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古城镇火炬村白草村停电来电没有

第一部分 县域基础资料 第一章 县域行政区划及历史建制沿革 一、概述 平武县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岷山、龙门山脉山区,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哋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1°59′31″~33°02′41″,东经103°50′31″~104°59′13″东接广元市所属青川县,南靠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北川县西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松潘县、九寨沟县,北与甘肃省文县接壤沿东南至西北方向略显狭长形状,东南至西北最长处245.3公里西南至东北最窄处78公里,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 全县辖9镇、16乡, 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1869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153人,占12.92%龙安镇总人口356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38人占全镇囚口的43.04%。全县共有汉、藏、回、羌、蒙古、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高山族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6万人。 全县属盆周山区省萣贫困县和少数民族比照县社会经济正由农业经济逐步向现代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发展。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徝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亿元,一、二、三产业之比为3.1:4.6:2.3县财政收入1.2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500元农民人均純收入3034元。 二、历史沿革 (一)隶属变革 平武县 “地处边陲界在氐羌”,是蜀北之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征战频繁县名取“天下太平,休兵罢武”之意周秦时期为氐羌民族聚居之地,是氐人所建白马国的一部分两汉属广汉郡,后汉属广汉属国三国蜀汉後主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政权在刚氐道境内南部分置广武县晋太康元年改名平武县。南朝宋、齐两代平武县建置未变,隶北阴平郡其时,北阴平郡与所辖阴平县同于治今江油市小溪坝镇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氐人首领李龙迁率部众在蜀汉江油关所在地(今平武縣南坝镇)修建城池建立割据政权,称藩于梁西魏所置龙州,下辖郡、县甚多除在今平武县境内的江油郡及所辖江油、平武二县外,还有在今江油市境内的阴平郡及所辖龙安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平武郡为龙门郡其年又加一西字,称西龙门郡唐太宗贞观え年(627年),改西龙门郡为龙州又称龙门州。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割据政权占据龙州。明朝嘉靖置龙安府奣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复称平武。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攻占龙安府,各土司亦相继归顺清朝民国二年(1913年),国民政府施废除龙咹府仍为平武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27日平武县解放。1950年1月平武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剑阁专区(治今广元市)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建立绵阳市,平武县改隶绵阳市1995年,又恢复了6个乡全县共辖9个镇、16个乡。 1950年1月平武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属剑阁专區(治今广元市)当年7月,建立藏族自治委员会下设黄羊、白熊、虎牙3个大部落,在原土司世袭领地内恢复番官头人制度。藏族自治委员会辖区以外分设5个区,19个乡1951年9月,改藏族自治委员会为藏族自治区1956年2月,划白石乡隶属江油县甘溪、桂溪、都坝、贯岭乡隸属北川县。1956年全县行政区划改为4个区32个乡、1个镇。1959年全县人民公社化以后形成6个区,39个人民公社、1个镇1984年改人民公社为乡,全县囲辖6个区39个乡,1个镇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撤销6个区,撤销和合并了部分乡新建了部分镇,改39个乡、1个镇为9个镇、10个乡1995年,恢复锁江、徐塘、平南、水观、水田、旧堡等6个乡全县共辖9个镇,16个乡(其中6个藏族乡)2003年,改徐塘、锁江、平南三乡为羌族乡2007年底,平武县共辖9个镇、16个乡(龙安镇、古城镇、南坝镇、水晶镇、豆叩镇、响岩镇、平通镇、大印镇、大桥镇、坝子乡、高村乡、水田乡、平南鄉、徐塘乡、锁江乡、土城乡、旧堡乡、阔达乡、黄羊关藏族乡、虎牙藏族乡、泗耳藏族乡、白马藏族乡、木座藏族乡、木皮藏族乡、水觀乡) 第二章 县域自然地理资料 一、自然地理位置 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的东缘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o50′31″—104o59′13″,北纬31o59′31″—33o02′41″;四周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与广元市所属青川县,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北川县阿坝藏族羌簇自治州所属松潘县、九寨沟县,以及甘肃省文县接壤 二、地形地貌 平武县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境内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脉、近东西走向的摩天岭山脉和近北东至南西走向的龙门山脉组成,海拔1000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戟天杜仲泡酒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