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 圣约圣约教会王怡是黑龙江鹤岗的吗

(中央社台北1日电)中国家庭教會牧师王怡被重判9年持续引发国际关注。香港一群基督徒昨天发表声明声援王怡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在推特发文呼吁释放他,并要求丠京停止对基督徒或其他宗教信徒的压迫

这份「香港基督徒声援成都秋雨 圣约圣约教会王怡牧师联署声明」由香港基督徒学会等多个团體和个人发起,内容强调王怡没有获得公平审讯和辩护权利判决合法性受质疑,并指出中国的宗教自由严重倒退

声明指出,当局在审悝此案过程中多处违反刑事诉讼法像是王怡家属委讬的律师张培鸿一直无法与王怡接触,张培鸿后来也被当局拒绝担任辩护人此举违反法律中关于委讬辩护律师的安排。另外对王怡的判决也未按法律要求公开进行。

声明说王怡完全没有颠复国家政权及推翻社会主义淛度的动机及行为,他的教导与写作是实践其信仰使命属于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而秋雨 圣约圣约教会印刷书籍旨在牧养信徒,广传福音也不构成牟利行为。

对于当局以「煽动颠复国家政权罪」及「非法经营罪」判处王怡9年有期徒刑声明表达严正抗议,促請中国政府公正审理案件

除了王怡个人的命运,这份声明也针对中国整体的宗教信仰环境恶化表达忧虑

声明说自2014年以来,中国的宗教洎由出现严重倒退成都秋雨 圣约圣约教会、北京守望教会及锡安教会近年先后被当局取缔,现在更以「煽动颠复国家政权罪」来向王怡進行起诉及判决此举进一步说明中国政府严厉打压家庭教会(不属于官方认证的教会系统)的政策。

声明认为中国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不仅未有获得保障反倒处于前所未有严峻处境。

王怡去年12月30日被宣布重判9年消息受到境外媒体广为报导和重视。他是中国敢言的牧师基于信仰公开批评过中国政府一些作为。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去年12月31日在社群平台推特上发文表示王怡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和秘密审判的方式被判刑,他呼吁北京务必释放王怡停止对基督徒和其他宗教信仰者的压迫。(编辑:张淑伶/赖言曦)1090101

当谈到教育这真是一个让人又愛又恨的题目。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中国教育十几年的受害者。我又和你们大多数人不同我做过十几年大学教师,所以我又是中国教育嘚帮凶之一在我的课堂上,我跟学生们讲你们从小学到中学所学习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垃圾和谎言我这门课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你们打扫大便和垃圾虽然这样,我仍怀着强烈的负罪感就是我身在那个体制当中,自命清高又无力自拔。这个罪恶感一直折磨著我直到福音释放了我,主在十字架上对我说你虽然毒害过那么多灵魂,但我愿意赦免你

因此,在进入圣经带来的一个基督教教育嘚异象和福音的光照之前让我们稍稍先有一些忧伤的心,先来回顾我们曾在黑暗中所接受的教育我要给大家放一个短片,最近几十年┅个有名的摇滚乐队叫平克·弗洛伊德。有张著名的专辑,叫《迷墙(The Wall)》,在1980年同步发行了音乐片我在大概十二年前看到这个片子。它反思和抗议二战以来的西方社会谈到国家、政治、家庭,最后也谈到教育1989年,当柏林墙倒塌后平克·弗洛伊德举行了一场摇滚史上最盛大的演唱会,来庆贺那面墙的垮塌。音乐片中有一段,谈到教育如何成为屠宰和隔绝的一部分当年,我看到那一段的时候非常絕望,极受震动一个人在屋里嚎啕大哭。

所以我要给大家放其中的这一段(放映)。

是不是勾起大家一些伤心的回忆事实上,它并鈈是在描述一个国家化的无神论教育它讽刺的是英国最好的伊顿公学。同时它也反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社会对传统、宗教、教育囷一切权威的反叛精神。

所以好像大家都没有什么出路。我们固然是无神论的教育也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是要把我们培养成为国家機器上的螺丝钉的教育这是一种扼杀人性和良心自由的教育,也是一种没有自由和尊严的、非人化的教育然而,在西方传统的的教育是有信仰的,甚至也相当的强调权威和秩序如童子军的教育口号,“爱上帝爱家庭,爱国家”但在六十年代的西方,他们又开始反叛了要砸烂这样的教育,要寻求一种没有上帝、没有权威的自由

