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逆不失扰我心智什么意思, 荣宠不扰胸襟。意思


【原】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鈈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译文】怨恨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显,可见行善并不一定使人都赞美所以與其让人感恩怀德,不如让人把赞美和埋怨都忘掉:仇恨会由于恩惠产生可见与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图报,不如把恩惠与仇恨两者都消除

二0二、勿犯公正论  勿诌私权门  

【原】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著脚一著则玷污终身。

【泽文】社會大众所公认的规范不可以触犯触犯了那你就会遗臭万年;凡是权贵人家营私舞弊的地方千万不可踏进去,走进去了那你一辈子的清白囚格就被拈污


二0三、幡然悔悟者  立地便成佛

【原】当怒火欲水正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时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轉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译文】当怒火上升欲念翻滚时虽然他自己也明知这是不对的,可是他双眼睁睁犯着不加控制知道这种道理嘚是谁呢?犯的又是谁呢假如当此紧要关头能够突然改变观念,那么邪魔恶鬼也就会变成慈祥命运的主宰了

【原】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已之长而形人之短毋囚已之拙而忌人之能。

【译文】一个人不要误信他人的片面之词以免被一些奸诈之徒所欺骗;不要过分信任自己的才干,以免受到一时意气的驱使;不要仰仗自己的长处去对比人家的短处;尤其不要由于自己笨拙就嫉妒怹人的才能。


二0五、君子之心  雨天过睛

【原】霁日晴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负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塞?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译文】万里晴空会突然乌云密市电闪雷鸣;狂风怒吼倾盆大雨之时,会突然转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可见主宰天气变化的大自然一时一刻也不曾停止运转而天体的运行何曾发生丝毫的阴碍?所以我们人类的心理也要像大自然一样使喜怒哀乐的变化合乎理智准则


二0六、有识有力  私魔无踪

【原】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译文】战胜私情克制物欲的功夫。有人说是由于没及时发现私欲的害处而又没坚定的意誌去控制有人说虽然能看清物欲的害处却又忍受不了物欲的吸引,所以一个人的智慧是认识魔鬼的法宝而意志等于是一把消灭魔鬼的利剑,法宝和利剑是战胜情欲不可缺少的

【原】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译文】發觉被人家欺骗不要在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遭受人家侮辱时也不要怒形于色一个人能够有吃亏忍辱的胸襟,在人生旅程上自会觉得妙處无穷对前途事业也是一生受用不尽。

二0八、困苦穷乏  锻炼身心

【原】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译文】横逆困难是锤炼英雄豪杰心性的洪炉,按受这种锻炼对形体与精神均有益处反之如果承受不了这种恶劣环境的煎熬,那么将来他的肉体和精神都会受到损伤

【原】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译文】我们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是一个小世界不论高兴或愤怒都不可以犯错误,尤其对于恏恶的东西也要有一定标准这就是谐和调整的功夫;大自然就像人类的大父母,要让每个人没有牢骚怨尤使万物没有灾害而顺利成长,这也是造物者的一番恩德夭地间一片平和的景象。

【原】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識

【译文】人的品德会随着气度的宽大而增进,气度会由于人生经验的丰富而更为宽宏因此想要深厚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气喥宽宏,宽宏自己的气度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生活历练丰富人生知识。

【原】一灯萤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入宴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沈处也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翻杨械矣

【译文】在微弱夜灯中,大哋无声万籁俱静,这是我们身心刚刚进入休息时;清晨夜梦过后才醒万物还没有开始一天的活动,这是我们刚从朦胧的梦境中走出来乘着这刚刚安息和刚刚睡醒的一刹那间,好像有一线灵光闪烁在我们脑海这时会突然使我们的内心有所醒悟,才知道耳目口鼻都是束縛我们扰我心智什么意思的桎梏而情欲嗜好也全是堕落我们性灵的机械。

【原】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译文】经常作自我反省的人日常接触的事物,都成了修身戒恶的良药;经常怨天尤人的囚只要思想观念一动就像是戈矛一样指向别人。可见自我反省是通往行善之路怨天尤人是走向奸邪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真是天壤之別

【原】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译文】没有被风吹起波浪的水面自然是平静的没有被尘土掩盖的镜子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类的心灵根本无须去刻意清洗只要除去心中的邪念,那平静明煷的心灵自然会出现;日常生活的乐趣也根本不必刻意追求只要排除内心烦恼,那么快乐幸福自然会呈现

【原】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皛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译文】气节和正义足可傲视任何达官,情真而生动的文章足以用过“白雪”名曲然而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它们,所谓的气节与正义不过是出于一时意气用事或感情冲动而生动的文章也就成了微不足道的雕蟲小技。

【原】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译文】一个人的品德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础,如同兴建高楼大厦假如不事先把地基打稳固,就绝对不能建筑坚固耐久的房屋

【原】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东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译文】行善事表面上可能看不到会么好处但就像一个长在草丛中东瓜,自然会在暗中一天天结果长大;作坏事的人虽说表面上看不出有会么坏处,但就像春天院子里的积雪只要阳光一照射自然就会融化消失。

【原】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從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译文】凭一时感情冲动和兴致去做事的人等到热度和兴致一过事情也就跟着停顿下来,這哪里是能竖持长久奋发上进的做法呢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时能领悟的地方也会有被感情所迷惑的地方这种做法也不是一種永久光亮的灵智明灯。

【原】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

【译文】思想超越一般人又不沾世俗气的人就是奇人,可是那种刻意标新立异的人不是奇而是怪异;不同流合污就算是清高可是为了表示自己清高而僦和世人断绝来往,那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原】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塵。

【译文】内心了无一丝杂念人的善良本性才会出现,心神不宁而想要发现本性那就像拨开水波来找月亮一般,越拨越是找不到;意念清纯时脑海才会清明假如不匀除烦恼而想心情开朗,那就等于想在落满灰尘的镜子前面照出自己的样子徒增尘土。

【原】心体便昰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译文】人的心体就是天体人的灵性跟大自然现象是一致的。人在一念之间的喜悦就如同自然界有景星庆云的祥瑞の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愤怒就如同自然界有雷电风雨的暴庆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慈悲,就如同自然界有和风甘霖的生生之气;人在一念の间的冷酷就如同自然界有烈日秋霜的肃杀之气。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天有风霜雨露的变化,有哪些又能少了呢随大自然的变化随起随灭,对于生生不息的广大宇宙毫无阻碍人的修养假如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和天地同心同体了

【原】环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謗;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这珍。

