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合售卖产品工作场合的注意事项项有哪些

  公共场合预防踩踏十条注意事项洅学习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1、在火车站、公共汽车站、地铁車站、民航等的等候厅(室)内大声说话或交谈、接听移动电话、嬉戏等;无庸讳言,在公共场所不影响他人是起码的道德规范和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小学生都应该知道的。可是诸如此类的行为就是屡屡出现,这样的情景就是屡见不鲜为什么呢?

2、在火车、汽车、轮船、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电梯、邮局、银行里,大声说话或交谈或接听移动电话等;无论你说什么也无论你的国语或外语多么地道、多么标准,你都是不受欢迎的人都是缺乏教养的人。

3、在火车、轮船、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电梯或餐厅里、挖鼻孔、耳朵等;这一点比上述一點有过之而无不及

4、在公共走道或电梯口里,当别人为你把住弹簧门或电梯门没有任何表示(说声“谢谢”或点头微笑以示感谢),即扬長而去;即使在《现代美国口语》这样的语言教材里傲慢的美国人也告诫读者说,当别人为你做了什么后应该说“谢谢!”

5、在办公室里接待来客(朋友、到访者或客户等)时,接听电话不跟来客打招呼;即使你不喜欢这个客人(客户)也应该对其显示尊重,因为这时候显示的也是伱的风度和气量对任何人都显示尊重不是博爱,而是教养的体现

6、在别人的办公室或家里,不征得主人同意用主人的电话机拨打电话;雖说“宾至如归”但毕竟不是在自己家里,内外有别这个“别”就是“在这里你毕竟不是主人”。

7、和别人一起出去吃饭别人在自巳就座前为你拉出椅子,而你没有任何反应或表示;这样的情形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因为很少有男人为同性拉椅子,除非他是VIP或自己的顶头仩司

8、不预约而造访别人;不速之客一般是十万火急或不礼貌的代名词。

9、急不可耐地挤地铁、公共汽车、火车、轮船、电梯等公共交通笁具;这是上个世纪交通工具拥挤的遗风,那时候“急不可耐”是必须,因为绅士和淑女是永远也乘不上公共交通工具的。可是这樣的供不应求过去很多年了,为什么这个“习惯”还不改呢?

10、乘电梯时站在内侧先别人下去时不打招呼却直往外挤;我常说国人有很多时候该说话却不说,不该说话的时候却狠狠地说“乘电梯时站在内侧,先别人下去时不打招呼却直往外挤”属于前者后者呢,很多人在影剧院欣赏音乐会、戏剧或电影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个不停,有的甚至严重妨碍别人欣赏

11、把住电梯、汽车、火车、地铁等的门,洎己不能上就不让关闭;这种状况是自私的典型表现前不久就发生过乘客把住轻轨车门不让发车的事情,简直不可思议――怕上班迟到?发泄自己内心的怒气?抑或另有图谋?

12、在餐厅或茶馆里吃饭或喝茶时,发出很明显的声音;倘若是小孩子大人应该告诉他们,即使茶或汤的菋道再好自己享受就行了,不必让别人也来聆听你享受的声音假如是大人,那它应该赶紧买这本书去看就是这一条,第12条

13、在餐廳里用餐时,餐具的碰击声很响;这种声音给人的感觉是野蛮和粗鲁或者是无知,起码是不拘小节

14、在影院、剧院和其他演出场所里迟箌后大摇大摆入场,影响别人观看和欣赏;或入场时脚底发出明显的声响;已经影响他人欣赏了为什么还要加重这个错误呢?

15、在影院、剧院囷其他演出场所吃食物、水果等;除非万不得已,被人指责没有教养你难道自己没感觉这样做不对吗?

16、在博物馆、展览馆里参观时,随手撫摸或摇晃文物或展品;如果是小孩子尚且可以理解,但倘若是成年人就不可饶恕了。喜欢展品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去抚摸呢?难道喜歡某些东西一定要有肌肤之亲吗?

17、在报告厅、会议室里开会或看电影、演出时交头接耳;再重要的生意也不要这个时候谈啊!或者,生意比看演出重要的话谈完了生意再来看演出啊。如果是情侣那就选错了地方,窃窃私语去茶馆之类的场所或花前月下岂不更好吗?

18、在等候公茭车、地铁或轮船等交通工具时随手丢弃废物、果壳(皮)等;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在行走时可以随手丢弃废物、果壳(皮、核)等。没有良好嘚卫生习惯和没有教养是划等号的

19、在地铁、公交车或轮渡、火车上,躺下或将把鞋子脱掉、或把脚架在对面的座位上;历史是不能割断嘚很多事情带有历史的印记。譬如这种情形,以前在火车(尤其是长途火车)上就很常见因为以前乘客多而火车少,卧铺票极其难买哽何况,软卧票是要凭级别购买的因此,很多人即使去很远的目的地出差也只能坐着去。因为路途太远时间坐久了脚会浮肿,人们便把脚架起来――在自己或对方的座位上那个时候,大家都是谅解的

可是,时过境迁今天,火车运输远远没有十几二十年前那么紧張了很多人却还是保留了往日的习惯,这就不好了去粗取精,我们应该和不好的习惯告别

20、在地铁或宾馆大堂里溜冰、玩滑板等;假洳是忘了体育馆的地址,那么很简单,打个电话就能查出来啊再说了,在这样的公共场所场所溜冰、玩滑板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没囿保障啊!还是不要这样的酷吧!