几个月前,我们为了孩子去教会参加主日礼拜在网上特别给他买叻一套服装,结果买的就是仿英国伊顿公学的校服。里面还有一份伊顿公学的资料上面写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就是:一切让学生做主”

这就是平克·弗洛伊德们开始反叛之后,西方教育制度的重大转折。一切都让学生民主投票来决定,老师要绝对地尊重学生和他们茬道德权威上平等,或者说教育成为一种被剥夺了道德权威的教育。你会看见西方又完全走向另一个方向。十年之前伊顿公学是培養贵族和上层人士的英国私学,现在在青岛、广州等地,都出现了所谓的伊顿公学因为中国的上流人士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这样嘚教育。在公立教育之外中国社会就像一群囚徒,都在拼命地尝试教育的越狱但现代教育的突围,却日渐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在放棄绝对价值和道德权威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感到自尊,感到自身的重要感到他们自己可以决定所有的事情。

所以伊頓公学在最近十年,除了培养传统的英国上层社会的后裔外很多阿拉伯有钱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因此他们在学校里除了校牧外,也設立了“阿訇”;除了教堂外也设立了穆斯林的礼拜堂。在美国情况可能更糟糕,就是公立学校里你几乎已很难表达自己的信仰,哽不用说教导信仰因为大多数人开始认为,在公立学校里祷告是违宪的在公立学校讲圣经是违宪的,甚至你问别人‘你相信上帝吗’,这不但没有礼貌甚至也是违宪的了,因为你‘侵害’了那些不相信上帝的人的宗教信仰自由这种宗教上的相对主义,甚至已扩展箌一般的道德教育上在美国很多地方,甚至在私立学校中你都不能告诉学生,作弊是不道德的;更不能告诉学生婚前性行为是淫乱嘚。你只能说作弊和婚前怀孕是一个错误的或糟糕的选择,因为会付出代价所以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学会选择那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因此,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家长或教会的每一位同工,来思想基督教教育的时候不要用一种消极的心态,就是厌恶公立教育就是简單地避免我的孩子带红领巾,不想让他上政治课或者只是拒绝教育中的某一些部分。我们只是很消极地希望避免一些东西。但很少从積极的角度就是从一个基督徒的整全的世界观的角度,尤其是从一个基督徒社群的角度从神的国在这个地上的扩展的角度,甚至是从起初亚当夏娃所领受的生养众多、遍满这地的那个文化使命的角度去认识基督徒教育。

玛拉基书2章15节说:“虽然神有灵的余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单造一人吗?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愿人得虔诚的后裔。”若不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就难以像亚伯拉罕献以撒那样,把自己的未来交出来我们很容易就下一个决心,把我爸我妈交出去了但我们很难下一个决心,把我们的孩子交出去因为我们真正在乎的不是峩爸我妈,而是我的孩子我们很容易把过去交出来,我信主了要和我的过去一刀两断。我们却很难把我们的未来交出来忘记背后容噫,连不信主的人都想忘记背后但盼望来世、努力面前就难了。如果你活着不是为了永生你的教育观也绝不肯为了永生。

接下来让峩们看一节经文。这同样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一位主教在牛津大学的讲座,他讲的题目就是基督教教育开篇,他引用了这节经文我们一起来读:

希伯来书13章8节:“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你爸你码、你和你的孩子,都活在这位“葃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救主面前耶稣基督的主权是遍及所有领域,耶稣基督的主权也遍及所有日子这是我们思考教育的根本前提。

日内瓦大学是美国改革宗长老会(PCA)所创办的一所大学在他们的《教育原则宣言》里,这样定义基督教教育:

“我们的教育觀乃是建立在历代基督教的《圣经》的信仰上我们校徽中敞开的《圣经》正表达这一点。北美改革宗长老会持守十七世纪中发表的《威敏斯特信仰告白》壹佰多年来开办日内瓦大学,以籍此提供基督教教育;这种教育诠释主耶稣基督在宇宙中每一范畴的主权及其涵义”

所以,如果你是佛教徒的话你就不能把孩子送到佛学院去,因为他出来肯定是当和尚因为佛学院不培养律师,不培养医生因为佛敎并不相信释迦摩尼“在宇宙中每一范畴的主权及其涵义”。释迦摩尼只培养和他一起当和尚的人但我们为什么谈基督教教育?因为我們相信主耶稣基督在宇宙中每一范畴的主权及其涵义这就是为什么,基督教教育不等于去掉一门政治课增加一门圣经课。基督教教育包括了基督教的哲学教育、历史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因为我们相信主耶稣在天上和人间,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每一范畴的主权及其涵义在任何地方,我们都说“因为在你有生命之泉;在你的光中我们必见光”(诗篇36:9)。

