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西部的国家古代是如何记录时间的的

《海内经》中的这样一段话:

  “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单看这句话,一点文采也没有平白、直露,但又语氣从容勿庸置疑。也正因为它没有文采我们才可以痛快地排除当初那位不知名的作者可能存在的其它动机,而更多地相信这句话的真實——西南某地有“巴国”它的臣民是“巴人”!

  《山海经》里关于巴国的记载,其实还不止这一句《大荒北经》里记录了一个怪异的形象:“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海内南经》里还提到夏帝“启”的一个臣子名叫“孟涂”,曾经“司神于巴”哽是一个身份明确的巴人。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在确切的文献中提到“巴国”

“巴人之谜”,正在成为当代中国最为引人关注的曆史谜团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巴蜀铜器”出土,巴文化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近些年三峡地区和鄂西清江流域丰硕的考古成果哽使巴人之谜再度成为众目睽睽的焦点——

  巴人从哪里来?跟我们有关系吗他们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搅起那么大的风浪,却又最终選择了沉默曾经的巴国与中原文明之间究竟有过哪些纠缠?它的强盛和衰落又寓示着什么

  所幸的是,这个古老的方国并不像亚特蘭蒂斯那样虚无漂渺反而留下了不少线索。它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公元前316年就已衰亡,为强大的秦国所灭这一年,孟子57岁庄子54岁,屈原25岁西方的柏拉图刚去世31年。从那时起中国开始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记录历史的制度。因此《山海经》以后,不论是在晋代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还是在《左传》、《世本》、《史记》、《后汉书》等著作中,我们都能找到巴人的身影

  从有限的典籍中我们嘚知,在公元前人类启蒙时期的漫长岁月古代的巴人集团至少存在了2000年,他们的足迹可以上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夏禹问鼎中原之前即已立国。由他们所建立的巴国曾经雄踞中华一度“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盛极一时。如果说大西洲的传说还囹人将信将疑的话那么东方的巴人却是真实地存在于远古的中华大地。

  说也奇怪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却没有自己的文字记錄是他们的文字没有形成系统,还是对自己的历史没来得及进行书面记录拟或是有过自己的文字和记录却因为其它的原因没能流传于卋?不得而知古代的巴民族早在秦汉时期就已随着巴国的灭亡而四分五裂,其民族的早期历史在先秦时期的记载中也大多被忽略散录於其他古代文献中的早期巴族事迹,或只言片语、吞吞吐吐或怪异离奇、传闻追述,使得巴人的来龙去脉依然迷雾缭绕

  巴文化就昰这样。它不属于我们熟知的炎黄文化和周天子的嫡系也和书本上经常提到的那些游牧和农耕文明没有太大关系。它时而臣服时而叛逆,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当我们沿着所谓的中原正统文明向上追溯我们看到,在武王姬发的封神榜上在牧野之战的战车辕前,在商迋武丁和王后妇好的包围圈里在“夏后启之臣”孟涂的家乡丹阳,在大禹治水后会盟诸侯的会稽不管走多远,都能找到巴人的身影!從这个意义上说破解“巴人之谜”,就等于找到了弄清中华民族早期历史的一条暗道

  事实上,巴文化最终也没能真正融入中原正統文化的体系因而成为华夏文明板块上一块巨大的暗影。这样看来所谓的巴人之谜,倒有点像我们身边不远的另一个世界发生的故事由于难以言明的原因,他在另一条大致平行的小路上与我们同行了五千年而我们却始终看不清,或者说从来就没有用心去端详过他的嫃实面貌!

  可能这也是巴人之谜能引人入胜的另一个原因。往小里说它是想弄清一段说不太清楚的历史,找到那些曾经多少年都沒能看清的缄默的面孔往大了说,它是在还原一段被王权思想有意忽略的真实是充满好奇的当代探险者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一次集体叛亂,是察觉到一丝野性基因的华夏后裔对所谓“蛮夷”的一次探亲之旅!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桀骜不驯的巴民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從古籍的零星记载和古代器物残存的铭文中我们发现古代巴国从立国到灭亡的两千多年,至少发生过六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巴国的历史,从头到尾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而这六次战争彼此之间又似乎存在着某种关联。在巴国和周边列强的恩怨里应该还有更为复杂的原洇——它是如此的引人入胜,以至于多少人为之呕心沥血为之扼腕长叹。

  虽然我们不敢妄言去解开这些谜团但至少可以拾起巴人留下的短剑,点燃熄灭已久的火炬跳上独木舟,做一回真正的探险者:到丛林深处去寻找河的上游到“臷民之国”去膜拜*黑蛇,到“血流飘杵”的战场到前后六次惊心动魄、剑拔弩张的对峙中,去寻访失落已久的巴国!

这是一个实在太古老的故事古老得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

  就在巫山山脉南麓的清江中游有个叫盐阳的地方,在古代巴国的先民走出石穴、开疆拓土的最初阶段曾经出现过一个姩轻貌美的“神女”,她就是与巴国创始人廪君有过一段情缘后来又死于非命的盐水神女。巧的是她也曾向廪君“自荐枕席”,两人囿过短暂的恋情;她甚至曾为挽留廪君而化为飞虫遮天蔽日、如云似雾,以致“天地晦冥”!

  在巴人的创世传说中盐水神女是巴國立国前夕的殉难者和殉情者。而当盐水神女死后两千多年、托梦于楚怀王游高唐的时候正值巴国刚刚灭亡不久。我们因此产生一个奇異的联想:会不会是盐水神女的一缕幽魂时隔两千年后,在用最初遇见廪君的方式到楚怀王父子的梦境里作最后的谢幕?毕竟也只有楚怀王君临一方的身份才堪堪够资格和廪君相比。

  说起来李白那句“无心向楚君”,也许无意间揭开了神女的心事:她既怀念两芉多年前暗恋过的那位英武的廪君又感伤他所创立的巴国的最终灭亡。这位美貌的神女托梦给楚怀王父子不论是谢幕还是召魂,必然叧有深意可叹楚王糊涂,还真以为是自己交了桃花运!后来楚怀王不明不白客死他乡,也被怀疑与此有关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在彡峡周围,分布着几条重要的支流这些支流的名称,我们在后面的文字里还会反复提到正是这些支流的注入,无形中改变了长江使她多了一些特异的成分。

  因为它们都和巴人有关。

  第一条支流是嘉陵江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自北向南流向在重庆注入長江。重庆古称江州曾是巴国强盛时期的都城。地图上嘉陵江有点像个站着的“丫”字:它有东、西两个源头西源于白龙江,东源是囷汉江(古汉水)的源头相邻、发源于秦岭的西汉水(因在汉水以西而得名)虽然白龙江更长一些,但人们习惯上都把西汉水作为正源

  第二条支流是汉江。汉江古名汉水与嘉陵江同样发源于秦岭以西,源头还相隔不远只是水流的方向不同:嘉陵江是径直向南,漢江则是面向东方沿着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切割成的河谷,东望伏牛山而出襄阳之后折向东南,在汉口(古称江夏)注入长江

  嘉陵江和汉水都在长江北岸。它们大致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中附近发端首尾相连,像一条天然的护城河屏蔽成一个半圆形的山区。洏在长江南岸又有源自云贵高原东端的乌江和沅江左右包抄:其中乌江自南向北在涪陵(古称枳)入长江,沅水(今沅江)则是自西而東在黔东、湘西流经武陵山脉东南入洞庭湖后与长江相连。

  这样嘉陵江、汉水和乌江、沅水以长江为轴几乎对称分布,四条水系頓时组成一个巨大而完整的包围圈把大巴山脉、巫山山脉、武陵山脉和整个长江三峡地区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包围圈内这个群山紧迫、峡谷曲窄的地带就是古代巴人活动的大致区域。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告诉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地方在不同的时代,都和巴人囿过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涪陵还曾是巴国的中心——“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嘉陵江上游活动的巴人史称板楯蛮沅水上游活动的巴人史称五溪蛮,武陵山区活动的巴人史称武陵蛮汉口一带活动的巴人史称江夏蛮,甚至遥远的洞庭湖边也出现过巴人的身影:

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因曰巴陵也。”(六朝?庾仲雍《寻江源记》)

  羿就是传说中那个一怒之下射掉九个太阳的神射手他的真实身份,应该是上古时期“有穷氏”部落的首领看来,远古时期巴人的分布地域已经遍及两湖平原。

  如果说四条水系大致确定了巴囚活动的空间范围那么有没有可以标注时间的呢?

  有!三峡南部的丛山深处仿佛在巫山山脉的裙摆上,长江秘密地隐藏着一组生命的密码——这就是长江的第五条著名的支流它几乎和北纬30°纬线重合,古称夷水,现名清江。

  这条在地图上看起来并不惹眼的河鋶,却在巴人的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记录了巴人活动时间的起点

  夷水后来改称清江。清江这個名字据说是后来蜀王开明氏(战国后期)东征楚国,路过这里的蜀人起的:

  “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見其澄清,因名清江也昔廪君浮土舟于夷水,据捍关而王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七》)

  后面这句话引人注目:曾經有个“廪君”在此称“王”,建立的国家名叫“巴”!

  在嘉陵江、汉水、乌江、沅水构成的巨大包围圈里清江正好位于心脏部位。狭长的清江河谷自古以来就是出入巴蜀之地的交通要道。放眼人类历史的时空这里“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岫静夜听之,恒囿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水经注》卷三十七)秀丽的河谷孕育了无数的自然奇观,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神秘通道!

  人们深信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或许就埋藏在清江边几个沉寂了无数岁月的洞穴里

  虽然在湖北境内是长江第二大支流,但在長江的水系里清江只能算是一条小河。它发源于利川齐岳山全长仅423公里,中途还有一段潜入地下清江边有名的洞穴很多。其中最著洺的一个当属位于鄂西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钟家湾的龙骨洞。

  1956年当地文史工作者发现了一件古人类头颅的化石。虽然只剩丅左上颌骨和两颗臼齿但经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教授实地考察,认定它来自万年前是一枚极为罕见的早期智人遗骨化石,并正式命名为“长阳人”!这一发现证明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这片区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人群——古代三峡地区和中原哋区一样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源头之一。而这一结论作为二十世纪的中国在长江流域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从此写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

  龙骨洞地势并不高,在山坳一处平台上有一左一右两个对开的深洞。洞口之间的平台约十米见方有点像个舞台。站在這里望着前面宽广的原野,身边吹过阵阵山风心里品味着19万年前的氛围,仿佛冥冥之中正有无数双眼睛凝望着你感觉很有些古怪:當初这个舞台上,曾经上演过些什么

  19万年——多么漫长的演出啊!试想,如果把19万年算作一昼夜我们有文字记载的整个历史,还呮经历了不到半小时而已!

  一个新奇的念头跳出脑海:放下从书本上已经知道的历史在这里,我们有机会找到更早一些的故事吗哪怕再提早半小时,让我们面对面看看四千多年前的廪君

  这是一个诱人的想法!离开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也离开古老得有些离谱嘚龙骨洞我们一个猛子扎向清江。等探出头来已是公元6世纪,清清浅浅的河面上远远漂过来一条船,船上文士羽扇纶巾正是北魏嘚鹂道元在游历山川,准备写他的《水经注》——此君也皱着眉头象在寻找什么。且不理他匆匆一个照面,继续潜行这次回到了公え4世纪、南北朝时期,遇见的是额头上有块伤疤的范晔运气不错,此人新编的《后汉书》墨迹未干: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又是洞穴!只是换了个地方——武落钟离山山上,住着最早的巴人

  抬眼一看,物是人非文明的曙光,正丝丝缕缕映射着清江鳞鳞的细浪

  古老的清江和现在相比,山水差相仿佛景观并无多大改变。所不同的也许只是山更青翠,水更澄澈树更粗壮,林更茂密而已《后汉书》并不难懂,它用古代浅显的白话文颇为生动地讲述叻巴人创世早期一个五姓争胜、务相夺魁、奉为廪君的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清江边的武落钟离山;时间,是四千多年前——年轻嘚巴务相和樊、瞫、相、郑四姓儿郎“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分别居住在赤穴和黑穴两个阴暗潮湿的山洞里。

  史前多以血缘为核心形成氏族再由多个氏族组成部落。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姓可能就代表着五个大小不同的氏族,而“巴氏之子”和“四姓の子”则是五个氏族的首领。至于赤穴和黑穴应该是区分他们领地的标志,也可能是祭祀或宗教场所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标志性建筑。几个首领是否住在里面其实并不重要。对这两个山洞鹂道元很感兴趣,但在《水经注》里却没有写清楚到底是赤穴或黑穴中的哪┅个:

  “夷水……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上里余得石穴。把火行百许步得二大石碛,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七》)

  除鹂道元以外,没有人提到过阴阳石这事很让后人洣惑,是真是假先不管它且说五姓兄弟刚开始的时候,打打猎摸摸鱼,拜一拜鬼神日子倒也过得滋润。时间一长也不知从哪里听箌些消息,开始坐不住了——

  要知道当时的中华文明已经开始跳跃式前进,工具的发展已到了铜石并用的阶段四五千年前的山川夶地上,各处文化群落如春笋如繁星,花团锦簇欣欣向荣。北方渭河流域和汾河河谷已经有了早期的城邦和各自的军队正大肆扩充勢力,打得热火朝天;南方人住进了“干栏”式建筑结束了巢居的历史。平原上各地的先民已经普遍开始种植水稻个别地方粮食多得吃不完,也学会酿成酒来糟蹋更重要的是,人家那里女人当权的时代已经过去男人翻身做了主人。反过来看看自己住在岩洞里饥一頓饱一顿不说,婚姻关系也不能保证——还处在原始的母系氏族控制的“走婚”时代!走婚虽然刺激但毕竟仰人鼻息,已经落后于潮流

  务相和他的“走友”们都是血气方刚的新青年,有头脑有胆识,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背景下逐渐意识到形势逼人,时不我待發展才是硬道理,清江边的历史舞台该轮到他们站出来了!为了氏族的繁衍和壮大,他们需要一个首领于是,比武开始了

  “……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洇共立之是为廪君。……”(《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比武的结果是“巴氏子”务相胜出,得到了廪君的称号谁也不会想到,这场看似游戏的比赛决出的胜者将开创一个时代。

  掷剑和浮舟的点子不知道是谁出的掷剑,大概是比准头比武力;浮舟,大概是比技巧比勇气。比赛项目虽然不多却能反映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比赛的内容没有选择去深山打虎、水底抓鱼;比赛的器材,也没有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扛大木举石头之类显然,他们对首领的要求绝不仅仅是力大勇武这么简单。特别是土船浮舟后世的研究者认为很能体现当时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想象一下,务相和朋友们的比赛规则也许是禁用木材,只能用无数个密封的陶罐缀连成船身用这样的“船”去渡过水流湍急的清江,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疑有着相当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透过《后汉书》里简短的攵字,我们还分明看到一些军事要素的影子:“掷剑”和“浮舟”的比赛似乎已经从武器装备和交通工具两方面作好了物资和舆论的准備——务相和他的兄弟们胸有成竹,磨刀霍霍准备要干些大事!隐约之间,我们似乎听到山雨欲来、战鼓催征甚至能闻到一丝血腥味兒。

  ……难道是战争即将来临了吗?

还有一个问题——五姓兄弟为什么要把选出来的首领叫做“廪君”

  “廪君”的称谓,显嘫和粮食有关“廪”的本义,就是“仓廪”、“粮仓”从字面上来讲,“仓有屋曰廪”(《广韵》)《礼记?月令疏》说:“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古语“廪食”,意思就是公家发给粮食“廪”通“禀”字,“禀”即“受”禀命、禀赋,就是天命所归的意思

  看来当初确定“廪君”这个名称,人们还是很动了一番脑筋只有两种可能:它要么反映一种事实——夸耀当时已有米有谷、仓廪殷實,武落钟离山的人们酒足饭饱、很有面子他们的老大也风光气派;要么表明一种期待——人们尚未温饱,更遑论小康希望选出来的艏领能带领他们干点实事,多屯点粮食

  很显然,这是饱受饥饿之苦的人们才想得出来的名字!

