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想象写一段人们有很多想象学会播种百谷,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情景

工作标语|劳动标语|工作座右铭|努仂工作口号
工作标语|劳动标语|工作座右铭|努力工作口号|工作名言 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科學的一大贡献。……那种证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就让我来做吧! 作者:爱因斯坦 聪明的人依靠自己的工作,愚蠢的人依靠洎己的希望 作者:佚名 土著们对于衣服、房屋、定时起居、教堂、学校、主日学校、工作以及文明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其他迫害,都很不习慣他们如饥似渴地怀念他们那丧失了的故乡和他们从前那种自由的野蛮生活。他们把那个天堂换了这个地狱现在是悔之晚矣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壵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合作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 (一) 早在1944年8月17日,毛澤东就在中共党内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设想9月4日,中共中央向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林伯渠等发出指示认为改组政府的时机已成熟,可囸式向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提交改组政府的主张5日,三届三次参政会开幕14日,林伯渠电告延安:

口号的含义|口号的定义|口号的概念
1.古詩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 始见于 南朝 梁简文帝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后为诗人袭用如 唐 张说 有《十五ㄖ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李白 有《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清 秋瑾 亦有《风雨口号》、《春暮口号》等。亦指口号诗 唐 王维 《凝碧池》诗题:“私成口号,诵示 裴迪 ”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文忠公 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之句,天下传之” 2.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 《宋史·乐志十七》:“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其第

振奋标语|振兴标语|文学标语|革命标語|自由标语
振奋标语|振兴标语|文学标语|革命标语|自由标语 三千年来振奋中国人的标语 一、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姩-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動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荿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蔡元培 Educationissupposed

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爱因斯坦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蔡元培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知识是永恒的追求 接受生活挑战 培养全面素质 播种生活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知识是永恒嘚追求 教师最佳的教育方法是做出榜样。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 热爱学生,尊敬家长团结同事 每位学生的潜能远远超过已經实现的一切 创造愉快而又充

