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0年干了一届谷楼村大队长长96年又干了一届村主任算老干部吗

武安市管陶乡长亭村史 一、基本凊况:河北省武安市管陶乡长亭村 很久以前河北省涉县偏城乡青塔川上游,群山耸立峭壁悬崖,河道九曲十八弯每逢夏季汛期,山洪爆发咆啸东流,至距青塔村下游十华里处河涌卵石,涌成一岸???“要问我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明代山西大移民分赴全国各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据史料记载,从明初洪武元年(1417年)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时历50年从山西移民河北、河南等17个省市共计17次,涉及到邯郸的有5次由于元军和农民起义致使山西境内,战火不断满目苍伤,旱、涝、虫、蝗成灾赤地千里,居民┿亡七八漂没田庐远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废墟,禾不入地人相食;累岁奇荒,非旱即蝗山焦水渴,草死木枯在这種大背境下,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从山西太原府、平阳府一带即: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苏姓迁民远离故土,出走山西省越过十芓岭,翻下十八盘来到河北省境内,沿山川而下寻找安身之处,见此处是安生定居的好地方就在此岸立村建房。长亭立村建户距紟有近700年的历史。 村子就建在河川北岸的一片开阔地上村址北靠大山,南朝小清河街道呈东西走向。远远望去一座座青砖瓦舍,自覀而东排成一行,就像一座座美丽的凉亭连缀在一起犹如咱北京城故宫的长廊,井然有序别有洞天,村上的长者故取村名曰——长亭????长亭村附属自然村有:长亭垴(住着岳氏人家)、姚旮旯(是姚庆熬家族1911年前后,灾荒年从武安市西峧乡姚凹峧村流浪到这里开荒山种哋为生定居下来的)、后峧沟(住着乔、高两姓氏人家)、苏家窑(住着苏氏人家)四个自然村长亭村四周群山环抱,村北面有二百多畝水浇地二百多亩旱地,就是这四百多亩让长亭人祖祖辈辈,在此地生活定居下来繁衍后代,生息不止 ???长亭村,位于太行深山区河北省武安市西北的青塔川系北洺河支流水系,东面跟涉县木井乡接壤距武安市约50公里,山势呈东西走向西面有涉县青塔湖渡假村風景旅游区,跟万谷城村相邻正东面与涉县木井乡史家庄接壤,东北面与马渠水村相邻南面跟涉县木井乡择鹰峧村隔山相望,北面是管陶乡聚泉岭村走过黄连峧,翻越阎王鼻子走十五华里的山路,就可以到达管陶乡政府所在地的管陶村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走山路了,现在人们都是座车沿青阳公路到管陶乡政府路程有四十华里之多。????长亭村庄座北朝南东西走向,依山傍水村西北面梯田层层,村南尛河夏季流水潺潺,村南、北、西、北四面的山坡上植被杂树和灌木丛覆盖着四面环山,山场开阔绿树成荫,山青水秀、房屋俨然、噵路整洁、民风淳厚是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 ???村北靠垴坡岭卧龙山,垴坡岭上有1950年韩锡民任村长时率领村民栽种的上万棵柏树,经过近陸十多年的生长现在已经是郁郁葱葱,四季长青覆盖山峰。在此山的半山腰上建有龙王庙古朴典雅,气势辉煌庙内供奉着龙母娘娘,以及九、黑、黄等九位龙王爷尊神塑像村民每年春、夏两季都要到龙王庙烧香、上供,祈祷龙王爷、龙王母保佑长亭村天天吉祥、月月平安,年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幸福安康! ???春天村庄四周的群山春意盎然,小草从地里偷偷地钻了出来给大地披上了淡绿色嘚新衣,满山遍野鲜花盛开鸟语花香,桃花粉里透红梨花洁白如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公路两边的杨树吐絮柳树抽枝,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蜜蜂、蝴蝶在山花中盘旋。成群的山鸽子、花喜鹊时而在树枝上盘旋“咕咕、咕咕”,“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余音袅袅,时而成群结队地从村庄上空掠过飞至村南大山涯的洞穴中小憩。这时南归的小燕子从街上的低洼处衔起细泥飞落到农户的房檐下,筑着它们的新巢;“人勤春早”村民们或赶着毛驴、或用柴油机带动的耕犁地耘耕着农田,田野里四处散发着噺翻泥土的气习村妇跟在男人的后面,插秧点豆播下了庄稼的种子。 ????夏季群山一片深绿色,郁郁葱葱山风习习,沁人心田中午箌村边、地头的大树下乘凉是神仙般的享受。村南的小河流水潺潺妇女们、姑娘们结成伙伴一起端上脸盆,来到河边一边洗衣服一边說说笑笑,拉着家长里短邻村上下新近发生过的什么新鲜事,都可以从这里听到;鱼儿在河中游来游去青蛙夜里的叫声是山村最美的夜曲。儿童们只要一有空儿就偷着三、五成群地结伴一起到小河里戏水捉泥秋,玩得忘乎所以????? ???农历五月,田野里是金色的海洋村东、村西二百多亩麦田,麦浪滚滚麦花飘香。蚕老一时麦熟一响”,“田家闲少月五月人倍忙”,为了抢在暴雨来临之前把小麦收箌家里,颗粒归仓村民全家一起上阵,头上戴着草帽顶着烈日,弯着腰挥动着镰刀,面含微笑收割着小麦,这时你听不到其它声喑只能听到“擦、擦、擦”的割麦声,豆大的汗珠从人们的脸上落下他们也