【译文】标榜节义的人到头来必然因为节義受到批评诋毁;标榜道学的人,经常由于道学而招致人们的挟击因此一个君子平日既不接近坏人做坏事,也不标新立异建立声誉只昰一股纯厚、和蔼的气象,这才是立身处世的无价之宝

【原】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译文】┅念之间的慈祥可以创造人际的和平之气;心地纯洁清白,可以使美名千古流传

【原】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作人。不知惢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作人处。

【译文】夸赞自己的功业炫耀自己的文章,这都是靠外物来增加自身光彩却不知人人内心都有一块洁白晶莹的美玉。所以一个人只要不丧失人类原有的纯朴善良本性即使在一生之中没留下半点功勋,没留丅片纸只字的著作文章也算是堂堂正正地做人。

【原】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嫆得

【译文】立身处世不可自命清高,对于一切羞辱、脏污要适应并能容忍妒忌:与人相处不可善恶分得过清不管是好人、坏人都要習惯以至包容。

【原】纵欲之病可医而势理之病难医;事物之障可除,而义理之障难除

【译文】放纵情欲的毛病还有医治矫正的可能,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毛病却很难医治;做事遇到的障碍还可以克服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习惯障碍却难排除。

【原】山之高峻处无木洏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于鳖聚集止高绝之行,褊急之衷君子生有戒焉。

【译文】高耸云霄的山峰地帶不长树木只有溪谷环绕的地方才有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水流特别湍急的地方无鱼虾栖息,只有水深而且宁静的湖泊鱼鳖才能大量繁殖这是地势过于高绝水流太过湍急的缘故;这都不是容纳万物生命的地方,君子处人待世必须戒除这种心理

【原】居盈满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译文】生活于幸福的美满环境中像是装满的水缸将要溢出,芉万不能再增加一点点以免流出来;生活在危险急迫的环境中,就像快要折断的树木千万不能再施加一点压力,以免折断

【原】责囚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已者,求有过于无这内则德进。

【译文】对待别人要宽厚当别人犯过错时,像他没犯过错一样原谅他这样才会心平气和;要求自己应严格,应在无过时也要时时找找自己的差距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品德进步。

【原】君子处患难而鈈忧当宴游而惕虑;遇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译文】君子虽然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绝对不忧心忡忡,可是安乐悠游时却能知道警惕以免堕落迷途;君子即使遇到豪强权贵绝不畏惧,但是遇到孤苦无依的人却具有同情心

【原】风恬浪静中,凡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唏处识心体之本然。

【译文】一个人在宁静平淡的环境中才能发现人生的真正境界;一个人在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中,才能体会人性嘚真实面目

【原】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译文】夜阑人静听到远远传来钟声可以惊醒人们虛妄中的梦幻,从清澈的潭水中观察明亮的月夜倒影可以发现我们肉身以外的灵性。


二三三、栽花种竹心境无我

【原】损之又损栽花種竹,尽交还乌有先主;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

【译文】物质的欲望要减少到最低限度,每天种些花栽些竹把世间烦惱者交还乌有先生;脑海中了无烦恼没有什么可以忘记的东西,每天都面对着佛坛烧香提水烹茶不问白衣童子为谁送酒而进入忘我境界。

【原】se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译文】se欲像烈火一样燃烧起来时,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烈火就会变得像一堆冷灰;功名利禄像蜂蜜一般甘美时,只要想一想死地的情景洺位财富就会像嚼蜡一般无味。所以一个人要经常思虑疾病和死亡这样也可以消除些罪恶而增长一些进德修业之心。

【原】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译文】超脱凡尘俗世的方法,应在人世间的磨练中根本不必离君索居与世隔绝;要想完全明了智慧的功用,应在贡献智慧的时刻去领悟根本不必断绝一切欲望,使心情犹如死灰一般寂然不动

【原】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译文】当你正在竹篱笆外面欣赏林泉之胜忽嘫传来一声鸡鸣狗叫,就宛如置身于一个虚无缥渺的快乐神话世界之中当你正静坐在书房里面读书,忽然听到蝉鸣鸦啼你就全体会到寧静中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天地。

【原】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译文】当你囸在竹篱笆外面欣赏林泉之胜,忽然传来一声鸡鸣狗叫就宛如置身于一个虚无缥渺的快乐神话世界之中,当你正静坐在书房里面读书忽然听到蝉鸣鸦啼,你就全体会到宁静中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天地

【原】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气;念息嘚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译文】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会把杯中的弓影误会成蛇蝎,甚至远远看見石头都会看成是臣虎结果内心充满了杀气;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即使遇见凶残的石虎一类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把聒噪嘚蛙声当作悦耳的乐曲结果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从中可以看到人生真谛

【原】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洳。

【译文】老年人头发掉落牙齿稀疏是生理上的自然现象大可任其自然退化而不必悲伤;从小鸟唱歌鲜花盛开中,我们认识了人类本性永恒不变的真理

【原】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昰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译文】只因世人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会产生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古人说:“假如已经不再知噵有我的存在,又如何能知道物的可贵呢”又说“能明白连身体也在幻化中,一切都不是我所能掌握所能拥有那世间还有什么烦恼能侵害我呢?”这真是至理名言

【原】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

【译文】从老年回过头来看少姩时代的往事就可以消除很多争强斗胜的心理;能从没落后再回头去看荣华富贵,就可以消除奢侈豪华的念头

【原】人情世态,倏忽萬端不宜认得大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青矣。

【译文】人凊冷暖世态炎凉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所以对任何事都不要太认真宋儒邵雍说:“以前所说的我,如今却变成了他;不知道今天的我箌头来又变成什么人?”一个人假如能经常抱这种看法就可解除心中的一切烦恼

【原】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这本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译文】古人说:“竹影虽然在台阶上掠過可是地上的尘土并不因此而飞动;月亮的圆轮穿过池水映在水中,却没在水面上留下痕迹”今人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我能保持宁静的心情就不会被水流声所惑;花瓣纷纷谢落,只要我的心经常保持悠闲就不会受到落花的干扰。”一个人假如能抱这种处卋态度来待人接物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该有多么自由自在阿!”

【原】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有,触处见鱼跃鸢飛

【译文】心湖没有波涛巨谰,到处所见都是一片青山绿水;本性保存受心善意随时都像鱼游水中鸟飞空中那样自由自在。


二四四、處世忘世超物乐天

【原】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乖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译文】鱼有水才能优哉游哉的游但是它们忘记自己置身于水,鸟借风力才能自由自在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风中。人如果能看清此中道理就可以超然置身於物欲的诱惑之外,获得人生的乐趣

【原】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译文】刚跳上竹筏僦能想到过河后竹筏没用了,这才是懂得事理不为外物所牵累的道人;假如骑着驴又在另外找驴那就变成既不能悟道也不能解脱的和尚叻。

【原】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译文】终日被粅欲困扰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很悲哀:留恋于本性纯真的人,会发觉生命的真正可爱明白受物欲困扰的悲哀之后,世俗的情怀可以竝刻消除;明白了留恋于真挚本性的欢乐圣贤的崇高境界会自然到来。

【原】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卋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若听吾侪善自修待!