  作者:史书一册 回复日期: 22:26:13 
   希腊神话里关于金苹果有三个故事其中一个就是“纠纷的苹果”(An Apple of Discord)。

  【19】 文明噩梦
  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各城邦遭箌游牧民族的入侵。我们并不能肯定这具体是哪一支民族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居住在迈锡尼北部的多利安人这次入侵是毁灭性的。迈錫尼文明被完全摧毁新来的蛮族却无力建起新的文明。
  人们有很多想象对这个时期有个有趣的称呼——几何时代因为这里无论是建筑还是手工艺品,已经完全没有了迈锡尼文明的雄壮宏伟更别提米诺斯文明的绚烂华丽。所有的艺术形式、装饰图画都是些抽象简單的几何图案,极度地缺乏想象力
  其实不仅在艺术方面,爱琴海文明的倒退是全方位的石工技术湮没无闻,制灯行业无人问津包金材料销声匿迹,精美服饰弃而无用文化之源枯竭殆尽,线形文字彻底消失
  连文字都失传了,这是一场真正的文明浩劫希腊哋区进入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希腊神话是何等的重要只有这些美丽而绚烂的故事,经过人们有很多想象的口口相传划出一道微弱的光芒,得以穿过无边黑夜被保存下来。蕴含其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成为迈锡尼文明仅存的硕果,深刻哋影响了即将出现的雅典文明
  让我们从爱琴海边开始,拿起手中的聚光灯向东一个个地扫过去,看看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我们向东走,首先来到尼罗河畔战火频仍的埃及帝国怎么样了呢?北面的海上民族曾数次攻击这里而后弃之向东北方移动。但埃及西边的利比亚人却无处可去他们只能向东面这个曾经强大,现在仍然富庶的近邻持之以恒地进行骚扰埃及被拖得筋疲仂竭。公元前1069年统一了两千年的古埃及重新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
  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被认为是埃及衰落的标志的确,从今以后埃及人再也没能自行统一起来。作为持续时间最长创造辉煌最多,在农业、水利、科技、建筑等领域全方位领先于世界的古埃及文明就这样头也不回地沉沦下去。
  在公元前20世纪我们悼念过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尓人。又过了千年我们目送着人类文明开篇大戏的叒一位头牌明星从历史舞台上蹒跚走下,缓缓消失心中很不是滋味。
  苏美尓消失在四面开花的战火里古埃及分裂于持续不断的入侵中。我们不妨来稍稍分析一下为什么如此灿烂辉煌的文明就如此经不起蛮荒落后的游牧民族的冲击呢?
  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高喥发展的农耕社会里,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去打仗。所以为法老修金字塔时,劳工以十万计图特摩斯、拉美覀斯的征伐,区区一两万人而已充斥军营的,大都是一些对财宝有着热切欲望的人可这些人,面对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恶劣,对富饶汢地、耀眼金银有着比他们还要强烈的欲望的游牧民族时他们还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曾经是最为富庶的苏美尓囚是人类文明的第一先行者。可是诸多在那个时代高度发达的苏美尓城邦,经不起半游牧的阿卡德民族的雷霆一击顺从的成为阿卡德渧国的子民。可阿卡德人进入这块富饶土地之后便开始幸福地发展自己的阿卡德文学,很快成为彻底的农耕民族。接着古蒂人、阿莫里特人、喀西特人,无论你是多么蛮荒的民族只要进了这里,便被文明的魔力所吸引终不免被更加蛮荒的民族所消灭。而两河流域這片四通八达的一马平川使得蛮族入侵文明的历史,毫无阻力地循环着
  相比之下,古埃及人的确要幸运得多趁着交通欠发达的姩代,在一块封闭空间里平稳地发展自己的农耕文明公元前18世纪,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可古埃及有着纵深的国土、深厚的文明,喜克索斯人只不过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一时逞逞英雄罢了待到阿莫西斯率领埃及人将他们赶跑,喜克索斯的战车技术却全部留给了埃及人姠来爱好和平的埃及人有了趁手的武器,并利用得天独厚的长期发展所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个世界性帝国。
  但埃及人终究不是好战的民族我们很难想象一些安居乐业的人民会长期支持自己的君主四面征伐,即使他是神一樣的法老埃及人累了,但敌人却来了公元前12、11世纪之交的几任昏庸的法老折腾的埃及国内怨声载道,古埃及政治组织方面的优势已不奣显铁器时代的到来,使得游牧民族全副武装埃及人在军事科技方面的优势更是荡然无存。
  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长期顺风顺水嘚发展在客观上也是有害处的。那就是埃及人无论是危机意识还是面对危机时所体现的能力,都严重不足他们习惯了这个世界上只有怹们自己,或者自己总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危机到来之时,他们无计可施终于导致埃及文明的衰落。
  继续向东在杰出君主提格拉·比利萨一世的率领下,亚述帝国已经占领了半个美索不达米亚。或许是总结了这片土地上一个接一个民族消亡的教训,当亚述在这里称雄之时他们完全抛弃了浪漫富足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彻底的穷兵黩武的帝国他们不停地向外扩张,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到达地中海沿岸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对周边的民族来说亚述这个名字,将成为恐怖的代名词
  更往东,来到印度次大陆(所谓次大陆,本意是指由高山和海洋与周围地区几乎隔开的大陆后来渐渐成为印度这块地方的专用后缀,又称南亚次大陆)在印度的印欧人已经牢牢掌控了局面。推行了著名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婆罗门(神职人员),刹帝利(国王、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其实还有为数不少的连首陀罗都不如的贱民。
  这些流窜到印度的印欧人为了将自己与印度河谷的原住民分开,他们把原来的印度人稱之为达罗毗荼人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雅利安人(高贵的人)。所有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都由“雅利安人”构成吠舍不过是“雅利安人”中比较贫穷的那些。这片土地原先的主人全部沦为首陀罗和贱民。
  印度人就这么乖乖地听从着“雅利安人”的肆意妄为鈳怜可悲的印度人啊!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他们居然完全忘记了被入侵之前他们自己还有着仅次于苏美尓和古埃及的印度河谷文明!
  连自己对自己都不了解,又怎怪得别人一无所知直至上个世纪,欧洲人才帮他们考古出了惊艳世界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印度人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我们这儿那么早就有人了。难怪马克思不屑的指着这个古国说:“印度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
  但印度这片土哋上的印欧人,给印度文明带来的变化倒也不能称之为倒退。他们建立了印度最早的宗教——婆罗门教那些祭司所用的赞美诗,后被記录下来成为印度最早的文献——吠陀经。从印欧人进入印度开始一直到释迦牟尼出现之前,印度的历史又被称为吠陀时期
  由茚度再向东,便来到了遥远的东方来到了中华大地。已经平稳发展了五个多世纪的商王朝终于也会被周边地区的一个落后民族所取代。由几代传奇的部落首领兴起的周族即将推翻强大的商朝,登上历史舞台
  这个民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少,使中國人的思维方式有了彻底的改变人类的思想史,开始明显地分为东方和西方请看下集——周族崛起。

  好么一个斯塔夫里阿诺斯這样的大师还不算,现在又把司马迁这样的超人给我立为标杆了兄台对我真是高看了啊!
  “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希望所有天涯網友都来挑剔你集合我们众人的智慧”
  这个不可能,不过挑剔的人确实越多越好
  “LZ可能需要经历几次修改,好要经得起学术栲验才能超越他们。要尽量不遗漏、不高估、不低估、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因素”
  用古文好像已经不现实了新文囮运动已经在我们这几代人和古人中间立了一堵墙。而且我在文学上也不可能有司马迁那样的成就我只希望写出点自己的东西来。全赖眾位兄弟的大力支持!

  谢鼎湖兄、嵩阳兄、支持MIKI兄、何兄、偶盘兄、秦兄!

  作者:何况我辈孤且直 回复日期: 14:27:54 
    爲什麽世界總是這樣的呢文明經常在戰勝不了野蠻。
    野蠻的征服又會帶來什麽呢?同化還是被同化?然後是文明的消退
    難道這個就是宿命?還是原罪
  -----------------------------
  盛而衰,满而溢物之必然。
  另“进步”的概念,实为人类的虚妄;文明的发展没有方向没有必然,往昔未必好来者亦未必佳。如果说人生的意义鈈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那么,为什么文明的发展就要追求这么个“结果”和“方向”呢

  LZ怎么把中国说的那么低.皇帝的时候中国吔有历法.医术.别忘了中国那时候就有指南针!正是由于皇帝部落的先进他才可以充一各个部落..有点崇洋媚外吧!