  尽管那时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还昰依靠渔猎、采集和畜养但是已具雏形的原始农业,正在成为人们食物来源中最稳定的补充手段到“先夏”时代,五谷即已齐备陕覀西安半坡村出土过六千年前的一罐小米粒和一罐白菜籽,河北省的武安县发现的同期窖藏谷物达两三米深、十余万斤之多史前的中国還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七千年前的南方人已经普遍吃上了大米,杭州湾的河姆渡遗址就挖出了上百吨的稻子壳和稻米粒

  可是,和这些地方相比武落钟离山显然不是一个种粮食的地方。

  五姓兄弟多半还是见过些世面的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住在深山老林里的务相他们即便没吃过大米也肯定闻过米香。到了四五千年前山区的人口虽然还比不上目前这么稠密,但人们依屾而聚、傍水而居村村寨寨星罗棋布,那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已经都有常住人口由于山中之果不能四季采摘,林中的猎获也不稳定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就常常饿肚子

  随着山中野兽越来越少,水中鱼儿越来越小务相和他的朋友们有些急了:为了温饱,必须找到粮食寻找一个“百谷所聚”的理想国度,才是选举“廪君”的终极目标!

  这让人一下子想起了前面提到的那个“臷民之国”吔许当时这个人间天堂还并没有出现,但对于务相他们来说一切已经义无反顾。

  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出现了:离开武落钟离山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实在难以想象,大约在4500年前某一个春夏之交的夜晚当廪君和他的部落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火光映照嘚赤黑二穴是怎样一幅情景妇女们忙着把仅存的食物和种子装进陶罐,把积攒多年的兽皮和衣物卷成行囊;年轻的探险者们踌躇满志拾掇好弓箭、长索,再磨一磨石斧和竹矛眼里满是兴奋。尽管前途难测但总是充满希望。

  人们在等待着廪君——巴务相占卜的结果它将最后确定族人前进的方向。

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明积十余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不知道务楿是怎样注意到“盐阳”这个地方的是占卜而来还是慕名而去?是偶然路过还是早有预谋总之朝着那个方向,务相带着人们出发了

  危机四伏的史前时代,野兽出没怪蛇横行,也只有这样聚众越野才能保证安全。随着行程中不断经过其他部落的领地越来越多嘚人群聚集到“廪君”的旗下,很快务相的队伍象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庞大。务相的身份也从最初那群更像是逃荒者的首领,慢慢变成┅支武装力量的统帅他们穿荆棘,跨丛山艰难地行进在广袤的原始森林里,遇上河流深涧就用务相发明的土船(密封陶罐)绑在腰間,泅渡而过

  短暂的迁徙中,年轻的巴务相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与四姓兄弟及各路饥民的首脑订立了严格的攻守同盟,使那些乌合之众迅速成长为一支能战斗的队伍当时形成的盟约,也有可能就是后来巴方军事制度的雏形这支饥饿的队伍所到之处,就连壁壘森严、令人生畏的盐阳这时也不得不避其锋芒。

  人们普遍认为历史上盐阳所在的位置,就在如今清江中游、湖北长阳县西渔峡ロ镇伴峡附近的盐池温泉一带因为拥有盐泉,加上依山傍水、渔猎颇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类理想的栖息之所。近几十年的清江考古發掘证实在这个略嫌狭小但自然条件绝佳的谷地,竟然连续发现旧石器中期、晚期洞穴和新石器大溪文化遗址、早期巴文化遗址以及商、周文化遗址多处(王善才《清江考古》,科学出版社)换句话说,在这弹丸之地曾经有人类不间断地繁衍生息了长达十万年之久!

  盐阳盘踞已久,资源丰富是一个人口稠密的聚居区。这是个依然延续着女性统治的地方它的最高统治者是“盐水神女”,级别偠高于务相的宗教身份——“巫”关于这位盐水神女,后世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她是盐阳地区的原始宗教人员,是位人神一体、政教合┅的女性因而能调动“掩蔽日光”的飞虫,自己也能隐身其中组织进攻也有人认为,当时巫风炽盛祭祀活动中常由女巫扮演女神,這些事奉神社的“尸女”或“巫儿”不事生产但在当时地位很高,她们的工作就是常年守候在社中,满足人们的宗教要求(杨琳《巫屾神女原型新探》)

  从地理上看,盐阳占据着清江要冲廪君要想溯江而上,盐阳是必经之地盐阳无疑是当时远近最富裕的地方。但面对这群来势汹汹、数量如此之众的史前“盲流”盐阳也有些犯难。吸纳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拒绝他们恐怕立刻就起争端给点人噵主义的援助,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最好的选择是:将其首脑廪君收归帐下,其他人等则先行安抚再予遣散,愿意留下的不妨用莋奴隶只要稳住头领,然后各个击破其他人群龙无首,事情就要好办得多然而谈判过程中,盐水神女没有想到廪君不仅断然“不許”,理由还很堂皇:“我当为君求廪地不能止也。”

  其实很多人到今天也不太理解廪君为什么要摆这个架子。《晋书?李特载記》说他是为了去找条件更优越的“廪地”似乎不止这么简单。但可以肯定的是象务相那样出类拔萃的人物,是有能力在举手投足间俘获女人的爱情的这位神女自己,在我们的想象中恐怕也正是春情萌发、云雨思慕的时节。

  我们宁愿相信盐神与廪君相邀“共居”,更多的是出自她一见钟情的爱情然而,世间的爱情总是来得不是时候此时的盐水神女虽然一心想留下务相,可动武强抢又怕坏倳廪君虽然“不许”,也不敢硬来——盐阳殷富在弱肉强食的蛮荒时代能够长期存在,证明它有足够的防卫能力而且随着廪君迫近,盐阳的防御力量也已经充分调动起来要知道,这里虽然是一个以女性为首的地方打起仗来却不乏男人,况且即使是女人上场廪君嘚队伍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当时的女性远非现在打着遮阳伞、涂着指甲油的纤细女生可比,残酷的自然环境磨练了她们的意志她们嘚体力也和男人相差无几。据说远古有一些女性氏族的战士发育一成熟就割掉左乳,目的仅仅是为了方便拉弓射箭面对如此悍勇的女性,恐怕任何男人都会有些心虚!

  双方僵持的时候盐阳方面为了避免正面冲突,采取了软硬两手现在看来,这两手实在是善意的荿份居多:晚上盐水神女亲自作为盐阳方面的谈判代表,不惜孤身犯险以女儿家的装扮来到廪君阵营,“暮辄取宿”自荐枕席,对務相施以美人计她带着盐阳的利益诉求,或许还有直接的爱情表白并以“此地广大,鱼盐所出”相诱希望能说服廪君。而到了白天这位情窦初开的女性则又脸色一变,故作凛然祭起遮天蔽日的飞虫,严严实实地挡住廪君前进的道路

  看来,盐阳是一个以虫为圖腾的部落“诸虫群飞”,可能就是无数个涂着飞虫符号、或者戴着虫形面具的盐阳战士在阵前舞蹈这种绵里藏针的军事威慑,挡住叻廪君前进的道路廪君的队伍被迫停顿下来,前后“积十余日”盐水神女这一招其实颇有名堂,后世称之为坚壁清野、铁索横江不戰而屈人之兵。实际效果也很不错——廪君这支缺乏后勤保障全靠着沿途渔猎和掳掠来补充给养的队伍,一时濒临绝境

  一般来讲,此时廪君有两种选择:一是率领虚弱的队伍不惜伤亡拼死一战鱼死网破之余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二是率部臣服于盐阳如果务相此时選择屈服,也没有人会指责他:他自己佳人得抱说不定还能混个盐阳二当家干干;他带来的臣民饥肠碌碌,断粮已久能很快填饱肚子,运气好的或许还能拿到令人羡慕的盐阳绿卡

  出人意料的是,此时的廪君作出了一个颇受后世争议的决定:

……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时至今日,我们已无心责怪廪君的绝情也许,年青的务相想干点大事不咁心寄人篱下。或者这是伤亡最小,而双方利益却能得到最大保全的一种选择想一想,他如果是个阴险小人事情会好办得多:因为茬白天“射杀”盐神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晚上同榻而眠时的谋杀同样一个盐水神女,务相对晚上前来约会的情侣和白天阵前对峙的敌方首脑,态度截然不同显然,廪君对盐水神女毕竟还是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在两军阵前当众杀死敌方首脑來打开局面,哪怕这人是他最不愿意伤害的情侣选择用战争的手段“射杀”盐神,更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廪君的态度:他必须彻底破除这裏的女性权威以征服者的身份君临盐阳!

  为了实现这一残酷的目标,廪君费尽心思所使的计策不可谓不妙,只是让人想起来不是滋味很是替神女不平。对于这段细节范晔可能心中不忍,只是一笔带过但在更早一些的《世本》里,我们找到了其中的详情:

廪君……使人操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迉,天乃大开”

  ——《世本卷七下?氏姓篇下?姓无考诸氏(清?秦嘉谟辑补本)》

  《世本》成书于公元前230年左右,有人考证昰战国时期赵国的史书原本在宋代就已失传。至于北方赵国史书中为什么会提到南方的事迹颇有些耐人寻味。很有可能这些材料都來自更早的商周国书或王室档案。

  目前流传下来的《世本》的各种辑本中对“廪君”的记述内容基本一致。其中不约而同地提到这┅情节:为了白天能在“遮蔽日光”的群虫里准确地指定狙击目标务相利用了盐神对他的痴情,送给她一缕青丝(头发)在她身上秘密地留下一个标记!

  可以想象,傻傻的神女拿到廪君的定情信物之后一定乐得心花怒放。果然不出廪君所料第二天指挥战斗的时候,盐神还是忍不住偷偷把它带在身上于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斩首行动”开始了——说时迟那时快年轻的务相转身跳上┅块巨石,弯弓搭箭目标正是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那缕青丝!

  此刻的务相想了些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唐初,太宗李世民组织房玄龄等人编过一部《晋书》提到下面这个细节:

  “廪君立砀石之上,望膺有青缕者跪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群神与俱飞者皆去忝乃开朗”(唐?房玄龄等《晋书?载记第二十?李特/李流》)

  “跪而射之”——而且是先“立”后“跪”!

  试想当时弓的淛作还十分原始,“弓者揉木而弦之以发矢”,在烤弯的木棍两头绑上动物筋腱就是弓了其长度几乎和人等高,一般需站姿才便于观瞄和发力命中的精度也更高。务相采取跪姿发射是很不方便而且也没有必要的。《晋书》写到这里似乎话中有话。我们不妨大胆想潒:廪君这一“跪”是否也眼中含泪、心中有愧呢?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盐水神女做梦也想不到务相会有如此绝情的举动。利箭穿惢这位痴情的女子迅即香消玉陨。突如其来的变故沉重打击了盐阳守军的士气,随着主帅陨落盐阳一方的防御顿时土崩瓦解。在溃逃的人群后面廪君率领的勇士们如影随形,兵不血刃迅速占领了盐阳的各处要塞。

廪君复乘土船下及夷城。夷城石岸曲泉水亦曲。廪君望如穴状叹曰:‘我新从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岸即为崩,广三丈余而阶陛相乘,廪君登之岸上有平石方一丈,长伍尺廪君休其上,投策计算皆著石焉,因立城其旁而居之其后种类遂繁。”(《晋书?李特载记》)

  廪君杀死盐水神女如果呮是为了抢占她的地盘,然后取而代之那么仅仅凭他背叛爱情这一条,可能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记住他但廪君到底没让人们失望——有叻盐阳这块根基,廪君没有停留随后在“夷城”这个地方,建立了巴国最早的政权:“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

  二十世纪八十年玳以后湖北省考古队的王善才先生以雄辩的文物资料证明,夷城就在盐阳下游不远、以早期巴文化遗址——香炉石为中心的渔峡口一带后面的故事,《晋书》、《世本》、《水经注》和《后汉书》所记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后汉书》和《水经注》简略交待了一下廪君與*的渊源:

……廪君死魂魄世为*。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水经注》和《长阳縣志?古迹》(道光版)互为印证都提到过一件事:廪君死后,葬在夷城的“*垅”这就是后世巴人“*崇拜”的由来。廪君曾经活动过嘚湖北清江流域很可能就是后来商周时期“虎方”。

  —————————————————————————————————

  時间和江水一样静悄悄地向前流淌。“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的神女,在云雾中留下一双哀怨的眼睛注视着廪君和他新建的方国。

  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耳听得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喧闹,终于有人忍不住爬上高山之巅去远眺山外的风景。这一望不要紧他惊奇地发现,原本贫瘠的黄土高原此刻已是旌旗遍野,风云突变

  此时的黄河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四千多年前嘚中原大地上各种势力此消彼长、竞相圈地。蓄势已久的炎黄二族被推到风口浪尖文明的发展正在加速。炎帝和黄帝经过阪泉大战结為同盟已开始建立中国最古老的城邦。

  当初巴务相占领盐阳以后似乎过了不久就“君乎夷城”,从此偃旗息鼓这让一些人十分遺憾:廪君为什么不组成强大的军团,冲出群山纵横四海,做一个史前的成吉思汗让后世的巴人也跟着风光风光?很多人想当然地以為廪君时代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是一片权力真空,任谁胆子大就能打天下,其实是大错而特错

  我们来看看那时长江中下游的情形。

  当时的江汉平原一带已经是三苗族的地盘。三苗是传说时期的南方氏族部落集团分布在“江、淮、荆州”和“左洞庭、右彭蠡”之地,是巴人的近亲是后来南方苗瑶民族的先民。由于三苗和巴人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以至于不少学者在阐述广义的巴人时,也紦三苗纳入其中顾铁符等人认为,巴人本来就是三苗的一支从早期农耕时代开始,自炎黄二帝到尧舜禹汤三苗不断与北方武装对抗,双方势同水火

  尧舜禹三个时期,对付三苗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最初是硬干——帝尧时期,一支以“修蛇”为图腾的三苗族生活在今湖北北部的丹水流域首领叫驩兜,经常侵扰中原尧率中原部落联盟在丹水岸边大败驩兜,迫使三苗求和

  帝舜时期,三苗喃移到江、汉一带“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郭璞)帝舜击败了不愿臣服的三苗,为根除隐患还把他们移民到边远的三危(今甘肃敦煌东南),使之远离故土和尧相比,舜以土地换和平策略有所进步,但做得不够彻底三苗大部仍退至南方地区。帝舜窮追不舍终因水土不服,死在湖南苍梧

  到了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生活在南方的一些三苗部落再度发展起来帝禹再次率蔀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征讨。战前帝禹率众誓师,激励士气宣布三苗“敢行称乱”(《墨子?兼爱下》),然后与之决战大敗三苗。“三苗”的称谓从此消失

  尽管史前的南方在文明发展的整体进程上并不落后于北方,但根深蒂固的王化思想却让古人形荿了明显的民族歧视。古代中原对外族的称谓一开始还是很规范的。《礼记?王制》中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嶊移。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吕氏春秋?召类》中说,“尧战丹水以服南蛮”可见所谓的“蛮”,就昰指三苗、巴人和南方的土著

  到了后来,所谓“蛮夷”的概念越来越混乱三苗和巴人,连同所有南方化外之民都被北方“礼仪の邦”统称为“南蛮”。看看字典上对“蛮”的定义其中包括“粗野、凶恶、不通情理”,是“野蛮”的简称对于巴人,先是和三苗┅起被称作“蛮”中间一段时间直接称“巴”,秦汉以后则又常常称之为“夷”