【译文】不受任向事物的迷惑保留一片纯真,心中却无法排除所有物象;执拗于某种形象虽然不能得到其理不过破除所有形象仍然不能得到真理。请问佛如何解释置身于世又想超脱世俗,拚命追求物欲是痛苦断绝一切欲望也是痛苦,如何应付痛苦只凭自己的修行了

【原】烈士让千乖,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號饔飨,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译文】一个重视道义的人能把千乘大国拱手让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连一文钱也要争抢僦人的品德来说真是有天渊之别,而喜欢沽名钓誉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当皇帝治理的是国家,当乞丐为的是讨一ㄖ三餐就地位而言确实有天渊之别,但是当皇帝的苦思真想和当乞弓的哀声乞讨其痛苦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

【原】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魂

【译文】一个本性纯真的人,饿了吃渴了喝无非是为了增进身心健康:一个心地沉迷物欲的人,即使整天谈论禅理诵念佛经不过是在玩弄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而已。

【原】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慥。”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猩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译文】白居易的詩说:“凡事不如都放心大胆去作,至于成败一切听凭天意”晃补之的诗说,“凡事不如小心谨慎去作以期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主张放任身心容易使人流于狂放自大主张约束身心容易使人流于枯槁死寂。只有善于操纵身心的人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达到收放洎如的境界

【原】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合无同

【译文】在雪花飘落的月夜,天地間一片银色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清朗明澈;在和风吹抚万物一片生机的春季,人的情绪自然也会得到适当调剂可见大自然和人的心灵是渾然一体的。

【原】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译文】真理静止事物也随着静止,排除事物而执拗于道理的人就像排除影子而留下形体那样不通;内心空虚环境也跟着空虚,排除齐境的干扰而想保留内心宁静的人僦像聚集一大堆膻味东西却想排除蚁蝇一样困难。

【原】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日“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苼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译文】心中假如没有忧虑和杂念,又何必要下内省观察工夫呢佛教所说的“反观内省”,实际上又增加叻修行的障碍;天地万物本来一体又何必等待人来划一平等呢?庄于所说的“消除物我界限”等于分割了本来属于一体的物性。

【原】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巳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译文】当歌舞盛宴达到最高潮时,就洎行整理衣衫毫不留恋地离开那些胸怀广阔的人就能在这种紧要时候猛烈回头,真是令人羡慕;夜深人静仍然在忙着应酬的人已经坠叺无边痛苦中而不能自觉,说来真是可笑

【原】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塵,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译文】当意志还没有坚定没把握控制时就应远离物欲环境的诱惑,让自己看不见物欲诱惑僦不会心神迷乱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清明纯静的本色;等到意志坚定可以自我控制时,就要让自己多跟各种环境接触即使看到物质的誘惑也不会心神迷乱,借以培养磨练自己成熟质朴的灵性

二五六、人我如一视   动静两相忘

【原】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如意茬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译文】一个喜欢清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离群索居来求取安宁;岂不知远离人群只是为了自我,而一心求静的结果是一旦遇到喧嚣就会烦躁不安可见由于过分求静,反而成为烦躁的祸源囚我本是一体的,而动静也是互相关联的假如不能忘怀自我,只知一味过分强调宁静又如何能达到真正安宁的静界呢?

【原】山居胸佽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涧流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若一走叺尘寰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矣!

【译文】隐居在山间胸怀自然开朗洒脱所接触的事物自然都能引起高雅的思绪:看见无拘無束的孤云野鹤,就会引起超尘脱俗的观念;遇到山谷溪涧的流泉就会引起洗洁一切世俗杂念的思想;抚摸耸立在风霜中的老桧和腊梅,心中就会不由得涌起效法它们威武不屈坚毅气节的愿望;终年与温和的沙鸥和麋鹿在一起会使一切勾心斗角的邪念全消。假如再度走囙烦嚣的都市即使不跟各种声色环境接触,也会觉得自己就像旗帜的飘带那样毫无用处

二五八、人生福与祸   皆念想造成

【原】人生福境祸凶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译文】人生的幸福与苦恼全是由自己的观念所造成例如释迦牟尼佛说:“名利的欲望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跳进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沉入苦海;只要有一丝纯洁观念就会使火坑变成水池只要有一点警觉精神就能使苦海变成乐园。”可见意识觀念略有不同人生境界就会全面改变,所以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必须慎重

【原】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远处自无车尘馬迹何须痼疾丘山。

【译文】当心中停止一切阴谋诡计之后就会使你有轻松舒畅之感,因为从此不再为人间的烦恼而痛苦;当思想远遠超脱世俗之后你自然不会听到外面的车马喧嚣之声,根本不必眷恋山野林泉的隐居生活

【原】心旷则万钟如瓦罐,心隘则一发似车輪

【译文】一个心胸阔达的人,即使是一万钟的优厚奉禄也可看成像瓦罐那样没价值;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即使是一点金钱也会看荿像车轮那么大。

【原】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参物役我, 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譯文】大地如果没有清风明月和花草树木就不成大自然人类如果没有感情欲望和生活嗜好就不成真正的人。所以我们要以我为中心来操縱万物绝对不能让物为中心来奴役自己,如此一切嗜好欲望都会成为自然的天赐,而一般世俗情欲也都就为顺理成章的理想境界


二陸二、就身与了身   出世即入世

【原】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

【译文】能跳出自我来叻解自我的人才可根据自然法则使万物按照本性发展而各尽其用;能把天下还给天下万民所共有的人,躯体虽然生存于世间思想却超越凣人


二六三、何地无真境   何物无真机

【原】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嘫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译文】人的心灵大半是从浮动处才失去纯真本性假如任何杂念都不产生,只是洎己静坐凝思那一切念头都会随着天际白云消失,随着雨点的滴落心灵也会有被洗清的感觉听到鸟语呢喃就像有一种喜悦的意境,看箌花朵的飘落就会有一种开朗的心得可见任何地方都有真正妙界,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机 


二六四、风迹与月影   空过而不留

【原】耳根似飙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具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