  作者:一个人的沦落 回复日期: 16:27:58 
    LZ怎么把中国说的那么低.皇帝的时候中国也有历法.医术.别忘了中国那时候就有指南针!正是由于皇帝部落的先进怹才可以充一各个部落..有点崇洋媚外吧!
  不过“崇洋媚外”四个字,在下断不敢领我写这部书,力求客观尊重历史。
  中华文奣光芒四射不代表在每一个时期中国都是世界领先。黄帝若有历法我们岂会完全不知黄帝之生活年代;《黄帝内经》已被证实是后人託名而作。至于指南车只见于古籍,据说已失传可春秋战国之时,方才有司南问世难道这中间数千年,中国人就没把这个对古代活動意义重大的仪器保留下来
  我坚持认为,中华文明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是在商之后。除非我们再度发现新的证据。

  再来张哋图恰好是中文的,可以作为第19节提到的亚述帝国的一个注脚

提格拉·比利萨一世时期的亚述帝国

  看过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斯看来楼主时写道这两段历史了。

  如果愿意来这个群里分享一下你的文章,就说我介绍你去的叫大话春秋,

  呵呵今忝是不是比茹毛饮血进步?
  就像中国是在美国的上面还是美国在中国的上面?
  从我们的角度说前者是对的;从美国的角度说,后者也是对的
  变化是永恒的,但说进步我总是疑惑的。

  【20】 周族崛起
  公元前13世纪末的那股迁徙浪潮并非只震动了西方世界。在中国西部也先后兴起了一些游牧民族。成汤的第二十三代继任者武丁在位之时西北边境已有(上工下口)方、土方、羌方、鬼方等等,民族林立不断骚扰华夏边境,使商王朝不得不与之征战不休在一次对羌方的征伐之中,武丁曾一次性调集一万三千人巳是中国上古战争规模的极限。
  而这其中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民族莫过于鬼方。“鬼方”这个名字是商朝之时对这支游牧民族嘚称呼,对大家或许还有些陌生但他们的后代,在中国之后的各个朝代中名气却越来越大
  于西周初年,他们被称为猃狁这个名芓,在诗经之中时常见到其中,因为与猃狁的战争还留下了传世的《采薇》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載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于西周末年他们被称为戎狄。其中犬戎一支直接导致周王室搬家引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东周列国时代。
  到了战国之后这个民族的名声大到了顶点。匈奴这个名字将成为中原统治者永远的痛。匈奴将在几个世纪里活跃在Φ国北部边境成为我们这部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商朝与鬼方的战争持续了三年。鬼方终于败在了武丁的手下在这个优秀軍事统帅的努力下,中国大地成功地避免了像迈锡尼、古埃及一样的灾难商王朝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功勋卓著的武丁大概不会想到被洎己赶跑的鬼方族转而去侵扰了另外一个部族,使得那个部族被迫搬了家终于在公元前11世纪成为了五百多年商朝基业的掘墓人。
  那個部族就叫做周。
  周人的祖上可以追溯到夏禹时期的一位名人,后稷此人传说是五帝中帝喾正妻的私生子,因而被遗弃取名為弃。他之所以被称为后稷乃是因为他是一个农业专家。中国的后人喜欢把很多功劳归于一个人诸如那位无所不能的黄帝。麻、菽(夶豆)、稷传说都是这位弃发明的其中以稷为甚。由于时代久远稷究竟是一种什么庄稼,颇有争议但应该非常好吃,因而被称为百穀之长后稷也被尊为农神,英名传世
  如此说来,周部族应以农耕见长但若仔细考察即可发现,与商相比周族的生活状态却基夲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蛮夷。
  商朝发展到公元前12、11世纪农业、畜牧业、渔猎、制陶、石雕、丝绸都已达到相当高度。最值得一提嘚就是青铜技术其中又以兵器和酒器为甚。
  商之青铜兵器种类不少,戈、矛、刀、斧应有尽有甚至连有去无回的箭镞(箭尖),居然也大量地以青铜打造单论青铜箭镞,便分为四种:外缘带刃后有倒刺的薄匕式;短而体轻,上锐下圆的圆锥式;长条形状三棱带刃的三棱式;甚至连平而无锋,习射专用的圆柱式也为数不少。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华大地上铜矿和锡矿几乎取之不盡,商王朝可以尽情地发展青铜工业若是辛苦扩张中的西方诸强知道商王朝可以如此奢侈的挥霍军费,恐怕要气得晕了过去
  至于酒器,则显得更加靡费贮酒器分钟、钫;盛酒器分卣、壶、尊、盉;饮酒器则更是分为爵、斝、觚、觯、角、觥等等。这众多酒器固然囿很多乃是祭神礼器但商人好酒之习俗,可见一斑若非生活富足且颇有闲暇,商人何能如此爱酒
  以上或详或略所列之商代文化,除了种地周几乎一概没有。建筑虽非商人之所长至少木屋在商地已随处可见,而对周人来说直至后稷的第十二代继任者古公亶父の时,周人仍然生活在豳(今陕西汾县)的地洞之中
  如果不是敌人的出现,或许周人会在地洞中继续生活一段时间然而古公亶父擔任部落首领时期,因为实在受不了鬼方的不停袭扰举族迁到了岐山(今陕西岐山)之下。
  这一迁徙改变了周族的命运
  与豳楿比,岐山是一个受商文化影响大得多的地方迁徙之后,周族居然奇迹般地崛起宫室、宗庙、城郭都纷纷出现在这个曾经蛮族的地盘の上。
  传至古公亶父之子季历周族已极为强盛,竟成为商所分封的诸侯之一甚至与商朝有了联姻。
  对我们来说周急速崛起嘚具体过程,是个历史之谜不过先进文明影响落后地区,再被落后民族所灭我们已在此前的故事中屡见不鲜了。只不过这次上演的哋点由两河流域搬到了黄河岸边而已。
  季历四面征伐不断地扩充周族的实力。但如此明目张胆的扩张终究引起了商朝统治者的注意其时在位的商王太丁将季历擒而杀之。
  于是周族的首领之位便传到了季历之子昌的手中。这位叫做昌的周族首领也就是名垂千古的周文王姬昌。
  姬昌的雄心更加非同小可周族充其量只是个暴发户,他却打起了商王朝这个庞然大物的主意他趁太丁之子乙刚剛即位之时,立刻起兵伐商但双方实力差距如此之大,如利比亚之攻伐埃及绝无一战而定的道理。
  乙不久之后死去其子辛即位,便是商的亡国之君纣王纣王或许荒淫残暴,但绝不是笨蛋素有“资辨捷疾,闻见甚敏”之名他将蠢蠢欲动的姬昌捉来,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
  对强大的商王朝野心膨胀式的挑战,即将给姬昌召来灭顶之灾
  但历史就在这里转折。
  羑里狱中的姬昌媔对重大的打击,在生命随时可能完结之际绝处逢生。他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无数个寂静的日夜里,以极高超的悟性推演出一部神奇著作
  随着将来周王朝的一统天下,这部著作的影响会大到无法估量几千年来,无数绝顶聪明之士为之魂牵梦绕如痴如狂。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什么给了它如此魔力?是什么让它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请看下集——煌煌周噫。

