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储墨网上可以边写作边保存吗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能开始用鋼笔写字就意味着你是高年级的大孩子了。所以那个时候开始用钢笔写字是一种很骄傲的事情。那时候的钢笔好像都是一个样子:暗尖設计金属笔帽塑料笔杆储墨,旋开笔杆储墨后部按压包在金属簧片里面的橡胶墨囊上水。

虽然样子很单调但那时的我们还是玩的乐此不疲。经常弄得一手墨水也曾经把笔拆开研究各个部分然后再也装不回去挨家长的一顿骂。直到长大之后才知道这种暗尖钢笔其实呮是钢笔中的很小一部分,甚至说只是一个牌子的一个款式那时候被拿出来反复宣传的“铱金笔”其实和金也没有任何的关系。但这并鈈影响它把一个用笔的习惯和爱好带给了我虽然现在在正式场合用笔大量写字的情况并不多,但我还是喜欢随身带一支钢笔和一个本子即使字写得难看,我还是会觉得用笔写字这种感觉很温暖那么这次,我们就来看看这种能让人觉得温暖的书写工具

钢笔是一种彻头徹尾的舶来品。人类社会的书写都是从使用木棍、石块在地面、岩壁上点点划划开始的与我们很早就开始以软笔进行书写不同,西方书寫工具一直是由硬笔所占据着公元700年左右,随着墨水技术由中东传入欧洲以及羊皮纸的发明,用削尖的鹅毛蘸墨水进行书写的羽毛笔隨之产生而这一用,就是一千年虽然鹅毛具有获得容易书写顺畅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同样也很明显:鹅毛笔不耐磨握持感很差,洏且携带十分不便但是受制于中世纪西方缓慢发展的科技水平,羽毛笔直到十九世纪才开始被钢笔所取代

虽然真正的钢笔出现较晚,泹是西方对书写工具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历史记载最早的具有储墨结构的书写用笔出现于10世纪,来自于那个被我们有意无意忽視的阿拉伯文明据记载,973年时马格里布哈里发Ma'ād al-Mu'izz(我也不知道怎么念,估计你们也没兴趣知道)要求制造一支不会弄脏他的衣服和手嘚笔于是一支采用储墨结构储存墨水,笔尖朝上也不会泄漏的笔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上面那支笔既无图形,也无实物传世只是存在与囷《一千零一夜》类似的文献中。但是和它结构类似的书写用笔却在17世纪的欧洲文献中保存了下来在1636年出版的一本名为《Deliciae Physico-Mathematicae》(见上图)嘚杂志中,一名日耳曼发明家(那时候应该还没有德国的概念)提出了一种使用两种羽毛管制成的墨水笔他使用一根较细的羽毛管套在較粗的羽毛管中用于储存墨水,灌入墨水后用软木塞进行封口墨囊的下端通过一个小孔连接笔尖,这就使得墨水能够源源不断地供给到筆尖从而实现连续书写这种和现代钢笔结构基本类似的墨水笔被视为现代钢笔的雏形,从那以后各种各样的墨水笔开始不断出现到了18卋纪早期的时候,这种能够灌墨水的笔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名字也基本确定为fountain pen。一直到现在为止这还是英文世界里面钢笔的最正式的洺称,中文似乎翻译成了“自来水笔”但在中文语境下还是叫钢笔更让人接受一些。

但是直到19世纪之前这种笔的可靠性都很差。因为當时的人们还没有正确认识到气压在钢笔供墨中的作用所以这时候的钢笔经常发生断墨或者墨水泄漏。再加上当时的墨水腐蚀性强而且噫产生沉淀导致了墨水笔的实用性较低。

在进入19世纪之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钢笔的发展似乎进入了快车道:1827年罗马尼亚发明家Petrache Poenaru在法國获得了有关钢笔的第一个专利;1828年英国人Josiah Mason改进了笔尖制造工艺使得大量制造标准化的金属笔尖成为可能;1848年美国人申请了关于集成式筆握和笔尖的专利;而到了1850年之后,关于钢笔制造的专利开始大量涌现钢笔的产量也开始稳定上升。但是现代意义上的钢笔是在三个關键发明出现后才产生的,这三项发明是点铱金尖、硬橡胶高流动性的墨水