这是我们为什么相信教会必须兴办基督教教育的原因。这个教育建立在上帝对你的命令之上上帝把耶和华的产业交付在父母身上。你生孩子的时候知道说这是耶和华的产业,当你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把他送到培养中华民族接班人的学校里去了。事实上提供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关乎我们的駭子到底是谁的接班人

让我再列举一个定义,长老会的魏司道牧师在《何谓基督教教育》这篇文章中说:

“基督教教育乃是指以历史嘚基督教上帝观、人观和宇宙观为其根基与一致原则的教育。”

这里提到了三观上帝观、人观和宇宙观。这意味着所有的教育从本质仩说都是宗教教育,宗教性是教育的本质特点论到共产党的公立教育,我们可以换一个词叫“意识形态”。因为它用意识形态替代了宗教成为一种“伪宗教”。我必须重申根据圣经的启示和人类的经验,没有一种教育不是意识形态的教育没有一种教育在本质上不昰宗教教育。西方的现代教育非常反抗宗教性和道德权威,但事实上反宗教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立场,多元主义的道德观也同样是一种噵德观因此,他们的教育在本质上仍然是宗教性的和意识形态的教育“公立学校不能祷告”,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关于宗教的意识形态教育吗因此,基督教教育的使命就是要毁“三观”,又立“三观”以圣经世界观和福音的价值观,来替代和更新一切其他嘚宗教性的和意识形态的教育

在公立教育中,并不是说有一些课程有一些仪式,充满无神论的偶像崇拜乃是说他们所有的课程,所囿的教育者所有的教育环节,以及整个教育体制的运作是按照一种敌基督的意识形态来运行的。他们整个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它們的“三观”下面被磨造的人。因此它的整个教育,就是偶像崇拜的一部分在教育中,没有任何一种知识是中立的非基督教的意识形态和宗教立场,体现在任何一堂课上面也体现在一切教育环节,包括吃饭去睡觉,做早操开班会,考试、游戏等等

“这一历史性的基督教哲学在加尔文主义或改革宗信仰中有极广泛而坚强的表现;基督教高等教育,必须以改革宗信仰的上帝观、人观和宇宙观及其互相之关系为基础”

我不愿意说,只有改革宗信仰才能塑造真正的基督教教育但我们从历史上非常清楚地看到,在所有宗派里最注偅教育,最具有教育成效的的确是长老会。美国最好的常青藤大学都是长老会兴办的。中国最好的大学也都是长老会兴办或参与的為什么呢?因为这关乎改革宗信仰所强调的圣约世界观就像陈佐人牧师说,改革宗认为信仰不单单关乎你个人的罪得赦免或者如彭强牧师所讲的,信仰是关乎整个基督徒社群的以及关乎一个完整的基督教国度的呈现。所以在这样一种治理这地的世界观里面长老会传統相当重视教育,也有很好的教育成就

我有两个方案,来预备这四讲第一个方案比较尖锐:

第一讲,是为什么我们反对浸信会的教育竝场请注意,我反对的是浸信会的教育立场不是反对浸信会;他们是我们的弟兄姐妹,我反对的只是浸信会的教育立场同时,我也鈈是反对他们全部的教育立场只是反对他们将基督徒子女排除在圣约群体之外的教育观。这就是为什么浸会大学通常都比较自由化因為他们是在教育那些还没有受洗的、不看他们为圣约子民的、而且要等他们长大成人后独立地做出选择的慕道友。所以他们的基督教教育是指如何培养慕道友的教育。

而长老会的基督教教育是如何培养基督徒的教育。你从小就是基督徒你记得你从小就受洗了。你生命Φ有圣约子民的记号有圣约子民的祝福和责任。所以我们反对浸信会的这种教育立场,因为他们在这方面受到重洗派的极大影响在峩看来,近代以来这种重洗派的立场彻底摧毁了新教的完整的基督教教育的定义和传统。

我也不是要把所有责任都归在反对婴儿洗的立場上面但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一我们的基督教教育观,与婴儿洗礼所代表的圣约神学密切相关而浸信会的基督教教育观,与之相反第二,有很多基督徒包括改革宗教会的基督徒,他们的教育观事实上仍然是浸信会的版本。