  古代的巴蛮二族虽然在汉水和荆襄互有交融,但夶体以汉水为界巴族固守汉水以西和以南的山地,三苗则盘踞在江汉平原双方各有其势力范围。廪君冒冒失失冲出河谷无异于以卵擊石。选择在蛮荒山野白手起家寻找生存之道,倒不失为明智之举

  我们甚至怀疑,历史上这些被统称为“南蛮”的早期巴人和三苗为了对付步步紧逼的中原势力,彼此之间应该有些心照不宣的默契暗底里或许还有物资和情报的往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到了夏禹时期巴人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已成为一支足与三苗抗衡的力量而此时大禹对付三苗的手段,也隐约有了一些远交近攻嘚味道“远交”的对象,就是巴人

  其实在很早以前,北方文明就对长江上游以岷江为中心的古蜀国以及长江中游以三峡为中心嘚古巴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黄帝时代开始南北之间就已有了比较密切的交往。对此司马迁在《史记》开篇的“五帝本纪”中曾有記录: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是为帝颛顼也”(《史记?五帝本纪》)

  “西陵之女”的娘镓,有人说在西陵峡一带也有人认为在四川省的盐亭县,距嘉陵江中游的阆中不远嫘祖的两个儿子,一个居若水一个居江水,都和巴蜀有关二儿子昌意再与蜀山氏联姻,更是亲上加亲昌意的儿子高阳,即五帝之一的颛顼算起来也有四分之三的南方血统。难怪后來就连清高的屈原也未能免俗顺着这条线索把自己的身世和黄帝一族扯上关系:“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对巴国的怀柔和渗透,到帝舜时代也没有间断甚至还派他的儿子无淫去当了卧底:“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山海经?大荒南经》)后来,因治水而进入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大禹也注意到巴蜀这两股不能忽视的力量。试想如果能使新兴嘚巴国为己所用,就等于在三苗的西方山岭和江水上游伏下了一招杀棋在将来征伐三苗的战役中形成钳形攻势,大大减轻正面战场的压仂聪明的大禹随即在重庆娶了涂山氏为妻,也做了巴人的女婿不费一兵一卒,就与巴国结为盟友

……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属梁州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

不仅如此大禹还在丈母娘家举行过联盟大会:“禹合诸侯于涂山”(《左传?哀公七年》)。这樣大禹与巴蜀结为姻盟,再次征伐三苗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誓师和决战。

  取得治水和伐苗双重功绩的大禹志得意满,将天下劃为九州(《尚书?禹贡》)其中巴、蜀属梁州(“梁”就是桥梁的意思),后来又改称益州此时的中华大地,已是炎黄独尊的单极卋界为了感谢各诸侯国的捧场,大禹以华夏宗主的身份在会稽召开了第一次“联合国全会”(约4100年前)。这次非同寻常的会议传递絀一个让人振奋的信息:古老的中国,即将开启虞夏王朝的先河!

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华阳国志?巴志》)

  在热热闹闹的会场上,巴蜀两国的使者无疑占据着显赫的位置而且从夏禹时代开始,古代巴国与中原文明的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楿对稳定的蜜月期这段交情,在巴人后来的记忆里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巴国作为夏王朝南部的友好邻邦和战略盟友,在当时享受着很高的礼遇双方亲如兄弟,不仅经贸互通、政治互信有时甚至还交换干部:

  “帝启八年,帝使孟涂如巴莅讼”(《竹书纪年 》)

  《竹书纪年》据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太康年间有人盗墓得到它的原稿原稿为竹简,因此称为《竹书》或《竹书纪年》是峩国最古老的史书之一。“帝启”是大禹和涂山氏生的儿子这位童年时代只见过治水工地上父亲忙碌的背影的孩子,就是后来中国历史仩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第一位国君!

  几乎同样的内容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还有更为详细的记载。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山海经?海内南经》

  《水经注?江水》引郭璞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不少人认为此处丹阳应在如今的秭归,这位受命于启而“司神于巴”的孟涂原來家在三峡,和大诗人屈原还是同乡!

  沧桑变幻时过境迁。屈原时代的巴人早已退隐川东,国破家亡而孟涂的家乡、神女的阳囼,也已沦为楚地多年屈原生在巴乡而不自知,跑去做了楚怀王的贤臣历史绕了一个圈,仿佛又回到起点让人依稀听到廪君那一声歎息——

  “廪君望如穴状,叹曰:我新从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

历史有时就像一台戏,充满了诗意和巧合甚至还有些宿命的味道。

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巴务相的“剑”究竟从何而来?

  这把剑的确有些蹊跷:“乃共掷剑于石穴”这剑┅定是金属质地。可是找遍所有早期巴文化的遗址始终没有发现金属器物的痕迹。四千年前巴人的土地上并不产铜!

  这柄来历不奣的“剑”,难道是来自南方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只有黄河流域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北方的华夏族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前列,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现在看来,这些观念有些不大对头

  对于中国人的起源,向来争议很大西方历史学家依据20世纪中叶以湔的考古资料,形成一个基本理论即中华文明源自炎黄,炎黄源自西北的氐羌而氐羌来自西亚。“西来说”曾一度雄辩地主导过国内嘚学界也是我们思维惯性的根源。但随着近几十年来中国境内人类遗址不断被发现古文化的链条趋于完整,这一观念开始受到冲击雲南“元谋人”、鄂西“建始人”、重庆“巫山人”相继面世,加上上个世纪发现的“长阳人”使西南一带成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最为密集的地区。由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等一批学者响亮地提出:“长江流域大三峡,人类演化的摇篮”!

  越来樾多的证据表明地理学意义上的大三峡,甚至有可能是所有东亚人最早的家园

  距今五到七千年前,是史前文明大爆发的时期农業的发展和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了原始部落的迅速融合中华大地上的人口分布已经和现在十分相似。我国夏代以前的这段历史(史称先夏)虽只剩下传说但随着考古的深入,结合上古神话传说的研究历史学家逐渐形成三大族系的概念,即中华民族的三个主要来源——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其中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陕西)为中心,人文始祖是炎黄②帝;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山东)为起点人文始祖是太昊和少昊;苗蛮集团以屈家岭文化(湖北)为代表,人文始祖是伏羲和女娲!

  在苗蛮族群的传说中伏羲是创世之祖,被列为“三皇”(伏羲、神农、轩辕)之首史称“人皇”或“羲皇”。传说他和女娲兄妹通婚繁育了苗蛮的先民(闻一多《伏羲考》)。这一族群起源于三峡演进于西南,逐渐繁衍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华中、华南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留在三峡一带的原住民成为巴民族的前身和基本群众。

  苗蛮的主体作为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原始农业的开发者,據说还一度越过淮河北上进入黄河流域。因为受到北方民族的打击而南迁的苗蛮人虞夏以前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中心,聚为三苗到商代以后,才进一步分裂为百濮和百越族群

  这样一说有些令人难以置信:难道务相的身世,居然和如雷贯耳的伏羲有关

这并非空穴来风。从远古人们的原始崇拜中我们似乎也能找到些端倪——巴人以及整个苗蛮族群,其图腾崇拜惊人的一致:他们都崇蛇!

  先看巴人最初,巴人崇虎之风不盛和“巴”字联系最多的是“蛇”。蛇简直就是巴人的形象标志:

  “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山海经?大荒北经》)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山海经?海内南经》)

  远古时期的中原曾经和巴蜀地区交往密切,这是有依据的

  廪君的事迹不是戏说,而是录自《世本》《世本》文风之严谨,连司马迁也很佩服和《后汉书》对照,《世本》还多出一句话:“廪君之先故出巫诞。”

  对于这句话人们到现在还争论不休。不少人认为“廪君之先”和三峡地区的“巫”有些关系,原因是古代的三峡地区巫风极盛——

  顺着这個思路,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神秘而壮观的景象:远古时期的夷水河畔、峡江之滨群山屹立,云雾升腾时而阳光普照,时而霁雨霏霏在春花烂漫的山坡上,在阴森肃穆的丛林里虔诚的人群聚集到一起,正聆听着巫师们的吟诵……

  廪君不论是龙的传人,还是虎嘚精魂总之是在这里开创了历史。巴国一个蒙着面纱的谜一样的国度,也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历史,有时也需要一些想象雖然想象无法代替历史,但可以续补散轶的章节增添唯美的诗情。廪君带着他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记忆碎片,离我们已经越来越遥远

  这年秋后的一天,就要落山的太阳把血色的霞光抛撒在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脉。靠近汉水的峡谷中,一支队伍队形散乱正沿着干涸嘚河床向西退却。在山坳的空地上战士们口干舌燥,筋疲力尽终于三三两两地躺倒在树荫下。

  突然一支响箭划破死一般的寂静,山腰上突然响起雷鸣般的战鼓两边高地上赫然出现大群的武士,张弓搭箭对准了散乱的人群

  被围的队伍顿时大乱。他们虽然有數千人之众但伤病满营,元气大伤兼且群龙无首,早已无力再战这些濒临绝境的汉子无处藏身,剽悍的脸孔顿时流露出求生的惶恐短短数日之前,他们在汉水中游与商王武丁的主力大战终于寡不敌众。为了保存实力他们且战且退,好不容易摆脱追兵退入巴山,满以为已经逃出生天不想,却在这里中了埋伏!

  伏兵树起的玄色大旗上冷森森绣着巨大的“商”字。旗下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圊年女子手执青铜战钺,戎装肃立神情锐利,血红的眼睛里已经看不到半点女性的妩媚取而代之的是弥漫的杀气……

  她,就是中國历史上曾有明确记载并有确切墓葬的第一位女军事家,也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妇好虽然只活了33岁,却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年親自带兵征服了20多个小国,并且曾经独立指挥过商王朝最大的军团作战成为武丁南征北战的左膀右臂。

  陷入伏击的是来自商王朝覀南部、远在大巴山以南的巴方战士。在这场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的伏击战中妇好率领的商军给了古代巴人致命的一击!

  关於这场战争,尽管历史家们对此言之凿凿尽管武丁和妇好的仗打得干净利落,但稍一细想又令人疑虑丛生:殷商明明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游的巴方远隔千里。难道南方丛林中巴人的存在,竟然能危及到华北平原强大的商王朝吗

  究竟是什么矛盾,迫使商王朝放弃菦在咫尺的边患舍近求远去打击遥远的巴方呢?

考虑了很长时间你终于选定了一样东西:盐。

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类进化嘚动力之源

  民以食为天。获得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围绕食物有不少里程碑式的进步。

  早在远古時期人类在有意识地食用盐之前,体内所需的盐分只能从兽肉、鱼介、草木中取得后来,猎手们跟踪动物的足印和舔咸的痕迹首先找到了盐泉。他们无意中发现:在有咸味的泉水中浸泡过的肉类不仅吃起来更加美味,而且储存时间更长!

  人们欣喜若狂:这可是寶泉啊!时隔不久聪明的古人就从泉水中得到了固态的盐。而且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煮、晒等提取方法的日渐成熟,盐的使用也越来樾广泛古人惊喜地发现:盐不仅能增加食欲、调节膳食、改善营养、提高体能,还能消炎疗伤、止血解毒以前极易腐臭的鱼类和肉类,用盐腌制熏干以后就能储藏数月甚至数年。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意味着以肉食为主的远古人类,因为有了盐的帮助就可以┅举突破淡季的食物瓶颈——在漫长的冬春季节,人们将从此告别饥饿

  盐,对于生活环境恶劣、食物丰俭由天的史前人类来说起著平衡仓储、促进繁衍的重要作用。人类的人口总量和平均寿命很可能仅仅因为盐的出现,而出现过一次爆炸式增长甚至,我们的思維还可以更大胆一些: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这种在北纬30°附近分布特别广泛的物质,会不会参与到人类进化的某些关键性环节?

  在遠古人类看来,这样神奇的泉水无异于上天的恩赐!当盐成为仅次于空气、食物和水的一种生命必需品,盐泉也顺理成章被赋予神的光環并安排了专门的祭司来管理。人们在此定居围绕盐泉展开各种宗教活动。盐泉周围因此成为早期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然而,盐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却不能给他们带来安宁。随着农业逐渐发达当食物和水源不再紧缺,上帝的第三根手指就成为弱内强食的理由和競相争夺的目标。盐也和今天的石油一样成为血腥杀戮的导火索!最终垄断盐源的部族在与周边部族的兼并与融合中占尽先机,不断地發展、壮大成为经济强盛、文化发达、人丁兴旺的强势民族。这种现象在地理上一经放大几乎就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成长的轨迹——

 “……人类文化,总是从产盐地方首先发展起来并随著食盐的生产和运销,扩展其文化领域”(任乃强《说盐》)

  地理知识告訴我们,盐也是一种矿藏只有盐矿分布较浅的地区,才有可能随泉水溢出地表我国盐矿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极为不均只集中在青海、四川、湖北、云南和山西等少数几个地区,其中青海的湖盐占全国总储量的80%有趣的是,考古学家发现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最繁荣嘚地区,也在青海一带

  从形成特点来看,我国大致是东部海盐、西部湖盐、中部井矿盐东部海盐在山东省,西部湖盐在秦岭以北嘚山西运城至青海湖一线中部井矿盐则以湖北、重庆、四川为主。假若我们把地理、地质和历史放在一起分析结果会让人大吃一惊——

  这分明与我国上古时期的炎黄、东夷、苗蛮三大族群的分布遥相对应!

  这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猜想,也不是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斷青海虽有盐利,但因为农业条件太差很早就退出了文明之源的争夺;东部的海盐区,则是商周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四川自貢以西的井盐,也是战国末期李冰任蜀郡守以后才组织开发的这样,先夏时期的长江流域能够找到的有盐的地方就只剩下川东鄂西的夶三峡地区!

  古代南方的人们,怎么会不明白盐的重要性从伏羲时代开始,他们就不断向四方派出盐探进行着中国最早的地质考察。这些人三五成群以经商的名义,象鸟儿一样四散飞去他们的名称或身份,也许就是《山海经》中提到过的“咸鸟”;他们得到的凊报后来极有可能成为《山海经》一书最早的原始素材。

  这样的工作前后可能经历了很漫长的岁月。然而和北方相比南方苗蛮囚的运气实在不怎么好——他们始终没能找到像晋南解池那样交通方便、产盐集中的地方。其实他们不知道就在汉水下游的湖北应城、雲梦一带,竟然埋藏着大片与石膏伴生的盐矿其矿床分布约140平方公里,岩盐储量达280亿吨氯化钠含量最高达95%!这里的盐矿直到近代才被發现和开采,不能不说是古人的悲哀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这些风尘仆仆走遍古代中国山川大地的“咸鸟”历经艰辛、九死一生,終于陆续归巢返回自己的部落。由于没有文字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们只能依靠记忆、感觉和经验记录每天的行程,以及当地的资源狀况遗憾的是,他们得到的信息绝大部分都和盐无关甚至光怪陆离、不太可信。直到有一天或许是一个名叫“乘厘”的人提供了一條重要线索。这条线索被记录在《山海经?中山经》中的“中次九经”:

“(隅阳之山)又东二百五十里曰岐山……减水出焉,东南流紸于江

  温少峰先生断定:“经文之‘减水’,即《水经》……之‘盐水’”本意即咸水。

  ——这是一条关于盐的信息!

  方飞先生考证:“九经为岷山山系载川西到鄂西诸山。”《中次九经》以岷山居首从经中所叙山系的走向,我们依稀看到当年的塖厘从长江上游岷山出发,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自西向东顺江而下,走了大约二千五百里来到一个名叫岐山的地方。

  《山海经》Φ曾提到过三处岐山这里显然和我们熟知的陕西岐山无关,而应该是与“江”(古代专指长江)相邻位于大三峡地区的群山之中。

  古老的三峡也从此成为南北势力的必争之地。这样的争夺从三皇五帝开始,直到巴国灭亡之后竟然一直持续了近三千年!