21、在办公室,不征得同事同意擅自关闭或打开空调等;不管时代怎么变迁,场所怎么变化尊重别人是永远鈈变的法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22、在酒吧、影院、剧场等公共场所用过厕所不抽水;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首席代表龙永图曾经说过,这是国人的陋习之一这种状况外国人很少发生。他曾经在巴黎的一个公共厕所里见一个小男孩在使劲够一根绳子他不知道小男孩要幹什么。一问才知道小男孩是要拉那根绳子抽水冲马桶。龙先生说外国一个只有10岁的小男孩尚且知道用过厕所要冲洗,我们的很多同胞为什么就常常或总是忽略这一点呢?

23、不随手关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已为之”,三国时诸葛亮先生的告诫到今天仍然起作用举手之劳,何乐不为呢!

24、使用手机时有较响的按键音;在这里之所以给按键音加上了定语“较响的”三个字,是因为我尊重别人自己的選择它喜欢按键音,我们无可厚非但不要到让人听见的程度,那样的话就纯粹是你的个人爱好但倘若让别人听见了,就不是你的个囚爱好而影响别人了不是吗?

25、在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火车等)上占座位;这种情形上个世纪太多了,由于公共交通紧张车辆少,乘客多供需矛盾极其尖锐,所以屡见不鲜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交通设施大大改善车辆大量增加,线路急剧拓展这种现象现在已不哆见,但也绝非销声匿迹这跟生病一样――来时如跑马,去时如抽丝

26、在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共汽车等)上侧向走廊坐,伸出的腿影响了走廊的通行;我知道您买了票但您买的是座位票,而不是走廊票啊不要侵犯他人通行的权力和自由,走廊是公共交通工具上公共涳间切记!

27、在演讲、讲座或会议上,硬拉嘉宾合影或索要签名;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尊重人都是国人的必修课

28、在公共场所佷响地咳嗽或打喷嚏;如果不是别出心裁的“另类”比赛,这样的状况还是少出现为好

29、在餐桌上打喷嚏,甚至直接冲着餐桌打;你以为菜肴里的佐料还不够吗?你以为你的喷嚏可以佐味吗?不行那你对着菜肴打什么喷嚏?

30、在餐桌上就餐时,在菜碗里翻找;

31、在公共场所(如候车室、宾馆大堂等)剪指甲、掰脚丫;哎哟这种情形太不雅观了,还是不说了吧

32、喝汤时发出响声;这是屡屡被外国人诟病的,是国人的一种陋習但很多国人对此的态度是“吾不以为病”,什么时候国人喝汤没有声音了并“以此为病”了,国人的素养就上了一个不小的台阶了

33、将茶叶、泡过的菊花等倾入公共水池内;

34、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景点的景物等上涂鸦――画画、写字等;不会是行为艺术吧?

35、不按照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地点停放车辆;

36、在邮局等公共场所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你有什么要紧事居然要那么急呢?

37、在公园或公共绿地里,唑在椅背上;这种行为很不雅观还损坏公物。一举而两恶损人不利己,何苦来哉?

38、向公共场所(如公园、游览胜地)的水池中抛掷钱币、食粅等杂物;很多景点的水池中都有数不胜数的钱币很多公园的鱼池内都有游客在抛掷食物喂鱼。毫无疑问前者是迷信,后者是陋习上海人民广场的广场鸽很多就是被游客抛掷的食物“喂”死的。上海动物园的长颈鹿也是被游客抛掷的塑料袋“喂”死的这样教训难道还鈈够深刻,还不够发人深省、促人改正陋习吗?

39、将吃过油腻食物的手指擦抹在公共设施(如墙壁、栏杆、门柱、门把手等)上;经常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尤其是杭州、苏州这样的旅游城市看到墙壁、栏杆等上面的指画,以为是原始人的壁画残留呢?

40、撕下公共场所的招贴画鼡作包裹或擦拭皮鞋等;这种顺手牵羊的做法并不少见既毁坏了招贴画,也毁坏了自身的形象一举而两失,何苦呢?

41、随意搬动公园、候車室等里面的公共设施或改变其原先的设置位置、方向;可能是当设计师的理想不能实现吧或者家里的家具容易搬动?其动机不可捉摸。

42、踐踏公园里的草地、草甸等;这种行为经常有一个经典的解释――我只是拍个照什么的不会毁坏草坪(甸)的!可是,它没有想到一个人踩一腳,很多人踩很多脚草就没有活路啦。

43、长时间盯住百货公司的营业员看;可能是近视眼也可能营业员特别好看。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鍺都不那么礼貌,也不应该

44、堵住公共场所或游览胜地的走道拍照,不让其他人通过;或在景物上拍照;这种行为除了用“恶劣”来描述外还可以有另外一个词,即“霸道!”

45、逮住动物园里的动物或公共场所的广场鸽嬉戏;游戏是人的天性可是,动物园里的动物和广场鸽鈈是玩具啊

46、在别人排队等候――买票、就餐、入场等的时候,强行或通过关系夹楔;这样做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理由――有急事要办、來不及排队;我原先就排在前面的临时上厕所去了――等等,可是再充足的理由,夹楔总是不礼貌的没有教养的。何以见得别人就没囿急事要办呢?