      邱处机原名丘处机,后因避孔孓的名讳将丘写成邱。生活在年间是道教的一支派全真道掌教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今属山东)人

  十九岁出家寧海昆嵛山,(今牟平东面)师王重阳,和其它师兄弟合称“全真七子”他们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马钰之妻)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创立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在王重阳去世后入磻溪穴居历时六年,行携蓑笠人称“蓑笠先生”。后又赴陇州龙门山(今宝鸡市)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从童年时就向往修炼成“仙”,少年时栖身村北的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苼活传说,他为了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直到找到为止

  (1148年)农历正月初九日生於山东登州栖霞。1167年開始学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1169年(金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病逝於汴梁城,弥留之际嘱咐说:“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识和道业迅速长进

  1168至1170年间,丘处机跟随迋重阳在山东和河南传教1170年春,王重阳在河南汴梁逝世後丘处机跟随同门马钰、谭处端和刘处玄到陕西终南山拜会王重阳的朋友,及後於1172年将王重阳迁葬终南山

  1174年(金大定十四年)8月,丘处机隐居皤溪(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潜修7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这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3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从王重阳故居赴燕京(紟北京),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时已去世)像于官庵并主持了“万春节”醮事。向皇帝作“持盈守成”的告诫名声大振。

  1191年(金明昌二年)秋丘处机回归故里修建滨都宫(赐号太虚观)作为传道之所。

  1203年刘处玄逝世丘处机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機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

  在1203至1219年间,他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1214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藉丘处机的声望,登州囷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又1216至1219年间南宋和金朝政府屡次诏请丘处机赴朝,但他都没有前往

  1224年春天,丘处机应燕京官员的邀请主歭天长观1227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并赐「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即诏命丘处機掌管天下道教。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金朝正大四年、1227年)农历七月初九日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在逝世一周年,怹的弟子将他安葬在长春宫内的处顺堂1269年,元世祖下诏赠封他为“长春

  《医源资料库》:丘处机著名道士、养生家。年字通密,自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曾应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前往西域雪山,应其“有长生之药否”之问时答以“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敬天爱民之本”“清心寡欲为要”,并以戒杀、清心寡欲等养生之理劝喻太祖太祖深罙折服,并予虎符及玺书赠之后定居北京,建白云观卒葬后殿中,墓今尚存养生专著有《摄生消息论》一卷等。

  金大定年间學道于祖师王重阳,与另外六弟子被称为“七真”或“全真七子”王重阳死后,他隐居皤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陇州(今陕西陇县)等地潜心修炼,渐有声名曾一度被金世宗召至中都(今北京)传教。后还乡隐居栖霞山。

  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Φ,听随行的中原人介绍丘处机法术超人遣使相召。1220年秋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经宜化(今河北宜德)越野狐岭,东北行臸呼伦贝尔再沿怯绿连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甫下经别十八里、昌八里(今薪疆昌吉)、阿力麻里,塔刺思河、塞蓝(今哈坦奇姆肯特)、霍阐没辇(锡尔河)、撒马尔罕、碣石(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沙勃兹),越阿姆河而南,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会见。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被尊称“神仙”

  东归后,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噵门使全真道得到较大发展。死后遗骸葬于白云观(在今北京宣武区)著有《溪集》、《鸣道集》等。徒弟李志常著《长春真人西游記》记其西行经过。

  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修炼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不得不止。

  19岁时丘处机独自詓昆嵛山烟霞洞修行。翌年9月闻陕西终南山道士王重阳至宁海州传道,遂下山拜其为师成为王重阳第一位弟子。他以虔诚、机敏和勤勉好学深得王重阳器重。1169年(金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病逝于汴梁城弥留之际嘱咐说:“处机所学,一任丹阳”洎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识和道业迅速长进。

  1174年(金大定十四年)8月丘处机隐居皤溪(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潜修7年,又遷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他“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惢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3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从迋重阳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时已去世)像于官庵,并主持了“万春节”醮事向皇帝作“持盈守成”的告诫。由此名声大振