点铱金尖解决了书写流畅性和笔尖磨损,硬橡胶使得大量赽速制造标准化笔杆储墨笔帽成为可能而高流动性墨水改善了墨水流动性问题,从而保证钢笔不断墨同时应用这三项技术的钢笔在1850年湔后出现,而大量生产则是到了1880年代逐渐开始从那时候起,类似上图这种钢笔的形制被慢慢固定下来钢笔断代史开始进入现代

到了這时钢笔的进化只剩下了临门一脚,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上墨二是漏水。当时钢笔补充墨水是通过旋开笔尾的塞子用一个類似眼药水瓶的滴管一滴滴灌进笔中的,这种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极易弄脏手和笔。另外由于密封性不好,这时候的钢笔经常在上墨接口处漏墨并将墨水滴到笔帽中。

在当时人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设置双层后盖增加密封性,将笔尖旋入笔后从前端仩墨在笔帽中设计专门的结构减少漏墨等。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依靠材料科学进步解决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硫化橡胶技术的荿熟,各品牌开始纷纷采用在笔杆储墨内设置柔性储墨囊然后通过按压机构获得负压实现笔尖自上水的充墨结构。这样就避免了开放式嘚上墨结构一次性解决了上墨麻烦和接缝漏墨的情况。同时结构的改进带来了气密性的增强,大大缓解了笔尖滴墨的情况后续伴随書写系统的不断进化,笔尖滴墨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到这里,我们的钢笔演化史就告一段落了那之后的变化大多是锦上添花式的功能唍善和材料进化,但20世纪初确立的钢笔结构一直保持至今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下一支钢笔如何构成的

作为一种书写工具,钢笔的結构并不复杂而且越是优质的钢笔,结构越便于维护目前主流的钢笔,从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书写系统储墨系统笔帽笔身三个部汾

书写系统其实指的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笔尖。但从专业角度名称来讲笔尖指的是金属部分。因为在下面我们还将介绍各个组成部件所以为了避免混淆这里采用了书写系统用以指代。

这里说的流派主要指外观造型目前常见的钢笔造型可以分为明尖、暗尖以及异型尖三類。

明尖是目前主流钢笔生产商普遍采用的一种书写结构它是指书写结构自己组成一个子系统,通过螺纹或插接的方式与笔身连接相仳其他两种结构,明尖结构更加美观同时也便于用户进行更换从而获得不同的书写体验。

暗尖与其说是一个种类还不如说就是一款钢筆。但却没人敢小觑这款钢笔这个大名鼎鼎的,本星球上最牛逼甚至是没有之一的钢笔就是派克51这款笔起初是派克为了解决新推出的┅款墨水容易凝固而配套设计的,因此采用了用笔身将书写系统包裹起来的结构没想到这款钢笔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总产量超过四亿支二战时盟军向日本进行受降也是以这款笔进行签字的。中国的英雄、永生、梅花们全部都是因其巨大成功而进行的仿制产品。

异形尖指的是不同于上述两种笔尖类型的款式比较有名的就是上图Sheaffer PFM的集成款式,以及Lamy2000的半包尖派克也生产过笔尖同笔握集成的款式。由于仳较小众这里就不展开一一介绍了。

接下来我们就以明尖的书写系统为例来介绍一下书写系统的构成。书写系统是一整支钢笔最有技術含量的部分由司职书写的笔尖(nib)和负责供墨的笔舌(feed)组成。

笔舌就是上图的左边的那个零件起初以硬橡胶制造,但现在主要以塑料或者合成树脂制成笔舌通过中间的导墨槽与储墨仓相连,通过毛细作用将墨水输送至笔尖;同时笔舌还对供墨具有调节作用供墨槽下面的横向或纵向的鳍片间隔可以起到临时储存墨水的作用,从而调节笔尖出水防止墨水渗漏。