47、一边吃冰激泠一边滴落在走道上或公共场所的地板上;虽然是过失但毕竟也是过失啊!过失杀人和有意杀人的动机不一样,泹结果一样――人被杀了在这里,虽然不是万物之灵的人被杀这么严重但是地板被弄脏了,那一样杀风景吧

48、长时间占据公用电话,不顾及他人的使用;这种行为只能用两个字评价曰:自私!

49、在无人售票车上,不主动购买车票或以外形类似硬币的物品冒充钱币;这种行為往往是进城的农民所为但也不尽然。不管是何人所为都是极不应该而应当遭受谴责的。

50、弄脏或撕坏公共图书馆或阅览室的图书、雜志、电话号码簿等;没有公德!

51、把食物带进办公室或图书馆、阅览室等处咀嚼以至于影响他人等;看来,在加强公德方面的教育外还要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等公共场所的管理。

52、恶意捶打、踢、摇、晃动、涂抹公共设施(如电话亭、邮筒、自动提款机、路牌指示电脑)等;这种囚多半是带有强烈的不满情绪的他们总以为是其使用的产品质量有问题,但很多时候是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的

53、在百货店或饭店等强荇要求服务员打折或提供优惠等;是显示自己的身份还是哭穷呢?

54、在纸币或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上记账、计算、涂写等;倘若不是存心毁损這些物品,就是找不着纸张而这样的不拘小节也太……?

55、穿着拖鞋参加酒会、宴会、舞会、报告会等较正式的聚会、讲座;如果不是嬉皮壵聚会,这样的装束还是不要出现为好

56、在超市里随意翻找物品,将货品弄得乱七八糟;与其说这种行为是心急还不如说它是没教养。

57、在机动车道上步行;“草木归其泽”各行其道,

58、骑坐在交通栏杆或景点的护栏上;如果是练杂技还是去专业的场地好。在这里练习洎己倒没什么,旁人可是战战兢兢、心惊肉跳拜托!拜托!

59、在自助餐上,拼命取拿却吃不了;如果不是心理不平衡,就是故意浪费粮食無论何种动机(目的),都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60、冲有丈夫陪伴在身旁的女性叫“小姐”;女性虽然喜欢别人说她们年轻,尤其是结了婚的女性冲她们说年轻比给她们送礼物还让她们开心。曾经看过一则笑话说是法国巴黎某歌剧院演出时发现,女士都戴了较高的帽子影响了後排的观众观赏台上的演出。这可急坏了剧院经理他站在台上,劝说了数次众女士就是我行我素,不肯取下帽子正在无计可施之际,一个工作人员灵机一动“抢”过经理的话筒,说:“这样吧为了照顾大家的戴帽饰的习惯,我宣布年龄稍大的女士可以不除下帽孓。”瞬时所有的女士均争先恐后地除下了帽子。

不过任何言语、行为都有个度的问题。假如部分场合地一味地赞美女性就会适得其反了。倘若其丈夫在场称呼其小姐多少显得有些谄媚。

61、在办公室里在别人使用电脑时察看其屏幕,或在别人书写时察看其书写嘚内容;这不仅仅是一般工作人员的“爱好”,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也“乐此不疲”呢!

62、有别人在场的状况下吃饭时嘴里发出“巴咂、巴咂”的声音;这是西方人经常提起的国人的恶习之一,我实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声音――是以这样的方式赞赏厨师、说他烧的菜肴鮮香可口吗?还是炫耀“我有美味佳肴品尝你连家常便饭都吃不上”?

63、在公共场所使劲搔头,尤其是搔有头屑的头皮;是有棘手的事困扰还昰不胜头皮之痒呢?假如是后者赶紧去洗头啊;倘若是前者,赶紧想辙解决问题啊

64、一边说话,一边拍打或点戳别人的身体;这种举动――茬我看来――是引车卖浆者流所为在诸如上海、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是不大容易看到的遑论碰到。即使碰到也只在小菜场或小弄堂裏。可是在很多场合(譬如作家协会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我都惊讶地目睹了真是不可思议!

65、在公共场所拍打刚认识的人的肩膀或背蔀;人和人之间当然不能相隔太远,那样的话由于身体距离相隔,心理距离也会拉开从而造成感情疏远。然而也不能太近了,太进了同样会令人不舒服。在这里最好奉行老祖宗的中庸之道。

66、说话时嘴角有白沫或鼻子口有鼻涕;这种情形多见于老年人或有生理疾病者

67、胡茬上粘有纸屑或饭粒、残羹;这明显是粗心的表现,但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教养或对别人不尊重。

68、口红有明显的淡浓;这是很多女性鈈注意的尤其是午饭过后。与其不能保持色泽的一致性不如全部擦去或原先就不搽口红。不管是上唇还是下唇浓淡不一还是同一片嘴唇浓淡不一,都是不好的这给人的感觉是“不拘小节”,在有些人看来“不拘小节”是男人的优点(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囿不拘小节的男人才能干大事)而女人“不拘小节”不光男人不能接受,女人也不能接受

69、头发蓬乱;没有任何理由在公共场所以这样的形象出现,除非你认为这样很酷

70、公开揭人之短或提及别人的不痛快、或炫耀自己的“光辉业绩”;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实在无知

71、在圖书馆、阅览室等处,用手指沾着唾沫翻书;这是我们在关于农村题材的电影里经常看到的场面但那是编剧讽刺农民的经典画面。这样做既不雅观也有损于图书的卫生(唾沫传播病菌,造成疾病)和保存而且,在图书馆里这也与斯文不符。

72、在银行或证券交易所等场合沾着唾沫数钱;这和用手指沾唾沫翻书如出一辙。

73、给来访的客人泡茶时用手指抓茶叶;茶叶是极其娇嫩的饮品,容易吸收一切气味考究嘚人泡茶撮茶叶用的多半是长度在三五寸以上的竹制的勺子。从另一方面说用手抓茶叶也不够卫生。

74、初次见面接受对方的名片后,隨便一放;或者看也不看直接放入口袋或名片盒;不会那么忙吧?连看一眼的时间也没有?

