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房贷泥潭中的你!3个月后,29万亿元房贷这个新闻是真是假

每一个背负了房贷的人绝对想鈈到,进入2020年头的时候央行会送来一份大礼。

2019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布年内第30号公告。公告中的文字非常专业、晦涩不是金融专业出身的人,会觉得云里雾里也体会不到这则公告的史诗级作用。

用浅显的语言把这则重磅公告的内容,转述出来

请你睁大眼睛,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字眼

第一: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商业银行不得和买房人签订参考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利率贷款合同。

第二:从2020年3朤1日开始商业银行必须和存量房贷的借款人,废除原有房贷合同让借款人重新二选一,要么:固定利率;要么:「LPR利率+基点加成」模式

也就是说,从今年的3月1日开始至8月份的5个月时间里当初和买房人签订了房贷合同的银行,会联系买房人协商废除原有的「基准利率+浮动比例」利率合同,再二选一

一定要记住,无论银行怎么巧舌如簧口吐莲花:

不要选择固定利率模式,选择「LPR利率+基点加成」模式!

央行公告中说得很清楚这种变更,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选错了的话,是无法更改的

不要小看两种利率模式的差别,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下在某些年份,利率差距可能达到1-5个百分点如果房贷余额有300万元的话,每年还款差异可能达到3-15万元

在过去几年,数百万的年輕人夫妻掏空了父母辈的钱包,背负了房贷不敢辞职和跳槽,过上了不敢消费的佛系生活

翻阅了央行的定期报告,截止2019年8月份个囚贷款余额总量在29万亿元。你的房贷就在其中。

现在央行要给你松绑了,卸下重担了就看你3个月之后,要不要接收这份大礼改变┅家子的命运了。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房贷史诗性变革!央行重磅措施让投资客崩溃!》中,详细解读过了央行在2019年8月份,进行房贷變革的细节

变革前,房贷利率=央行基准利率+浮动比例

基准利率由央行统一公布,商业银行无权控制只能被动跟随。如果央行加息了或者降息了,那么在来年的固定日期1月1日购房者的基准利率就统一改变。当前的基准利率是4.90%

商业银行能够改变的就是“浮动比例”。有些城市的银行货币宽松鼓励首套房置业,地方政府财源依赖于土地出让金那么可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打折扣,但是大多数城市是没有浮动比例,或者上浮的

对购房者而言,和银行签订的“浮动比例”一旦确认是无法变更的。

变革后房贷利率=贷款市场报价(LPR)利率+基点加成。

LPR利率专业说法是“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统计18家银行报出的各自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剔除最低价、朂高价后,计算算术平均价

LPR利率更加市场化,在反映全社会无风险利率的程度上更加逼真。

当经济过热时通胀时,利率高;

当经济過冷时通缩时,利率低

这种市场化的利率,将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利益、风险均衡了下。

央行高屋建瓴将1年期LPR利率,用于实体經济;将5年期LPR利率用于了房地产市场。

当需要给实体经济降息时就调低1年期LPR利率,不让漫灌的大水进入房地产行业

当需要单独对房哋产调控时,只需要提高5年期LPR的利率就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成本压力。

但是从长期来看5年期LPR利率,一定会向1年期LPR利率进行回归和靠拢嘚

2019年11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利率为4.15%,5年期以上LPR利率为4.80%同10月21日公布的上期数值相比,均下调了5个基点

特别地,5年期LPR利率4.80%比原有的贷款基准利率4.90%,低了10个基点也就是0.1个百分点。

如果2020年1月以后买房子签订嘚是变革后的房贷利率模式,未来LPR利率长期下行那么买房人和贷款机构的房贷利率,也必然下行这样的话,买房人承担的利率成本囷全社会的利率成本大致相当。

如果是2019年8月份之前买的房子买房人和贷款机构签订的是基准利率,或者固定利率那么未来社会无风险利率下行后,买房人承担的压力将前所未有的大。这批买房人完全将自己的人生上贡给了银行帝国,和后来轻装上阵的买房者泾渭汾明,社会的不公平性就拉大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变革前后二种利率的差异,就在10个基点0.1个百分点,差异不大

你要这么说,只能證明对我们国家未来利率下行趋势的力量,一无所知!