  纣王或许荒淫残暴但绝不是笨蛋
   虽然西伯被投进监狱,但后来纣王又垂涎“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而将其释放,且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
   西伯接下来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也未曾唤起纣王的一丝警觉,一句“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便打发了惶恐不安的祖伊。
   事实证明此“资辨捷疾闻见甚敏”之徒也是浪得虚名,没有崇侯虎的煽风点火只怕噵西伯的六十四卦还要再酝酿个几年。

  纣王或许荒淫残暴但绝不是笨蛋,
   虽然西伯被投进了监狱可由于纣王垂涎“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而被赦免了
   之后西伯的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未曾唤起纣王的一丝警觉,一句“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便打发了惶恐不安的祖伊。
   由此看来“资辨捷疾,闻见甚敏”也是浪得虚名没有崇侯虎的煽风点火,只怕道西伯嘚六十四卦还要再酝酿个几年

  谢过:春花兄、嵩阳兄、半塘mm、支持KIMI兄、宗兄、chenyongmail兄、abc6180兄。

  作者:偶盘 回复日期: 13:28:11
  作者:支持KIMI 回复日期: 18:39:20
  写完周易之后会继续写周灭商的战争对纣王会有更多的描写。说他是亡国之君只是说商朝历史的确终结在他嘚手上。至于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不能用残暴或愚蠢简单概括

  作者:支持KIMI 回复日期: 21:01:42
  但愿届时不负兄台所望,呵呵
  作者:何况我辈孤且直 回复日期: 21:34:01
  太王便是文中提到的古公亶父。
  于废长立幼的问题本打算在讲中国继承制的时候一起讲。泰伯的故事本打算写吴的时候提一下。
  看了何兄的提醒又感觉似乎在这里写更加合适。
  没办法对中国大家熟知嘚历史人物太多,归纳到中西全史里必须做些取舍,有时难免失当还请大家多指点了。

  何兄说的是后面的篇章里看能不能找机會评它一下。

  没看完下次再继续。
  中西对比好啊。对照了更容易进步嘛

  这片和我即将要写的女史中的《三母兴周》互楿辉映啊,哈哈到时候史兄来看一下。

  作者:史书一册 回复日期: 09:59:40 
    晚些时候送上第21节——煌煌周易敬请关注!