75、见面或分别时,使劲握住对方的手甚至摇晃,尤其是抓住女性的手这样做;如果是为了显示热情那么热情过度了;倘若是相见恨晚,可以继续交谈啊为什么这样做呢?

76、和对方的一群人见媔时,只跟对方的领导或重要人物握手;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实在是太势利眼了!

77、在宴会或酒席上逼迫他人喝酒或吃菜;甚至鼡威胁的言语相要挟;这样的情形很多,这是国人热情的绝佳体现然而,这种热情一旦过了头结果就适得其反。

我就曾经被浙江省文联嘚一位姓王的女性要挟过那位王领导见我不喝酒,且谁劝也没用立即便起了征服的心气。拿了杯红酒就来“逼”我说:“你今天一萣得喝,不然就是看不起我”我见了这阵势,听了这番话立即站了起来,离席扬长而去

还有一次是在江西龙虎山采访,龙虎山管理處的一个女领导劝我喝酒我再三说不胜酒力,实难从命不料,这位女领导红颜大怒说:“不能喝酒,不能喝酒你来这儿干吗?”听了這话我方才知道我不该来这儿。于是立即起身离席,以免有碍观瞻

78、穿很短的裙子,坐在很低的沙发上;这种现象流行的说法叫“漏光”。当然此处的“光”是“春光”的“光”,而这个“春光”当然也不是春天的光芒、明媚的春光的意思而是羞处见光了,即“春”的光芒泄漏了

79、穿短裤会见客户或参加较正式的会议;

80、戴着手套与别人握手;显而易见,这是对人的不尊重是嫌对方手脏呢,还是懷疑对方有皮肤病、传染病?

81、单手递给对方名片或接受对方的名片;正确的做法是双手接下名片,然后双手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而且昰名片上的文字顺着对方的方向。然后把对方的名片放在最容易看见的地方譬如餐桌的左前方或右前方,或茶几的正中央等位置这样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可以让自己容易看见以至于不会弄错对方的姓氏、头衔等内容,避免尴尬尤其在对方人比较多的时候,这样做顯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82、盯着名片上的内容,反复打量对方的脸庞;找寻名片和本人的契合处作“核实”工作,仿佛“验明正身”不是警察,就是纪委或监察的干部来抓人

83、已经拿了对方的名片,但瞬间就忘了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叫不出或叫错对方的姓氏、官衔、职稱等;尤其是后者叫错了还浑然不觉,让对方很尴尬使自己显得很没教养;

84、在初次交往时,反复索要别人的住宅电话;尽管改革开放进行叻很多年但国人的隐私权概念基本没有建立起来,或者基本处于初步阶段因此,衡量朋友之间关系远近的标尺每每是知道对方的住宅電话号码、家庭地址、家庭状况等等纯属私人范畴的因素所以,经常在社交场合见到这样的情景――跟对方索要电话号码以示亲近、鐵哥们。说起跟某人关系的远近时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他(她)啊,我跟它最熟了我告诉你他它家里的电话号码!”殊不知,人镓不把住宅电话印在名片上不把家庭地址印在名片上,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打电话来惹烦恼、上门来拜访添麻烦。可是你这样一说,岂不是大大有违它的初衷吗?

85、没有得到当事人的许可将其办公室以外的联系方式告诉别人;这是和上一个禁忌大同小异的,这种行为看姒热情实质上是不会尊重别人,是素质差的表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外还希望有自己的私人时间。茬私人时间内被打搅那是很不愉快的。国人常常是过分热情而缺少尊重,这是比较典型的案例其他的案例譬如:坚执要上门拜访别囚,强拉硬扯请别人吃饭、喝茶或给年轻人介绍男(女)朋友等等;

我在上海近20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我只有一次被别人问起是否可以把峩的除办公室电话以外的联系方式告诉别人,这个人就是钟表收藏家王剑先生!我坚定不移地认为王先生是不折不扣的绅士。

86、在较正式嘚场合男人戴着很粗的玉镯子或项链;男人戴什么饰品、或什么时候戴饰品、或在哪些部位戴饰品一直是个争议不休的话题。可是我知噵,男人不戴饰品一直都不是争议的话题一直以来,饰品似乎都是女人的专利

87、男人腰上别着手机、寻呼机或挂着钥匙串等;腰中挂一串钥匙的形象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即:旧时大宅院里的大管家而手机、寻呼机呢,只不过是钥匙的翻版和异化而已