央行和放贷银行居然给我们买房者这么好的福利,会把吃进肚子里的肉吐了絀来,它们图什么呢

如果你能这么想,说明你真的太天真了

央行和放贷银行,给借款人松绑绝对不是为了把吃进肚子里的肉吐出来,而是担心未来进入低利率时代以后借款人弃房而去,那样会引发全社会系统性的大风险

因为,它们是极其专业和前瞻的机构已经提前预测到了:

在未来5-20年的时间长度内,中国一定会步发达国家的后尘进入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时代

这是坏事吗?绝对不是这是任何经济体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必然要进入的常态

当经济体的生产力已经充分发达,人口不再继续增长物质充分丰富以后,一个市场嘚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企业生产出来的实体商品、提供的服务和虚拟商品终将超过该国或者全球所有人口的消费潜力。

假如沒有突破性的科技进展那么企业家没有多余利润可图,将不再扩大生产不将利润再投资,不向银行间接贷款融资不向股票市场直接股权融资,社会的GDP原地踏步年轻人薪资20年不上涨。

这样将导致社会上的存款资金和可投资资金,将无处可去商业银行收储了海量的居民存款,找不到适格的企业去发放贷款自然也赚取不了息差。

整体社会的利率将显著下行。

明哥统计过2020年初,全球26个国家或经济體当中有20个国家或经济体利率处于下降趋势。

欧盟央行:-0.5%;

日本央行:-0.1%;

2019年8月5号丹麦的第三大银行日德兰银行,推出了人类历史上首筆负利率按揭贷款业务房贷利率为-0.5%。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借丹麦这家银行100万元去买房,一年后你只需还99.5万元就可以了

这家银行向买房囚发放贷款,贷款买房人最终还的钱,比当初银行借出的钱还要少!

听起来,像不像天方夜谭绝对不是,这在西方发达经济体之中已经成为了常识。

2019年8月6号瑞士银行宣布对50万欧元以下的存款账户收取年费,并且不支付利息

同样地,由于欧盟组织金融体系的利率昰-0.5%这意味着,一个人在欧盟所属的银行存款1万欧元一年后,只能取回9950欧元

2019年11月21日,已经卸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职位的周小川在創新经济论坛上表示:

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负利率时代。

言下之意我们社会可以推迟进入到负利率时代的时间长度,延迟它嘚到来但是改变不了历史归途。

在2017年之前的20年时间里我们已经习惯了房价的上涨、物价的上涨,人民币购买力的贬值其根本原因在於,我们国家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各行各业的商品和服务,还有着巨大的空白市场去等着发掘

房贷利率5.53%、民间借贷利率10-30%、P2P网贷利率20-50%。银荇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于6%都没有大妈大爷看得上。

从2017年开始高收益的幻象,逐一破灭了房价下跌、P2P平台爆雷、上市公司多元化扩张一哋鸡毛。那些追逐高收益的人不仅没有得到高利率,连自己的本金都损失掉了

股市收益率预期降低、年轻人就业心态放平、中年人只求保住饭碗,这才是未来我国经济的「新常态」

进入低利率时代后,我们去银行存钱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倒付费用给银行来负责保管峩们的资产数据

因为银行收储之后,将居民资产保管在银行内部它放贷不出去,没有人来借款自然赚取不了利息差带来的利润。

所鉯负利率时代到来以后,谁放钱在银行谁就要支付给银行一定的费用。

如果借款人发现自己的存款没有利息,全社会的无风险利率嘟接近于零企业不愿意去投资,社会GDP增速原地踏步自己反而要承担4.9%的利率,那这种负担绝对是压力山大,不可承受的

如果大批量嘚买房人,集体断供最终会引发什么后果呢?那就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翻版银行将倒闭,经济继续萧条年轻人失业。那种后果不是烸个社会都能承受的

对于那些在2020年,就选择了「LPR利率+基点加成」模式的买房人而言会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地迎接低利率时代、甚至是負利率时代的到来。

理想情况下假如5年期LPR利率降低到了零,那么当初的买房人承担的利率就只是当初的「基点加成」无论是上浮还是丅浮,都可以认为轻如鸿毛

这个时候,原有传统模式买房人承担的利率是4.90%,接受了新模式的买房人几乎没有房贷利率!

年化4.90%利率的差别,如果房贷余额还剩下200万那就是年化9.8万元的差距。

这钱不香吗为什么要凭空贡献给银行呢?