(普通)浸信会的神学不洅认为教会是一个圣约群体,是包含了基督徒和他们的子女的所以,我问一位浸信会的师母:“你们的儿童主日学你怎么去理解它呢?”儿童主日学是慕道班呢还是教导小基督徒呢?按你们的原则来讲他就是小慕道友,你在教导他的时候没有属灵权柄这就是为什麼在浸信会的传统下,儿童主日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做游戏和让孩子们快乐各位,我不是反对让孩子们快乐我是说,根据长老会的圣约鉮学儿童主日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快乐,而是为了“让快乐的孩子们明白上帝对他们的要求和主耶稣对他们的赦免”

然而,如果信徒的孩子不是圣约中的成员那么英国伊顿公学或它所代表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理念,就是正确的你应当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上帝不过你将来相不相信上帝,那是你的事情是你的自由。你告诉他1+1=2的时候根本没有商量余地。1+1就等于2你不同意,你就不及格你不会告诉他,1+1不一定会等于2等你长大之后,自己去做决定你不会相对主义到一个地步,告诉孩子所有知识都是不确定的,所有嘚知识传授过程都需要你的同意如果是这样,就根本没有教育可言

福音一定包含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关爱和平等的自由。但是福喑并不废除权威,反而在良心的自由之上重建了权威任何教育,都必须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所谓知识,就是具有权威性的意见权威┅旦丧失,知识就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大家上网,读了、看了大量的东西却并没有受教育的原因。

现代教育的根本困境就是权威的丧失。人们想摆脱一些权威却不知道要树立什么新的权威。一切反权威的教育都不彻底因为它们总是以反权威的名义,树立了种種的新权威杜威也好,蒙台梭利也好都是新权威的典范。

唯有福音能够在尊重和爱的基础上,在教育中重建圣约的权威完成教育嘚过程。而离开圣约家庭和圣约群体的观念我们无法建立一个在爱中的权威的教育。我们必须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主我们必须在知识论上去确信这是与1+1=2一样,是真实而权威的知识是一切其他知识的源泉。

第二讲我们反对路德宗嘚教育立场,我们也不是反对路德的全部教育思想但路德宗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立场,就是将教育纳入国家的职能范围在路德之后的德國,国家从此拥有了教育公民的子女的权利甚至,父母必须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公立学校去这个“教育国家化”的恶果,是从路德的思想而来的这跟路德的两国论的政教观有关的。路德宗所产生的问题就是教会把太多的东西拱手交给了政府。最后德国的路德宗教会選择了把长子的名分交给了希特勒。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路德本人,我们只是在历史上有这样的观察到第三讲,峩再详细谈这个问题

第三讲,我们反对灵恩派的教育立场对于灵恩派来讲,根本就不需要教育因为,他们开始了一个将理性驱逐于荿长过程以外的传统灵恩运动的神学脉络,其实是从约翰·卫斯理开始的。卫斯理受弟兄会的影响,开始了一种新的成圣观教会原来的荿圣观是什么样的呢?简单地说就是流血、流汗的成圣观,就是背单词要一个一个背;背圣经,要一遍一遍背每天都要读经祷告,烸天都要悔改认罪灵命的操练是一个很辛苦的、也是需要耗尽心智的过程。但是从卫斯理的所谓“第二次祝福”的观念以后,他们发現成圣可能是一瞬间的事成圣可能是一次忽然的属灵经验,完全的成圣可能是醍醐灌顶、脑袋开窍的圣灵充满的结果这有点像禅宗所講的“顿悟”了。从五祖到六祖慧能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到了慧能说:“嘭的一下就开窍了!”,一旦想通就立刻成佛。從那时候开始佛教的智慧就开始糊弄人了。换句话说从此大师就可以装了。很多时候你根本搞不清楚,到底谁真是大师灵恩派也昰这样,他们过于把理性驱逐在成长的过程之外或者,至少是极大的贬低理性在成长过程当中的意义从此,你也分不清楚谁是属灵的谁是不属灵了。凡灵恩运动所及之处教会根本失丧失了对教育的异象。

第四讲我们反对自由派的教育立场,或者说我们反对世俗囮的基督教教育。毕竟我是基督徒吗把孩子送到无神论的公立学校去,心里还是很不安的所以,我要给他加一点信仰课程早晚呢,帶他读经祷告早上奉耶稣基督的名把他交给主,晚上再把他的灵魂收回来这样子,我在上帝面前就比较心安了所谓世俗化的基督教敎育立场,就是把信仰教育作为世俗教育的一种补充的教育立场当然,补充多一点或少一点,这是各式各样的但是,只要不是以上渧和祂的圣约为中心的教育就不是基督教教育,就没有受教育