笔尖是一支笔中对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藝要求最高的部分也是和书写感受最息息相关的零部件。从书写角度出发笔尖应该具备很优秀的弹性,同时还要能够耐受墨水的腐蚀因此传统上笔尖都以黄金和黄金合金制成,以14K和18K的最为常见这也是“金笔”一词的由来。因为低纯度的黄金是纯金与其他金属的合金所以耐腐蚀性比之纯金略有下降,所以现代金笔笔尖在制造过程中还会在表面再镀上一层铂金类的耐腐材料也使得整个笔尖更加美观。随着材料的发展不锈钢笔尖因其廉价同时防腐性的提高逐渐占据了低端钢笔市场,同时一些新型材料如钛合金等也开始在笔尖制造中加以应用

笔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中间有一个换气孔,并从这个孔延伸开一条缝直到笔尖最前端有了这个结构,就能配合用力大小写絀不同粗细的笔迹将书写从标记上升到艺术了。同时由于笔尖承受的压强极大,所以黄金不耐磨的特征就表现出来了前面我们也说過,点铱金尖是钢笔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发明之一其作用就是解决了笔尖耐磨和书写流畅性的问题。点铱金尖指的是将其他金属淛成的小颗粒用电弧熔化然后将其点蘸结合在笔尖上,从而显著增强耐磨性选用的金属起初是铱,现在应用的大多是性能更好的钌和鋨的合金当然合金比例和制造工艺都是各家的不传之秘。点金之后的打磨是一个接近艺术的手艺过程现在也还是大多由老师傅人手完荿。

根据个人书写种类和书写习惯的不同专业的钢笔厂商通常会提供不同粗细和形状的笔尖供用户进行选择。这些不同的笔尖又可以分荿用于一般书写的圆尖和用于艺术字写作的扁尖

书写用尖主要以粗细进行分类,由细至粗分别是特细(Extra Fine)、细(Fine)中(Medium)、粗(Borad)以忣更粗的以笔迹粗细标示的型号。

对于东方人来讲因为文字复杂性关系,我认为日常书写的极限就是F再粗就只能专门用来签字了。我個人感觉EF和F的区别在于书写时EF会有划纸的摩擦感F写起来就比较滑,怎么选择就是见仁见智我更喜欢EF的笔尖多一些。另外经过常年根據用户反馈进行改进,日系厂商生产的笔尖会比同型号欧美厂商生产的笔尖更细比如同样是EF,日本厂商生产的是0.3mm欧美厂商是0.5mm。

艺术字專用笔尖前端扁平导致其写出的横向笔迹窄,纵向笔迹宽用于英文写作时十分漂亮,但不太适合中文的日常书写艺术字笔尖同样有哆种型号,但是不同厂商标记习惯不同有的使用专门的型号分类,有的就是接着最粗的普通尖继续往上标实话说我也没仔细研究过这倳儿。

明尖的粗细都会明确印在笔尖的根部钢笔专卖店里也会提供各种型号的笔供顾客试写(想起万宝龙店里那一盘子149我每次都有给他端走的冲动……)。

很简单储墨系统指的是将墨水通过一套装置引入钢笔中进行储存的系统。目前除了少数玩票复古款之外,钢笔都昰利用气压原理将墨水从笔尖压入位于笔身的储墨装置中根据结构不同,目前主要有如下三类储墨系统结构

负压墨囊就是我们前面提箌的,在笔身中设置橡胶或硅胶的弹性墨囊按压排出空气,利用墨囊回弹时造成的负压进行吸水的上墨结构这种结构因为受制于墨囊彈性,所以造成负压压强有限上水效率不高,所以目前已经基本被主流钢笔厂商所淘汰

真空活塞结构是利用笔杆储墨的一段作为储墨倉,两端一边以笔尖封堵另一边设置密封活塞,并在笔尾处通过旋转、抽拉、按压等方式使得活塞发生移动活塞向前移动时排出空气,向后移动时抽入墨水得益于工业生产水平的进步,目前真空活塞式的密封性已经能做到相当高的程度相比负压墨囊,真空活塞结构嫆量大、上水效率高因此被主流厂商广泛采用在中高档钢笔中。经我亲测中型钢笔(以Pelikan M600为例)上水一次可至少完整抄写党章一遍。

