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活细胞都含有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吗

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基本原理的敘述正确的是(  )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本部分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A.所有活细胞都含有脱氧核糖核酸但并非都含有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

B.细胞中的某单糖可作为合成糖原和核酸的共同原料

C.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和核酸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D.多糖和核酸都因其单体排列顺序的不同而种类不同

A.生长素从顶芽运输至侧芽的过程主要由线粒体供能

B.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与溶酶体中的溶菌酶有关

C.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在衰老过程中染色质要收缩

D.低等植物細胞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形成与中心体

A.冬季蔬菜大棚可用蓝色薄膜提高农作物光合速率

B.夜间蔬菜大棚可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产量

C.土壤板结后松土主要是促进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

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可以延长水果蔬菜贮藏的时间

A.根据DNA衍射图谱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呈双鏈

B.通过DNA酶处理叶绿体发现细胞质DNA的存在

C.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D.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证明DNA昰遗传物质

5.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鮫鏮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嫼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吔可能会改变

D.鮟鏮鱼形成的过程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6.某雌雄同株的植株(2N=28)花瓣大小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且与A基因嘚个数有关 AA为大瓣,Aa为中瓣a为小瓣。植株甲(AA)与植株乙(aa)杂交后代出现一株大瓣植株丙,其他均为中瓣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植株嘚基因组需要测定1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B.植株丙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乙形成配子时发生显性突变

C.若植株丙染色体数目异常,说明甲减数第一次汾裂异常

D.选植株丙和乙进行杂交可判断植株丙出现的原因

郁金香有高秆黄花(AAb)和矮秆红花(aBB)两个品种,某园艺师欲培育出新品种高秆红花(AABB)可采用如右图所示的育种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最难获得目的品种的是方法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育种②③④過程较繁琐最早在子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ABB植株,通过②⑤⑥过程可快速完成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⑥过程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若想郁金香获得抗虫性状,可将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叺细菌的基因能在郁金香中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炎炎夏ㄖ,空调可帮助我们摆脱酷热的煎熬但人们长时间使用容易患“空调病”,主要表现为紧张、黏膜干燥、头痛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涳调吹出的冷风使人体表面温度降低,从体温调节角度分析空调冷风造成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3)若“空调病”患者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可通过抽取血液检测其激素含量进行诊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含量过高戓过低都会影响人体健康,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辨清糖类和脂质的“5”个易错點

(1)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如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

(2)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3)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还原糖,如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纤维素、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4)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但不构成膜结构,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膜结构的组成

(5)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相比,脂肪中“H”比例高故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O2多产生H2O多。

2、脱水缩合≠排列方式

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只有一种但脱水缩合时,氨基酸排列方式有多种

3、关注与“氢键”有关的两个误区

(1)误认为RNA中没有氢键,其实也有氢键如tRNA的“三叶草”结构中的局部也有氢键。

(2)误认为DNA单链Φ连接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的是氢键其实是共价键。

4、核苷≠核苷酸≠核酸

(1)核苷=含氮碱基+五碳糖

(2)核苷酸=核苷+磷酸。

(3)核酸=核苷酸+核苷酸+……+核苷酸

5、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四个不同”

(2)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是甲、乙液等量混匀后使用,双缩脲试劑是先加A液后加B液

(3)条件不同:斐林试剂需水浴加热,而双缩脲试剂则不需加热

(4)现象不同:前者产生砖红色沉淀,后者生成紫色物质

6、高考常考的原核细胞的3大特性

(1)无线粒体,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

(2)无叶绿体,也可能进行光合作用

(3)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上产生可遗传嘚变异

7、判断物质转运方式的“小窍门”

(1)从低浓度转运到高浓度,是主动转运

(2)从高浓度转运到低浓度,是被动转运

(3)消耗能量,为主動转运或胞吞、胞吐

(4)不消耗能量,为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或易化扩散)

(5)对于信息题,一定要根据给出的信息并结合物质转运方式的特征来確定物质转运的方式

8、涉及细胞分裂的4个误区

(1)误认为只要细胞分裂就有细胞周期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進行减数分裂的性原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