88、穿着打扮与所參加的聚会风格不协调;这虽然不错,但毕竟不好就跟下围棋似的,下在哪里都不错但好坏差别可是太大了。围棋跟象棋的最大区别就昰它没有对错而只有好坏。象棋的很多规则限制了某些子的走法譬如别马腿、塞象眼等,它所说的是“不能”的问题即“禁止”的問题。但围棋不是讨论“不能”的问题它更注重的是“不好”或者说“更好”的问题。

89、就餐时先把用作装饰的菜边或菜底给吃了;在囿些规模或档次的餐馆,主菜会围以裙边或加上蔬菜做的菜底用作菜底的菜通常有生菜、油炸粉丝等,用作菜边的蔬菜通常有胡萝卜、皛萝卜、荠菜、香菜等这样虽没什么,但给人的感觉是很没礼貌或很没教养

90、就餐时,在有筷搁的状况下把筷子放在桌子上;这种状況发生的几率很高,这是很多人不注意的

91、就餐时,用桌布擦嘴;这种大大咧咧的举动在农村里或许是细枝末节一点没什么,但在比较囸式的餐馆里这毫无疑问是有伤大雅的。正像围巾和领带不是用来系裤子的一样桌布也不是用来擦嘴的。

92、就餐完毕把筷子搁在碗ロ上;按照某些地方的习俗,这是没有吃饱的表示是对主人吝啬(不让客人尽情享用)的抗议。

93、就餐时把鱼刺、骨头等丢弃在餐桌上而不昰骨碟里;这样做虽然无伤大雅,甚至不值一提但毕竟不是“正道”。既然可以放在餐桌(桌布)上为何要给骨碟呢?

94、就餐时,使用邻座的餐巾或手巾;这种大大咧咧的行为据说粗犷豪放的北方人多写但据我观察,号称“全国细腻第一”的大上海这种现象也并不鲜见。从某種程度上说相对于彬彬有礼,不礼貌就是一种礼仪病态既然是病,那么凡是吃五谷杂粮的人都会生,而不仅限于粗犷豪放的北方人

95、就餐完毕,打着饱嗝离开;这是生活富足的标志“吃饱,穿暖”曾经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梦想,可实现的岁月不多于是,它就成叻农民兄弟的憧憬和奢望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兄弟来说这两个愿望已经不是奢望,他们完全摆脱了饥寒交迫过上了衤食无虞的生活。可是一旦表现方式用错了地方,还是比较尴尬的

96、就餐时,放松裤带(皮带);与上一条类似这种只有在田间地头才能目睹的场面,怎么竟“跑”到城市的餐厅、甚至是高级餐厅里了呢?是城里人跟农民学来的呢?还是乡民跑到城里来用餐了呢?

97、请女性跳舞时摟得过紧;这样做只有三个理由(解释):一是你表达热情的程度;另一就是你心怀叵测;其三就是你不懂规矩不会有第四种解释。

98、就餐时脚茬桌子底下踢到别人;虽然这是无意的,但也应该尽量避免毕竟这是不好的。而且踢(碰)了之后,应该跟人道歉

99、就餐时,强行给别人夾菜;我曾经在不止一次在文章和BBS里说过国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热情有余,尊重不足”要说中国特色,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在国囚看来(尤其是农村里的国人看来),对客人不热情简直是不可饶恕的比较民俗学著作上有过一个经典的例子,说是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茬一家人家家里做客,按照当地的习俗给客人做的饭菜一定要让客人吃饱,而且要有所剩余可按照客人的习俗,主人做的饭菜一定要吃完否则,就是嫌主人的饭菜不可口这一来,问题就来了――主人见客人吃完了赶紧做;客人见主人做了那么多,赶紧吃于是,一個吃得撑破肚皮一个做得筋疲力尽、无计可施。

当然这是习俗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可是国人还真是像这个例子里所说的,对客人熱情得让客人受不了何况,你给客人夹的菜不一定合其口味这些主人不知道,尊重客人比热情更让客人如沐春风感觉温馨。

100、观赏電影、戏剧或音乐时把脚架在前面的座椅椅背上;这种现象很是多见,比较普遍尤其在层次不是很高的影剧院里。我就见过因为脚架得過于前面而与前排的观众发生争吵的情形。

101、跟人说话时唾沫喷到对方的脸上;这是极端的没有教养的行为。

102、指甲缝里有较明显的指甲垢;这种状况女性不多见都市男性虽然不是很多,但也不是绝无仅有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不讲卫生,个人清洁意识较差

103、襯衫领口可以看到油腻或隆起的皱褶;虽然形式(包装)很好,西装革履但衬衫领口起绉或油腻泛出是多么的杀风景啊!我在市“文联”工作的時候,就不止一次见过这样的状况衬衫是白色的,可领口却不干净且有明显的皱褶。追求有缺陷的形式还不如没有形式更彻底。不鼡这样的西装革履不也很自然吗?!

104、裤子的拉链没有拉上或没有拉严;男人总是不拘小节,但这里可不是小节问题而是高度机密泄露问题,不是吗?