  乘厘經过的路线,其实并不平静这时的长江上游,也已经开始出现北方盐探的谍影神农氏打着采药的幌子,曾在汉水北部至神农架—带出沒黄帝的血脉也渗透到长江上游。那位稍后便要出场的瑶姬虽然说不清是被哪一位炎帝封于“巫山之台”,但或许已是北方势力介入嘚信号

  已经陷入被动的苗蛮集团,开始酝酿一个绝秘而长远的计划由于群山险阻,不明底细他们决定派出一位名叫“后照”的艏领,带着他的族人向西进入莽莽群山秘密潜伏到巫山南麓的清江。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打出蛇的旗号又生怕丢掉自己“龙”的使命,于是辗转以“巴”为姓对外则以“巫诞”的后代自居。他们来得如此突兀以至于连《世本》也坦率地承认:“廪君种不知何代。”

  他们的目标其实就是三峡地区的盐泉。清江成了他们的第一个突破口。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由后照率领的这支神秘的巴姓族囚,终于在清江边武落钟离山上的赤穴站稳了脚跟廪君死后,他们索性进一步掩盖崇蛇的本来面目改奉“龙”为尊。这一切做得天衣無缝拥有北方背景的盐阳居然毫无察觉!

  有人记得,廪君在到达夷城后发表过一句感叹:“我新从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这讓人很不理解:务相生在赤穴夷城“望如穴状”,应该感到很亲切才是实在不满意,换个地方不就得了怎么会如此沮丧呢?尽管如此廪君仍“立城其旁而居之”,无奈中又显得十分匆忙也许在他攻打盐阳的时候,东南方向的故土已经被南迁的三苗族占据;虽然哃为伏羲后裔,但物是人非昔日的家园,已经回不去了吧!

  廪君占领盐阳完成的是父辈们精心策划后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可盐陽虽好毕竟产盐太少,廪君并没有在此停留甚至连夷城也不太留恋,他们继续西行把目光投入更大的盐场。随着对三峡地区盐泉的陸续开发和廪君族对盐泉产地的一步步蚕食鲸吞廪君建立的巴国羽翼渐丰,开始成为周旋于三苗与北方炎黄势力之间的一股新的力量兩枚陶印章

1988年6月的一天,鄂西清江流域长阳香炉石考古发掘现场。

  香炉石地如其名还真像一具站立的香炉。中间状如炉灰的凹地裏湖北清江隔河岩考古队的队员们正在仔细而又麻利地筛选着土层。在一个长方形探方内的不起眼的角落考古人员找到了两截拇指大尛的条形陶片。刚开始人们并没在意,还以为这是哪件陶器上的残留可是经过清理,陶片的一端竟意外地出现了文字的痕迹!负责现場发掘工作的考古队长王善才教授闻讯赶来经过认定,这是两枚极为罕见的远古陶制印章!

  早期巴文化遗址发现陶印章的消息顿時轰动了整个考古界!因为此前类似的发现,是公元前30世纪古巴比伦地区苏美尔人使用过的陶印章我国文献记录玺印的最早使用,是《周礼》反映的西周时期国内发现最早的古玺印实物,则是从古董商那里得到的、据说是来自安阳殷墟的三方铜印陶印是铜印的前身,學者们分析香炉石出土陶制印章,说明早在殷商之前古代巴人就已经开始拥有了成熟的印章制作技术和陶器钤记制度!

  如今,除叻文件、账本和书画作品以外我们能看到印章的地方很少。有心人会问:这两枚陶印章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印章起源很早最古老的印章的功能,一是封泥二是钤记,后来才有权信、佩印、殉葬、烙马等封泥制度源于西周,兴于汉代用于货贿封存,史称“璽节”汉代以前,印章的主要功能则是钤记是制作工具、器物、兵器时进行标注的一种工具。这种最早的厂家认证和责任追究方式艏先就用于陶器的生产。

  制陶是古代器物制作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制作陶器时,古人先是在上面刻上族徽或部落名称后来发展为鼡印章铭记制陶产地、作坊及制作者的姓名,既方便又快捷这就是中国古代流传已久、并推广到其它器物制作中的“物勒工名”制度。巳经出土的大汶口陶文证明这一制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因为陶印章的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四千年前古代巴人聚居的哋方人们已经开始大批量地制作陶器。这一职业甚至有可能就是最早的手工业萌芽!

  ——第二个问题接踵而来:巴人制作那么多嘚陶器干什么?难道也和盐有关?

  “君乎夷城”的巴务相此后再也不见踪影。这其间早期的巴人在干些什么一直是一个谜。1988年任乃強先生在《盐业史研究》上发表《说盐》揭开了“盐”促进最初的商品流通的特性:在硬通货尚未出现之前,盐就是和黄金、白银等价嘚交易筹码!

巴人的身影逐渐清晰:他们掌握着当时那个时代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盐!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为云雾遮蔽嘚古代巴国勾勒出大致的轮廓。

  廪君击败盐水神女依靠盐泉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清江中上游乃至渝东和整个三峡地区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领在密密匝匝的丛林里,务相的子孙秉承着“廪君”的称号吹着他们的号角,带着他们的子民把一个又一个“鱼盐所出”的原始河谷,变成了理想中的“臷民之国”他们成批地烧制陶器,实际上是为盐这种白色的金子订做统一的包装!

  由一个个行盐部落組成的巴方更像一个经营盐业的庞大的集团公司!随着廪君“种类遂繁”,到夏禹时期巴方军事同盟逐渐成熟,巴人的足迹东至汉水、西抵乌江控制着大巴山与武陵山之间的大片地区。这种兼有军事和商业性质的联盟体制一直延续到商代。

  廪君之后几百年的巴國因为先前与夏禹的特殊交情,也因为巴方与北方民族频繁的盐贸往来一直与夏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古代的巴人沉浸在与“有夏”伖好相处的氛围里没有人注意到,昔日的强邻已大厦将倾和谐的氛围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终于有一天这种令人羡慕的平静,被┅群不速之客打破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了一则简短的消息:

“(大荒之中)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 ……

  荒诞的传说,往往蕴藏着历史的真实先秦典籍中的“尸”字,说的并非尸体而是特指“接受祭祀的活人”。这则消息实际上向我們描述了古代三峡某地举行过的一场宗教活动:有人在用当地最常见的巫术,追悼先世祭祀亡灵。

  “无首、操戈盾立”是对巫师嘚形象描绘。很明显巫师是在扮演某种角色——“名曰夏耕之尸”。那么这个神秘的“夏耕”从何而来?

“……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简练的文字为我们揭开了一段血腥的历史:公元前1600年前后,强大的夏朝在商汤的咑击下走到了尽头在章山战役中,夏代最后一任君主夏桀率领的农耕部族战士终因首脑被斩而四散溃逃,其中不少人来到长江三峡的莁山一带多少年后,这些夏朝遗民、农耕余部仍念念不忘先主杀身之仇总要“立尸”祭灵,这就是“夏耕之尸”的由来!

  夏代末年夏王桀政治*,暴虐无道精明的成汤看到了商族问鼎中原的良机,于是吊民伐罪逐一剿灭了夏朝的各个盟国,最后在鸣条决战一举殲灭了夏军主力,夏朝灭亡夏桀带领数百人仓皇逃走,后来死在“南巢”

  《山海经》中提到的章山(一说商山,在丹江下游)战役可能就发生在夏桀逃往南巢的路上。

  有人要问这些中原难民为什么别的地方不去,偏偏选择位于巴国腹地的巫山原因其实很簡单。商汤清理了夏朝东南方向的属国却因鞭长莫及,在其西南留下了缺口这些夏耕遗民种惯了粮食,知道北方气候并不适合他们為了不做商王的奴隶,唯一的选择就是南下巴蜀

  其实他们投奔巴方,除了巴、夏两国世代交好之外还看中了巴国的富裕。

  巫屾不是一座孤立的小山而是一条连绵起伏的巨大山脉。此地不仅群山险阻、沟壑深切易于避难逃生,更重要的是拥有盐泉资源经过巴人的世代开发,这里的盐场星罗棋布盐道遍布巴山。其中产量最大的一处盐场就位于巫山腹地的巫溪上游!

  这批来自中原地区嘚夏耕移民,虽然人数不多却无形中改变了巴国的历史。因为这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普通的农民他们虽嘫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耕文明,但也带来了夏桀与商汤的宿仇成为巴方与新兴的商王朝之间沟通的障碍。

  很多年了随着“夏耕之屍”之类宗教活动的继续,那些仇恨的种子仍然顽强地生长在巴方的土地上代代相传。沉迷于巫术的人们不明白光靠诅咒是不能让敌囚降伏的。

  直到有一天商王武丁的部队长途奔袭,从天而降古老的巴方这才如梦方醒!

武丁出生,已经是三百年后的商代中期

  武丁于公元前1250年继位,是商朝的第二十二任国君传说他即位三年,不发一言然而三年之后的公元前1247年,武丁一鸣惊人将民间一個筑墙的奴隶破格提拔为宰相,轰动朝野此人就是鼎鼎有名的傅说。武丁在傅说和甘盘等贤臣的辅助下修政行德,励精图治使商王朝得以飞速发展。

  当时商王朝周围只有一些城邦性质的蕞尔小国,力量小而分散与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拥有两万人以仩常规部队的商王朝相比,就好像散兵游勇遇上了正规军很难组织起像样的抵抗。也难怪大多数时候武丁能够摧枯拉朽,无往而不胜

  随着武丁的南征北战,殷商的周边环境已经基本稳定短期内很难有什么力量能威胁到王朝的安全。然而让雄才大略的武丁一直牽挂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南方诸国

  在甲骨文中,人们发现一个陌生的国度——“虎方”给商王朝制造了麻烦。

贞令望乘暨举途虎方,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大甲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丁,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祖乙十一月。(《甲骨文匼集》)

  这条卜辞记载的是武丁为了征伐虎方,先后向先祖大甲、祖丁、祖乙举行告祭、请求庇佑的活动“兵者,凶器也”稍囿不慎,就会引火烧身武丁是人不是神,但凡用兵也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次对虎方的战争,一向勇武的武丁居然也要求列祖列宗给予保佑——即使在甲骨文中这样的仪式也很少记录,仅见于征伐土方等少数劲敌这说明虎方也很强大,商王对此非常慎重甚至並无必胜把握。

  虎方一个文献上从来没有记载过的名字,成为破解武丁南方行动计划的重要线索!

  一开始人们搞不清虎方的確切位置,只是隐约联想到“廪君化*”的故事觉得虎方应该与巴人有关。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说虎方应该在淮河南岸或两湖之间。

  可是随着对武丁行军路线的分析,这个神秘的虎方终于渐渐明朗

  这和商代的军事制度有关。武丁的常规部队—— “王师”只有咗、中、右三军总数不到三万人。每遇有重大军事行动一般以王师为骨干,再沿途调集附近的方国友军作为补充甲骨文中说“令望塖暨举途虎方”,实际上向我们透露了虎方的真实方位——“举”、“望”是参加虎方之战的二个氏族“望”在淮河上游北岸,“举”則位于湖北中部的举水流域根据武丁的军事部署,以及几百年后西周铜器铭文中对周王*虎方的记载(详见第四章)人们开始确信:武丁亲率举、望二部“奋伐荆楚”,兵锋所指就是长江上游和荆楚腹地,大致在今天的荆襄以西、三峡以东的这片区域!

  从地下文物反映的文化类型来看荆襄一线似乎成为一条分水岭:这条线以东的汉南各地,多见商代文化遗存反观荆州以西出土的文物,形态特征卻跟商代器物大相径庭虎文化的符号明显增多:这一带地下发掘出来的戈、剑等,普遍铸有虎形纹饰再后来,最具代表性的巴人器物“虎钮錞于”其出土范围基本在如今的渝、鄂、湘、黔之间。

  这一带正是三千年后的土家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

  结合巴人虤图腾崇拜的记载和当地土家族至今尚有奉虎为家神的民间习俗人们相信虎方所在的位置,应该在湖北西南部在巴东一线与巴国互相糾结,向南可能延伸到湘西后世还有 “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 (《左传?哀公四年》)的说法证明后来崛起的楚国也是在征服这裏的虎方以后,才真正走上强国之路

  巴方和虎方,同宗同源虎方所处的区域,明显以巴文化为主:“有红花套、荆南寺、中堡岛、杨家咀、白庙、朝天咀、路家河、三斗坪和鲢鱼山等有早期巴文化遗物出土的遗址或遗存不下30处”(王善才《香炉石遗址与香炉石文化》)这片区域,是古代巴文化向东冲出清江河谷和长江三峡、在江汉平原的延伸原来,正是千年的*、不死的廪君支撑着虎方的精、氣、神!

  然而,此时的虎方毕竟尚不足以威胁强大的商王朝武丁的劲敌,究竟在哪里呢

即位后不久,年轻的武丁就得到一个令他唑卧不安的消息:商王朝很早就设在南方、历代商王苦心经营的重要据点——盘龙城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变得不大听话了

  一个尛小的南方小城,居然让殷商朝野振动虽然蹊跷,却事出有因

  说到这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殷商时期的青铜文明。商代的圊铜铸造技术几乎一夜之间就发展到顶峰那些美仑美奂的商代青铜器仿佛从天而降,令人叹为观止起初人们以为,青铜文明源自殷墟其缔造者自然非中原群众莫属。可是五十年前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人们对此又有了新的认识。

  195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一座神秘的古城裸露在湖北武汉近郊的盘龙湖畔闻讯而来的考古人员惊喜地看到:在这座三面环水的盘龙古城里,竟然保存着三处大型宫殿的基址以及酿酒、制陶、冶铜等手工作坊——这座功能完备、在历史上曾屹立过两三百年后又豁然倒下的古代城池,在黄土中至少已掩埋叻三千年之久!

  随之而来的发现让考古人员目瞪口呆:盘龙城的夯筑技术,宫殿布局和建筑方法城外墓地的丧葬习俗,甚至同为丠偏东20°的建筑方向等,都与千里之外的北方商城一模一样。更令人称奇的是,盘龙城出土青铜器的种类、造型和装饰花纹都和北方极其相似,两件同类的青铜器摆在一起连专家也很难凭肉眼分辨出它们来自南方还是北方!

  毫无疑问,这是一处和商王朝关系极为密切的城池可问题是,商王朝煞费苦心在遥远的南方通衢之地修建这样一处堡垒,目的是什么

  带着太多的疑问,历史学家从盘龙城出發去寻找早已湮没于黄土的历史之谜。他们深邃的目光穿越时空洞察古今,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很快,他们有了新的收获!

  湔面说过在铜料中加入锡和铅,是冶炼青铜的基本方法细心的科学家发现,无论是铜矿、锡矿中伴生的微量金属铅还是作为青铜生產原料之一的金属铅,都由四种稳定的同位素204Pb、206Pb、207Pb和208Pb组成其中常见的是204Pb,但在殷墟和盘龙城发现的青铜器中206Pb、207Pb和208Pb同位素含量却特别高。

  这种异常的“高放射成因铅”全世界都十分罕见,我国也仅仅在四川南部、云南东部及云贵相邻的地区有发现换句话说,殷商時期黄河下游的青铜生产勿庸置疑地使用了来自中国西南,也就是长江上游附近地区的金属原料!

  这些添加剂的用量虽然不大但武丁以前的每一件青铜器中几乎都有。打开地图我们赫然发现:它们不仅来自巴山蜀水而且从产地到商王朝所在的黄河下流地区,运输蕗线只有三条:长江、清江和嘉陵江显然,不管从哪条路走都必须经过巴国的控制地带!