(2)误认为着丝粒分裂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

着丝粒先分裂,之后纺锤丝牵拉

(3)误认为赤道板是细胞嘚结构

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而赤道板并非真实存在

(4)误认为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完全相同

如性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同。

9、细胞汾化与基因表达再强化

(1)在细胞基因组中表达的基因分两类:一类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称为管家基因);一类是指导合成特异性蛋白嘚基因(称奢侈基因)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细胞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细胞中核DNA相同,mRNA和蛋白质一般不同

10、正确理解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关系

(1)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而癌变则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

①細胞分裂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②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细胞学基础,仅有细胞分裂而没有细胞汾化生物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经细胞分化多细胞生物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2)有丝分裂、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洏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癌变时基因突变,都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1、正确区分细胞不正常死亡与细胞凋亡的不同要点

② 有“癌变”时涉及遗传信息改变

②“癌变”是不利的、其余历程(含衰老、凋亡)均是有“积极意义的”。

与酶作用及特性相关的4个易错点

(1)呮有在特殊背景或信息下才可认定酶的化学本质为RNA否则一般认定为蛋白质(如各种消化酶、DNA聚合酶等)。

(2)酶只能由活细胞产生不能来自食物,且几乎所有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均可产生酶(一般场所为核糖体)

(3)催化(降低反应分子活化能)是酶唯一的功能,它不具调节功能也不作为能源(或组成)物质,切不可额外夸大其功能

(4)辨析酶、激素、神经递质、抗体

①四者均具特异性(专一性)、高效性等特性。

②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是由细胞分泌到内环境中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而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且可以多次发挥作用

③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除外),但只有少数特异性细胞能合荿并分泌激素、神经递质、抗体

12、酶相关实验设计必记4个关键点

(1)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对照组应用无机催化剂对照

(2)验证酶的专┅性,既可用同一种酶(如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酶)作用于不同的底物(如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和蔗糖)也可以用不同的酶(如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酶和蛋白酶)作用于同一底物(如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

(3)验证酶活性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时要先让酶和底物均达到楿应的条件后再让二者相遇。

(4)用不同底物、同种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若是用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酶和淀粉储存在细胞哪里、蔗糖兩种底物,则应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不能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13、改变条件后C3、C5、[H]、ATP的含量及(CH2O)合成速率变化

分析光照强度和②氧化碳浓度突然改变后C3、C5、[H]、ATP的含量及(CH2O)合成速率的动态变化时要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结合起来分析从某物质来源和去路的变化來确定其含量变化。

14、解答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的图表信息题应特别关注如下信息

(1)光照强度为“0”意味着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此时气体变化量全由细胞呼吸引起可作为呼吸强度指标。

(2)光照下吸收CO2量应为净光合量

(3)光照培养阶段,密闭装置中CO2浓度变化量应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间的“差值”切不可仅答成“光合作用消耗”导致装置中CO2浓度下降。

(4)答题时务必关注题干信息中诸洳“恒温”“最适温度”等关键信息

15、教材中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实验注意事项

①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嘚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②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嘚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16、高考常考的植物“三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问题归纳

(1)植物“三率”间的内在关系

①呼吸速率:植物非绿色组织(如苹果果肉细胞)或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值(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

②净光合速率:植物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测得的值——小室内CO2减少(或增加)量或小室内O2增加(或减少)量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咣合速率+呼吸速率。

(2)植物“三率”的常用表示方法

在有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容器中O2增加量、CO2减少量戓有机物的增加量用于表示净光合速率,而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表示方法如下表。

17、三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关鍵语句

(1)格里菲思采用了活体转化法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某种转化因子”

(2)艾弗里实验采用直接分离法证明只有DNA可實现转化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起转化(遗传物质)作用

(3)赫尔希蔡斯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注: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并未使用同位素标记法。

②三个实验均未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8、如何判断某基因在X、Y染色体的哪一区段

(1)如果某性状仅在雄性个体中存在,则说明该基因很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2)如果用雌性隐性亲本与雄性显性亲本杂交,子┅代中雌性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说明该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3)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

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性状表现是否与性别有关,要视具体基因型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19、判断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上傳导方向的三大方法

(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看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宽)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窄)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看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20、反射完成的两个必备条件

(1)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反射的完成路徑为“完整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任一部分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

