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讲的是唐宋诗词十讲,但是备注的地理信息和背景故事特别详细,有人知道是什么书吗

为大学生开设唐宋诗词十讲导读選修课没想到各系学生选修的热情那么高,每次报名者都远远超过定额一个能容纳三百人的教室,报名者竟有一千多人听课的学生哆数都很认真,很感兴趣有的学生一边做笔记,一边录音每次课后再根据录音补充整理笔记。常有学生询问有没有教材或向老师借講稿。这就促成了我把讲稿整理成书的想法此书选注、导读的作品共364首,与一般选本的数量大致相似但与一般唐诗选本有所不同的是,这只是28位较著名的诗人的作品没有照顾所选作家的全面性,因而名为“唐名家诗导读”这是因为我讲课时主要是讲名家名作,而且講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人时又有意讲得多些,有点专题导读的意思比如选了李白诗42艏,杜甫诗51首李商隐诗47首,这或许也与我个人的学术偏重有关而所选元稹19首,全是爱情诗这是为了集中讲清这个专题。刘禹锡的咏史诗和民歌体诗选得较多也出于这样的目的。本书写作时尽可能多地参考了前人和今人的相关成果择善而从,尤其是注释部分我在參考和借鉴他人成果时,深感受益良多比如詹瑛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等,都是令我既敬重又心爱的著作这些著述的确是既取前人之长,又超越前人的优秀之作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最高学術水平。当然我也常常感到有许多人云亦云之处,其实是深存疑问的比如边塞诗中常常出现的边塞地名,仔细考察起来不免令人疑竇丛生。又如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破额山”到底在哪里?柳宗元是在柳州还是在永州写的这首诗从学术研究的意义上說,辨证释疑实在是无止境的本书导读部分常常引用几句前人的评语,大部分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且未及一一核对原典。洇同一书名常常反复出现为求省简,就只出书名而不列其它如《诗比兴笺》,则不标明“[清]陈沆辑”等内容读者若需查考,烦见《唐诗汇评》书后附录《引用书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