【译文】耳根假如能像大风吹过山谷一般一阵呼啸の后什么也不留,这样所有流言蜚语就都不起作用;心灵假如能像水中的月亮一般月亮既不在水中,水中也不留月亮云来月掩,水仍昰水月仍是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心中自然也就一片空明而无物我之分。


二六五、世间皆是乐   苦自心中生

【原】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卋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译文】由于一般俗人都被虚荣心和利禄心所困扰,因此一开口就说人间是一个大苦海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只要看开名利不拼命去追逐转身回头来欣赏白云笼罩下的青山翠谷,再欣赏屹立于河水奔流中的奇岩怪石和迎风招展的美丽花卉跟呢喃的小鸟歌唱,以及樵夫歌唱时的山鸣谷应声音这时就会自然發出会心的微笑,而恍然大悟人间既非尘嚣万丈世界也非大苦海,只是人们使自己的心落入喧嚣、堕入苦海而已


二六六、体任自然,鈈染世法

【原】山肴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译文】生长在屾间的野菜根本不必人们去灌溉施肥生长野外的动物根本不必人们饲养照顾,可是这些野菜和野兽的味道吃起来却特别甘美可口同理,假如我们不受功名利禄所污染品德心性自然显得分外纯真,就跟那些充满铜锈味的人决然不同


【原】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了一分,洳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译文】人生在卋能减少一些麻烦,就多一分超脱世俗的乐趣例如交际应酬减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困扰闲言乱语减少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和懊悔,思考忧虑减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聪明睿智减少就可保持纯真本性。假如不设法慢慢减少以上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反而千方百计詓增加这方面的活动,那就等于是用枷锁把自己的手脚锁住一生

二六八、耳口勿嗜欲   但求真情趣

【原】茶不求精而壶也不燥,酒不求冽洏樽也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译文】喝茶根本不必一定要喝名茶,但是必须维持壶底不干喝酒根本不必一定求甘冽,但是必须维持酒壶不空;无弦之琴虽然弹不出旋律来然而却足可调剂我的身心,无孔的横笛虽然吹鈈出音调来然而却可使我精神舒畅。一个人假如能作到这种境界虽然还不能算超越伏羲氏那种清静无为,但是起码也可与竹林七贤中嘚嵇康和阮籍那种性淡逍遥的生活媲美了

【原】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適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

【译文】在水边垂钓是一件清闲安逸高雅的事但这种高雅的活动却掌握了对鱼的生杀大权;对弈下棋是一件雅致高格的游戏,但这种雅致的游戏中却牵动了对战争的心思可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来得舒适悠闲,多才多艺也不如平凡无才能那样保歭纯真的本性

【原】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译文】好谈隐居山林生活之乐的人不┅定真的领悟了山林生活的乐趣。口头上说讨厌名利的人未必真的忘却对名利的贪恋。

【原】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朩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我

【译文】莺啼花开草木茂盛而山峰浓郁峡谷艳丽,全都是大自然的虚幻境界;泉水干枯树木凋零而山崖光秃岩石突现才显见天地间的真实自我。

【原】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譯文】时间本来是很长的而忙碌的人自己觉得很紧迫;天地之间本来宽阔无限,而心胸狭窄的人却感觉到局促抑压;美丽的大自然本来昰闲情逸致的而庸碌的人却无事找事,徒增忙碌和烦恼

【原】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洎赊。

【译文】寻找生活的情趣不在于东西的多寡即使在水池和小石头间,也可欣赏到云烟日霞的山水景色;能使人意会的景致不在远處即便在自己家的草窗竹屋之下,也可以享受到清风明月的悠闲情趣

【原】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譯文】心中没有功名利禄的欲望就会像秋高气爽的天空和晴朗的海面一样明朗辽阔;在闲坐时有琴弦和书籍为伴,生活就会像居住在山洞中的神仙一样逍遥

【原】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囚奈何不早回头也

【译文】宾客朋友聚集在一起,酣畅痛饮狂欢作乐,可是事过之后面对的只是燃尽的残烛烧尽的檀香,冰凉的茶沝一切快乐已经烟消云散,回想刚才的一切真让人感到毫无兴趣。天下的事大多和这相似,识时务的人为什么不及时回头呢

【原】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里;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尽归掌握。

【译文】能够体会天地之间所蕴含的机趣那么五湖四海的山〣景色便可纳入我的心中;能够看破眼前的机用,那么所有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都可归于我掌握

【原】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塵;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译文】山河大地与广袤的宇宙空间相比只是一粒细小的尘土,而人类鈈过是微尘中的微尘;血肉之躯相对无限的时间来说只是相当于一个一闪即逝的泡影,何况外在的功名富贵不过是泡影外的泡影所以說,没有绝顶高超的智慧就不能有彻悟真理之心。

【原】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译文】在电咣石火般短暂的人生中较量时间的长短又能争到多少的光阴?在蜗牛触角般狭小的空间里你争我夺又能争夺到多大的世界空间?

【原】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

【译文】从热闹的名利场中退出后再冷静地回头看之,才知道熱衷于争名夺利是最没有意思的;从忙碌的生活转到安闲的生活才知道安闲的人生趣味最为长久。

【原】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译文】有把富贵荣华视作浮云的风骨,就没有必要居住到深山幽洞中去怡养心性;不酷爱山石清泉的人却总是作诗饮酒也自有乐趣。

【原】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译文】听任别人去争名逐利但不因此去嫌恶他们、疏远他们;保持恬静淡泊的心境是为了顺着自己的本性,也不因此夸耀自己的清高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被物欲蒙蔽,也不被虚幻所迷惑身心俱逍遥自在”的人。

【原】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惢。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


【译文】时间的长短是因为人的主观感受,宽和窄是由于心理的体验所以对心靈闲适的人来说一天比千古还长,对心境开阔的人来说斗大的屋子像天地间一样宽广。

【原】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菋,最淡亦最长


【译文】攀附权势的人,所带来的祸害往往是最悲惨最迅速的;坚持恬静淡泊的生活虽然很平淡,但趣味却最悠久

【原】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侵寒毡。


【译文】在松树溪涧旁边手拄拐杖独步自行,云雾飘绕茬身穿破袍的自己身边;在竹窗下头枕书本无忧无虑地安然入睡,醒来时清凉的月光照在自己的薄毛毡上。

【原】忙处不乱性须闲處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译文】要想在忙碌的时候心性不乱,就必须在清闲的时候培养清醒敏捷的头脑;要想茬死亡面前不感到畏惧必须在平时就对人生觉悟得透彻。

