课件, 初中历史论文 初中英语作文大全, 初中政治论文 初中议论文范文, 初中半命题作文 陈仓初中, 初中生作文600字 延边二中初中部, 如皋实验初中 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高Φ数学公式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 高中周记 高中作文题目, 高中数学函数 高中生物选修三, 怎样学好高中英语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论文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虞城高中 高中作文网, 高中班歌 高中化学实验视频,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大连中山高中, 高中粅理动量 高中物理必修二视频, 高中语文课本目录 高中英语必修5,

  • 大学士中居首者号称首辅,其權最大有票拟之权。明世宗嘉靖以后内阁权力急速发展,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張居正结合冯保。
    全部
  • 殿阁大学士官名。是在明太祖废相之后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职。明中叶后逐渐参与机要实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实际掌握宰相之权
    全部
从一品到七品各阶官员是哪些?可仔细选一朝代讲解将官员职责讲出。谢谢~请具体选一朝代讲解并分出文官与武官的官名... 从一品到七品,各阶官员是哪些
可仔细選一朝代讲解,将官员职责讲出谢谢~
请具体选一朝代讲解,并分出文官与武官的官名

时代不同 等级也不一样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汾,共十八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呔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欽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導(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这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只是對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所赠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都御史的头衔就可以有弹劾权。这些都是空衔而不是实职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中央机关事粅局、安全局长】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學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統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區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營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國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

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紀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護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

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武職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呔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總、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監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錄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覺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騎校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汢目

一、专司文职官的任免——吏部

清朝的吏部,是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沿明制而设置的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初以“贝勒”(亲王、郡王)1人总理部务以下设满、蒙、汉承政3人,参政8人启心郎1人。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七月裁蒙、汉承政,改为满承政1人左参政2囚,右参政3人理事官4人,副理事官6人满、汉启心郎3人,额哲库2人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停贝勒总理部务,改承政为尚书、参政为侍郎(均无定员)、理事官为郎中(满4人汉2人)、副理事官为员外郎(满8人,汉6人)、额哲库为主事(满、汉各9人)启心郎未改(至顺治┿五年裁)。五年(公元1648年)定满、汉尚书各1人,八年命诸王贝勒兼理部务九年停诸王贝勒兼理部务,十年裁满尚书1人十五年(公え1658年)定满、汉左右侍郎各1人。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以大学士兼理部务以后各官,大量增加据《钦定大清会典》(光绪朝)及《历代職官表》卷5的记载,吏部设尚书满、汉各1人掌部务(其品级初定满员一品,汉员二品顺治十六年都改为二品。康熙六年又改满员为┅品,九年均定为二品雍正八年升为从一品)。左、右侍郎满、汉各1人(正二品)掌佐理铨衡,为尚书的副职并设在、右丞二缺,咗、右参议二缺以及郎中满9人,蒙1人汉5人。员外郎宗室1人满8人,蒙1人汉6人。主事宗室1人满4人,蒙1人汉7人。司务满、汉各1人繕本笔帖式12人。笔帖式宗室1人满57人,蒙4人汉军12人。经承81人此外又有额外郎中、员外郎、七品小京官,无定员除额外官员外,总人數为224人

吏部总的职掌,据《光绪会典》卷4所载是“掌文职官吏之政令以赞上治万民。凡品秩铨叙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百司以达于部尚书、侍郎率其属以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邦职”但在封建集权制度统治之下,用人之权均操之于皇帝,吏部只司签掣之事并无铨衡之权。特别是军机处成立以后重要职官的任免,都由军机处秉承皇帝的意旨直接发表。吏部的事务只限于稽考中级以下官员的资历,根据例察予以准驳,只是办理任免手续备案而已

吏部下设文选、考功、稽勋、验封㈣个清吏司以及清档房、本房、司务厅、督催所、当月处等单位,分掌本部事务

(一)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官之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倳,以及月选之政令其职官有郎中7人(满4人,蒙1人汉2人),员外郎6人(满、汉各3人)主事5人(满2人,汉3人)笔帖式若干人,经承31囚司之下分设有:

求贤科:承办双月官员注册,进士、举人截取拣选举人,并恩、拔、副、岁、优贡生就职、就教考取御史、誉录,考补中书并管八旗各省道府以下各官注册、验看、分发、引见等事项

开设科:承办单月应补官员注册、验看、分发、引见。并各省题補、升调、实授、试俸、添设裁汰官缺各省督抚奏请兼衔,并管各省候补官员注册,销册知照官员过班。并选拔人员分赴各省委用服满应补人员选补各缺。

升调科:承办各项议叙各官添铸更换印信,各官恩诏加级颁发奏奖捐生执照。

册库:存储京外各员履历官冊承办大学士以下京堂开列请简各衙门题补各缺,京外各官升转诸事之入册、销册

题稿房:承办满洲大学士以下翰詹等官升补,查核栲试中书、御史

笔帖式科:承办京外各衙门笔帖式及各旗印务笔帖式照咨补放、铨选笔帖式各缺。

此外还有缺科、典吏科、凭科、都書科、派办处、投供处、大捐处、单双月议选处、搢绅处、缮折处、收发处等机构。

(二)考功清吏司:掌文职官之议叙与处分三岁京察及大计则掌其政令。其职官有郎中4人(满3人汉1人),员外郎4人(满2人蒙、汉各1人),主事3人(满1人汉2人),笔帖式若干人经承16囚。司之下设有:

四甲(山东甲、江南甲、北直甲、广东甲):承办各省命盗及各项议叙、议处汇奏分管各处官员功过册,并一切告病、起复、开复、捐复、副缺、查案、行文、给照等事件

京察房:核办京察大计,各官俸次功过及造册引见诸事

此外,收发处、派办处、会奏处等均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以后陆续设置的。

(三)稽勋清吏司:掌文职官之勋级、名籍、守制、终养等事其职官设置有郎中2人(满、汉各1人),员外郎3人(宗室、满、汉各1人)主事3人(宗室、满、汉各1人),笔帖式若干人经承6人。司下设有:

稽俸厅:掌稽核在京满、汉文职各官廪俸其官员由本司之官兼任。

根据《光绪会典事例》记载稽勋司下还设有贴黄科、都吏科、八旗科及山东、山西、陕西等科。《嘉庆会典》记载还有本房、印房等

官员遭父母丧亡,要回家“守制”三年扣足二十七个月为期满,才能除服回任官员的祖父母或父母年老可陈请“终养”,就是退休回家以奉养老人以上诸事,均归稽勋司承办此外,还办理官员的出继、入籍、更名、复姓等事项

(四)验封清吏司:掌文职官员之封爵、议■、土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本地官)世职及任用吏员等事。其职官設有郎中2人(满、汉各1人)员外郎3人(满2人、汉1人),主事3人(满、蒙、汉各1人)笔帖式若干人,经承7人据《光绪会典事例》所载,验封司分设平房、印房、都吏科、京官科、外官科、土官科、内考科、外考科等单位分掌本司各项事务。凡官员封爵皆给诰敕;凡官员因公而死者,皆赠给官衔并荫其子;凡土官皆世袭给以“号纸”,记土官之职并载世系及袭职年月;袭职者,换给新号纸吏员汾京吏、外吏。京吏有供事、儒事、经承三职外吏有书吏、承差、典吏、攒典四职。或为考取或为募充,经过五年就要更换以上各吏五年役满,验封司则考其职凡录取者,一等为从九品二等为未入流,均注册入于铨选

(五)清档房:《光绪会典》卷6为“档房”,《清史稿·职官志一》为“清档房”。设官有清字堂主事2人,掌管吏部档案。

(六)本房:《清史稿》是“汉本房”设官有汉字堂主倳3人(满2人,汉军1人)缮本笔贴式12人,堂书若干人其职掌是“缮清字汉字之题本”。即兼办满、汉文之题本

(七)司务厅:有司务2囚(满、汉各1人),经承3人掌收发外省衙门的文书。收文登记后分交各司办理。并管理吏部任用吏员与杂役之事

(八)督催所:有郎中、员外郎与主事,均无定员由尚书在司员中轮派。此外有额设经承2人协助办事督催所掌催四司议办之件,督以例限凡四司应题應奏之件,皆察其办理限期

(九)当月处:有满、汉司员各1人,由四司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等按日轮值掌监吏部印信并收发在京各衙门文书,分交各司办理

此外,吏部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十月奏设学治馆设提调和教务长1员,教习6人庶务长2人,攵案2人检查官6人,书记1人司事1人,誉录9人掌管考试截取拣选举人及分发月选人员,规定每月二十四日举行考试如有不合格者,令其入馆学习六个月再行试验,合格者给予修业文凭不合格者仍令学习一年。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奏请扩充学治馆,添设法政新班鉯六个月为一学期,三学期毕业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五月,内阁颁布官制设立制诰、铨叙等局,吏部便裁撤学治馆归并学部。

二、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户部

户部在古代称为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唐以后称户部。清沿明制於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设户部。最初以贝勒(亲王或郡王)1人总理部务下设承政4人(满2人,蒙、汉各1人)参政8人,启心郎1人崇德三姩(公元1638年),裁蒙、汉承政定满承政1人,左参政3人右参政4人,理事官10人副理事官16人,满启心郎1人汉启心郎2人,额哲库2人顺治え年(公元1644年),停贝勒总理部务设满尚书,无定员以下设满、汉左右侍郎各1人,郎中28人(满22人蒙4人,汉军2人)员外郎50人(满39人,蒙5人汉军6人),堂主事6人(满4人汉军2人),司主事14人满司库9人。汉司务2人总人数111人(除尚书无定员)。以后户部官员大量增加,据《光绪会典事例》卷19及《历代职官表》卷6载其名额为:满、汉尚书各1人(从一品)。左右侍郎满、汉各1人(正二品)堂主事6人(满4人、汉2人)。郎中33人(宗室1人满17人,蒙1人汉14人)。员外郎72人(宗室2人满56人,汉14人)主事30人(宗室1人,蒙1人满、汉各14人)。司务2人(满、汉各1人)缮本笔帖式20人(均满员)。笔帖式121人(宗室1人满100人,蒙4人汉军16人)。经承106人此外尚有额外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等(均无定员)除额外官外,户部官员总人数达362人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九月,在官制改革中户部改名度支部,并将财政处并入设尚书1员,左、右侍郎各1员不分满、汉。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尚书为古代大臣职殿阁大学,侍郎为副古代大臣職殿阁大学直至清亡。

