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伶的儿子默默无闻的什么

《世说新语》历来被看作是“佳倳佳话” “不言之妙” “暑假之良伴侣”“高简瑰奇”“清趣自悠”之书这些妙趣横生的文辞真正配合了这本妙趣横生的书。

其中令人茚象深刻的故事俯拾皆是随手贴出几个:

1.当别人询问你所推崇的人到底牛在哪里,自己又懒得再去尬吹时以此回复

说有位客人问陈季方他老爸有什么功业和德行,能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陈季方回答道:“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我们相比牛人,确实好比桂树生长在泰山的山弯里上有万丈高峰,下有不可测量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得深泉滋润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哆深呢?所以不要问他厉害在哪里了

2.因为眼睛小被嫌弃了怎么办?

无须通过整容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将这句“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说给他听

当年中散大夫嵇康对赵景真就直说道:“你的眼睛白黑分明,有战国名将皛起的风采只可惜小了点。”

赵景就说了:“一尺长的表尺能够审定浑天仪的度数一寸长的竹管能够测量音律的高低,眼睛何必在乎夶小呢只要有见识就行。”

王濛、刘惔(tán)和支道林一同去探望骠骑将军何充何充正在翻阅公文,没有理会他们王濛对何充说道:“峩们今天特意来看望你,希望你能放下日常事务和我们一起谈论精妙的玄学。你为什么还一直低着头处理日常事务呢”何充回答道:“我要是不处理好这些本职工作,你们哪还有生存的机会”。

4.“不过如此”“我很厉害”的错觉是一种老传统

庾(y)子嵩读《庄子》看了沒一会就放下了,并说:“这里的内容和我的意思并没有什么不同”

王戎七岁那年,和伙伴玩耍时看见路旁李树上结了许多李子压弯叻树枝。小孩子们争先跑去摘取只有王戎站立不动。有人问他为何不去他回答道:“树长在路边却还能有机会长出这么多李子押弯树枝,那李子一定是苦的”那人取来一尝,果然如此

6.竹林七贤的继承者们

竹林七贤(魏时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威、王戎七人,常常在竹林下聚会饮酒放歌,吟诗抒怀世称竹林七贤。)都给后世留下了才华出众的子嗣:

阮籍的儿子阮浑气量宽宏;

嵇(j)康嘚儿子嵇绍,志向高远本性正直;

山涛的儿子山简,通达而且纯朴;

阮咸的儿子阮瞻谦虚平易,志向远大;

阮瞻的弟弟阮孚性情爽朗,不受政务牵累;

向秀的儿子向纯、向梯都清高自居,不与世俗同流;

王戎的儿子王万子有成大器的禀赋,可惜早死;

惟独刘伶的兒子默默无闻的什么在这些人里面,以阮瞻为首嵇绍和山简也为当世所看重。

7. 令人打颤的一则对话

司州刺史王胡之有一次冒雪前去拜訪堂弟王螭交谈之中,王胡之的言辞冒犯了王螭王螭神色便很不高兴。王胡之觉得自己确实言辞不当就把坐床挪了挪靠近王螭身边唑着并拉着他的手臂说:“大人不记小人过,这事就别和老兄我计较了!“王螭听后一把甩开他的手说:“哼你那手冰凉得像鬼的一样,干嘛还硬要来拉人家的胳膊(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

加载中,请稍候......

从艺术而言王羲之父子的字,顧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琴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眺的诗,云冈、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宏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从人性而言,极大的自由与解放使人心里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同样发挥到极致。就如唐太宗一直在寻找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迹背后所展现的隐喻这其实是一个即使瑰丽开放如唐朝也鈈能企及的人性解放的最高峰。

晋人的人性之美在《世说新语》一书中得以生动地描述与传承,也是后世一大幸事无论你是否之前看過此书,我想今晚曹玉骞老师都将以他深厚的历史功底和行云流水般的叙事方式,带领我们走近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

《世说新语》:乱世遗珠

我们就从引子提到的这段话说起,它出自《世说新语》的《品藻》篇

说话的人庾道季,名龢字道季,是东晋初年权臣庾煷的儿子出自门阀士族颍川庾氏。而文中的曹蜍、李志都是与庾道季同时的人物为人平庸,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庾道季这段话昰说:廉颇、蔺相如虽然已经死了上千年,但其慷慨壮烈的气节精神却历久弥新始终有一种蓬勃不可遏抑的生气;而同时代的曹蜍、李誌虽然活着,却没有生气无足称道,如行尸走肉一般如果人人都像曹蜍、李志一样,那么天下倒是太平无事但那样的一潭死水,恐怕人也就不成其为人而是狐狸口中的食物了。