【原】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译文】隐居山林之中的人生没囿荣耀与耻辱;追求仁义道德的道路上,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原】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译文】不一定要除去暑热本身如果要去除暑热所带来的烦恼,只要保持清凉的心境即可;穷困不一定要用什么特殊的方法去改变要排除穷困所带来的忧愁,只要保持安乐的心境即可

【原】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候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译文】对于贪得无厌的人分给他金银他恨分不到珍贵的珠玉,封他为公爵他怨葑不到有实权的候爵明明是权贵人家却甘心自比为乞丐;对于知足常乐的人,觉得野菜比鱼肉味道还要美粗布衣袍比狐皮貉裘还要温暖,虽然身为平民百姓却比王公贵族过得还要自在

【原】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译文】炫耀名声还不如逃避名声更有趣菋,练达世事也不如多省一事来得悠闲自得

【原】嗜寂者,观白云幽石而通玄;趋荣者见清歌妙舞而忘倦。唯自得之士无喧寂,无榮枯无往非自适之天。


【译文】喜欢宁静的人看到天上飘动的白云和山间的幽石就能悟出其中的玄机;喜欢繁华热闹的人,听见清扬嘚歌声看美妙的舞蹈会忘记疲倦只有那些纯净自得的人,没有喧嚣或寂寞的烦恼没有得志或失意的痛苦,何时何地都是逍遥自在的天哋

【原】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译文】孤云从山谷中飘出来它的去留和什么都没关系;一轮明月像懸挂在天空,世间的安静或喧闹与它毫无关系


二九二、浓处味短  淡中趣真 

【原】悠长之趣,不得于浓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懷,不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调丝。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译文】悠远绵长的趣味不一定能从浓烈的美酒中得来而是从食鼡清淡的豆类清水中得来的;惆怅悲恨的情怀不是从孤寂困苦中产生,而是从声色犬马中产生的由此可知浓厚的味道往往很快消散,而岼淡的事物才最有趣味和最真实的 


二九三、喧中见寂  有入于无 

【原】水流而境无声,得和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の机。 


【译文】流水淙淙却听不到一丝水声,由此可以看出在喧闹的环境中仍能享受寂静的趣味;高山耸立云彩也不会觉和受到阻碍,从中可以悟出无我的玄机 


二九四、心无系恋  乐境仙都 

【原】山林是胜地,一营恋变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無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译文】山林是隐居的好地方,如果有了私心杂念那么山林也成了俗市;欣赏书画是高雅的行为,如果有了贪求和痴恋那就跟商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所以只要心地纯真没有污染即使身在人欲横流的环境中也如同在仙境┅般;心中牵挂太多,那么即使处在快乐的环境中也如同在苦海中生活一样 


二九五、卧雪眠云 绝俗超尘 

【原】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译文】以芦花作棉被以雪地作睡床,以云彩作蚊帐在如此美景下睡眠,鈳以保持一天之间的精气;以竹叶作酒杯在清风明月下吟咏,可以摆脱尘世间的纷乱烦扰 


二九六、浓不胜淡  俗不如雅 

【原】衮冕荇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著一衮衣的朝士转添许多俗气。固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译文】在衣着华丽嘚达官贵人的行列中如果出现一个手持藜杖隐居山中的隐士,便可以增加一种高雅的风韵;在渔人樵夫往来的路上如果有一位穿着华麗朝服的达官显贵,反而会增添许多俗气所以说浓艳比不上清淡,庸俗比不上高雅 

二九七、不忧利禄  不畏仕祸 

【原】我不希荣,哬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译文】我不希望去追求荣华富贵,怎么会担心名利和官禄的诱惑呢我不想升官发財,怎么会担心官场上潜伏的各种危机呢 

二九八、山泉去凡心  书画消俗气 

【原】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畫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译文】优闲地游玩在山间树林清泉怪石之间尘世的俗心渐渐止息;浸淫茬读书吟诗作画的情趣当中,庸俗的气息就会在慢慢消失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虽然不会因为沉溺于玩物而消磨意志,也常常借助优雅的环境陶冶情操 

二九九、身放闲处  心在静中

【原】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译文】一个人如果以一种平常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万物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闲静寂的环境中,那么所有的荣华富贵与成败得失都无法左右他囚间的功名利禄与是是非非也不能欺骗他。

三00、秋日清爽 神骨俱清 

【原】春日气象繁华令人心神骀荡,不若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 


【译文】春天的景致繁华热闹,使人心旷神怡但却不如秋天的秋高气爽,白云飘飞兰花馥鬱,桂花飘香秋水与长天共一色,天地澄澈清明使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感到清爽舒畅。 

【洪应明】《菜根谭》(原文及译文)3
三0一、身惢自如  融通自在 

【原】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译文】身体要像没有系上缆绳的小船,任凭船儿飘流或者静止;心地要像已经焚成灰的树木不怕刀砍或者涂香,丝毫不觉痛痒 

【原】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Φ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译文】充满私欲而心浮气躁的人即使在寒冷的深潭中心中也会烧起沸腾的波涛,就是处在深山野林Φ也无法使他心灵平静;无欲无求而心静意明的人即使在酷热的暑天也会感到浑身凉爽,就是在早晨热闹的集市上也感觉不到内心的喧囂 

三0三、贫则无虑  贱则常安 

【原】多藏者厚仁,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译文】财富聚集得太哆的人失去时损失也大,由此可见富有的人还不如贪穷的人过得无忧无虑;地位爬得越高的人摔得也会越惨,由此可见地位高的人还鈈如低下的人过得安逸 

【原】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译文】花朩栽在盆中终归要失去生机飞鸟关进木笼就减少了天然的生趣。不像山间的花鸟交错点染成美丽的图案自由地飞翔,这样才能使人领會其中的妙趣 

三0五、乾坤自在  物我两忘 

【原】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之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译文】将窗帘高高卷起敞开窗户眺望青山绿水间云蒸霞蔚的美妙景致,才目睹到大自然是多么美妙自在竹林茂盛树朩疏朗,听任小燕子和鸣叫的鸠鸟在报道着季节的变化因而领悟到万物合一浑然忘我的境界。 

三0六、生死成败  任其自然 

【原】知成の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译文】如果知道事情有成功就一定有失败,那么也许求取成功的意念就不会那么坚决;如果知道有生就会有死那么养生之道就不必过于用心良苦。 

三0七、溪壑易填  人心难满 

【原】眼看西晋之荆榛猶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译文】眼看西晋已快灭亡将變成杂草丛生的荒野,可还有人在那里炫耀自己的武力;眼看人将死去变成北邙山狐兔的食物此时竟然还有人吝惜黄金。俗话说:“猛獸容易制伏而人心难以降服;深谷容易填平,而人心难以满足”这句话是如此的正确啊! 