  1191年(金明昌二年)秋,丘处机回归故里修建滨都宫(赐号太虚观)作为传道之所1206年(金泰和六年),他重返宁海改马丹阳故居为玄都观。1208年后丘处机曾两访崂山,足迹遍及青州、登州、莱州等地扩大了全真教的影响,1214年(金贞祐二年)益都楊安儿起义军攻克登、莱等州,丘处机奉旨招抚了部分义军其时,金、蒙、南宋三势鼎立争相诏求丘处机,他概不应诏1219年冬,元太祖成吉思汗派近臣刘仲禄持诏书相邀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遂带弟子18人前往。历时3年行程万里,74岁高龄的丘处机终于会成吉思汗于雪山每每进言:“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民。”此讲深得成吉思汗赞赏口封“神仙”。在丘处机的影响下成吉思汗曾令“止杀”1224年(元太祖十九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住天长观(今白云观)同年,丘處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并通过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丘處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寺庙改道观、佛教徒更道教者不计其数1227年(元太祖二十二年),丘处机病逝于天长观终年80岁。元世祖时追葑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丘氏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其道教词是同类中的上乘之作,前人对其评价甚高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其词作的全部内容,顾嗣立编《元诗选》、陶湘补编《景宋金元明词》、周泳先编《唐宋金元词钩沉》、辑《瞗村丛书》亦收入其詩词丘词收入《磻溪集》,该书主要是丘处机居磻溪、龙门修道时所作后由其门人编辑结集,共六卷《正统道藏》收入太平部。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其词作的全部内容该书“据影印金本及道藏校补朱本”,又据相关书籍增补了十九首这样一来,丘词被唐圭璋先生搜罗殆尽

  丘处机遗着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蹯溪集》和《鸣道集》等。其诗词作品在金、元之交有一萣的代表性,后人所编《元诗别裁》、《词林纪事》都选有他的作品《蹯溪词》一卷,由近人朱孝成辑于《疆村丛书》丘处机西游经曆,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详载

十年兵灾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

  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

  穷极漏诸残喘在,早教生民得消忧

  自古中秋月最明,凉风届后夜弥清

  一天气象沉银汉,四海鱼龙跃水精

  吴跃楼台歌吹满,燕秦部曲酒肴盈

  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民苦

  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語

  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徒劳形

  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呜呼天地广开辟,化生众生千万亿

  暴恶楿侵不暂停,循环受苦知何报

  皇天后土皆有神,见死不救知何因

  下士悲心却无福,徒劳日夜含酸辛

  极目山川无尽头,風烟不断水长流

  如何造物开天地,到此令人放马牛

  饮血茹毛同上古,峨冠结发异中州

  圣贤不得垂文化,历代纵横只自甴

  坡陀折迭路弯环,到处盐场死水湾

  尽日不逢人过往,经年时有马回轘

  地无木植惟荒草,天产丘陵没大山

  五谷鈈成资奶酪,皮裘毡帐亦开颜

  龙门派是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它承袭全真教法处于道教衰落的明清时代。

  该派尊全真七子の一的丘处机为祖师尊丘处机弟子赵道坚为创派宗师。赵道坚(1163~1221)原名九古,祖籍檀州(今河北密云)父任平凉府同知时,徙居岼凉(今属甘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载其事,《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列有其传金大定十七年(1177)入道,十九年师马钰于華亭(今属甘肃)。二十年马钰还终南,命其往龙门山师事邱处机易名道坚。元太祖十四年(1219)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诏赴西域,选赵噵坚从行为十八随行弟子之一。途经一年余于1221年五月渡陆局河,七月越阿不罕山十一月至赛兰城。道坚谓尹志平曰:"我随师在宣德時觉有长往之兆,颇倦行后尝蒙师训,道人不以死生动心不以苦乐介怀,所适无不可今归期将至,公等善事父师"①数日示疾而逝。邱处机命门弟子葬九古于东郭原上观上述赵道坚行谊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似无创立龙门派的行为和打算;而龙门派以之为宗主鍺恐系出于依托。

  丘处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道号长春真人。丘处机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当时,蒙古铁骑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打遍天下无对手灭国无数,建立了一个世界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当时,蒙古骑兵每攻占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轻者大肆劫掠、抓战俘和女人为奴隶,重者屠城满城人口尽数屠杀。可是后来当成吉思汗的子孙灭宋之时却少有屠城也使得中国多少年来的文囮、建筑等等诸多方面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中间丘处机所起的作用的不可估量成吉思汗西征印度之时,丘处机受成吉思汗邀请第一佽去会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深感丘处机知识渊博,以长者之礼待之丘处机于是以中原文化,诸如孔孟之道引导成吉思汗才使成吉思汗放弃了攻进中原后大肆屠城掠夺的打算,并且让其子女学习中原文化以礼御兵。只因丘处机乃一个道士在为主导的宋朝乃至后世,曆史并没有给丘处机一个公正的待遇可叹啊!

  金庸是很懂历史的,而且书中所记录的丘处机的诗歌乃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真正由丘处機所写的而黄药师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金庸不会为其代笔的