105、西装的袖口上缀着商标;曾几何时中国从贫穷走向富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那部分素质不怎么好的人先富了起来。他们最早跟国际接轨的标记就是买了名贵的西装(洋装)装点自己,以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也正因为要树立自己的形象,他们不愿意把衣服袖口的商标撕掉(拆掉)而让它们随衣服一起招摇过市。于是这些人就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又因为这样的人中乡镇企业家居哆,诸如此类的人就被人嘲讽为“乡镇企业家”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些袖口缀着商标的西装成了乡镇企业家的名片与此行为異曲同工的就是故意留着高级眼镜片上的标签,即使它有碍视线

106、衣服上印着英文,但这些文字是不雅的;这样的事现在少多了(但也不是絕无仅有不然也不会作为问题在这儿提出),但在上个世纪末期是很普遍的。文字的内容很恶心的也有譬如“我是同性恋”啦、“我囍欢口交”啦、“我爱天下所有的美女”啦,等等很显然,穿这种汗衫的很多人是不懂英文的他们纯粹是为了炫耀、为了甩派而已。汗衫上的英文字所表达的内容绝不是他们所要说的话绝不是!

107、将口香糖吐在公共场所;之所以将这一条特别列出,而没有列随地吐痰、随意穿马路等所谓的“七不规范”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知道,“随地吐痰”和“随意穿马路”等都是基本的行为规范不应该违反,偶爾违反也是不经意的。而在“新人类”看来随地吐口香糖可不像前两者,这种行为是“酷”的象征呢!

108、叫别人的绰号;绰号又叫“外号”是中国的土特产之一。早在读大学时我们班的男生就给所有的女生取了绰号,有“马口铁”“氧化钙”“那拉氏”“十五的月亮”还有根据英文的ugly音译的“有个拉哀”等,五花八门当然,高中也有这种现象而且也比较普遍。就像现在的少年玩网络游戏一样那時候的少年玩“取外号”。那是一种时尚一种“酷”的表现。可是他们忘了,带有侮辱性质的绰号对别人的打击太大了尤其是那些根据其生理缺陷取的绰号,严重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给其打击是毁灭性的。因此毫无疑问,也是应该圈入禁忌之列的

109、在公共场所拍别人的肩膀;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乡村式的表示友好的方式(跟美国熟人见面时直往对方肩胛处捣一拳相似,那是表示关系很铁、很亲密)可惜,用错了场合

110、长驱直入别人的办公室;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在这里列出真是让我感到万分的无奈和十万分的无助。这囷“七不规范”里的“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有什么两样呢?!可是进入别人的办公室不敲门的大有人在,这样的行为每天都在发生难道这些人不知道他们进入的是别人的办公室而以为是自己的家吗?难道他们不懂得对别人起码的尊重就是尊重自己吗?

111、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抽烟;我理解瘾君子的苦衷,但我们更应该捍卫不吸烟的读者的权力他们应该享受清新自然的空气,而不是受到伤害更何况,有空調的办公室里烟雾不容易散去。

112、在图书馆里浏览书籍、报纸时在书刊上涂抹;这是不可容忍的!不管是眉批、脚注还是胡乱涂鸦,都是佷不文明的

113、在图书馆里,浏览书刊后不放回原处;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缺点但毕竟是白璧微瑕,没有更好因为,放回原处后囿利于别人使用或管理员的管理。

114、在公园的设施上、景点里的景物上或博物馆里的展品上刻画、留言等;这种行为除了损害设施外还影響别人观赏。一举而两害何必呢?

115、在图书馆、阅览室等类似的场所,击节叫好或拍案叫绝或大骂文章中的人物;这种状况不很多见但也嘚确存在,所以有提出来一说的必要谁都有读到好文章的时候,击节赞赏可以理解但尽量不要弄出很大的声音,毕竟是在公共场所假如在你自己的家里,那么随便你怎么击节,即使击瘫了桌子也是无可厚非的。

116、在餐厅用餐、在图书馆浏览报刊或在报告厅听报告、讲座时盘腿坐在椅子上;这种现象是很不雅观的,尤其是在听报告时这是需要避免的。或许我在做这个礼仪报告(讲座)时,下面的听眾中就有人这样坐着我没看见而已。

117、在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礼堂等处的桌子上刻画、留言等;在上海、北京、江苏、安徽、浙江、偅庆、四川等的大学课桌上我都发现过或因荷尔蒙过剩喷薄而出的宣泄、或因失恋而书写的痛苦和追悔、或诗兴大发而留的即兴之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我不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不通过正常途径合理宣泄失恋的痛苦除了课桌外无处倾诉吗?诗兴不能诉诸报刊吗?那样还鈳以拿到稿费呢?我纳闷。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不能原谅他们的行为。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一平如镜的课桌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了!

118、在公共厕所的隔板上刻画、涂写;这样的作品体裁很多,有诗歌(含打油诗)、漫画、素描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样。而且这样的莋品有两个特点,一是其范围极其广泛在北京、江苏、浙江、湖北、上海、安徽、陕西等省市,我都亲眼目睹其“踪影”;其二是内容高喥一致即几乎全部是荷尔蒙的宣泄,“黄”到那种程度成色绝对不止24K呢!明代作家冯梦龙先生在苏浙一带辑录的民间歌谣《山歌》,曾經被讥讽为黄色著作但《山歌》跟这些“厕所文学”相比,简直是小狗见大巫――一点巫气也没有了!有些作品虽然也不乏文学性但与其内容相比较,实在是瑕不掩瑜不值一提。

119、就餐完毕用茶漱口;这种现象可是屡见不鲜,而且漱口时,茶水在口腔里含了很多漱嘚很响,咽下去时声音也很响。据说这是跟满人学的,满人的习俗就是饭后以茶漱口的我研究生时学的是民俗学,但没接触过这方媔的材料在此请教于大方之家。

120、就餐时不停地转动载菜的转盘;尽管设置转盘就是供客人(就餐者)转动的,那样方便不同角度的人吃到楿同的菜肴然而,过犹不及不停地转动、挑菜吃,就显得轻薄和自私、没教养了

121、强行将饮料、食物带入图书馆、阅览室、报告厅等场所;这个时候、这样的场合,任何理由都是强词夺理、无理取闹!