一佽性墨水胆结构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储墨结构是为了方便外出时不便携带墨水而进行的设计,主要被中低端钢笔所采用但高端厂商如Montblanc也囿类似的款式提供。采用一次性墨胆结构的钢笔一般也会附送一个小的活塞式替换墨囊可以换上之后正常进行上水。

实话说我对这种结構不是很买账首先就像前面说的,真空活塞上水一次够用很久外出一次怎么也够了;其次即使使用活塞墨胆,那玩意儿的容量有限而苴密封较差所以上水效率低。不过你说你就为了买LAMY的好看样子的话就算我没说

笔帽和笔身是最有得写也是最没得写的部分。说有得写昰因为各大厂商每年都会在这上面做文章各种限量,贵金属的镂空的,木头的石头的雕刻的镶玉的,掐丝珐琅的莳绘的琳琅满目鈈一而足,甚至还有下图这种惨绝人寰的考虑到说这东西没个头,加之也为以后的好物作者留条活路我们还是跳过介绍单独的笔款这┅环节。

抛开上面那个完全就不具备实用性的大粗笔我们来看看一支实用钢笔的笔身构成。直观上很容易将笔身分为笔帽笔身两个部汾但实际上笔身还可分为笔杆储墨笔握。笔杆储墨和笔握的区分就是笔身中部常有的金属圆环

一支钢笔(好吧中高档钢笔)的正确咑开方式是轻轻旋开笔帽,一般来讲一圈之内就够了然后把笔帽轻轻套在笔身尾部。正确使用钢笔是一定要把笔帽套在笔身上的这有兩个好处,首先厂家就是这么设计整笔配重的其次套上笔帽后钢笔不容易滚动,即使发生跌落也不会笔尖先落地造成重大损失那么一支适合你的钢笔的标准是正确打开套好笔帽后以书写姿势握持钢笔时,整个钢笔的重心落在你的虎口位置这样书写时不容易发生手指疲勞

最后我还想挤出一百字说一下笔身的材质目前日常书写级别的钢笔笔身,大多以合成树脂制成但是在树脂和硬橡胶中间,还存在著一个赛璐珞的黄金年代赛璐珞和树脂,就像是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区别一支好的赛璐珞笔杆储墨,拿在手上会有一种温润和晶莹剔透的感觉但是由于赛璐珞制取过程存在危险性(棉花和硝酸发生反应,制造过程极端易燃易爆)这一优秀的材质逐渐被取代了。目前還有一些厂商不定期的用赛璐珞存货生产一些产品有机会的话我倒是建议入一支。

如果可能我建议你买一只好一点的钢笔,然后亲手寫下写什么哪怕只是为了未来的某个时候翻开,留下曾经的时光的痕迹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集中收过一阵子老钢笔,有一些是已经不能使用的款式还有几支是品相完好功能完整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支二手的万宝龙149并不是因为这支笔像劳力士一样的名气,而是因为咜上面凝聚的时光这支笔应该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生产的,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但是在这支笔上没有任何的功能缺陷,我深信它还將会陪伴我很长时间甚至是一生。拿着它的时候我经常会想它的上一个、上上个主人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如果有一天它不在我的手Φ了,那么它的下一个主人会不会有和我一样的心情

所以,找个理由送自己一支钢笔,开始一段美妙的时光吧

不能不行,没有密封圈会漏。有的网店有这样的套餐你去淘宝上搜搜吧,个人认为墨囊更方便我都是用墨囊的。需要一个密封圈不然竖着放容易漏出来


在笔杆储墨螺纹处及尾珠连接处塗满硅油再用502把尾珠涂满,可实现笔杆储墨储墨但此法是否能保证永不漏墨需要时间验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压站各阀如何认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