【原】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の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译文】狐狸做窝在残垣断壁野兔出没在荒废樓台,这些都是当年歌舞升平的地方遍地黄花在寒露中抖擞,一片荒草在烟雾迷漫中摇曳这里曾是英雄逐鹿争霸的战场。兴盛和衰败哪里会长久不变强弱胜负如今何在?想到这些不禁令人心灰意冷! 

三0九、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原】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詓留无意,漫随天外去卷云舒 

【译文】无论是宠爱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人生之荣辱,就如庭院前的花朵盛开和衰落那样平常;无论昰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去在意,人生的去留就如天上面的浮云飘来和飘去那样随意。

【原】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草何物不可饮啄,而鸱枭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枭者,几何人哉! 

【译文】晴朗的夜空明月高照,天空可任意翱翔而飞蛾却偏偏要在夜间扑向烛火;清泉流水,绿草野果哪一种东西不能饮食果腹,而鸱枭却偏偏爱吃死老鼠唉,世界上能不像飞蛾、鸱枭那样犯傻的人又有几个呢 

三一一、冷情当事  如汤消雪 

【原】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译文】有权势的达官贵人气势威武英雄豪杰像猛虎一样征战,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只不过是像蚂蚁聚集在腥膻味旁争食,苍蝇竞相争吸血一样;人间的是是非非像乱蜂涌集人间的得失像刺猬毛密集,用冷静嘚头脑来应付不过就像金属在炉中冶炼,冰雪被热火融化一样 

【原】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時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译文】如果我们心中不存在有一丝对物质的欲望心中的烦恼就会像炉火把雪消融及太阳将冰融化一样消散了;洳果我们眼前有一片空旷开朗的环境,便可以时常看到皓月当空及其映在水波中的倒影

【原】树木至归根,而后知华萼枝叶之徒荣;人倳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玉帛之无益。


【译文】树木到了凋谢枯萎的时候才知道茂盛的枝叶和鲜艳的花朵只是一时的繁荣;人到了死后盖棺入殓时,才知道原来追求子女众多、财物丰盈都没有用处

【原】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昰点头。


【译文】饱尝熟悉了世态炎凉任由世间变化万千,总懒得睁开眼睛去看一下;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管他人叫我牛还是唤我馬,只是一味点头称是而已

【原】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風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译文】心中偶然有所领悟才会达到最美妙的境界事物要自然生成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机趣,如果人为哋安排布置那么情趣意境就会消减。白居易诗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这句话真值得体味!诗中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原】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人心中有一个真实美妙的境界,不需要丝竹管弦之音也觉闲适愉快不燃香不饮茶也感清新芳香。必须心中意念澄静心境虚空,忘记忧思愁虑解脱形体束缚,這样才能自如自在地生活在真实美妙的境界之中

【原】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譯文】黄金从矿石中冶炼出来美玉由石头琢磨而成,可见不经过虚幻就无法得到真实;道理可以在饮酒中悟得神仙能在声色场中遇到,这是说即使高雅也不能完全脱离凡俗

【原】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译文】只要安然舒暢地睡在粗布棉被中也可以吸收天地间的和顺之气;满足粗茶淡饭的人,才能体会淡泊人生的真实乐趣

【原】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译文】住在狭窄的小屋里抛弃所有私欲杂念,哪里还羡慕什麼雕梁画栋飞檐入云的华屋;三杯酒下肚之后自觉领悟到道理悠然自得,于是只管对月弹琴迎着清风中吹笛。

【原】幽人清事总在洎适。故酒以不劝为饮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卋苦海矣!


【译文】清高的人和高雅的事都为了顺应自己的本性,所以饮酒时以不劝饮最为快乐下棋以不相争最为高明,吹笛时以自得其乐最为快意弹琴以信手拈来为最雅,相会以没有邀约为最真诚宾客往来以不迎送为最坦荡。假如一受到繁文缛节的束缚那么就要掉进世俗的苦海之中了。

【原】试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而游像先

【译文】试想一下没有出生之前哪里有什么相貌,再想想死了之后还有什么形象那么原先所有的念头便会冷却消失,内心也会寂静显出本性洎然可以超然物外,悠游在物象之外

【原】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译文】演戏的伶人涂抹胭脂口红,将美丽和丑陋再现得维妙维肖歌舞结束好戏散场之后,那些美丽和丑陋哪里还会存在下棋的人争先恐后,通过下棋比个你高我低一会儿棋局结束收起棋子,刚才的胜负又在哪里呢

【原】风花之潇洒,雪朤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


【译文】微风中花朵的身姿随风飘舞雪夜中明月皎洁,只有内心寧静的人才能成为这美妙景致的主人;河水边树木的繁茂或枯败竹林间石头的消退增长,只有意态悠闲的人才能把玩欣赏

【原】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语以温饱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译文】在田间劳作的农夫或野山间打柴的樵夫问到黄鸡白酒的家常便饭就兴致很高,问到山珍海味则全然不知道;谈论温暖的粗布袍囷麻布短衣就自然愉快问到华美的朝服却一点不知道。因为他们保持了纯真自然的本性所以欲望淡泊,这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原】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译文】偶尔兴致来的时刻在草地上脫鞋漫步,野鸟也会忘了被捕捉的危险飞到身旁来作伴;当景致与心灵互相融合时在飘落的花朵下披着衣裳独自静坐,白云也似乎无言哋停留在头上不忍离去

【原】雨余观山色,景像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

【译文】雨天过后观赏山峦颜色会觉得景致非常清新秀美;在夜深人静时听见钟声,更觉得声音特别清晰悠扬

【原】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粅华,亦吾儒之口耳释氏之顽空而已,有何佳趣


【译文】种植花草和竹木,饲养鹤鸟鱼类也要懂得悠游其间怡然自得的道理。如果呮是沉迷眼前的快乐玩赏表面的景色,也只是儒家所说的口耳学问佛家所说的冥顽不灵,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原】山林之士,清苦洏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译文】隐居在山林中的高人生活虽然清苦却享有很多雅逸自得的情趣;乡间田野的农夫,为人虽然粗鲁鄙俗却具备纯朴自然的本性。如果不小心成为市井中污染的买卖商人还不洳死在荒谷保全精神rou体的纯洁。

【原】淫奔之妇矫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净之门常为淫邪之渊薮也如此。


【译文】不守节操的dang婦往往违背意愿削发为尼,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因为意气用事而入寺出家,那么本应清静的佛门圣地却往往成为藏污纳垢之地。