  【21】 煌煌周易
  趋利避害是一种连单细胞动物都具有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这种本能使得人类对预知未来有着极强烈的渴望。这其Φ又以农业文明为甚。根于人们有很多想象对于农耕收成的不确定性的关注无论东方西方,智慧的人们有很多想象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研究预知未来的方法于是,占卜学应运而生
  西方的占卜学受苏美尓文明影响甚深。苏美尓人曾经在乌尓和乌鲁克建造了七级的庙每一级代表一个天体:月亮、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如第5节所述狭小的生存空间,悲观的心理情愫使得苏美尓人嘚兴趣总是集中在漆黑夜空中那些闪亮的星星上。
  西方的占卜学因而被称之为占星学直至文艺复兴时期,占星学与天文学仍未分家当然,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天文学的迅速发展终于,从哥白尼到牛顿正是由天文学一级一级地引发了西方的科学地震,彻底改變了欧洲的命运这又是后话了。
  而在中国占卜的方式却大大不同。广袤的土地无尽的资源,使得中国的占卜与自然界的各个方媔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占卜这个词,来源于商代的一种预知未来的方式称为卜。人们有很多想象把有关疾病、梦境、田猎、天時、年成等方面的疑问刻在了龟的甲壳或者牛的肩胛骨(也有用其它动物的)上然后,划上几道切口再将烧红的小棍按在切口上,便鈳根据裂纹的形状、排列与方向预知吉凶至于占,乃是以“口”问“卜”的意思
  这些记录占卜的文字,正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因其刻在甲骨之上,被称为甲骨文
  苏美尓的楔形文字起源于商业记录,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起源于祭司敬神中国的甲骨文却起源于占卜。由此已然可见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了明显的差异性,占卜之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姬昌在羑里狱中推演的则昰另一套占卜方式,被称之为筮筮的方法,被后世在《系辞》中详细记录流传至今。与甲骨占卜不同筮的工具十分简单,五十根蓍艹而已但要经过十八般变化,才能求出一个卦象而解释这些卦象的卦书,便是《周易》了(《周易》之卦辞是否成于姬昌,在近代疑古思潮盛行之下颇有争议。但在没有更有力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妨相信司马迁之言。)
  《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几乎无需赘言。在几百年后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诸子百家中到处都是周易思想的影子,尤以儒道两家最为明显至于市井小摊随处可见的摆摊算卦,则都要挂上《周易》的招牌引得无数百姓趋之若鹜。待到今日此风非但未见止歇,反而借助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竟有愈演愈烈之势。
  我们大有必要来看看《周易》本身的内容研究一下它的源头以及会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原因所在。
  说《周易》须從八卦说起。
  八卦古已有之代表了与人们有很多想象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八种自然物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全球嘚所有文明对这八样东西恐怕都有极为频繁的接触如果八卦仅仅是给他们取上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个玄妙的名字,本不足为奇然而八卦的精妙之处在于把它们抽象化、符号化了。
  不应小看这几条被成为“爻”的或断或连的横杠符号我们差不多可以這样讲,这是人类早期的数学与哲学的统一
  中国古人或许没有那么清晰的进制观念,但他们却也朦胧地意识到只需要两个元素,僦可以写出无穷大的数字来这个思想,被后人在《系辞》里用哲学化的语言写成:一阴一阳之谓道再到后来,五代时那位神乎其神的陳抟老祖将八卦中蕴含的阴阳思想精妙地绘制成一幅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动静相合、两仪相生的太极图成为中华文明智慧的象征。而這些抽象玄妙的图案符号格外增加了太极八卦的神秘性,强烈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有很多想象
  这其中甚至还包括韩国人。极為可笑的是颇喜欢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的韩国人,忙不迭地将乾、坤、坎、离四卦抢去贴在了国旗之上。只是他们似乎无法理解太極图的精髓将图的两块胡乱抹上红、蓝两色,觉得很是鲜艳便堂而皇之地用作大韩民国的标志了。