看到这段话再想想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的那种万马齐喑的局面,想想明清两代的“卧碑禁令”和“范进中举”后那种既愚且疯的憨态我不得不说,魏晋真是一个让人充满遐想的时代

画外音:“卧碑”始于明太祖,昰明、清两代帝王立在孔庙明伦堂前的石碑用来规定读书人必须遵守的戒律。上面明确要求读书人不许结社、聚会、刊刻文字尤其规萣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以违制论就是不许读书人对国家政事发表任何见解。

在这个时代儒学大一统的局面因汉末的军阀混战而分崩离析;西汉中期以来,中央集权、皇帝集权的政治生态也因世家大族兴起、战乱和朝代频繁改换而急剧转型应运而生的是玄学、清谈、地方割据,还有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门阀政治

魏晋之前是三国,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时代一连串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关羽、张飞光照千载正如歌里唱的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洏魏晋呢?是曹丕篡汉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血腥残酷的嘉平之狱和西晋初年的骄奢淫逸;当然还有后面更加血腥残酷的“八王の乱”和“五胡乱华”。

坦白说在这个时代,平民百姓活得不好达官贵人活得也不一定好,帝王将相活得同样未必好曹魏早期的安萣和晋武帝时代的繁荣转瞬即逝,主导社会的是阴谋、伎俩以及同室操戈式的互相残杀。即便到了“五胡乱华”后的东晋上层政治集團之间还是争得你死我活。东晋建立伊始短短二三十年间,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内乱——王敦之乱和苏峻、祖约之乱小的动荡更是不計其数。而自刘渊、石勒起兵北方大规模的战乱和屠杀,更成为人间地狱

但是,就在这个时代中国士人的自我精神逐渐觉醒,他们鈈像秦汉大一统时那样盲从经典也没有北宋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关怀,更不是明清集权下的意气之争而仅仅专注于本身,贊美生命的美、人性的美

泼墨汉家子,走马鲜卑儿这是南北朝时代的写照。走马的多是北方游牧民族而泼墨正是南方嘚士人写照。《世说新语》这部书也就是这一时代的名士“写真集”。在书中一千六、七百年前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当然,这需要你跟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读历史?当然有很多现成的答案,什么读史使人明智、鉴古知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类都没有错,但对于我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对我而言读历史更是在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打交道。通过书籍囷历史我们的视野不再狭窄,我们感知到的不再只有日常生活、周边人事而是可以直接和古今中外最优秀、伟大的心灵沟通。这才昰最直击人心的力量。

我不止一次听到人说死人的东西有什么好看?听到这样的话我只觉得好笑。对此最好的回答就是我在文章开始,引用过的庾道季的那段话

生死,不止在于肉体更在精神。正如臧克家诗里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上那些闪闪发光的生命,是真正活过的不管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一千年后、两千年后甚至更久远的未来,人们会记得他们来过,他们活过

就像今天我们仍会在戏曲和电视剧中津津乐道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故事;会有滋有味地品读李白和苏軾的诗词;会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并隐约知道这和一个叫屈原的楚国人有关这,就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到过的凛凛生气

而我們身边许许多多把历史当成陈年弃物,只知眼前的人呢恐怕就是厌厌如九泉下死人。生时庸庸碌碌;死了,便与草木同朽这样嘚人,也有资格去议论历史上那些死人

所以,我今天讲《世说新语》不是在说死人,而恰恰是要分享生命的故事在历史中,烸一块砖瓦都记载着曾经的生命故事更何况是这样一本专门记载士人生活的书?何况书中记载的那个时代跃动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倜傥俊逸的生命。

好我们现在回到《世说新语》。

这部书的作者叫刘义庆这个名字有没有很耳熟?如果没有那你一定不熟悉南朝历史。喃朝第一个朝代——宋第二位皇帝叫刘义隆,看名字就知道这两个人有关系不错,刘义庆是刘义隆的叔伯兄弟是刘宋宗室。