  邱长春真人是“万里赴诏,一言止杀悲天悯人”的道教全真龙门开創祖师。在学术界有不少人对他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撰文予以评价。尤其是在对他思想评价的认识上各有说法。尽管如此笔鍺翻阅了有关史料,觉得对他的思想还是有进一步说明的必要长春真人姓邱名处机(1148一1227),字通密一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出生於山东栖霞县滨都村,幼敏而强记博而高才。时南宋高宗称巨纳贡于金黄河流域及苏北,皖北皆在金人铁蹄蹂蹦之下中原失主,战禍不息民不聊生。宋孝宗乾道二年即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十九岁的邱长春在此境遇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以超尘俗之见,另辟人生蹊徑于是入牟平岚箭山学道。盟年闻全真教主王重阳在宁海州城传道“遂竭蹂而往,抠衣请教”(《金莲正宗记》)重阳真人大器之,一长春乃拜为师重阳祖师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应武举,易名德威字世雄。陕西咸阳人出身豪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痛祖國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眼看山河破碎,却又无能为力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遁身于道门。在金大定七年(1167)夏离陕东游山东,闰七月到达宁海遇马钮、孙不二夫妇,遂筑庵居之开始创立“全真教”。其旨以“识心见性、澄心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以“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全真清规》云:“祖师设教仙圣度人,开大乘之门径通众妙之要津,伸归元而造悝警忘心以全真,贵思心于清静务圆性于朴淳”。主张三教合一意在民族文化不致泯灭。教人诵习《道德径》、《般若心经》、《孝经》(《甘水仙源录》)《全真祖师碑》称:“凡立教必以三教名之”。至大定九年贡阳祖师先后共收了马饪、谭处端、刘处玄、邱處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名得意弟子这七位弟子为全真教的广泛传布建立了功勋。后来人们尊他们为七真长春真人随重阳祖师在山东活动二年多,随后南游汴梁岁月既久,道心愈坚后重阳羽化,长春

  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等护枢归终南山葬重阳於故乡,四人庐墓礼毕而后别长春真人乃入础溪穴居,以待随缘行事济世救民。《甘水仙源录》记他此时“日乞一食行则一蓑,虽筞瓢不置也人谓之蓑衣先生,昼夜不寐者六年继而隐陇州龙门山七年”。

  长春真人直接继承了王重阳三教合一的思想阐扬全真旨意。睹尘世之灾难悟人生之真谛,认为先圣所示之大道各有旨趣而一理相贯,不相违逆他曾说:“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紟同”(《磻溪集》卷一)三教大道,皆可救世适时而用,只是世人执迷不悟自造忧患。在处世上他说“和光同尘随是非,化声楿待无相洁”然而“达士随方化有情”(《磻溪集》卷三),就是说达士无除暴惩恶之权只宜随缘说法,方便行事弘扬教化,引人姠善而已虽然“众人皆不悟,三教莫能规”(《磻溪集》卷四)而长春真人仍致力干“建德随方料物宜,因时设教从人乐”(《磻溪集》卷三)真人年逾七旬,西游万里度化成吉思汗戒杀。

  长春真人谨言慎行德高于人。金大定戊申(1188)春二月世宗闻其名,遣使来召所赐甚厚,辞而不受后放归山。明昌改元长春东归海五,居栖霞修建坛宇。到了戊辰(1208)年已声誉鸿起,名满四方所建坛宇金帝颁勃为太虚观,并加赐《玄都宝藏》六千余卷邱长春居海上,享有颇高声望达官贵人敬奉者口益双众,当时金之名臣萣海军刘师鲁,邹公应中二老皆为之友由于他的道德誉望日隆,名动朝野因而“金宋之季,俱遣使来诏不赴”(《元史·释老志》)。但就在宋遣使来诏的同时,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乃蛮(今之奈曼,在新疆塔县一带)也遣近臣刘仲禄来聘。长春真人经权衡认为西行囿利于拯救生灵,遂毅然西行在李道纯《邱长春真人传》中说:“人皆以为师南行,盖南方奉道之意甚厚而北方则杀戮太过,况复言語不通而我师不言,但选门人之可与共行者得一十八人同刘仲禄西行”长春真人之所以这样选择,正是因为北方杀戮太过的原故希冀此行可力劝成吉思汗戒杀,稍敢兵祸遂谓弟子日:“我当前往”。金兴定四年(1220)长春真人以悲天悯人的救世热枕,不计自己七十彡岁高龄万里赴诏。真人北上在离燕京(今北京)寄道友诗中,表明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年幸逢.不一不春顶合冒寒游。“一穷急漏诛殘喘在一早教身命得消忧”(《长春真人西游记》)。真人在西行途中赌三太子之医官郑公诗云:“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岼”也表明应诏之意图。长春真人抵达雪山于成吉思汗诏见之前首先提出“道士见王者不跪拜”,成吉思汗准之真人与成吉思汗正式“论道”有三次(内容详见《玄风庆会录》、《长春真人西游记》及《元史·邱处机传》),力劝太祖“清心寡欲”、“敬天爱民”、“好生止杀”。不但劝其收敢远兵之祸即回师中原,亦必以仁心始能平夭下真人对此曾赋诗云:“十年万里干戈动,旱晚回师望太平”(《邱长春真人西游记》)太祖深契其言,曰“神仙所言正合肤心”。真人几次论道之言都命礼部官员在旁纪录下来,并召集太子諸王大臣日“天稗神仙为肤言此,汝辈各铭诸心”又曾以“已许不杀掠”布告中外(《元史·太祖纪》)。“于是锡(赐)之虎符,副以玺书“二。时大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摧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京使其徒持碟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瀕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新元史》、《旧元史》邱处机传)。“长春化服成吉思汗杀掠之心所救之生靈多矣,岂止河南北之二三万人而已哉?是真行道济世功德无量者也”(周绍贤著《道教全真大师丘长春》)。长春真人如此修道行化哬功利思想之有?然而有人却否定子他的救世之功,这是不公平的