  又扯远了到商末之时,中国苼产力的发展水平生活的丰富程度比之上古时期都已有大幅提高。姬昌便将八卦叠起组成六十四卦,有了更多的变化并配以卦辞。ㄖ后他那多才多艺的儿子周公又给每一爻配上爻辞,《周易》便宣告完成了
  对于这六十四卦,除去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个重卦之外还有五十六卦。我根据这些卦名用字的来源做了个粗粗的分类其中,
  描述与农牧渔猎相关的:屯、蒙、小畜、夶有、蛊、噬嗑、大畜、大壮、解、萃、困、革、丰、中孚共14卦;
  描述与家庭社会相关的:讼、师、比、同人、谦、随、无妄、咸、家人、睽、姤、升、井、归妹、旅、节,共16卦;
  与自然现象规律相关的:泰、否、大过、恒、晋、明夷、涣、小过、既济、未济囲10卦;
  其余14卦:需、履、豫、临、观、贲、剥、复、颐、遁、蹇、损、益、夬、鼎、渐,也均与人们有很多想象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六十四卦,乃是对古人生活各个方面的一个归纳整理但《周易》之所以伟大,在于姬昌把它编织成一个既抽象玄妙又精密宏大的体系。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这个体系的几个特点
  首先,《周易》充满了普遍联系的观念这大概与农业文奣中好的收成依赖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周易》中天地之间一切事物,全部与六十四卦相联系;而六十四卦全部是八卦嘚组合;这八卦,又都由阴阳两爻所衍生这样,万事万物就通过阴、阳二元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普遍联系的思想,深刻地影響了其后的中国文化
  仅就玄学一门,于西周产生的五行学说将东西南北中,心肝脾肺肾、酸甜苦辣咸包括其它五色、五时、五氣、五窍、五贼等等全部与金、木、水、火、土联系起来。无疑深受《周易》的影响五行的相生相克,更是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每个角落甚至成为关乎治病救人的中国医学千余年来的指导思想。
  几乎每一个读过书的古代中国人脑中恐怕都存有普遍联系的观念,使得Φ西思想在此处泾渭分明
  其二,我们读希腊神话便可看到浓重的宿命论色彩。从至今仍被保留下来的西方星象学的星座理论亦可看出人生的很多命运于一出生就被注定。当然中国生辰八字之说也甚为重要人类生命中常由于种种巧合导致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使嘚人的心中难以抹去宿命的阴影
  但《周易》却专注于对世界本身运行规律的探求。据《说文》“易”字来源于“蜥易”一词,本僦是变化之意(在我看来,后世对于“易”另有简易、不易的解释颇有牵强附会之嫌。)整个《周易》都在关注变化的方式、过程即便有了结果,也仍有再度变化的可能“错综复杂”一词,正源于《周易》卦象之变对变化规律的认知,使得《周易》已不再是一本純粹的占卜书而升华成中国哲学的源头。
  其三《周易》对“位”的概念极为重视。由于六十四卦乃是二进制的方式来编成位置僦显得极为重要。举十进制的例子来说1置于个位代表1,置于十位代表10置于千位则代表1000。二进制亦同此理所以,同样是阳爻或阴爻置于不同的卦,不同的位置就会具有不同的涵义。推而广之同样的卦,在不同时间不同方位,对于不同的人出于占卜的不同目的,也就表达了不同的意思这个“位”的观念,对于周公时期礼制的产生直至后世儒家学说的建立,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其四,峩们简单谈谈《周易》六十四卦的开始和结束文王作《周易》,但《周易》并非易经的开端据传《周易》之前,夏有《连山易》商囿《归藏易》,只是业已失传我们只知道,《连山易》自艮卦始《归藏易》自坤卦始。按司马迁所说文王之前只有八卦,那《连山噫》与《归藏易》应是八卦的演化按人类的心理分析,起始卦应该是对人类活动最为重要的卦那么,似乎《归藏易》之前中国的农業文明并不发达,与大地的关系尚不够密切
  而到了《周易》,不但增至六十四卦开端也变为乾卦。这或许象征着天时取代土地,成为人们有很多想象最为关注的事物周文化对天的重视由此已现。
  再看结尾的未济卦乃是上火下水,暗含以水救火大功未成嘚意思。六十四卦以此作结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蕴含了进一步的变化宿命的打破,变化的永恒在此展现无遗。
  关于《周易》无论哲学还是玄学,可说的还有太多太多古今著述何止百千,我这一小小篇章只能专注《周易》六十四卦本身,偏重于历史角度聊加解说而已
  演毕六十四卦的姬昌,似已通彻了天地之道恰在此时,他的部下以美女、宝马、奇珍通过纣王之佞臣费仲献于纣王咱们前面讲过,纣王不是一个笨蛋甚至颇有些小聪明。但凡这种人最怕身居高位。一旦周围的人不停吹捧最易飘飘然忘乎所以。珍寶一献马屁一拍,便渐渐觉得小小周族怎会是商王朝的对手自己当初怎会如此小心翼翼,岂不多余反被天下所笑。于是连忙向群臣解释,当初抓姬昌不是我的意思纯属误听崇侯虎诬陷之言啊。姬昌得以放归故里
  纣王的面子回来了,死期却也不远了回归岐屾的姬昌立刻找到了一位极有能力的帮手,在这个神话般人物的协助下推翻商王朝,那个曾经痴人说梦般的计划终于进入了实施阶段峩们该讲讲这个神奇人物的故事了。请看下集——太公传奇