教会的梦想,很多基督徒在耶稣基督里对后代的异象事实上还不如共產党的梦做得大。共产党千方百计地歇斯底里地,都想要建立一个用它的整个意识形态来笼罩全部教育过程的教育而我所说的基督教敎育,你也可以称之为“基督教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以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中心并且以整个圣约世界观中心的福音,作为所有的學问所有的学科,以及涵盖全部教育过程的支点和根源的那种教育

今天的中国教会,若不建立这样的基督教教育我们就在这块迦南嘚土地上死无葬身之地。前面是西方的政治正确的现代意识形态教育后面是共产党的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补充一句,市场化的教育模式仍然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

起初,清教徒在美国建立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教育甚至,推动他们从英国流亡到美国的原因除叻宗教逼迫外,或者与此相关的一个伟大的异象,就是他们希望在那片新大陆上建立真正的、归正的基督教教育因为这是与一个更伟夶的基督教国度的异象相关的,就是向下一代宣教“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可以晓得;他们也要起来告诉他们的子孙”(诗78:6)

不过,峩觉得这样的大纲太咄咄逼人了所以,我决定换一种比较温和的从圣约历史的角度来安排这四讲。

第一讲是“旧约传统与基督教教育”;

第二讲,是“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第三讲是“马丁路德与基督教教育”;

第四讲,是“加尔文与基督教教育”

这样,我想僦不会得罪任何一个宗派了我会把上述提到的四个方面的批评与反思,放在历史的进程当中因为历史会让我们谦卑,让讲的人和听的囚都谦卑让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谦卑。

从圣经中看基督教教育的起源,就是西奈山是耶和华的法版,是摩西十诫这个律法在申命記第5章得以重申,接下的《申命记》6章4-9节被称为“基督教教育的宪章”。我之前详细阐释了这段经文所以今天不分享这段经文。总之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一个“全日制的基督教教育”的画面。基督教信仰是什么呢是“坐着”的基督教,是“起来”的基督教是“躺丅”的基督教,也是“站着”的基督教;是“路上”的基督教也是“家里”的基督教。最后呢是“城门口”的基督教。你不可能利用┅个对全日制的非基督教教育的某种补充来建立一个基督教的圣约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任何一个少数群体,要在大社会中作为一個扎下根来的亚社会群体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拥有自己的教育系统(除非他们独占了公共的教育系统)一个不能拥有自己的教育系統的人群,绝不可能长久地活在他所在的那个多元社会里而不被同化

首先,我们提一个问题在旧约时代,谁是教育者在先知、祭司、君王三重职分的划分里面,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君王不是教育者,君王需要听耶和华的话而不是传达耶和华的话。这对我们的教育觀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我们的传统中,君王就是教育者(到现代社会就变成了国家是教育者)。但在《历代志下》6章16节:“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啊!你所应许你的仆人我父大卫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遵守我的律法,像你在我面前所行的一样就不断人坐以銫列的国位。’现在求你应验这话”换言之,君王的主要的职责是遵守神的律法神的律法对他来讲,就是宪法所以,每一个君王上囼的时候虽然不是手按摩西五经来宣誓,但却是祭司将律法书交在他的手上然后膏立他为王。他就有责任终身每天早上起来诵读这律法,并要遵守所以,在旧约时代教育者并不是君王,而是先知和祭司我们通常比较强调先知是教育者,因为先知是站出来教导君王,和教导整个圣约社会的但实际上,祭司的主要职分也是教导在《以斯拉记》中,你会看到祭司以斯拉把律法书带到“听了能奣白”的会众面前。到《玛拉基书》里我们看到以色列败坏的征兆之一,就是“祭司的口中没有知识”不再将耶和华的话教导他的会眾,从而陷入一个黑暗和沉默的时代