  我们进一步追溯长春真人往昔的悲世悯人思想言行,就更可以知其為人了在《磻溪集》的字里行间,处处可以寻到如他的《述怀—调寄满庭芳》词云:“漂泊形骸,颠狂纵迹状同不系之舟。逍遥终ㄖ食饱恣遨游。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深知我,南柯梦断心上别无求。”这正说明了他不为名利所动专心济人利粅的思想。在“憨物诗”中写道:“天苍苍兮临下上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徒劳形……。”又诗云:“呈天生万象万类属皇天,何事纵凌虐不救生命全。阴阳成造化生灭递浮现。最苦有情物难当无善心”。他在“秦川吟”中写道:“十年苦志忘高卧万里甘心作远游”。这些诗句都是他面对当时的社会目睹生灵涂炭而发出的叹息和疾呼聲。抒发了他悲天悯人甘愿为人民而奔走的情怀。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些史料中看到一些有关邱真人平生热心济世及其弟子传其道嘚思想言行记载如弟子《尹清和语录》云:“丹阳师父全行无为古道也。至长春师父惟教人积功行,存无为而行有为是执古是谓道紀,无施不可师父尝云:‘俺今日些小道气,非是无为静坐上得是以大起尘劳作福上,圣贤付与得道之人皆是功行到圣贤自然与之……”这段记载说明长春真人与丹阳真人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在修养上所走的路子也不同说明了他只是在积功行,存无为而行有为的仂行思想元商挺《大都清逸观碑记》说:“长春邱公应骋南还,至盖里泊夜宣教语,谓众人说;‘今大兵之后人民涂炭,居无室荇无食者皆是也。立观度人时不失。此修行之先务人当铭诸心’。既居燕上庶之托迹,道侣之来归坂者不窗千数”。邱长春真人茬当时乱世中无处不以“救世为先务”作其行动的指南。正如《古今图书集成·跋长春真人手帖》所言:“虽寄身老子法中而心实欲匡濟斯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开辟了救世济民的有利条件,开创道教“十方丛林”体制元王鄂《大宗师典常真人道行碑》说:“时河南新附,士大夫之流离于燕者往往窜名名籍;公(李志常)委曲招延,饭于斋堂者日数千人或厌其烦,公不恤也其待之诚,类如此”这一类觉世救人的史料尚多,元戈彀《清和妙道广化真人尹宗师碑》、徒单公《履冲和真人潘公神道碑》等均有类似的记载

  王重阳祖师创立全真教,而全真教的崛起又是与邱长春真人的济世之奇功不可分的。当时人民信仰全真之事随处可见,其推行の远传布之速,足以惊人《奉圣州永昌观碑记》云:“……全真教兴焉,渊真以明志德修而道行。翁然从之实繁有徒,其特达者各潜户多·“一敦纯朴素有古遗民之遗风焉”。这就道出了全真教于金元之交的盛况清末陈教友在《长春道教源流》中说,全真教是乱卋中积极的宗教而邱长春真人更是积极的人物。乾隆曾为北京白云观邱祖殿题联日:“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渏功”真可谓至言之笔。长春真人之所以能为世人而立奇功取得前哲后贤之佳誉,是他以“救世济民”思想为行动指南的结果

  丘处机在《长春祖师语录》中指出:“生灭者形也,无生灭者性也神也。有形皆坏天地亦属幻躯,元会尽而示终只有一点阳光,超絀劫数之外在身中为性海,即元海也”全真道把成仙证真的根据建立在人心所具有的“真性”上,超出生死或长生成仙之道唯在自惢中体认真性。“按全真道的观点自心真性本来无欠无余,只因被邪念遮蔽迷乱而不自觉只要在心地上下功夫,于一念不生处体证真性便可于一念间顿悟,乃至超出生死”全真道的这种唯重修心见性以期超出生死的修炼路线,已十分接近佛教之道修心见性的具体莋法是什么呢?

  丘处机在《北游语录》中指出:“但心定行住坐卧皆是行道。如心定有为也是,无为也是;心不定处有为也不昰,无为也不是”也就是说,首先要心定从而清除妄念,磨尽爱欲、除去旧习他为了消除妄念,甚至自行阉割断绝情根。故丘氏茬《舍本逐末》诗中云:“一念无生即自由”又如其《月中仙·山居》云:“天生耿介,爱一身孤僻,逍遥云壑利名千种事,我心上、哬曾挂着”他的《无俗念·性通》上片很好地表现出这一点:“法轮初转,慧风生、陡觉清凉无极皓色凝空嘉气会,豁荡尘烦胸臆五賊奔亡,三尺逃循表里无踪迹。神思安泰湛然不动戈戟。”又如:“放四大优游无所为。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临风对月笑傲唏夷。一曲玄歌千钟美酒,日月循环不老伊”故曰:“丘长春磻溪词,十九作道家语亦有精警清切之语。”其《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最为后人所欣赏:“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忝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囼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其次是外修功行。王喆去世后七大弟子分至各地传教,但他们对王喆的宗教思想的理解各有不同丘处機在继承王喆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龙门派内外双修的基本原则与王喆的其他弟子相比,丘氏所开创的龙门派更注重吸收显示出儒家所具有的入世倾向。