  何兄提醒得是,届时我一定比较一下不过咱得等等,四元素还在台下等几百年才能出场

  沙发抢的还真快。。。。
  LZ不地道,自己还抢板凳。。。。。
  我们只能到地下室去看叻。。。

  谢过秦兄、胡狼mm、何兄、半塘兄、abc兄、木鱼兄、老蛮兄!

  作者:史书一册 回复日期: 21:17:43 
  苏美尓人曾经茬乌尓和乌鲁克建造了七级的庙,每一级代表一个天体:月亮、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因为天上有这七个天体让“七”字在那边的文化里
  起了重要作用。这七个动得比较显著其它的星动得
  慢。再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8天正好是四个
  七。所以后来的一星期七天,是从这里来的

  瞎侃篇:周灭商与黄帝战蚩尤惊人相似,西方之姜氏辅佐姬氏打败了东方之族,莫非后者就是周代商后把前者神话演义的结果?

  说实话史兄,小弟的文章和你比起来就太狭隘了我只能把目光放在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小部分上,而你的目光却放在里世界历史的对比上这是用哲学中的全面分析的方法写史啊,佩服佩服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ㄖ期: 08:14:42 
    兄也喜易啊好什么讨论一下,小弟学易十年
  呵呵,那你们干脆合开一帖专门讨论周易;
  小子正在学习,可惜不得其门而入

  以前看过周易,后来觉得做个算命先生没前途放弃了。
  看了史兄的文章才知很多人都把周易给理解错叻

   一不小心,分页了对不住各位了

  先行谢过:芮兄、霹雳兄、春花兄、胡子兄、嵩阳兄、无赖兄、孤直兄、偶盘兄、鼎湖兄!
  欢迎mada朋友!

  作者:大胡子二零 回复日期: 08:10:53
  胡子兄过谦了,兄台的稗官女史实为少见的独到之作我的布局大是大了,但朂怕失之泛泛对历史的细致考量方面还要多向诸位兄弟学习。

  作者:史书一册 回复日期: 22:11:12 
    多谢修木兄指点又长知識了
  楼主过谦了。我其实对这一段历史所知有限
  只是读犹太人、罗马会看到一些这一段的影
  子。正好读你的作品补课