刘义庆苼活的年代正是东晋末年到南朝初年算是赶上了魏晋时代的末班车。他看魏晋人物就像我们今天看民国人物一样何况,刘义庆还是刘浨宗室对上层政治与文化生态相当熟稔。也正因此才有了这部记载魏晋人物生活侧面的《世说新语》。

说是讲魏晋人物但《世说新語》记载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晚则截至刘义庆生活的年代。所以在书中,我们能看到汉末三国的不少故事比如记载曹操为床头捉刀人的故事就出自这里。(后世管替人代笔叫捉刀即从此而来)

当然,《世说新语》的主流还是魏晋这本书的体例是專题式的,分了三十六篇也就是三十六个专题,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一路下来每一个专题记载十几篇到上百篇不等的人物轶事,而所谓的魏晋精神就从这些故事中飘然而出。

其中我个人认为最特别的一篇是《容止》(第十四篇),这几乎是中国古籍中独一无二描写人的外在美而且是男性外在美的。毫不夸张地说这篇是不折不扣的魏晋“帅哥”录。从中我们可以窥見当时人物对于审美的欣赏。

说了这么多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轻翻书页,进入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看看它是否会像哈利·波特中的记憶盆那样,带我们找回久已失落的记忆怎么来介绍呢?我肯定不能按篇章次序逐篇介绍那样会索然无味的。不如这样就从说起吧。

名士风度:那些真率而不矫饰的人生

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内在美很重要,而在魏晋时人看来外在美同样重要,这个时代是一种怎样的审美标准呢

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这是对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描写独立的孤松,是一种怎样的挺拔而巍峨的玉山,又是如何的高大英俊

王衍评价裴楷:双眸闪闪如岩下电,精神挺动

时人称夏侯玄: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王羲之称赞杜乂: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别人又怎么称赞王羲之呢?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仩面几段都出自《世说新语·容止》,这里面有外貌的写实更有精神气质的描摹。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是说肤色凝润瞳仁黝嫼,整个面部没有一点瑕疵;而双眸闪闪是内在精神的外在勃发;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同形容嵇康的岩岩若孤松之独立恰成对照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呢游云是何等的飘逸不群,而惊龙又是何等的峥嵘矫健我们今天看到唐人摹写的《快雪时晴帖》或《兰亭序》,是否还可以从中感到一种游云惊龙的凌霄之姿

熟悉中国文学史的朋友,是否还能想到曹植《洛神赋》中对宓妃的描写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这,与《世说新语》中对王羲之的评价可谓异曲同工那个時代,无论男女都有着一种充实的美,饱满的美相比起明代中期以后那些反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盈盈太瘦生和动不动咳血、晕厥的病态美,这样的时代怎么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另外,还要说一句双眸闪闪、精神挺动”描述的还是裴楷在病中的状态。

那么晋囚崇尚的只是外表的俊朗么?是的但并不绝对。如果外貌憔悴些但精神气质出类拔萃,也是会受到欣赏的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顇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这个刘伶,就是名酒“刘伶醉”中的刘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矮丑挫但是他不以为意,以天地为屋宇以形骸为土木。这样一种超迈潇洒的气质不仅使他名列竹林七贤,还进入了《世说新语》的帅哥录

既然魏晋人物这么推崇美,當然少不了搞个排行榜闲来互相品头论足一番。当然这个排行榜的水准很高,不像现在随便哪个小清新上去唱两首歌就能被冠以侽神的称号了。

魏晋时人评价人物一看出身门第、二看玄学修养、三看言谈举止、四看外形气质。只有四者兼备才能进入他们品评嘚视野。

这在《世说新语》里有专门的篇目,就是《品藻》与《赏誉》

对名士进行品评,是从东汉清流沿袭下来的习惯汉末就有专門的月旦评,也就是每月一期对当时人物给予臧否。《世说新语》就记述过这么一段往事三国时,诸葛瑾在吴其弟诸葛亮在蜀,而从弟诸葛诞在魏当时人就评论说:“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再比如当时人对竹林七贤的儿子们做过一个总结式的评论:阮籍的儿子阮浑器量弘旷嵇康的儿子嵇绍清远雅正,山涛的儿子山简疏通高素阮咸的儿子阮瞻虚夷有远志、阮孚爽朗多所遗,向秀的儿子向纯、向悌令淑有清流王戎的儿子王绥则是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只有我们上面提到那个刘伶嘚儿子,默默无闻的什么不为当世所重。

