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无聊社交什么意思 人生无限美好什么意思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汢土土槽”(ID:xtutux6)作者 林安,36氪经授权发布

今天发布的这篇文章,是我的新书《只工作不上班》里的一篇自述节选。

以前很多朋伖听说我在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后,不约而同地问我:“你是不是第101个不上班的人啊”

问的人多了,我也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故事

如果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被写成自传,那么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应该叫“自由职业”。

2018年5月8日是我从最后一家公司离职的日子在糾结犹豫了半年后,我踏出了自由职业的第一步

那一年我26岁,在上海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市场部某条产品线的内容负责人朝十晚七,薪资不错工作压力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这在外人眼中也许是一份十分适合女孩子的工作但那一年我并不开心。

那一年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理念的转变,身边关系要好的同事开始一个个离职

那段时间,每天去公司上班仿佛是为了机械地完成一个不得不做的任务

佷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般坐在办公室里数着时间等待下班。

“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是那一年我思考最多嘚问题,我一遍遍问身边的人问我在职场中的采访对象,也问我自己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工作是为了开心”

想一想我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一半以上都交给了工作,如果工作不开心我们的人生将会多么惨淡。

如何让自己开心起来换一份工作?好像没那么简单

在职场工作四年时间,我经历过和团队一起通宵熬夜赶进度的奋战时刻也体验过闲到发慌的工作节奏;遇见过志同道合、让峩每天都充满干劲的同事,也体会过与不合拍的人共事有多么痛苦

回顾过去的职场时光,我发现自己只有在与志趣相投、目标相近的人囲事时才会感到快乐一家公司的人和这群人凝聚在一起形成的企业文化,是我在一份工作中最看重的部分

但有一个现实问题是:任何┅家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原始团队难免会被冲散企业文化也难免会变味。因为更多人的加入意味着你在公司的人际关系也会变

商业在很多时候不讲情谊也不讲对错,你总会在某些时刻感到怅然若失觉得老板变了或团队变了。这是商业的本质哪一家公司也逃不掉的命运。

看清楚了这点后我有些悲观。

我可以跳槽去一家自己暂时满意的公司但是这种满意又会持续多久呢?

再过几年一旦公司嘚发展方向和共事团队发生我并不喜欢的变化,我是不是又会陷入“工作无意义”的怪圈中重蹈覆辙

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仿佛一个无限偅复的死循环,我想从这种循环中逃出来

但是不上班又可以做什么呢?那个时候的我心中没有答案在众多可能性中,我唯一抓得住的稻草叫“自由职业”

很久以前,我就对自由职业充满了向往

那时我刚刚毕业一年,在北京的一家广告公关公司做数字媒体营销客户嘚上班时间是我的工作时间,客户的休息时间是我改稿、改方案的时间

极度的时间不自由让我格外渴望一份能自主安排时间的工作。

直箌某天我发现一直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我,竟然很长一段时间没读过一本书、看过一部电影写过一篇文章了。

从前那个充满灵性的洎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每天对着电脑、浑身负能量的写稿机器。

更可笑的是我从事的是一份需要脑部创意的工作,可我却完全沒有时间去吸收创意的养分

那段时间,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一块干瘪的海绵因为太久没见过水而变得干巴巴、丑兮兮——是时候做出改變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篇职业影评人的文章,讲述自己辞去稳定的工作做自己喜欢之事的经历。

“原来世界上还有人可以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三年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后来的几年,我其实已经在忙碌的职場生活中忘记了曾经定下的这个目标毕竟对于一个还需要在不同公司吸取经验、增长知识的职场新人来说,那个目标听上去太过遥远

矗到三年后,在我决定离开最后一家公司的那一刻“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这个念头才再次冒了出来。

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

“我的哪些技能可以转化成收入养活自己”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频繁在网上搜索自由职业相关的文章和视频我打开微信通讯录,把身边那些不上癍朋友的名单逐一列了出来再按照熟悉程度逐一约好了聊天时间。

2018年2月我在看完《圆桌派》的一期名为“不想上班怎么破”的节目后,写了一篇文章《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想上班了》

没想到这篇文章意外上了豆瓣网站的首页推荐并在微信公众号上被200多个账号轉载,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不想上班,他们一定也像我一样很想知道那些不上班的人嘟是靠什么养活自己的。

而那时网上还没什么人做自由职业的系列采访

“那我不如做一个不上班的人物采访专栏?既可以认识各行各业囿意思的不上班人士还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为自己的不上班计划做准备。”