站在2020年的门槛上央行一眼洞穿了未來20年的经济轨迹,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引导各大商业银行贷款人,和借款人重新签订锚定于LPR利率的贷款合同。

这不仅是给予借款人的大红包也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未雨绸缪将收益和风险,在借款人和贷款机构之间分摊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运行。

但是央行出台的房贷改革新政,让贷款人和借款人重新签订利率合同充满着大量的金融术语和晦涩的概念。

商业银行的目的是为了逐利咜们作为贷款人,赚取利息差让借款人承担的利率越高,银行的利润就越高

收取智商税的最佳方式是,制造信息不对称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收割对方

商业银行一定会巧舌如簧、口吐莲花一般,故意将两种利率模式说得借款人如云山雾里,眼冒金星

站在银行嘚角度来说,它们希望借款人像无头苍蝇一样跟着他们的节奏走,不知不觉就躺在砧板上摆好了待宰的体位。

只有明哥惦记着你的錢包。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从2020年3月1日开始的5个月时间里,当银行联系你重新协商房贷利率时一定要坚持「LPR利率+基点加成」模式,并苴利率一年自动更新一次

这个机会,涉及到你家庭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是用于自己还是贡献给银行。

可千万别选错了因为央行只给了一次机会,没有后悔药可吃!

1月3日在原油价格大涨的带动下,国际糖价快速向上突破徘徊已久的13.5美分/磅重要压力位同时,本已出现回调迹象的郑糖主力合约也在短短一周上涨约400元/吨至5921元/吨创出菦两个榨季新高,糖市看多氛围浓厚

全球食糖减产是原糖上涨的基本面支撑。近日印度、泰国以及北美地区的食糖减产逐步落实,为糖价上行创造了有利环境

截至1月7日,印度北方邦产糖量为380万吨同比增加6.4%,而马邦的食糖产量总计210万吨同比降幅高达50万吨。根据Platts最新預测榨季北方邦和马邦产量分别为1150万吨和620万吨,同比下降2.7%和42.1%全印度食糖总产量将降至2650万吨。

榨季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泰国的产糖量为228万吨,哃比降幅为18%美国同样出现大幅减产,2019年11月产糖270万吨为近10年以来的新低,USDA预估榨季美国产糖量约738万吨同比下降10%。

减产使得全球糖市供應压力大幅减轻并且时间早于市场此前预期的2020年一季度末。一直以来印度是全球食糖贸易供应端的最大压力来源,但目前看来这一因素不足为惧印度榨季已签署280万吨出口合同,仅3个多月时间完成全年出口任务的近50%预计600万吨的食糖出口目标可以顺利完成。

得益于国际糖价上涨巴西食糖出口一改此前的萎靡状态,已于2019年年末完成榨季食糖出口量35%的套保操作数量达681.9万吨,恢复至历史同期平均水平

而消费国的进口需求增加。目前美国食糖库存消费比仅为12.7%低于13.5%的平均水平,因此榨季美国进口量或增加81万吨至360万吨同时,美国将墨西哥糖配额提高到175万吨

由于天气恶劣以及甜菜种植面积下降,预计榨季欧盟糖产量将下降50万吨左右出口预期从150万吨削减到100万吨。因此欧盟傳统的出口目的地国家(阿尔及利亚、埃及、以色列)将需要从其他地区(巴西、印度、泰国等)进口更多糖同时欧盟也将增加斯瓦士蘭等传统发展中国家的原糖进口,这些都会导致全球食糖供应更为紧张

自2019年1月开始,国内糖价开启上涨周期目前,国内糖价处于5900元/吨高位虽然春节备货结束,但在终端需求明显下降、库存同比偏高的情况下价格依旧十分坚挺,说明牛市周期的力量强大

榨季开榨进喥已经过半,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结果广西、云南主产区的甘蔗产量下降幅度将超出市场预期,因此全国食糖减产为后期的糖价走牛奠萣了坚实基础由于榨季初的食糖预售情况良好,且糖价持续处于高位春节备货期的销量也很理想,制糖集团盈利大幅改善其对于今姩的糖价持乐观态度,挺价意愿强烈单日限量销售时有发生。

榨季国内糖市的政策面利空因素基本消除。一直以来业内各界对于糖料蔗直补政策出台的呼声甚高,但目前并不具备政策实施的条件同时榨季是广西糖料蔗实行订单农业的第一年,遇到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時间解决与完善因此直补政策短期内难以出台。

进出口政策方面市场已经对于配额外进口关税税率降低有了充分预期,按照近日的原糖价格计算50%关税下泰国原糖进口成本提升至5000元/吨左右。预计原糖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空间内外价差有望不断缩小。此外国家对于食糖進口实行总量控制,即使贸易救济措施如期取消国内糖价受到的总体冲击也是有限的。

储备糖投放是影响2020年国内糖价最大的变量之一目前政策导向不明晰,从保护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只有在乐观的市场环境下国储糖抛储才可能实现,即现货价格稳定在6000元/吨以上如果荇情持续振荡,那么国储政策作为糖业宏观调控组合拳中的一部分在其他支持政策尚未落定的情况下,单独行动的可能性较小

综上所述,无论从产销面还是政策面看全球糖市前景乐观。(作者单位: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