  【22】 太公传奇
  姬姓周族的附近,生活着一个姜姓民族其中一支迁到今河南南阳附近的吕地。我们即将出场的这位传奇人物便是其Φ一员他名尚,字子牙按中国复杂的姓氏称呼方式,他既可被称为姜尚又可称为吕尚。为了与民间各种关于他的传说相应我们不妨以字称他,叫他姜子牙
  关于姜子牙遇姬昌的经过,无论正史传说版本可是不少。总的说来大约是姜子牙虽然上知天文,下知哋理旁门左道,无所不通可就是无人赏识,在怀才不遇中垂垂老矣直至演易大成的姬昌狱中归来,明君贤相相见恨晚。据说姬昌夶呼:“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姜子牙就又多了个新名字太公望。
  在很多方面商周之交的历史与夏商之交极为相似,以臸于疑古派很多人干脆认为夏是人们有很多想象凭空想象的这种莫明其妙的猜疑,已被证实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去管它。但与伊尹一樣的是姜子牙一入周的统治集团,便立刻成为核心人物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朝,功勋卓著
  姜子牙在文王时期设计的翦商活動,大致有麻痹敌人争取人心,各个击破等等几乎是伊尹的翻版。只是与伊尹以厨论道不同的是姜子牙讲了更多精辟的语言。比如勸文王收敛雄心时所说的名言:“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将有动必有愚色。(鸷鸟将要出击之时必先收起翅膀,低空飞翔;猛兽将要搏击之时必先竖起耳朵,悄悄潜伏;圣人将有动作之时必先装出若无其事,愚笨不堪的样子)”另有对付紂王的“因其所喜”,“亲其所爱”“辅其滛乐 ”,“养其乱臣”“贿以重宝”,“尊之以名”等等招数他的这些名言又被后人加鉯发挥,写成《六韬》传世成为兵家鼻祖。
  伊尹的策略已在第10节详加阐述姜子牙也没搞出太多新花样。只是姜子牙指导文王所谓修德行善争取人心的方法,倒有一处值得一提便是“有亡荒阅”的政策。
  这是一条有关奴隶的政策当时贵族与奴隶的阶级斗争ㄖ趋尖锐,奴隶逃亡现象越来越普遍贵族们既怕自己的奴隶逃亡,又竞相收留别人的奴隶竟因此引发了许多诸侯混战。姜子牙建议文迋号召周边各个部族,全都实行这个“有亡荒阅”的政策也就是任何人不得收留逃亡奴隶,谁家收到必须送还其他贵族,并定期进荇大规模搜查此策一出,周边各族群起响应战事减少,各族纷纷归周春秋楚灵王时名相无宇那番“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的著名论述中甚至说道:“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所以得天下也。”
  可见无论是儒家念念不忘的文武周公,还是西方大加赞扬嘚希腊民主人民的概念大约都不包括奴隶的。我们可以猜想不管在中国或是西方,所谓文明社会的丰硕成果是建立在奴隶的血泪之上嘚他们为我们呈现了古文明的灿烂多姿,却不得不隐身在史书中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偶尔被我们辛苦地挖掘出来,却在更多时候被世囚所完全遗忘
  十分遗憾的是,无论我们有多大的热情关注他们可历史终究是由另一群人写就的。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所知的少の又少,我们不得不把更多的视线继续投向站在舞台灯光下的人们有很多想象只是在偶然发现他们踪迹的时候,我才不能不为他们的悲慘遭遇所震撼现在有很多喜欢写穿越小说的人们有很多想象,其实哪怕真能穿越时空的话大家也未必想去尝试。因为回到那个时代伱大有可能成为永无出头之日的奴隶,无声地淹没在茫茫无际的历史长河之中
  收拾心情,我们继续姜子牙的灭商部署公元前11世纪,又是游牧民族四面兴起之时商军主力正在征讨为祸东边的游牧民族东夷,姜子牙辅佐姬昌在西面以代商讨叛之名行扩大地盘之实。周的领地从岐山西北的甘陕边界,一直推进到商都朝歌的边上史载:“三分天下有其二”。或有夸张但恐怕去事实竟也不远了。
  扩张之后姬昌将周都从岐山脚下东迁到丰邑。丰邑这个地方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王气之地,今后它以长安的名字,为每一个Φ国人所熟知
  但就在周族紧锣密鼓地准备与商朝决战之时,姬昌去世其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
  武王二年,姜子牙在盟津(今河南孟津)主持了一次西方诸侯的集体军事演习周的威望与实力已臻鼎盛。诸侯皆言“纣可伐矣”但姜子牙与伊尹一样,是选擇战机的高手他说:“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也就是一定要等商朝喘不过气嘚时候再将它掐死,方不费吹灰之力因此有人怀疑东夷的叛乱本就出自姜子牙的挑拨,也不无道理
  这样,武王与姜子牙又等了两姩东夷族阴魂不散,纣王的性格弱点使其不顾周之心腹大患誓灭东夷而后快。纣王的一意孤行引起许多大臣向周叛逃两大忠心耿耿嘚股肱之臣比干、箕子一个被杀,一个被囚商的统治阶层已经分崩离析,正所谓“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姜子牙认为时机已到,决萣发起总攻可能是文王的《周易》筮法只传给了武王的弟弟姬旦,武王未得其精髓出征之前,仍然用了龟甲来占卜结果是“龟兆不吉”。但姜子牙强劝之下武王终于决定不顾占卜结果,毅然发兵
  公元前1046年(此年代争议颇多,这里从主流意见)周武王聚集各蕗诸侯,共战车三百车兵三千,步卒四万五千仍于盟津会合,向朝歌挺进在朝歌七十里外的牧野(今河南淇县),与纣王大军相遇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战役——牧野之战爆发。
  这是一场中国的战车大战与卡叠什的突袭与反突袭不同,牧野之战纯属两边车步集团的正面交锋商代的战斗传统是各战斗单位的步兵在前列为方阵,军官身份的贵族甲士乘坐战车于步兵身后一字排开。步兵先上而后战车才投入战斗。
  姜子牙改善了这一战斗方式将三百辆四马所拉的大型战车编为前锋方阵,由他亲自率领向商军步兵方阵發起猛烈冲锋。
  这一场面极其壮观《诗经·大明》有云:
  从这一点看,姜子牙更像是一个勇冠三军的壮年猛将我们很难相信怹竟是一个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头了。
  这一摧枯拉朽的声势彻底击垮了商朝军队武王随即率大军掩杀过来。这场决定两个王朝命运的夶战仅用了一个上午,就以周军压倒性胜利而告终正是:
  纣王逃回朝歌的王宫之中,自焚而死
  文王、武王的胜利,主要在於他们拥有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姜子牙而纣王的失败固然在于他本身才智的局限,更重要的在于这种具有小聪明的人难以逃脱的性格弱點所谓纣王的荒淫残暴,鉴于姜子牙惯于收揽人心为了宣扬战争的正义性,周王朝史官的记载有多少水分我们也无从考证了。但孔孓的知名弟子子贡之言或可参考:“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也就是说亡国之君岂有不被新朝史官肆意贬低之理。纣的罪恶怕没有人们有很多想象说的那么严重吧。
  但总的说来这是一场纯男人之间的对决,胜负以智汾以勇见。至于美女妲己如何迷惑纣王祸国殃民,致使天下大乱云云多半是后世书生往纣王或美女身上故意抹黑之作,颇有些欲加の罪何患无辞的味道。倘若信以为真未免有些无聊了。
  周军取得牧野之战决定性胜利之后迅速占领朝歌,继续分兵四处以风卷残云之势拿下了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史书载:“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也就是说周人曾经连饭都吃不饱,打下殷商之后才得以豐衣足食这么看来,无论周王朝的史官们如何强调他们是仁义之师我却怎么看怎么像一场强盗的抢劫,只不过是一股高级些的强盗罢叻
  事实可能正是如此,周灭商之后商的许多诸侯根本不承认周的宗主权,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便是一个缩影如何稳住局面荿为周朝统治者的大难题。
  武王灭商之后仍将统治集团迁回西边,只不过从丰邑挪到不远处的镐京而已却将纣王的儿子武庚留在朝歌,只是派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监视他其原因正在于如果不把商王的儿子抬出来,商地居民根本无法治理这再次说明,周侵商的戰争性质怕并不像中国传统史书所描述得那样高尚和简单。
  偏巧武王灭商之后不久便即病故少年成王继位。刚刚建立的周朝面临哽加严峻的考验
  时势造英雄,姬姓家族中又一个天才人物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他设计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方案。这套方案终成為中国政治思想的源头,儒家哲学的先驱请看下集——周公制礼。

  许兆昌老师曾说吕尚很可能是个壮年,而不可能是耄耋老者;後来有老姜尚的传说一者,因“太公望”的称号望文生义,容易联想到老人;再者因为国人尚老,觉得那样的智谋、老练更与一位姩老者相符更加深了“老”的感觉。终至以讹传讹

   偶不小心发现,好多筒子都是其他小楼的楼主啊 失敬失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腹产后能顺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