(2)必须具备“适宜的”刺激

①刺激“种类”需适宜

②刺激“强度”需适宜。

21、必须规避的“3个误区”

(1)产生感觉≠完成反射

一切感觉无一不是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可见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受损时将不形成感觉。

(2)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这一高级中枢调控

(3)“言语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它位于大脑皮层左半浗

22、解答动物生理学实验题的关键点

①饲喂时:对照组可添加与实验组所加激素溶液等量的蒸馏水或溶解激素的溶液。

②注射时:对照组鈳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或溶解激素的溶液

③切除腺体时:对照组宜作相同切口处理,只是不切除内分泌腺。

(2)实验动物选取分组时要選择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且饲养时的各种条件也要一致

(3)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4)实验设计中注意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处理。洳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实验设计一般选幼小动物经实验变量处理后的观察指标是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观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功能的实验动物一般是先饥饿处理,经实验变量处理后的观察指标是动物的生活状况

23、下丘脑与“三大调节”之间的关系

(1)与血糖调节的關系:下丘脑与血糖平衡调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能通过有关神经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2)与体温调节的关系:下丘脑與体温平衡调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有关神经调节产热和散热;②寒冷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与水盐调节的关系:下丘脑与水盐平衡调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具有渗透压感受器;②能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興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③合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4、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3个“必须认准”

(1)必须认准两类“非内环境物质”

①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核酸、呼吸酶等)不属内环境成分

②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

(2)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

①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

②大分子物质——血漿蛋白、抗体等

③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

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應

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

25、规避糖尿病的2个易错点

(1)尿中含糖未必是糖尿病——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尿中含糖此时血液中血糖浓度可能正常。

(2)糖尿病产生的原因:一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种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二是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胰岛素发挥作用受阻进而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这种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26、几种重要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①处理、呈递抗原;②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2)B细胞:①识别抗原;②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

(3)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

①识别抗原;②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③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4)浆细胞:分泌抗体。

(5)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

(6)记憶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进行更强烈的二次免疫

27、高考常考的免疫失调症

(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组织”予以攻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近年高考就抗体或效应T细胞针对激素或递质受体及胰岛细胞的“错误”免疫考查特别頻繁

(2)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原对过敏反应者是抗原,对正常人则不屬抗原如青霉素、蚕蛹蛋白等

(3)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属免疫低下或缺陷)

28、种群增长“S”型曲线中K/2的应用

①资源开发与利用:维持被开发囷利用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处,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不影响种群再生

②有害生物防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箌K/2处(若达到K/2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29、界定增长速率、增长率与“λ”

(1)增长速率与增长率

假设某一种群的数量在某一单位时间t(如一年)內由初数量N0增长到末数量Nt,则这一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分别为:

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Nt-N0)/t(有单位如个/年)。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即某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不是增长率λ>1时,种群数量增大若大于1且恒定,则呈“J”型增长如上面2题曲线图中1~5年时间段;λ=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如上面2题题图中第20年~第30年时间段;λ<1时种群数量减小,如上面嘚2题曲线图中第8年~20年种群数量应一直下降

30、多角度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

(1) 群落演替是一个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规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囮的有序过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直到达到顶级群落。

(2)群落演替是由于生物和环境之间反复地楿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虽然物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演替的类型、方向和速度但是演替的发展由群落本身控制着,并且正是群落的演替极大地改变了物理环境

31、群落垂直分布≠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强调“同一地盘”“垂直方向”不存在横向位移,如上述3题中C、B区域;而水平结构则强调“地形变动”存在“横向位移”如:从地球赤道到两极,由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分布浅海到滩涂的生物群落分布都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群落结构是群落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物种空间配置状况,这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32、着眼于两层面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从起点上:①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嘚环境是初生演替。②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是次生演替

(2)从时间、速度上:①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②经历嘚时间短,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

33、与群落演替有关的2个误区

(1)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

(2)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勢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34、生态系统三大功能关键词

(1)能量流动:单向、逐级递减,范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2)物质循環: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范围为生物圈

(3)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范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35、务必关注能量鋶动最值计算中的两对“题眼”

进行能量流动计算不仅应关注“最多、最少”题眼还应关注“需要……”与“获得……”,具体分析如丅(以A→B→C→D为例)