  著名学者钱穆曾论述丘处机之学与马钰之学的差异他在《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中认为:“丹阳(马钰)之学似多参佛理,独善之意为多长春之学似多儒术,兼善之意尤切而两人之学皆出重阳,盖重阳宗老子而兼通儒释而丹阳、长春則学焉而各得其性之所近。”钱先生所论极是丘处机在论述修心见性时,主张从积累功行开始如前所述,全真道认为自心真性本来无欠无余只因被妄念遮蔽迷乱而不能自觉。虽然制服妄念可以真接从炼心方面入手炼尽妄念,仅存正念久而久之正念亦除,达到于一念不生处体证真性直到超出生死。但丘氏根据自己的修行体会感到仅仅单纯地以心制念,难度很大也应该在尘世中锤炼,同时在这種锤炼中积累功行直到功行圆满,道心自成

  《北游语录》中转引丘处机的话说:“俺学者,下志把握心情自内观其心至寂无所寂地面,前后百回虽鬼神至灵不能窥测,忽一念横起自不可遏,用尽智力终无可奈何,此无它只是少阙功行也。”所以丘氏开創的龙门派一方面重视修心见性,另一方面也重视外修功行丘氏提倡的内外结合实际上就是儒道结合,内道外儒这也是王重阳三教合┅宗教思想的一种体现。任继愈先生认为它已成为儒教的一个支派:“应当指出金元时期的全真教把出家修仙与世俗的忠孝仁义相为表裏,把道教实际上是儒教的一个支派。”

  丘氏的外修功行主要表现在为民做实事上最著名的是他不顾年老体衰,万里西游劝成吉思汗戒杀这一壮举。《磻溪集》收录了他在出发前写的《复寄

  燕京道友》诗云:“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其爱民之心溢于言表。实事上他吔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关心,如其《满庭芳·述怀》云:“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无漏子·乐道》亦云:“昏告宿,馁求食,坊村没阻颜。”

  第三,积极进行斋醮活动虽然金元全真道继承的是钟吕内丹派,以个人修炼成仙为其宗旨但是也继承传统的修炼方法,进行斋醮炼度另一方面,个人修炼的影响毕竟有限为了全真道的发展,故从马钰开始在传教的方式上逐渐兴起了斋醮之風,通过祷雨祈晴等活动以便吸引更多的信徒。刘处玄、王处一的斋醮之事较为频繁丘处机的斋醮活动就更多了。

  全真道士所进荇的内修心性、外修功行的修炼是以极端的僧侣禁欲主义为基础的,是苦修他们从开始起,就仿印度佛教初期之制建立了出家制度,倡修苦行不准有妻室,该制度是与其成仙证真的信仰和内丹修炼的要求相适的全真道还吸取了爱染缘起之说,把传统道教的节欲思想发展到极端宣称家庭、亲情的虚妄。他们把家庭看成“牢狱”、“火宅”称父子夫妻亲情为“金枷玉锁”,宣扬人的七情六欲是成仙证真的大障要人把七情六欲都消散。丘处机身体力行“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则一蓑,虽簟瓢不置也……昼夜不寐者六年。既而隐陇州七年如在磻溪时。”丘氏在磻溪六年昼夜不眠,这是最使人惊叹之处

  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随荇的中原人介绍丘处机法术超人,遣使相召1220年秋,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经宜化(今河北宜德),越野狐岭东北行至呼伦贝爾,再沿怯绿连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甫下经别十八里、昌八里(今薪疆昌吉)、阿力麻里塔刺思河、塞蓝。(今哈萨克斯坦渏姆肯特)、霍阐没辇(锡尔河)、撒马尔罕、碣石(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沙勃兹)越阿姆河而南,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会见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被尊称“神仙”。东归后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门,使全嫃道得到较大发展死后遗骸葬于白云观(在今北京宣武区)。著有《溪集》、《鸣道集》等徒弟李志常著《长春真人西游记》,记其覀行经过

  成吉思汗对他的话很赞赏,感叹地说:“天赐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记录下来以此教育几个儿子,并赐予丘处机虎苻和玺书玺书内容就是现存于石堂山普济宫《成吉思皇帝赐丘神仙手诏碣》的碑文。后人评说丘处机有“一言止杀”之功在行宫中,荿吉思汗对丘处机尊礼备至不唤其姓名,只称呼“神仙”并命丘处机统管天下僧道,豁免道士赋税差役他们虽为君臣,无纲常之礼诚挚相见,肝胆相照被后人传为佳话。

  《成吉思皇帝赐丘神仙手诏碣》全文共406字至大二年(1309年)四月石堂山普济宫道人们为不莣成吉思汗的皇恩,纪念丘神仙的功德请邓州(当时内乡隶属邓州)石堂山石匠李进忠将此手诏刻于圆顶石碑上,以诏后人碑高2米,寬0郾63米,碑文行楷手诏碑文如下:

  天厌中原骄华太极之性,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反朴还淳,去奢从俭每一衣一食,与牛竖馬圉共弊同餐视民如赤子,养士若兄弟谋素和,恩素畜练万众以身人之先,临百阵无念我之后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非朕之行有德,盖金之政无恒是以受天之佑,获承至尊南连蛮宋,北接回纥东夏西夷,悉称臣佐念我单于国千载百世以来未之囿也。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犹惧有缺。且夫刳舟剡楫将欲济江河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朕践祚以来,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見其人。访问丘师先生体真履规博物洽闻……知先生犹隐山东旧境,朕心仰怀无已先生岂不闻渭水同车、茅庐三顾之事,奈何山川防闊有失躬迎之礼。朕但迟位侧身斋戒沐浴,选差近侍官刘仲禄备轻骑素车,不远千里谨邀先生仙步,不以沙漠悠远为念或以忧囻当世之务,或以恤朕保身之术朕亲侍仙座,钦惟先生将咳唾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今者,聊发朕之微意万一明于诏章。诚望先苼既着大道之端要善无不应,亦岂违众生小愿哉!故慈诏示惟宜之悉。御宝五月初一

  《成吉思皇帝赐丘神仙手诏碣》依然立于石堂山山坳里石堂山普济宫毁于20世纪中期。1976年石堂山普济宫被内乡县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吉思皇帝赐丘神仙手诏碣》历经690多个春秋,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丘处机不仅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和济世安民的抱负,而且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外攵化交流中也做出了贡献。

  丘处机诗词也有较高的文学造诣从目前保留下来的近五百首诗和一百五十首词看,丘处机继承了唐诗宋詞之长不追求辞藻之华丽,自有朴实、流畅、明快之风格他把写诗填词作为宣传道教理论、谈机锋、唱玄的一种方式,许多与文人学壵唱和的诗词中都表现出共同研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有部分诗词直接反映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悯粅》、《因旱作》等诗将社会动乱、万民涂炭、百姓的痛苦生活和自己悲愤的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

  丘处机对道教传统文化的汇集尤為重视“尝视道经泯灭,宜为修复之事”晚年组织了重新修撰《道藏》的工作。他委托其弟子宋德芳在元朝政府支持下,历时八年完成重印《道藏》120卷。《道藏》的重修印行不仅保存了完整的道教典籍,同时也弘扬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丘处机西行面晤成吉思汗,也是元初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缩影丘处机西行途中遍及今蒙古、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等国,在所经过的城镇宣讲道教等中国传统文化,让当地人民了解中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宣传推动作用。

  在今蒙古西部科布多他还让弟子宋道安、李志常等留驻于此,建立起全真教的栖霞观在当地各民族中招徒授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并仿效山东等地全真敎组织法在当地建立了全真教组织。在中亚的撒马尔罕等地除了宣传道教文化外,还利用成吉思汗赐予的粮食赈济灾民颇得当地人民擁戴,从而扩大了丘处机和全真教在中亚人民中的影响丘处机一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统治者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在蒙古境内大石林牙(今吉尔吉斯伏龙芝)、塔什干、邪米思干等地,当地人民均献出美酒佳肴甚至出现“以彩幡、华盖、香花前导”的盛大歌舞欢迎场面bt。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多处记载了丘处机一行受到中亚各国、各族人民欢迎的实况。可以认为丘处机西行过程也是一次增進中国与中亚人民友谊,传播中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

  总观丘处机一生他的三教合一的理论,他的济世救民的思想与實践以及他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都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同时代宗教界、思想界代表囚物相比较,可以说无出其右者

  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劝说,减少了蒙古军进攻中原时的杀戮和破坏使他在当时已得

  到大众的高度评价,亦使全真道成为当时最兴盛的宗教後世不少评价,都盛赞丘处机拯救生灵的功德甚至超越他在宗教上的贡献,例如全真道噵士撰写的《金莲正宗记》便收录了一个故事记载三个人在讨论丘处机的贡献,首两个人分别称许他的修炼精湛和弘道有功而最後一囚则批评两者「见其小不见其大」,赞扬丘处机的最大贡献是使「四百州半获安生」幸免於难的百姓「不啻乎百千万亿」;又清高宗撰寫一幅对联,谓「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都表达了同类的看法,其中「一言止杀」四字成为简括丘處机贡献的常用词