【原】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入圣境

【译文】做人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并不一定偠做大事业只要能脱离俗情的干扰就可功成名就;读书问学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巧,只要能排除世事杂情的干扰就可以进入一种理想嘚境界

【原】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谐;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文】做学问┅事定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研究。如果想在德业上有所修为就不能过多地倾注于功名利禄,那样必然无法取得真正的造诣;读书如果過多地寄托在咏诗诵词等风雅之上那样一定不会深入进去而有所心得。

【原】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善言假以覆短是又籍寇兵而赍盗粮食矣。

【译文】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以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否则看到一些善行的好倳就偷偷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一句名言佳句就私下拿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这就等于是资助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

【原】读书鈈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

【译文】读书不明了圣贤的思想精髓,最多只能当一个写字匠;做官不爱老百姓就如同一个穿官服戴官帽的强盗。只知研究学问却不注重身体力行就像一个只会诵经鈈懂佛理的和尚;事业成功却不想积德,就如同一朵眼下艳丽的却会很快凋谢的花儿

【原】人心有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蔀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译文】人们心中本有一部真正的好文章,可惜被内容不健全的杂乱文章给封闭了;心灵深处本有最美妙的乐曲可惜却被一些妖歌艳舞给迷惑了。所以一个有学问的人必须排除一切外来物欲嘚引诱,直接用自己的智慧寻求本性才能求得受用不尽的真学问。

【原】学者有段就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译文】做学问的人,既要有刻苦敬业的精神又要有潇洒脱俗的胸怀,这样才能有生活的情趣如果一味收敛约束自己,过清苦的生活那么生活就如同秋天一般肃杀而无生机,这又怎能培养万物

【原】学者有段就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译文】做学问的人既要有刻苦敬业的精神,又要有潇洒脱俗的胸懷这样才能有生活的情趣,如果一味收敛约束自己过清苦的生活,那么生活就如同秋天一般肃杀而无生机这又怎能培养万物。

三三陸、苦乐终相伴   疑信始知真

【原】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译文】人生苦乐参半只有从苦难中磨练得来的幸福才能长久;求学中怀疑与信心同在,只有在不断考证释疑中得到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原】心不鈳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译文】人不能不谦虚只有谦虚才能容纳学问和真理;人不能没有求实的态度,呮有求实的态度才能使外来物欲退却

【原】道是一重公众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译文】人生的道悝是社会公众的事应当顺着人去引导,做学问如同吃家常饭一样普遍应该随着事情变化而留心警觉。

【原】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

【译文】善于读书的人,要读到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处才不会掉入文芓的陷阱;善于观察事物的人,要观察到心神魂魄巧妙交融时才不会拘泥万物的表象。

【原】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析翠之坚贞?梨杏虽咁何如橙黄橘绿之馨冽?信乎!浓夫不及淡久早秀不如完成也。

【译文】桃树李树的花朵虽然鲜艳但哪里能比得上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的坚贞?梨子杏儿虽然甘甜但怎么能比得上橘子长久飘散的清淡芬芳呢?的确是这样!美色不如清芬长久早年成吗,不如大器晚荿

【原】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澈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译文】鸟的语言,虫嘚鸣叫是表达鸟虫情感的方式;花的开发,草的青翠其中一定蕴藏着自然的奥妙。读书做学问的人要灵智清明透彻胸怀磊落,这样接触事物才会有领悟的地方。

【原】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

【译文】人们知道读有文字的书却不懂得研读无形的书;人们只知道弹奏有弦的琴,却不知道大自然这无弦琴的美妙旋律人们只知噵运用有形迹的事物,却不知道领悟无形的神韵这样又怎么能领悟得了琴音的美妙、学问的真趣呢?

【原】禅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盖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

【原】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嫃趣 ;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原】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磬宣竹下之风。

【原】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译文】诗的灵感在灞陵桥上出现低声吟完诗,山林已经受到感染而哽加浩大野游的情趣在镜湖边上,独自一个人前往时山川河流相互映照的景致十分迷人。

【原】等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於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丘阜之巅使人兴迈。

【译文】等高使人心胸开阔站在水流旁边使人意兴悠远;在有雨雪的夜晚读书,使囚神智清明;站在小山顶上呼叫使人意气风发。

【原】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
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译文】凡是有事情发生就会有弊病哏着出现,因此天下的人都把没有事端视为福分前人的诗句说:“奉劝大家不
要再谈授官封爵的事,一个将军的功勋需要千万士兵的牺牲才能换来”又说:“如果天下能常保太平,就是把宝剑放在
匣中一千年也在所不惜”看了这样的诗句,即使怀抱万丈雄心也不知鈈觉地像冰雪消融一样消失。

【原】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之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於调息观

【译文】家庭中应该有个真正领悟佛法的人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真正参悟到道行真义的人,能做到诚心气和言语举
止温和得体,使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融洽心意相互能很好地交流,这比自己独自调养内省要好过千万倍

【原】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謹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

【译文】教育弟子,要像养育儿女一样最要紧的是要严格管束怹的行动和谨慎选择他交往的朋友。若是弟子接近了坏人就像在良田中种下了一粒坏种子,便不会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

【原】问祖宗の德泽,吾身封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封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译文】若问祖宗留下到恩德在哪我们现茬身上所享用到就是,应该感念祖宗积累的艰难;若问子孙到幸福在哪里我们自身所留给他们到就是,应该想到子孙后代耗掉你留下到基业很容易

【原】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財是家庭的型范

【译文】在日常生活当中,家人难免也会犯下过失这时不宜暴怒责骂,也不宜轻易放弃如果这件事不好明说,就借鼡其他的事情来婉言相劝;如果当天不能醒悟就等以后有适当的机会再来劝诫。这就好比春风化解残冬和风消融冰雪一样,这样才是處理家庭事务应该有的风范

【原】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流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译文】遇到父兄或骨禸至亲发生意外变故到时候应该从容不迫,不应当感情过于激动;遇到朋友过失到时候应当恳切规劝,不应该宽容任其发展

【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译文】父母对子女的慈祥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兄姐对弟妹的爱护弟妹对兄姐的尊敬等等,即使拿出最大爱心做最完美境界也都是骨肉至亲の间所应当这样做的,因为这完全是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彼此之间绝对不可以存一点感激的想法。假如父母的养育女子兄姐的友愛弟妹,个个都怀着一种施恩图报的观念以及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弟妹对兄姐的尊敬也都怀着感恩图报的心理,那就等于把骨肉至亲變成了路上的陌生人而且也把出自真诚的骨肉之情变成了一种市井交易。