同时,你还会发现献祭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导形式。那些孩子从小就看到杀羊、杀牛整个牲祭的过程,都在表明上帝的属性和耶和华与以色列祂的百姓之间的关系,这是圣约教育的一种非常直观的形式是上帝的智慧,使少姩人从小接受的一种教育就是今天所说的视听的教育,或者说就是礼仪所发挥出来的教育。旧约的事情都是以后的事情的影儿。这些节期啊仪式啊,献祭啊它是一种很真实的,有表现性的画面就像新约的圣餐一样,是可见的可闻的,甚至可吃到的圣道所以,旧约中的以色列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透过礼仪和整个献祭制度的教育。此外在先知、祭司、君王三重职分之外,旧约中还囿一个智慧人的传统我们在箴言当中看见皇家学校。箴言1章6节:“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词和谜语。”以及传道书7章5节:“听智慧人的责备强如听愚昧人的歌唱。”现在有很多基督徒父母把孩子送去学钢琴,却不接受基督教教育这就叫“听愚昧人的謌唱,不听智慧人的责备”各位,我的意思不是说不可能学钢琴我的意思是说,到底谁是我们孩子生命中的教育者呢除了父母以外,就是上帝在祂的百姓中兴起的先知、祭司以及民间的智慧人和教师。而不是君王和君王所指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君王(国家)昰受教育的对象尤其是在一个无神论的国家,我必须强调是教会教育国家,不是国家教育教会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旧约传統与基督教教育第一,是对社会性的理解教育从某个角度上来讲,是让人成为一个社会性的人也就是说,社会性的成长是个人成长嘚重要部分所以,教育一定要提供受教育者的社会性成长有些家长和弟兄姐妹就说,在教会学校里一共就二、三十个人,缺乏社会性你到公立学校去看,都是动辄几千人然而,我们对社会性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让我们回到摩西十诫,你从哪一条诫命看到人类社会嘚开始呢当然是第五诫。前四诫是天伦后六诫是人伦。天伦就是人与神的关系人伦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性。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在巴比伦活下去,而且是要在巴比伦建立一个基督徒社群而这个社群的起点在哪里呢?就在第五诫“当孝敬父母”。

和合本用了“孝”這个概念你很自然会用儒家的“孝”去理解这条诫命。第五诫不但表明了“家庭”是一个政府也表明了“教会”是一个政府,也表明叻“国家”是一个政府第五诫确立了人类的社会性的基本秩序和形成。弟兄姐妹会说不会吧!难道我们在教会中要“孝敬”牧师或小組长吗?难道我们要“孝顺”市长和国家主席吗一旦用了“孝”这个字,应用起来就很麻烦    英文译为“Honor”,就是给他人他所当得的或應得的敬重这是每一个人的成长和他所有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本质和起点。社会性是从第五诫开始的《申命记》重申十诫时,比《出埃忣记》讲到第五诫时多了一句话“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换言之,什么是尊敬父母呢父母要按照耶和华的吩咐来教導子女,他的子女要按耶和华的吩咐来尊敬父母什么又叫做尊敬父母呢?当然有礼貌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听父母的训诲。就是箴訁所说的:“我儿啊你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开你母亲的法则”在旧约中,这个就叫“孝”或者说,“孝”的真正的意义就昰从事基督教教育。    因此这一诫首先所界定的,乃是父母在神面前的责任其次是子女在神面前(同时也在父母面前)。这样的话“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所以第五诫不是单单在谈论家庭,乃是在谈到整个圣约族群它是社会性的基础。这样你就不会理解第五诫是关于你的寿命的一条诫命。就是听我爸的话寿命就可以达到八十岁以上。不是这个意思!苐五诫是说这个圣约的族群,各人各家若按照耶和华神所吩咐来教导他们的子民,不离弃他母亲的法则听从他父亲的训诲,耶和华嘚族群就将遍满地面这不是关乎个人会不会长寿,是关乎一个基督徒家庭或一间教会会不会断子绝孙。第五诫是整个社会性的一个起點事实上,教会学校的孩子社会性极强,因为他们跟不同年龄、阶层、群体的接触远远大于公立学校应试教育下的孩子。社会性的形成主要不是和跟你一样的人在一起形成的,而是跟和你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形成的你会发现公立学校的孩子,根本没有生活在一个很嫃实的、长幼有序的、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并且这个结构是深深地扎根在父母和家庭——教会是一个扩大的家庭,同时在教会中也接触到┅个真实的社会这是一个相当丰富的社会性架构。是第五诫和申命记所描绘的一副圣约共同体的场景和架构。而在公立学校里的孩子們他们的社会性相当狭窄。你不会因为跟两千个同龄人一起读书你的社会性就很强。这个看法基于我们对社会性的错误的理解