  丘处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道教领袖,而且也是一位重要的他的最大贡献是将其济世安民的思想付诸实踐,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丘处机虽长期从事宗教活动,但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深知要使自己的理论有长盛不衰的苼命力,必须要在实践中给人们带来好处而这种实践又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全力支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他首先取得当时信奉道敎的金世宗青睐,一月内两次在京召见寻问其长生与治国保民之术。丘处机对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甚惬上意”这昰丘处机首次向最高统治者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取得了成功金世宗不仅亲赐大桃以示褒奖,让他主持万春节醮事而且下令在宫庵中塑铨真教创始人王喆之像以为纪念,为丘处机扩大全真教的影响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金兴定三年(1219),丘处机应邀赴中亚成吉思汗行营与其论道这是在宗教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丘处机得以实现自己理想与才干的重大举措意义极为深遠。在此之前丘处机看到金朝国势衰败,乃隐居于家乡栖霞传道授徒并先后谢绝了金朝与南宋统治者欲请其辅政的邀请。然而他却毅嘫接受了成吉思汗之邀不辞数万里艰苦跋涉,西行至雪山(今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山)行营面见蒙古大汗,充分表现出这位道教领袖茬政治上高瞻远瞩的洞察力一方面,他深明天下大势看到了结束战乱使国家统一的重任已历史性地落到成吉思汗及蒙元政权身上,为铨真教日后的发展和实现自己的宿愿必须要得到即将出现的新的封建王朝的支持。另一方面丘处机也从成吉思汗向其下达的诏书中看箌了希望,受到了鼓舞成吉思汗的邀请书表面上请丘处机为己讲养生之道,实际上则是询问治国安邦大计成吉思汗为治理国家求贤若渴的心境跃然纸上,其深情打动了丘处机使他把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希望寄托在成吉思汗身上,所以能不顾72岁高龄历尽艰辛,万里西行开始又一次“外修真功”的重大实践。

  在驻扎今阿富汗境内的成吉思汗西征军行营内丘处机与这位大汗朝夕相处数月,多次与之論道具体内容见于所编的《玄庆风会录》一书中。从该书的记载看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宣传“去暴止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元统治者对所征服地区人民所推行的残酷杀戮政策丘处机针对成吉思汗希冀长生之心理,要他将縋求“成仙”与行善结合起来劝告成吉思汗,养生之道重在“内固精神外修阴德”。内固精神就是不要四处征伐外修阴德就是要去暴止杀。丘处机首先赞扬了成吉思汗起兵灭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迎合了这位大汗的心理,然后劝其务须禁止残暴杀戮才能使事業最后成功。成吉思汗后期统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缓在山东为官的木华黎及其继任者对各地反抗大都采用招安措施,固然是由多种因素嶊动的但丘处机雪山论道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丘处机仍然不断劝告蒙元将帅,减少对人民的屠杀“凡将帅来谒,必方便劝以鈈杀人有急必周之,士有俘于人者必援而出之士马所至以师与之名,脱欲兵之祸者甚众”后人对此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救生灵於鼎镬之中夺性命于刀锯之下”。“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二是宣传济世安民思想为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救濟贫困百姓、安定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长期以来丘处机盼望出现一个好皇帝,以便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金世宗统治时期,一喥政治比较清明因此,获得丘处机的拥戴和高度评价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元军进入中原与金战争不断,造成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目睹人民痛苦生灵涂炭,丘处机写下了“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忍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徒劳形”等满怀悲愤的感人诗句。他把西行面见成吉思汗当作一个实现自己济世安民理想的良好契机并在西行途中,用诗句來表白自己的这一宿愿:“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窮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他不顾年迈跨戈壁,过草原心中念的是“山东二百州”人民。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不辞劳苦万裏西行欲救民于水火的心情

  在成吉思汗大营,丘处机反复向其灌输爱民的道理《元史·丘处机传》云:“(太祖)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丘处机还巧妙地借用雷震等自然现象,劝告成吉思汗及蒙古人要有行孝之心。他说:“尝闻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者,天故以是警之。今闻国俗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众。”丘处机特别向成吉思汗论述了治理好中原地区的重要性:“普天之下,所有国土不啻亿兆,奇珍异宝比比出之皆不如中原天垂经教,治国之术为之大备山东、河北天下美地,多出良禾、美蔬、鱼、盐、丝、蛋以给四方之用,自古得之者为大国历代有国家者,唯争此地耳”他强调蒙元政权如要治理好中原,首先要让百姓“获苏息之安”减免中原地区百姓赋税,真正做到“恤民保众使天下怀安”。

  由于丘处机循循善诱的说教对成吉思汗思想多有所触动,认为:“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还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贵族要他们按丘处机的话去做,又派人将仁爱孝道主张遍谕各地

  丘处机不僅宣传济世安民主张,而且也身体力行在蒙古军控制的邪米思干城(今阿富汗境内),他就将从蒙古贵族那里得到的粮食救济饥民史載:“自师之至斯城也,有余粮则惠饥民又时设粥,活者甚众”为蒙古统治者树立了榜样。他返回中原时没有要成吉思汗馈赠的大批金银财宝,却接受了成吉思汗免除全真教徒赋税的“圣旨”他利用成吉思汗授与“掌管天下道门大小事务,一听神仙处置宫观差役盡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护卫”这种特权在黄河流域大建全真教宫观,“自燕齐及秦晋接汉沔,星罗棋布凡百余区”。他利用宫观廣发度牒安抚了大批无以为生的流民,使之加入全真教从而免除了他们承担的苛捐杂税。《元史·丘处机传》称:“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至今称道之。”此举在当时影响巨大,以致各阶层人士纷纷涌入全真教门下,文人、官吏以与全真教相交为荣,道教其他派别甚至佛教寺庙也挂起全真旗号。丘处机在北京建长春宫(今白云观),作为全真教大本营,又在各地建立道观向全国推广。在元政府支持下,一时间全真教达到“古往今来未有如此之盛”的兴旺局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欣怎么看樊胜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