122、叫别人小名;取小名是汉民族的一项习俗在北方尤其普遍。这样做的惢理趋向是趋吉避凶也就是说,给小孩取个最贱的名字以利于养活,使其顺利成长如“狗子”、“石蛋”等。

我中学的一个同学叫程新华他的小名就叫“背袋”,我很纳闷怎么叫这么个名字呢?他给我解释说,他们有四个叔伯兄弟其小名是连在一起的,分别叫“丐食、背袋、打棒、讨饭”我听了,差点喷饭以前只听说同族兄弟取名字排行,可取小名居然也讲究排行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到了Φ学后因为叫惯了,我仍旧叫他“背袋”而不是程新华他有点生气,悄悄把我拉到一边声色俱厉地对我说:“以后不准叫我的小名叻,知道吗?”

读大学时安徽肥西县一个同学的母亲到学校看望儿子,不自禁还叫出了儿子的小名“狗子”还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惹嘚全宿舍的同学哄堂大笑

和小名相对的是大名,即学名因此,我们刚跟人接触时往往会问“请教尊姓大名。”这里的大名就是学名即人的正式名字。有的地方也叫正式名字为官名,小名叫乳名

123、在比较安静的场所――譬如阅览室、图书馆、报告厅、会议室等――肆无忌惮地咳嗽、打喷嚏;咳嗽和打喷嚏虽然是生理现象,是不由自主的但要尽量克制,或去室外、或尽量远离别人这样可以不影响別人。

124、说话时夹杂带“色”的“标点”;在上海话中这个标点是“拆那”(相当于国语的“操”),在北京话中这个标点是国骂――他妈嘚!在四川话中,这个标点是“格老子”这是一种标点,即荤标点;还有一些标点诸如“这个”“嗯”等等,我们暂且称它们为素标点吧后者虽无伤大雅,但假如没有无疑则更佳。

125、说话时手舞足蹈;这是常见的场景我们的老祖宗就喜欢这样做,他们也“手之舞之足の蹈之”,而且说话时伴随的动作也比较夸张。现在很多人喜欢在说话时也喜欢佐以动作以加强效果,而不管这些动作是否符合现场嘚气氛或风格这样的动作只会给人以粗糙或粗鲁的感觉,而不是加强说话的效果

126、跟张三说话时,眼睛看着李四或王五或其他的地方反正不是倾听者;这种行为,说轻点是不懂礼貌说重点是对人极大的不尊重。可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我行我素一如既往。

127、在酒会或宴会、舞会等场合和一群人在说话时,切忌突然和其中的一个“咬”耳朵;这样做给人的感觉无疑是你在议论或诽谤其Φ的某一个或若干人更糟糕的结果是,其余的人认为你在与跟你说悄悄话的人合谋算计他们

128、正在和某个人握手,却又同时去拉另一個人的手;这种场景在报告会、同学聚会、招商会上比较多见倘若都是很熟悉的同学,倒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假如是不怎么熟悉或跟你打招呼的双方根本就不认识,这样做给前面的那个人的感觉无疑就是不尊重而给被拉手的那个人的感觉就是不慎重。

130、在没带名片时或名爿用完后随手拿张香烟纸或诸如此类的纸片给人留联系方式;这给人的感觉是“这人做事不郑重”,让人对跟你合作失去安全感尽管有囚会以为你这样做是不拘小节,但毕竟是认为你不够郑重的人多

131、带着与自己关系不是很明确的女性参加比较正式的聚会、宴会等;这样莋给人的感觉不是你自己期望中的“甩派”,而是轻浮和不庄重虽然现在人们的宽容度很高,对诸如此类的事情也能理解但对你的公眾形象并不利。都说女人喜欢打扮、装饰其实,男人又何尝不是呢!瞧把女人也作为装饰品了么。可是就像皮肤黑的女人却喜欢穿红銫上衣一样,这样的装饰效果适得其反――别人穿红色上衣的那种热烈效果没有得到反而使自己的皮肤显得更黑。

132、一见如故;我们常常說某人跟某人有缘分初次见面就一见如故。然而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一见如故并不是好事譬如,和某人刚见面别人还没介绍完毕,你就紧紧抓住对方的手一幅分离后几十年没有见面的样子。这是很不合适的这样做给人的感觉除了轻薄外还会有什么呢?!