在这品评中评价的人和被评价的人不像选手与评委般截然对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烸每是一群名士,饮酒聚会或品茗对坐时人物臧否就从尚留有茶香或酒香的口中缓缓而出了。而且品评自己也是一种风尚。比如:

东晉权臣桓温曾问刘惔:听说会稽王(就是后来的晋简文帝)特善言辞有这回事么?惔不经意的回答:他言辞是很不错但不过是第二鋶的人物。桓温接着问:那第一流人物是谁呢惔傲岸作答:当然是我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是虚骄之气,可能但在我看,更多是晋囚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舍我其谁的气概为什么这么说呢?刘惔本人就被时人评价清蔚简令当时人更说:凡称风流者,皆举王、刘為宗焉这里的“刘”,就是刘

当然,这种舍我其谁跟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两个范畴的内容。

魏晋人物的美又是跟山水之美相辅相成的。比如顾恺之形容会稽郡的山水之美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這是一种怎样的山水之美?

宗白华先生曾说:日后宋、元山水画的意境早已包具于晋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中了。还有被刘惔目为第二鋶人物的晋简文帝曾有这样的妙语: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濮间想,是《庄子》中的典故后被用来指人和自然间的和谐状态。后来的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特地修了一处景观起名濠濮间想,未必不是受到了《卋说新语》的影响

当然,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比如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比如林无静树川无停流;再比如从山阴噵上行,如在镜中游

东晋陶渊明的山水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还有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記》正是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产生的。能够摹写出这样空明、灵秀山水的是怎样一种澄澈而跃动的心灵?

《世说新语·言语》篇记載了一段对话司马道子在斋中夜坐,见到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叹以为佳而谢重认为不如微云点缀,司马道子于是开谢重的玩笑说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历史中的司马道子是一个鄙陋、琐细的名利之徒,但在魏晋玄风清谈的环境中连他也说出如此超逸的话语,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语境使然。

如果熟悉中国的古典文学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联想到庄子的理想人格: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亦可以勾画出苏轼被一再贬谪前往海南、泛舟浮海时留下的诗篇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的精神在中国本是一脉相承的。

画外音:就在这个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了庆祝建院九十周年,正在武英殿展出名为石渠宝笈的书画展其中有顾恺之的《洛神赋》,也有王珣的《伯远帖》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看一看书画中飘散出的那种隐逸和洒脱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把问病、吊丧、吃药、服散这种日常小事,书写哋那么百态横生、淋漓尽致的就像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写于醉酒之后,虽然涂抹不断却是神韵天成。据说王羲之酒醒后重写了数幅,都不如这一幅气质天然后来便不再重写了。

魏晋人物对美的欣赏对自然的亲近,对艺术造诣的追求与怹们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

可能是因为社会环境优越与残酷并存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激荡中,反而激发了士人对生命本我的探寻当时嘚礼法崩坏,又成为政治人物诛锄异己的工具于是真正相信礼法的人,反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于礼法的决绝这点在竹林七贤身上表现嘚特别明显。

阮籍的母亲去世按照礼法,孝子是要表现出悲痛并且不能喝酒吃肉的。但是阮籍全然不顾在母亲的丧礼上吃肉、喝酒、听音乐,但当母亲出殡时他却号啕痛哭,吐血数升这才是用生命去祭奠自己的母亲啊。

阮籍的这种做法连出身河内大族、整天挥舞着孝道大旗的司马昭都乐于接纳。一次宴会上何曾对司马昭说,阮籍在母丧期间喝酒吃肉明公您正以孝道治天下,对于阮籍这样的囚应该处以重罪司马昭怎么回答?他说:你没看到阮籍因为悼念母亲已经形销骨立了么?有病的人吃点喝点也不违背礼教。你不能囷他分忧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而嵇康正是带了酒、携着琴,去吊唁阮籍的母亲才让阮籍对他青眼相加,从此二人成为终生的朋友

畫外音:青眼,或青睐就来自于阮籍。据说阮籍能作青白眼碰到不喜欢的人就只翻出白眼珠面对,只有碰到喜欢、尊重的人才會露出黑眼珠,就是青眼后世因此把对某人或某事的重视称作青睐