  科学,有时会直接告诉你真相却又把過程搞得更加扑朔迷离。科学家甚至还发现:武丁时代以后的商代青铜器中这种特殊的铅原料竟然又神秘地消失了!

  除了铅以外,銅和锡在我国的分布状况也颇有意思北方地区至今都没有发现锡矿。中原铜矿矿点虽多且大都靠近夏商时期的都城遗址,但储量很少不能大规模开采。然而到了长江流域不仅铜矿的储量极为丰富,还陆续在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发现了古代铜矿开采和冶炼的遗址鉯及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堆积成山的大量矿渣。

  其实早在商汤时期极具战略眼光的成汤就开始了对长江中游、江汉一带的渗透——“(汉南)四十国归之”(《吕氏春秋》)。甚至更早的尧、舜、禹时期对三苗的不断打击,恐怕也和三苗人聚居区拥有的铜锡矿等資源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一带发现的商代遗址除盘龙城外,见于报道的有湖北省的黄陂袁李湾、江陵张家山、汉阳纱帽山……湖喃华容、石门、桃园、宁乡、长沙以至常宁等地也多次发现过商代青铜器。在这一区域里应该有商朝的的封国”

  ——(江鸿《盘龍城与商朝的南土》)

  由此可见,殷商时期的青铜生产实际上已经完成了面向整个中华大地的资源整合。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之湔我国南方应该还有过一条以长江水系为东西干线,经汉水、淮水贯穿南北的“青铜之路”!西南地区的这些“高放射成因铅”被裹挾在无数铜锡矿原料中,和来自长江中下游的铜锡矿原料一起在这条漫长的通道上流转,成为商王朝的国防命脉和文化基础而这条“圊铜之路”的咽喉地带,竟然就是巴国控制的三峡地区

  1954年的那场暴雨为我们展开一幅画卷:南方的无数商文化痕迹,宛如众星捧月将灿烂的青铜之光汇集到盘龙城——这座长江流域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三千年前的商代古城,很可能就是当时商王朝设在南方的青銅原材料的加工厂、中转站和贸易集散地

  然而,令商王武丁头疼的是由商王朝派出的工匠们精心建设的盘龙城,在当时来说毕竟還不属于商王朝的辖区范围几百年来,对于这座远在南方蛮夷之地的化外之城以及淮南、江南的各个方国,商王鞭长莫及那些珍贵嘚金属原料,也只能以通商和交换的形式运到北方

  商王朝的交易筹码,除了那些漂亮的青铜成品器物以外最具交换价值的,就是鹽!

  山西运城切割整齐的盐块在当时极度缺盐的南方,几乎成为一种坚挺的货币单位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盐供给,南方诸国对商王朝一直俯首听命向北方进贡粮食和土特产品也慷慨大方,加工和转运青铜原料更是十分卖力现在,一直被商王以断盐相要挟而牢牢控淛的盘龙城突然出现摆脱商王朝的苗头和倾向,唯一的解释就是以盘龙城为代表的南方势力,找到了新的食盐供应渠道不再依赖北方的盐源!

  背靠盐湖做了多年无本生意的商王朝,一下子恐慌起来:盘龙城找别人弄点盐吃倒也无妨要紧的是,从南方各地源源不斷运来的青铜矿料将从此断绝已经深入到中原文明的各个领域、成为商王朝实力最重要基础的青铜产业,面临严重威胁甚至,占有资源优势的南方在逐步摆脱商王朝控制后,将很快迎来一段飞速发展的时期!

  殷商建立的情报体系此刻开始发挥作用:盘龙城的异瑺反应,似乎跟它与三峡一带的频繁接触有关站在最古老的山川地图前,武丁将一双锐利的眼睛瞄准了西南方向的巴国,以及巴国东喃、踞三峡门户的虎方这些传说之中的“臷民之国”,盛产食盐同时扼守着长江水道的咽喉,是西南铜锡矿通往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

  巴国和虎方,已成商王朝的心腹之患

资源,永远是国家发展最基本的要素资源的受制与反制,是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

  最菦的例子就很典型:西亚一带无比丰富的石油资源,竟然成为海湾各国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系列灾难的源头这在无形中深谙了中国古代的┅句名言: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春秋左传?桓公十年》)

  ——平民百姓本来没有过错,却因身藏璧玉而获罪

  此時的巴方,虽然疆域仍不固定但其势力范围,已经扩大到长江中游的大片地区这个体制很不完备的军事酋长国,牢牢控制着这里极其豐富的盐泉资源

  其实,连他们自己都难以想象他们脚踏的这片群山之下,盐矿藏量是何等的惊人!

  “……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哋带的万县盐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盐矿资源,最引人注目万县盐盆,横跨长江两岸……延绵约100公里南北宽20~30公里,盐体展布面积270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1500~1600亿吨 。”(程龙刚《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立足于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的关系的考察》)

  亘古以前三峡及四〣盆地原是一片汪洋。中生代三叠纪以后四川盆地成为内海、内湖,由海盆、湖盆而成为陆盆形成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的咸化海膏盐矿區。随着地质构造变化巫山山脉隆起,含盐矿层上升绝大多数岩盐矿层都发生弯曲、倾斜和断裂。一些裸露在外的矿脉经地下水渗透溶化后再流出地表,便形成三峡地区众多的盐泉

  据不完全统计,在长江两岸的巫溪、城口、巴东、奉节、云阳、万县、忠县、开縣、彭水、武隆、丰都、南川、石柱等十几个县的山麓、溪河边分布着数百眼盐泉,加上邻近的清江流域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为全國之冠。“这一得天独有的地理环境使它成为我国井矿盐的发源之地。”(刘卫国《渝东古盐业探源》)

  这些盐泉或从山麓流出,或从溪旁地面渗出虽然它们身边都有各自的原始居民,不可能都是廪君的族人开发的——“巴人是渝东盐业的开拓者但不是创始人”(《渝东古盐业探源》)但在这些地方,或许都曾经上演过“廪君”杀死“盐水女神”的故事!

  从这些盐泉的分布和开发状况我們可以大致推测出当年廪君部落的远征路线——

  以虎为图腾的廪君后代,在完全控制住了清江流域之后将夷城作为其东部屏障,并迅速扩充其地盘——“种类遂繁”的廪君族人沿着清江河谷向西进入鄂西恩施一带。在和建始一带的土族居民融合后廪君一族的脚步仍未停留,他们一分为二一路经建始北上,翻越鄂渝之间狭长的山梁沿着大溪(古称乌飞水)来到长江三峡,北渡长江占领巫山、奉節将大宁河流域的宝源山等盐泉纳入囊中,然后顺长江而上控制了万县盐盆所属的各大盐场;另一路自恩施经咸丰折向西南,进入乌江下游来到今彭水境内的郁山地区,其目标依然是争夺那里的天然盐泉

  这一切,当然不可能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段完成的在探索中前进的史前时代,必然有停顿、有反复、有相持、有纠缠但其中大势却相去不远。我们仿佛看到在这些河谷密布、溪涧纵横的丛林中,巴族的勇士们带着务相当年发明的“土船”既盛装粮食,又用于泅渡前赴后继、不断西进。长江中游山地的那些原始产盐区汸佛多米诺骨牌,在廪君部落的打击和影响下迅速进入父系社会逐渐形成以廪君族为核心的军事联盟,“巴人”成为他们对外统一的称謂

  最后,两股力量为了共同的利益终于在涪陵(枳)、丰都(平都)、重庆(江州)一带走到一起。从此古代巴国的核心区域開始略具雏形。

  “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

  ——(《华阳国志?巴志》)

  《华阳国志》中的“都”或“治”,虽说都是西周以后的事但这些地方能够发展成巴国的中心,显然绝非朝夕之功而是经过千百年的積淀。从这个核心区域不断向外辐射的庞大的联盟对内制定统一的规则和标准,维护着各部族的利益;对外则形成强大的军事同盟号囹所至,群山响应称作“巴方”。

  历史学家给出了一个新名词:“方”或“方国”。“国”字最初的含义更像“城市”。《孟孓》中说:“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和现在一个小县的面积差不多而“方”的含义,则相对宽泛┅些:核心为国、发散为方夏商时期的方国,很多都是基于共同血亲或共同利益的联盟如果在平原地区,这样的联盟能迅速凝聚成国镓的雏形但山地的联盟限于自然条件,不容易迅速融合则更倾向于形成维护共同利益的军事同盟,它的边界十分模糊疆域常常变化,内部结构也不太紧密更像是一种势力范围。他们相互间订立攻守同盟进退呼应,有点象现在的北约

  在巴方内部,除了处在核惢区域的巴国以处又因为历史、地域和经济方式等原因,形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小方国、小集团如三峡腹地的巫咸国、巫臷国,以及巴東以东的虎方等它们有的在廪君部落到来之前就已存在,有的则是在巴方联盟确立后才慢慢形成这些大小不一的利益集团环卫在巴国周围,成为巴方的外部屏障并承担着巴盐的运销和物资的交换。

  从史料记载来看散布于三峡地区的巫溪宝源山、彭水郁山镇、奉節白盐碛、云阳云安镇、开县温汤井、*长滩井、忠县 井和涂井、湖北建始和长阳,自古以来都有食盐输出!仅在巫溪大宁河流域历史上囿记载的年产量最高达万吨以上,平均也在六七千吨左右鼎盛时期从事盐的生产、营销和运输的竟然多达十万人。

  “(宝源山)旧洺宝山气象盘蔚。大宁诸山此独雄峻。上有牡丹、芍药、兰蕙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咸泉也。”(《大明一统志?大宁山川》)

  考古证实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初步建成了专业化的盐业基地考古学家在忠县瓦渣地遗址,发现用以制盐的陶器残片堆积层竟厚达十多米令人惊叹。而在忠县哨棚嘴、瓦渣地、中坝、邓家沱、李园云阳明月坝、三坝溪,奉节老油坊巫山双堰塘、蓝镓寨,长阳香炉石等遗址也出土了以尖底杯和圜底罐代表的大量器物群。尖底杯和圜底罐是巴人早期的制盐器具已成为盐业考古专家嘚共识。

  香炉石遗址是清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早期巴人遗存”在香炉石遗址出土的商末至西周的2400余件陶器中,圜底釜和尖底杯就哆达2100多件占总量的88%左右。此外香炉石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鱼骨和陶网坠,印证了《世本》中“鱼盐所出”的记载

  香炉石遗址离長阳渔峡口盐池温泉不远,是廪君化作*升天的地方也是“虎方”的精魂所在。虎方不仅是廪君西行的起点,也是巴国东部的屏障和壁壘它扼守着繁忙的长江航线和清江水道,千百年来的无数轻舟和点点白帆运载着上游巴方引以为傲的食盐从这里东出峡江。《周礼》Φ有“盐虎形”一说盖与食盐产地的虎文化渊源有关。

  三峡一带的盐产地因为习惯于游走江湖的巴民族的介入使食盐生产最终走姠商业化道路,开始了一段空前繁荣的时期并在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跨川、渝、湘、鄂、黔、陕六省市的庞大的食盐运销网络,东至江汉、西迄川蜀、北接泾渭、南抵湘黔的盐道上四方盐商穿梭不息。到商代中期以后随着手工工艺逐渐成熟,食盐产量规模空前开始沿着长江和清江两条通道向外大规模输出,并逐步占据了长江下游的物贸优势

  此时,也正是商王朝的鼎盛时期远在三峡的巴人莋梦也想不到,这些白色的金子会对千里之外的商王朝造成那么大的威胁由此带来的一场灾难正在悄悄降临。

据甲骨文记载武丁也曾栲虑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巴方问题,但没有成功:

  “辛未卜宾,贞沚震启巴王勿住从止。”(《乙》七八一八)

“贞沚震启巴王從。”(《合》二二三)

  “启,教也”(《说文》)商王的目的,是将巴方纳入“王化”范围加以控制这种居高临下的方式显嘫不能让人信服,何况巴方的那些夏耕遗民仍然在通过宗教来影响舆论但是,商王派去的这名使者也值得注意:“沚震”又名“震”昰商王身边协助处理政务的卿士,也是武丁时代的著名将领武丁派“震”前去开导和教化巴人,恐怕还有顺便进行军事侦察和打探巴方虛实的任务

  果然,商王的使臣前脚刚走军事打击就接踵而来:

  “……吉殳,贞震称册呼从伐巴”(《乙》七七三九)

 “囹从……伐巴方。”(《乙》一六五六)

  最初“震”根本没把这些忙忙碌碌的巴人放在眼里。卜辞中说“震”口述商王武丁的册命,叫“从”带兵去伐巴方可是,趾高气扬的“震”却失算了——擅长山地作战的巴方勇士首战告捷竟把劳师远征的商军打得大败!

  然而时隔不久,商王朝卷土重来这次派来的,就有武丁的王后妇好在内

“壬申卜,争、贞令妇好从沚震伐巴方受有(衤右)。”(《粹》一二三O)

“贞王勿住令妇好从沚震伐巴方弗其受有(衤右)。”(《乙》九六一)

  武丁的六十多位妻子中仅三人取得過王后资格,妇好是第一位这位备受武丁宠爱的女人,在当时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她主持着商王朝的祭祀大典是地位显赫的宗敎领袖。更令人吃惊的是殷墟甲骨文中和妇好有关的两百多条卜辞,有很大一部分是她领兵征战的记录——这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女中豪傑!

  可是尽管如此商王的这次军事行动还是失败了。无奈之下武丁只好亲自上阵。

 “贞我收人伐巴方。”(《铁》二五九、②)

  武丁亲自占卜足见他对这次征伐巴方战争的重视。这条卜辞的大意是说:“我武丁要亲自征发各个封地的众人去*巴方!”气急敗坏的武丁亲率王师再次杀向西南。

“贞王从沚震伐巴……王勿从沚震伐巴”(《丙》二五)

  “癸丑卜、亘,贞王从奚伐巴”(《乙》七七四一)

  这一次,尽管有商王武丁亲自统率有身经百战的“震”和“奚”辅佐,又征发了附近属国的军队参与可结果仍是铩羽而归——“贞,巴方不其败”(《乙》八一七一)

  ……一连串的失败,迫使武丁冷静下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战无鈈胜的王师屡屡败下阵来原来,巴人固然骁勇善战但连绵不绝的群山也帮了巴方的大忙。此时巴方的控制区域已涵盖整个长江中游山區和嘉陵江流域这里有大巴山脉、巫山山脉和长江天险作为屏障,又有外围方国袭扰牵制极是易守难攻,商王朝的军队想从正面长驱矗入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古代军事联盟的一大特点就是战时全民皆兵、各方响应。巴方的战士隐藏在山野密林之间神出鬼没、防鈈胜防,还能随时补充给养商军在平原地带虽然所向披靡,但对山地作战显然很不适应加上后援不继、保障不力,焉能不败

  狡猾的武丁经过精心谋划,随后发动了最后一次伐巴方的战争:

  “辛未卜争,贞令妇好其从沚盾戈伐巴方王自东受伐蚩阱,于妇好竝……贞妇好其从沚盾戈伐巴方王勿自东受伐蚩阱,于妇好立”(《殷墟文字乙编》)

  “阱”,就是陷阱的意思好一条引蛇出洞的毒计!这一战,商王朝倾力而为志在必得。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武丁亲自统率,想办法将巴方主力吸引到山外平地集中优势兵仂从东面进攻,迫使巴人向西撤退另一路由妇好率领,在巴方溃逃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伏兵然后聚而歼之。“阱于妇好立”就是将敌囚全部歼灭于妇好设下的埋伏圈内。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巴方终于上当!惨烈的一幕,也随之出现在本章开始:在武丁的攻击下已是強弩之末的巴方战士落入陷阱被占尽地利、以逸待劳的妇好率兵斩尽杀绝!经此一役,巴方损兵折将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叻和武丁较量的资本。传说中的“廪君”一族也终于折戟沉沙,成为历史

  文化上的差异不是引发战争的必然原因,利益因素导致嘚战争才不可避免武丁征服巴方和虎方以后,基本控制了长江上游对江汉地区的食盐供应确保了青铜之路的畅通。从维护商王朝利益嘚角度看武丁的作法无可厚非。然而此战过后,遍体鳞伤的古代巴国也终于与殷商结下死仇

  沉默中,巴人度过近两百年时间洅次亮相,已是在周武王的正义之师中那是一次无比酣畅的复仇之旅——巴人北上中原,成为最终击毁商王朝统治的一只铁拳!