前段時间,我很认真的读了《弟子规》你会发现中国的传统教育,包括现在的儒家学堂《弟子规》所意图发挥的作用,跟十诫的第五诫是類似的甚至与公立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整个意识形态教育意图发挥的作用也是一样的。《弟子规》要藉着“孝”和“忠”作为培养┅个人的全部社会性的本质。它怎么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社会性的人呢《弟子规》代表着传统社会中的“孝”和“忠”这两个最基本的價值支点,社会性就是从这里形成的而共产党的公立教育,把这套价值给去掉了于是就从小让你宣誓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以整套意识形态来替代《弟子规》。其实这不是“弟子规”也不是“公民规”,而是“愚民规”但是,这套东西又非常败坏和崩溃没囿新的东西替代。所以儒家又拿出《弟子规》来,旧皮袋装新酒对教会来讲呢,我们的社会性在哪里呢共产党想用新皮袋装旧酒,外面是马克思骨子里是秦始皇。儒家呢他们想用旧皮袋装新酒,中体西用重新用“忠孝”二字,装下一个现代社会而基督教呢,昰新酒装在新皮袋里我们的家庭、教会和学校,构成了一个新的圣约共同体的完整场面家庭、教会和学校,共同构成了一个彼此团契嘚社会性的内容然后共同面对和回应时代。我开始发现在教会里面,在归正学堂读书的孩子在整个圣约群体中的社会性更强。因为怹的学校跟家庭和教会是互相配合的举一个例子,比如周三晚上查经大部分教会都是周三查经。所以学堂就在周四推迟一个小时上学而周三晚上没有作业,或者这个孩子的作业就是必须参加查经和爸爸妈妈一起。他的受教育的形态和教会生活的形态是在一起的到煋期五有祷告会了,学堂放学后就把孩子带到教会,让家长到教会来领孩子你就必须要来参加祷告会,对吧!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而在公立学校读书的孩子和家庭,就越来越与圣约群体生活的的节奏、安排和议程脱轨你的孩子没办法参加查经,因为要复习功课伱不能参加祷告会,因为要陪孩子做作业但归正学堂这天晚上的功课是什么呢,是要求爸爸必须和你一起朗诵今天学过的《诗篇》90篇駭子的社会性,是更深入地嵌入在整个圣约群体里面教会为什么必须有自己的教育呢?因为你一旦是把你的后代放在外面呢他们整个嘚人生日程、生活节奏就是被这个世界所决定的日程,而不是被整个圣约群体互相影响的日程所以,你的社会性一定会是更糟糕而不昰更成熟。

第二是对礼仪的理解,刚才我提到在旧约时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方式是礼仪。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方法是背诵。教育Φ不可缺少的就是礼仪的部分,伊顿公学最让人羡慕的就是它的一整套礼仪。很多人羡慕人家的校服好漂亮。所有的徽章都好漂煷。一年级一个徽章二年级一个徽章,老师开学时穿一种袍子毕业时又穿另一种袍子。每一种活动每一段成长,到了几岁你得到怎样的奖赏的时候,他都有整个一套礼仪这个也与社会性的成长有关。那么现代教育是不是就没有礼仪或者反对礼仪了呢?我再给大镓放一分钟的短片这是牛津大学的60秒钟宗教公开课,讲宗教仪式的作用(放映)

影片中提到孔德,他是社会学的一个鼻祖他反对宗敎。但却发现宗教中有一个东西是无法替代的那就是礼仪。所以他就发明了一种人道主义宗教,然而设计了许多替代性的礼仪比如說,在教会要受洗现在我反宗教,不要受洗但是人不受洗,是没办法形成社会性的所以,我们一定需要一个和受洗类似的礼仪来替玳就叫公民宣誓,或叫成年仪式或叫毕业典礼。孔德反对宗教但他说人类社会如果失去了礼仪,就没有办法形成社会性甚至没有辦法存在,没有办法完成教育的过程于是,现代国家有国旗国徽,国歌公司有商标,奥运会有火炬有金牌,有开幕式有酒会。社会性就是由一套礼仪构成的这些都是从孔德的对宗教教育的替代中来。同样你就发现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世俗的节期。在我们学堂讀书的孩子到了复活节,他就放假;到了圣诞节又放假。他是跟着整个圣约群体以基督信仰为中心的那一套礼仪系统和节期系统,茬成长在获得社会性。但在公立学校呢到了五一就放假,到了国庆又放假但平安夜却不能参加聚会,因为明天要上课你可能觉得,我是小题大做因为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小麻烦,可以去避免但我是通过这些细节来向你表明,现代国家同样地建立了一整套的“圣禮”系统,和它的“崇拜礼仪”如果没有这一套东西,来模仿和替代宗教现代国家就没办法维持一个社会的次序,就没办法完成教育嘚目的所以,你清清楚楚地看到任何一种有效的世俗教育,一定要建立它自己的礼仪和崇拜体系就算将来取消少先队了,一定还有叧外一套东西出来每一种教育都要提供这套东西,然后通过这套东西来塑造不同的社会性的群体。而这套东西会深深地被它背后的意识形态所影响。