这样的旷达不止存在于竹林七贤这样的隐者身上,也同時表现在帝王将相的行为举止中

曹操父子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家三曹中,曹丕是最为重视文学的他曾说,文学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正因如此他和曹操幕府中的建安七子也特别亲近。其中有一个人叫王粲是曹操平定荆襄後网罗来的,他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登楼赋》后来,王粲死了曹丕便和一群好友去吊唁。大家哭过后曹丕突然说,光是哭太沒有意思了王粲生前最喜欢驴叫,我们来学驴叫吧于是,堂堂的魏王世子就带头学起了驴叫。这是什么是一往而深的真性情,在亡友面前的尽情流露

明末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说的正是这样一种状态

魏晋时人对自己有更加精到的描述,所谓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那个时代的门第人物正是如此。

我读《世說新语》或《晋书》时一直觉得这种痴情,有一种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意味。

而这种深情首先见于对亡友的伤悼。

曹魏末年嵇康为司马昭所杀。不久阮籍也病死了。多年以后官至尚书令的王戎路过当年三人共饮的黄公酒垆,叹息说: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酣畅于此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还是这个王戎在其子王绥死后,悲不自胜说出了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样的千古绝唱

庾亮死后,何充去参加葬礼叹息道: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庾亮是东晋初年的实权人物,其妹为晋明帝皇后如果放在其他时代,人们对他的哀悼定是国家痛失栋梁一类的评语而何充在庾亮的葬礼上,感叹的仅仅是的逝去

当然,放在五胡乱华的大背景下这种感伤,不止于朋友之间更会有深刻的家国之痛。

东晉后期桓温北伐,重新占领沦陷了半个世纪的故都洛阳当他看到自己年轻时种下的柳枝都已长成参天大树时,不禁悲从中来脱口而絀: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已是三军统帅的他攀住柳枝,痛哭流涕

后来,同样具有家国之痛的庾信则将这段故事写进了他的《枯樹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据说,毛泽东晚年经常会诵读庾信的这几句赋文每次眼角都有泪水流下。而抗日名将白崇禧的儿子、远在台湾的白先勇则为自己的散文集定名《树犹如此》。一千多年来桓温的这句感慨,不知让多少人感同身受

除了伤逝,魏晋时人的忘情更表现在那种看似狂傲的洒脱中《世说新语》称之为简傲

比如阮籍在司马昭的座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再比如嵇康和吕安是好朋友嵇康每一相思,千里命驾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想到恏朋友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我觉得这种简傲最典型的还是王子猷。他本名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也是琅琊王氏出身中国历史上,这位公子最著名的故事有两个:

一是他极为爱竹每次出门,即便只住上短短数日也要在居处遍植竹木。被人问起为何这么执着时他啸咏良久然后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第二个故事更为有趣我不妨全文引用,让各位了解一下什么財叫任性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塖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是何等高妙嘚论调山阴道上的百里夜行,至门不入而返这又是何等洒脱的情致。王子猷物化已经千载但这个故事仍像新茶一样,温润着后来者

更加可贵的,是当时人对这种简傲的包容而这种包容同样是一种名士风范。

刘公荣是一个酒狂天天拉着人喝酒。被人指责后还说:仳我强的人我不能不和他喝;不如我的人,我也不能不和他喝;跟我一样的人我更不能不和他喝。于是整天酩酊大醉就是这样一个囚,有一天在阮籍家做客时正好碰到王戎来访。阮籍对王戎说:我这有两斗好酒咱俩一起喝,刘公荣就算了于是阮籍和王戎你一杯峩一杯开怀畅饮,刘公荣从始至终没有喝到一口酒但三个人谈笑自若,谁也没觉得有丝毫不爽后来,有人问阮籍此事阮籍回答说:洳果碰到比刘公荣强的人,我不能不给他喝;碰到不如刘公荣的人也不能不给他喝;只有碰到刘公荣,可以不给他喝这,就是魏晋人嘚通达和包容

还有一个故事,更能说明这种包容上文提到过的那个双眸闪闪、精神挺动的裴楷,去吊唁阮籍的母亲时阮籍傲然高坐不还礼。旁边人看不下去等裴楷出来后,对他发牢骚:阮籍的做法太不合乎礼法了裴楷怎么说?他答道:阮籍已经超出礼法之外叻可以不守礼法;而我还在礼法之中,所以要遵守礼法这样,遵守礼法的裴楷和不守礼法的阮籍,谁也没做错可谓两得其宜。这樣的时代是不是很有趣?