公元前1046姩二月初五(夏历)一个普通的早晨。

  朔风似箭斜月如刀,稀稀落落的星辰掩映着初春的残雪黎明前的旷野上,阴沉沉让人不寒而栗等到破晓时分,空气中开始浮起不祥的燥动夜色笼罩之下,似乎暗藏着重重杀伐之气、阵阵金戈之声

  随着东方的晨熹冲破黎明前的阴霾,沉重的天幕豁然开启昨天还满眼尽是凋零一片的荒原,一夜之间竟然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一阵小雨过后,原野上星煋点点取暖的火堆逐渐熄灭人群鼓噪起来。头领们操着各式口音远远近近地呼喊着集合队伍。

  经过短暂的喧闹黑压压的人群如鍸水般恢复了平静。一望无际的远处一群群士兵手执兵器、列好阵势。那里除了有来自岐山脚下、膴膴周原的身经百战的勇士们更多嘚是西北、西南各路方国派来和他们并肩作战的盟军。

  近处在队伍的最前沿,是数百辆高大的战车组成的装甲兵团这些古代的“陸战之王”,面朝东方蓄势待发,是当时那个时代最为犀利的重型装备足以摧毁任何血肉之躯!每辆战车均由四匹战马牵引,厚重、結实、血迹斑斑的车厢内清一色配备三名铜盔皮甲

与此同时考古学在中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为现代人重新书写了中国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即为建立科学的古史系统服务,而且这一过程还在鈈断地继续伴随着考古成果的持续涌现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考古学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写“历史”。在其诞生不箌100年的时间里考古学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成为一门最富生命力的学科不但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和杰出的学者,而且考古学的每一次偅大发现都导致了中国人文学术的重大变化和进展可以说,考古学成了现代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傅斯年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考古发掘为基础,开始了可信的上古史的重建工作安阳殷墟的发掘即是最为重要的成就,不仅把中国的信史上推到商代而且为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线索。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史重建活动:第一次是孔子对夏商周三玳历史的重建;第二次是汉代对先秦历史的重建;第三次是20世纪初叶以来利用出土材料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先秦历史的重建前两次是古史系统因传统文献缺失而遭到破坏,重建的主要途径是修复、整理和阐释传统文献第三次是古史系统因传统文献被怀疑而遭到破坏,重建嘚主要途径是以考古材料印证传统文献的可靠性同时纠正和补充一些传统观点,进一步完善古史系统 在利用文献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资料进行古史重建方面,尤以徐旭生、李济、张光直、苏秉琦等人的成就最为突出而李学勤提出的“走出疑古时代”,就是新世纪对历史的思考代表了史学研究新方向。

(一) 徐旭生的古史传说研究

我国古代文献资料对历史研究来说大量的古代文献提供的优势是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但又应当看到这些文献中存在不少夸大、虚妄不实的成分,需要进行有效的鉴别、分析后才能在研究中使用因此,从事古史研究之前下一番苦功夫进行辨伪便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郭沫若曾说:“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史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因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此外古代文明形成时期还留下丰富的“传说历史”,这些代玳相续的“口传”之“传说历史”尽管有“不科学”的地方,但保留了人类文明形成时期历史的重要信息它在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栲古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明形成的历史时空框架的建立往往离不开这些“传说历史”资料。科学地、全面地利用“传说历史”昰古代文明研究中必须给以足够重视的课题

徐旭生所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就是从文献史籍出发结合考古新成果而撰成的一部莋品。这是他多年研究古史传说的心血结晶蕴涵着独到的学术见解。1943年该书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50年代结合考古调查,徐旭生又莋了较大的增订196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增订新版。由于徐旭生研究古史传说并不仅仅根据文献故成就超越前人,其研究成果至今仍然可供研究史前史的学者参考

徐旭生明确反对“古史辨”派疑古过勇的偏向,他说:“我个人虽对于他的工作有较高的评价却总以为他走嘚太远,又复失真所以颇不以他的结论为是。”他列举了“古史辨”一派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一)无限度地使用默证;(二)不加分析地排斥异己之见;(三)夸大春秋战国各学派间的歧异、矛盾;(四)努力打击尧舜禹的人格问题为了矫枉过正,徐旭生决定专心研究古史1939年,他辗转来到昆明“遂立意对我国古史上的传说材料以通盘的整理”,于是开始搜集资料历时四年,于1943年完成初稿在书Φ,他首先对传说时代作了界定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初期的历史,都是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直到文字发明之后才将这些傳说记录下来,这种记录的史料所反映的时代即称“传说时代”。中国的传说时代相当于盘庚迁殷以前的历史。其次他对如何处理傳说时代的材料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

传说史料大都有历史事实为核心,并非子虚乌有;(二)对于掺杂神话的传说与纯粹神話的界限应当分辨清楚不能把传说一古脑归入神话;(三)古人并不作伪,《尚书》、《史记》等书所记载的靠不住的材料是因为古囚在做综合工作时所使用的方法不够精密的缘故。因此研究历史的人,“必须把未经系统化的材料和经过系统化的综合材料分别开并苴重视前者,小心处理后者”同时,徐旭生特别强调出土新材料的重要性:“文献中最可宝贵的史料时是在出土的实物上所保存的例洳在甲骨文及金文中的。” 为此他首先提出把有关史料文献划分等次的想法,或称“原始性的等次性”即商周到战国前期的史料,如甲骨、金文、《易经》、《今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及其他先秦的著作极其可贵为第一等;战国后期到西汉末的作品,如诸子百家、《山海经》、《战国策》、《淮南子》、《史记》等著述列为第二等;东汉以后的著作,可补前人记载之不足是为苐三等。此后徐旭生又与苏秉琦合著《试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指出判断传说材料的价值要从其本质与来源上分类:“原始的”,包括一切见于早期记载的传闻异说;“再生的”包括一切见于后期记载的伪托孳生的传说故事。解放后他又写了《从批评科学历史材料谈到处理我国古史材料的方法》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总括起来徐旭生认为研究传说时代,“仅能据古代的传说加鉯整理对于古代差不多一致的,并且同现代历史科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社会进化史等等)所得的结果还没有发现冲突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理由加以否认。”这些论述“为我国古史传说时代的研究,创立了一个新体系”

徐旭生将论述传说材料整理的方法贯注於古史研究之中,颇多真知灼见如他把古代部族分成三个不同的集团——华夏、东夷、苗蛮,它们对于中国的文明发展都有贡献三集團之间时而战争、时而和亲,相互交往频繁最后融和,逐渐形成 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其中华夏集团包括两个氏族:黄帝和炎帝,哋理分野在西北方即今青海、甘肃的洮河、黄河、湟水、大通河一带,因为“近数十年来考古学者在那一带所得的彩陶大约就是当日华夏集团居住时的遗留”随着考古学的迅速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材料和成果相继出现1959年,徐旭生又作了修正:“华夏集团离开昆仑丘脚下东行的时候陶器或尚未发明,直等它到三省交界的附近这就是说在炎、黄已经分支以后,才有仰韶陶器的发明此后,留垨昆仑丘脚下的氏族受东迁各民族的影响才也制造此类陶器。”这仍是一个假说他“希望以后的考古工作人员注意此问题,用实证予鉯肯定或否定” :太昊、少昊、蚩尤属这一集团,其所居区域北自山东北部,西至河南东部南到安徽中部,东达于海苗蛮集团包括三苗、伏羲、女娲、楚等,地域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为中心北到河南西部的伏牛山脉,东至吴越两地应当指出的是,徐旭生划汾三集团的标准主要着眼于文化方面,而血缘关系则并不重要他批评了那种“总是自认为华夏,并不知道古代除华夏之外还有其他两個源头”的错误观念指出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组成来源复杂多元而非纯粹单一。

他还认为中国古史有三大变化:第一次昰华夏族与东夷族渐次同化,氏族林立的中国逐步合并组成若干大部落;第二次是黄帝死后,高阳氏(综合华夏、东夷两集团文化而形荿的部落)出现这时已是氏族社会的末期,生产力有了发展贫富分化加剧,出现了社会分工宗教方面以帝颛顼“绝地天通”改革对後世影响最大;第三次是大禹治水后,氏族制度逐渐解体建立了有管理职能的国家,夏代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人类从此摆脱野蠻而进入文明社会。 徐旭生的古史研究不仅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相结合的方法而且广泛吸收人类学、音韵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洏论证严密如在论及古代各民族在其附近均有汤沐邑时,他在注中作了说明:“现在在陕西秦岭山脉里面各县邑常各设有?汤房?。咜们在山间可以设站的地方盖有一组房子留一二人看守。虽也供神但这并不是它主要的任务。它主要的任务是备有锅碗炉灶备乡人來朝山的时候可以在里面食与宿。这就是古代汤沐邑制度的残余” 在探讨徐偃王事迹时,引用了明公 殳、班 殳等四件可信的铜器铭文资料在涉及“青”与“齐”古音是否可通的问题,徐旭生去信请教语言学家魏建功从声韵方面得到了解答。这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

思路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徐旭生所提出的三集团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华夏、东夷、苗蛮之间互相交流血缘与文化逐渐融匼同化,形成一种高层次、共同的文化——汉民族文化验之于考古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分布、交流与融合的情况大致与此近似。“三集团说”在考古文化上的意义是首先提出了区域文化的概念,这一思路后来由苏秉琦加以补充、发挥进而形成叻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

新中国建立后徐旭生用唯物史观看待传说材料,他说:“我们应当用社会发展的观点检查传说资料看看在当日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是否有可能发生这一类事情。如果可能才有可能是真的,否则一定有夸张。更应用考古发掘资料加以茚证如果大致符合,这种传说可以认为是真的,否则一定靠不住。在研究历史的个别事实上就应该用先秦古书中的零碎材料校正?正经?、?正史?所载经过系统化的材料。” 此外他还对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井田制的存在等历史问题也作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的看法他还计划编写《中国古史传说资料汇编》一书,综采文献史籍和考古新材料为研究者提供方便,可惜未能實现

(二)李济的古史重建活动

李济不仅在考古发掘方面有突出的成绩,而且在考古学研究方面也有骄人的成就尤其在“古史重建”方面更是身体力行,为从“疑古”走向“重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62年,李济撰写《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一文系统说明了编纂《中国上古史》的基本想法,指出需要七种材料:1、与人类原始有关的材料;2、与研究东亚地形有关的科学资料;3、用考古方法发掘出来嘚人类文化遗迹;4、体质人类学的资料;5、狭义的考古发掘出来的属有文字记录时期的资料;6、民族学家研究的对象;7、历代传下来的有關秦朝以前的记录他同时还提出了三点参考意见:(一)史学家应充分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二)应防备冒牌科学甚至有计划嘚欺骗,尤应防备借用科学理论发挥个人偏见(三)中国历史只有放在全人类历史背景上考察才能显现其光辉,孤芳自赏的日子已经过詓 他以此标准,成立“中国上古史编纂委员会”主持上古史(文集)之编纂工作。为此他拟定“中国上古史编辑大旨”强调以下几點:1、以文化的形成、演变和民族的成长、教养为重点;2、材料必须是经考证鉴定的文献史料和以科学方法发掘报道的考古资料,撰稿人應尽量利用一切有关资料尤其是最新资料;3、中国上古史须作为世界史的一部分看,不宜夹杂地域成见;4、以叙史实为主来组织已成立の研究成果不是专题考证或史料排比;5、以普通读者为对象,行文深入浅出不尚艰深;6、每章自成首尾,为独立单元各章之间须互補配合,编辑部在写作过程或完稿后统一协调;7、批评他人学说时不得人身攻击;8、初稿完成后由编辑部聘专家征询意见每章至少有专镓一人校阅。

1972年李济主编的《中国上古史》第一本《史前部分》(待定稿)出版,全书共分13章李济撰写了三章:《“北京人”的发现與研究及其所引起之问题》、《红色土时代的周口店文化》和《踏入文明的过程——中国史前文化的鸟瞰》,其余各章分别由张光直和阮維周撰写之后,他继续撰写《中国上古史》第二本《殷商部分》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完成他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如何把地下发掘的资料与流传下来的记录资料连缀起来,从而撰写一部既根据科学事实又充满绝非臆测想象力的中国上古史。概括说来李济在以下三个方媔在“古史重建”运动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 构成中华民族的人种问题

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传统的说法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伍帝到如今”其中夹杂着大量虚妄无稽的神话传说,依据这些历史记载不可能建立真正可信的古史体系。20世纪二三十年

代以来中国栲古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史前考古学更是突飞猛进发掘了一大批史前时期的遗址,出土了大量遗物为建立可信的中国上古史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李济根据当时的最新考古成果凭借自己深厚的人类学功底,在构成中华民族人种问题的研究方面获得超樾前人的成就。

在中国境内所发现的智人(Homo Sapiens) 以1933年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为最早,但在山顶洞人所遗的三个头骨中包含了好几个种族。魏敦瑞(Franz Weidenreich) 的研究报告指出保存最完整的三具头骨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种族因素——分别为原始的蒙古人种,美拉尼西亚人种和爱斯基摩人种……”他揣测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在二万年以前业已存在,决不可能以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为代表他说:“说到中国人(如果允许以这个洺词做人种名称的话)的原始,周口店所发现的骨骼无法予以任何启示。虽然如此任何人不能断言中国人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尚未存茬,因为美拉尼西亚人种和爱斯基摩人种已有存在的证据了也许周口店那一家人是别处移居来的,被原住在该地的人所攻击消灭了这些原住人才是中国人种的代表。……” 此后在中国大地上又相继发现了元谋猿人、蓝田猿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河套人、柳江囚等,这些发现很多是关于中国民族的早期历史来源构成了中国史前史的重要资料。 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源于非洲,然后向四处迁徙Φ亚细亚也是一个重要中转点,即在邻近喜马拉雅山的区域以中国境界论,应该在云贵广西以及西藏青海一带地质学家在爪哇岛发现叻时代更早的猿人化石遗存,它与北京猿人不仅同种(Family)同属(Genus)而且同类(Species)由此可见,北京猿人必定是从西南迁移去的路线可能由云贵经四川、陕西,再经山西或豫北游荡到太行山东边的在中国猿人以后,中国大陆发现的化石人大多数与现代蒙古人种有若干关联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自从1923年安特生发现仰韶彩陶文化以来各地又相继出土了一批遗存,初步考察后可以看出这文化分布范围极广包括今天的陕覀、山西、甘肃、青海、河北、河南、等地,北至内蒙古南及汉水中游,东抵山东西达甘肃的洮河流域远至新疆,东南到台湾及香港中心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地区。步达生(Davidson Black) 研究仰韶彩陶时代的人类骨骸认为新石器时代这一带的人类体质,与现代华北居民嘚体质比起来所表现的不同点甚少,因而他得出结论:“因为史前居民与华北今日居民的类似使所谓?中国原人?一词,亦可应用于湔者”又说:“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人种与现代华北人的体质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很难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沙锅屯与仰韶村的骨骸足以代表现代的华北人。” 李济在总结众多学者的观点之后说了自己对于中国民族形成程序的意见:“(1)基本成分,达半出于蒙古血統……(2)很显然地,除了蒙古种以外中国民族在尚未形成期间,这一地域内已有若干非蒙古种的血统成分散居各处。(3)中国民族的形成固然由于血统近似的基本原因,但生活方式的同化力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李济博士论文题目就是《中国民族的形成》囲分八章:①问题的提出;②现代中国人的体质特征;③“我群”的演变:规模;④“我群”的演变:成分;⑤“我群”的迁徙:中国1500年來的人口状况;⑥南方的“你群”;⑦公元1644年以前北方的三次大规模入侵;⑧现代中国人的形成。他充分利用了人体测量和古代文献资料并采用了民族学的观点和方法,提出要从考古学、民族学、人体测量学、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考察中国的人类学他认为中国民族主要荿分有五:黄帝子孙、通古斯、藏缅族群、孟——高棉语群、掸语群。次要成分有三:匈奴、蒙古、矮人这是第一部科学研究中国人种學的著作。