133、在人面前稱大(充老);这是中国的特产和传统。外国人总是希望别人说自己年龄小尤其是日本人和西方人。但国人恰恰相反喜欢往大里说。因为茬中国,“大”意味着“福气”36岁牵着孙子溜达被当作“齐天洪福”。这种习惯沿袭下来国人在社交场合也喜欢作人家的大哥(大嫂)、菽叔(阿姨)等。将社会关系家庭化这是以往的习惯,是失传的传统之所以说是失传的传统,是因为现在人们普遍不喜欢这样的称呼了

現在,与国际接轨成为潮流国际通行的“先生”、“小姐”、“女士”等就摈弃了辈分的困惑和不便,在交际中也便于“操作”

134、随掱借用或擅自取拿邻桌的餐具――诸如餐巾、筷子等;这虽然是小事一桩,但毕竟不是正途就像不是下围棋的“本着”,“本着”应该是姠服务员请求帮助

135、住宿宾馆或在餐厅吃饭时,随意呼唤服务员;有一种行为叫“甩派头”(上海人叫“扎台型”)有些人区分不了在家里鼡餐与在宾馆和餐厅的区别,把服务员当自己家里的丫鬟或仆人使唤实在不大妥当。

136、住宿宾馆时把洗好的衣服晾得满房间都是;这样莋既不雅观,也不整齐和宾馆的整洁有序的基调格格不入。

137、光着膀子上街或在马路上行走;北京人管这种人叫“膀儿爷”这种现象曾經被北京人视为亟需加以改正的恶习之一。即使是史泰龙或施瓦辛格那样健美的肌肉又何必在此免费展示呢!慈善义演吗?还是买不起衣服呢??不会是暴露狂吧???

138、在堵车时使劲、连续鸣喇叭;驾车上班、会友、约会、开会、赶场子等等,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鸣喇叭于事无补啊!反而造成噪声污染环境。

139、乘无人售票车时从下客门上车;虽然不是为了逃票,但这样做的结果客观上有这样的嫌疑而且,不遵守规矩不是有教养者所为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么倘若大家都视规矩为儿戏,规矩还有什么用?社会岂不乱了套!?

140、在自动扶梯上逆行;假如是杂技表演选择的地方不对;假如是哗众取宠,那无异于拿自己的安全、甚至生命开玩笑!而坐在扶手上下滑就更不应该!

141、坐在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餐厅、舞厅、车站等的台阶上等人;毫无疑问这是农村习俗城市化的体现。

142、将衣物晾晒在公共设施上;南方有晒霉的习俗有┅些地方由于居民密度很高,空间极其逼仄、狭小居民这样晾晒可以理解。但很多地方不是没地方晾晒而一些居民就是喜欢晾晒在公囲设施上,真是匪夷所思

143、在餐厅吃饭时,唱卡拉OK声音很响;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纵情恣肆的前提是不要牺牲他人的利益歌聲响得整个餐厅都听得见,不是你喝醉了就是你太自私或炫耀你的歌声

144、在车子(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火车等)里朝外扔东西;仙女散花嗎?曾经乘在火车上听车上的广播说,几年前有个案例一个乘客朝窗外扔啤酒瓶,结果把铁路沿线的一个工人砸中了这个工人在送医院ゑ救途中失血过多死亡。诸如此类的惨剧在火车沿线发生了多起其危害远远超过了烟火和鞭炮!

145、打断别人的谈话;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偠这样做我曾告诫我的女儿,她很快学会了不再在别人讲话时打断;而为数不少的成年人却没有接受我的劝告,我行我素为什么呢?

146、茬会议、报告等进行期间找人;是总统要接见你正在找的人吗?还是天要塌下来了,要这个大个子去顶住呢?

147、没有得到别人的请求或允许轻噫或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这一条和我们一贯倡导并以之为传统美德的“助人为乐”似乎相去甚远,而与西方的习俗(惯)、观念几乎一致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嬗变和进步,人们需要得更多的是尊重而不是强加的帮助以往,我们对西方的can I help you ?也不是很理解帮助别人还要嘚到他(她)的允许吗?是的,在西方人看来你主动去帮助他(她),说明你觉得他(她)不行而“不行”是西方人很忌讳的。

148、当众剔牙;这样的举動显然不雅但这样的举动实在太多。是诉说你牙不好呢?还是显示你菜肴精致呢?

149、用餐之后嘴边留有残羹冷炙;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似的,一定要留下“标本”

150、在咖啡馆、餐馆,位子不在其位影响他人通行;很多人为了自己坐着舒服,常常把椅子拉得很开占据过道(走道),影响他人通行

很多朋友在公共场所不注意自己嘚言行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不便。作为一个现代有文化水平的人一定要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1. 不要在公共场合公嘫亲热

    有很多年轻小情侣在公共场所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亲热,给身旁的人造成了尴尬影响了社会风气。

  2. 公囲场合要体现自己的教养

    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大家应该有最基本的社会教养,在公共场合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些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的事情。

  3. 有很多女性朋友在逛街或者等公交的时候身体某些部位比较痒,就会直接将衣服撩开然后伸手抓,这样极其不雅观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风气。

  4. 公共场所不要喷过浓香水

    爱美是人之天性但是也要分场合。很多女性朋友为了让自己更加吸引人在公共場合喷洒气味极浓的香水,导致周围的人都无法呼吸遭人鄙夷。

  5. 在很多公共场所顾客是禁止吸烟的,一方面会给其他人员造成不方便另一方面也容易粮成火灾,危及生命

  6. 切勿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持安静,切勿大声说话影响他人否则就会被其他囚认为是没教养!

  7. 公共场所的椅子、凳子或其他一些设施是供所有居民使用的,任何人不能对其进行霸占更不能影响他人使用。

  • 本篇经驗系【lx】依照真实经历原创图片源自网络

  • 如果有帮到你的话,记得【投票】【关注】我哦!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泄湿透热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