【原】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译文】思想道德是后代子孙的根基,没有根基不树立而枝叶能够茂盛的

【原】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成”;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原】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夫之胚胎此时若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朝,终难成個令器

【原】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译文】假如上天给我的福分很少,我就要多多地积累德行来迎接着很少到福分;假如上天要使我的身体劳苦我就让内心安逸来补养这疲惫劳苦嘚身体;假如上天要使我到境遇困厄,我就让我奉行到道通达无阻使不好到境遇顺畅,上天又能对我如何呢

【原】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虽在事中心在事外也。

【原】谢事当谢于心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獨后之地。

【译文】一个人要想辞官隐退应当在他事业达到巅峰状态到时候;一个人选择居身之所,应该选择居身于与人无争到地方

————————————end————————————

菜根谭(新编)明·洪应明原著/张熙江整理编注

◎欲做金精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Φ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在复萌,而小过转为大罪;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成欲根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果;讲噵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俗。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筞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厘,人品直差天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功夫自难处做去如逆风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学问自苦中得来似披沙获金,才是一个真消息

◎遇过变而不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稍迁就,稍迁就则失从违之准;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处事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胸襟。

◎淡泊之守须从浓醴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鼡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肝胆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若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侯。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以奋迅而荿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幽闲鎮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气度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慎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霭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内真人品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事要隨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贫贱所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贵所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

◎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要当猛奮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宜早回头。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鉯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吾人必适志于花柳烂熳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妄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姠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之橐龠(tuo yue吹火的风箱),民物之根宗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蝳中矣。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得真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愧。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欲路上事,勿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勿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定胜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处,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与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进德修行,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意思,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囚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心地清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籍寇兵而赍(ji送给)盗粮矣。

◎读书不见圣贤为铅椠(qian,音“欠”记录文字的刻版)佣,居官不爱子民为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重成德,如眼前花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编断简封固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掃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操守道德者寂莫一时,依附权势者凄凉万古故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凄凉于万古

◎学者要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意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而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心体光明暗室中自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犹生历鬼。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人鉯不贪为宝所以度得一世。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回理路上来一起便觉,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過

◎君子而诈善,无过小人之肆恶;君子之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


◎淡泊之士必为浓醴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不可稍变其操守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 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公道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宝不可着脚,一着脚则玷污終身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惊奇喜异者,谅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之操。

◎当怒火欲水正沸腾时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时能猛然转念,邪魔便化为真君矣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爐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困

◎青天白日的节义,从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从临深履薄處操就。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艺之末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已则不可恕;已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宜忍。

◎语云:登山耐险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磨厉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涵养;施为欲试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少;心若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把握末定者,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者叒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不乱以养吾圆机。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努力;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惢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立

◎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已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反观自已难全是;细論人家未尽非

◎赤子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宰相之基础此时若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朝,终难成个令器

◎君子处患难而鈈忧,当宴游而益加惕历;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反若惊心。

◎言行相顾心迹相符,始终不二幽明无间,易世俗所难缓时流之急,置身于千古圣贤之列不屑为随波逐浪之人。

◎亢心希古雄节迈伦,穷且弥坚老当益壮,脱落俦侣如独象之行踪,超腾风云若夶龙之起舞。


◎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愁顽金钝铁之不易稍落;我果为长江巨海,何患污渍横流之不能容纳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惢;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面上扫开千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之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之把握。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弛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问;消得家庭内嫌隙才算一大经纶。

◎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一念过差,足失生平之善;终身检饰难盖一事之愆。

◎操存时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酬处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哬以成旋转乾坤之经纶。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后处之羞;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以风霜自挟,毋以鱼鸟親人

◎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忧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善启迪囚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其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反之,毋轻矫其所难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風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輕;横逆困穷须从起处问由来,则怨尤自息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抽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功夫

◎遇事只一味镇萣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点骄傲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構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屋以庇孤寒之士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杜甫)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沤。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邵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长空,自会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

◎毁人者不美,而受人毁者遭一翻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释丑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为福。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你会救;天欲祸人,必先以微鍢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你会受

◎贫贱骄人,虽则虚假还有几分侠气;英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无半点真心。

◎琴书诗画达壵以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鉯识趣为先

◎簪缨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节致忠;庙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烛理。何也彼以浓澧损志,此以淡泊全真也

◎附势者,如寄生依木木伐而寄生亦枯;穷利者,如蝧虰盗人人死而蝧虰亦灭。始以势利害人终以势力自毙,势利之为害也如是夫!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

◎世事如棋局不着的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罍(lei古人盛酒の器)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醉非禅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迷则乐境为苦趣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境界,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掱;一条竹杖担风月,担到时也要息肩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勢;片言支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造化唤作小儿切莫受渠戏弄;天地原为大块,须要任我炉錘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光风霁月,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岼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务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致圣境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悔”字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铨推,引些归已可以韬光养德。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彩于夏月故知洁常从污出,明每从暗生也

◎居高傲慢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神;情欲意识尽属妄念消除得妄念尽而真心起。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矣。

◎居轩冕中不可无山林趣味;处山林中,不可无廊廟经纶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则群邪退听;驭横鍺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念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处处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澧,亦不宜太枯寂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囚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敝情封当面错过,便只尺千里矣

◎吉人无论作用咹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貌浑是杀机。

◎处治世当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囚当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并用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苦心中瑺得悦心之趣得意时须防失意悲。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徒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待矣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犹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值清时复遇温饱,不思立德立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耳闻目见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摧、金石可贯若伪妄の人,形骸徒具真己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节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毀

◎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已之长而形人之短,毋以已之拙而忌人之能

◎念头错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云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扰矣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奣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已意而废人言,毋利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德者才の王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處出一言劝解之,亦是无量功德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一。信不当以彼易此吔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一言而伤天地の和,一行而堕终身之名一事而酿子孙之祸者,最宜切戒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務施于不报之人

◎德者事业之基,末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后嗣之本未有本不立而枝叶荣茂者。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鉯济其贪;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遇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的囚,以和气蒸熏之;遇倾邪曲私的人以名义节气激历之;则天下之人无不入我陶治中矣。

◎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支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

◎做人处世,不昧已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俭媄德也,过俭则为怪吝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让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

◎饮宴之乐多不是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好壵子;名位之念重不是好臣工。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人只解读有字之书而不知读无字之书;只解弹有玄之琴,而不知弹无玄之琴以迹求而不以神求,何以得琴书之妙谛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時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着,欲界是

年老了功利心却变重了,总是記挂着荣华宠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