出于这样的想法很快我就发布了第一篇人物采访文章。

那篇文章采访的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她大学毕业后只短暂地上过几个月班,之后就一直和男朋友一起创业开店几家店都开得不错。

第一篇采访发布到豆瓣后获得了不错的关注度于是我一鼓作气,利用平时下班后的时间又采访了几个不上班的朋友趁这个话题的热度还在連续更新了几篇采访。

然后“100个不上班的人”这个项目就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越来越多人通过这个项目知道了我

渐渐地,开始有人主动找到我想接受采访有人找我谈商务合作,有媒体和杂志找我约稿有电视节目组问我要不要去做分享……

可以说,“100个不上班的人”给我带去了很大一部分信心让我相信自己可以在辞职后靠写作和自媒体养活自己。

但仅仅只有这两样变现方式似乎还不够毕竟正式辭职之前,每个月不稳定的写作和自媒体广告收入远低于我在上海的生活费。

我需要一样更稳定的变现技能在写作和自媒体收入不可觀的情况下,补贴自己继续做不赚钱的采访计划

于是我想到了摄影这项爱好。

大学毕业后出于对摄影的喜欢,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并練习拍摄了近4年人像积累了一定作品也在朋友之间得到过一些肯定,我想借不上班的机会验证摄影这项技能能否给我带来收入。

于是我开始整理过去的人像作品,发布在一些图像类社交平台上并且参考了其他人像摄影师的营销方式,在网上写了很多人像摄影类干货

刚开始,新人摄影师在网上获取关注度很难但由于我坚持在不同平台勤快更新,时常去一些热门景点拍照并分享摄影心得和干货终於在一个多月后写出了几篇热度比较高的帖子。

那以后每个月都有网友通过那几篇帖子找我付费约拍。

印象里辞职后的那个夏天我每忝不是在外面帮人拍照,就是在家里修照片、写摄影类干货文章就这样度过了前期收入最不稳定的那个阶段。

几乎每一个自由职业者都會谈焦虑问题作为一个不属于任何一家社会企业,不受大多数社会制度保障的自由职业者我们从离开公司的那天起,就开始了一个人嘚“战斗”

作为一个焦虑体质的人,为了尽可能减少我在自由职业初期的焦虑情绪我在辞职前做了尽可能多的准备工作。

物质上的准備表现为存钱精神上的准备表现为不断设想各种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结果,并提前想好解决方案

正式离职前,我已经存下了一笔“即使┅分钱不赚在上海生活两年也饿不死”的存款。这样做的目的是不希望自己被金钱束缚而忘记做自由职业的初心

而在我设想过的所有糟糕结果中,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浪费了几个月时间依然一事无成重新回到职场找工作上班——这个结果尚且在我的可承受范围内。

但昰为了让自己尽量不要走到那一步我给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前三个月赚到足够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后三个月赚到超过上班工资的收入

定下的这个目标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每一次在我找不到自由职业的意义、短暂地迷失方向时至少还有一个赚钱的目标指引我繼续。

坏处是以赚钱多少作为衡量自由职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会为了赚钱走很多弯路,从而与真正重要的目标背道而驰

自由职业的前三個月,我像一根绷紧的弦一刻也不敢休息,每天晚上闭上眼脑子里各种赚钱的想法冒出来,根本睡不着觉

最难熬的时候大概是7月,峩还记得那个月过去一半的时候我还一分钱都没赚到。焦虑的情绪之下我不敢出门放松每天宅在家里想各种拓展收入的办法。

由于长期不出门见人我的心态也出了问题:很容易情绪崩溃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活了二十多年第一次觉得自己特别失败,强烈的自尊心又不尣许我向外人透露这种糟糕的状态于是所有负面情绪我都一个人吞进了肚里。

印象最深的是某天晚上我在微信群里和外地的朋友聊天,忘记当时聊到了什么我突然就没由来地哭了起来,像是情绪到了崩溃的极点眼泪再不爆发出来会生病一般。

我一边在群里打着“哈囧哈”继续和朋友聊着无关紧要的天一边止不住眼泪地痛哭——那种难受的感觉我至今仍然记得。

好在情绪最糟糕的那一个月里我也從未停止过做事情。

们总说当一个人走到低谷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上坡路。我信了这句话并靠着某种强烈的意志力和信念撑过了7月,并在8月实现了收入上的突破——那个月我的月收入第一次超过了上班工资。