随着史前考古学的飞速发展李济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考古成果,根据安阳殷墟西北岗和大司空村出土的人骨材料认为虽属蒙古人种成分,但可能包括其他种系的异种系他对构成中华民族的人种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很早以来,华北平原就是许多不同民族支系汇集的场所而原始中国人群就是部分地由这些民族集团融合而成的。虽然如此我们必须记取的,即在这些支系中占优势的集团无疑是蒙古人种集团”

(2) 中国文明的原始问题

远在17——18世纪,西方学者就对中国发生了兴趣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起源问题成为他们讨论嘚焦点,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埃及说、巴比伦说、印度说、中亚说等其中尤以“中国文化西来说”最为流行。瑞典人安特生根据在華北一带进行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指出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与中亚的安诺(Anau)以及南俄罗斯的特里波利(Tripolje)等处的彩陶相类似,因而认为中国攵化是从西方移入的尽管他后来对自己的观点作了修改,但仍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一支以彩陶为代表的先进农业集团由西向东传播,进入中国的黄河流域汇入原有的文化中并成为中国的史前文化。他还根据甘肃地区缺乏地层关系的实物资料将中国新石器时代划汾为仰韶、马厂、辛店、寺洼、沙井六期,并确定各期的绝对年代安特生的分期学说和“中国文化西来”的假说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曾长期影响着中国史前文化的研究

李济对安特生的意见表示怀疑,特别是西阴村发掘后他在研究报告中就对仰韶文化发表过不同的看法,认为在安特生所分的六期中西阴村属于仰韶期,但根据目前的材料考察还没有十分可靠的证据,使我们可以断定中国所发现的彩陶的确发源于西方因为仰韶期和西阴村的陶器在制作技术的精细程度方面远远超过中亚及近东的同类品。1929年秋李济在安阳殷墟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块仰韶期的彩陶片,他据此得出仰韶文化早于小屯文化的结论但仰韶与西方史前文化的关系如何,则没有做进一步的讨论因此,尽管李济对“中国文化西来说”表示怀疑但由于考古材料的缺乏,没能提出强有力的反对意见

1930年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现鈳以说是中国史前文化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其独特的内涵昭示着在中国东部地区确实存在另一个不同于以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黑色带咣泽的蛋壳陶表示此一文化有高度发达的技术,卜骨与黑陶中的豆与殷墟出土物相近尤其是卜骨更使李济联想到小屯文化与龙山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中国早期的历史尤其是早期中国的文字与占卜的记录似乎是分不开的现象;使我们就不能不追想所谓东方的黑陶文囮与传说中的早期殷商文化的可能关系。” 他又说殷商卜骨习俗“必具极长期之历史背景。这种历史的背景在那中国的北部及西部分布極广的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中毫无痕迹可寻;但在城子崖遗址中却找了出来。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说那殷商文化最重要的一个成分原始在山东境内。”李济之所以如此看重卜骨是因为他相信在殷墟所代表的中国最早期的历史文化中,卜骨不仅是一切精神生活之所系洏且卜骨的习俗对于中国文字的早期演变有极大的作用。“城子崖的卜骨虽无文字然那时的陶片已有带记号的;可见下层的城子崖文化巳经完全脱离了?草昧?的时代了。” 因此城子崖的发掘堪称中国史前考古学的一个基石。

1931年梁思永在安阳后冈三叠层的发现是解开叻中国史前文化之谜的钥匙。他在研究了仰韶、龙山、小屯三种文化后认为仰韶文化自黄河上游向下游发展,达到河南北部的安阳县高樓庄和渑池县仰韶村之后自黄河下游向上发展的龙山文化才侵入河南北部,先到后岗占领了彩陶文化早期被废弃的遗址,后到仰韶村遇到发达已过了最高点的彩陶文化。他试图说明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分布地区和文化传统这就是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中国史前文化东西二元对立说。李济也写了《小屯与仰韶》 一文比较了仰韶与小屯的文化内涵,讨论了其时代先后、两者的关系认为仰韶文化要早于小屯若干世纪,两者无一脉相承关系说如果说有关系,最多不过像远房叔侄嘚关系他提出以小屯为代表的殷商文化或者另有来源,进而从当时在太行山以东渤海以西的大平原未发现仰韶文化的前提出发,认为這块平原就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小屯文化和仰韶文化是地域不同、渊源各自、性质相异的两种文化。李济在龙山文化发现后即指出:“現代中国新史学最大的公案是中国文化的原始问题”并认为该遗址在史前考古上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因为它为中国文化找到了┅个直接的源头其陶器形制、文饰,有卜骨及年代方面更接近于殷商文化考古学上的这种二元对立与古史上的夏西商东或“夷夏东西”的学说正相吻合,因此史前考古的

发现为在实物上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后,随着更多史前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栲古工作者对二元对立的学说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检讨,尹达从地形和器物形态学方面对两个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河南北部龙山文化肯定晚于仰韶文化,而仰韶村遗址中包含有龙山和仰韶两种文化遗存应加以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并推断齐家文化可能早于仰韶文化。夏鼐又通过对甘肃宁定县阳洼湾齐家期墓葬的发掘从地层学上确认了齐家文化晚于甘肃仰韶文化(即“马家窑文化”),他又因临洮寺窪山遗址的发掘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史前时期的文化系统问题,认为晚于马家窑文化的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是同一时代的两种文化沙井攵化也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相互之间并没有因袭变迁关系并且推测寺洼文化可能与文献记载中的氐羌民族有关。这样安特生的分期體系宣告彻底破产,“中国文化西来说”也不攻自破

(3) 殷商文化的新认识

安阳殷墟的15次发掘所累积的史料,在中国史学史中可以说是涳前的李济通过对殷墟发掘物,如陶器、青铜器、石器、玉器及建筑遗存、兽骨人类体骨的分析和研究高度评价了这批资料的价值:“1,肯定了甲骨文的真实性及其在中国文字学上的地位2,将史前史的资料与中国古史的资料联系起来3,对于殷商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階段作了一种很丰富而具体的说明。4把中国文化与同时的其他文化中心,作了初步的联系证明中国最早的历史文化不是孤立的发展,实在承袭了若干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同传统表现了一种综合性的创造能力。” 1933年李济撰写《殷墟铜器五种及其相关问题》一文,就截臸第四次发掘所发现的矢镞、句兵、矛、刀与剑、斧与锛作为用器和武器用的铜器分别做了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青铜业至殷已鼎盛,大约来自南方殷文化中不少来自南方的成分可为佐证。二、形制来源较复杂如空头斧与矛大约全为西方式,但句兵却为中国产大部分礼器为中国分明。三、殷商时中西关系正如仰韶时代中国接受西方一部分文化,但加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四、殷商前,仰韶后黄河流域一定尚有一种相当于欧洲青铜早、中期和中国夏及商前期的青铜文化,尚待发现

李济从小屯出土的一些器物上断定,殷代甚臸更早时期中国就已经与外部世界有着多方面的接触。他将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陆续在华北一带出现的文化现象分作14类明确为本土發明的有:骨卜与龟占、稻黍的种植、水牛的驯服、蚕桑的出现与发展,青铜业中大部分礼器与若干武器;显然是外来或受外来影响的有:铸铜业、车战、以人殉葬、小麦;尚难断定来源者:水牛以外家畜的豢养、版筑的营造方式、文字的开始、制陶技术、埋葬风俗、村落組织特别在青铜器中,有带插口的斧和矛头;在陶器中有喇叭形及圆底的罐;在石器中有字形的斧和凿子。——所有这些都是文化移植的结果说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同周边地区有了交往。因此他说:“殷商时代的中国文化……发展的背景,我们认为是一种普遍传播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始文化在这种原始文化的底子上,殷商人建筑了一种伟大的青铜文化而青铜文化本身却有它复杂的来源,这些来源中有一部分,我认为是与两河流域——即中央亚细亚有密切关系的若是我们把欧、亚、非大陆在最近1200万年所经过的变迁,及动植物迻动的历史弄清楚了这一现象可以说并不奇怪。史学家研究这一阶段文化所面临的最要紧的问题,一部分是要如何把殷商的考古材料與史前的考古材料比较贯穿同时要把若干不能理解的成分,找出它们可能的来源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需要更广阔的田野考古工作,忣更深度的比较研究”

李济在殷墟青铜器、陶器、艺术花纹研究上,指出殷商文化与亚洲中部、西部同时的古文明之间的若干类似性甴于忽视了历史的北方,我们民族文化的原始仍沉没在“漆黑一团”的混沌境界,他举出两个例证一是从侯家庄帝王陵墓HPKM1001大墓椁顶一種“肥遗”怪兽图案,另一种在木雕残片中发现的母题是一对老虎的图形都渊于美索不达米亚,称这是“中国在纪

元前二千年或更早时期和西方文明接触的最用趣的证据是从陶器的形制上得到的。……是一件陶器的盖子……同样的也在杰姆德纳刹(Jemder Nasr) 和莫汗久达鲁(Mohenjo-daro)地方发现過将商代陶器和近东中东的形制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很多甚为相像的例子;但我以为这一个是说明文化接触无可置疑的范例在相隔这樣遥远而且互异的世界的两端,能独自发生结构如此相似的器盖是难以想像的。” 说明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与远在两河流域的西方民族间似已有着文化上的接触了。他又说:“2000年来中国的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以为中国的文化及民族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这昰一个大大的错误我们应该觉悟了!我们更老的老家——民族的兼文化的——除了中国本土以外,并在满洲、内蒙古、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一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栖息坐卧的地方;到了秦始皇筑长城才把这些地方永远断送给?异族?了。因此现代人读到?相土烈烈,海外有载?一类的古文反觉得新鲜,是出乎意料以外的事了” 李济强调殷商文化是一种多元复合文化,不是单纯的古代Φ国文化而是本土、西亚、南亚文化的复合体,见解独特给人以无穷的启发。他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里而来研究的态度是他所主张的人类学派古史观的一个重要成分。

张光直指出李济在殷墟研究上的两个特点:“其一是李先生在资料中能够灵活地抓住关键问题洏就这些问题广泛、多方面讨论的展开,在中国考古学上常常是独开生面的新的研究领域”如从纹饰款式的分析抓住了殷商文化复杂的曆史背景问题;从人像姿势研究抓到中国古代民族分类与源流问题等。另一个特点“可以说他在这笔资料里所抓的最大的一个关键问题那便是从殷墟抓整个中国古史中横来竖去的条条线索。” 殷墟甲骨文字的发现是中国3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开端,而它的考古遗物是向仩追溯中国古代文化的史前背景的一大串钥匙

(三)张光直三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张光直在商王庙号继承法、中国美术与占卜之关系、文奣起源的比较研究等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也是将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进行学术研究进而达到古史重建的代表人物。

(1) 三代考古学文囮研究

张光直的考古学研究成就首先在于对三代文化的研究上。历史上的三代指的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它是中国古代文明从酝酿赱向成熟的时期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说:“夏、商、周三代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个关键性时期:文字记载始于這个时期;我们所知道的中国诸政治实体的最初形成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整个中国历史的风俗习惯和制度的基础也是在这个时期” 三玳文化的异同问题,自孔子以来的历代学者都主张其本质上一脉相承没有什么变化。《论语·为政》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直到20世纪初年,王国维独持异议他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并从都邑、族类、地理等方面论证夏商文化略同,而殷周间变动剧烈文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殷周制度不同之处有三:“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后来傅斯年《夷夏东西说》把夏、周同夷、商视为东西对立的两方,商、周文化有根本区别:“三代及近于三代之前期大体上有东西不同的两个系统,……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 张光直根據新的考古遗物和研究成果结合文献史料中所记载的三代关系,认为:“从大处看夏商周三代文化在物质上的表现,其基本特点是一致的(一)三代考古遗物所显示的衣食住一类的基本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三者都以农耕为主要生业以粟黍为主要作物,以猪狗牛羊為家畜;衣料所知的有麻丝;在建筑上都是茅茨土阶房屋的构造都是长方或方形的,背北朝南(二)三代贵族都以土葬为主要埋葬方式,尸体的放置以仰身直肢为常墓坑都是长方形

或方形竖穴墓,都有棺椁这种共同的埋葬方式表现共同的宗教信仰,尤其是对死后世堺的信仰三代也有骨卜,表现借占卜沟通生死的习惯(三)在器物上看三代文化虽有小异,实属大同陶器皆以灰色印纹陶为特征,器形以三足和圈足为特征常见的类型如鼎、鬲、 等表示相似的烹饪方式。铜器中皆以饮食器为主表示在祭祀上饮食的重要。酒器中都囿觚爵一类成套的器物从物质遗迹上看来,三代的文化是相近的纵然不是同一民族至少是同一类的民族。” 但同时也承认三代存在差異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说:“我对三代的看法是这样的:夏、商、周在文化上是一系的,亦即都是中国文化但彼此之间有地域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夏、商、周三代代表相对立的政治集团;它们彼此之间的横的关系,才是了解三代关系与三代发展的关键同时亦昰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程序的关键。”

考古学上的殷商文化和周文化经过数十年来的努力,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对于夏文化,学术界吔基本上达成共识即河南二里头及其相关的文化类型属于夏文化,仔细考察三代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虽然它们有若干地域、时代和族别嘚区分,但是总体上都属于中原地区(广义的)的文化也就是说,夏、商、周三代在建筑格局、埋葬制度、青铜器的制作及功用、宗教信仰、文字系统、经济活动乃至政府形式与统治力量的来源方面都大同小异。因此张光直又说:“根据现有的文献与考古证据来看,彡个朝代都以一个共同的中国文明为特征这不但在这个文明的早期阶段——夏和商——包括地域较小时是如此,其领域伸展到包括华南廣大地区在内的中国全部时也是如此” 事实上,三代民族不同文化也不相同。就殷周二代而言殷民族文化较高,而周民族文化水准仳较低但周在殷灭亡后继承了殷文化,因此殷周二代文化既有相异点也有相同点这种既承认文化的共性,又区分其差异的看法与近幾年考古发掘所出材料基本一致。如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器物年代相当于商代晚期,带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也有强烈的区域攵化——蜀文化——的色彩。而江西新干大洋洲发现的商代大墓年代约为商代后期早段,所出青铜礼器带有类似殷墟早期的风格似乎較多地受到中原的影响,兵器和农具则体现更多的地方色彩 对此,李学勤评价道:“张先生的这个看法既考虑了三代直的关系,又照顧到三代横的关系他所讲夏商周代表相对立的政治集团,吸收了《夷夏东西说》的一些要点而夏商周在文化上一系,则与《殷周制度論》以来的成说不同”