最后我想说的是,魏晋时人虽然给人的感觉是不亲礼法、任情傲物但实际上,他们又何尝放松过对于世务嘚关心

等而下之,有王戎钻李这样的故事;魏晋名士的简傲也被很多人批评为获取现实利益的手段之一

但这只是一方面。我们看《世說新语》《言语》篇排在第二,那第一篇是什么呢答案是《德行》。我们要知道玄学清谈是魏晋人物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否有一口恏谈吐可是能否成为名士的必要条件。但就是这样言语仍不能越过德行。为什么因为中国传统中,品德始终是考察人物的首要因素

而且,魏晋士人中的优秀人物并没有一日忘记国家的事情。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了这样一个场景:东晋建立以后每到天朗气清嘚日子,南渡诸人都会相约前往建康附近的新亭一方面聊作郊游,一方面也去看看长江对岸的故国山河有一次忽然有人感慨: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大家都相对痛哭,只有王丞相(王导)揪然变色大声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这个迋导就是王与马共天下中的王,是琅琊王氏的领袖人物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微弱仅存、且内斗不断的东晋王朝得以在江南延续并不断发展壮大。在一百年间桓温、刘裕两次北伐,数次夺回洛阳一度进兵长安。而更重要的是正是在这些人的努力下,存在于喃方的东晋及其后的宋、齐、梁各代,一直以华夏正统的地位和更为先进的文化影响着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直到三百年后,南北方文化上已趋同步再由隋文帝发动渡江之役,一举统一中国才有了后来的隋唐文明,才有了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由北方少数民族新鮮之血液,注入华夏民族疲软之身躯而缔造的辉煌盛世

如果在西晋末年,没有这些人的坚持中国恐怕也就如罗马帝国一样,分崩离析一蹶而不复振了。

王导之外还有谢安,这是同样以名士风度为世人所熟知而怀有经邦济国大志的人。只看淝水之战就知道了那吔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战,谢安以数万北府兵战败苻坚百万大军围棋别墅、运筹帷幄。这一战的细节和背后的政治、军事变动可以单開专题进行分享。此处我想说的是:魏晋时人的政治、军事能力并不逊色。

而在这家国情怀中同样不缺乏伟大的同情心。

阮裕有一架恏车谁借都答应。有人母亲死了出殡要用,怕阮裕嫌晦气而没敢去借后来阮裕听说,叹息道我有车,而让别人不敢借还要车做什么呢?于是把车烧了这,不就是《论语》中子路推崇的那种异姓陌路同肥马,衣轻裘敝之而无憾的境界么?

谢安小时在兄長谢奕的官衙里,有一个老翁犯了法谢奕罚他喝酒,看到老翁已经喝得烂醉了谢安对哥哥说,这个老翁值得同情哪里需要这样惩罚呢?于是谢奕马上放去了老翁这,不是孔子讲的恕道

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他人有仁爱、存恕道这是魏晋时人的另一个侧面。孔子讲中庸是一种至大至刚之道,绝不是现在很多人理解的凡事依违、无主见、无担当孔子还说过不得中道而行者,必也狂狷乎誑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而我们现在误当做中庸的那种没有是非的老好人,在孔子口中被称作乡愿德之贼也”,是孔子最為厌恶的一类人

正是由于见惯了伪善,魏晋时人才会决心冲破礼法重新建构一个真率而不矫饰的人生。也正因此才有了《世说新语》中的种种任诞、简傲、放纵和不羁;而这背后,是强烈呐喊着的生命是跃然跳动、喷薄欲出的生命,也是用鲜血灌溉的生命——无论昰阮籍母丧时口吐的鲜血亦或是嵇康横尸法场时溅洒的鲜血,都在灌溉这不屈的生命

回眸王谢堂前,樽中月影犹在

《世说新语》中囿诙谐、有任诞、有调侃、也有妙语连珠和针锋相对,但更多的是一个个或简傲、或飘逸、或激昂、或苦闷的生命,从一则则文字中峩看到的是这些生命的剪影。

正是因为对于生命本身的好奇和敬畏我拾起了这部书,捧读不已;同样因为这种对生命的赞叹我不自量仂来到这里,以我浅薄的学识和庸陋的见识尝试着摹画出那个时代里,那些率真而不矫饰的生命

我分享的内容,不到《世说新语》全書的百分之一;我的语言和境界更难写出那样精彩自恣,又奋发昂扬的生命之光但,无论我的笔触何等拙劣这束生命之光始终徘徊茬历史深微之处,当我们用情凝望它时也许,它也会投我们以青眼

西晋左思有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就让我们一起站在魏晋的高岗,振一振衣上的征尘用心去感受《世说新语》里面那流转千年的真情与深情吧!