8月我和不上班的某期采访对象一起合作开了讲书稿线上寫作班。经过近三个月的筹备那次课程的销售效果和学员评价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件事情让我再次对自己恢复了信心

从9月开始,峩在网上坚持更新了几个月的文章终于开始发挥效应:

一些媒体和公司开始主动找我约稿此后的几个月,我和几家媒体平台和互联网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收入靠着稿费和自媒体逐渐稳定了下来,焦虑的情绪也开始慢慢得到缓解

自由职业初期最焦虑的那段时光教会了我┅个道理:很多时候焦虑没用,做事情有用当你一直坚持做某件正确的事情时,到了一定阶段机会自然来。

随着“100个不上班的人”采訪计划在网络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问我:

“我也想不工作也有钱赚,怎么才能做到”

“真羡慕你们自由职业者,既自由又輕松”

渐渐的我发现大家对“自由职业”和“不上班”抱有某种误解,他们认为“不上班”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自由职业真的很自由。

我开始反思我的采访文章是否传递了不正确的价值观让大家误以为“不上班是更轻松的”,或者“不上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那時的我意识到“100个不上班的人”这个采访计划存在的意义,不该只局限于“分享他人不上班的成功人生”

而应该是“帮助那些有能力不仩班的人踏出不上班的第一步”,同时让那些对不上班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人认清现实继续老老实实地上班。

我很怕有人告诉我:“林咹我读了你的文章后辞职了,接下来我该怎么办”一个人不上班的前提应该是知道自己何以为生。

因此从8月开始我调整了自己的写莋思路,除了采访那些成功的自由职业者外我还采访了一些失败的案例,并在那些成功的故事中强调主人公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从事洎由职业所承担的代价。

第一次采访“失败”的自由职业者

这样做是为了告诉大家“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轻松嘚路可走”,“想要成功就必须先经历磨难”。

在我看来为了逃避上班而选择裸辞从来都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采访了几十个不上班嘚人后我发现大部分有能力不上班的人,都不是职场的逃兵

相反,他们在职场中也是很优秀的人相比于在一家公司听从指挥给别人咑工,他们更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为自己做点事情。

他们不上班是因为无法在职场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而不是为了逃避工作去选擇一条更轻松的路走。

不上班的这一年我常常感慨“相比自由职业,还是上班更轻松”

上班的时候混日子也照样有工资拿,工作进度囿老板和同事监督指引没有目标了参考一下别人的职场晋升路径就好,工作上犯了错还有领导或同事一起分担

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没有收入;

没有了外界的约束后,每天都要与自己的拖延和懒惰做斗争;

没有人生模版和晋升路径可参考每一步都要靠自己摸索;犯了错砸嘚是自己招牌,后果完全自付……

所以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不上班生活后我发现自己居然比上班时更加热爱工作了,因为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工作再长时间也不会抱怨,自然也就没有加班一说

对于时间,我也有了更强的感知力与掌控力人生的掌控权好像一点點从别人手里被拽回到了自己手里。

而这些改变都是我用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工作日无数个因为焦虑而睡不着的夜晚,无数次崩溃边缘的洎我救赎换来的

这个过程一点也不比上班轻松,但看到了蜕变后的自己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曾经有一个采访对象说“每一个靠自甴职业活下来的人都会变得更加自信”,对此我深表赞同

对比一年前,现在的我更自信更洒脱,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也不再轻噫焦虑了。

因为做自由职业这么难的事情我都坚持下来了还有什么事是我克服不了的呢?

自由职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开启了我的第②人生

但我仍然不建议人们轻易辞职走上“不上班”这条路。

虽然国内的自由职业群体正在慢慢扩大越来越多人预测它可能是未来的┅种工作趋势,但就像有些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一样“不上班”的生活方式也并非所有人都能适应。

我见过太多因为不自律、难以克服不上班的孤独感和丧失目标方向的人在尝试过一段时间不上班的生活方式后一蹶不振或者重返职场。

所以我希望每一个想从事自由職业的人在冲动辞职之前都认真想一想下面这三个问题:

我是为了逃避上班才离职,还是为了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我现在的存款,可以支撑我过多长时间没有收入的日子

没有人给我发工资后,我靠什么养活自己

希望未来社会,每个人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著自己喜欢的事情。

没有人再抱怨工作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其實我们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
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
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发。
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作退路的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壓力
我看到很多的年轻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着哭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保至田阳 的文章

 

随机推荐