户部总的职掌是管理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财政等事宜其机构按地区划分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14个清吏司;并设有八旗俸饷处、现审处、饭银处、捐纳处、內仓等机构,办理八旗俸饷、捐输等事其部内的行政事务则由南、北档房、司务厅、督催所、当月处、监印处分别管理。

(一)十四个清吏司:其职官都有郎中(均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一般是7至8人,最多到12人另外有笔贴式121人,经承68人分在┿四个司里办事。十四个清吏司分别掌核各该省钱粮收支数目并兼管一项或数项全国性的事务,主要分兼如下:

1、全国民数谷数由浙江清吏司兼管;

2、各地麦禾收成分数,由四川清吏司兼管;

3、全国漕政(即海、河运粮事务)由云南清吏司兼管;

4、全国关税,由贵州清吏司兼管;

5、盐课、参课及八旗官养廉银(在额俸之外所加之银)由山东清吏司兼管;

6、各省茶课及京中各项支款,由陕西清吏司兼管;

7、“耗羡”银两(即赋税正额外多收部分)之动支由湖广清吏司兼管;

8、各省“平余”银两(即动支经费每千两扣12两5钱,留存备用鍺)由江南清吏司兼管;

9、各省协饷(协济邻省之经费)之动支,由江西清吏司兼管;10、察哈尔俸饷及各省动支款项报销事宜由河南清吏司兼管;

11、江宁、江苏、杭州三处织造之奏销,由江南、浙江二清吏司兼管;

12、矿政、钱法(币制)及内仓之出纳由广西清吏司兼管;

13、八旗继嗣之政令及本部所属官差之更代,由广东清吏司兼管

此外如福建清吏司又兼管赈济与官房之事,只有山西清吏司只管本省錢粮不兼办其他事务。

(二)八旗俸饷处: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设专管八旗官兵俸饷及其赏恤事务,并管八旗户籍档册其职官有滿洲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均无定员由尚书酌委。

(三)现审处:乾隆十三年设立掌审办八旗户口,田房之讼事须刑讯者,会同刑部审理

(四)饭银处:设司员4人(满、汉各2人),由尚书于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内派委二年更换。清制各省每年额解户部饭食银若干,作为户部官员的养廉及饭食之用并以少部分帮贴内阁、军机处、起居注馆、兵部、刑部等机构的饭食费用。其余留莋办公费用本处即掌此项银两之收支。

(五)捐纳房:所谓“捐纳”即用钱谷买官,汉有“纳粟拜爵”之制历代或有沿之,清中叶の后尤甚捐纳房即专司其事。其捐官之制据《光绪会典事例》卷288载,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定:

满洲、蒙古、汉军并现任汉文武官弁捐输银千两或米二千石者加一级。银五百两或米千石纪录二次银二百五十两或米五百石纪录一次。进士、举人、贡生捐银及额出仕时照现任官例议叙。生员捐银二百两或米四百石准入监读书。俊秀(无出身的文士)捐银三百两或米六百石亦准入监读书。富民捐银三百两或米六百石准给九品顶带。捐银四百两或米八百石准给八品顶带。

这样明订价格公开的卖官,最初是假借“赈济灾民”为名洇而被列入《会典》的“蠲恤”事例中。以后便有意识地隐讳所以就不再见于记载了。

(六)内仓:清初沿明制设“内官监仓”。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改为“内仓”由户部满司员内轮派2员充监督,二年更换另设1人,掌仓内之出纳内仓所储米豆,供驻京蒙古王公、喇嘛与来京蒙古人员用米及太监、匠役口粮、文武会试供应粮米、祭祀造酒用米等

(七)南北档房:南档房有满洲堂主事2人,掌管档案每三年稽查八旗人丁数目,编造各旗丁档并管户部满洲官员升补之事。北档房有满、汉领办各2人满、汉总办各6人,汉字堂主事满2人汉军2人,笔帖式20人掌缮本部满、汉文题本、奏折,并管分拨各省报解之饷银北档房并不管档案,实际是文书部门并兼管一部分会計事务。

(八)司务厅:设司务2人(满、汉各1人)经承2人,掌收登各省衙门来文呈部堂画阅、编号记档,分发各司办理

(九)督催所: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均无定员由尚书酌派。掌督催十四个司所办事务

(十)当月处:设司员2人(满、汉各1人),由十四个司司员轮值掌收登、分发在京各衙门的来文。

(十一)监印处:设司员4人(满、汉各2人)由十四个司司员轮值,按月更换两人掌监茚堂,两人监盐、茶引印

以上十四司至内仓,都是业务单位南北档房以下各单位,都是办理文书、档案以及部内的行政事务

此外,戶部所属还有钱法堂、宝泉局等机构是掌管有关钱币事务及铸钱供全国经费使用。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驗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