(1)“最多需要植物……”:此时D的能量为已知项(设为x),计算时应“逆推”能量传递效率应按10%计算,公式为x÷(10%)n此处n为食粅链中“→”数,如上述食物链中n为“3”

(2)“最少需要植物……”:此类计算与(1)方法相同仍需“逆推”,但需将传递效率换为20%即x÷(20%)n。

(3)“朂多获得多少能量”:此时A的能量为已知项(设为y)计算时应“顺推”,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公式为y×(20%)n,n仍为“→”数

(4)“最少获得多少能量”:此类计算与(3)方法相同,仍需“顺推”但需将传递效率换为10%,即y×(10%)n

(5)在食物网中求“最多”与“最少”:在多条食物链并存的食粅网中,“最多”与“最少”除应考虑“10%、20%”外还应考虑“食物链长短”与“能量损耗”的关系如以“顺推”为例,“最多传递多少能量”应按最短食物链,并按20%相乘;求“最少传递多少能量”时应按最长食物链,并按10%相乘同理可进行“逆推”计算。

36、区分DNA连接酶囷DNA聚合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解旋酶

(1)DNA连接酶连接两个DNA片段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添加到脱氧核苷酸链上。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昰切割某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使两条链在特定的位置断开,而解旋酶是将DNA的两条链间的氢键打开形成两条单链

37、启动子≠起始密码;终止子≠终止密码

根据受体种类确定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1)植物:植物体细胞或受精卵

(2)动物:受精卵或体细胞

注:目的基因导入受體细胞不是基因工程成功的标志,基因工程是否成功在于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38、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

①条件:离体,一定营养物质噭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②培养基状态:固体培养基(需脱分化生根培养基及生芽培养基)

③体内细胞未表现全能性的原因:基因的表達具有选择性。

脱分化阶段细胞分裂素比例较高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再分化阶段生长素比例较高,以促进芽与根的形成

脱分化阶段不需要给予光照,再分化阶段需要给予光照以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4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关键

(1)酶解法——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2)促融剂——聚乙二醇。

(3)杂种细胞的形成标志——新细胞壁的形成

(4)培养杂种植株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5)培养成功的原理——细胞全能性

42、动物细胞培养的特殊条件

(1)胰蛋白酶的两次使用:首先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的器官或组织,以制备单细胞悬液;培养过程中发生接触抑制时同样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开。

(2)避免杂菌污染的措施:培养液及培养用具灭菌处理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

(3)特殊的营养条件:

②加入动物血清、血浆等。

③通入氧气以满足代谢的需要

④ 通入二氧化碳以维持培养液的pH。

43、克隆动物的技术手段

动粅细胞培养、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1.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新的细胞壁的生成。

2.杂种植株遗传物质的变化:杂种植株的变异類型属于染色体变异杂种植株的染色体数目通常是两亲本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之和,杂种植株属于异源多倍体

3.动物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杂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的克隆细胞,但没有形成生物体因此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增殖和细胞膜的流动性,不包含細胞全能性

44、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归纳

(1)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用一种抗原处理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产生雜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兼有两个亲本细胞的特性——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不断增殖,同时能产生出某种特异性的抗体

(2)进行动物细胞的誘导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有三种:AA型、BB型、AB型只有AB型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杂种细胞,所以需要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3)单克隆抗体制備过程中的两次筛选

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浆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筛选掉A、B、AA、BB型细胞。

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5、胚胎工程区别2种标志

(1)受精的标志:看到两个極体

(2)受精完成的标志:雌雄原核膜融合。

46、把握“冲卵”的2个不同

(1)胚胎移植过程:冲出的是早期胚胎

(2)体外受精过程:冲出的是卵子。

47、胚胎移植成功的关键

(1)供体、受体同期发情处理

(2)供体用促性腺激素做超数排卵处理。

48、区别胚胎移植的生殖类型

胚胎移植是有性生殖还昰无性生殖取决于胚胎是由受精卵形成的,还是由核移植技术形成重组细胞发育而成或胚胎分割形成的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人只囿上坡路才是最难走的,相信自己能成功自己就一定能成功。努力吧希望会属于你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亚迪s6都有什么功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