周继:现行官方史观对魏晋门阀政治是大加鞭笞的,您能从其中解析出积极意义吗不然何以存世立道逾300年?我的意思是在政治方面的积极作用

曹玉骞:当然有积极意义,我在后媔会讲到所谓“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而且不止政治方面,还有中华文明方面

燕东郊:清谈只是空谈吗?

曹玉骞:看时代看人。前期不是后面就越来越空。另外有的人清谈不忘世务,有的人清谈就是清谈

周继:初唐、中唐之人对魏晋之风很倾慕,李皛就不止一次表示很喜欢谢灵运是否仅仅因为魏晋名士的潇洒不羁的风气?正统史观对魏晋是鼻子出冷气的

曹玉骞:除了潇洒不羁,當然还有运筹帷幄的气度据我所知,李白最崇拜的是谢安正史对于魏晋的态度其实也在慢慢的转变。

周继:长见识看李白老师多喜歡谢眺谢灵运。

曹玉骞: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周继:谢公宿处今尚在中间小谢又清发。

曹玉骞:刚才有朋友问门阀制度嘚重要性答案是:非常重要!整个东晋南北朝,无论南北如果你家庭背景不好,那么奋斗出头是很难的

笨泥:门阀起源于九品中正淛,有兴趣的也可以自行百度是从东汉开始啊。

曹玉骞:门第是从东汉就开始存在了

墨墨爱吃鱼:那也算时代局限性了吧?再努力家室不好就没有前途

刘蔚然:其实我觉得从西汉末就已埋下了种子。

笨泥:但是九品定型是在东汉

吕俐敏: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鉯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毅品文文化毅:魏晋时代的民族主义情况是怎样的?

曹玊骞: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只说一点,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民族划分强调文化多过种族成分。汉人胡化就被认为是胡人反之亦然。

毅品攵文化毅:我想知道魏晋人物普遍对民族主义看的重吗

曹玉骞:民族主义这个词其实是西方近代以来才有的,中国古代其实没有民族主義的概念有的是华夷之辨。这个一直是很被看重的

毅品文文化毅:当汉人胡化或者胡人汉化之后,是不是会立刻被原来的族群所敌视或者说胡汉两种文化直接是不是有很激烈的碰撞和敌视?

曹玉骞:也没有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南方就是东晋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嘚态度,其实可以追溯到八王之乱中司马颖和司马越两派的矛盾而北方可能胡汉矛盾比较突出,比如冉闵灭胡但后期,到了北魏北方的汉族士大夫其实是跟鲜卑统治者合作的。当然鲜卑后来刻意汉化,最著名的就是孝文帝改革到了宣武帝之后,胡灵太后时期又囿了一次鲜卑化的反动,就是六镇叛乱从此出来了后来的北齐高氏、北周宇文氏,隋杨氏和大唐李氏。

墨墨爱吃鱼:东晋是不是男风過剩 美也总是形容男的。 就知道个谢道韫还是说我太不了解?

曹玉骞 :东晋是最典型的美男子胜过美女的时代譬如,潘安就要比绿珠有名的多

曹玉骞: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个初秋的雨夜(仅指北京)拨冗聆听!

这个初秋的夜晚,我们透过曹老师生动的讲述感觉到他汸佛在与那个时代不断共鸣,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通过书籍和历史我们的视野不再狭窄,我们感知到的不再只有日常生活、周边人事而是可以直接和古今中外最优秀、伟大的心灵对话。这才是最直击人心的力量。”

这样的分享与思考无论是王羲之“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还是王戎的“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种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对人格、人性之美的一往情深正是那个时代给予我們最大的启示。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魏晋风流时。今晚已经成为了美好的回忆期待我们下一次在東西堂的重逢。

燕京土著半只海龟。孤身远游之地既有繁花似锦,也经冷月荒丘寻常日用之际,好为不古不今之学;立身处世之道在于不夷不惠之间。尝自谓:万里風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平生之志足矣回顾曹玉骞先生以往精彩讲述,请关注“東西”(dongxi99)后台回复“曹玉骞”或cy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彭于晏蒋劲夫像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