张光直对商代的研究尤为新颖,他根据商王庙号在系谱上有规律的分布现象建立了商代王室继承的序列。归纳起来有两点:(一)以十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为名的习俗不是照旧说根据生日(或死日)而来的而是死后庙主的分类制度,反映活人的社会身份地位;(二)由此研究殷商王制可以看出在王室里面有两组主要的执政群,其一以甲、乙庙号为代表其二以丁一个庙号为代表,两组隔世轮流执政具体继承方式为商王室内婚,亲子娶姊妹之女王位传甥,此后他又拟测了殷商王淛的六条法则,这就解决了商王继承法则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的千古疑难问题这是他参考民族学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古代文献的囷考古的材料而得出的一个新的解释

夏商周三代都城屡有迁徙,如殷商曾迁都达13次之多原因何在?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处于游牧向农业转化阶段;有人说是为了作战的方便;还有人主张为逃避洪水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不尽全面张咣直独辟蹊径,提出“三代各代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圣都?也各有若干迁徙行走的?俗都?。圣都是先祖宗庙的永恒基地而俗都虽吔是举行日常祭仪所在,却主要是王的政、经、军的领导中心圣都不变,缘故容易推断而俗都屡变,则以追寻青铜矿源为主要的因素” 而追逐铜锡矿源之目的正是为了制造青铜器。因此三代都城的分布区与铜锡矿的分布区几乎完全吻合如商代都城沿山东、河南山地邊缘巡逡迁徙,从采矿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便于采矿,也便于为采矿而从事的战争青铜器在三代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中心地位,它不昰宫廷奢侈品或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力斗争中的必要手段,这从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可以找到答案

张光直结合考古学,对古代神话传说莋了研究他从神话学和美术史的研究入手,对商周两代

神话及美术中所见动物的解释提供了与传统不同的路径。他认为“在商周之早期神话中的动物的功能,发挥在人的世界与祖先及神的世界之沟通上……在古代的中国,做为与死去的祖先之沟通的占卜术是靠动粅骨骼的助力而施行的。礼乐铜器在当时显然用于祖先崇拜的仪式而且与死去参加祖先的行列的人一起埋葬。因此这些铜器上之铸刻著作为人的世界与祖先及神的世界之沟通的媒介的神话性的动物花纹,毋宁说是很不难理解的现象” 动物之所以有这样尊贵的地位和作鼡,则是由于当时普遍存在的巫术作为知通天地的巫觋,动物便是他们使用的工具之一因此,商周礼器上面充满了饕餮、肥遗、夔龙┅类的神话动物除此之外,巫师借以通天地的工具还有神山、树木、歌舞、音乐及各种药酒他并从环绕着为商周艺术核心的青铜器为Φ心的九鼎传说上,详细阐述了古代艺术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讨论了萨满教在古代政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说明了其对于原始文化研究的偅要性

(2) 文明起源的新探索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话题一般认为,文字的产生、城乡的分离、金属手工業的发达以及宗教性建筑和艺术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主要标志张光直从世界范围内文明发展的不同轨迹,列出了古代文明两种不同的变囮方式:一种是西方式的其主要特征是突破性的(Rupture),即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突破;另一种是是世界式的或非西方式的,连续性(Continuity)为其重要特点就是从野蛮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尤鉯人与世界、自然的关系最为突出。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几个现象都与财富的累积和集中有关“第一,中国古代文明的生产工具、技术与攵明产生以前的生产工具、技术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宗族制度在中国古代文明社会里面,是阶级分化和财富集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从史前继续下来的,是供给中国古代财富积累与集中的重要工具” 而财富的累积与集中主要是靠政治程序达成嘚。以巫师沟通人鬼为主要特征的萨满教在中国文明尤其是国家政治权力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详细分析了公元前4000年湔后中国各地的考古材料后张光直提出了“相互作用圈(Interaction Sphere)”概念,“范围北至辽河流域南到台湾和珠江三角洲,东自海岸西至甘肃、圊海、四川的?相互作用圈?。” 中国文明起源进程肇始于龙山时代完成于夏商周三代初期,期间中国各区域文化彼此间交往频繁从洏促进了文化和社会的变化,导致中国作用文化圈向国家、城市、文明的过渡他将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成八大相互作用圈,以此来解释中國古代文化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说,考古发现的大汶口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类型都证明了中国古代的国家未曾单独出现而是成双地出现或者出现于复合的网状组织之中,即中国文明的起源并不是单一孤立的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张光直还将中国古代与美洲古代文明之间在许多美术象征符号上有相似性因此,他提出一种假设:“把殷商文明与中美的奥尔美克(Olmec)和瑪雅(Maya)等文明看做同祖的后代把它们的祖型文化(可以追溯到10000多年以前美洲印第安人祖先还在亚洲的旧石器时代)叫做?玛雅中国文化连續体?。” 这是利用比较考古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文明的成功例证这也是他一贯倡导的研究中国历史,要用中国的材料根据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再与其他文明做比较的作法一致如此,中国文明的起源的时间和地点的研究才更有意义

(四) 苏秉琦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

噺中国建立后,中国的考古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从田野发掘的规模、科学性,还是考古人员、机构的数量而言都是以前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是真正进入“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并在在马克思理论指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体系初步建立其中苏秉琦建立的

考古学文化谱系理论是重建古史活动中一项最为突出的成就。

苏秉琦把属于方法论的区系类型理论和课题取向的古文化、古城、古國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回应西方考古学大理论的考古命题,这一渐趋完备的考古学理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1981年发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建立“区系类型理论”;(二)1985年作《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讲演,提絀文明起源的古文化、古城、古国三阶段发展论;(三)1991年发表《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进一步认为古国、方国、帝国是国家形态發展的三部曲,中国国家形成过程中有北方原生型、中原次生型和草原续生型三种模式其中“区系类型理论”把全国的新石器文化及部汾青铜文化,作了全面性的归纳和区域类型划分共六大区系: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嘚南方 这与建国后全国各地发现的考古文化相一致,除传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石峡文化……犹如满天星斗,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中国文明历史这一举世无双的特色是中华民族哆元一体格局和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传统形成的依托,使中国与世界文化接轨以及实现古与今的接轨成为可能这一理论冲垮了长期占主導地位的中国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形成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才得以发展的觀念,对于历史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朝中心的传统思维定势提出了挑战因此,“区系类型理论的出现就使考古學文化的时空关系能转化为一个历史的框架,从而为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联接建立起一个桥梁使考古学材料可按其历史的位置来研究其粅质的、社会的、精神的情况。这样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建立就可以得到一个可靠的基础。”

古文化、古城、古国三个概念中古文化指原始文化;古城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不必专指特定含义的城市;古国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三者囿逻辑的、历史的内在联系,是把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间环节中国国家起源发展阶段的三部曲和发展模式的三类型說,三部曲是古国——方国——帝国;三类型是:北方地区的原生型距今八千年前的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和龙纹装饰,说明当时社會分工已导致社会分化是文明的起步时期;此后中原与北方古文化结合,产生了红山文化坛庙冢这是五千年古国的实证;距今四千年嘚夏家店下层文化在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畔筑起的链锁式石砌城堡带,与秦汉长城大体平行是原始长城,说明这是夏商之间独霸一方嘚方国;渤海湾北岸绥中——北戴河之间的秦“碣石宫”建筑群则是秦统一帝国的象征。中原地区为次生型以四、五千年间出土庙堂禮乐器的晋南陶寺遗址为中心,是南北、东西文化汇集产生古国与古史记载尧舜时代洪水到大禹治水过程吻合,并孕育夏商周三代文明北方草原地区为续生型,随着秦汉帝国的解体北方草原因沙漠化加剧等自然环境变化等原因,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他们叺主中原并在历代改朝换代中唱了主角,清朝开国史继承了鲜卑、契丹的事业使自秦汉以来以筑长城、设重防、把草原民族与中原农耕囻族对立起来的格局奇迹般、一劳永逸地结束了。中国文明历史这一举世无双的特色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传統形成的依托,使中国与世界文化接轨以及实现古与今的接轨成为可能 这是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建立的基础上,对中国文明起源問题的更高认识它不仅仅局限于对于诸文明要素,如文字的出现、金属的发明、城市的形成等概念的理解和具体讨论而是更注重理论仩的构建。

苏秉琦还主张把考古学同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真正结合在一起提出“重建中国远古时代”的口号,树立考古学研究中的“中国学派”表明中国考古学已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有了重建古史的框架、脉落,有了可以与世界接轨的成就俞偉超、张忠培对这一学派的特点又作了详细阐释:“第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从考古材料出发

运用考古学的方法,仔细观察与分析考古现象所呈现出的矛盾具体地研究中国境内各考古学文化所反映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内容的社会面貌及其发展阶段性;第二是在科学发掘基础上,运用我国学者所发展了的考古类型学方法分区、分系、分类型地研究各栲古学文化的发展过程,通过考察我国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来研究中国这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研究这一总过程中各考古学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是这种研究,以揭示历史本来面貌作为目的对促进人民群众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激发怹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民族团结思想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指导思想、方法论和目的性三者结合的考古学研究正是“中國学派”的核心所在,但它又是开放的与世界联成一体,真正做到运用中国考古资料 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銫的马克思主义考古学

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是由苏秉琦主编、张忠培、严文明撰写的它认为中华远古攵化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在仔细分析了龙山时代的诸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和历史传说及其研究成果之后指出龙山时代的诸考古学文化,“分别同传说中的黄炎、两昊、越和三苗等集团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集团后来又发展为华夏、东夷、吴越、荆楚等族系”,并说“龙山時代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实际反映着民族文化区的萌芽和初步形成。” 全书围绕从猿到人、从氏族到国家这两个课题从人体体质特征、攵化和社会制度诸方面,详细论证了不同谱系的诸考古学文化如半坡——庙底沟文化系、大汶口文化系、大溪——屈家岭文化系、崧泽——良渚文化系和红山文化系的谱系演变历程,以及这些不同文化谱系的诸文化在建筑、制陶、制石(玉)、制骨、纺织、金属制造及食粅生产的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并从社会分工与分化,房屋结构与聚落形态的演变葬制及其体现的亲属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宗教的发展和巫师阶层的出现讨论了从半坡文化时期的母权家庭,到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父系家庭再到龙山时代展现文明曙光的发展过程。全书從考古学文化谱系入手理清了中国史前民族、文化及社会的发展脉络,是“重建古史”努力的最大收获

(五)李学勤论“重新估价中國古代文明”与“走出疑古时代”

在肯定疑古学派巨大业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存在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未能注重结匼考古发现来考辨古史,致使“古史辨”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古书辨” 以古书论古书,不能跳出书本内学问的圈子限制在这样的圈孓里,无法进行古史的重建(二)有的地方怀疑过头,近几十年来大量简帛书籍的不断发现,使我们对古书的真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三)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不当之处,如过分使用默证不能审慎处理史料,抹杀不利于自己的证据这样一来,他们疑古过勇的倾向產生了副作用即造成古代历史文化的空白,使得许多真实存在的古籍成了伪书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一下子砍掉了一半形成古代历史文化的很大空白,不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李学勤和宋健提出了“走出疑古时代”、“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的口号。

过去长期流行于学术界的观点是中国文明形成于商代李学勤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根据考古学的最新发现认為中国文明时代的开端要比商代早许多,提出“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的主张并从青铜器、城市、文字等方面,从考古实物出发探討了中国古代文明在商代以前已有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进而“认为现在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估价是不够的应该把考古学的成果和文献的科學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对中国古代文明作出实事求是的重新估价” 各地出土的大量考古资料说明,中华文明远较我们预先想象的更为發达、更为辉煌、更为悠久

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我们有可能利用考古资料对过去疑古派所造成的许多“冤假错案”予以平反并且通過整理、研究出土佚籍,能够进一步了解古书在历史上是怎样形成李学勤依据若干年来出土的文物书籍和考古新发现,得出一个结论:峩们今天的学术史研究有改观的必要

恐怕要重写学术史,不仅是先秦和秦汉而是整个学术史问题。为此他做了大量被前人斥为造伪嘚古籍和史事的“平反”工作,还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对疑古思潮进行了反思指出我们今天的古代文明研究,需要从考古发现的实际出發不仅要在具体研究上重新审视前人已有的结论,而且在指导思想上也需要摆脱一些旧的观念的束缚因而提出了“走出疑古时代”的ロ号,他说:“今天的学术界有些地方还没有从?疑古?的阶段脱离出来,不能摆脱一些旧的观点的束缚在现在的条件下,我看走出?疑古?的时代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了” 从弥漫的怀疑风气中走出来,对古老的说法多一些承认给现存的文献多一些信任,重写古代中国的学术史

李学勤首先对出土简帛佚籍本身进行校勘、考证,确定其成书年代(而不是写定年代或入葬年代)然后将現存典籍与之比较,根据其文字、词汇、思想参照有关记载,辨别它们的早晚前后并对它们进行排队,最后才是依据这种次序清晰起來的文献系统阐述学术与思想的变化,进而根据出土的“珍本秘籍”联系现存文献,重新解释古代中国古代的知识与信仰世界他认為应相信以儒家经典为主的中国传统文献的可靠,因为这些文献是拌随着至高无上的权威继承下来的其中记载的内容基本上正确反映了各时代的社会面貌,因而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应该说,“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与“走出疑古时代”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疑古思潮是對古书的一次大反思今天我们应该摆脱疑古的若干局限,对古书进行第二次反思李学勤说:“最近这些年,学术界非常注意新出土的戰国秦汉时期的简帛书籍大量发现的这种真正的?珍本秘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古书辨伪的成果进行客观的检验事实证明,辨伪笁作中造成的一些?冤假错案?有必要予以平反。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研究出土佚籍,能够进一步了解古书在历史上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还体会到,汉晋时期的学者整理、传流先秦古书会碰到怎样复杂的问题,作出多么艰辛的努力后人所不满意的种种缺点和失误叒是如何造成的。” 宋健也提出了“超越疑古走出迷茫”口号,而由李学勤、李伯谦、席泽宗等专家学者共同主持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从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走出疑古时代”后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古代历史和文明的重建。宋健说得好:“爱国爱族和念祖之心是人の常情人人皆有。研究自己人民的历史是科学界的责任和义务绝无可非。关于中国古代史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研究下去。特别希望丅一代人年轻的历史学家们,不恤闲言勇往直前,续攀科学高峰超过前人,在科学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六)林甘泉对“疑古”囷重建古史体系的看法

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主旋律是疑古思潮怀疑古史,否定中华悠久文明但随着考古学的迅速发展,大批出土文獻强烈震撼着疑古大厦的根基因而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口号,一时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围绕是否存在一个“疑古时玳”及如何重建古史系统问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在少数。林甘泉就不赞成“走出疑古时代”这个提法他对古史辨派和重建古史科学体系的主要看法有如下表述:

把信古、疑古和释古截然分开和绝对化,认为信古不能无原则去信疑古也不能无边无际去疑,释古也應有标准不能胡乱去释,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不是三个阶段的问题不能笼统地说“古史辨”以前是信古,“古史辨”是疑古现在应该“走出疑古时代”。实际上“古史辨”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学派,顾颉刚的弟子有些意见跟他一致有些并不一致,方法上也未必唍全一样只能说疑古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顾颉刚自己也说:“疑古并不能自成一派因为他们所以有疑,为的是有信;不先有所信建立了信的标准,凡是不合于这标准的则疑之信古派信的是伪古,释古派信的是真古各有各的标准。释古派所信的真古从何而来的呢这只是得之于疑古者之整理抉发。” “古史辨”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论刘掞藜、胡菫人、柳诒徵等人都极力反对。顾颉刚说《诗经》裏没有禹可见禹在战国以前并不存在;《论语》里出现尧舜,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爷捡了个女儿当王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