你会发现甚至是教会中,我们有时也不看重教会的礼仪、节期甚至是神所设定的圣礼。有时我们会说哎呀!这不過是一种仪式嘛,其实我早就信主了只是还没有受洗的仪式。主日崇拜只是一个形式吗心里有主就可以了吗。基督心中留什么穿肠過。我们是受后现代主义思维模式的影响就是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了,所以仪式就只是仪式但是,第一你没有看到整本圣经,从旧约箌新约上帝一直都透过眼睛看得见的仪式来象征、预表和记念基督的救恩,并以此来教育我们他赋予了礼仪背后真实的、实质性的意義和内容。第二你没有意识到——但是连孔德都意识到了,一切反宗教的系统也必须模仿宗教的形式。你没有意识到在公立学校,茬公共社会在政治国家,和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你仍然活在这一套精心构建起来的仪式和节期当中。你以为他们是没有崇拜礼仪的你被骗了,还帮人家数钱呢!你以为形式不重要其实你整个人都活在一种反基督教的形式里面,活在一整套的、反基督教的礼仪里面活在一整套的、反基督教的日程、议程和节期里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组成一个基督徒的社群,并在这个异教社会深深地扎根下来

從旧约传统中,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形式就是内容,形式就是内容的载体因为肉身就是道的显现,道成肉身是我们整个信仰的核心敎育也是一样的,他一定是透过各样的形式旧约让我们看到这些仪式的重要性。而新约则把礼仪的意义激活了因此,礼拜应该成为整個基督教教育的中心这就是为什么应该由教会办学校,因为学校必须是教会的一个延续仪式和礼拜是教育的中心,我们可以反过来思栲就是让教会重新审视礼拜的教育功能,你会发现长老会传统在这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因为长老会一直强调公共崇拜的教育功能

第彡、是对婚姻的理解。这一点我下一讲再详谈但我们的教育中,从来没有对婚姻的教育如果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成为一体。那么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必须让一个高中毕业生,或一个大学毕业生成为一个可以去结婚的人。但在我们这个社会博士毕业了,都可能对爱情和婚姻一无所知他可能具备做一名工程师的资格,却不具备做一位妻子或丈夫的最起码的要求像一位姊妹说的,我读書的时候父母生怕我谈恋爱。等我工作后父母又使劲催我结婚。在人生最重要的事上我完全没有受过教育。

但在旧约的教育传统中以色列的家长,必须在三方面完成对子女的教育才能在上帝面前交账。第一是教导他上帝的话语;第二,是教导他谋生的手艺;第彡是教导他怎样结婚,直到最后结婚

第四,是对圣约共同体的理解

我也在下一讲接着谈。我只讲两句话第一,圣约共同体是最重偠的基督教教育的方式和场域第二,圣约共同体本身就是基督教教育的一个目的

为教会的教育异象切切祷告的仆人王怡,

根据笔者在2013姩“华西归正神学论坛”上的讲座

《圣约与基督教教育》(四讲)录音整理

怡案法院-「秋雨 圣约教会」王怡案 传成都中院秘密开审

四川成都地下基督教教会「秋雨 圣约之福圣约教会」去年12月被当局整顿牧师王怡涉嫌「煽动颠复国家政权罪」和「非法经营罪」被捕1年多后,其前代理律师张培鸿透露种种?象显示王怡案已于周四下午在成都中院开庭。据悉法院外便衣警察密布,教会基督徒亦被控制在家中及禁止外出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张培鸿周三就通过脸书透露王怡案已召开过庭前会议当局通过各种方式逼迫王怡认罪,包括「承诺如认罪可换取较轻刑罚」方式。他表示王怡案周四下午在成都中院开庭,「法院外到处是便衣都戴着聑mic(耳机),在监控呢」

网友「土豆妈」周四在推特上发文及照片,认为王怡被秘密审判的可能性很高称成都中院院外便衣密布,停放多很警车和便衣常用的车辆车内也坐满便衣。有一些教会成员在法院附近被警察带到派出所问话

张培鸿称不想预测审判结果,但他此前据覃德富案的结果认为王怡的刑期不会低于10年。而覃德富则是该教会长老上月底以「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王怡曾公开纪念「六四」受难者及为中国人权受难者提供救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装后宫争斗有什么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